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09752B - 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以及评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以及评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09752B
CN104409752B CN201410634904.XA CN201410634904A CN104409752B CN 104409752 B CN104409752 B CN 104409752B CN 201410634904 A CN201410634904 A CN 201410634904A CN 104409752 B CN104409752 B CN 1044097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potential
branch road
resistance
equivalent circuit
electric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3490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09752A (zh
Inventor
郭建伟
蔡光旭
王诚
王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41063490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4097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409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09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09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09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等效电路组,该等效电路组包括三种不同电位的等效电路;在三电极体系下,测试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在不同电位下催化有机燃料后的电化学阻抗谱;根据电位,对应所述电化学阻抗谱以及等效电路;根据特定电位的电化学阻抗谱计算对应的等效电路中元件的值,以及根据所述等效电路中元件的值判断该电位下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评测电路组。

Description

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以及评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以及评测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功率密度、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在中小型电站、电动车以及便携式电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采用固态电解质高分子膜为电解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作为第五代燃料电池其工作温度在80~100℃,并具有结构简单,稳定环保等特点,以纯H2为燃料,在汽车、移动设备及低功率CHP(热电联产)系统等方面展示出了很大的发展潜力。为拓宽燃料范围,对甲醇、甲烷、二甲醚等进行了尝试,发现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电池阳极催化剂毒化的问题。目前燃料电池普遍使用的催化剂是贵金属系催化剂,贵金属是价格昂贵的稀有贵金属,导致催化剂的成本占燃料电池成本的30%~45% ,研制抗毒化、高性能的燃料电池催化剂,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还可以节省稀有的贵金属资源。在减少贵金属催化剂的含量,提高催化剂的性能以及寻找非贵金属系催化剂方面,需要做大量工作。因此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尤其是催化剂表面吸附变化急需澄清,而传统的直流测试技术无法检测到表面状态变化,从而传统方法还无法有效地从监测催化剂在催化过程中的表面状态来分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从而无法从该方面来寻找改善催化剂性能的有效办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直接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以及评测方法。
一种用于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该等效电路组包括第一电位的等效电路,第二电位的等效电路以及第三电位的等效电路,所述第一电位小于第二电位且所述第二电位小于所述第三电位;
所述第一电位的等效电路包括电阻R1、Rs、Rt、电容CPE1以及CPE2,其中,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容CPE2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t串联形成第一支路a,该第一支路a与电容CPE1并联后组成第二支路b,该第二支路b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阻Rt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s和电容CPE1,所述电阻Rs的一端作为输入端,另一端接所述的一端第二支路b,所述第二支路b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
所述第二电位的等效电路包括电阻R1、R2、Rs、Rt、电容CPE1、CPE2以及电感L1,其中,所述电阻R2与电感L1串联组成第一支路a’,该第一支路a’与所述电阻R1以及电容CPE2并联组成第二支路b’,该第二支路b’与所述电阻Rt串联组成第三支路c’,该第三支路c’与所述电容CPE1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容CPE1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s和Rt,另一端作为输出,所述电阻Rs的一端接电容CPE1,该电阻Rs的另一端作为输入端;
所述第三电位的等效电路包括电阻R1、R2、Rs、Rt、电容CPE1、CPE2以及CPE3,其中,所述电阻R1和电容CPE2并联组成第一支路a’’,所述电阻R2和电容CPE3并联组成第二支路b’’,所述电阻Rt与所述第一支路a’’以及第二支路b’’串联后组成第三支路c’’,所述第三支路c’’与所述电容CPE1并联组成第四支路d’’,其中,所述电阻Rt的一端接所述电容CPE1的一端,所述电容CPE1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所述第四支路d’’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阻Rs的一端作为输入端。
一种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等效电路组,该等效电路组包括三种不同电位的等效电路;
在三电极体系下,测试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在不同电位下催化有机燃料后的电化学阻抗谱;
根据电位,对应所述电化学阻抗谱以及等效电路;
根据特定电位的电化学阻抗谱计算对应的等效电路中元件的值,以及
根据所述等效电路中元件的值判断该电位下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建立不同电位下的等效电路,然后结合电化学阻抗技术,利用电化学阻抗谱计算对应电位的等效电路中元件的值,利用元件的值即可直接判断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的催化活性,从而可以为催化剂性能的改进提供了指导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中第一电位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中第二电位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中第三电位的等效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t催化剂在第一电位下催化甲醇过程中测得的燃料电池阳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t催化剂在第二电位下催化甲醇过程中测得的燃料电池阳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t催化剂在第三电位下催化甲醇过程中测得的燃料电池阳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性能的方法以及用于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性能的等效电路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等效电路组,该等效电路组包括三种不同电位的等效电路;
S2,在三电极体系下,测试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在不同电位下催化有机燃料后的电化学阻抗谱;
S3,根据电位,对应所述电化学阻抗谱以及等效电路;
S4,根据特定电位的电化学阻抗谱计算对应的等效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值,以及
S5,根据所述等效电路中元件的值判断该电位下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对三电极体系进行说明,三电极体系由工作电极、参比电极以及辅助电极(或对电极)组成。该三电极体系包括两个回路,一个回路由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用来测试所述工作电极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另一个回路由所述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组成,起传输电子形成回路的作用。其中,所述工作电极的电位是指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本发明实施例中燃料电池阳极为所述工作电极。本发明实施例所指的电位均指的是三电极体系下,所述燃料电池阳极相对于所述参比电极的电位。
此外,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评测方法适用于采用有机燃料的燃料电池。优选地,所述有机燃料为有机小分子燃料。该有机燃料可以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异丙醇、甲酸、乙酸、乙二酸、二甲醚、天然气以及沼气中的至少一种。在催化所述有机燃料的过程中,不同电位下,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一氧化碳(CO)、OH根以及催化剂氧化物的覆盖。通过判断所述催化剂表面CO、OH根以及催化剂氧化物的覆盖度即可判断所述阳极催化剂在特定电位下的反应活性。
用于评测的所述阳极催化剂可以为金、银、铂、铜、钌、铑、钯、锇、铱、铜、铁、钴以及镍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步骤S1中,所述等效电路组可包括第一电位的等效电路、第二电位的等效电路以及第三电位的等效电路。三个等效电路之间相互独立,针对于不同的电位。所述第一电位、第二电位以及第三电位分别可以为一电压范围。所述第一电位小于第二电位,且所述第二电位小于第三电位。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位为0.2V至03V,第二电位为0.4V至0.7V,第三电位为0.8V至0.9V。该等效电路组可通过三电极体系下不同电位的电化学阻抗谱分别拟合构建而成。
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电位的等效电路由电阻R1、Rs、Rt、电容CPE1以及CPE2组成,其中,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容CPE2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t串联形成第一支路a,该第一支路a与电容CPE1并联后组成第二支路b,该第二支路b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阻Rt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s和电容CPE1,所述电阻Rs的一端作为输入端,另一端接所述第二支路b的一端,所述第二支路b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
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电位的等效电路由电阻R1、R2、Rs、Rt、电容CPE1、CPE2以及电感L1组成,其中,所述电阻R2与电感L1串联组成第一支路a’,该第一支路a’与所述电阻R1以及电容CPE2并联组成第二支路b’,该第二支路b’与所述电阻Rt串联组成第三支路c’,该第三支路c’与所述电容CPE1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容CPE1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s和Rt,另一端作为输出,所述电阻Rs的一端接电容CPE1,另一端作为输入端。
请请参阅图3,所述第三电位的等效电路由电阻R1、R2、Rs、Rt、电容CPE1、CPE2以及CPE3组成,其中,所述电阻R1和电容CPE2并联组成第一支路a’’,所述电阻R2和电容CPE3并联组成第二支路b’’,所述电阻Rt与所述第一支路a’’以及第二支路b’’串联后组成第三支路c’’,所述第三支路c’’与所述电容CPE1并联组成第四支路d’’,其中,所述电阻Rt的一端接所述电容CPE1的一端,所述电容CPE1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所述第四支路d’’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阻Rs的一端作为输入端。
可采用该等效电路组中R1和R2的值来判断所述阳极催化剂在特定电位下的性能。具体地,所述电阻R1可主要用来反映在催化过程中,一氧化碳(CO)在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R1的值越大,表明CO在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越高。所述电阻R2用来反映在催化过程中,OH根在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R2的值越大,表明OH根在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越高。
优选地,不同电位下的所述R1和R2可分别具有一基准值:R1i和R2i,其中,i为1,2或3,表示R1或R2为第一电位、第二电位或第三电位下的基准值。该R1i和R2i可以用于反映在特定电位下性能良好的阳极催化剂。所述基准值R1i和R2i可以为一确定的值也可以为一范围,当特定电位下的R1和R2处于所述基准值范围内时,表明所述阳极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当大于该基准值时表明所述催化剂活性较低,有中毒现象。
在上述步骤S2中,所述测试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在不同电位下催化有机燃料后的电化学阻抗谱包括以下步骤:
S21,在所述三电极体系下,给所述燃料电池阳极同时施加交流扰动信号和直流信号,以及
S22,测试所述燃料电池阳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在上述步骤S21中,所述直流信号的电压范围为0.2V至0.9V。如前所述,该电压为相对于所述参比电极的电位。通过分多次施加不同电位(第一电位、第二电位和第三电位)的直流信号可测量不同电位下的燃料电池阳极的电化学阻抗谱。所述交流扰动信号为通常电化学阻抗谱法索采用用的小幅值交流扰动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交流扰动信号的幅值为5mV至20mV(相对于参比电极)。所述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的频率范围为0.01Hz至100kHz。
在上述步骤S3中,所述对应是指将所述第一电位的电化学阻抗谱与所述第一电位的等效电路对应,将所述第二电位的电化学阻抗谱与所述第二电位的等效电路对应,将所述第三电位的电化学阻抗谱与所述第三电位的等效电路对应。
在上述步骤S4中,可利用获得的特定电位的电化学阻抗谱通过数学拟合的方式计算出对应的等效电路中各个元件中的值,或者是仅计算出所述对应的等效电路中R1和R2的值即可。具体地,相当于所述直流信号以及交流扰动信号作为所述等效电路的输入信号,测得的所述交流阻抗作为所述等效电路的输出信号,然后通过拟合计算即可获得所述等效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值。
在上述步骤S5中,可根据所述等效电路中元件的值判断该电位下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选地,可仅利用所述特定电位下的R1和R2的值来判断所述阳极催化剂在该特定电位下的催化性能。
优选地,可将测得的所述R1和R2的值与所述对应特定电位下的基准值R1i和R2i相比较,然后判断所述阳极催化剂在该特定电位下的催化性能或反应活性。
进一步地,所述评测方法进一步包括一根据步骤S5催化活性的判断结果作出相应动作。具体地,当判断的结果为所述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佳,则不执行任何动作,当判断的结果为所述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差,进一步判断是CO还是OH根在阳极催化剂表面覆盖度高引起的,进而可在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添加一减弱CO或OH吸附的组分来改善阳极催化剂的性能。例如当所述阳极催化剂为Pt时,所述组分可以为Ru、Mo以及Sn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的电位为0.3V-0.4V时之间时,可采用上述方法对应第一电位或第二电位的等效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来评测该电位下的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当所述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的电位为0.7V-0.8V时之间时,可采用上述方法对应第二电位或第三电位的等效电路中的任意一种来评测该电位下的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实施例
本实施在半电池工作环境下,评测铂(Pt)催化甲醇氧化时表面性能状态的变化。
甲醇在Pt表面的氧化反应主要分为以下三步:
其中,Pt-OH在高电位下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PtO:
其中,Pt-COads表示CO在Pt表面吸附,Pt-OHads表示OH根在Pt表面吸附,Pt-O表示Pt氧化物。
所述半电池工作环境是指在所述三电极体系下测量,所述工作电极为玻碳电极,其中电极片表面覆盖Pt催化剂,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SCE),辅助电极为铂丝,溶液为0.5M甲醇和0.5M硫酸溶液。所述电化学阻抗谱测试采用的直流电压为0.2V至0.9V(vs.SCE),频率范围为0.01Hz至100kHz。
分别在0.2V、0.3V、0.4V、0.5V、0.6V、0.7V、0.8V以及0.9V下测量所述Pt催化甲醇时的电化学阻抗谱,如图4-6所示。
请参阅表1,根据上述不同电位下的电化学阻抗图谱通过拟合计算得到所述等效电路组中不同电位的等效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值。其中,电容用复法拉第导纳来表示:Qi{ω}={Yi,0(jω)n}。
表1-不同电位下等效电路中元件的值
电位元件值 0.2V 0.3V 0.4V 0.5V 0.6V
Rs/Ω 1.931 2.63 3.745 2.447 2.844
Rt/Ω 4.1905×10-1 4.1905×10-1 4.1905×10-1 4.1905×10-1 1.244
R2 115.7 100 220
R1 37020 1677 847 -230 -310
Y1 1.5928×10-4 1.5928×10-4 1.5928×10-4 1.5928×10-4 1.283×10-4
n1/ 1 1 1 1 8.5998×10-1
Y2 1.502×10-3 1.8123×10-3 1.7331×10-3 1.2873×10-3 1.3141×10-3
n2/ 9.6703×10-1 9.765×10-1 9.5215×10-1 9.8384×10-1 9.6839×10-1
L/H 2447 2900 5000
电位元件值 0.7V 0.8V 0.9V
Rs/Ω 1.76 2.541 3.174
Rt/Ω 400 4.1905×10-1 4.1905×10-1
R2 100000 1522 510
R1 -10000 8041 8235
Y1 1.2×10-3 1.1569×10-4 1.2331×10-4
n1/ 1 0.71 0.83
Y2 7×10-4 1.5928×10-4 1.3814×10-4
n2/ 9.5626×10-1 0.97 0.95
L/H 30000
Y3 3.571×10-2 4.369×10-2
n3 7.0021×10-1 4.201×10-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0.2V至0.3V时,R1在0.2V至0.4V时其值较高,表明Pt催化剂表面的CO覆盖度较高,当电位升高到0.4V时,R1的值大幅度减小,与H2O脱氢产生OH,加速CO在Pt催化剂表面的脱附有关。0.5V至0.7V时,R1的数值由正转负,大量OH在催化剂表面竞争活性位,导致OH覆盖度增加及CO覆盖度减小。0.7V以后R1出现高电阻,这是由于CO被PtO隔离形成孤岛,难以脱附,占据了活性位,从而导致了PtO与CO对活性位的占领,使材料仅表现出弱催化活性。此外,R2在0.4V至0.6V时阻抗值比较小,而0.7V时突然增大,并在0.8-0.9V时开始减小,这与OH吸附并达到最大值,随后转化为PtO密切相关。
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对Pt催化剂催化活性评测可知,在Pt催化剂中添加减弱CO与OH竞争吸附的组分,如Ru、Mo以及Sn中的至少一种,有助于改善催化剂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建立不同电位下的等效电路,然后结合电化学阻抗技术,利用电化学阻抗谱计算对应电位的等效电路中元件的值,利用元件的值即可直接判断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的催化活性,从而可以为催化剂性能的改进提供了指导作用。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其特征在于,该等效电路组包括第一电位的等效电路,第二电位的等效电路以及第三电位的等效电路,所述第一电位小于第二电位且所述第二电位小于所述第三电位,所述第一电位为0.2伏至0.3伏,所述第二电位为0.4伏至0.7伏,所述第三电位为0.8伏至0.9伏;
所述第一电位的等效电路包括电阻R1、Rs、Rt、电容CPE1以及CPE2,其中,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容CPE2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t串联形成第一支路a,该第一支路a与电容CPE1并联后组成第二支路b,该第二支路b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阻Rt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s和电容CPE1,所述电阻Rs的一端作为输入端,另一端接所述的一端第二支路b,所述第二支路b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
所述第二电位的等效电路包括电阻R1、R2、Rs、Rt、电容CPE1、CPE2以及电感L1,其中,所述电阻R2与电感L1串联组成第一支路a’,该第一支路a’与所述电阻R1以及电容CPE2并联组成第二支路b’,该第二支路b’与所述电阻Rt串联组成第三支路c’,该第三支路c’与所述电容CPE1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容CPE1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s和Rt,另一端作为输出,所述电阻Rs的一端接电容CPE1,该电阻Rs的另一端作为输入端;
所述第三电位的等效电路包括电阻R1、R2、Rs、Rt、电容CPE1、CPE2以及CPE3,其中,所述电阻R1和电容CPE2并联组成第一支路a”,所述电阻R2和电容CPE3并联组成第二支路b”,所述电阻Rt与所述第一支路a”以及第二支路b”串联后组成第三支路c”,所述第三支路c”与所述电容CPE1并联组成第四支路d”,其中,所述电阻Rt的一端接所述电容CPE1的一端,所述电容CPE1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所述第四支路d”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阻Rs的一端作为输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位、第二电位以及第三电位均为燃料电池阳极在三电极体系下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用于评测一氧化碳在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其中,所述电阻R1的值越大,所述一氧化碳在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越高,所述电阻R2用于评测OH根在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所述电阻R2的值越大,所述OH根在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越高。
4.一种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等效电路组,该等效电路组包括三种不同电位的等效电路;
在三电极体系下,测试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在不同电位下催化有机燃料后的电化学阻抗谱;
根据电位,对应所述电化学阻抗谱以及等效电路;
根据特定电位的电化学阻抗谱计算对应的等效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值,以及
根据所述等效电路中元件的值判断该电位下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该等效电路组包括第一电位的等效电路,第二电位的等效电路以及第三电位的等效电路,所述第一电位小于第二电位且所述第二电位小于所述第三电位,所述第一电位为0.2伏至0.3伏,所述第二电位为0.4伏至0.7伏,所述第三电位为0.8伏至0.9伏;
所述第一电位的等效电路包括电阻R1、Rs、Rt、电容CPE1以及CPE2,其中,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容CPE2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t串联形成第一支路a,该第一支路a与电容CPE1并联后组成第二支路b,该第二支路b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阻Rt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s和电容CPE1,所述电阻Rs的一端作为输入端,另一端接所述的一端第二支路b,所述第二支路b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
所述第二电位的等效电路包括电阻R1、R2、Rs、Rt、电容CPE1、CPE2以及电感L1,其中,所述电阻R2与电感L1串联组成第一支路a’,该第一支路a’与所述电阻R1以及电容CPE2并联组成第二支路b’,该第二支路b’与所述电阻Rt串联组成第三支路c’,该第三支路c’与所述电容CPE1并联后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容CPE1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s和Rt,另一端作为输出,所述电阻Rs的一端接电容CPE1,该电阻Rs的另一端作为输入端;
所述第三电位的等效电路包括电阻R1、R2、Rs、Rt、电容CPE1、CPE2以及CPE3,其中,所述电阻R1和电容CPE2并联组成第一支路a”,所述电阻R2和电容CPE3并联组成第二支路b”,所述电阻Rt与所述第一支路a”以及第二支路b”串联后组成第三支路c”,所述第三支路c”与所述电容CPE1并联组成第四支路d”,其中,所述电阻Rt的一端接所述电容CPE1的一端,所述电容CPE1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所述第四支路d”与所述电阻Rs串联,其中所述电阻Rs的一端作为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位、第二电位以及第三电位均为燃料电池阳极在所述三电极体系下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电阻R1评测一氧化碳在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其中,所述电阻R1的值越大,所述一氧化碳在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越高,采用所述电阻R2评测OH根在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所述电阻R2的值越大,所述OH根在所述阳极催化剂表面的覆盖度越高。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在判断出该电位下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之后执行相应动作的步骤,当判断结果为所述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佳时不执行任何动作,当结果为所述阳极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低时,添加减弱一氧化碳或OH根吸附的组分来改善所述阳极催化剂的性能。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三电极体系下,测试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在不同电位下催化有机燃料后的电化学阻抗谱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三电极体系下,给所述燃料电池阳极同时施加交流扰动信号和直流信号,以及
测试所述燃料电池阳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信号的电压范围为0.2V至0.9V,所述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的频率范围为0.01Hz至100kHz。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燃料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丙醇、异丙醇、甲酸、乙酸、乙二酸、二甲醚、天然气以及沼气中的至少一种。
CN201410634904.XA 2014-11-07 2014-11-07 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以及评测方法 Active CN1044097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34904.XA CN104409752B (zh) 2014-11-07 2014-11-07 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以及评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34904.XA CN104409752B (zh) 2014-11-07 2014-11-07 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以及评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09752A CN104409752A (zh) 2015-03-11
CN104409752B true CN104409752B (zh) 2016-09-21

Family

ID=52647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34904.XA Active CN104409752B (zh) 2014-11-07 2014-11-07 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以及评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4097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7240A (zh) * 2018-10-22 2019-03-22 武汉理工大学 评估燃料电池催化剂在额定电势下氧还原活性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208541A1 (de) * 2015-05-07 2016-11-10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zur Regenerierung einer Brennstoffzelle und Brennstoffzellensystem
US9899691B2 (en) * 2015-07-23 2018-02-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ode contamination in a fuel cell system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0718A (zh) * 2004-03-12 2007-03-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故障诊断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66589A (ja) * 2005-08-30 2007-03-15 Yokogawa Electric Corp 燃料電池の特性評価方法および特性評価装置
JP2009134924A (ja) * 2007-11-29 2009-06-18 Yokogawa Electric Corp 燃料電池の特性評価方法および特性評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0718A (zh) * 2004-03-12 2007-03-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和采用该方法的故障诊断装置及燃料电池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ime-Dependent Impedance of the Electro-oxidation of Methanol on Polished Polycrystalline Platinum》;Ryan E.等;《Phys. Chem. B》;20010809;第105卷(第39期);第9449-9457页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交流阻抗谱分析》;齐亮 等;《化学进展》;20081231;第20卷(第12期);第2083-2092页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7240A (zh) * 2018-10-22 2019-03-22 武汉理工大学 评估燃料电池催化剂在额定电势下氧还原活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09752A (zh)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0954A (zh) 一种非贵金属催化剂膜电极耐久性测试方法
Hu et al.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alvanostatic charge method for fuel cell degradation diagnosis
Gebregergis et al. PEMFC fault diagnosis, modeling, and mitigation
Silva et al. In situ activation procedures applied to a DMFC: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study
CN101814607A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铂/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Taghiabadi et al. Effect of MEA activation method on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PEM fuel cell
CN101566594B (zh) 一种检验燃料电池堆中单片膜电极组缺陷的方法
CN104409752B (zh) 评测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的等效电路组以及评测方法
Modjtahedi et al. Low catalyst loaded ethanol gas fuel cell sensor
Jung et al.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direct formic acid fuel cell incorporating a Pd anode catalyst
Balogun et al. Cathode starvation as an accelerated conditioning procedure for perfluorosulfonic acid ionomer fuel cells
Migliardini et al. CV and EIS study of hydrogen fuel cell durability in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Ugalde-Reyes et al. EIS and relaxation times study for CO adsorbed on bimetallic Pt-Mo catalysts during the methanol oxidation reaction
Tasic et al. Non-noble metal catalyst for a future Pt free PEMFC
Wongyao et al. The fading behavior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under a start-run-stop operation
Zhang et al. EIS-assiste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non-noble metal electrocatalyst (Fe–N/C)-based PEM fuel cell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3–80° C
Escudero-Cid et al. Degradation of DMFC using a new long-term stability cycle
CN101783409B (zh) 阴极为碳载过渡金属螯合物催化剂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apitanio et al. AC impedance spectroscopy investigation of carbon supported Pt3Co and Pt cathode catalysts in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Ren et al. Rapid synchronous state-of-health diagnosis of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ies in fuel cell stacks
CN109799276A (zh) 用于评估燃料电池催化剂氧还原活性的气体电极装置
CN113030203B (zh) 一种PdNPs/NiNPs/GO/AgNWs/电极构建麦芽糖燃料电池的方法
Xue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effect of the cathode catalyst layer with various ionomer ratio on PEMFC by protonic resistance
CN112259750B (zh) 一种聚离子液体功能化的钴氮负载泡沫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41007B (zh) 一种测试燃料电池催化层垂直方向电阻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