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8852A - 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8852A
CN104388852A CN201410765825.2A CN201410765825A CN104388852A CN 104388852 A CN104388852 A CN 104388852A CN 201410765825 A CN201410765825 A CN 201410765825A CN 104388852 A CN104388852 A CN 104388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got
composite soldering
plate
aluminium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658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8852B (zh
Inventor
王英君
刘平
吕丹
佟有志
张雅玲
丛福官
王强
韩啸
张云龙
路丽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east Light Allo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east Light Allo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east Light Allo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east Light Allo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658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8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8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8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8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8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4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alumin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它涉及一种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内容是要解决现有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应用到航空产品上时易出现钎焊泄漏、钎焊变形、钎焊后强度低和刚度不高的问题。制备方法:一、称料;二、制备方铸锭;三、均匀化退火;四、包覆;五、焊合;六、热轧;七、退火;八、冷轧;九、矫直分切,得到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本发明材料的拉强度可达155N/mm2~168N/mm2,90℃时效3天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达62N/mm2~73N/mm2、90℃时效7天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可达71N/mm2~77N/mm2。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

Description

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434三层复合钎料板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航空产品的热交换器上。但由于其使用的环境较为苛刻,常出现产品的可靠性、耐蚀性能变差及使用寿命缩短现象;该材料在钎焊过程中也易出现钎焊泄漏、钎焊变形、钎焊后强度低、刚度不能保证等问题,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要解决现有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应用到航空产品上时易出现钎焊泄漏、钎焊变形、钎焊后强度低和刚度不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
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称料:按各元素质量百分比为Mn:1.0%~1.3%、Cu:0.4%~0.6%、Mg:0.2%~0.3%、Ti:0.1%~0.25%、Si:0.01%~0.2%、Fe:0.05%~0.35%、Zn:0.01%~0.05%和余量Al,分别称取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
二、制备方铸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在温度为740℃~760℃的条件下熔炼8h~10h,得到铝合金熔液;再在铸造温度为720℃~740℃、铸造速度为50mm/min~60mm/min和冷却水水压为0.08MPa~0.15MPa条件下将铝合金熔液浇铸成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
三、均匀化退火:将步骤二得到的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在温度为605℃~615℃的条件下保温5h~10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匀化退火后的方铸锭;
四、包覆:使用刨床去除均匀化退火后的方铸锭表面上的氧化皮,得到厚为280mm~290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再使用包覆板对厚为280mm~290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进行包覆,得到钎料板;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是将包覆板对称的放置在厚为280mm~290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的上下表面上;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板为厚度为30mm~40mm、宽度为1300mm和长度为3700mm的AA4004常规合金板材;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率为8%~12%;
五、焊合:将步骤四中得到的钎料板浸入到温度为60℃~80℃、质量分数为15%~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蚀洗2min~10min,再使用室温水冲洗3次~5次,再在室温下浸入到质量分数为15%~30%的硝酸中蚀洗2min~4min,再使用水冲洗3次~5次,再使用温度为60℃~80℃的水冲洗5次~7次,再进行吹干,得到清洗后的钎料板;将清洗后的钎料板放在承料台上,再使用压合机进行压合,得到压合板;再将压合板的四周进行封焊,得到焊合体;
六、热轧:将步骤五得到的焊合体放入温度为450℃~480℃的电阻加热炉中加热8h~12h,得到热轧坯料;再将热轧坯料冷却至420℃~450℃,再在温度为420℃~450℃下进行轧制,得到热轧板;再将热轧板在卷曲机上进行卷曲,得到直径为500mm~100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
步骤六中所述的轧制是在第一道次至第三道次中采用5%~12%的压下量和1m/s~1.5m/s的轧制速度,在第四道次至第十八道次采用15%~35%的压下量和1.5m/s~2.5m/s的轧制速度,在第十九道次至第二十一道次采用8%~15%的压下量和1m/s~1.7m/s的轧制速度;
七、退火:使用地坑式电阻将步骤六得到的直径为500mm~100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加热至450℃~460℃,再在温度为450℃~460℃下保温5h~9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
八、冷轧:室温下将步骤七得到的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在可逆式冷轧机上,在冷加工率为20%~40%的条件下轧制变形,得到厚度为0.5mm~4.0mm的复合钎料卷曲板材;
九、矫直分切:使用预剪机对步骤八得到的厚度为0.5mm~4.0mm的复合钎料卷曲板材进行矫直、切边及分切处理,得到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
本发明的优点:
一、本发明通过基体材料的化学成分的合理设计及匹配,并采用优化的轧制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达到了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的综合性能的需求,制备的铝合金钎料板尺寸、表面质量良好,工业生产的钎料板材综合性能优良;
二、本发明制备的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材料在真空下钎焊温度为605℃、保温10min后的拉强度可达155N/mm2~168N/mm2,90℃时效3天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达62N/mm2~73N/mm2、90℃时效7天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可达71N/mm2~77N/mm2;剥落腐蚀性能为EA级;
三、本发明制备的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材料在605℃、保温10min钎焊后的强度较常规434复合钎料板的强度高出16%~22%,也达到了进口板材的水平,可完全替代进口的复合钎料板材。
本发明可获得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称料:按各元素质量百分比为Mn:1.0%~1.3%、Cu:0.4%~0.6%、Mg:0.2%~0.3%、Ti:0.1%~0.25%、Si:0.01%~0.2%、Fe:0.05%~0.35%、Zn:0.01%~0.05%和余量Al,分别称取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
二、制备方铸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在温度为740℃~760℃的条件下熔炼8h~10h,得到铝合金熔液;再在铸造温度为720℃~740℃、铸造速度为50mm/min~60mm/min和冷却水水压为0.08MPa~0.15MPa条件下将铝合金熔液浇铸成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
三、均匀化退火:将步骤二得到的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在温度为605℃~615℃的条件下保温5h~10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匀化退火后的方铸锭;
四、包覆:使用刨床去除均匀化退火后的方铸锭表面上的氧化皮,得到厚为280mm~290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再使用包覆板对厚为280mm~290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进行包覆,得到钎料板;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是将包覆板对称的放置在厚为280mm~290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的上下表面上;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板为厚度为30mm~40mm、宽度为1300mm和长度为3700mm的AA4004常规合金板材;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率为8%~12%;
五、焊合:将步骤四中得到的钎料板浸入到温度为60℃~80℃、质量分数为15%~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蚀洗2min~10min,再使用室温水冲洗3次~5次,再在室温下浸入到质量分数为15%~30%的硝酸中蚀洗2min~4min,再使用水冲洗3次~5次,再使用温度为60℃~80℃的水冲洗5次~7次,再进行吹干,得到清洗后的钎料板;将清洗后的钎料板放在承料台上,再使用压合机进行压合,得到压合板;再将压合板的四周进行封焊,得到焊合体;
六、热轧:将步骤五得到的焊合体放入温度为450℃~480℃的电阻加热炉中加热8h~12h,得到热轧坯料;再将热轧坯料冷却至420℃~450℃,再在温度为420℃~450℃下进行轧制,得到热轧板;再将热轧板在卷曲机上进行卷曲,得到直径为500mm~100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
步骤六中所述的轧制是在第一道次至第三道次中采用5%~12%的压下量和1m/s~1.5m/s的轧制速度,在第四道次至第十八道次采用15%~35%的压下量和1.5m/s~2.5m/s的轧制速度,在第十九道次至第二十一道次采用8%~15%的压下量和1m/s~1.7m/s的轧制速度;
七、退火:使用地坑式电阻将步骤六得到的直径为500mm~100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加热至450℃~460℃,再在温度为450℃~460℃下保温5h~9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
八、冷轧:室温下将步骤七得到的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在可逆式冷轧机上,在冷加工率为20%~40%的条件下轧制变形,得到厚度为0.5mm~4.0mm的复合钎料卷曲板材;
九、矫直分切:使用预剪机对步骤八得到的厚度为0.5mm~4.0mm的复合钎料卷曲板材进行矫直、切边及分切处理,得到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
本实施方式的优点:
一、本实施方式通过基体材料的化学成分的合理设计及匹配,并采用优化的轧制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达到了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的综合性能的需求,制备的铝合金钎料板尺寸、表面质量良好,工业生产的钎料板材综合性能优良;
二、本实施方式制备的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材料在真空下钎焊温度为605℃、保温10min后的拉强度可达155N/mm2~168N/mm2,90℃时效3天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达62N/mm2~73N/mm2、90℃时效7天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可达71N/mm2~77N/mm2;剥落腐蚀性能为EA级;
三、本实施方式制备的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材料在605℃、保温10min钎焊后的强度较常规434复合钎料板的强度高出16%~22%,也达到了进口板材的水平,可完全替代进口的复合钎料板材。
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是:步骤一中按各元素质量百分比为Mn:1.2%、Cu:0.55%、Mg:0.25%、Ti:0.2%、Si:0.1%、Fe:0.15%、Zn:0.03%和余量Al,分别称取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在温度为750℃的条件下熔炼9h,得到铝合金熔液;再在铸造温度为730℃、铸造速度为55mm/min和冷却水水压为0.1MPa条件下将铝合金熔液浇铸成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将步骤二得到的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在温度为610℃的条件下保温7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匀化退火后的方铸锭。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板为厚度为32mm、宽度为1300mm和长度为3700mm的AA4004常规合金板材。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是将包覆板对称的放置在厚为282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的上下表面上。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率为10%。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六中将步骤五得到的焊合体放入温度为470℃的电阻加热炉中加热10h,得到热轧坯料;再将热轧坯料冷却至430℃,再在温度为430℃下进行轧制,得到热轧板;再将热轧板在卷曲机上进行卷曲,得到直径为75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七中使用地坑式电阻将步骤六得到的直径为75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加热至455℃,再在温度为455℃下保温7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八中室温下将步骤七得到的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在可逆式冷轧机上,在冷加工率为30%的条件下轧制变形,得到厚度为1.2mm的复合钎料卷曲板材。其他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相同。
采用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一: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称料:按各元素质量百分比为Mn:1.2%、Cu:0.55%、Mg:0.25%、Ti:0.2%、Si:0.1%、Fe:0.15%、Zn:0.03%和余量Al,分别称取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
二、制备方铸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在温度为750℃的条件下熔炼9h,得到铝合金熔液;再在铸造温度为730℃、铸造速度为55mm/min和冷却水水压为0.1MPa条件下将铝合金熔液浇铸成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
三、均匀化退火:将步骤二得到的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在温度为610℃的条件下保温7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匀化退火后的方铸锭;
四、包覆:使用刨床去除均匀化退火后的方铸锭表面上的氧化皮,得到厚为282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再使用包覆板对厚为282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进行包覆,得到钎料板;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是将包覆板对称的放置在厚为282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的上下表面上;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板为厚度为32mm、宽度为1300mm和长度为3700mm的AA4004常规合金板材;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率为10%;
五、焊合:将步骤四中得到的钎料板浸入到温度为70℃、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蚀洗5min,再使用室温水冲洗4次,再在室温下浸入到质量分数为25%的硝酸中蚀洗3min,再使用水冲洗4次,再使用温度为75℃的水冲洗6次,再进行吹干,得到清洗后的钎料板;将清洗后的钎料板放在承料台上,再使用压合机进行压合,得到压合板;再将压合板的四周进行封焊,得到焊合体;
六、热轧:将步骤五得到的焊合体放入温度为470℃的电阻加热炉中加热10h,得到热轧坯料;再将热轧坯料冷却至430℃,再在温度为430℃下进行轧制,得到热轧板;再将热轧板在卷曲机上进行卷曲,得到直径为75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
步骤六中所述的轧制是在第一道次至第三道次中采用5%~12%的压下量和1m/s~1.5m/s的轧制速度,在第四道次至第十八道次采用15%~35%的压下量和1.5m/s~2.5m/s的轧制速度,在第十九道次至第二十一道次采用8%~15%的压下量和1m/s~1.7m/s的轧制速度;
七、退火:使用地坑式电阻将步骤六得到的直径为75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加热至455℃,再在温度为455℃下保温7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
八、冷轧:室温下将步骤七得到的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在可逆式冷轧机上,在冷加工率为30%的条件下轧制变形,得到厚度为1.2mm的复合钎料卷曲板材;
九、矫直分切:使用预剪机对步骤八得到的厚度为1.2mm的复合钎料卷曲板材进行矫直、切边及分切处理,得到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材料。
本试验制备的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材料在真空下钎焊温度为605℃、保温10min后的拉强度可达160N/mm2,90℃时效3天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达68N/mm2、90℃时效7天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可达72N/mm2;剥落腐蚀性能为EA级;
本试验制备的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材料在605℃、保温10min钎焊后的强度较常规434复合钎料板的强度高出20%,也达到了进口板材的水平,可完全替代进口的复合钎料板材。

Claims (10)

1.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称料:按各元素质量百分比为Mn:1.0%~1.3%、Cu:0.4%~0.6%、Mg:0.2%~0.3%、Ti:0.1%~0.25%、Si:0.01%~0.2%、Fe:0.05%~0.35%、Zn:0.01%~0.05%和余量Al,分别称取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
二、制备方铸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在温度为740℃~760℃的条件下熔炼8h~10h,得到铝合金熔液;再在铸造温度为720℃~740℃、铸造速度为50mm/min~60mm/min和冷却水水压为0.08MPa~0.15MPa条件下将铝合金熔液浇铸成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
三、均匀化退火:将步骤二得到的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在温度为605℃~615℃的条件下保温5h~10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匀化退火后的方铸锭;
四、包覆:使用刨床去除均匀化退火后的方铸锭表面上的氧化皮,得到厚为280mm~290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再使用包覆板对厚为280mm~290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进行包覆,得到钎料板;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是将包覆板对称的放置在厚为280mm~290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的上下表面上;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板为厚度为30mm~40mm、宽度为1300mm和长度为3700mm的AA4004常规合金板材;
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率为8%~12%;
五、焊合:将步骤四中得到的钎料板浸入到温度为60℃~80℃、质量分数为15%~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蚀洗2min~10min,再使用室温水冲洗3次~5次,再在室温下浸入到质量分数为15%~30%的硝酸中蚀洗2min~4min,再使用水冲洗3次~5次,再使用温度为60℃~80℃的水冲洗5次~7次,再进行吹干,得到清洗后的钎料板;将清洗后的钎料板放在承料台上,再使用压合机进行压合,得到压合板;再将压合板的四周进行封焊,得到焊合体;
六、热轧:将步骤五得到的焊合体放入温度为450℃~480℃的电阻加热炉中加热8h~12h,得到热轧坯料;再将热轧坯料冷却至420℃~450℃,再在温度为420℃~450℃下进行轧制,得到热轧板;再将热轧板在卷曲机上进行卷曲,得到直径为500mm~100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
步骤六中所述的轧制是在第一道次至第三道次中采用5%~12%的压下量和1m/s~1.5m/s的轧制速度,在第四道次至第十八道次采用15%~35%的压下量和1.5m/s~2.5m/s的轧制速度,在第十九道次至第二十一道次采用8%~15%的压下量和1m/s~1.7m/s的轧制速度;
七、退火:使用地坑式电阻将步骤六得到的直径为500mm~100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加热至450℃~460℃,再在温度为450℃~460℃下保温5h~9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
八、冷轧:室温下将步骤七得到的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在可逆式冷轧机上,在冷加工率为20%~40%的条件下轧制变形,得到厚度为0.5mm~4.0mm的复合钎料卷曲板材;
九、矫直分切:使用预剪机对步骤八得到的厚度为0.5mm~4.0mm的复合钎料卷曲板材进行矫直、切边及分切处理,得到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按各元素质量百分比为Mn:1.2%、Cu:0.55%、Mg:0.25%、Ti:0.2%、Si:0.1%、Fe:0.15%、Zn:0.03%和余量Al,分别称取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纯铝锭、纯铜锭、纯镁锭、纯锌锭、铝钛合金锭和铝钛硼晶粒细化剂在温度为750℃的条件下熔炼9h,得到铝合金熔液;再在铸造温度为730℃、铸造速度为55mm/min和冷却水水压为0.1MPa条件下将铝合金熔液浇铸成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步骤二得到的厚为300mm、宽为1320mm和长度为3800mm的方铸锭在温度为610℃的条件下保温7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匀化退火后的方铸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板为厚度为32mm、宽度为1300mm和长度为3700mm的AA4004常规合金板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是将包覆板对称的放置在厚为282mm,宽为1300mm的基体方铸锭毛坯的上下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包覆率为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将步骤五得到的焊合体放入温度为470℃的电阻加热炉中加热10h,得到热轧坯料;再将热轧坯料冷却至430℃,再在温度为430℃下进行轧制,得到热轧板;再将热轧板在卷曲机上进行卷曲,得到直径为75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使用地坑式电阻将步骤六得到的直径为750mm的复合钎料板卷曲料加热至455℃,再在温度为455℃下保温7h,出炉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室温下将步骤七得到的退火后的复合钎料板坯料在可逆式冷轧机上,在冷加工率为30%的条件下轧制变形,得到厚度为1.2mm的复合钎料卷曲板材。
CN201410765825.2A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4388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65825.2A CN104388852B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65825.2A CN104388852B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8852A true CN104388852A (zh) 2015-03-04
CN104388852B CN104388852B (zh) 2016-03-09

Family

ID=52606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65825.2A Active CN104388852B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885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1205A (zh) * 2015-01-15 2016-08-24 江苏财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钎焊复合材料复合率的测定方法
CN108707792A (zh) * 2018-04-25 2018-10-26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软/硬/软多层防护用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49873A (zh) * 2018-12-24 2020-06-30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Al-Mg系铝合金包铝板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9456A (zh) * 1999-04-14 2002-05-15 克里斯铝轧制品有限公司 钎焊板
JP2002155331A (ja) * 2000-11-16 2002-05-31 Sky Alum Co Ltd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合わせ板の製造方法
WO2007142002A1 (ja) * 2006-06-07 2007-12-13 Nippon Light Metal Company, Ltd. 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クラッド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121306A (zh) * 2007-09-20 2008-02-13 彭志辉 中温钎焊多层复合铝合金板、带(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4585A (zh) * 2010-12-30 2012-07-11 萨帕铝热传输(上海)有限公司 铝合金钎焊板料及其制造方法、散热器部件
CN102899541A (zh) * 2012-08-29 2013-01-30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8.5mm厚5A06H14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US20140272460A1 (en) * 2013-03-13 2014-09-18 Novelis Inc. Brazing sheet core alloy for heat exchang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9456A (zh) * 1999-04-14 2002-05-15 克里斯铝轧制品有限公司 钎焊板
JP2002155331A (ja) * 2000-11-16 2002-05-31 Sky Alum Co Ltd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合わせ板の製造方法
WO2007142002A1 (ja) * 2006-06-07 2007-12-13 Nippon Light Metal Company, Ltd. 熱交換器用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クラッド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121306A (zh) * 2007-09-20 2008-02-13 彭志辉 中温钎焊多层复合铝合金板、带(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4585A (zh) * 2010-12-30 2012-07-11 萨帕铝热传输(上海)有限公司 铝合金钎焊板料及其制造方法、散热器部件
CN102899541A (zh) * 2012-08-29 2013-01-30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8.5mm厚5A06H14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US20140272460A1 (en) * 2013-03-13 2014-09-18 Novelis Inc. Brazing sheet core alloy for heat exchang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1205A (zh) * 2015-01-15 2016-08-24 江苏财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合金钎焊复合材料复合率的测定方法
CN108707792A (zh) * 2018-04-25 2018-10-26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软/硬/软多层防护用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49873A (zh) * 2018-12-24 2020-06-30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Al-Mg系铝合金包铝板的制备方法
CN111349873B (zh) * 2018-12-24 2021-11-02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一种Al-Mg系铝合金包铝板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8852B (zh) 2016-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7588B (zh) 汽车热交换器用复合钎焊铝合金材料
CN102658452B (zh) 一种铜钢覆合用铜带加工工艺方法
CN102876939B (zh) 一种铝镁合金厚板的制造方法
CN101972926B (zh) 一种钎焊式热交换器用多层复合板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60542B (zh) 低膨胀合金宽厚板的制造方法
CN100392128C (zh) 一种复合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6149B (zh) 一种汽车热交换器用铝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011705A (zh) 含元素钇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01590495B (zh) 一种颗粒增强铝基钢背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10079706B (zh) 一种热交换器用钎焊复合铝板带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7003095A (zh) 换热器,铝合金和铝带的应用以及铝带的生产方法
CN102303216A (zh) 铜包铝排的生产方法
CN105127199A (zh) 一种对称式外包覆控轧控冷热轧复合钢板的工艺技术方法
CN102909217B (zh) 铝板包套的镁合金的轧制方法
CN104388852B (zh) 一种航空用铝合金三层复合钎料板的制造方法
CN104733133B (zh) 铜包铝复合母线排制备工艺
CN103695725A (zh) 长寿命汽车热交换器用铝合金复合带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1545062A (zh) 一种蒸发器管板用铝合金复合带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02155A (zh) 一种高温结合强度的铝钢复合带材制备工艺与方法
CN103212574A (zh) 一种冷、温轧制复合制备铝合金复合箔的方法
CN112959004B (zh) 一种高强度钛合金封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1889A (zh) 一种钎焊复合铝箔的制备方法
CN105478474A (zh)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油冷器底板的铝合金复合板复合方法
CN107312952B (zh) 一种高热风机条式散热绕翅片铝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9698A (zh) 一种CuNiSiMg合金材料和其制备方法以及该合金材料制备带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