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5727A - 皮肤的评价方法及皮肤评价装置 - Google Patents

皮肤的评价方法及皮肤评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5727A
CN104395727A CN201380031974.XA CN201380031974A CN104395727A CN 104395727 A CN104395727 A CN 104395727A CN 201380031974 A CN201380031974 A CN 201380031974A CN 104395727 A CN104395727 A CN 104395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light
profile
epidermis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19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5727B (zh
Inventor
吉田那绪子
黑岩果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95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5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5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57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integumentary system, e.g. skin, hair or nails
    • A61B5/441Skin evaluation, e.g. for skin disorder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61B5/0062Arrangements for scanning
    • A61B5/0066Optical coherence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61B5/0075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by spectroscopy, i.e. measuring spectra, e.g. Raman spectroscopy,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59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 A61B5/0082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ing light, e.g. diagnosis by transillumination, diascopy, fluorescence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dical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07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1075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measuring dimensions by non-invasive methods, e.g. for determining thickness of tissue lay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07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1077Measuring of profi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07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1079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using optical or photographic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2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using visual displ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8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 A61B8/0858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involving measuring tissue layers, e.g. skin,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47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 G01N21/4795Scattering, i.e. diffuse reflection spatially resolved investigating of object in scattering mediu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基于通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而获得的相干信号,生成从表皮至真皮的上层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对深度的廓线,根据所生成的廓线而算出极小点(P1)处的反射率(R1)与第二极大点(P2)处的反射率(R2)之差并设为评价指标,基于该评价指标来评价皮肤的状态。

Description

皮肤的评价方法及皮肤评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肤的评价方法及皮肤评价装置,尤其,涉及评价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的状态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及皮肤评价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美容意识的提高,对暗淡以及透明感等各种皮肤的症状寄予关心。暗淡大多在整个面部或者眼、嘴边的周围等产生,例如,皮肤的亮度降低而皮肤看起来暗或者皮肤的红润减少而皮肤看起来偏黄等。
作为测定暗淡以及透明感的方法,有如下方法:使用测定皮肤的亮度以及色相的测色仪来观察皮肤表面。但是,引起暗淡的产生以及透明感的降低等的主要原因是年龄、晒黑、皮肤的内部中的胶原的糖化等各种,不仅是皮肤的表面,从表皮至真皮的皮肤的内部的各个部位中的状况也影响得较大。因此,只通过由测色仪进行的测定,不能准确地掌握皮肤的状态。
此外,作为分析皮肤的内部结构的技术,已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该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详细分析距皮肤的表面1~2mm的深度,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的表皮的分析方法中,生成光的反射率对皮肤的深度的廓线(profile),根据廓线的形状而分析皮肤的内部结构,对表皮的厚度进行计测。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9023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仅通过分析皮肤的内部结构而求出表皮的厚度,难以掌握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的状态。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精度良好地评价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的状态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及皮肤评价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皮肤的评价方法中,通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对照射于皮肤而从皮肤内部依次反射的测定光和移动与反射了测定光的皮肤的深度位置相应的光路长度的参照光进行合波而检测相干光,基于检测相干光而获得的相干信号,生成从表皮至真皮的上层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对深度的廓线(profile),基于根据所生成的廓线而确定的评价指标,评价皮肤的状态。
在此,廓线具有:在表皮的最表层出现的第一极大点、随着加深而继第一极大点之后出现的极小点、继极小点之后出现的第二极大点。
此外,评价指标能够由第一极大点处的反射率、极小点处的反射率、第二极大点处的反射率中的任意两个之差或者之比构成。
此外,评价指标也能够由对从表皮的下层至真皮的上层中的特定的深度位置的、浅部侧的廓线面积与深部侧的廓线面积之比构成。在此,特定的深度位置能够设为表示第二极大点的深度位置。此外,特定的深度位置也可以设为表示极小点的深度位置。此外,特定的深度位置也可以设为预先设定的预定的深度位置。
此外,评价指标也能够由根据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厚度构成。在此,优选为,表皮的厚度根据从表皮的表面至表示第二极大点的深度位置的厚度来确定。
此外,评价指标也能够由根据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内部散射度构成。在此,优选为,表皮的内部散射度根据从表皮的表面至表示第二极大点的深度位置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的平均值或者不均匀性而算出。
此外,评价指标也能够由通过将以下中的至少两个组合而生成的综合指标构成:从第一极大点、极小点、第二极大点中选择的任意两个点中的反射率差或者反射率比;对从表皮的下层至真皮的上层中的特定的深度位置的、浅部侧的廓线面积与深部侧的廓线面积之比;根据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厚度;及根据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内部散射度。
在此,综合指标能够通过将极小点与第二极大点处的反射率差、根据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厚度、根据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内部散射度组合而生成。
此外,照射于皮肤的测定光能够使用近红外光。此外,照射于皮肤的测定光也可以是可见光。
本发明的皮肤评价装置具备:光源,射出射出光;探测器,向皮肤照射测定光并对从被照射了测定光的皮肤内部依次反射的反射光进行受光;光路长度调整部,调整参照光的光路长度使其与由探测器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光路长度大致一致;分割合波部,与光源、探测器和光路长度调整部光学性地连接,将从光源射出的射出光分割为测定光和参照光而分别提供给探测器和光路长度调整部,且对由探测器接收到的反射光和由光路长度调整部调整了光路长度的参照光进行合波而生成相干光;相干光检测部,检测由分割合波部生成的相干光;信号处理部,基于由相干光检测部中检测相干光而获得的相干信号,生成从表皮至真皮的上层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对深度的廓线;及皮肤状态评价部,基于根据由信号处理部生成的廓线而确定的评价指标,评价皮肤的状态。
在此,优选为,信号处理部和皮肤状态评价部由CPU构成。
此外,能够还具有:存储部,存储由皮肤状态评价部求出的皮肤的状态的评价;及显示部,显示存储部中存储的皮肤的状态的评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生成从表皮至真皮的上层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对深度的廓线,且基于根据该廓线而确定的评价指标来评价皮肤的状态,所以能够精度良好地评价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进行皮肤的评价方法的皮肤评价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表示通过皮肤评价装置来测定被验者而获得的皮肤的断层图像,(A)是表示测定20多岁的被验者而得到的图,(B)是表示测定50多岁的被验者而得到的图。
图3表示通过皮肤评价装置来测定被验者而获得的光的反射率的廓线,(A)是表示测定20多岁的被验者而得到的图,(B)是表示测定30多岁的被验者而得到的图,(C)是表示测定40多岁的被验者而得到的图,(D)是表示测定50多岁的被验者而得到的图。
图4是将20多岁的被验者的廓线和50多岁的被验者的廓线重叠而进行了比较的图。
图5是用于表示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评价指标的图。
图6是用于表示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评价指标的图。
图7是用于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中使用的评价指标的图。
图8是用于表示在实施方式2的其他变形例中使用的评价指标的图。
图9是求出了在实施方式3中使用的评价指标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的图。
图10是求出了在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中使用的评价指标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的图。
图11是求出了在实施方式3的其他变形例中使用的评价指标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的图。
图12是求出了在实施方式4中使用的综合指标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进行皮肤的评价方法的皮肤评价装置的结构。皮肤评价装置使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Tomography;OCT)来评价被验者的皮肤的状态,具有:OCT部10,对皮肤照射测定光且选择性地检测由从皮肤内部依次反射的测定光引起的光:及评价装置主体11,基于由OCT部10检测出的光来评价被验者的皮肤的状态。
OCT部10具有:光源1,射出射出光L0;探测器2,对皮肤S照射测定光L1且对在皮肤S内测定光L1发生反射而生成的反射光L3进行受光;光路长度调整部3,对参照光L2进行反射而生成参照光L4;相干光检测部4,检测相干光L5;及分割合波部5,与光源1、探测器2、光路长度调整部3和相干光检测部4分别光学性地连接,将射出光L0分割为测定光L1和参照光L2且对反射光L3和参照光L4进行合波,并生成相干光L5。
另外,能够使用光纤6而将分割合波部5与光源1、探测器2、光路长度调整部3和相干光检测部4分别连接。
光源1能够使用SLD(Super Luminescent Diode:超辐射发光二极管)、ASE(Amplified Spontaneous Emission:放大自发辐射)等射出低相干光作为射出光L0的光源,例如能够射出具有大约1300nm的波长的近红外光或者可见光。
探测器2以使前端部与被验者的皮肤接触的状态进行使用,将经由光纤6而从分割合波部5导光后的测定光L1向皮肤S照射,且对在皮肤S的表面及内部存在的多个反射界面中测定光L1分别发生反射而产生的反射光L3进行受光。反射光L3从探测器2经由光纤6而导光至分割合波部5。另外,作为探测器2,例如能够使用如下结构:如在日本特开2012-1343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那样构成为,以与被验者的皮肤S的表面平行的旋转轴为中心,使测定光L1的照射方向旋转并向皮肤S照射测定光L1。或者,也可以使用通过由检流计反射镜(galvanometer mirror)等构成测定光L1的照射部分而对皮肤S以平面方式照射测定光L1的探测器。
光路长度调整部3调整经由光纤6而从分割合波部5导光的参照光L2的光路长度,具有以遮挡参照光L2的光路的方式配置的反射镜7。反射镜7以配置位置沿着参照光L2的光路而依次发生变化的方式以预定速度沿着恒定方向移动。由此,在各个反射镜位置反射而成的参照光L2的光路长度分别发生变化。此时,通过使各个反射镜位置与皮肤S的各反射界面对应,能够将参照光L2的光路长度调整为与测定光L1的光路长度大致一致。参照光L2被反射镜7反射而产生参照光L4,该参照光L4从光路长度调整部3经由光纤6而导光至分割合波部5。
分割合波部5能够使用例如2×2的光纤耦合器,将从光源1射出后的射出光L0分割为测定光L1和参照光L2。此外,分割合波部5通过对从探测器2以及光路长度调整部3分别导光后的反射光L3和参照光L4进行相互合波而生成相干光L5。该相干光L5从分割合波部5经由光纤6而导光至相干光检测部4。
相干光检测部4检测从分割合波部5导光后的相干光L5,生成与相干光L5的强度相应的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作为相干信号而向评价装置主体11输出。
评价装置主体11具有与OCT部10的相干光检测部4电连接的CPU12,在该CPU12连接有显示部13。此外,在CPU12连接有存储部14和操作部15。
CPU12由多个运算功能模块构成,将信号处理模块16、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显示控制模块18依次连接而构成。信号处理模块16被提供从相干光检测部4输出的相干信号,基于相干信号的强度和与该相干信号对应的光路长度调整部3的反射镜7的位置,生成表示皮肤S的各反射界面的光的反射率的分布的廓线。此外,信号处理模块16也能够基于相干信号的强度和反射镜7的位置,生成皮肤S的断层图像。所生成的廓线和皮肤S的断层图像向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提供且存储于存储部14。
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根据由信号处理模块16生成的廓线来确定评价指标,基于该评价指标,对皮肤S的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S的状态进行评价,并将该皮肤状态的评价结果向显示控制模块18提供且存储于存储部14。
显示控制模块18使由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求出的皮肤状态的评价显示于显示部13。此外,显示控制模块18也能够使在存储部14中存储的皮肤S的断层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3。
另外,也能够分别由专用的处理电路来构成CPU12的各模块、即信号处理模块16、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以及显示控制模块18。此外,信号处理模块16、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以及显示控制模块18分别表示本发明中的信号处理部、皮肤状态评价部以及显示控制部。
显示部13例如包括LCD等显示器装置,在显示控制模块18的控制下显示皮肤状态的评价。
存储部14存储从CPU12输入的皮肤状态的评价等信息,例如由存储器等构成。
操作部15用于使操作者进行信息的输入操作,能够由键盘、鼠标、跟踪球、触摸面板等形成。
接着,说明由皮肤评价装置进行的皮肤的评价方法。
首先,如图1所示,将探测器2的前端部与被验者的皮肤S、例如从容易产生暗淡的嘴边到脸颊的皮肤S的表面抵接,从光源1射出射出光L0。在此,设为射出光L0使用具有大约1300nm的波长的近红外光。
从光源1射出的射出光L0经由光纤6导光至分割合波部5,由分割合波部5分割为测定光L1和参照光L2。由分割合波部5分割后的测定光L1经由光纤6向探测器2导光,另一方面,同样地被分割的参照光L2经由光纤6导向光路长度调整部3。
到达了探测器2的测定光L1从探测器2的前端朝向皮肤S照射。照射到皮肤S的测定光L1从皮肤S的表面透向内部,在此期间被存在于从表皮的最表层至真皮的各个深度位置上的多个反射界面例如位于皮肤S的表面的反射界面a、位于表皮的内部的反射界面b、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反射界面c等分别反射。并且,被各反射界面a~c反射而成的反射光L3由探测器2受光,反射光L3经由光纤6从探测器2导向分割合波部5。
另一方面,从分割合波部5向光路长度调整部3导光后的参照光L2在光路长度调整部3由以预定速度移动的反射镜7在各自的反射镜位置反射。此时,反射镜7以通过与皮肤S的反射界面a~c分别对应的反射镜位置a′~c′的方式移动,在反射镜位置a′被反射的参照光L2的光路长度与在反射界面a被反射的测定光L1的光路长度大致一致,在反射镜位置b′被反射的参照光L2的光路长度与在反射界面b被反射的测定光L1的光路长度大致一致,在反射镜位置c′被反射的参照光L2的光路长度与在反射界面c被反射的测定光L1的光路长度大致一致。这样一来,能够相对于测定光L1的光路长度,调整参照光L2的光路长度。在各反射镜位置a′~c′被反射的参照光L4分别经由光纤6从光路长度调整部3导向分割合波部5。
当反射光L3以及参照光L4分别到达分割合波部5时,在分割合波部5中相互合波而生成相干光L5。即,在皮肤S的反射界面a被反射的反射光L3和在反射镜位置a′被反射的参照光L4叠加而发生相干,在皮肤S的反射界面b被反射的反射光L3和在反射镜位置b′被反射的参照光L4叠加而发生相干,在皮肤S的反射界面c被反射的反射光L3和在反射镜位置c′被反射的参照光L4叠加而发生相干,并分别生成与这些相干相应的相干光L5。因此,以与各反射界面a~c处的光的反射率相应的强度来生成相干光L5。
相干光L5从分割合波部5经由光纤6导至相干光检测部4而在相干光检测部4中被检测。并且,相干光检测部4将与相干光5相应的相干信号向评价装置主体11输出。
输出到评价装置主体11的相干信号向CPU12的信号处理模块16输入,信号处理模块16基于相干信号的强度和与该相干信号对应的皮肤S的反射界面的深度位置,生成皮肤S的断层图像。此时,由于测定光L1和参照光L2的光路长度一致,所以皮肤S的反射界面的深度位置能够基于光路长度调整部3的反射镜7的反射镜位置来求算。
图2(A)以及(B)分别表示对20多岁的被验者和50多岁的被验者进行测定而实际生成的皮肤S的断层图像。在这些图像中,越是反射率高的部位则越为高亮度而显现得越白,越是反射率低的部位则越为低亮度而显现得越黑。20多岁的被验者和50多岁的被验者的断层图像都表示沿着皮肤S的深度方向而反射率发生变化的情况,可知在20多岁的被验者和50多岁的被验者中,相对于深度方向的反射率的变化的程度相互不同。这样一来,由信号处理模块16生成的皮肤S的断层图像存储于存储部14。
而且,信号处理模块16基于相干信号的强度和与该相干信号对应的皮肤S的反射界面的深度位置,生成光的反射率相对于皮肤S的深度的廓线。图3(A)~(D)表示实际生成的廓线的一例。在此,图3(A)~(D)分别是测定20多岁、30多岁、40多岁以及50多岁的被验者的皮肤S(在此,为从嘴边到脸颊)而获得的廓线C20、C30、C40以及C50,横轴绘制了从皮肤S的表面至深度750μm的深度位置,纵轴绘制了以256级进行了灰度化的反射率。另外,关于被验者,为了测定由随着年龄的增加引起的皮肤症状、具体而言暗黄以及透明感的减小等皮肤症状,选定了晒黑等皮肤症状较少的被验者。
由信号处理模块16生成的廓线从信号处理模块16向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输出且存储于存储部14,基于该廓线,由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进行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S的状态的评价。
在此,图3(A)~(D)的廓线C20~C50具有相互大致类似的形状,任一廓线都例如如图3(A)所示地,随着从皮肤S的表面逐渐深入而具有首先在表皮的最表层出现的第一极大点P0(在表层部分出现的廓线的峰部)、继第一极大点P0之后出现的极小点P1(在20μm~200μm左右的深度范围内出现的廓线的谷部)、继极小点P1之后出现的第二极大点P2(在150μm~300μm左右的深度范围内出现的廓线的峰部)。但是,可看出这些第一极大点P0、极小点P1以及第二极大点P2处的反射率和第一极大点P0、极小点P1以及第二极大点P2的深度位置在廓线C20~C50中相互不同。
例如,可知关于第二极大点P2的反射率,相对于20多岁的廓线C20,以30多岁的廓线C30、40多岁的廓线C40、50多岁的廓线C50的顺序依次降低。由此得到如下启示:越是年龄较高的被验者,照射到皮肤S而再从皮肤S内部返回的光量越少。而且,为了详细地进行比较,图4表示将20多岁的廓线C20和50多岁的廓线C50重叠而进行了比较的图。从图4可知,在距皮肤表面500μm左右的深度范围内,观察到廓线C50的反射率相对于廓线C20的反射率减小,该减小量示于廓线C20与廓线C50之间的斜线部的面积ΔS。
一般,已知由随着年龄的增加引起的暗淡以及透明感的降低由如下原因引起:由于糖化等而在真皮层中存在的胶原纤维的变质、在表皮层和真皮层的边界区域中存在的细胞成分的代谢的降低等。在图4中,看出了在廓线C20与廓线C50之间反射率的分布不同的、距皮肤表面500μm左右的深度范围是包括这样的表皮层和真皮层的边界区域的范围,可认为反射率的分布反映了随着年龄增加的皮肤的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的状态。
因此,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对从信号处理模块16输入的廓线,如图5所示地识别随着从皮肤S的表面逐渐深入而依次出现的第一极大点P0、极小点P1以及第二极大点P2,算出极小点P1处的反射率R1与第二极大点P2处的反射率R2之差,并将其作为评价指标,评价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S的状态。
如此,由于皮肤S的状态基于伴随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S的状态的、光的反射率的变化最显著出现的第二极大点P2的反射率R2来评价,所以能够高精度地评价皮肤S的状态。
另外,在识别第一极大点P0、极小点P1以及第二极大点P2时,优选对从信号处理模块16输入的廓线实施抑制由噪声引起的反射率的变动的处理。
例如,能够在计测位置方向上对从信号处理模块16输入的廓线进行平均化,从该平均化后的廓线识别第一极大点P0、极小点P1以及第二极大点P2,且基于平均化后的各个值来算出反射率之差。此外,也能够对从信号处理模块16输入的廓线进行平滑(smoothing)处理,从该处理后的廓线识别第一极大点P0、极小点P1以及第二极大点P2的位置,且基于与识别出的各个位置对应的、平滑处理前的廓线的值来算出反射率之差。
如此,通过实施抑制由噪声引起的反射率的变动的处理,能够从廓线准确地求算第一极大点P0、极小点P1以及第二极大点P2的值,能够高精度地评价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S的状态。
由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求出的皮肤S的状态的评价向显示控制模块18输出且存储于存储部14。显示控制模块18将从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输出的皮肤S的状态的评价或者在存储部14中存储的皮肤S的状态的评价显示于显示部13。此外,显示控制模块18也能够将在存储部14中存储的皮肤S的断层图像与皮肤S的状态的评价一同显示于显示部13。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OCT,不仅基于皮肤S的表面,还基于从其内部获得的光的反射率来评价皮肤S的状态,所以能够精度良好地评价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S的状态。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算出廓线的极小点P1处的反射率R1与第二极大点P2处的反射率R2之差并设为评价指标,但只要能够算出表示从表皮至真皮的上层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的分布的评价指标,则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在图5所示的廓线中,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能够算出在表皮的最表层出现的第一极大点P0处的反射率R0与极小点P1处的反射率R1之差并设为评价指标,而且也能够算出第一极大点P0处的反射率R0与第二极大点P2处的反射率R2之差并设为评价指标。此外,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也能够算出第一极大点P0处的反射率R0、极小点P1处的反射率R1、第二极大点处的反射率R2中的任意两个之比,并设为评价指标。
如此,由于基于伴随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的、光的反射率的变化显著出现的第一极大点P0处的反射率R0、极小点P1处的反射率R1以及第二极大点P2处的反射率R2来算出评价指标,所以能够精度良好地评价皮肤S的状态。
实施方式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也能够算出反映表皮的下层和真皮的上层的边界区域即推测为由随着年龄增加的暗淡以及透明感等引起的皮肤状态的变化较大的区域的反射率的其他评价指标。具体而言,能够对于廓线,算出对从表皮的下层至真皮的上层中的特定的深度位置的、浅部侧的廓线面积S1与深部侧的廓线面积S2之比,并设为评价指标。
例如,在图6所示的廓线中,能够求算表示极小点P1的深度位置D1,对该深度位置D1,算出浅部侧的廓线面积S1与预定深度例如到750μm的深部侧的廓线面积S2之比,并设为评价指标。
此外,如图7所示,能够求算表示廓线的第二极大点P2的深度位置D2,对该深度位置D2,算出浅部侧的廓线面积S1与深部侧的廓线面积S2之比,并设为评价指标。
而且,如图8所示,能够在从表皮的下层至真皮的上层的深度范围内预先设定预定的深度位置D3,对该预定的深度位置D3,算出浅部侧的廓线面积S1与深部侧的廓线面积S2之比,并设为评价指标。
如此,由于基于表皮的下层和真皮的上层的边界区域来算出评价指标,所以能够精度良好地评价随着年龄的增加的皮肤状态的变化。
另外,深部侧的廓线面积S2并不限定于到深度750μm的范围,能够设定为到例如比深度500μm左右深的预定深度的范围。或者,也可以设为至由皮肤评价装置进行的测定的最深部的范围。
实施方式3
此外,一般,作为引起随着年龄增加的皮肤S的暗淡以及透明感的降低等的一个主要原因,已知皮肤S的表皮的厚度减小。因此,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也能够从廓线算出表皮的厚度并设为评价指标。例如,能够在廓线中算出从表皮的表面至表示第二极大点P2的深度位置D2的厚度将其视为表皮的厚度,并将其设为评价指标。实际上可看出:相对于图3(A)所示的20多岁的廓线C20,在图3(C)所示的40多岁的廓线C40中,表示第二极大点P2的深度位置D2位于浅部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表皮的厚度变薄。
而且,作为引起随着年龄的增加的皮肤S的暗淡以及透明感的降低等的一个主要原因,已知皮肤S的表皮层内的光的内部散射降低。因此,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也能够从廓线算出表皮的内部散射度并设为评价指标。例如,能够在廓线中算出从表皮的表面至表示第二极大点P2的深度位置D2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的平均值作为表皮的内部散射度,并将其设为评价指标。实际上可看出:如图4所示,相对于20多岁的廓线C20,在50多岁的廓线C50中,到表示第二极大点P2的深度位置D2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的平均值明显降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表皮的内部散射度降低。另外,表皮的内部散射度能够通过在廓线中算出从表皮的表面至表示第二极大点P2的深度位置D2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的不均匀性而求算,并使用该值作为评价指标。
另外,在OCT的测定中,在对皮肤S的多处照射光而分别生成廓线时,可看出伴随着与年龄的增加相伴的皮肤S的暗淡以及透明感的降低等,反射率的分布根据皮肤S的测定部位而变得不均匀。由此,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也能够考虑例如光的内部散射的不均匀度而进行皮肤S的评价。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1~3中,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评价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引起的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S的状态,但并不限定于随着年龄的增加的评价,也能够对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皮肤S的状态进行整体的评价。在此,作为整体地评价暗淡以及透明感的指标,可以是对暗淡以及透明感的感官评价可看出一定的相关性的指标,例如能够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或者多变量分析而求出指标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并通过决定系数来评价暗淡以及透明感的程度。
实际上,图9~图11表示对实施方式1~3例示的评价指标的一部分求出了与对皮肤S的透明感进行感官评价而得到的值的相关性的结果的一例。在此,图9~图11中,横轴绘制了通过感官评价而求出的皮肤S的透明感的感官评价值,纵轴绘制了表示各个评价指数的值。另外,感官评价值是以10级来评价皮肤S的透明感而得到的值,值越接近10则越被评价为具有透明感。
图9是求出了从廓线确定的表皮的厚度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的图。在此,表皮的厚度是在廓线中根据从表皮的表面至表示第二极大点P2的深度位置D2的厚度而算出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而求出表示该表皮的厚度的值与感官评价值的相关性的结果是,决定系数为R2=0.46。
图10是求出了从廓线确定的表皮的内部散射度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的图。在此,表皮的内部散射度是在廓线中根据从表皮的表面至表示第二极大点P2的深度位置D2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的平均值而算出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而求出表示表皮的内部散射度的值与感官评价值的相关性的结果是,决定系数为R2=0.12。
图11是求出了光的反射率之差、具体而言廓线的极小点P1处的反射率R1与第二极大点P2处的反射率R2之差和感官评价的相关性的图。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而求出反射率之差与感官评价值的相关性的结果是,决定系数为R2=0.25。
此外,作为精度更好的暗淡以及透明感的评价,在实施方式4中,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生成将多个指标组合而成的综合指标,并基于该综合指标来进行皮肤S的状态的评价。具体而言,综合指标能够通过将以下中的至少两个组合而生成:从廓线中的第一极大点P0、极小点P1、第二极大点P2中选择的任意两个点中的反射率差或者反射率比;对从表皮的下层至真皮的上层中的特定的深度位置的、浅部侧的廓线面积S1与深部侧的廓线面积S2之比;根据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厚度;及根据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内部散射度。
例如,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能够生成将根据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厚度、根据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内部散射度、廓线的极小点P1处的反射率R1与第二极大点P2处的反射率R2之差相互组合而成的综合指标,并基于该综合指标来评价皮肤S的状态。
实际上,图12表示求出该综合指标与对皮肤S的透明感进行感官评价而得到的值的相关性的结果。在此,与图9~图11同样地,横轴绘制了通过感官评价而求出的皮肤S的透明感的感官评价值,纵轴绘制了表示综合指数的值。从图12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而求出综合指标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的结果是,决定系数为R2=0.71。
由此,通过使用将多个评价指标组合而成的综合指标,能够进行接近感官评价的评价,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暗淡以及透明感等的整体的评价。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4中,信号处理模块16生成从表皮至真皮的上层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对深度的一维的廓线,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基于该廓线而算出评价指标以及综合指标并评价了皮肤状态,但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也能够基于由信号处理模块16生成的、例如与图2(A)以及(B)所示的光的反射率相当的二维的图像,算出评价指标以及综合指标并评价皮肤状态。例如,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基于图像而算出上述的皮肤S的测定部位的反射率的分布的不均匀性,并基于该不均匀性,对皮肤S的状态进行评价。具体而言,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7在与光的反射率相当的图像中提取与表皮相当的部位,对该部位算出与反射率相当的图像的亮度平均值、标准偏差/方差等不均匀性作为评价指标,从而能够评价皮肤S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光源、2探测器、3光路长度调整部、4相干光检测部、5分割合波部、6光纤、7反射镜、10OCT部、11评价装置主体、12CPU、13显示部、14存储部、15操作部、16信号处理模块、17皮肤状态评价模块、18显示控制模块、L0射出光、L1测定光、L3反射光、L2、L4参照光、L5相干光、S皮肤、P0第一极大点、P1极小点、P2第二极大点、R0第一极大点处的反射率、R1极小点处的反射率、R2第二极大点处的反射率、S1浅部侧的廓线面积、S2深部侧的廓线面积。

Claims (18)

1.一种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通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对照射于皮肤而从皮肤内部依次反射的测定光和移动与反射了所述测定光的皮肤的深度位置相应的光路长度的参照光进行合波而检测相干光,
基于检测所述相干光而获得的相干信号,生成从表皮至真皮的上层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对深度的廓线,
基于根据所生成的所述廓线而确定的评价指标,评价皮肤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廓线具有:在表皮的最表层出现的第一极大点、随着加深而继所述第一极大点之后出现的极小点、继所述极小点之后出现的第二极大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评价指标由所述第一极大点处的反射率、所述极小点处的反射率、所述第二极大点处的反射率中的任意两个之差或者之比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评价指标由对从表皮的下层至真皮的上层中的特定的深度位置的、浅部侧的廓线面积与深部侧的廓线面积之比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特定的深度位置是表示所述第二极大点的深度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特定的深度位置是表示所述极小点的深度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特定的深度位置是预先设定的预定的深度位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评价指标由根据所述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厚度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表皮的厚度根据从表皮的表面至表示所述第二极大点的深度位置的厚度来确定。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评价指标由根据所述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内部散射度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表皮的内部散射度根据从表皮的表面至表示所述第二极大点的深度位置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的平均值而算出。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评价指标由通过将以下中的至少两个组合而生成的综合指标构成:
从所述第一极大点、所述极小点、所述第二极大点中选择的任意两个点处的反射率差或者反射率比,
对从表皮的下层至真皮的上层中的特定的深度位置的、浅部侧的廓线面积与深部侧的廓线面积之比,
根据所述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厚度,
根据所述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内部散射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所述综合指标通过将所述极小点与所述第二极大点处的反射率差、根据所述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厚度、根据所述廓线而确定的表皮的内部散射度组合而生成。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照射于皮肤的所述测定光是近红外光。
15.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皮肤的评价方法,其中,
照射于皮肤的所述测定光是可见光。
16.一种皮肤评价装置,具备:
光源,射出射出光;
探测器,向皮肤照射测定光并对从被照射了所述测定光的皮肤内部依次反射的反射光进行受光;
光路长度调整部,调整参照光的光路长度使其与由所述探测器接收到的所述反射光的光路长度大致一致;
分割合波部,与所述光源、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长度调整部光学性地连接,将从所述光源射出的所述射出光分割为测定光和参照光而分别提供给所述探测器和所述光路长度调整部,且对由所述探测器接收到的所述反射光和由所述光路长度调整部调整了光路长度的所述参照光进行合波而生成相干光;
相干光检测部,检测由所述分割合波部生成的所述相干光;
信号处理部,基于由所述相干光检测部检测所述相干光而获得的相干信号,生成从表皮至真皮的上层的深度范围内的、光的反射率对深度的廓线;及
皮肤状态评价部,基于根据由所述信号处理部生成的所述廓线而确定的评价指标,评价皮肤的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皮肤评价装置,其中,
所述信号处理部和所述皮肤状态评价部由CPU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皮肤评价装置,其中,还具有:
存储部,存储由所述皮肤状态评价部求出的皮肤的状态的评价;及
显示部,显示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皮肤的状态的评价。
CN201380031974.XA 2012-06-18 2013-06-04 皮肤的评价方法及皮肤评价装置 Active CN1043957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37107 2012-06-18
JP2012137107 2012-06-18
JP2013112334A JP6059600B2 (ja) 2012-06-18 2013-05-28 肌評価装置の作動方法および肌評価装置
JP2013-112334 2013-05-28
PCT/JP2013/065447 WO2013190991A1 (ja) 2012-06-18 2013-06-04 肌の評価方法および肌評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5727A true CN104395727A (zh) 2015-03-04
CN104395727B CN104395727B (zh) 2016-10-12

Family

ID=49768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1974.XA Active CN104395727B (zh) 2012-06-18 2013-06-04 皮肤的评价方法及皮肤评价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3567B2 (zh)
EP (1) EP2863205B1 (zh)
JP (1) JP6059600B2 (zh)
KR (1) KR20150016966A (zh)
CN (1) CN104395727B (zh)
WO (1) WO2013190991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4808A (zh) * 2015-10-15 2016-01-06 北京工商大学 基于三维坐标的投影积分函数皮肤状态综合评价方法
CN105786762A (zh) * 2016-03-28 2016-07-20 陈威 一种人皮肤光谱的建模方法以及高拟合度的多个皮肤参数的数学建模方法
CN105868159A (zh) * 2016-03-28 2016-08-17 陈威 一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人皮肤光吸收相关的19个生物学参数的方法
CN106021178A (zh) * 2016-03-28 2016-10-12 陈威 一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人皮肤胶原蛋白相关3个参数的方法
CN109310337A (zh) * 2016-06-20 2019-02-05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 皮肤诊断装置、皮肤状态输出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11836575A (zh) * 2018-06-21 2020-10-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皮肤评价装置、皮肤评价系统、皮肤评价方法及保存有用于皮肤评价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16019425A (zh) * 2023-03-27 2023-04-28 皑高森德医疗器械(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的数字皮肤模型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10792B2 (ja) * 2014-06-30 2018-04-11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皮膚性状評価装置
KR101651659B1 (ko) * 2015-02-12 2016-08-30 한국광기술원 광 간섭 단층촬영을 이용한 색소 병변의 정량화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694733B1 (ko) * 2015-04-10 2017-01-12 한국광기술원 3d 프린터를 이용한 팬텀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제조 방법
JP6473401B2 (ja) * 2015-09-10 2019-02-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肌の光沢評価装置、光沢評価方法および光沢評価プログラム
US11122206B2 (en) 2016-11-08 2021-09-14 Preh Holding, Llc Personal care device with camera
US10511777B2 (en) 2016-11-08 2019-12-17 Thomas Nichols Personal care device with camera
US11266345B2 (en) * 2018-07-16 2022-03-08 Swift Medical Inc. Apparatus for visualization of tissue
USD1000624S1 (en) 2019-12-27 2023-10-03 Thomas Nichols Personal care device with camera
KR20220170641A (ko) 2021-06-23 2022-12-30 포토닉스랩인터내셔널(주) 광간섭 단층 촬영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0385A (ja) * 2004-06-17 2006-01-05 Kao Corp 表皮の解析方法
JP2011158395A (ja) * 2010-02-02 2011-08-18 Glory Ltd 紙葉類の断面構造情報の検出方法および検出装置
JP2012013432A (ja) * 2010-06-29 2012-01-19 Fujifilm Corp 断層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光干渉断層画像診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14173B2 (ja) * 1996-11-22 2003-06-09 花王株式会社 低干渉光干渉計測法による層状微細構造の計測装置及び計測方法
US7417740B2 (en) * 2004-11-12 2008-08-26 Medeikon Corporation Single trace multi-channel low coherence interferometric sensor
JP2008065491A (ja) * 2006-09-06 2008-03-21 Topcon Corp 医療情報システム、医療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878651B2 (en) * 2007-12-26 2011-02-01 Carl Zeiss Meditec, Inc. Refractive prescription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US20130095041A1 (en) * 2010-04-26 2013-04-18 Ame Health Ltd Skin Profiling and Its Use in Testing Cosmetics
US20120150001A1 (en) * 2010-11-04 2012-06-14 Compact Imaging Hyaluronic acid based glucose monitor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0385A (ja) * 2004-06-17 2006-01-05 Kao Corp 表皮の解析方法
JP2011158395A (ja) * 2010-02-02 2011-08-18 Glory Ltd 紙葉類の断面構造情報の検出方法および検出装置
JP2012013432A (ja) * 2010-06-29 2012-01-19 Fujifilm Corp 断層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光干渉断層画像診断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4808A (zh) * 2015-10-15 2016-01-06 北京工商大学 基于三维坐标的投影积分函数皮肤状态综合评价方法
CN105224808B (zh) * 2015-10-15 2018-02-06 北京工商大学 基于三维坐标的投影积分函数皮肤状态综合评价方法
WO2017193699A1 (zh) * 2016-03-28 2017-11-16 陈威 一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人皮肤胶原蛋白相关3个参数的方法
CN105786762A (zh) * 2016-03-28 2016-07-20 陈威 一种人皮肤光谱的建模方法以及高拟合度的多个皮肤参数的数学建模方法
CN105786762B (zh) * 2016-03-28 2017-02-22 陈威 一种人皮肤光谱的建模方法以及高拟合度的多个皮肤参数的数学建模方法
CN105868159B (zh) * 2016-03-28 2017-06-27 陈威 一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人皮肤光吸收相关的19个生物学参数的方法
WO2017167030A1 (zh) * 2016-03-28 2017-10-05 陈威 一种人皮肤光谱的建模方法以及高拟合度的多个皮肤参数的数学建模方法
WO2017167031A1 (zh) * 2016-03-28 2017-10-05 陈威 一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人皮肤光吸收相关的19个生物学参数的方法
CN105868159A (zh) * 2016-03-28 2016-08-17 陈威 一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人皮肤光吸收相关的19个生物学参数的方法
CN106021178A (zh) * 2016-03-28 2016-10-12 陈威 一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人皮肤胶原蛋白相关3个参数的方法
CN106021178B (zh) * 2016-03-28 2018-11-06 陈威 一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人皮肤胶原蛋白相关3个参数的方法
CN109310337A (zh) * 2016-06-20 2019-02-05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 皮肤诊断装置、皮肤状态输出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09310337B (zh) * 2016-06-20 2021-07-06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 皮肤诊断装置、皮肤状态输出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11836575A (zh) * 2018-06-21 2020-10-2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皮肤评价装置、皮肤评价系统、皮肤评价方法及保存有用于皮肤评价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16019425A (zh) * 2023-03-27 2023-04-28 皑高森德医疗器械(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的数字皮肤模型及其应用
CN116019425B (zh) * 2023-03-27 2023-05-23 皑高森德医疗器械(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高光谱图像的数字皮肤模型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23916A (ja) 2014-02-06
EP2863205A1 (en) 2015-04-22
KR20150016966A (ko) 2015-02-13
JP6059600B2 (ja) 2017-01-11
CN104395727B (zh) 2016-10-12
WO2013190991A1 (ja) 2013-12-27
US10383567B2 (en) 2019-08-20
EP2863205A4 (en) 2016-02-24
EP2863205B1 (en) 2021-02-24
US20150105635A1 (en) 2015-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5727A (zh) 皮肤的评价方法及皮肤评价装置
JP5186044B2 (ja) 血糖値推定装置
US9924894B2 (en)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skin thickness and glucose concentration with Raman spectroscopy and method of calibration thereof
US2010003004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oxygen saturation of hemoglobin, for determining hematocrit of blood, and/or for detecting macular degeneration
US6927843B2 (en) Non-invasive measurement of skin bilirubin level
CN102920464A (zh) 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氧饱和度测定仪及测定方法
KR102042864B1 (ko) 혼탁 매질에서의 흡광 계수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2421375A (zh) 血管内壁分析装置以及血管内壁分析方法
US20200196918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EP3272278A1 (en) Skin measurement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5521199B2 (ja) 濃度定量装置及び濃度定量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5530850B (zh) 接触检测装置、光学测量装置以及接触检测方法
Min et al. A preliminary verification of the floating referenc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non-invasive blood glucose sensing
WO2015012028A1 (ja) メラノーマ診断支援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メラノーマ診断支援方法
Jeeva et al. Simulation of laser backscattering system for imaging of inhomogeneity/tumor in biological tissues
CN112244822A (zh) 一种基于近红外宽带光谱的组织氧代谢率检测装置及方法
AU2088300A (en) Depth discrimination of hetorogeneities in turbid media
Lin et al. Imaging striae distensae: a comparison between PS-OCT and digital dermoscopy
Vaudelle et al. Time-resolved optic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heterogeneous turbid media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brain tissue structures including diseased regions: A sensitivity analysis
Popescu et al. In vitro assessment of optical properties of blood by applying the extended Huygens-Fresnel principle to time-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signal at 1300 nm
US20090247842A1 (en) Interferometric Measuring Instrument for Taking Optical Measurements on Skin Structures
Vacas-Jacques et al. Transmission profile function reconstruction for complex transmission interferometry: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WO2023188305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Chen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human skin under tension using terahertz time domain spectroscopy
Wang et al.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light propagation in fruit under illumination of continuous-wave be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