CN104427110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27110A
CN104427110A CN201310390788.7A CN201310390788A CN104427110A CN 104427110 A CN104427110 A CN 104427110A CN 201310390788 A CN201310390788 A CN 201310390788A CN 104427110 A CN104427110 A CN 1044271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card
electronic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car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07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27110B (zh
Inventor
熊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907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271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271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71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271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271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能够避免用户手动进行繁琐的系统设置操作来完成智能卡的切换,节约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本发明的方法包括:获得第三通信标识,第三通信标识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确定第一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以第一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在第一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获得切换指令;根据切换指令,将目标智能卡从第一智能卡切换为第二智能卡;以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本发明适用于在拨号时自动切换智能卡。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使用PAD、双卡双待手机等电子设备时,需要接入运营商的无线网络并进行拨号以实现通话或短信功能,因此需要使用运营商提供的SIM卡,并利用SIM卡在该运营商的无线网络上进行注册。为了实现用户可以在一部电子设备上使用多个运营商的无线网络,或是在一部电子设备上使用多个电话号码,许多电子设备中提供了多个插槽,从而可以设置多个SIM卡,例如常见的双卡双待手机。
在用户使用这类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用户已经进行了拨号,但是由于没有使用正确的SIM卡导致需要重新拨号的情况,并且在重新拨号前,用户需要通过电子设备的触摸屏、键盘等输入设备点选操作系统中的设置菜单,并在设置菜单中进行SIM卡的切换操作,当切换完成后再次进行拨号。导致用户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切换SIM卡和重新拨号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避免用户手动进行繁琐的系统设置操作来完成智能卡的切换,节约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智能卡与具有第二通信标识的第二智能卡,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三通信标识,所述第三通信标识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
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
以所述第一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获得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目标智能卡从所述第一智能卡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卡;
以所述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智能卡与具有第二通信标识的第二智能卡,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不同;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三通信标识,所述第三通信标识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
目标智能卡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切换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获得切换指令;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目标智能卡从所述第一智能卡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卡;
连接切换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在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自动切换智能卡,并利用新切换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用户手动点选电子设备中的操作系统中的设置菜单,并在设置菜单中进行智能卡的切换操作,当切换完成后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用户利用初始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自动切换智能卡,并利用新切换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避免了用户手动进行繁琐的系统设置操作来完成智能卡的切换,节约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a、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2a、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7、8、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现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例如双卡双待手机、PAD等。并且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个插槽,使得在电子设备中可以至少设置了两张智能卡。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区分为第一智能卡和第二智能卡,并且第一智能卡具有第一通信标识,第二智能卡具有第二通信标识,其中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标识不同。在实际应用中通信标识可以是电话号码、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Number,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等。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电子设备中的智能卡可以是SIM卡或是USIM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101,获得第三通信标识。
其中,第三通信标识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
例如:第一通信标识可以是第一智能卡具有的电话号码1,第二通信标识可以是第二智能卡具有的电话号码2,第三通信标识可以是第二电子设备的电话号码3。用户在使用双卡双待手机等电子设备时,可以向双卡双待手机中输入电话号码3从而开始拨打第二电子设备,在拨号的过程中,呼叫方显示为电话号码1或电话号码2,被呼叫方显示为电话号码3。
102,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
其中,目标智能卡为电子设备当前需要用户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的智能卡。例如:目标智能卡为第一智能卡,则双卡双待手机可以使用电话号码1拨叫第二电子设备;若目标智能卡为第二智能卡,则双卡双待手机可以使用电话号码2拨叫第二电子设备.
103,以所述第一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104,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获得切换指令。
其中,切换指令可以是由用户输入电子设备的,或是由电子设备自动生成的。
105,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目标智能卡从所述第一智能卡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卡。
需要说明的是,切换指令用于指示电子设备所要切换至的智能卡,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二智能卡。显而易见的,当电子设备中存在3张或3张以上的智能卡时,电子设备当前使用其中一张智能卡,切换指令可以指示电子设备切换至另外2张或多张智能卡中的一个。
106,以所述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在切换至第二智能卡后,利用第二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并在这期间保持第一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或是断开第一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智能卡结束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后,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智能卡还原为目标智能卡,或是将制定一张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例如:双卡双待手机当前使用第一智能卡进行拨号,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切换指令后,将第二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并自动切换至第二智能卡,并利用第二智能卡继续拨叫用户输入的号码,并在用户通话完毕后,电子设备再次切换回第一智能卡。也可以是,用户通过预先设置指定了第二智能卡,则在用户通话完毕后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二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能够在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自动切换智能卡,并利用新切换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用户手动点选电子设备中的操作系统中的设置菜单,并在设置菜单中进行智能卡的切换操作,当切换完成后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用户利用初始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自动切换智能卡,并利用新切换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避免了用户手动进行繁琐的系统设置操作来完成智能卡的切换,节约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利用第二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期间,断开第一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因此如图1a所示,106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
201,检测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
其中,通信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智能卡已经建立并正在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具体为双卡双待手机1,第二电子设备具体为双卡双待手机2,用户使用第一智能卡拨打了双卡双待手机2,并且双卡双待手机2的用户接听了来自双卡双待手机1的呼叫并进行通话,则双卡双待手机2可以向双卡双待手机1发送语音信息,双卡双待手机1可以将接收到的双卡双待手机2发送的语音信息作为通信信息。
202a,若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则自动断开所述第一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的过程。
例如:双卡双待手机1利用第一智能卡呼叫双卡双待手机2,但是双卡双待手机2的用户没有接听这次呼叫,则双卡双待手机1没有接到来自双卡双待手机2的语音信息,则双卡双待手机1可以挂断利用第一智能卡向双卡双待手机2进行的呼叫,由于双卡双待手机2的用户没有进行接听,因此双卡双待手机1的挂断动作并不会影响双卡双待手机2的用户体验。
203a,以所述第二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例如:双卡双待手机1挂断利用第一智能卡向双卡双待手机2进行的呼叫后,切换至第二智能卡并利用第二智能卡再次向双卡双待手机2进行的呼叫。其中,第三通信标识可以是双卡双待手机2的电话号码。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利用第二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期间,保持第一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因此如图1b所示,106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201,检测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
其中,通信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智能卡已经建立并正在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202b,若接收到了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则以所述第一智能卡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的通信连接。
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一个双卡双待手机,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正在与双卡双待手机通话的一个智能手机。由于通话已经在进行了,因此若采用
202a-203a的方案会中断双卡双待手机与智能手机之间的通话,这会造成其中一边的用户需要重新拨打对方号码,才能够继续通话,浪费了用户额外的时间精力,并且由于通话中断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因此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案,双卡双待手机若是利用第一智能卡与智能手机通话的,则双卡双待手机可以在保持第一智能卡与智能手机通话的同时,利用第二智能卡拨打第一智能卡。其中,在双卡双待手机中往往会设置2个不同的通信模块用于分别运行不同的智能卡,比如双卡双待手机中的通信模块1用于运行第一智能卡,通信模块2用于运行第二智能卡。由于通信模块是独立的,因此在目前的双卡双待手机中,能够实现利用其中的一张智能卡拨打另一张智能卡。
203b,将所述第一智能卡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的通信连接,并入到所述第一智能卡所维持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当中。
例如:当双卡双待手机利用第一智能卡拨通了第二智能卡后,由于原先利用第一智能卡与智能手机建立的通话并未中断,因此双卡双待手机可以将第一智能卡与第二智能卡之间建立的通话并入利用第一智能卡与智能手机建立的通话,从而形成一个三方电话,即双卡双待手机的第一智能卡,双卡双待手机的第二智能卡以及智能手机之间实现相互通话。
204b,断开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从而实现在保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始终有建立的通信连接时,实现从第一智能卡至第二智能卡的无缝切换。
例如:在三方电话形成后,双卡双待手机可以断开原先利用第一智能卡与智能手机建立的通话,并保留利用第二智能卡与智能手机建立的通话,直至双卡双待手机的用户与智能手机的用户通话结束,从而在保持通话不中断的前提下,双卡双待手机完成由第一智能卡至第二智能卡的切换。
并且在双卡双待手机执行201-204b的过程中,双卡双待手机可以始终显示拨号界面,该拨号界面为双卡双待手机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拨号指令后显示的,并且拨号界面在显示之后不作改动,直至双卡双待手机拨通了号码或是结束了通话。避免由于用户发现拨号界面变动,手动进行重新拨号的过程,从而避免了用户手动切换智能卡并重新进行手动拨号的过程与双卡双待手机自动切换智能卡并重新拨号的过程发生冲突,减少了用户的误操作,从而进一步节约了用户时间精力,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获得切换指令,因此如图2a所示,104可以具体实现为:
104a,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接收用户输入的切换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输入的切换指令可以是一种触摸感应信号,例如:在用户输入了需要拨出的号码后,第一电子设备在拨号界面上可以显示多个选择图标,一个选择图标对应一个智能卡,当用户点击了其中的一个选择图标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用户所点击的选择图标所对应的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再例如:在用户在输入了需要拨出的号码时,可以增加一位校验号,比如*或#等,并且一位校验号一个智能卡,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用户所输入的校验号所对应的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
或者如图2b所示,104可以具体实现为:
104b,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各个智能卡的参数信息,生成切换指令。
其中,一个智能卡的参数信息包括这一个智能卡的资费信息、这一个智能卡所对应的无线网络的网络状态和/或与这一个智能卡绑定的通信标识。
举例来说:一个智能卡的资费信息具体可以是一张SIM卡账号上的话费余额。一个智能卡所对应的无线网络的网络状态可以包括:无线网络的网络质量情况、上下行带宽、信道数量等。
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各个智能卡的参数信息利用预设规则选择目标智能卡。例如,预设规则具体可以实现为:按照一定的顺利,依次检测各个智能卡是否满足作为目标智能卡的条件,其中,作为目标智能卡的条件可以包括下面各个条件中的至少一项:1、智能卡所示的账户中还有话费余额;2、智能卡对应的无线网络在当前位置上的信号强度大于3格;3、智能卡对应的无线网络在当前位置上的带宽大于512kb/s;4、智能卡对应的无线网络在当前位置上的上行信道数量大于3个等等。
与一个智能卡绑定的通信标识可以是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存储了与目标智能卡的对应的电话号码。例如:在第一电子设备的电话簿中存储了许多号码,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建立各个号码与第一电子设备中各个智能卡的对应关系表格。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方便用户,在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可以将用户输入切换指令的操作过程进行最大简化。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104a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
104a1,接收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
其中,接收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可以实现为:
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速度传感器发送的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感应信号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加速度。例如:用户在手持第一电子设备时,可以进行甩动或快速移动,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中的速度传感器发送的感应信号,分析得到用户进行甩动或快速移动时的电子设备的加速度。
104a2,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加速度的方向,并生成所述方向信息。
其中,加速度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门限可以作为第一电子设备判定是否进行智能卡的切换的判定手段。当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预设门限,则说明第一电子设备需要进行切换智能卡,此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读取存储的预设规则,并根据预设规则从第一电子设备设置智能卡中选择一张作为目标智能卡。其中,预设门限可以由用户预先设定,也可以是第一电子设备自动设定。若加速度的绝对值不大于预设门限,则不作处理,第一电子设备不进行智能卡的切换。
并且,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加速度的方向判定所要切换的智能卡,例如: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中预先存储加速度的方向与电子设备中所设置的各个智能卡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将加速度在三维坐标中进行分解,并获取加速度在X,Y,Z三个方向上的分量,并根据其中最大的分量的绝对值和最大的分量正负,确定目标智能卡,其中加速度的方向与智能卡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一所示:
绝对值最大的分量 最大的分量正负 目标智能卡
X + 第一智能卡
X - 第一智能卡
Y + 第二智能卡
Y - 第二智能卡
Z + 第三智能卡
Z - 第四智能卡
表一
或者,如图4所示,104a的具体实施方式也可以包括:
104a3,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入元件发送的触摸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信号确定滑动操作轨迹。
104a4,确定所述滑动操作轨迹的方向,并生成所述方向信息。
例如: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用户在触摸屏上的滑动方向,选择目标智能卡,其中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可以预存滑动方向与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各个智能卡之间的对应关系。
104b5,根据所述方向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智能卡,并生成所述切换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能够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或是输入元件确定是否触发在第一电子设备执行切换智能卡的流程,并确定目标智能卡。使得用户在简单地挥动第一电子设备后,第一电子设备即可自动切换智能卡,并利用新切换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避免了用户在拨号时手动进行繁琐系统设置来完成智能卡的切换,节约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并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40,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智能卡与具有第二通信标识的第二智能卡,第一通信标识与第二通信标识不同。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40包括:
通信标识获取模块41,用于获得第三通信标识,所述第三通信标识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
目标智能卡确定模块4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
连接建立模块43,用于以所述第一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切换触发模块44,用于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获得切换指令。
切换模块45,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目标智能卡从所述第一智能卡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卡。
连接切换模块46,用于以所述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在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自动切换智能卡,并利用新切换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用户手动点选电子设备中的操作系统中的设置菜单,并在设置菜单中进行智能卡的切换操作,当切换完成后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用户利用初始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自动切换智能卡,并利用新切换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避免了用户手动进行繁琐的系统设置操作来完成智能卡的切换,节约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切换模块46包括:
检测单元461,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所述通信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智能卡已经建立并正在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中断单元462,用于若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则自动断开所述第一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的过程。
第一建立单元463,用于以所述第二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并列可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连接切换模块46还包括:
第二建立单元464,用于若接收到了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则以所述第一智能卡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的通信连接。
合并单元465,用于将所述第一智能卡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的通信连接,并入到所述第一智能卡所维持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当中。
维持单元466,用于断开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所述连接切换模块46还可以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467,用于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接收用户输入的切换指令。
指令生成单元468,用于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各个智能卡的参数信息,生成切换指令,一个智能卡的参数信息包括这一个智能卡的资费信息、这一个智能卡所对应的无线网络的网络状态和/或与这一个智能卡绑定的通信标识。
其中,如图9所示,所述指令接收单元467可以包括:
方向确定子单元4671,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
分析子单元4672,用于根据所述方向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智能卡,并生成所述切换指令。
可选的,所述方向确定子单元467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速度传感器发送的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感应信号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加速度。再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加速度的方向,并生成所述方向信息。
或者,所述方向确定子单元467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入元件发送的触摸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信号确定滑动操作轨迹。再确定所述滑动操作轨迹的方向,并生成所述方向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能够在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自动切换智能卡,并利用新切换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用户手动点选电子设备中的操作系统中的设置菜单,并在设置菜单中进行智能卡的切换操作,当切换完成后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用户利用初始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自动切换智能卡,并利用新切换的智能卡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从而避免了用户手动进行繁琐的系统设置操作来完成智能卡的切换,节约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并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智能卡与具有第二通信标识的第二智能卡,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三通信标识,所述第三通信标识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
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
以所述第一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获得切换指令;
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目标智能卡从所述第一智能卡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卡;
以所述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所述通信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智能卡已经建立并正在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若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则自动断开所述第一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的过程;
并以所述第二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接收到了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则以所述第一智能卡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的通信连接;
将所述第一智能卡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的通信连接,并入到所述第一智能卡所维持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当中;
断开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切换指令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切换指令;
或者,根据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各个智能卡的参数信息,生成切换指令,一个智能卡的参数信息包括这一个智能卡的资费信息、这一个智能卡所对应的无线网络的网络状态和/或与这一个智能卡绑定的通信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输入的切换指令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
根据所述方向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智能卡,并生成所述切换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速度传感器发送的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感应信号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加速度;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加速度的方向,并生成所述方向信息;
或者,所述接收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入元件发送的触摸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信号确定滑动操作轨迹;
确定所述滑动操作轨迹的方向,并生成所述方向信息。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有第一通信标识的第一智能卡与具有第二通信标识的第二智能卡,所述第一通信标识与所述第二通信标识不同;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标识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三通信标识,所述第三通信标识用于指示第二电子设备;
目标智能卡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智能卡作为目标智能卡;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一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切换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获得切换指令;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将目标智能卡从所述第一智能卡切换为所述第二智能卡;
连接切换模块,用于以所述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切换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所述通信信息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智能卡已经建立并正在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中断单元,用于若没有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则自动断开所述第一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的过程;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以所述第二智能卡发起并建立与第三通信标识所指示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切换模块还包括:
第二建立单元,用于若接收到了来自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信息,则以所述第一智能卡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的通信连接;
合并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智能卡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卡的通信连接,并入到所述第一智能卡所维持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当中;
维持单元,用于断开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二智能卡继续维持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触发模块包括:
指令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接收用户输入的切换指令;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智能卡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建立通信连接的过程中,根据所述电子设备中设置的各个智能卡的参数信息,生成切换指令,一个智能卡的参数信息包括这一个智能卡的资费信息、这一个智能卡所对应的无线网络的网络状态和/或与这一个智能卡绑定的通信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接收单元包括:
方向确定子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方向信息;
分析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方向信息确定所述第二智能卡,并生成所述切换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中的速度传感器发送的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感应信号获取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加速度;再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的加速度的方向,并生成所述方向信息;
或者,所述方向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的输入元件发送的触摸感应信号,并根据所述触摸感应信号确定滑动操作轨迹;再确定所述滑动操作轨迹的方向,并生成所述方向信息。
CN201310390788.7A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4271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0788.7A CN104427110B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0788.7A CN104427110B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7110A true CN104427110A (zh) 2015-03-18
CN104427110B CN104427110B (zh) 2017-11-07

Family

ID=52974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0788.7A Active CN104427110B (zh) 2013-08-30 2013-08-30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2711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2240A (zh) * 2015-07-31 2015-12-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11970679A (zh) * 2020-08-07 2020-11-20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的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63462A (zh) * 2021-02-23 2021-07-23 深圳市优克联新技术有限公司 蜂窝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466022B (zh) * 2017-08-24 2021-07-30 深圳依偎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5976A (zh) * 2007-06-29 2008-12-3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异网多号移动终端网间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2348179A (zh) * 2010-07-30 2012-02-08 苏州安可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卡终端呼叫等待方法及多卡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2240A (zh) * 2015-07-31 2015-12-0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5142240B (zh) * 2015-07-31 2019-07-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7466022B (zh) * 2017-08-24 2021-07-30 深圳依偎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970679A (zh) * 2020-08-07 2020-11-20 西安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卡的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63462A (zh) * 2021-02-23 2021-07-23 深圳市优克联新技术有限公司 蜂窝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27110B (zh) 2017-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3055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394992B (zh) 一种终端通话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3491256B (zh) 通信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249018A (zh) 一种多方通话进行切换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168387B (zh) 移动终端用户身份识别卡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04954546A (zh) 双卡智能终端及基于双卡智能终端的sim卡智能切换方法
CN104754130A (zh) 智能拨号方法及装置
CN104683971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
CN103118349A (zh) 多卡通信终端的移动增值业务实现方法及多卡通信终端
CN10442711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450828A (zh) 多卡移动终端中执行业务的方法
CN104768142A (zh)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终端
CN106171019A (zh) 确定终端漫游状态的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04954589A (zh)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397421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624987A (zh) 一种呼叫方法、呼叫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1159452B (zh) 多卡终端的主被叫处理方法、处理模块及终端系统
CN101605378A (zh) 一种多模终端自动选择主叫号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39799A (zh) 一种基于多设备的通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244220B (zh) 通信业务处理方法和通信终端
CN104219373A (zh) 双模手机、实现双模手机通话控制的系统及方法
CN100484162C (zh) 一种选择通信模块的方法及多待机移动终端
CN101868051A (zh) 一种双卡拨号装置和方法
CN105657701A (zh) 一种基于eSIM卡的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4469720A (zh) 一种回拨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