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6347B -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6347B
CN104386347B CN201410396765.1A CN201410396765A CN104386347B CN 104386347 B CN104386347 B CN 104386347B CN 201410396765 A CN201410396765 A CN 201410396765A CN 104386347 B CN104386347 B CN 104386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wn plug
device assembly
line
crown
cork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67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6347A (zh
Inventor
艾贝·弗里希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rld Bottling Cap LLC
Original Assignee
World Bottling Cap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rld Bottling Cap LLC filed Critical World Bottling Cap LLC
Priority to CN2014103967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86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86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6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6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63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Devices For Opening Bottles Or C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具有一顶端部分和从顶端部分连续下延的环形裙部,该皇冠盖上具有一开瓶器组件和易裂刻痕线的布置,便于轻松开启瓶体或容器,起皱结构的实施例提供了材质的加固并缩小了皇冠盖尺寸。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特别涉及一种以手动方式拉开的瓶盖。
背景技术
一种不用开瓶器,却可相对轻松以手动方式开启的饮料瓶,是饮料供货商长期以来希望得到的。瓶盖必须紧紧地固定在瓶口上,以避免瓶内液体溢出、瓶内压损(容器加压或碳酸饮料),同时维持瓶内的卫生。 紧密封闭的瓶盖,使其难以用手打开瓶子。
瓶盖,亦可互换名称为皇冠盖,透过皇冠盖向下压接于容器开口,形成一系列围绕在瓶口周边的凹圆弧将皇冠盖固定于瓶口。该圆弧在每一个凹圆弧之间形成锐利的凸点。这些圆弧形和凸点常被习知技术称之为“锐角”或“凹槽”。
众所周知拧开瓶盖的问世,曾让手动式开瓶器获致一个重大进展,但需频繁地用力紧握以拧开瓶盖,以至于瓶盖锐角处易造成手或手指的疼痛。为了保护双手免于伤害,常见的做法是在拧开瓶盖之前,以衬衫的下摆或布料先行包裹瓶盖。
适配于瓶盖的拉环,类似饮料罐,常见于在中国和亚洲其它地区。例如,见于专利申请人Liu的国际专利申请PCT/CN00/00040号,优先权日期为1999年3月4日,国际公开号为WO00/51906。 然而,众所周知,这种拉环瓶盖非常难以拉开,因为它们需要耗费相当的力量去解除密封,然后将该拉环(扯掉该金属)向后拉扯,以拉除该瓶盖。
MaxiCrown®是众所周知另一种拉环瓶盖的解决方案,见于1988年9月6日公开的第4768667号美国专利,申请人为Magnusson。MaxiCrown®提供一种沿瓶体颈部侧面布置的拉环,作为皇冠盖的延伸部分,却因此造成标准型压盖机使用上的问题。 事实上,MaxiCrown®瓶盖被推荐用于一种特殊的压盖机。
因此,需要一种本领域常见的技术,可用手动方式轻松拉开瓶盖,同时可采用标准型压盖机紧紧密封于瓶口四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该皇冠盖包括:一个具有凹形连接部分的顶端部分,其中该凹形连接部分皱缩顶端部分;一个从顶端部分下延的环形裙部,终止于下端的环形边缘;一个开瓶器组件在连接部分固定至顶部;一易裂刻痕线布置包含:第一条刻痕线从连接部分沿径向连续延伸至下端的裙部边缘;和第二条曲线刻痕线包含:一上端径向部分,从顶端的连接部分沿径向连续延伸至环形裙部的侧壁,和一下端环形部分,沿环形裙部的侧壁,从上端径向部分环绕延伸至末端,大致从下端的环形裙部隔开。
其中,开瓶器组件进一步包含:一拉片环;一拉片固定至拉片环;和一铆钉固定至拉片和顶部的连接部分 。
其中,该开瓶器组件进一步包含一拉环底部的杠杆。
其中,该顶部进一步包含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连接部分在顶端的中心部分。
其中,该顶部进一步包含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连接部分从顶部中心部分偏离中心。
其中,该顶端部分进一步包含一凹形座。
其中,至少一条刻痕线逐渐变细,致使靠近环形裙部的深度大于靠近连接部分的深度。
其中,包含位于顶端部分的凹部,便于手动去除皇冠盖。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个对应于顶端部分和裙部限定的内底部分;一衬垫被固定至底部部分。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拉环上的软垫。
其中顶端,为缩皱状。
其中,进一步所述皇冠盖厚度规格在0.12mm至 28mm的范围内。
其中,易裂刻痕的布置限定了易裂皇冠盖的易裂部分,该易裂部分从连接部分向外延伸至下端的裙部边缘,其横断面具有弯曲的轮廓形状。
其中,易裂刻痕的布置限定了易裂皇冠盖的易裂部分,该易裂部分从连接部分向外延伸至下端的裙部边缘,其横断面具有方形的形状。
其中,易裂刻痕的布置限定了易裂皇冠盖的易裂部分,该易裂部分从连接部分向外延伸至下端的裙部边缘,其横断面具有V形的形状。
其中,至少一条易裂刻痕布置的刻痕线在断开时,形成非锐利边缘。
其中,所述裙部包含多个锐角。
其中,所述裙部不含锐角。
其中,第一条刻痕线是曲线。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该皇冠盖包括:一个具有凹形连接部分的顶端部分,其中该凹形连接部分皱缩顶端部分;一个从顶端部分下延的环形裙部,终止于下端的环形边缘;一个开瓶器组件在连接部分固定至顶部;一种易裂刻痕布置包含:第一条曲线刻痕线从连接部分沿径向连续延伸至下端的裙部边缘;第二条曲线刻痕线包含:一上端径向部分,从顶端连接部分沿径向连续延伸至环形裙部的侧壁,和一下端环形部分,沿环形裙部的侧壁,从上端径向部分环绕延伸至末端,大致从下端的环形裙部隔开。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该皇冠盖包含:一个具有偏心开瓶器组件连接部分的顶端部份;一个从顶端部分下延的环形裙部,终止于下端的环形边缘;一个开瓶器组件在偏心连接部分固定至顶部;一种易裂刻痕布置包含:第一条曲线刻痕线从连接部分沿径向连续延伸至下端的裙部边缘;和第二条曲线刻痕线包含:一上端径向部分,从顶端连接部分沿径向连续延伸至环形裙部的侧壁,和一下端环形部分,沿环形裙部的侧壁,从上端径向部分环绕延伸至末端,大致从下端的环形裙部隔开。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该皇冠盖包含:一个具有开瓶器组件连接部分的顶端部份;一个从顶端部分下延的环形裙部,终止于下端的环形边缘;两个或更多凸起的凹部紧邻开瓶器组件连接部分;一个开瓶器组件在连接部分固定至顶端;一种易裂刻痕布置包含:第一条曲线刻痕线从连接部分沿径向连续延伸至下端的裙部边缘;和第二条曲线刻痕线包含:一上端径向部分,从顶端连接部分沿径向连续延伸至环形裙部的侧壁,和一下端环形部分,沿环形裙部的侧壁,从上端径向部分环绕延伸至末端,大致从下端的环形裙部隔开。
一种用于容器开口上的易裂型皇冠盖,该皇冠盖包含:一个具有开瓶器组件连接部分的顶端部份;一个从顶端部分下延的环形裙部,终止于下端的环形边缘;一底部藉由裙部限定了内底面的空间;一衬垫固定至底部,其中该衬垫包含一方形的横断面轮廓;和一开瓶器组件在连接部分固定至顶端。
其中,该衬垫具有一V形的横断面轮廓。
其中,该衬垫具有一圆弧形的横断面轮廓。
其中,该衬垫包含合成软木塞。
本发明的这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在具有上述的结构的前提下,其优点包括:缩小了皇冠盖尺寸,节省生产成本、降低每个皇冠盖单价、降低运输成本、降低负载成本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所示瓶盖的具体示范性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所示瓶盖之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瓶盖的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示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5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6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7是图解说明图6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8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9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还有另一种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10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的进一步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1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
图12是图解说明图11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
图13是图解说明图11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
图14是图解说明图13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15是图解说明图14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16是图解说明图13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
图17是图解说明图13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8A 是图解说明本发明所示切割线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18B是图解说明图18A切割线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18C是图解说明图18A切割线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19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底部的等轴视图。
图20A 、图20B、图20C、图20D、图20E是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每一个实施例具有一条曲线向左的刻痕线,从皇冠盖顶部中心延伸至其环形边缘。
图21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说明了拉片的偏心位置。
图22为图21所示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条可替代的刻痕线。
图23为图21所示皇冠盖的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条可替代的刻痕线。
图24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视图,该皇冠盖不具有起皱的锐角。
图25A为本发明皇冠盖一种未断开刻痕线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5B为图25A所示的一种断开刻痕线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皇冠盖缩小尺寸的等轴侧视图。
图27A是图26所示皇冠盖的俯视图。
图27B是图27A所示皇冠盖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28A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8B是图28A所示皇冠盖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29A为本发明皇冠盖的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9B是图29A所示皇冠盖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30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在皇冠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1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在皇冠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2为本发明皇冠盖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在皇冠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3是本发明皇冠盖又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在皇冠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4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在皇冠盖顶部偏离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5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在皇冠盖顶部偏离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6为本发明皇冠盖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在皇冠盖顶部偏离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7是本发明皇冠盖又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在皇冠盖顶部偏离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8是本发明皇冠盖与开瓶器组件一起安装在偏离中心的俯视示意图。
图39是图38所示皇冠盖部分拉开的俯视示意图。
图40是图39所示皇冠盖进一步拉开的俯视示意图。
图41是本发明皇冠盖的底部示意图。
图42A、图42B、图42C、图42D是本发明皇冠盖衬垫配置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43A、43B是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衬垫的横断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进一不说明中我们将透过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层面、具体的实施例和/或具体的一些技术特征或相关的子组件,从而由这些描述中显示一个或多个显而易见的优点。本发明经由解释和举例的方式,参考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例。因此,可以理解的是,该专业术语、案例、附图以及具体例仅用于说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范围。另特别强调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术语“皇冠盖”以及“盖子”可交替使用。
图1为现有技术所示瓶盖的具体示范性实施例俯视示意图。图1中显示一种杠杆式的易拉开瓶盖,包括皇冠盖1、拉环2、拉片3、铆钉4与杆5。切割线6在皇冠盖1的背部形成一个约30度的水平视角。显然的,切割线6未一路延伸至皇冠盖1的边缘,而是止于或者接近拉环2。由压接瓶盖1形成的多个锐角7环绕于圆形瓶口周围。本视图未显示,在垂直横断面中,现有技术的切割线6沿着切割长度的方向保持相同深度。这些特征皆显示需要较大的手动拉力才能从容器开口打开和移除图1所示的皇冠盖。
皇冠盖或瓶盖1透过杆5连接至拉片3。杆5和拉片3可连接成单一元件。 同样地,拉片3和拉环2可以是一个整体件。拉片3的另一端可藉由铆钉4铆接至接近皇冠盖1瓶盖主体表面的中心。
图2A为本发明瓶盖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结合在一起的拉环2、拉片3与铆钉4,本文偶尔称之为开瓶器组件。内螺纹8提供了一个可替代的选择,藉由手动拧开而无需使用开瓶器组件的方式从瓶上拉除皇冠盖1。
切割线6 从瓶盖1边缘的锐角7向下逐渐变细朝向瓶盖1的近似中心,提供一锥形的拉裂槽。例如,拉裂槽的深度可从靠近瓶盖1边缘约0.03到0.02毫米的深度范围透过铆钉4逐渐变化至靠近瓶盖1中心约0.10到0.08毫米的深度范围。
图2B为图2A所示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图2B的具体例没有螺纹8,因而适用上述以手动方式开启的开瓶器组件。同样地,图中所示的边或边缘7a区域,可认为是皇冠盖1的一部分,被压接在瓶口上形成锐角,以便将皇冠盖固定至瓶体上。边缘7a大约从皇冠盖1部分开始延伸至覆盖瓶口的折弯部分,或从略微向内延伸至该部分,终止于锐角7的末端。
图2A和2B中,靠近瓶盖1中心的拉裂槽末端9,虽然被大致描绘成垂直状,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本发明瓶盖具体实施例所选用的拉裂槽形状和尺寸是设计和工程的选择问题,因此,本发明不应做限制性的解释。例如,本发明可设想该末端9是弯曲的、倾斜的、或者其它与本发明目标一致的形状。
图3A为本发明瓶盖的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在图3A的实施例中,切割线6朝向末端9以及瓶盖1锐角7的边缘逐渐变细,从而有别于图2A和2B所述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替代的锥形拉裂槽。沿着切割线6逐渐变细的拉裂槽,瓶盖1的厚度朝向中心和边缘的方向增加,提供了一种可替代的拉裂槽,因此,仅需适度力量就可手动拉开瓶盖1。
图3B为图3A所示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图3B所示具体例没有螺纹8,因而适用上述以手动方式开启的开瓶器组件。
如图2A、2B、3A或3B的任一实施例,藉由沿着切割线6改变拉裂槽的深度,瓶盖1提供了一种拉裂槽,从而仅需适度手动力量即可开启瓶盖1。下文将详细讨论,披露皇冠盖1尺寸和材料组成所推荐的范围,进一步提供一种仅需适度力量就可手动拉开的皇冠盖。
在操作过程中,使用者抓紧邻近拉片3的拉环2,以便拉环2能以杆5为基点转动,沿切割线6向后上方拉出。杆5和铆钉4可共同作用拉裂瓶盖1的中间部位,随后沿着切割线6以手动力量持续地拉开瓶盖1,直到皇冠盖1大致上完全裂开,以便瓶盖1可轻易地从瓶体上移除。切割线6的拉裂槽有助于以手动方式沿切割线6拉开瓶盖1。
有利的,图2A和3A的实施例沿着锐角7的内部提供了可匹配的螺纹8,因此,皇冠盖1可二者择一地透过拧开或旋开的方式从瓶体开启皇冠盖1。或者,皇冠盖1可以使用开瓶器或其它方式将瓶盖从瓶体砰的一声拉除。
图4为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 图。如图4所示,两者择一或选择有附加螺纹8的皇冠盖,成形的皇冠盖1相对图 2B边缘7a,具有加长边缘7b。因为螺纹增加了瓶口的外表面积,所以标准的皇 冠盖固定在有螺纹的瓶口上可能会有问题。一个标准的皇冠盖不可能大到足以延 伸超过瓶口螺纹外加的表面积。因此,加长边缘7b可能是一种有利的替代实施 例,容许皇冠盖1被压接在螺纹瓶口上,提供加长的锐角7c,进一步的优点是, 图4所示的皇冠盖内部可在不具有图2A和3A所示的内螺纹下,仍可以从具有 螺纹的瓶口上拧开。
杆5提供杠杆以及外加的剪切力,用于撕开皇冠盖1的镀锡铁片材料。
图5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在图5的实施例中,省略了杆5,因此,拉环2与拉片3紧邻皇冠盖1的顶端。本发明皇冠盖在拉环2的下方提供凹部10,便于手动抓紧拉环2。亦即凹部10提供一个空间,让指尖或者指甲得以在拉环2上施加向上的力。
图6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又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切割线6延伸至边缘7a区域,并折弯向下朝向锐角7至皇冠盖1的边缘。
图7是图解说明图6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如图6,切割线6延伸至边缘7a,但是切割线6的深度沿其长度的方向大体相同,而不是如前所述的可变深度。
图8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拉环2具有一个或多个圆弧部分11,藉由隆起的空间来容纳指尖或指甲底部,便于提供手动抓紧拉环2。圆弧部分11仅供说明目的用。隆起角度或弯曲程度是具体实施例设计的选择问题。
图9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还有另一种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衬垫12以铆钉4固定在皇冠盖1的下方。垫子13设置在拉环2的下方,便于手动抓紧拉环2,当使用者抓紧拉环2时,可透过减低金属与皮肤的接触,进一步提供触觉上的舒适感。凹部14,类似图5的凹部10,可能是皇冠盖1的凹口部分,因此该凹口延伸于拉环2的下方,便于指尖或指甲得以更容易地置于拉环2下方的适当位置,方便手动拉除皇冠盖。
图10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进一步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该图未显示拉环2、拉片3以及铆钉4。切割线6通常从假想中心线6a朝边缘7a偏离。例如,本发明考虑偏离6b(短画线)可替代程度,或切割线6c (虚线)朝边缘7a聚集。切割线甚至可大致平行。聚集或偏离以及选定角度或分隔线角度是设计选择的议题,因为切割线的数量可以少至1条或甚至为零条。因此,本发明考虑所有和每条切割线的排列,都有可能被选定作为特定皇冠盖的工程设计,另外,图10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具体例具有28个锐角环绕在皇冠盖的周围。
图11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切割线6d和 6e,本图未显示Easy Pull™拉环装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其中一条切割线6e提供了一 条S形曲线,或沿着皇冠盖1锐角7部分延伸的尾段6f。该锐角7部分在本文中亦可称为裙部,它从皇冠盖1的顶端连续下延。锐角(裙部)7 将在下文中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尾段6f之S形曲线有利于皇冠盖1从容器开口端拉除。在操作过程中,使用者从中心15沿着切割线6d和6e拉开。当撕开到尾段6f之S形曲线时,撕扯力顺着尾段6f之S形曲线远离切割线6d,并沿切割线6d驱使撕扯至末端16,进而断开皇冠盖1。持续的撕扯力沿着尾段6f之S形曲线,撕扯锐角7部分使之远离容器开口端(未显示),进而将皇冠盖1从容器(未显示)上拉开。尾段6f之S形曲线由刻痕线组成,具有一上端径向部分,从开瓶器组件沿着径向轴线延伸至裙部,以及一下端环形部分,沿着裙部环形方向环绕延伸,并从上端径向部分的末端延伸,第二水平面的下端环形部分被限定与下端裙缘相关联的第一水平面距离相等。
图11另一特征是显示一个或多个由皇冠盖1凹陷形成的腐败标示15b,且设置的位置避免被本发明拉环装置所遮蔽。对于真空密封的容器,当压力密封丧失时,腐败标示15b弹出。
图12是图解说明图11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再一次,为了更清楚地显示切割线,并未显示Easy Pull™,拉环装置。图12所示的实施例,从中心15向外延伸,提供一条单一的切割线。切割线6分叉或分岔为切线6d、6e,其中切割线6d延伸至皇冠盖1的边缘,切割线6e弯曲成如上述图11所示的尾段6f之S形曲线。
图13是图解说明图11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图11所示的皇冠盖1显示中间部位15a用拉环2猛然开启的状况。拉片3以铆钉4连结至皇冠盖1的适当位置上,便于应用手动外力沿着切割线6d、6e撕扯。一个或更多的圆形凹部的座部18在皇冠盖1顶端17至拉环座2及开瓶器的其余部分形成空间。
图14是图解说明图13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锐角(裙部)7 沿相邻于顶端17的肩部 19下延。座部18有足够的深度让拉环2与皇冠盖1的顶端17大致齐平。这种实施例有助于适合传统瓶体封盖机的使用,不需对机器进行改装或整修。座部18的进一步的优点是,座部18环绕其周围形成一种起皱状边缘,且已知起皱结构可抗弯曲增强平板层,该弯曲方向大体上垂直于起皱结构的方向。因此,座部18额外提供了加固皇冠盖1的优点。座部18进一步提供加固皇冠盖的优点是,可以降低皇冠盖的厚度,以便采用更低规格(更薄)的皇冠盖材料,而不是使用标准厚度的皇冠盖,从而降低制造材料的成本。虽然图14显示了本发明皇冠盖周围环绕27个锐角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座部18的优势并不依赖于锐角的存在与其数量。
图15是图解说明图14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座部18比图14所示的更浅,因此拉环2坐落在略微或者部分超出皇冠盖1的肩部19顶端。这种实施例提供的益处是,提供便于手动开启,可轻松抓紧拉环2。这样的实施例也适用于标准瓶盖封口机,这取决于瓶盖封盖机可接受的公差范围。
图15还说明了一种可替代的实施例,其中衬垫12透过适当的粘着剂安装在皇冠盖1的底表面,并且覆盖在铆钉4的底部。这种实施例可能有别于图9的那些描述,其中铆钉4将衬垫12固定在皇冠盖1底部的适当位置。
图16是图解说明图13皇冠盖的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在此,皇冠盖1在切割线6d的末端16被断开。进一步以拉环2沿着尾段6f之S形曲线撕扯,使容器从锐角7脱离(未显示),并从容器中分离皇冠盖1。
图17是图解说明图13皇冠盖的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7的实施例提供了印刷的诉求,例如,为了利用切割线6轻松拉开瓶盖,在拉片3上印刷一种弯曲箭头20,指示使用者如何拉动拉环2。透过印制完成的操作说明21提供进一步的解释,其中可能标明,例如「拉起拉环向下移除」。附加的警语22亦可印在皇冠盖1上。
图18A是图解说明本发明切割线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为了形成一拉裂槽,切割线6可加工成具有任意一个或多个各种样式的断面轮廓,并根据工程选择一家特定厂商。例如,图18A展示一个方形或者矩形的横断面结构。
图18B是图解说明图18A切割线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这里展示了适合切割线16的曲形断面结构。
图18C是图解说明图18A切割线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这里展示了适合切割线6的V形断面结构。
图19是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底部的等轴视图。衬垫12黏附在皇冠盖顶端的内侧,铆钉4的下端。另外,图19说明了本发明皇冠盖边缘周围环绕21个锐角的实施例。
图20A-图20E是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每一个实施例具有一条曲线向左的刻痕线,从皇冠盖顶部中心延伸至其环形边缘。为了降低本发明皇冠盖从开口产生锐利的风险,各种可替代实施例分别提供了刻痕、切割或撕裂线,在拉环部分被拉开分离后,沿着皇冠盖边缘产生平滑曲线。因此,图20A-图20E 分别为可替代的切割线23,23a,23b,23c,和23d,圆弧向左(如俯视皇冠盖的顶端),当拉片部分从皇冠盖被撕扯分离后,沿着皇冠盖边缘留下平滑弯曲的形状,而不是锐利的边缘。图20A-图20E的每个实施例,说明了曲线组成的切割线23,23a,23b,23c,和23d 等,依次具有不同的曲率,这是工程或设计选择的问题,透过曲率的数量,获得所需的性能特性。例如,一个相对平直的切割线23,可以产生一个平滑的边缘,但可能需要更多的撕扯力,而相对较为弯曲的切割线,例如23d,可能只需少许的撕扯力,但与切割线23相较,产生了一个不同形状的边缘。刻痕线30的圆弧向右终止于皇冠盖边缘之前,因此,皇冠盖从瓶体或其它密封容器移除后,仍维持一个整体件。
图21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说明拉片的偏心位置。本发明皇冠盖实施例具有一偏心位置,有利于铆钉4和开瓶器其它组件,例如,非饮料容器,如汤或豆类的罐头食品容器,其开瓶器组件紧邻容器的边缘。撕裂线6G和6H穿越皇冠盖1的顶端17,基本上为直线方式切割至边缘16。 因此,皇冠盖1顶端上铆钉孔或铆钉4或皇冠盖1开瓶器组件的位置是工程设计选择的主要问题。一个偏离皇冠盖中心的铆钉实施例已被本文上述的其它实施例公开。
图22为图21所示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条可替代的撕裂线。图22实施例中的撕裂线6G和6H,相对于图21,从铆钉4直接下延至锐角(裙部)7,类似于前述实施例的切割线6。刻痕线6G下延至边缘16,而撕裂线6H则反向持续延伸,其长度始终与边缘16和顶端7维持大致相等的距离。撕裂线6H的组成包含一上端径向部分,从开瓶器组件沿着径向轴线延伸至锐角(裙部)7,以及一下端环形部分,沿着锐角(裙部)7环形方向环绕延伸,并从上端径向部分的末端延伸至端点,大致从锐角(裙部)7的环形边缘16底部隔开。优选的,相较于限定刻痕线之尾段6f的S形曲线,下端环形部分限定了一个较长的水平面,如上所述,例如,该下端环形部分约延伸至锐角(裙部)7周围四分之一的位置。
图23为图21所示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条可替代的刻痕线。该刻痕线限定在撕扯皇冠盖1的周围,几乎环绕顶端17形成一个完整的圆,仅在末端下延至锐角(裙部)7一路延伸至皇冠盖边缘16。 图23实施例是有利的,例如,当容器使用饮料以外的产品时,如汤或炖品,可提供一个较大的开口,使其易于取出内含物。
图24为本发明皇冠盖一种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视图,图中不具起皱的锐角。图24皇冠盖的实施例类似于果汁等所用的压力密封瓶盖,不用起皱,旋合在容器的顶部。本实施例亦有利于与医疗容器和小玻璃瓶的使用。开瓶器组件与铆钉4皆为偏心设置,除此之外,皇冠盖1的开启如前所述。
图25A为本发明皇冠盖一种未断开刻痕线的横断面示意图。图25B为图25A所示的一种断开刻痕线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本发明皇冠盖的优点在于实现制造刻痕线6的安全特征,结合图25A和图25B描述,切割线6被刻痕在皇冠盖1上,藉由这种方式,在横断面结构上,切割线6任何一侧的一部分具有弯曲边缘6M和6N。切割线6形成的密封可能被类推于双手手指合在一起相互抵靠所形成的封口。每只指尖是弯曲的,当两只手指合在一起时,即形成密封。当使用本发明开瓶器组件拉开图25A切割线6,如同皇冠盖1开口时,皇冠盖1构成两个弯曲或圆形的边缘6M和6N,类似拉开的手指。当断开易裂的切割线6时,分别形成非锐边的边缘6M和6N。
究其因,图25A和图25B刻痕线6的优点在于减少开瓶器组件拉开皇
冠盖1时所产生的锐缘。圆形之撕裂边的边缘6M和6N相较于其它案例的锐缘,
使得开启的皇冠盖大幅降低其危险性。
进一步讨论刻痕线6,考虑本发明皇冠盖的易用性,其中皇冠盖1的材料可被开瓶器组件一次性撕开,易撕裂的程度与需要施加于皇冠盖材料的拉扯力大小相关。也就是说,也许可降低拉扯力,增加易撕裂性,藉由采用皇冠盖涂布或上漆的已知技术,其所含的添加剂可增加易撕裂性,降低皇冠盖1材料沿着切割线6所需的拉扯力。具体实施例还包括用于黏附皇冠盖内侧衬垫的可降解型塑料添加剂,便于使用后的皇冠盖进行废弃物处理时,可促进衬垫的生物降解。现有技术已知各种市售可用的可生物降解型塑料添加剂,而选择一种或多种这种添加剂是设计抉择的问题。
除了本文所描述的各种结构外,透过表1所示的建议规格,本发明皇冠盖被赋予了优于现有技术的某些优点。
表一
特别是镀锡铁片材料在洛氏30T硬度计上显示硬度约为T4级的最适宜用于本发明的瓶盖(见表1第3项)。尽管T3和T5的实施例有益于特定产品。该优选地软性镀锡铁片材料,只需少许的施力,便可用开瓶器组件撕开本发明的皇冠盖,同时仍保有容器内含物足够的密封。基于本发明之目的,镀锡铁片所指的任何材料,包括可用于制造皇冠盖的锡或锡合金,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冠盖由锡或锡合金所制成。
最适宜用于本发明拉环的拉力约为2.5kg(公斤)或更小(参见表1第11项)。例如前述所建议相对较小的拉力,几乎任何使用者皆有足够的力量使用本发明的皇冠盖打开瓶体。相反地,采用相对较大拉力的缺点在于需要较大的初始拉力才能撕开镀锡铁片材料,一旦镀锡铁片被撕开,突然释放的拉力会导致瓶体猛烈摇晃脱离使用者,以戏剧化的方式溢出内容物。
除了镀锡铁片较低的硬度外,皇冠盖的厚度或规格也有助于实现较小的拉力。例如,本发明皇冠盖推荐的厚度低于0.28mm (参见表1第2项)。标准的瓶盖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28mm。其中,实施例的皇冠盖材料藉由起皱结构强化,在座部的实施例中,其厚度可能小于标准皇冠盖,例如,一种大约像0.16mm一样薄的规格。
除了上文描绘的前述实施例之外,一个补充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缩小尺寸的皇冠盖,实现了额外的优势。
全球使用的瓶盖量数以亿计,而瓶盖成本有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制作瓶盖所需的材料量。降低这类成本的方法是减少每一个皇冠盖所使用的材料量。可经由制作薄型皇冠盖,或降低皇冠盖规格来减少该材料的使用量。藉由使用较少的材料来缩小尺寸,但此举制造不坚固的皇冠盖,可能危及皇冠盖的完整性。另一种方法是使用较少但使用较为坚固的材料。但是,坚固的材料可能比一般用来制造皇冠盖的标准镀锡板更为昂贵,这会损及节省成本的目的。一种可达到降低材料量,且使用相同材料且不损及强度的方式是具有起皱结构的皇冠盖。关于这种起皱结构,本文已在图13描述,例如,本发明皇冠盖在顶端形成一座部,用以承接开瓶器组件。下文是本发明皇冠盖低规格实施例的描述,其中利用了起皱结构的优点。
现在回到图26,皇冠盖1包括顶端110部分邻接一止于座部18的凹陷部120。锐角(裙部)7从顶端110向下延伸。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凸缘从锐角(裙部)7倾斜延伸。在锐角(裙部)7的周围部分,形成可替代的凹槽 1 5 0 和槽脊152。皇冠盖1和其它附图中所示皇冠盖,皆采用以杠杆开启的撬开式瓶盖。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藉由扭转开启的旋开式瓶盖(未显示于图中),正如熟悉皇冠盖技术人员所理解的状况。最后,适于使用的皇冠盖1与合适的拉环形式一起装配组装至座部18上,同时具有有效的刻痕线凸起于皇冠盖1上,如上所述。
座部18是凹陷的,也就是说,它低于顶端110,但是借助于过渡表面邻接于顶端110,本文为方便起见,将称作凹陷部120。凹陷部120可透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形成于皇冠盖1中,从而提供各种有利的形状。例如,在具体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皇冠盖1材料完整地形成同心层、凹槽或阶梯,直到座部18达到预期深度,如图26所示。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从顶端110到座部18形成具有平滑弯曲表面的凹陷部120。据推测,凹陷部120的形式可作为支撑或结构强化的作用,有助于座部18之坚挺,使其免于偏斜或变形。
锐角(裙部)7沿着皇冠盖1的外围从顶端110向下延伸,在特定的示范性实施例中,顺畅地并入一个向下且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的凸缘。锐角(裙部)7最适于被压接于瓶颈上,以达到密封目的。锐角(裙部)7在特定的示范性实施例中,被细分为波浪形,反复部分定义为凹槽 150 和槽脊152。优选的,反复部分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区隔,致使每一个凹槽150与环绕皇冠盖1周围的其它所有凹槽150均相同,且每个槽脊152与环绕皇冠盖1周围的其它所有槽脊152均相同。应理解的是,皇冠盖1可能包含任何数量的凹槽150以及槽脊152。
参见图27A和27B、图28A和28B、及图29A和29B,每个实施例描绘的「B」图示透过BB线对应于「A」的水平断面。每个实施例指定的27A/B、28A/ B和29A/ B,其特征在于其座部18的特定直径,每个实施例分别按宽度B标示为宽度210、310和410,并按深度将凹陷部120分别标示深度A为深度220、320以及420。
藉由选择的实施例,以起皱结构达到强化材料的特定结果,例如,具有特定座部直径的宽度210、310或410 以及特定凹陷的深度220、320或420的组合。例如,图27A-图27B的示范性实施例,座部直径宽度210相对较宽,凹陷的深度220则为中等深度。图28A-图28B的示范性实施例,其座部宽度310为中等宽度,凹陷的深度320是三个实施例中最深的。图29A-图29B的示范性实施例,其座部直径之宽度410是实施例中最窄的,凹陷的深度420深度为三个实施例中最浅的。为了藉由起皱结构达到强化材料所需的效果,可将座部之宽度210、310或410与凹陷之深度如220、320 或420进行组合,从而选择得以实现的特定实施例。透过起皱结构强化材料,已由薄片材料所形成的薄板或平板获得验证。一个薄片材料的产品如果具有起皱结构,就可用较少的材料提供横向强度。瓶盖就是一个薄片材料的产品,其中的薄板常使用钢材或镀锡板材,经由塑形而固定于瓶体或其它容器的顶端。一种标准的撬开式或拧开式瓶盖应有的材料厚度,主要是考虑防泄露性及瓶盖连结至容器的牢固性而确定之。
起皱结构容许瓶盖使用较少的材料,同时拥有皇冠盖标准厚度的等效强度。具有起皱结构的皇冠盖会更薄,也就是说,相较于标准瓶盖,可缩小尺寸,而降低瓶盖规格的优点是透过使用较少的材料来节省成本。
缩小尺寸的另一优势在于起皱结构的瓶盖对创新的「拉拔式」瓶盖产生了效用,正如上文所述,皇冠盖上连结一拉片组件。该拉片可断开瓶盖材料,并使用开瓶器组件的拉环撕扯皇冠盖脱离瓶体。缩小尺寸的瓶盖更易于撕扯分离,因为该瓶盖为薄片材料,且撕扯的动作平行于起皱结构加固材料的方向,因此,撕扯力不需超过材料起皱结构的加固力。起皱结构提供垂直于材料起皱方向的强化。
除了本发明附图说明的结构外,应理解的是,将会出现具备本发明起皱结构优点和提供降低瓶盖规格的其它结构,例如,从裙部顶部朝向座部中心延展的同心环,以及形成于瓶盖板面上的装饰样式,诸如星状、品牌标志、运动队标志、宗教徽章等,皆包含于本发明中。
有多种起皱结构的方式提供于瓶盖,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冲压、模压、压花加工等。本发明的非金属皇冠盖可透过塑料皇冠盖的注射成型或其它适当的生产手段来制造。
相较于传统皇冠盖目前的商业化生产,本文所述的起皱结构皇冠盖的具体实施例中,如撬开式或拧开式的实施例,皆与增强硬度的钢材一起成型。例如,传统皇冠盖通常由单相轧压镀锡铁片所制成,硬度T4级 ,厚度为0.21mm到0.23mm。根据ASTM 623,该镀锡铁片在30T硬度计测出的平均硬度(也就是说,报告硬度值,不考虑+/变数)约为6 1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皇冠盖1更薄、更轻;例如,皇冠盖1可由厚度约为0.16mm到0.18mm的材料制成,且其性能与常规较厚的瓶盖相当或大致相当。当皇冠盖1的结构由强度更大的钢材制成时,更易达成减少金属用量的目的。例如,发明人已经证实使用DR8 (根据ASTM 623)或DR550 (根据EN 10203)可制成具有凹槽的高效益低规格皇冠盖。可选地,发明人推测尚可使用其它材料,如单相轧压镀锡铁薄片或回火强化型材料,以及本发明所述具有类似性能的无锡钢板等。
皇冠盖1根据30T硬度计测出较适宜的平均硬度应大于6 2 (符合A S T M 6 2 3),适宜硬度应大于65,更适宜的硬度应大于68,最适宜的硬度应在71以上。图26及图28A实施例使用硬度为73的钢材,证实非常有效。硬度上限的设定取决于与硬板材有关的压接过程或回弹(可能使卷曲凸缘呈非卷曲态)中玻璃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皇冠盖1可采用传统的冲压设备制成,只需稍微变更工具组件形成所需结构(如凹槽、十字状、星状以及涟漪状)。皇冠盖1亦可采用传统设备压接而成,相较于现有的传统压接机,只需将缩口改小即可。
因为硬度与屈服点反映的强度有关,所以皇冠盖的硬度可由屈服点的相应标度表示之。例如,DR8或DR550镀锡铁片的屈服点为550 MPA ( 拉力试验结果)。
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拉环开瓶器实施例中,使用的软性材料,如软性的镀锡铁片比T4甚或铝质材料更具优势,因为它们易于打开和撕裂。由起皱结构所提供的强度,容许使用相对软质的皇冠盖材料,同时保持容器所需的安全密合强度。发明者认为,最佳的皇冠盖实施例是具有安全密合强度和易于打开及撕裂软性材质的组合,而那是设计和工程的选择性问题。在本规范中,本发明包含的皇冠盖不具全部结构、材料和/或优点。
根据实施例的描述,按本发明制成的商业用皇冠盖比许多常规的皇冠盖少用高达25%的材料(例如,钢材或镀锡铁片),在碳排放方面亦具有相应的优势。材料节省的重量约略相称于金属减少的厚度。再者,尽管冷却单个皇冠盖所需的能量不多,但冷却每年生产的皇冠盖(北美约450亿,全球约3000亿)所节约的能源还是很可观的。
缩小尺寸皇冠盖对减少镀锡铁片或钢材的成本造成影响,而PVC/不含PVC的衬垫材料可用来作为附加物,这使得金属皇冠盖和PVC或不含PVC的衬垫材料,皆可在「现行的垃圾填埋场」中进行生物降解。
在RGC中,产生较低的生产和重量的运输成本,进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啤酒或汽水产业用来生产皇冠盖的镀锡铁片或钢材的厚度范围在0.21mm–0.24mm之间。本发明缩小尺寸皇冠盖使用的厚度为0.17mm–0.19mm。一个标准的撬开式或旋开式皇冠盖,重约2.38克,而缩小尺寸皇冠盖的重量约2.14克,可节省减量10%所生成的材料成本。
缩小尺寸皇冠盖另一个可见的效益是皇冠盖的运输成本。重量减少涉及节省运输燃料成本,运输车辆的磨损和降低运输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标准瓶盖的传统包装,每箱为10,000个,如表1所示,但本发明缩小尺寸皇冠盖的实施例中,每箱可容纳11000皇冠盖,从而减少能量、运输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缩小尺寸皇冠盖实施例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节省生产成本、降低每个皇冠盖单价、降低运输成本、降低负载成本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除了本文上述的所有实施例外,一个适合用于每一个实施例工程、设计或营销选择的附加功能,就是热敏变色油墨,称之为热变色油墨,如所述,例如,美国专利号6634516至Carballido,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这种热变色油墨具有改变颜色的属性,在室温下(约210˚C)是一种颜色,冷却后又是另一种颜色,例如,在标准零售冷藏温度40˚ C的颜色。在一个示范例应用中,例如,在室温下,油墨是透明的,但在冷藏温度下,则变得相对不透明和可见,因此,客户可用视觉确认约略温度而无须触碰容器。
现在回到附图,本发明在关于刻痕线排列在相对于开瓶器组件的配置上, 仔细考虑了多种可替代的示范性实施例。图30-图33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示范性 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中所示有一个大致位于皇冠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4-图37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中所示有一个大 致位于皇冠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来看附图 30,透过圆之顶端部分110的描绘,显示开瓶器组件设置的部分。相对于圆之顶端部分110,凹部115A和115B被限定坐落在圆之顶端部分110下方的位置。易裂刻痕线122A,124A,126A和122B,124B,126B分别从顶点120A、120B靠近开瓶器组件设置之顶端部分110呈辐射状延伸,提供一种易裂刻痕线的布置。顶点120A、120B与凸起凹部115A、115B基本上是共线。根据特定工程设计的选择,在具体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凹部115A、115B是凹面或凸面形状。
图31说明一种可替代示范性实施例,其中刻痕线顶点120A、120B被限定在凹部115A、115B上方的位置,且大致平行于凹部115A、115B形成的虚线位置。底部刻痕线228约从凹部115A、115B之间延伸至末端,但该末端并未延伸至皇冠盖的环形裙部。
图 32说明另一个可替代示范性实施例,其中刻痕线之顶点320A被限定在开瓶器组件110第一侧面的位置,刻痕线之另一顶点320B被限定在开瓶器组件110第二侧面的位置,大致相对于顶点320A。刻痕线330以圆弧形从顶点320A延伸至320B,位于开瓶器组件110(参阅图30)和凹部115A、115B之间。
图33说明实施例进一步提供底部的刻痕线228。
对应于上述图30-图33,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具有偏心拉环组件位置与各种刻痕线的实施例。图34说明一种可替代图30的皇冠盖实施例,具有一偏心的开瓶器组件位置。图35说明一种可替代图31的皇冠盖实施例,具有一偏心的开瓶器组件位置。图36说明一种可替代图32的皇冠盖实施例,具有一偏心的开瓶器组件位置。图37说明一种可替代图33的皇冠盖实施例,具有一偏心的开瓶器组件位置。在图35和图37 中,底部刻痕线229(对应于228)延伸到环形裙部,终止于皇冠盖边缘之前。刻痕线末端在制造前业已决定,这取决于预期容器内含物的性质或其它因素。
图38是描绘本发明皇冠盖具有开瓶器组件的俯视图,包括铆钉4,拉环2,拉片3,安装在皇冠盖顶端的偏心位置。
图39描绘图38皇冠盖的部分开启位置。藉由开瓶器组件沿易裂刻痕线之切割线6d和尾段6f拉开皇冠盖1,露出凹部115A、115B。
图40描绘图39皇冠盖进一步拉开的状态,将皇冠盖1从容器的易裂刻痕线之切割线6d中分离。刻痕线之尾段6f并未延伸至裙部,以保持皇冠盖以整体件从容器中拉除。由于开瓶器组件上的偏心位置,舌片部分499的长度大于上述实施例的相应部分。
图41是本发明皇冠盖示范性实施例的底部透视示意图。有凹槽的环形裙部410从皇冠盖顶端415向下延伸,而凸起凹部420则下延至皇冠盖的底面内部。由裙部410和顶端415构成。
图42A是本发明皇冠盖示范性实施例的底部透视示意图。图42B是横断面轮廓侧视图,截取自图42A皇冠盖可替代示范性实施例的B-B剖面线。衬垫或密封垫片固定在图42A的皇冠盖底部(参照图41)。图42B显示一个大致为方形轮廓的衬垫。图42C显示一个大致为圆弧形轮廓的衬垫。图42D显示一个大致为V 形轮廓的衬垫,V形顶点略为圆形状。皇冠盖衬垫可增强皇冠盖的气密性。该气密性可透过所选的衬垫构造进一步提高。例如,图42B和图42D中所示的衬垫构造特别适于密封酒类和香槟的瓶子,相较于啤酒用的饮料瓶有较大的直径开口,且其内容物所需的货架寿命也比啤酒或饮料来得长。
图43B是一个角剖面视图,截取自图43A沿B-B剖面线切割的楔形物。如上所述,衬垫801被布置在皇冠盖1的内部底面。在该图的实施例中,衬垫使用优选地合成软木材料,例如,像Nepro之类。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可达到上述诸项功能及目的,故本发明应符合专利申请要件,故依法提出申请。

Claims (18)

1.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皇冠盖包括:
一个具有凹形连接部分的顶端部分,其中该凹形连接部分皱缩顶端部分;
一个从顶端部分下延的环形裙部,终止于下端的环形边缘;
一个开瓶器组件在连接部分固定至顶部,该开瓶器组件至少部分容设于凹形连接部分内;
一种易裂刻痕线形成由横截面看包括相对弯曲边缘的连接使得易裂刻痕线在断裂时两侧形成非锐边的边缘,进一步包含:
第一条刻痕线从连接部分沿径向连续延伸至下端的裙部边缘;和
曲线的第二条刻痕线包含:
一上端径向部分,从顶端的连接部分沿径向连续延伸至环形裙部的侧壁,和一下端环形部分,沿环形裙部的侧壁,从上端径向部分环绕延伸至末端,大致从下端的环形裙部隔开;和
一圆弧形第三条刻痕线在凹形连接部分内连接第一条刻痕线的一第一端到第二条刻痕线的一第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瓶器组件进一步包含:
一拉环;
一拉片固定至拉环;和
一铆钉固定至拉片和顶部的连接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第三条刻痕线形成在至少部分铆钉的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进一步包含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连接部分与中心部分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进一步包含一个中心部分,其中连接部分从中心部分偏离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设于顶端部分中心,且所述铆钉由连接部分偏离中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条刻痕线逐渐变细,致使靠近环形裙部的深度大于靠近连接部分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还包含位于顶端部分的一指甲凹部,便于手动去除皇冠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个对应于顶端部分和裙部限定的内底部分;一衬垫被固定至内底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拉环上的软垫。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进一步包含顶端两个凹陷区域为缩皱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皇冠盖厚度规格在0.12mm至28mm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易裂刻痕线的布置限定了易裂皇冠盖的易裂部分,该易裂部分从连接部分向外延伸至下端的裙部边缘,其横断面具有弯曲的轮廓形状,一方形轮廓形状或一V形轮廓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第四条刻痕线,该第四条刻痕线的一第一端紧邻圆弧形第三条刻痕线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包含多个锐角。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裙部不含锐角。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刻痕线是曲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瓶器组件进一步包含两个或更多凸起的凹部紧邻设于开瓶器组件连接部分。
CN201410396765.1A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86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6765.1A CN104386347B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6765.1A CN104386347B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6347A CN104386347A (zh) 2015-03-04
CN104386347B true CN104386347B (zh) 2018-04-13

Family

ID=52604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676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86347B (zh) 2014-08-13 2014-08-13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863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726505A (zh) * 2015-01-26 2017-08-01 World Bottling Cap Llc 具有開瓶器組件的冠形瓶蓋(一)
WO2018228197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莆田市福展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易开皇冠盖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36722A1 (fr) * 1982-11-25 1984-06-01 Cebal Bouchon a element d'inviolabilite interieur
CN2060155U (zh) * 1989-03-17 1990-08-08 广东省国营水丰农场 一种易开瓶盖
CN2468929Y (zh) * 2001-03-30 2002-01-02 李利顺 易拉瓶盖
CN2478943Y (zh) * 2001-04-10 2002-02-27 董焕文 无铆钉撕拉式皇冠瓶盖
CN2716160Y (zh) * 2002-01-28 2005-08-10 沃迪姆·根纳迪维奇·莎迪库 金属瓶盖
CN2797233Y (zh) * 2004-12-27 2006-07-19 叶学聪 全脱式金属易开盖
CN2883215Y (zh) * 2006-02-21 2007-03-28 刘忠良 新型易拉瓶盖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1544B2 (en) * 2006-01-14 2011-11-22 World Bottling Cap, LLC Easy-pull crown bottle cap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36722A1 (fr) * 1982-11-25 1984-06-01 Cebal Bouchon a element d'inviolabilite interieur
CN2060155U (zh) * 1989-03-17 1990-08-08 广东省国营水丰农场 一种易开瓶盖
CN2468929Y (zh) * 2001-03-30 2002-01-02 李利顺 易拉瓶盖
CN2478943Y (zh) * 2001-04-10 2002-02-27 董焕文 无铆钉撕拉式皇冠瓶盖
CN2716160Y (zh) * 2002-01-28 2005-08-10 沃迪姆·根纳迪维奇·莎迪库 金属瓶盖
CN2797233Y (zh) * 2004-12-27 2006-07-19 叶学聪 全脱式金属易开盖
CN2883215Y (zh) * 2006-02-21 2007-03-28 刘忠良 新型易拉瓶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6347A (zh) 2015-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8348B (zh) 易拉瓶盖
US11548683B2 (en) Bottle crown with opener assembly
CN105819082B (zh) 具有开瓶器组件的冠形瓶盖
US11046479B2 (en) Non-metal and hybrid bottle crowns with opener assembly
CN104386347B (zh)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皇冠盖
US20160083136A1 (en) Non-Metal and Hybrid Bottle Crowns With Opener Assembly
AU2014202533B2 (en) Easy-pull bottle ca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