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2651B -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2651B
CN104412651B CN201380035473.9A CN201380035473A CN104412651B CN 104412651 B CN104412651 B CN 104412651B CN 201380035473 A CN201380035473 A CN 201380035473A CN 104412651 B CN104412651 B CN 1044126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macrocell
cell
terminal
measurement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54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2651A (zh
Inventor
吉泽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12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6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26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26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0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optimising the interference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2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the same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问题]为了能够防止在异构网络中的切换期间的干扰。[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装置,该通信控制装置设置有: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在宏小区中建立与终端装置的无线通信,在该宏小区中通过使用频带凭借FDD方法建立无线通信,该宏小区与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在该小小区中通过使用前述的频带凭借TDD方法建立无线通信;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给定的终端的切换期间、给定的终端装置与在前述的宏小区中建立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装置之间的干扰的程度的测量结果,通过该切换所述终端可以在小小区中建立无线通信;以及控制器,用于基于测量结果控制切换。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当前广泛的使用,蜂窝系统中的数据业务的增加成为问题。因此,对于移动网络运营商,蜂窝系统中的通信信道容量的增加越来越重要。
为了增加通信信道容量,例如,移动网络运营商在宏小区内部署诸如微微小区(picocell)和毫微微小区(femtocell)的小小区(small cell)。换言之,移动网络运营商采用异构网络部署。该部署能够使得移动网络运营商通过小区分裂增益实现较大的通信信道容量。然而,在这样的异构网络中,在小小区与宏小区之间可能发生干扰,因此研究了防止小小区与宏小区之间的干扰的发生的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下述技术:当在异构网络中的小小区与宏小区之间共享频谱时,该技术通过使用协作管理器适当地调节终端和基站的传输功率来防止干扰的发生。
参考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 2011-211369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未考虑到在下述特定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干扰:在该特定情况中,在异构网络中执行终端的切换。因此,例如,在终端的切换期间,在宏小区与小小区之间可能发生干扰。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在异构网络中进行切换期间可能发生的干扰的机制。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装置,该通信控制装置包括:无线通信单元,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在被允许使用频带以F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宏小区中与终端无线地进行通信,宏小区与被允许使用频带以T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在终端的切换期间的测量结果,切换允许终端在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测量结果是通过对终端与在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测量结果控制切换。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该通信控制方法包括:在被允许使用频带以F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宏小区中与终端无线地进行通信,宏小区与被允许使用频带以T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获取在终端的切换期间的测量结果,切换允许终端在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测量结果是通过对终端与在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以及基于测量结果控制切换。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装置,该通信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在小小区中终端的切换期间的测量结果,小小区被允许使用宏小区的频带以T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宏小区被允许使用频带以F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切换允许终端在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小小区与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测量结果是通过对终端与在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测量结果控制切换。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无线通信单元,该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在宏小区中与宏小区的基站无线地进行通信,宏小区被允许使用频带以F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并且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在小小区中与小小区的基站无线地进行通信,宏小区与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交叠,小小区被允许使用频带以T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被配置成执行控制,以用于测量在终端的切换期间终端与在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切换允许终端在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基于测量结果控制切换。
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降低在异构网络中进行切换期间可能发生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描述被假定为异构的网络的示例的图。
图2是用于描述在所假定的异构网络的下行链路频带中的干扰的示例的图。
图3是用于描述在所假定的异构网络的上行链路频带中的干扰的示例的图。
图4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性配置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关于下行链路频带的操作的概述的图。
图6是用于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关于上行链路频带的操作的概述的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eNodeB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UE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9是示出了在省略了干扰级别测量处理的情况下根据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过程的示意序列图。
图10是示出了在执行允许UE使用下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的情况下,根据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过程的示意序列图。
图11是示出了在执行允许UE使用上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的情况下,根据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过程的示意序列图。
图12是用于描述根据修改例的无线通信系统针对下行链路频带和上行链路频带的操作的概述的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修改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过程的示意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采用相同的参考标记来标示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元件,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说明。
1.介绍
1.1.LTE中的FDD和TDD
1.2.被假定为异构的网络
1.3.异构网络中的干扰
1.4.技术问题
2.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性配置
3.实施例的概述
4.装置的配置
4.1.eNodeB的配置
4.2.UE的配置
5.处理过程
6.修改例
6.1.概述
6.2.eNodeB的配置
6.3.UE的配置
6.4.处理过程
7.结论
<<1.介绍>>
参照图1至图3,描述了LTE中的FDD和TDD、所假定的异构网络、异构网络中的干扰、以及技术问题。
<1.1.LTE中的FDD和TDD>
在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之前,描述LTE中的频分复用(FDD)模式和时分复用(TDD)模式。
对于被期望将来在世界范围广泛使用的长期演进(LTE)系统,由3GPP对FDD模式和TDD模式两者均进行了标准化。在TDD模式中,基于时分而将单一频率用于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两者。TDD模式采用时分,并且因此理论上TDD模式的最大通信速度低于FDD模式的最大通信速度。然而,就安装成本而言TDD模式具有较大的优势,例如终端和基站的较低的制造成本。
优点中的一点在于,TDD模式简化了无线电控制并且有助于无线电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导致无线通信系统的成本有效操作。
具体地,例如,TDD模式针对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使用同一频率,因此可以基于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的信道相互作用执行无线电控制。由于这个原因,基站可以使用上行链路无线信道容易地估计下行链路无线信道。因此,实现了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无线电控制的显著简化。
此外,在TDD模式中,可以改变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信道配置,即,在用于无线电帧中所包括的每个子帧的链路方向的组合。因此,可以根据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各自的实际业务条件以灵活的方式相互作用地调节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无线电资源的量。
如上所述,无线电控制的简化和有助于无线电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可以在TDD模式中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成本有效操作。
优点中的另一点在于,TDD模式可以降低制造终端的成本。
更具体地,例如,基于TDD的终端可以被配置为不具有昂贵的天线复用器,该天线复用器具有大的安装面积,例如基于FDD的终端的天线复用器。
另外,基于TDD的终端不能同时地执行上行链路通信和下行链路通信。因此,理论上,在高频电路的设计中几乎不存在显著的困难,例如由对用于接收传输信号的电路的任何干扰所导致的灵敏度的劣化。然而,这样的困难被认为是基于FDD的终端的电路的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此,可以以比基于FDD的终端的高频放大电路的成本更低的成本来安装基于TDD的终端的高频放大电路。
如上所述,在TDD模式中,就天线复用器、高频放大电路等而言可以降低终端的制造成本。
根据当前由3GPP所开发的、用于LTE系统的每个频带的标准,假定采用FDD模式和TDD模式中的任一个。因此,LTE系统的移动网络运营商根据LTE系统的使用率采用FDD模式和TDD模式中的任一个。作为结果,在当前情形下更经常地采用FDD模式。然而,由于以上所述的原因,将来基于TDD的LTE系统也更可能广泛使用。
<1.2.被假定为异构的网络>
在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之前,现在将参照图1描述被假定为异构的网络。
随着当前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蜂窝系统中的数据业务的增加成为问题。因此,对于移动网络运营商,蜂窝系统中信道容量的增加越来越重要。因为可想到在这样的情形下将来频率资源可能耗尽,所以存在在蜂窝系统中更有效的利用频率资源的需求。例如,在作为由ITU-R所举办的无线电标准化会议的世界无线电通信会议(WRC)上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指出对例如所谓的认知无线电的新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的必要性。
在增加信道容量的频率资源的有效利用方法的示例中,移动网络运营商在宏小区内部署了诸如微微小区和毫微微小区的小小区。换言之,移动网络运营商采用了异构网络(在下文中称为“HetNet”)。这能够使得移动网络运营商通过小区分割增益实现较大的信道容量。
现今,LTE系统采用如上所述的FDD模式或TDD模式,但是可想到在HetNet中,例如,在给定的技术需求下针对同一频带采用FDD模式和TDD模式两者。例如,移动网络运营商可以针对宏小区采用TDD模式而针对小小区采用TDD模式。现在参照图1更详细地描述这一点。
图1是用于描述所假定的HetNet的示例的图。参照图1,示出了宏小区10和宏小区10中的eNodeB(在下文中称为“eNB”)11。另外,示出了小小区30和小小区30中的家庭eNodeB(在下文中称为“HeNB”)31。小小区30与宏小区10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换言之,宏小区10与小小区30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此外,示出了UE 21。UE 21a和UE 21b位于宏小区30内,但是其不位于小小区30内。另一方面,UE 21c位于小小区内。
在宏小区10内,以FDD模式执行无线通信。换言之,在宏小区10内eNB 11以FDD模式与UE 21a和UE 21b无线地进行通信。更具体地,eNB 11使用下行链路频带向UE 21a和UE21b发送信号,并且使用上行链路频带从UE 21a和UE 21b接收信号。
另一方面,在小小区30内,使用与由eNB 11所使用的频带相同的频带以TDD模式执行无线通信。换言之,HeNB 31使用FDD频带以TDD模式在小小区30内与UE 21c无线地进行通信。更具体地,HeNB 31在下行链路子帧中使用前述的频带向UE 21c发送信号,并且在上行链路子帧中使用同一频带从UE 21c接收信号。
在前述的HetNet中,例如,宏小区10和小小区30使用同一频带,并且同时地使用该频带。
这样的HetNet允许移动网络运营商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增加的系统容量。从长期观点看来,期望通过增加的频率利用效率和成本降低来改进用户的便利性。
<1.3.异构网络中的干扰>
随后,参照图2和图3描述上述假定的HetNet中的干扰。
在以上参照图1所描述的HetNet中,即,当在宏小区中执行基于FDD的无线通信而在小小区中执行基于TDD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过去在HetNet中未假定的新类型的干扰可能出现。例如,给定图1的示例,在小小区30内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1c(即,与HeNB 31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1c)使用用于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和/或上行链路频带以T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因此,UE 21c在下行链路频带中发送以及接收信号。另外,UE 21c在上行链路频带中发送以及接收信号。基于在小小区30中的这种无线通信,以下更详细地描述在所假定的HetNet中的干扰。
图2是用于描述在所假定的异构网络中的下行链路频带中的干扰的示例的图。另外,图3是用于描述在所假定的异构网络中的上行链路频带中的干扰的示例的图。参照图2和图3,与图1类似地,示出了宏小区10、eNB 11、UE 21、小小区30、以及HeNB 31。如上所述地,在宏小区10中执行基于FDD的无线通信,而在小小区30中执行基于TDD的无线通信。另外,宏小区10与小小区30同时地使用同一频带。
此外,参照图2,使用箭头代表在下行链路频带中用于信号传输的候选。此下行链路频带是在采用FDD模式的宏小区10中用于下行链路的频带。示出了D1至D8,其可能是用于信号传输的候选之间的干扰源。在下行链路频带中,从eNB 11到UE 21a和UE 21b的信号传输是宏小区10中的通常的信号传输,而HeNB 31与UE 21c之间的信号传输是小小区30中的通常的信号传输。
关于可能是如上所述的干扰源的信号传输D1至D8的干扰效果总结如下。
[表1]
表1
此外,参照图3,使用箭头代表上行链路频带中用于信号传输的候选。此上行链路频带是在采用FDD模式的宏小区10中用于上行链路的频带。示出了U1至U8,其可能是用于信号传输的候选之间的干扰源。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从UE 21a和UE 21b到eNB 11的信号传输是宏小区10中的通常的信号传输,而HeNB 31与UE 21c之间的信号传输是小小区30中的通常的信号传输。
关于可能是如上所述的干扰源的信号传输U1至U8的干扰效果总结如下
[表2]
表2
过去,例如,当宏小区10和小小区30两者均以FDD模式执行无线通信时,宏小区10的eNodeB 11的传输功率较大,因此在下行链路频带中由信号传输D7和D8所引起的干扰是显著的问题。为了减轻这样的干扰,使用下述技术:通过在给定的时间段内防止eNodeB 11进行传输来降低从eNodeB 11到小小区30的干扰。此技术允许保护小小区30中的重要信号(例如,控制信号)免受从eNodeB 11所传输的信号的干扰。
此外,过去,当宏小区10以FDD模式执行无线通信并且小小区30以TDD模式执行无线通信时,未同时使用同一频带。换言之,小小区30使用与在宏小区10中所使用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由高频滤波电路进行的信号辨别可以防止在宏小区10与小小区30中发生频带之间的干扰。
另一方面,类似于以上所描述的假定的HetNet,当以F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宏小区10与以T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小小区30两者同时使用同一频带时,另一可能的干扰的发生会成为问题。换言之,如在表1和表2中所示地,由在小小区30内的装置(UE 21c和HeNB 31)与在宏小区10内的UE 21a和UE 21b之间的干扰(由信号传输D1、D3、U5以及U6所引起的干扰)是主要问题。以这种方式,在所假定的HetNet中会发生与过去的任何干扰不同的新的干扰。
信号传输D5和D6理论上不引起干扰,这是因为在下行链路频带中不存在信号传输D5和D6。类似地,信号传输U7和U8理论上不引起干扰,这是因为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不存在信号传输U7和U8。考虑到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1c和HeNB 31的较小的传输功率,以及eNodeB 11与小小区30之间的距离,由信号传输D2、D4、U2、以及U4所引起的干扰非常小。另外,考虑到在小小区30中UE 21c和HeNB 31使用较小的传输功率无线地进行通信,由信号传输U1和U3所引起的干扰较小。
<1.4.技术问题>
描述在所假定的HetNet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在HetNet中发生干扰。因此,研究用于降低HetNet中的干扰的技术。例如,JP 2011-211369A公开了下述技术:当在HetNet中的小小区与宏小区之间共享频带时,该技术通过使用协作管理器适当地调节终端和基站的传输功率来降低干扰。
然而,专利文献1考虑了HetNet中的通常的通信期间的干扰,但是未考虑在由HetNet中的终端执行切换的特定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干扰。因此,即使当使用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发明时,在宏小区与小小区之间也可能发生干扰,例如,在终端的切换期间。
(由小区之间的切换所引起的干扰)
首先描述由所假定的HetNet中的小区之间的切换所引起的干扰。在所假定的HetNet中,特别地,由从宏小区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所引起的干扰成为问题。详细地描述在切换期间所引起的干扰。
–下行链路频带中的切换
在下行链路频带中的切换期间,从切换的目标UE到宏小区中的UE之中位于与小小区非常接近处的UE的信号传输会引起干扰。
更具体地,再次参照图2,在UE 21的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切换期间,作为切换目标的UE 21执行随机接入作为初始过程。在此随机接入中,UE 21首先将特定信号(称为前导信号)发送至在随机接入信道(在下文中称为“RACH”)上的目标小区的基站。换言之,UE21将前导信号发送至在小小区30内的HeNB 31。通常基于来自被假定为在UE 21的下行链路信道中的HeNB 31的路径损失来决定用于所输出的前导信号的功率。如果UE 21在切换期间以通常的方式执行随机接入,则用于从UE 21所输出的前导信号的功率可能会过大。如果使用下行链路频带执行这样的随机接入,则前导信号的传输对应于图2所示的信号传输D1。因此,在宏小区10内的多个UE 21之中的位于小小区30附近的UE 21与切换的目标UE 21之间可能发生干扰。
–上行链路频带中的切换
当在上行链路频带中执行前述的切换时,从在宏小区内的多个UE之中的位于小小区附近的UE到切换的目标UE的信号传输可能会引起干扰。
更具体地,再次参照图3,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切换之后,切换的目标21被允许在上行链路频带中发送以及接收信号。因此,在执行切换之后,如果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1位于小小区30附近,则由从UE 21到切换的目标UE 21的信号传输(对应于图3所示的信号传输U5)可能引起干扰。
如上所述,在从宏小区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期间,在上行链路频带和下行链路频带的每个中可能发生干扰。
(在频率间切换期间的干扰)
描述了在所假定的HetNet中的频率间切换期间所发生的干扰。在所假定的HetNet中,特别地,在小小区中的频率间切换期间可能发生的干扰成为问题。详细地描述在切换期间所发生的干扰。
–到下行链路频带的切换
在到下行链路频带的切换期间,从切换的目标UE到在宏小区中的多个UE之中的位于小小区附近的UE的信号传输可能引起干扰。具体地,此干扰类似于由在下行链路频带中从宏小区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所引起的干扰。换言之,对于在小小区中切换到下行链路频带,在下行链路频带中执行随机接入,因此可能发生与前述的小区间干扰类似的干扰。
–到上行链路频带的切换
在切换到上行链路频带期间,由从在宏小区内的多个UE之中的位于小小区附近的UE到切换的目标UE的信号传输可能引起干扰。具体地,此干扰类似于由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从宏小区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所引起的干扰。换言之,对于在小小区中切换到上行链路频带,在完成切换之后,如果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1位于小小区30附近,则由从UE 21到切换的目标UE 21的信号传输可能引起干扰。
如上所述,在小小区中的频率间切换期间,在下行链路频带和上行链路频带中的每个中可能发生干扰。
本实施例可以降低在异构网络中的切换期间所引起的干扰。在下文中,详细地描述了<2.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性配置>、<3.实施例的概述>、<4.装置的配置>、<5.处理过程>、以及<6.修改例>。
<<2.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性配置>>
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性配置。图4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示例性配置的示意图。参照图4,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在宏小区10内的eNB 100和UE 200,并且包括在小小区30内的HeNB 300。切换的目标UE 200a和UE 200b是在宏小区10(更严格地,宏小区10中的除了小小区30之外的区域)内执行无线通信的UE。
无线通信系统1以与参照图1所描述的假定的HetNet中类似的方式执行无线通信。
更具体地,使用频带以FDD模式在宏小区10中执行无线通信。换言之,在宏小区10内eNB 100使用频带以FDD模式与UE 200无线地进行通信。更具体地,eNB 100使用下行链路频带将信号发送至UE 200,以及使用上行链路频带从UE 200接收信号。
另一方面,使用与由eNB 100所使用的频带相同的频带以TDD模式在小小区30中执行无线通信。换言之,在小小区30内HeNB 300使用前述的频带以TDD模式与UE 200无线地进行通信。更具体地,HeNB 300使用前述的频带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将信号发送至UE 200,以及使用前述的频带在上行链路子帧中从UE 200接收信号。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同一频带被用于宏小区10和小小区30两者,并且此频带被同时地使用。
<<3.实施例的概述>>
参照图5和图6描述本实施例的概述。在本实施例中,在允许UE 200a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00a的切换期间,对UE 200a与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然后,eNB 100基于通过对干扰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执行切换。允许UE 200a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00a的切换是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或是在小小区30内的频率间切换。通过采用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的切换的示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这样的概述。
(下行链路频带)
现在参照图5,描述无线通信系统1关于在下行链路频带中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的操作的概述。图5是用于描述无线通信系统1关于上行链路频带的操作的概述的图。参照图5,通过下面的过程(1)至(7)描述无线通信系统1关于下行链路频带的操作。
(1)eNB 100指令切换的目标UE 200a对UE 200a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的程度(在下文中,称为“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2)eNB 100指令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对在UE 200a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3)切换的目标UE 200发送用于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的信号(在下文中,称为“干扰级别测量信号”)。
(4)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中的每个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对在下行链路频带中UE 200a与其他UE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5)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中的每个将通过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发送至eNB 100。
(6)eNB 100基于测量结果控制与UE 200a的RACH有关的参数。更具体地,例如,eNB100基于测量结果决定在UE 200a的RACH上的传输功率,以不引起从UE 200a到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200b)的干扰。然后,eNB 100将所决定的传输功率报告给UE 200a。
(7)UE 200a设定所接收到的参数(例如,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然后将用于随机接入的前导信号发送至HeNB 300。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例如,如(1)至(7)的过程进行操作。测量结果使得可以预测在从切换的目标UE 200a到位于小小区30附近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信号传输中发生的干扰的程度。通过基于测量结果改变UE 200a的与RACH有关的参数(例如,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可以降低干扰。例如,如果基于测量结果确定干扰级别较高,则可以通过降低UE 200a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来降低干扰。以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在下行链路频带中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期间所发生的干扰。
以上描述了无线通信系统1关于在下行链路频带中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的操作的概述。操作可以类似地适用于在小小区30中到下行链路频带的频率间切换。
(上行链路频带)
现在参照图6,描述无线通信系统1关于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的操作的概述。图6是用于描述无线通信系统1关于上行链路频带的操作的概述的图。参照图6,通过下面的过程(1)至(6)描述无线通信系统1关于上行链路频带的操作。
(1)eNB 100指令切换的目标UE 200a对UE 200a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的程度(在下文中,称为“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2)eNB 100指令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对在UE 200a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3)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中的每个发送用于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的信号(在下文中,称为“干扰级别测量信号”)。
(4)切换的目标UE 200a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对在上行链路频带中UE200a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中的每个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5)切换的目标UE 200a将通过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发送至eNB100。
(6)eNB 100基于测量结果控制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200b)的传输功率。更具体地,例如,eNB 100基于测量结果决定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传输功率,以不引起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到UE 200a的干扰。然后,eNB 100将所决定的传输功率报告给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例如,如(1)至(6)的过程进行操作。测量结果使得可以预测从位于小小区30附近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200到UE 200a的信号传输中所发生的干扰的程度。通过基于测量结果改变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传输功率可以降低此干扰。例如,如果基于测量结果确定干扰的程度较高,则可以通过降低来自一个或多个其他UE200之中的与干扰有关的UE 200的传输功率来降低干扰。以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期间所发生的干扰。
以上描述了无线通信系统1关于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的操作的概述。操作可以类似地适用于在小小区30中到上行链路频带的频率间切换。
<<4.装置的配置>>
参照图7和图8描述eNodeB 100和UE 200的配置。
<4.1.eNodeB的配置>
参照图7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eNB 100的示例性配置。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eNB 100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参照图7,eNB 100被配置成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网络通信单元120、存储单元130以及控制器140。
(无线通信单元110)
无线通信单元110在宏小区10中与UE 200无线地进行通信。另外,使用频带以FDD模式在宏小区10中执行无线通信。换言之,无线通信单元110使用频带以FDD模式与在宏小区10内的UE 200无线地进行通信。更具体地,无线通信单元110使用下行链路频带将信号发送至宏小区10内的UE 200。另外,无线通信单元110使用上行链路频带从宏小区10内的UE200接收信号。
宏小区10与小小区30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换言之,小小区30与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使用前述频带以TDD模式执行小小区30中的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110包括,例如,天线和RF电路。
(网络通信单元120)
网络通信单元120与另一通信节点进行通信。例如,网络通信单元120与HeNB 300直接地或通过任何其他通信节点进行通信。
(存储单元130)
存储单元130存储用于eNB 100的操作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单元130包括存储介质,诸如,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
(控制器140)
控制器140允许eNB 100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140可以是诸如CPU和DSP的处理器,并且执行在存储单元130中或其他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所述的各种功能。控制器140包括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和切换控制单元143(在下文中,称为“H/O控制单元143”)。
(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
在允许UE 200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00的切换期间,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获取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是通过对UE 200与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在此所使用的短语“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可以被认为与短语“在宏小区10内与eNB 100无线地进行通信”同义。
例如,前述的切换是允许UE 200使用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更具体地,例如,切换包括在下行链路频带中UE 200的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另外,切换包括在小小区30中到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的UE 200的频率间切换。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前述的切换期间,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给出针对切换的目标UE 200a和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指令,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10对UE 200a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更具体地,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指令切换的目标UE 200发送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可以是参考信号。另外,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指令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干扰级别的测量可以是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测量。然后,如果无线通信单元110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每个接收到干扰级别的测量结果,则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获取测量结果。
此外,例如,前述的切换是允许UE 200使用宏小区10的上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更具体地,例如,切换包括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UE 200的小区间切换。另外,切换包括在小小区30中到宏小区10的上行链路频带的UE 200的频率间切换。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前述的切换期间,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给出针对切换的目标UE 200a和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指令,以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10对UE 200a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更具体地,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指令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发送干扰级别测量信号(例如,参考信号)。另外,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指令切换的目标UE 200a对干扰级别(例如,RSRP)进行测量。然后,如果无线通信单元110从UE 200a接收到通过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则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获取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获取以上所述的测量结果。
例如,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指令在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中位于小小区30附近的UE 200,而不是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所有UE200,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位于小小区30附近的UE 200可以是,例如,发送邻近指示的消息的UE 200。
另外,例如,如果在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不存在位于小小区30附近的UE 200,则省略干扰级别测量处理。换言之,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不获取测量结果。作为示例,如果不存在发送邻近指示的消息的UE200,则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将既不指令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也不获取测量结果。
关于获取测量结果的这样的限制允许与测量有关的UE 200缩减到引起高级别干扰的UE 200或受到高级别的干扰而损坏的UE 200。因此,可以降低高级别的干扰,并且减轻在无线通信系统1进行测量中所必须的负载。
此外,干扰级别的测量,即,干扰级别信号的传输以及接收可以通过近空子帧(ABS)的使用而实施。使用ABS的测量使得可以更精确地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H/O控制单元143)
H/O控制单元143基于由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所获得的测量结果控制允许UE 200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00的切换。
例如,前述的切换是允许UE 200使用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H/O控制单元143基于测量结果控制与切换的目标UE200的RACH有关的参数。该参数是UE 200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
更具体地,例如,H/O控制单元143基于测量结果决定UE 200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以不引起从UE 200a到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的干扰。作为示例,如果基于测量结果(例如,RSRP)确定干扰级别较高(例如,RSRP大于预定阈值),则H/O控制单元143进一步降低UE 200a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另一方面,如果基于测量结果(例如,RSRP)确定干扰级别较低(例如,RSRP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H/O控制单元143维持UE 200a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然后,H/O控制单元143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10将所决定的传输功率报告给UE200a。
此外,例如,前述的切换是允许UE 200使用宏小区10的上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H/O控制单元143基于测量结果控制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传输功率。
更具体地,例如,H/O控制单元143基于测量结果决定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传输功率,以不引起从一个或多个其他UE200(例如,UE 200b)到UE 200a的干扰。作为示例,如果基于测量结果(例如,RSRP)确定干扰级别较高(例如,RSRP大于预定阈值),则H/O控制单元143降低在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中与干扰有关的UE200的上行链路频带中的传输功率。另一方面,如果基于测量结果(例如,RSRP)确定干扰级别较低(例如,RSRP小于或等于预定阈值),则H/O控制单元143保持在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中与干扰有关的UE 200的上行链路频带中的传输功率。然后,H/O控制单元143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10将所决定的传输功率报告给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每个。
<4.2.UE的配置>
参照图8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UE 200的示例性配置。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UE 200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参照图8,UE 200被配置成包括无线通信单元210、存储单元220、以及控制器230。
(无线通信单元210)
在宏小区10中,无线通信单元210与宏小区10的eNB 100无线地进行通信。另外,使用频带以FDD模式执行宏小区10中的无线通信。换言之,无线通信单元210使用频带以FDD模式与宏小区10的eNB 100无线地进行通信。更具体地,无线通信单元210使用下行链路频带从宏小区10的eNB 100接收信号。另外,无线通信单元210使用上行链路频带将信号发送至宏小区10的eNB 100。
此外,在小小区30中,无线通信单元210与小小区30的HeNB 300无线地进行通信。另外,使用前述的频带以TDD模式执行小小区30中的无线通信。换言之,无线通信单元210使用频带以TDD模式与小小区的HeNB 300无线地进行通信。更具体地,无线通信单元210在下行链路子帧中从小小区30的HeNB 300接收信号。另外,无线通信单元210在上行链路子帧中将信号发送至小小区30的HeNB 300。
宏小区10与小小区30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换言之,小小区30与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
(存储单元220)
存储单元220存储用于UE 200的操作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单元220包括存储介质,诸如,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
(控制器230)
控制器230允许UE 200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控制器230可以是诸如CPU和DSP的处理器,并且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220中或其他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以执行以上所述的各种功能。
–在UE 200的切换期间的测量控制
例如,在允许UE 200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00的切换期间,控制器230执行控制以用于对在前述的UE 200与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
例如,前述的切换是允许UE 200使用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前述的切换期间,控制器230被eNB 100指令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10对在UE 200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然后,控制器230使得无线通信单元210发送干扰级别测量信号(例如,参考信号)。
此外,例如,前述的切换是允许UE 200使用宏小区10的上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前述的切换期间,控制器230被eNB 100指令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10对在UE 200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然后,控制器230使得无线通信单元210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例如,参考信号),并且基于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对干扰级别(例如,RSRP)进行测量。
–其他UE 200的切换期间的测量控制
此外,例如,当UE 200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时,可以执行允许其他UE 200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其他UE 200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在切换期间,控制器230执行控制,以用于对UE 200与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
例如,前述的切换是允许其他UE 200使用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在前述的切换期间,控制器230被eNB 10指令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10对UE 200与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然后,控制器230使得无线通信单元210从其他UE 200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例如,参考信号),并且基于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对干扰级别(例如,RSRP)进行测量。
此外,例如,前述的切换是允许其他UE 200使用宏小区10的上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前述的切换期间,控制器230被eNB10指令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10对UE 200与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然后,控制器230使得无线通信单元210发送干扰级别测量信号(例如,参考信号)。
–UE 200的与RACH有关的参数的控制
在允许UE 200使用下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00的切换期间,控制器230依照eNB 100的控制来设定UE 200的与RACH有关的参数。该参数是,例如,UE 200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
–上行链路频带中的UE 200的传输功率的控制
此外,例如,当UE 200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时,可以执行允许其他UE 200使用上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其他UE 200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在切换期间,控制器230依照eNB100的控制在上行链路频带中设定UE 200的传输功率。
<<5.处理过程>>
现在参照图9至图11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在下面,描述在情况A、情况B以及情况C中的通信控制处理。情况A指的是省略干扰级别测量处理的情况。情况B指的是执行允许UE 200使用下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的情况。情况C指的是执行允许UE 200使用上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的情况。
(情况A:省略干扰级别测量处理)
图9是示出了在省略干扰级别测量处理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过程的示意序列图。此示例可以是切换期间存在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在步骤S501中,UE 20测量用于eNB 100、HeNB 300以及其他邻近小区的RSSP和/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SQ)。例如,基于通过接收多次参考信号所获得的结果对RSSP和/或RSSQ进行时间平均来执行该测量。然后,在步骤S503中,UE 200将测量结果发送至eNB 100。
随后,在步骤S505中,eNB 100、HeNB 300以及在eNB 100侧的移动管理实体(MME)中的每个基于测量结果确定是否执行切换。关于这点,假定确定要执行从eNB 100的宏小区10到HeNB 300的小小区30的切换。
在步骤S507中,eNB 100将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在eNB 100侧的MME。接下来,在步骤S509中,在eNB 100侧的MME将重新定位转发请求消息发送至在HeNB 300侧的MME。然后,在步骤S511中,在HeNB 300侧的MME将切换请求消息发送至HeNB 300。在步骤S513中,在HeNB 300侧的MME将重新定位转发响应消息传输至在eNB 100侧的MME。
在步骤S515中,在eNB 100侧的MME指令eNB 100执行切换。然后,在步骤S517中,eNB 100指令UE 200执行切换。随后,在步骤S519中,UE 200发送用于在RACH上随机接入的前导信号。
(情况B:用于使用下行链路频带的无线通信的H/O)
图10是示出了在执行允许UE 200使用下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过程的示意序列图。将仅描述与情况A的步骤中不同的情况B的步骤S531至S539。
在步骤S531中,eNB 100(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指令切换的目标UE 200对在UE200与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更具体地,例如,eNB 100指令切换的目标UE 200发送干扰级别测量信号(例如,参考信号)。
此外,在步骤S533中,eNB 100(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指令一个或多个其他UE200对在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与切换的目标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更具体地,例如,eNB 100指令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例如,RSRP)。
接下来,在步骤S535中,切换的目标UE 200将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发送至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另外,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每个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然后,在步骤S537中,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每个将测量结果发送至eNB 100。
随后,在步骤S539中,eNB 100(H/O控制单元143)基于测量结果控制切换的目标UE200的与RACH有关的参数。更具体地,例如,eNB100控制切换的目标UE 200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当存在执行步骤S517中的切换的指令时,可以一起执行此控制处理。另外,此控制处理可以通过HeNB 300间接地执行,而不是由eNB 100直接地执行。
(情况C:用于使用上行链路频带的无线通信的H/O)
图11是示出了在执行允许UE 200使用上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过程的示意序列图。将仅描述与情况A的步骤不同的情况C的步骤S541至S549。
在步骤S541中,eNB 100(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指令切换的目标UE 200对在UE200与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更具体地,eNB 100指令切换的目标UE 200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对干扰级别(例如,RSRP)进行测量。
在步骤S543中,eNB 100(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指令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对在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与切换的目标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更具体地,eNB 100指令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发送干扰级别测量信号(例如,参考信号)。
接下来,在步骤S545中,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每个将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发送至切换的目标UE 200。例如,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每个在不同时间发送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另外,切换的目标UE 200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每个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然后,在步骤S547中,切换的目标UE 200将测量结果发送至eNB 100。
然后,在步骤S549,eNB 100(H/O控制单元143)基于测量结果控制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传输功率。
<<6.修改例>>
现在参照图12和图13描述本实施例的修改例。尽管在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中,与干扰级别的测量结果无关地执行切换,但是本修改例基于测量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切换。
<6.1.修改例的概述>
现在参照图12描述本实施例的修改例的概述。图12是用于描述根据修改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关于下行链路频带和上行链路频带的操作的概述的图。参考图12,通过过程(1)至(9)描述无线通信系统1关于下行链路频带和上行链路频带的操作。
(1)eNB 100指令切换的目标UE 200a对UE 200a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2)eNB 100指令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对UE 200a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3)切换的目标UE 200在下行链路频带中发送干扰级别测量信号。
(4)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中的每个在下行链路频带中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对下行链路频带中的UE 200a与其他UE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5)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中的每个将通过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发送至eNB 100。
(6)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 200b)中的每个在上行链路频带中发送干扰级别测量信号。
(7)切换的目标UE 200在上行链路频带中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对上行链路频带中的UE 200a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例如,UE200b)中的每个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8)切换的目标UE 200a将通过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发送至eNB100。
(9)eNB 100基于测量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切换。在关于是否执行切换的决定中存在各种变化。
(执行切换的第一示例)
在第一示例中,前述的切换是UE 200的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然后,eNB 100决定是否在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中执行切换,和/或决定是否在宏小区10的上行链路频带中执行切换。然后,执行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中的切换与宏小区10的上行链路频带中的切换中的至少一个。
这样的决定可以防止在被预期发生高级别的干扰的频带中执行切换,从而避免高级别的干扰。例如,如果预期在下行链路频带中发生高级别的干扰,则执行使用上行链路频带的切换。作为结果,可以避免在下行链路频带中高级别的干扰的发生。类似地,如果预期在上行链路频带中发生高级别的干扰,则执行使用下行链路频带的切换。作为结果,可以避免在上行链路频带中高级别的干扰的发生。另外,执行下行链路频带和上行链路频带中的至少一个,因此还可以避免UE 200不能够无线地进行通信的状况。另外,在不执行切换的频带处,通过停止无线通信可以防止UE 200在小小区30中与宏小区10的eNB 100进行通信。
(执行切换的第二示例)
在第二示例中,前述的切换是在小小区30中的UE 200的频率间切换。eNB 100基于测量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切换。
当预期发生高级别的干扰时,这样的决定可以防止执行频率间切换,从而避免高级别的干扰。另外,不同于小区间的切换,即使当未执行频率间的切换时UE 200也能够至少在小小区30中继续无线通信,因此还可以避免UE 200不能够无线地进行通信的状况。
(执行切换的第三示例)
在第三示例中,在宏小区10和小小区30中使用多个频带(例如,多个分量载波)。eNB 100决定是否针对多个频带中的每个频带执行切换。此切换可以是小区间切换或频率间切换。
这样的决定可以防止在被预期发生高级别的干扰的频带中执行切换,从而避免高级别的干扰。例如,仅针对多个频带之中未被预期发生高级别的干扰的频带执行切换。作为结果,可以避免高级别的干扰的发生。
此外,如果不允许在多个频带之中未被使用的频带中发送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则不被允许执行的切换可以仅限制为实际上引起干扰的切换。
以上描述了本实施例的修改例的概述。作为示例,描述了在下行链路频带和上行链路频带两者中测量干扰级别的示例。然而,应当注意,取决于切换的具体执行,可以仅针对上行链路频带和下行链路频带中的一个来测量干扰级别。
<6.2.eNodeB的配置>
现在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例的eNB 100的配置。描述了被添加到根据前述的本实施例的eNB 100的配置的技术特征。
(H/O控制单元143)
H/O控制单元143基于测量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允许UE 200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00的切换。
–执行切换的以上描述的第一示例
以与执行切换的第一示例类似的方式,例如,前述的切换是UE 200的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H/O控制单元143决定是否执行在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中的前述切换和/或决定是否执行在宏小区10的上行链路频带中的前述切换。然后,执行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中的切换和宏小区10的上行链路频带中的切换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可以在下行链路频带和上行链路频带之中具有较低级别的干扰的频带中执行切换。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下行链路频带和上行链路频带两者均具有较低级别的干扰,则可以在下行链路频带和上行链路频带两者中执行切换。替选地,在下行链路频带中执行切换,并且可以决定是否在上行链路频带中执行切换。替选地,在上行链路频带中执行切换,并且可以决定是否在下行链路频带中执行切换。
–执行切换的以上描述的第二示例
以与执行切换的第二示例类似的方式,前述的切换可以是UE 200在小小区30中的频率间切换。换言之,H/O控制单元143可以基于测量结果决定是否在小小区30中执行UE200的频率间切换。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例如,H/O控制单元143可以决定执行到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的切换和到宏小区10的上行链路频带的切换中的哪个。该决定使得可以进一步降低由频率间切换所引起的干扰。
–执行切换的以上描述的第三示例
此外,类似于执行切换的前述的第三示例,例如,多个频带(例如,多个分量载波)可以被用于宏小区10和小小区30中。H/O控制单元143可以决定是否针对多个频带中的每个频带执行切换。在这种情况下,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获取测量结果,该测量结果是在切换期间通过对多个频带中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所获得的。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前述的切换可以是UE 200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可以决定是否针对频带中的每个执行前述的切换。该决定可以防止在被预期发生高级别的干扰的频带中执行小区间的切换,从而避免高级别的干扰的发生。例如,执行在多个频带中未被预期发生高级别的干扰的频带中的切换。作为结果,可以避免高级别的干扰的发生。
此外,例如,前述的切换可以是在小小区30中的UE 200的频率间切换。H/O控制单元143可以决定针对多个频带中的哪个执行频率间切换。该决定允许执行到被预期发生低级别的干扰的频带的频率间切换,从而避免高级别的干扰的发生。
在此修改例中,以与前述的实施例类似的方式,H/O控制单元143基于测量结果可以控制,或替选地可以不控制,UE 200的与RACH相关的参数或在上行链路频带中UE 200的传输功率。
<6.3.处理过程>
现在参照图13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修改例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过程的示意序列图。将仅描述与以上参照图9所描述的本实施例的情况A的示例不同的本实施例的修改例的步骤S561至S573。
在步骤S561中,eNB 100(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指令切换的目标UE 200对UE 200与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此外,在步骤S563中,eNB 100(测量结果获取单元141)指令一个或多个其他UE200对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与切换的目标UE 200之间的干扰级别进行测量。
然后,在步骤S565中,切换的目标UE 200在下行链路频带中将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发送至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另外,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每个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然后,在步骤S567中,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每个将测量结果发送至eNB 100。
接下来,在步骤S569中,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每个将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发送至切换的目标UE 200。例如,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中的每个在不同的时间发送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另外,切换的目标UE 200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每个接收干扰级别测量信号,并且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然后,在步骤S571中,切换的目标UE 200将通过对干扰级别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发送给eNB 100。
随后,eNB 100(H/O控制单元141)基于测量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切换的目标UE 200的切换。
<<7.结论>>
以上参照图1至图13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组件以及通信控制处理。根据本实施例,在允许UE 200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UE 200的切换期间,获取通过对在UE 200与在宏小区1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测量结果。然后,基于测量结果控制切换。
测量结果使得可以预测从切换的目标UE 200到位于小小区30附近的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信号传输中的干扰的程度,因此基于测量结果的切换的控制可以降低干扰的发生。换言之,可以降低在异构网络中的切换期间的干扰的发生。
此外,例如,前述的切换是允许UE 200使用宏小区10的下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基于测量结果控制UE 200的与RACH有关的参数。另外,参数是UE200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
前述的干扰可以通过改变UE 200a的与RACH有关的参数(例如,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而降低。例如,如果基于测量结果确定干扰级别较高,则通过进一步降低UE 200a在RACH上的传输功率来降低前述的干扰。以这种方式,可以在下行链路频带中降低在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期间所发生的干扰。另外,可以降低在小小区30中到下行链路频带的频率间切换期间所发生的干扰。
此外,例如,前述的切换是允许UE 200使用宏小区10的上行链路频带在小小区30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切换。基于测量结果控制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传输功率。
通过改变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的传输功率,可以降低前述的干扰。例如,如果基于测量结果确定干扰级别较高,则可以通过降低一个或多个其他UE 200之中与干扰有关的UE 200的传输功率来降低前述的干扰。以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在上行链路频带中从宏小区10到小小区30的小区间切换期间所发生的干扰。另外,可以降低在小小区30中到上行链路频带的频率间切换期间所发生的干扰。
此外,例如,基于测量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前述的切换。这样的决定防止在被预期发生高级别的干扰的频带中执行切换,从而避免高级别干扰的发生。
在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无需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示例。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赖于设计需要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以及替选,只要其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形式的范围内即可。
例如,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小小区”可以指的是任何小区,包括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毫微小区以及微小区。小小区是可以增加宏小区的通信容量的任何补充小区。
例如,根据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是与LTE或先进LTE兼容的无线通信系统,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作为前提所假定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类似于LTE或先进LTE的无线通信系统,或替选地,可以是与LTE或先进LTE的进一步增强的标准兼容的无线通信系统。
此外,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被用于控制切换的通信控制装置可以是被配置成用于LTE或先进LTE中的eNodeB,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通信控制装置可以是与不同的通信标准兼容的基站,或可以是构成基站的一部分的装置。另外,通信控制装置可以是控制基站的不同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通信控制装置可以被配置成包括无线通信单元。
此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在小区中进行通信的终端可以是被配置成用于LTE或先进LTE网络的UE,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终端可以是与不同的通信标准兼容的终端。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的通信控制处理的处理步骤不一定需要按照在流程图中所描述的顺序以时间序列执行。例如,在通信控制处理中的处理步骤可以按照与流程图中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或可以并行地执行。
此外,可以建立计算机程序,用于使得被并入通信控制设备或终端中的硬件(诸如,CPU、ROM、以及RAM)执行与在通信控制设备或终端的配置中的功能等价的功能。此外,还提供了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
另外,本技术还可以如下配置。
(1)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在被允许使用频带以F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宏小区中与终端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宏小区与被允许使用所述频带以T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在终端的切换期间的测量结果,所述切换允许所述终端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测量结果是通过对所述终端与在所述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切换。
(2)根据(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允许所述终端使用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链路频带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
(3)根据(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所述终端的参数,所述参数与随机接入信道有关。
(4)根据(3)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参数是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上的所述终端的传输功率。
(5)根据(3)和(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包括在所述下行链路频带中所述终端的从所述宏小区到所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
(6)根据(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包括在所述小小区中所述终端的到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链路频带的频率间切换。
(7)根据(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允许所述终端使用所述宏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
(8)根据(7)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在所述上行链路频带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的传输功率。
(9)根据(8)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包括在所述上行链路频带中所述终端的从所述宏小区到所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
(10)根据(8)或(9)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包括在所述小小区中所述终端的到所述宏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的频率间切换。
(11)根据(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决定是否执行所述切换。
(12)根据(1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切换是所述终端的从所述宏小区到所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决定是否在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链路频带中执行切换,或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决定是否在所述宏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中执行所述切换,以及
其中,所述宏小区中的下行链路频带中的切换与所述宏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中的切换中的至少之一。
(13)根据(1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是在所述小小区中的所述终端的频率间切换。
(14)根据(13)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决定执行到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链路频带的切换和到所述宏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的切换中的哪一个。
(15)根据(1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宏小区和所述小小区使用多个频带,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是通过对在所述切换期间所述多个频带中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决定是否针对所述多个频带中的每个频带执行所述切换。
(16)根据(15)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是所述终端的从所述宏小区到所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决定是否针对所述频带中的每个频带执行切换。
(17)根据(15)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切换是在所述小小区中所述终端的频率间切换,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决定针对所述多个频带中的哪个频带执行切换。
(18)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在被允许使用频带以F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宏小区中与终端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宏小区与被允许使用所述频带以T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
获取在终端的切换期间的测量结果,所述切换允许终端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测量结果是通过对所述终端与在所述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以及
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切换。
(19)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在小小区中终端的切换期间的测量结果,所述小小区被允许使用宏小区的频带以T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宏小区被允许使用所述频带以F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切换允许所述终端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小小区与所述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所述测量结果是通过对所述终端与在所述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切换。
(20)一种终端,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在宏小区中与所述宏小区的基站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宏小区被允许使用频带以F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并且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在小小区中与所述小小区的基站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宏小区与所述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交叠,所述小小区被允许使用所述频带以TDD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执行控制,以用于测量在所述终端的切换期间所述终端与在所述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所述切换允许所述终端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
其中,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切换。
参考标记列表
1 无线通信系统
10 宏小区
30 小小区
100 eNodeB/eNB
110 无线通信单元
120 网络通信单元
130 存储单元
140 控制器
141 测量结果获取单元
143 切换控制单元/HO控制单元
200 用户设备(UE)
210 无线通信单元
220 存储单元
230 控制器
300 家用eNodeB/HeNB

Claims (19)

1.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在被允许使用频带以频分复用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宏小区中与终端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宏小区与被允许使用所述频带以时分复用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在终端的切换期间的测量结果,所述切换允许所述终端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测量结果是通过对所述终端与在所述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切换,以及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所述终端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与随机接入信道有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允许所述终端使用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链路频带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参数是在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上的所述终端的传输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包括在所述下行链路频带中所述终端的从所述宏小区到所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包括在所述小小区中所述终端的到所述宏小区的所述下行链路频带的频率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允许所述终端使用所述宏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在所述上行链路频带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的传输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包括在所述上行链路频带中所述终端的从所述宏小区到所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包括在所述小小区中所述终端的到所述宏小区的所述上行链路频带的频率间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决定是否执行所述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切换是所述终端的从所述宏小区到所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决定是否在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链路频带中执行所述切换,或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决定是否在所述宏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中执行所述切换,以及
其中,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链路频带中的所述切换与所述宏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中的所述切换中的至少之一被执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是在所述小小区中的所述终端的频率间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决定执行到所述宏小区的下行链路频带的切换和到所述宏小区的上行链路频带的切换中的哪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宏小区和所述小小区使用多个频带,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是通过对在所述切换期间所述多个频带中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测量结果决定是否针对所述多个频带中的每个频带执行所述切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切换是所述终端的从所述宏小区到所述小小区的小区间切换,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决定是否针对所述频带中的每个频带执行所述切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切换是在所述小小区中所述终端的频率间切换,以及
其中,所述控制器决定针对所述多个频带中的哪个频带执行所述切换。
17.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在被允许使用频带以频分复用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宏小区中与终端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宏小区与被允许使用所述频带以时分复用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的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
获取在终端的切换期间的测量结果,所述切换允许终端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测量结果是通过对所述终端与在所述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
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切换;以及
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所述终端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与随机接入信道有关。
18.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在小小区中终端的切换期间的测量结果,所述小小区被允许使用宏小区的频带以时分复用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宏小区被允许使用所述频带以频分复用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切换允许所述终端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小小区与所述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重叠,所述测量结果是通过对所述终端与在所述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进行测量所获得的;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所述切换,以及基于所述测量结果控制所述终端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与随机接入信道有关。
19.一种终端,包括:
无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在宏小区中与所述宏小区的基站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宏小区被允许使用频带以频分复用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并且所述无线通信单元被配置成在小小区中与所述小小区的基站无线地进行通信,所述宏小区与所述小小区部分地或整体地交叠,所述小小区被允许使用所述频带以时分复用模式无线地进行通信;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成执行控制,以用于测量在所述终端的切换期间所述终端与在所述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终端之间的干扰的程度,所述切换允许所述终端在所述小小区中无线地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切换基于所述测量结果被控制,以及
其中,所述终端的参数基于所述测量结果被控制,其中所述参数与随机接入信道有关。
CN201380035473.9A 2012-07-09 2013-04-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终端 Active CN1044126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3364 2012-07-09
JP2012153364 2012-07-09
PCT/JP2013/061502 WO2014010289A1 (ja) 2012-07-09 2013-04-18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2651A CN104412651A (zh) 2015-03-11
CN104412651B true CN104412651B (zh) 2018-12-18

Family

ID=49915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5473.9A Active CN104412651B (zh) 2012-07-09 2013-04-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35901B2 (zh)
EP (1) EP2882228B1 (zh)
JP (1) JP6179514B2 (zh)
CN (1) CN104412651B (zh)
WO (1) WO20140102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3849B1 (ja) * 2014-02-18 2014-10-29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334612A1 (en) * 2014-05-13 2015-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mall cell channel selection
JP5680247B1 (ja) * 2014-06-06 2015-03-04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188314A1 (en) * 2015-12-24 2017-06-29 Intel Corporation Up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shared spectrum networks
GB2551124B (en) * 2016-06-02 2020-03-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network configuration
WO2018009227A1 (en) * 2016-07-08 2018-01-11 Intel IP Corporation Sas controll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US10548160B2 (en) * 2016-10-31 2020-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n grant-based and grant-less traffic multiplex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237754B1 (en) * 2017-05-12 2019-03-19 Sprint Spectrum L.P. Minimizing interference in different sectors of wireless networks
CN109150450B (zh) * 2017-06-16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219064B (zh) * 2017-06-30 2021-11-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tdd/fdd网络互操作处理方法及基站
US10231134B1 (en) 2017-09-29 2019-03-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etwork planning based on crowd-sourced access point data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271236B1 (en) 2017-09-29 2019-04-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ollection of crowd-sourced access point data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382995B2 (en) 2017-09-29 2019-08-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Utilization of crowd-sourced access point data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08882380B (zh) * 2018-06-12 2023-06-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传输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09041147B (zh) * 2018-08-27 2020-09-29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381534B (zh) * 2019-07-16 2022-10-1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协作的小区选择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4796A (zh) * 2009-08-19 2012-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干扰控制方法以及毫微微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6265A (ja) 2000-06-06 2001-1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通信端末装置
JP3732389B2 (ja) 2000-06-16 2006-0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2010339A (ja) 2000-06-23 2002-01-11 Ntt Docomo Inc チャネル割当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JP4578346B2 (ja) * 2005-07-25 2010-11-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537774B2 (en) * 2007-08-16 2013-09-17 Apple Inc. Capacity optimisation in a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
GB0725047D0 (en) * 2007-12-21 2008-01-30 Fujitsu Lab Of Europ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958838B2 (en) * 2010-02-12 2015-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stage transmit power control scheme for access point
JP5540824B2 (ja) 2010-03-29 2014-07-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サーバ
KR101641106B1 (ko) * 2010-06-09 2016-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계층 셀에서의 매크로 기지국, 소형 기지국 및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US20110319066A1 (en) * 2010-06-24 2011-12-2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content between a macrocell and a femtocell
JP2012015838A (ja) 2010-07-01 2012-01-19 Nec Corp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負荷分散方法
JP2012080347A (ja) 2010-10-01 2012-04-19 Kddi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EP2648439A4 (en) 2010-12-02 2016-06-08 Fujitsu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SS
JP5405444B2 (ja) 2010-12-10 2014-02-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中継局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1618132B1 (ko) * 2012-04-06 2016-05-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4796A (zh) * 2009-08-19 2012-05-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干扰控制方法以及毫微微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Review of Time Division Duplex-CDMA Techniques;Gordon J R Povey and Masao Nakagawa;《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1998 IEE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N CITY》;19990902;第632页左栏第11行-第633页右栏第9行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2651A (zh) 2015-03-11
EP2882228A4 (en) 2016-03-09
US9735901B2 (en) 2017-08-15
US20150333852A1 (en) 2015-11-19
WO2014010289A1 (ja) 2014-01-16
EP2882228B1 (en) 2020-02-19
EP2882228A1 (en) 2015-06-10
JPWO2014010289A1 (ja) 2016-06-20
JP6179514B2 (ja) 201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2651B (zh)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终端
Soret et al. Multicell cooperation for LTE-advanced heterogeneous network scenarios
US9191098B2 (en) Capability reporting for relay nodes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1262128B1 (ko) 업링크 및 다운링크 셀-간 간섭 조정
US8914055B2 (en) Dynamic resource selection to reduce interference that results from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CN110225523B (zh) 用于异构网络中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干扰抑制的方法
US1100563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ng carri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728990B1 (ko) 릴레이 구성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EP3195496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relay backhauling with millimeter wave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30258979A1 (en) Spectrum Sharing
CN102726088A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通信控制方法、以及通信控制程序
US20140286286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terminal
US20140307687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EP3556132B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control unit and dynamic small cell
Liebl et al. Fai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inband relaying in LTE-Advanced
US10863365B2 (en)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un et al. Centralized cell cluste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dynamic TDD DL/UL configuration with traffic adaptation for HTN networks
US20220030456A1 (en) First Network Node, First U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US2012030763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Network
JP544429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98019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bility control
CN109196830A (zh) 混合的授权/非授权载波聚合中的互调失真减轻
US20240129864A1 (en)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performed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220322374A1 (en) Techniques for protecting radio frequency front-end compon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