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0826B - 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0826B
CN104380826B CN201380029832.XA CN201380029832A CN104380826B CN 104380826 B CN104380826 B CN 104380826B CN 201380029832 A CN201380029832 A CN 201380029832A CN 104380826 B CN104380826 B CN 104380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dcch
station apparatus
pdcch
ecce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98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0826A (zh
Inventor
中岛大一郎
示泽寿之
野上智造
今村公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80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0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之间能够有效率地发送接收包括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的信号。由将一个DL PRB对分割为多个的资源构成eREG,由多个eREG的集合构成eCCE,第二PDCCH由一个以上的eCCE的集合构成,PUCCH的资源与各个eCCE对应,包括:第一接收处理部,从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多个第二PDCCH区域的信息和表示对各个第二PDCCH区域开始与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对应的PUCCH的资源的信息;以及第一控制部,基于接收到的信息,对各个第二PDCCH区域设定开始与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对应的PUCCH的资源。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由多个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构成的通信系统中,有效率地控制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的资源,移动台装置能够对基站装置有效率地发送包括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的信号,基站装置能够从移动台装置有效率地接收包括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的信号的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注册商标))中,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的演进(以下,称为“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注册商标)))”或者“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进行标准化。在LTE中,作为从基站装置到移动台装置的无线通信(称为下行链路(DL))的通信方式,使用作为多载波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方式。此外,在LTE中,作为从移动台装置到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称为上行链路(UL))的通信方式,使用作为单载波发送的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在LTE中,作为SC-FDMA方式,使用DFT-Spread OFDM(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 OFDM))方式。
使LTE发展、应用新的技术的LTE-A(LTE-Advanced)进行标准化。在LTE-A中,至少支持与LTE相同的信道结构。信道意味着用于信号的发送的介质。在物理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物理信道,在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逻辑信道。作为物理信道的种类,有用于下行链路的数据以及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用于下行链路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用于上行链路的数据以及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用于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用于为了确立下行链路的同步的同步信道(Synchronization CHannel:SCH)、用于为了确立上行链路的同步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用于下行链路的系统信息的发送的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等。移动台装置或者基站装置将从控制信息、数据等生成的信号配置在各物理信道中发送。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或者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发送的数据称为传输块。
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配置的控制信息称为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表示对于在接收到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配置的数据的肯定响应(Acknowledgement:ACK)或者否定响应(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的控制信息(接收确认响应(ACK/NACK)),或者表示上行链路的资源的分配的请求的控制信息(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或者表示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也称为信道质量)的控制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
<协同通信>
为了减轻或抑制对于小区边缘区域的移动台装置的干扰,或者为了增大接收信号功率,正在研究对LTE以及LTE-A应用在相邻小区间相互协同而进行通信的小区间协同通信(Cooperative Multipoint:CoMP通信)。另外,例如,将基站装置使用任意的一个频带进行通信的方式称为“小区(Cell)”。例如,作为小区间协同通信,正在研究在多个小区中对信号应用不同的加权信号处理(预编码处理),多个基站装置将该信号协同而发送给同一个移动台装置的方法(也称为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等。在该方法中,能够提高移动台装置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能够改善移动台装置中的接收特性。例如,作为小区间协同通信,正在研究在多个小区中协同而对移动台装置进行调度的方法(协同调度(Coordinated Scheduling:CS))。在该方法中,能够提高移动台装置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例如,作为小区间协同通信,正在研究在多个小区中协同应用波束成形而对移动台装置发送信号的方法(协同波束成形(Coordinated beamforming:CB))。在该方法中,能够提高移动台装置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例如,作为小区间协同通信,正在研究只在一个小区中使用预定的资源而发送信号,在另一个小区中不使用预定的资源而发送信号的方法(消隐(Blanking)、静默(Muting))。在该方法中,能够提高移动台装置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
另外,关于在协同通信中使用的多个小区,不同的小区既可以由不同的基站装置构成,不同的小区也可以由被相同的基站装置管理的不同的RRH(也称为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比基站装置小型的室外型的无线部、远程无线单元(Remote RadioUnit:RRU))构成,不同的小区也可以由基站装置和被该基站装置管理的RRH构成,不同的小区也可以由基站装置和被不同于该基站装置的基站装置管理的RRH构成。
覆盖范围宽的基站装置一般被称为宏基站装置。覆盖范围窄的基站装置一般被称为微微基站装置或者豪微微基站装置。正在研究RRH一般在覆盖范围比宏基站装置窄的区域中的应用。如由宏基站装置和RRH构成、且由宏基站装置支持的覆盖范围包括由RRH支持的覆盖范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而构成的通信系统那样的展开被称为异构网络展开。正在研究在这样的异构网络展开的通信系统中,宏基站装置和RRH对位于相互重复的覆盖范围内的移动台装置协同而发送信号的方法。这里,RRH被宏基站装置管理,发送接收被控制。另外,宏基站装置和RRH通过光纤等的有线线路或使用了中继技术的无线线路而连接。这样,通过宏基站装置和RRH分别使用一部分或者全部相同的无线资源而执行协同通信,能够提高宏基站装置构筑的覆盖范围的区域内的综合的频率利用效率(传输容量)。
移动台装置在位于宏基站装置或者RRH的附近的情况下,能够与宏基站装置或者RRH进行单小区通信。即,某个移动台装置不使用协同通信,与宏基站装置或者RRH进行通信,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例如,宏基站装置接收来自在距离上接近本装置的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的信号。例如,RRH接收来自在距离上接近本装置的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的信号。进一步,移动台装置在位于RRH构筑的覆盖范围的边缘附近(小区边缘)的情况下,需要对于来自宏基站装置的同一信道干扰的对策。作为宏基站装置和RRH的多小区通信(协同通信),正在研究通过使用在相邻基站装置之间相互协同的CoMP方式,减轻或者抑制对于小区边缘区域的移动台装置的干扰的方法。
此外,正在研究移动台装置在下行链路中接收使用协同通信而从宏基站装置和RRH的双方发送的信号,在上行链路中,以适合宏基站装置或者RRH中的其中一个的形式发送信号的方法。例如,移动台装置以适合在宏基站装置中接收信号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例如,移动台装置以适合在RRH中接收信号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由此,降低上行链路的不必要的干扰,能够提高频率利用效率。
在移动台装置中,关于数据信号的接收处理,需要取得表示在数据信号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编码率、空间复用数、发送功率调整值、资源的分配等的控制信息。正在研究对LTE以及LTE-A导入发送与数据信号有关的控制信息的新的控制信道(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非专利文献1)。例如,正在研究改善整体的控制信道的容量(capacity)。例如,正在研究对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支持频域中的干扰协同。例如,正在研究对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支持空间复用。例如,正在研究对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支持波束成形。例如,正在研究对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支持分集(diversity)。例如,正在研究在新的类型的载波中使用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正在研究在新的类型的载波中,不进行作为对小区内的全部移动台装置公共的参考信号的发送。例如,正在研究在新的类型的载波中,比以往减少作为对小区内的全部移动台装置公共的参考信号的发送频度。例如,正在研究在新的类型的载波中,使用在移动台装置中固有的参考信号对控制信息等的信号进行解调。
例如,作为波束成形的应用,正在研究对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应用协同通信、多个天线发送。具体而言,正在研究多个基站装置、多个RRH对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应用预编码处理,对用于对该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进行解调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也应用相同的预编码处理。具体而言,正在研究多个基站装置、多个RRH将应用相同的预编码处理的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RS配置在配置PDSCH的资源的区域,进行发送。正在研究移动台装置使用接收到的RS并且是进行了预编码处理的RS,对进行了相同的预编码处理的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进行解调,取得控制信息。在该方法中,在基站装置和移动台装置之间不需要交换与在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中应用的预编码处理有关的信息。
例如,作为分集的应用,正在研究使用在频域离散的资源而构成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获得频率分集的效果的方法。另一方面,正在研究在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应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使用在频域中不离散的资源而构成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号的方法。
正在研究构成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映射方法。正在研究将构成一个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映射的单位设为预先确定的个数的物理资源块对的组(set)(非专利文献2)。例如,作为构成一个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映射的单位的、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的组称为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组(enhanced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et:ePDCCH组)。在非专利文献2中,正在研究对移动台装置构成由预先确定的个数的物理资源块对构成的多个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正在研究在构成多个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组的多个移动台装置中,一部分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组由共同的多个物理资源块对构成,不同的一部分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组由不同的多个物理资源块对构成。正在研究移动台装置在构成的多个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组的各个中,进行用于检测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解码处理。
另一方面,正在研究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分配方法,该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用于对于通过在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发送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分配资源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ACK/NACK的发送接收(非专利文献3)。正在研究如下方法:不使用显式地表示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信令,基于在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使用的逻辑性的资源(增强的控制信道元素(enhanced Control ChannelElement:eCCE))的编号,隐式地判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
在非专利文献3中,正在研究如下方法:关于在对于通过在现有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发送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分配资源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ACK/NACK的发送接收中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和在对于通过在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发送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分配资源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ACK/NACK的发送接收中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能够共享至少一部分资源。在现有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使用不使用显式地表示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信令,基于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使用的逻辑性的资源(控制信道元素(enhancedControl Channel Element:eCCE))的编号,隐式地判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方法,开始与控制信道元素的对应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换言之进行与最小的编号的控制信道元素的对应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被控制,表示开始与控制信道元素的对应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信息从基站装置预先通知到移动台装置。正在研究在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开始与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的控制信道元素的对应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和开始与现有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元素的对应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被独立地控制,表示开始与增强的控制信道元素的对应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信息、和表示开始与控制信道元素的对应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信息独立地从基站装置预先通知到移动台装置。
在前述的隐式地判断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方法中,预先在上行链路中预约多个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在被预约的多个资源中,按每个子帧实际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的资源依赖于按每个子帧使用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控制信道元素和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增强的控制信道元素。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G RAN1#66bis、Zhuhai、China、10-14、October、2011、R1-113589“Way Forward o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nhancements by UE-specificRS”
非专利文献2:3GPP TSG RAN1#69、Prague、Czech Republic、21-25、May、2012、R1-121976“Design Principle for E-PDCCH Multiplexing”
非专利文献3:3GPP TSG RAN1#69、Prague、Czech Republic、21-25、May、2012、R1-123013“WF on PUCCH format 1a/1b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ePDCCH based HARQ-ACKs”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在对于通过在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发送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分配资源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ACK/NACK的发送接收中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分配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在多个移动台装置中构成多个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组的情况。
在不同的移动台装置使用了由相同的资源构成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产生信号的冲突,相互的信号对另一方的信号产生干扰,信号的接收质量恶化。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信号的冲突,关于预约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按每个移动台装置预先准备不同的资源会导致开销的增大,系统的容量变差。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涉及在由多个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构成的通信系统中,有效率地控制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的资源,移动台装置能够对基站装置有效率地发送包括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的信号,基站装置能够从移动台装置有效率地接收包括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的信号的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手段。即,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是由多个终端装置以及能够使用EPDCCH和PUCCH与所述多个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构成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包括: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设定多个EPDCCH组的结构,并将开始与ECCE索引的对应的PUCCH资源对各个所述EPDCCH组的结构进行设定;以及第二发送处理部,将表示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多个所述EPDCCH组的结构和多个所述PUCCH资源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处理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多个EPDCCH组的信息和表示对于各个所述EPDCCH组的PUCCH资源偏移的信息;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根据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设定多个EPDCCH组;以及第一控制部,根据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对在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各个所述EPDCCH组设定开始与ECCE索引的对应的PUCCH资源。
(2)此外,本发明的终端装置是能够使用EPDCCH和PUCCH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处理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多个EPDCCH组的信息和表示对于各个所述EPDCCH组的PUCCH资源偏移的信息;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根据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设定多个EPDCCH组;以及第一控制部,根据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对在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各个所述EPDCCH组设定开始与ECCE索引的对应的PUCCH资源。
(3)此外,本发明的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PUCCH用于ACK/NACK的发送接收,所述ACK/NACK与由检测到的EPDCCH表示资源分配的信息的PDSCH的数据对应。
(4)此外,本发明的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PUCCH使用PUCCH格式1a或者PUCCH格式1b。
(5)此外,本发明的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至少基于构成包括所述PDSCH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的所述EPDCCH的一个以上的ECCE的最小的编号的ECCE索引、和开始与所述EPDCCH检测到的EPDCCH组的ECCE的对应的PUCCH资源,判断用于所述ACK/NACK的发送的PUCCH资源。
(6)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是能够使用EPDCCH和PUCCH与多个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设定多个EPDCCH组的结构,并将开始与ECCE索引的对应的PUCCH资源对各个所述EPDCCH组的结构进行设定;以及第二发送处理部,将表示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多个所述EPDCCH组的结构和多个所述PUCCH资源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
(7)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PUCCH用于ACK/NACK的发送接收,所述ACK/NACK与由发送的EPDCCH表示资源分配的信息的PDSCH的数据对应。
(8)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PUCCH使用PUCCH格式1a或者PUCCH格式1b。
(9)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用于能够使用EPDCCH和PUCCH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多个EPDCCH组的信息和表示对于各个所述EPDCCH组的PUCCH资源偏移的信息的步骤;根据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设定多个EPDCCH组的步骤;以及根据所述接收到的信息,对在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各个所述EPDCCH组设定开始与ECCE索引的对应的PUCCH资源的步骤。
(10)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用于能够使用EPDCCH和PUCCH与多个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设定多个EPDCCH组的结构,并将开始与ECCE索引的对应的PUCCH资源对各个所述EPDCCH组的结构进行设定的步骤;以及将表示所述设定的多个所述EPDCCH组的结构和多个所述PUCCH资源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的步骤。
(11)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安装于能够使用EPDCCH和PUCCH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终端装置发挥包括以下功能的一系列功能: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多个EPDCCH组的信息和表示对于各个所述EPDCCH组的PUCCH资源偏移的信息的功能;根据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设定多个EPDCCH组的功能;以及根据所述接收到的信息,对在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各个所述EPDCCH组设定开始与ECCE索引的对应的PUCCH资源的功能。
(12)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是安装于能够使用EPDCCH和PUCCH与多个终端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包括以下功能的一系列功能:设定多个EPDCCH组的结构,并将开始与ECCE索引的对应的PUCCH资源对各个所述EPDCCH组的结构进行设定的功能;以及将表示所述设定的多个所述EPDCCH组的结构和多个所述PUCCH资源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装置的功能。
在本说明书中,在由基站装置设定存在对移动台装置配置控制信道的可能性的区域的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的改良的点上公开本发明,但能够应用本发明的通信方式并不限定于如LTE或者LTE-A那样具有与LTE的向上兼容性的通信方式。例如,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移动台装置能够对基站装置有效率地发送包括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的信号,基站装置能够从移动台装置有效率地接收包括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的信号,能够实现进一步有效率的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发送处理部107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接收处理部10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的接收处理部40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的发送处理部407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的与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设定有关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与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设定有关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整体像的概略的图。
图10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或者RRH4到移动台装置5的下行链路的时间帧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映射了8天线端口用的CSI-RS(传输路径状况测定用参考信号)的DLPRB对的图。
图14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到基站装置3、RRH4的上行链路的时间帧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ACK/NACK用的PUCCH的资源的结构和编号的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第一PDCCH和CCE的逻辑性的关系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资源元素组的配置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中第二PDCCH区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第二PDCCH和E-CCE的逻辑性的关系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局部映射(Localized mapping)的一例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布映射(Distributed mapping)的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eREG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eREG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的第二PDCCH的监视的一例的图。
图25是概念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和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叙述的技术能够在码分复用接入(CDMA)系统、时分复用接入(TDMA)系统、频分复用接入(FDMA)系统、正交FDMA(OFDMA)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以及其他的系统等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用语“系统”以及“网络”常常能够以同义使用。CDMA系统能够安装如通用地面波无线接入(UTRA)或cdma2000(注册商标)等的无线技术(规格)。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注册商标))以及CDMA的其他的改良型。cdma2000覆盖IS-2000、IS-95以及IS-856规格。TDMA系统能够安装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注册商标)))的无线技术。OFDMA系统能够安装如演进的UTRA(Evolved 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UMB))、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Flash-OFDM(注册商标)等的无线技术。3GPP 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是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的E-UTRA。LTE-A是对LTE进行了改良的系统、无线技术、规格。UTRA、E-UTRA、LTE、LTE-A以及GSM在来自被命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机构的文档中进行说明。cdma2000以及UMB在来自被命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机构的文档中进行说明。为了明确性,在本技术的某一侧面中,以下叙述LTE、LTE-A中的数据通信,在以下的记载中多处使用LTE用语、LTE-A用语。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使用图9~图2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整体像以及无线帧的结构等。使用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使用图7~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处理。
图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整体像的概略的图。在该图所示的通信系统1中,基站装置(也称为eNodeB、NodeB、基站(BS:Base Station)、接入点(AP:AccessPoint)、宏基站)3、多个RRH(也称为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具有比基站装置小的室外型的无线部的装置、远程无线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也称为远程天线、分散天线)4A、4B、4C、多个移动台装置(也称为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移动终端(MT:Mobile Terminal)、终端、终端装置、移动终端)5A、5B、5C进行通信。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将RRH4A、4B、4C称为RRH4,将移动台装置5A、5B、5C称为移动台装置5,适当地进行说明。在通信系统1中,基站装置3和RRH4协同与移动台装置5进行通信。在图9中,基站装置3和RRH4A与移动台装置5A进行协同通信,基站装置3和RRH4B与移动台装置5B进行协同通信,基站装置3和RRH4C与移动台装置5C进行协同通信。
另外,RRH也称为基站装置的特殊的方式。例如,RRH能够称为只具有信号处理部,由其他的基站装置进行在RRH中使用的参数的设定、调度的决定等的基站装置。因此,在以后的说明中,应注意基站装置3这样的表现适当地包括RRH4。
<协同通信>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中,能够采用使用多个小区协同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的协同通信(Cooperative Multipoint:CoMP通信)。另外,例如,将基站装置使用任意的一个频带进行通信的方式称为“小区(Cell)”。例如,作为协同通信,在多个小区(基站装置3和RRH4)中对信号应用不同的加权信号处理(预编码处理),基站装置3和RRH4协同将该信号发送给同一个移动台装置5(联合处理、联合传输)。例如,作为协同通信,在多个小区(基站装置3和RRH4)中协同对移动台装置5进行调度(协同调度(Coordinated Scheduling:CS))。例如,作为协同通信,在多个小区(基站装置3和RRH4)中协同应用波束成形而对移动台装置5发送信号(协同波束成形(Coordinated Beamforming:CB))。例如,作为协同通信,只在一个小区(基站装置3或者RRH4)中使用预定的资源而发送信号,在另一个小区(基站装置3或者RRH4)中不使用预定的资源而发送信号(消隐(Blanking)、静默(Muting))。例如,作为协同通信,在多个小区(基站装置3和RRH4)中按每个子帧选择用于发送的小区,对移动台装置5发送信号(动态点切换(Dynamic Point Switching:DPS))。
另外,虽然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省略说明,但关于在协同通信中使用的多个小区,不同的小区既可以由不同的基站装置3构成,不同的小区也可以由被相同的基站装置3管理的不同的RRH4构成,不同的小区也可以由基站装置3和被不同于该基站装置的基站装置3管理的RRH4构成。
另外,多个小区用作在物理上不同的小区,但也可以用作在逻辑上相同的小区。具体而言,也可以是在各小区中使用公共的小区识别符(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 ID)的结构。例如,虽然在物理上不同的小区中使用公共的物理小区ID,但在各个小区中使用不同的虚拟的小区ID(Virtual cell ID)。例如,这样的小区称为虚拟小区(Virtual Cell)。将多个发送装置(基站装置3和RRH4)使用同一个频带对同一个接收装置发送共同的信号的结构称为单频网络(Single Frequency Network:SFN)。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展开设想异构网络展开。通信系统1由基站装置3和RRH4构成,由基站装置3支持的覆盖范围包括由RRH4支持的覆盖范围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而构成。这里,覆盖范围意味着能够满足请求的同时实现通信的区域。在通信系统1中,基站装置3和RRH4对位于相互重复的覆盖范围内的移动台装置5协同发送信号。这里,RRH4被基站装置3管理,发送接收被控制。另外,基站装置3和RRH4通过光纤等的有线线路或使用了中继技术的无线线路而连接。
移动台装置5在位于基站装置3或者RRH4的附近的情况下,也可以与基站装置3或者RRH4进行单小区通信。即,某一移动台装置5也可以不使用协同通信,与基站装置3或者RRH4进行通信,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例如,基站装置3也可以接收来自在距离上接近本装置的移动台装置的上行链路的信号。例如,RRH4接收也可以来自在距离上接近本装置的移动台装置5的上行链路的信号。此外,例如,基站装置3和RRH4的双方也可以接收来自位于RRH4构筑的覆盖范围的边缘附近(小区边缘)的移动台装置5的上行链路的信号。
此外,移动台装置5也可以在下行链路中接收使用协同通信而从基站装置3或者RRH4的双方发送的信号,在上行链路中,以适合基站装置3或者RRH4中的其中一个的形式发送信号。例如,移动台装置5以适合在基站装置3中接收信号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例如,移动台装置5以适合在RRH4中接收信号的发送功率来发送上行链路的信号。
多个RRH4也可以在下行链路中,使用同一个物理性的资源同时发送不同的信号。例如,RRH4A和RRH4B和RRH4C在下行链路中发送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扰频序列的参考信号。将这样使用同一个物理性的资源与在空间上分离的多个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方式称为小区分裂(Cell-splitting)。在一个基站装置3的覆盖区域内多个RRH4形成通信区域,由各个RRH4构成虚拟小区。在这样的小区展开中,移动台装置5不显式地识别虚拟小区的存在,因此,即使在移动台装置5移动到不同的虚拟小区的情况下,也不执行切换步骤。
基站装置3和RRH4也可以在下行链路中,使用同一个物理性的资源同时发送不同的信号。例如,基站装置3和RRH4在下行链路中发送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扰频序列的参考信号。基站装置3和RRH4对要发送的信号执行分别不同的预编码处理,对对于各个区域内的移动台装置5的信号控制波束,从而即使是在频域以及时域中使用了同一个资源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在移动台装置5间的信号实现比较高的正交性,降低同一信道干扰。这样的技术称为MU(多用户(Multi-User))-MIMO。由于在空间上对移动台装置5间的信号进行复用分离,所以也称为SDMA(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使用了使用扰频序列的参考信号的MU-MIMO称为MU-MIMO准正交RS(MU-MIMO with quasi-orthogonal RS)。
在图9中,将RRH4A的附近的区域设为区域A,将RRH4B的附近的区域设为区域B,将RRH4C的附近的区域设为区域C。在基站装置3的区域内,能够对分别用于位于区域A的移动台装置5、位于区域B的移动台装置5、位于区域C的移动台装置5的、后述的第二PDCCH和UE专用RS(UE-specific RS)进行不同的预编码处理。关于存在第二PDCCH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能够对位于区域A的移动台装置5、位于区域B的移动台装置5、位于区域C的移动台装置5独立地设定该区域,独立地应用预编码处理。
在通信系统1中,作为从基站装置3或者RRH4到移动台装置5的通信方向的下行链路(也称为DL:Downlink)包括下行链路导频信道、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也称为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以及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也称为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而构成。PDSCH应用协同通信或者不应用协同通信。PDCCH由第一PDCCH和第二PDCCH(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PDCCH)构成。下行链路导频信道由PDSCH、用于第一PDCCH的解调的第一类型的参考信号(后述的CRS)、PDSCH、用于第二PDCCH的解调的第二类型的参考信号(后述的UE-专用RS)、第三类型的参考信号(后述的CSI-RS)构成。
另外,从一个观点看,第一PDCCH是使用与第一类型的参考信号相同的发送端口(天线端口、发送天线)的物理信道。此外,第二PDCCH是使用与第二类型的参考信号相同的发送端口的物理信道。移动台装置5对映射到第一PDCCH的信号使用第一类型的参考信号进行解调,对映射到第二PDCCH的信号使用第二类型的参考信号进行解调。第一类型的参考信号是在小区内的全部移动台装置5中公共的参考信号,大致插入到全部资源块,是哪一个移动台装置5都能够使用的参考信号。因此,第一PDCCH是哪一个移动台装置5都能够解调。另一方面,第二类型的参考信号是基本上只能插入到被分配的资源块的参考信号。在第二类型的参考信号中,能够与数据相同地自适应性地应用预编码处理。
另外,从一个观点看,第一PDCCH是在PDSCH未被配置的OFDM符号中配置的控制信道。此外,第二PDCCH是在PDSCH被配置的OFDM符号中配置的控制信道。另外,从一个观点看,第一PDCCH是基本上在下行链路系统频带的全部PRB(第1个时隙的PRB)中配置信号的控制信道,第二PDCCH是在下行链路系统频带内的由基站装置3构成的PRB对(PRB)中配置信号的控制信道。另外,细节在后面叙述,但从一个观点看,第一PDCCH和第二PDCCH使用不同的信号结构。第一PDCCH在信号结构中使用后述的CCE结构,第二PDCCH在信号结构中使用后述的eCCE(增强的CCE)(第二元素)结构。换言之,在第一PDCCH和第二PDCCH中,在一个控制信道的结构中使用的资源的最小单位(元素)不同,各控制信道将各自的最小单位包括一个以上而构成。
此外,在通信系统1中,作为从移动台装置5到基站装置3或者RRH4的通信方向的上行链路(也称为UL:Uplink)包括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也称为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 CHannel)、上行链路导频信道(也称为上行链路参考信号(UL RS:Uplink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以及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也称为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而构成。信道意味着在信号的发送中使用的介质。在物理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物理信道,在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中使用的信道称为逻辑信道。
此外,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例如在下行链路中应用协同通信的情况下、例如在下行链路中应用多个天线发送的情况下的通信系统,为了便于说明,说明在上行链路中不应用协同通信的情况、在上行链路中不应用多个天线发送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
PDSCH是用于下行链路的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与在PDCCH中发送的控制信息不同)的发送接收的物理信道。PDCCH是用于下行链路的控制信息(与在PDSCH中发送的控制信息不同)的发送接收的物理信道。PUSCH是用于上行链路的数据以及控制信息(与在下行链路中发送的控制信息不同)的发送接收的物理信道。PUCCH是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息(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的发送接收的物理信道。作为UCI的种类,使用表示对于PDSCH的下行链路的数据的肯定响应(Acknowledgement:ACK)或者否定响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的接收确认响应(ACK/NACK)和表示是否请求资源的分配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等。作为其他的物理信道的种类,使用用于为了确立下行链路的同步的同步信道(Synchronization CHannel:SCH)、用于为了确立上行链路的同步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用于下行链路的系统信息(也称为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的发送的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PBCH)等。此外,PDSCH还用于下行链路的系统信息的发送。
移动台装置5、基站装置3或者RRH4将从控制信息、数据等生成的信号配置在各物理信道中发送。在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或者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发送的数据称为传输块。移动台装置5、基站装置3或者RRH4接收被配置从控制信息、数据等生成的信号而发送的各物理信道。在PDSCH或者PUSCH中发送的数据称为传输块。此外,将基站装置3或者RRH4管辖的区域称为小区。
<下行链路的时间帧的结构>
图10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或者RRH4到移动台装置5的下行链路的时间帧的概略结构的图。在该图中,横轴表示时域、纵轴表示频域。下行链路的时间帧是资源的分配等的单位,由以下行链路的预先确定的宽度的频段以及时段而成的资源块(RB)(也称为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的对(也称为物理资源块对(PRB对))构成。1个下行链路的PRB对(称为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对(DL PRB对))由在下行链路的时域中连续的2个PRB(称为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块(DL PRB))构成。
此外,在该图中,1个DL PRB在下行链路的频域中由12个子载波(称为下行链路子载波)构成,在时域中由7个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符号构成。下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称为下行链路系统频带)是基站装置3或者RRH4的下行链路的通信频带。例如,下行链路的系统带宽(称为下行链路系统带宽)由20MHz的频率带宽构成。
另外,在下行链路系统频带中,根据下行链路系统带宽而配置多个DL PRB(DL PRB对)。例如,20MHz的频率带宽的下行链路系统频带由110个DL PRB(DL PRB对)构成。
此外,在该图表示的时域中,有由7个OFDM符号构成的时隙(称为下行链路时隙)、由2个下行链路时隙构成的子帧(称为下行链路子帧)。另外,将由1个下行链路子载波和1个OFDM符号构成的单元称为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在各下行链路子帧中,至少配置用于信息数据(也称为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的发送的PDSCH、用于对于PDSCH的控制信息的发送的第一PDCCH、第二PDCCH。在该图中,第一PDCCH由下行链路子帧的第1个至第3个OFDM符号构成,PDSCH、第二PDCCH由下行链路子帧的第4个至第14个OFDM符号构成。另外,PDSCH和第二PDCCH配置在不同的DL PRB对中。另外,构成第一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与构成PDSCH、第二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也可以按每个下行链路子帧而变更。另外,构成第二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也可以固定。例如,也可以与构成第一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或构成PDSCH的OFDM符号的数目无关地,第二PDCCH由下行链路子帧的第4个至第14个OFDM符号构成。
另外,在图10中,在图示为第一PDCCH的资源中配置一个以上的第一PDCCH。另外,在图10中,在图示为第二PDCCH的资源中配置一个以上的第二PDCCH。另外,在图10中,在图示为PDSCH的资源中配置一个以上的PDSCH。
虽然在该图中省略图示,但用于下行链路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称为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发送的下行链路导频信道在多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中分散配置。这里,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至少由不同的类型的第一类型的参考信号和第二类型的参考信号和第三类型的参考信号构成。例如,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PDSCH以及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的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第一类型的参考信号用于PDSCH、第一PDCCH的解调,也称为小区专用RS(Cell specific RS:CRS)。第二类型的参考信号用于PDSCH、第二PDCCH的解调,也称为UE专用RS(UE-specific RS)。例如,第三类型的参考信号只用于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也称为信道状态信息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S:CSI-RS)。下行链路参考信号是在通信系统1中已知的信号。另外,构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的数目也可以依赖在基站装置3、RRH4中用于向移动台装置5的通信的发送天线(天线端口)的数目。在以后的说明中,说明作为第一类型的参考信号而使用CRS、作为第二类型的参考信号而使用UE专用RS、作为第三类型的参考信号而使用CSI-RS的情况。另外,UE专用RS还能够使用于应用协同通信的PDSCH、不应用协同通信的PDSCH的解调。另外,UE专用RS还能够使用于应用协同通信(预编码处理)的第二PDCCH、不应用协同通信的第二PDCCH的解调。
PDCCH(第一PDCCH或者第二PDCCH)中配置从表示对于PDSCH的DL PRB对的分配的信息、表示对于PUSCH的UL PRB对的分配的信息、表示移动台识别符(称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调制方式、编码率、重发参数、空间复用数、预编码矩阵、发送功率控制指令(TPC command)的信息等的控制信息生成的信号。将在PDCCH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包括表示对于PDSCH的DL PRB对的分配的信息的DCI称为下行链路分配(也称为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assignment:DL assignment)和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包括表示对于PUSCH的UL PRB对的分配的信息的DCI称为上行链路许可(称为(Uplink grant:UL grant))。另外,下行链路分配包括对于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指令。另外,上行链路分配包括对于PUSCH的发送功率控制指令。另外,1个PDCCH只包括表示1个PDSCH的资源的分配的信息或者表示1个PUSCH的资源的分配的信息,不包括表示多个PDSCH的资源的分配的信息或者表示多个PUSCH的资源的分配的信息。
进一步,作为在PDCCH中发送的信息,有循环冗余校验CRC(Cyclic RedundancyCheck)码。详细说明在PDCCH中发送的、DCI、RNTI、CRC的关系。使用预先确定的生成多项式,从DCI生成CRC码。对生成的CRC码使用RNTI进行“异或”(也称为扰频)的处理。对表示DCI的比特、和对CRC码使用RNTI进行“异或”的处理而生成的比特(称为CRC masked by UE ID)进行了调制的信号,在PDCCH中实际发送。
PDSCH的资源在时域中配置在与包括用于该PDSCH的资源的分配的下行链路分配的PDCCH的资源被配置的下行链路子帧相同的下行链路子帧。
说明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配置。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为了简化说明,在图11中,说明某一个DL PRB对内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配置,但在下行链路系统频带内的多个DL PRB对中使用共同的配置方法。
在画上网格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中,R0~R1分别表示天线端口0~1的CRS。这里,天线端口意味着在信号处理中使用的逻辑性的天线,1个天线端口也可以由多个物理性的天线构成。关于在CRS的发送中使用的天线端口,构成同一个天线端口的多个物理性的天线发送同一个信号。关于在CRS的发送中使用的天线端口,在同一个天线端口内能够使用多个物理性的天线应用延迟分集或者CDD(循环延迟分集(Cyclic Delay Diversity)),但不能使用其他的信号处理。这里,在图11中,表示了CRS对应于两个天线端口的情况,但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也可以对应于不同的数目的天线端口,例如,也可以是对于1个天线端口或4个天线端口的CRS映射到下行链路的资源。CRS能够配置在下行链路系统频带内的全部DLPRB对内。
在画上网格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中,D1表示UE专用RS被配置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这里,天线端口意味着在信号处理中使用的逻辑性的天线,1个天线端口也可以由多个物理性的天线构成。关于在UE专用RS的发送中使用的天线端口,构成同一个天线端口的多个物理性的天线发送进行了不同的信号处理(例如,不同的相位旋转处理)的信号。关于在UE专用RS的发送中使用的天线端口,在同一个天线端口内,使用多个物理性的天线而实现波束成形。在使用多个天线端口而发送UE专用RS的情况下,在各天线端口中使用不同的码。例如,在该码中,使用Walsh码。即,在对于各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中应用CDM(CodeDivision Multiplexing)。这里,UE专用RS也可以根据在映射到其DL PRB对的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中使用的信号处理的类型(天线端口的数目),改变在CDM中使用的码的长度或被映射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的数目。
图11表示在用于UE专用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的数目为1个(天线端口7)或者2个(天线端口7和天线端口8)的情况下的UE专用RS的配置的一例。例如,在基站装置3、RRH4中用于UE专用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的数目为2个的情况下,使用码的长度为2的码,以在相同的频域(子载波)中连续的时域(OFDM符号)的2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为一个单位(CDM的单位),复用UE专用RS而配置。换言之,此时,在UE专用RS的复用中,应用CDM。在图11中,在D1中,天线端口7和天线端口8的UE专用RS通过CDM进行复用。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下行链路子帧内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画上网格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中,D1和D2表示UE专用RS。图12表示在用于UE专用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的数目为3个(天线端口7和天线端口8和天线端口9)或者4个(天线端口7和天线端口8和天线端口9和天线端口10)的情况下的UE专用RS的配置的一例。例如,在基站装置3、RRH4中用于UE专用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的数目为4个的情况下,映射UE专用RS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的数目变为2倍,按每2个天线端口对不同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复用UE专用RS而配置。换言之,此时,在UE专用RS的复用中,应用CDM和FDM(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在图12中,在D1中,天线端口7和天线端口8的UE专用RS通过CDM进行复用,在D2中,天线端口9和天线端口10的UE专用RS通过CDM进行复用。
例如,在基站装置3、RRH4中用于UE专用RS的发送的天线端口的数目为8个的情况下,映射UE专用RS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的数目变为2倍,使用码的长度为4的码,以4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为一个单位,复用UE专用RS而配置。换言之,此时,在UE专用RS的复用中,应用不同的码长的CDM。
此外,在UE专用RS中,对各天线端口的码进一步重叠扰频码。例如,该扰频码基于从基站装置3、RRH4通知的小区ID(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 ID))以及扰频ID而生成。例如,扰频码根据基于从基站装置3、RRH4通知的小区ID以及扰频ID而生成的伪随机序列来生成。例如,扰频ID是表示0或者1的值。此外,也可以在用于UE专用RS的扰频码的生成中,使用对每个移动台装置5单独通知的参数。例如,从基站装置3对每个移动台装置5作为参数而通知虚拟小区ID(虚拟小区ID)。UE专用RS在对设定了使用UE专用RS的移动台装置5分配的PDSCH、第二PDCCH的DL PRB对内配置。也可以在对PDSCH分配的DL PRB对内配置的UE专用RS和在对第二PDCCH分配的DL PRB对内配置的UE专用RS中使用不同的扰频方法。例如,对于在对PDSCH分配的DL PRB对内配置的UE专用RS,从基站装置3对移动台装置5构成两个虚拟小区ID,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而示出使用哪个虚拟小区ID。例如,对于在对第二PDCCH分配的DL PRB对内配置的UE专用RS,从基站装置3对移动台装置5构成一个虚拟小区ID,使用固定值的扰频ID、例如0。
此外,基站装置3以及RRH4既可以分别对不同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分配CRS的信号,也可以对相同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分配CRS的信号。例如,在从基站装置3以及RRH4通知的小区ID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不同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分配CRS的信号。在其他例中,也可以只有基站装置3对一部分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分配CRS的信号,RRH4不对任何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分配CRS的信号。例如,在只从基站装置3通知小区ID的情况下,如前所述,只有基站装置3对一部分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分配CRS的信号,RRH4不对任何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分配CRS的信号。在其他例中,也可以是基站装置3以及RRH4对相同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分配CRS的信号,并从基站装置3以及RRH4发送相同的序列。例如,在从基站装置3以及RRH4通知的小区ID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前述那样分配CRS的信号。
图13是表示映射了8天线端口用的CSI-RS(传输路径状况测定用参考信号)的DLPRB对的图。图13表示在基站装置3以及RRH4中使用的天线端口数(CSI端口数)为8的情况下的CSI-RS被映射的情况。另外,在图13中,为了简化说明,省略了CRS、UE专用RS、PDCCH、PDSCH等的记载。
CSI-RS在各个CDM组中,使用2个码片的正交码(Walsh码),对各个正交码分配CSI端口(CSI-RS的端口(天线端口、资源网格(grid))),对每2个CSI端口进行码分复用。进一步,各个CDM组进行频分复用。使用4个CDM组,CSI端口1~8(天线端口15~22)的8天线端口的CSI-RS被映射。例如,在CSI-RS的CDM组C1中,CSI端口1以及2(天线端口15以及16)的CSI-RS进行码分复用,进行映射。在CSI-RS的CDM组C2中,CSI端口3以及4(天线端口17以及18)的CSI-RS进行码分复用,进行映射。在CSI-RS的CDM组C3中,CSI端口5以及6(天线端口19以及20)的CSI-RS进行码分复用,进行映射。在CSI-RS的CDM组C4中,CSI端口7以及8(天线端口21以及22)的CSI-RS进行码分复用,进行映射。
在基站装置3以及RRH4的CSI-RS的天线端口的数目为8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以及RRH4能够将对PDSCH应用的层数(秩数、空间复用数)最大设为8。此外,基站装置3以及RRH4能够发送在CSI-RS的天线端口的数目为1、2或者4的情况下的CSI-RS。基站装置3以及RRH4能够使用图13所示的CSI-RS的CDM组C1,发送1天线端口用或者2天线端口用的CSI-RS。基站装置3以及RRH4能够使用图13所示的CSI-RS的CDM组C1、C2,发送4天线端口用的CSI-RS。
此外,基站装置3以及RRH4有时分别对不同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分配CSI-RS的信号,有时对相同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分配CSI-RS的信号。例如,基站装置3以及RRH4有时分别对CSI-RS分配不同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和/或不同的信号序列。在移动台装置5中,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CSI-RS、从RRH4发送的CSI-RS分别被识别为与不同的天线端口对应的CSI-RS。从基站装置3发送的CSI-RS的结构(天线端口数、资源位置、发送的子帧)和从RRH4发送的CSI-RS的结构在移动台装置5中独立地设定。此外,从多个RRH4发送的CSI-RS的结构能够分别在移动台装置5中独立地设定。
CSI-RS的结构(CSI-RS-Config-r10)从基站装置3、RRH4通知到移动台装置5。例如,作为CSI-RS的结构,包括表示在CSI-RS中设定的天线端口的数目的信息(antennaPortsCount-r10)、表示配置CSI-RS的下行链路子帧的信息(subframeConfig-r10)、表示配置CSI-RS的频域的信息(ResourceConfig-r10)。CSI-RS的天线端口的数目例如使用1、2、4、8的值中的任一个。作为表示配置CSI-RS的频域的信息,使用表示在从配置与天线端口15(CSI端口1)对应的CSI-RS的资源元素中、开头的资源元素的位置的索引。若决定与天线端口15对应的CSI-RS的位置,则基于预先确定的规则而唯一决定与其他的天线端口对应的CSI-RS。作为表示配置CSI-RS的下行链路子帧的信息,通过索引而表示CSI-RS被配置的下行链路子帧的位置和周期。例如,若subframeConfig-r10的索引为5,则表示对每10个子帧配置CSI-RS,表示在以10个子帧为单位的无线帧中,在子帧0(无线帧内的子帧的编号)中配置CSI-RS。此外,在其他例中,例如,若subframeConfig-r10的索引为1,则表示对每5个子帧配置CSI-RS,表示在以10个子帧为单位的无线帧中,在子帧1和6中配置CSI-RS。
<上行链路的时间帧的结构>
图14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到基站装置3、RRH4的上行链路的时间帧的概略结构的图。在该图中,横轴表示时域、纵轴表示频域。上行链路的时间帧是资源的分配等的单位,由以上行链路的预先确定的宽度的频段以及时段而成的物理资源块的对(称为上行链路物理资源块对(UL PRB对))构成。1个UL PRB对由在上行链路的时域中连续的2个上行链路的PRB(称为上行链路物理资源块(UL PRB))构成。
此外,在该图中,1个UL PRB在上行链路的频域中由12个子载波(称为上行链路子载波)构成,在时域中由7个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符号构成。上行链路的系统频带(称为上行链路系统频带)是基站装置3、RRH4的上行链路的通信频带。上行链路的系统带宽(称为上行链路系统带宽)例如由20MHz的频率带宽构成。
另外,在上行链路系统频带中,根据上行链路系统带宽而配置多个UL PRB对。例如,20MHz的频率带宽的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由110个UL PRB对构成。此外,在该图表示的时域中,有由7个SC-FDMA符号构成的时隙(称为上行链路时隙)、由2个上行链路时隙构成的子帧(称为上行链路子帧)。另外,将由1个上行链路子载波和1个SC-FDMA符号构成的单元称为资源元素(称为上行链路资源元素)。
在各上行链路子帧中,至少配置用于信息数据的发送的PUSCH、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的发送的PUCCH、用于PUSCH和PUCCH的解调(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UL RS(DM RS)。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某一个上行链路子帧中,配置用于为了确立上行链路的同步的PRACH。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在某一个上行链路子帧中,配置用于信道质量、同步偏离的测定等的UL RS(SRS)。PUCCH用于发送表示对于使用PDSCH接收到的数据的肯定响应(ACK:Acknowledgement)或者否定响应(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的UCI(ACK/NACK)、至少表示是否请求上行链路的资源的分配的UCI(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表示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也称为信道质量)的UCI(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另外,在移动台装置5对基站装置3表示请求上行链路的资源的分配的情况下,移动台装置5通过SR的发送用的PUCCH而发送信号。基站装置3根据在SR的发送用的PUCCH的资源中检测到信号的结果,认识到移动台装置5请求上行链路的资源的分配。在移动台装置5对基站装置3表示不请求上行链路的资源的分配的情况下,移动台装置5不通过预先分配的SR的发送用的PUCCH的资源而发送任何信号。基站装置3根据在SR的发送用的PUCCH的资源中未检测到信号的结果,认识到移动台装置5不请求上行链路的资源的分配。
此外,PUCCH在发送由ACK/NACK构成的UCI的情况下、在发送由SR构成的UCI的情况下、在发送由CQI构成的UCI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种类的信号结构。将用于ACK/NACK的发送的PUCCH称为PUCCH格式1a或者PUCCH格式1b。在PUCCH格式1a中,作为对与ACK/NACK有关的信息进行调制的调制方式,使用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在PUCCH格式1a中,根据调制信号而表示1比特的信息。在PUCCH格式1b中,作为对与ACK/NACK有关的信息进行调制的调制方式,使用Q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在PUCCH格式1b中,根据调制信号而表示2比特的信息。将用于SR的发送的PUCCH称为PUCCH格式1。将用于CQI的发送的PUCCH称为PUCCH格式2。将用于CQI和ACK/NACK的同时发送的PUCCH称为PUCCH格式2a或者PUCCH格式2b。在PUCCH格式2a、PUCCH格式2b中,对上行链路导频信道的参考信号(DM RS)乘以根据ACK/NACK的信息而生成的调制信号。在PUCCH格式2a中,发送与ACK/NACK有关的1比特的信息和CQI的信息。在PUCCH格式2b中,发送与ACK/NACK有关的2比特的信息和CQI的信息。
另外,1个PUSCH由一个以上的UL PRB对构成,1个PUCCH在上行链路系统频带内由在频域上具有对称关系且位于不同的上行链路时隙的2个UL PRB构成,1个PRACH由6个ULPRB对构成。例如,在图14中,在上行链路子帧内,由第1个上行链路时隙的频率最低的ULPRB和第2个上行链路时隙的频率最高的UL PRB构成用于PUCCH的UL PRB对的1个。另外,移动台装置5在被设定为不进行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在同一上行链路子帧中被分配了PUCCH的资源和PUSCH的资源的情况下,只使用PUSCH的资源而发送信号。另外,移动台装置5在被设定为进行PUSCH和PUCCH的同时发送的情况下,在同一上行链路子帧中被分配了PUCCH的资源和PUSCH的资源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够使用PUCCH的资源和PUSCH的资源的双方而发送信号。
UL RS是用于上行链路导频信道的信号。UL RS由用于PUSCH以及PUCCH的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解调参考信号(DM 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用于基站装置3、RRH4的PUSCH的频率调度以及自适应调制的信道质量的测定、基站装置3、RRH4和移动台装置5间的同步偏离的测定的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构成。另外,为了简化说明,在图14中,没有图示SRS。DM RS在配置在与PUSCH相同的UL PRB内的情况下和配置在与PUCCH相同的UL PRB内的情况下,配置在不同的SC-FDMA符号中。DM RS是用于PUSCH以及PUCCH的传播路径变动的估计的、在通信系统1中已知的信号。
DM RS在配置在与PUSCH相同的UL PRB内的情况下,配置在上行链路时隙内的第4个SC-FDMA符号中。DM RS在配置在与包括ACK/NACK的PUCCH相同的UL PRB内的情况下,配置在上行链路时隙内的第3个和第4个和第5个SC-FDMA符号中。DM RS在配置在与包括SR的PUCCH相同的UL PRB内的情况下,配置在上行链路时隙内的第3个和第4个和第5个SC-FDMA符号中。DM RS在配置在与包括CQI的PUCCH相同的UL PRB内的情况下,配置在上行链路时隙内的第2个和第6个SC-FDMA符号中。
SRS配置在基站装置3决定的UL PRB内,配置在上行链路子帧内的第14个SC-FDMA符号(上行链路子帧的第2个上行链路时隙的第7个SC-FDMA符号)中。SRS只能够配置在小区内基站装置3决定的周期的上行链路子帧(称为调查参考信号子帧(SRS subframe))中。对SRS子帧,基站装置3分配对每个移动台装置5发送SRS的周期、对SRS分配的UL PRB。
在图14中,表示PUCCH在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频域中配置在最端部的UL PRB中的情况,但也可以是从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端部起第2个、第3个等的UL PRB用于PUCCH。
另外,在PUCCH中使用频域中的码复用、时域中的码复用。频域中的码复用通过以子载波单位,码序列的各码被乘以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了调制的调制信号而被处理。时域中的码复用通过以SC-FDMA符号单位,码序列的各码被乘以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了调制的调制信号而被处理。多个PUCCH配置在同一个UL PRB中,各PUCCH被分配不同的码,通过被分配的码而在频域或者时域中实现码复用。在用于为了发送ACK/NACK的PUCCH(称为PUCCH格式1a或者PUCCH格式1b)中,使用频域以及时域中的码复用。在用于为了发送SR的PUCCH(称为PUCCH格式1)中,使用频域以及时域中的码复用。在用于为了发送CQI的PUCCH(称为PUCCH格式2或者PUCCH格式2a或者PUCCH格式2b)中,使用频域中的码复用。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ACK/NACK用的PUCCH的资源的结构和编号的图。这里,表示使用PUCCH格式1a或者PUCCH格式1b的PUCCH的资源的一例。在图15中,表示在各上行链路子帧中构成24个ACK/NACK用的PUCCH的资源的情况。此外,在图15中,表示在ACK/NACK用的PUCCH的资源中使用2个UL PRB对(UL PRB对5、UL PRB对6)、4个频域的码序列(频域的码(Code))(频域的码1、频域的码2、频域的码3、频域的码4)、3个时域的码序列(时域的码)(时域的码1、时域的码2、时域的码3)的情况。另外,也可以使用与图15所示的数目不同的个数的UL PRB对、频域的码序列、时域的码序列,也可以构成与图15所示的数目不同的个数的PUCCH的资源。图15所示的各PUCCH的资源由UL PRB对、频域的码序列、时域的码序列的不同的组合构成,且在频域或者频域中的码区域或者时域中的码区域中处于正交关系。对由UL PRB对、频域的码序列、时域的码序列的不同的组合构成的PUCCH的资源赋予不同的编号(PUCCH资源索引)。
另外,在图15中,为了简化说明,没有说明在PUCCH中应用的时隙间的频率跳跃。例如,在图15中,表示上行链路子帧的第1个上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的结构,在上行链路子帧的第2个上行链路时隙中,在上行链路系统频带内构成作为频域的对象的UL PRB的资源。例如,在由110个UL PRB对构成的上行链路系统频带中,PUCCH1在上行链路子帧的第2个上行链路时隙中由UL PRB对105的UL PRB、频域的码1、时域的码1构成。此外,也可以对由上行链路子帧的第1个上行链路时隙构成的频域的码序列和由上行链路子帧的第2个上行链路时隙构成的频域的码序列,应用序列跳跃。此外,也可以对由上行链路子帧的第1个上行链路时隙构成的时域的码序列和由上行链路子帧的第2个上行链路时隙构成的时域的码序列,应用序列跳跃。
PUSCH的资源在时域中配置在从包括用于该PUSCH的资源的分配的上行链路许可的PDCCH的资源被配置的下行链路子帧起预定的数(例如,4)后的上行链路子帧。
PDSCH的资源在时域中配置在与包括用于该PDSCH的资源的分配的下行链路分配的PDCCH的资源被配置的下行链路子帧相同的下行链路子帧。
<第一PDCCH的结构>
第一PDCCH由多个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构成。在各下行链路系统频带中使用的CCE的数目依赖于下行链路系统带宽、构成第一PDCCH的OFDM符号的数目、与用于通信的基站装置3(或者RRH4)的发送天线的数对应的下行链路导频信道(CRS)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数目。如后所述,CCE由多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构成。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第一PDCCH和CCE的逻辑性的关系的图。在基站装置3(或者RRH4)和移动台装置5间使用的CCE中,被赋予用于识别CCE的编号。CCE的编号基于预先确定的规则而进行。这里,CCE t表示CCE编号t的CCE。第一PDCCH由以多个CCE而成的集合(CCE集合(CCE Aggregation))构成。以下,将构成该集合的CCE的数目称为“CCE集合数”(CCE aggregation number)(CCE集合等级(CCE aggregation level))。构成第一PDCCH的CCE集合数根据在第一PDCCH中设定的编码率、在第一PDCCH中包含的DCI的比特数,在基站装置3中设定。此外,以下,将由n个CCE构成的集合称为“CCE集合n”。
例如,基站装置3由1个CCE构成第一PDCCH(CCE集合1),或者由2个CCE构成第一PDCCH(CCE集合2),或者由4个CCE构成第一PDCCH(CCE集合4),或者由8个CCE构成第一PDCCH(CCE集合8)。例如,基站装置3对信道质量好的移动台装置3使用构成第一PDCCH的CCE的数目少的CCE集合数,对信道质量差的移动台装置3使用构成第一PDCCH的CCE的数目多的CCE集合数。此外,例如,基站装置3在发送比特数少的DCI的情况下,使用构成第一PDCCH的CCE的数目少的CCE集合数,在发送比特数多的DCI的情况下,使用构成第一PDCCH的CCE的数目多的CCE集合数。
在图16中,用斜线表示的意味着第一PDCCH候选。第一PDCCH候选(PDCCHcandidate)是移动台装置5进行第一PDCCH的解码检测的对象,对每个CCE集合数独立地构成第一PDCCH候选。对每个CCE集合数构成的第一PDCCH候选由分别不同的一个以上的CCE构成。对每个CCE集合数独立地设定第一PDCCH候选的数目。对每个CCE集合数构成的第一PDCCH候选由编号连续的CCE构成。移动台装置5对按每个CCE集合数设定的数目的第一PDCCH候选进行第一PDCCH的解码检测。另外,移动台装置5在判断为检测到发往本装置的第一PDCCH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设定的第一PDCCH候选的一部分不进行第一PDCCH的解码检测(停止)。
构成CCE的多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由多个资源元素组(也称为REG、mini-CCE)构成。资源元素组由多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构成。例如,1个资源元素组由4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构成。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下行链路子帧中的资源元素组的配置例的图。这里,表示用于第一PDCCH的资源元素组,省略了无关的部分(PDSCH、第二PDCCH、UE专用RS、CSI-RS)的图示以及说明。这里,表示第一PDCCH由第1个至第3个OFDM符号构成,配置与2个发送天线(天线端口0、天线端口1)的CRS对应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R0、R1)的情况。在该图中,纵轴表示频域、横轴表示时域。
在图17的配置例中,1个资源元素组由频域的相邻的4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构成。在图17中,第一PDCCH的被赋予同一个码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表示属于同一个资源元素组。另外,跳过配置了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资源元素R0(天线端口0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R1(天线端口1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而构成资源元素组。在图17中,表示从频率最低的第1个OFDM符号的资源元素组起进行编号(码“1”),接着对频率最低的第2个OFDM符号的资源元素组进行编号(码“2”),接着对频率最低的第3个OFDM符号的资源元素组进行编号(码“3”)。此外,在图17中,表示接着对进行了没有配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第2个OFDM符号的编号(码“2”)的资源元素组的频率的相邻的资源元素组进行编号(码“4”),接着对进行了没有配置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第3个OFDM符号的编号(码“3”)的资源元素组的频率的相邻的资源元素组进行编号(码“5”)。进一步,在图17中,表示接着对进行了第1个OFDM符号的编号(码“1”)的资源元素组的频率的相邻的资源元素组进行编号(码“6”),接着对进行了第2个OFDM符号的编号(码“4”)的资源元素组的频率的相邻的资源元素组进行编号(码“7”),接着对进行了第3个OFDM符号的编号(码“5”)的资源元素组的频率的相邻的资源元素组进行编号(码“8”)。对以后的资源元素组也进行相同的编号。
CCE由图17所示的多个资源元素组构成。例如,1个CCE由在频域以及时域中分散的9个不同的资源元素组构成。具体而言,在用于第一PDCCH的CCE中,对下行链路系统频带整体,对如图17所示那样编号的全部资源元素组,使用块交织器以资源元素组单位进行交织,由交织后的编号的连续的9个资源元素组构成1个CCE。
<第二PDCCH的结构>
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设定)存在第二PDCCH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为了便于说明,以后称为第二PDCCH区域)(ePDCCH区域(region))。构成一个第二PDCCH的资源的映射的单位是预先确定的个数的DL PRB对的组,且是一个第二PDCCH区域。能够对移动台装置5构成一个以上的第二PDCCH区域。例如,在构成多个第二PDCCH区域的多个移动台装置5中,一部分第二PDCCH区域能够由共同的多个DL PRB对构成,不同的一部分第二PDCCH区域由不同的多个DL PRB对构成。移动台装置5在构成的多个第二PDCCH区域的各个中,进行用于检测第二PDCCH的解码处理。另外,第二PDCCH区域也可以被称为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组(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et:ePDCCH组)。
图1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中第二PDCCH区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基站装置3能够在下行链路系统频带内构成(设定、配置)多个第二PDCCH区域(第二PDCCH区域1、第二PDCCH区域2、第二PDCCH区域3)。1个第二PDCCH区域由多个DL PRB对构成。例如,1个第二PDCCH区域由4个DL PRB对构成。例如,构成1个第二PDCCH区域的多个DL PRB对既可以由如图18所示那样在频域中分散的DL PRB对构成,也可以由在频域中连续的DLPRB对构成。例如,基站装置3能够对多个移动台装置5的每个构成第二PDCCH区域。在图18中,第二PDCCH区域1、第二PDCCH区域2、第二PDCCH区域3的分别由不同的DL PRB对构成。
能够对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的各个,对所配置的信号设定不同的发送方法。例如,对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的某一第二PDCCH区域,应用适合该移动台装置5的波束成形处理。例如,对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的某一第二PDCCH区域,应用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这里,适合移动台装置5的波束成形处理意味着,基于从移动台装置5通知到基站装置3的信道状态信息(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而进行最合适的预编码处理。这里,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意味着,对构成一个第二PDCCH的、各个DLPRB对的资源,分别进行随机地选择的预编码处理(随机地选择预编码矩阵,乘以信号的处理)。例如,适合移动台装置5的波束成形处理应用于低速移动的移动台装置5并且是信道状态信息适当地反馈到基站装置3的移动台装置5。例如,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应用于高速移动的移动台装置5并且是信道状态信息未适当地反馈到基站装置3的移动台装置5。在执行适合移动台装置5的波束成形处理的第二PDCCH中,对在该第二PDCCH中发送的全部信号执行相同的预编码处理。在执行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的第二PDCCH中,对不同的信号执行不同的预编码处理,而不是对在该第二PDCCH中发送的全部信号执行相同的预编码处理。例如,在执行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的第二PDCCH中,对配置在不同的DL PRB对的信号执行不同的预编码处理。优选地,在执行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的第二PDCCH中,对配置在不同的DLPRB对的信号,使用分别处于正交关系的预编码矩阵。
在DL PRB对内,对发送到相同的移动台装置5的第二PDCCH的信号和UE专用RS应用相同的预编码处理。也可以在进行适合移动台装置5的波束成形处理的第二PDCCH的信号被配置的DL PRB对中,对对于不同的移动台装置5的不同的第二PDCCH的信号执行不同的预编码处理。也可以在进行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的第二PDCCH的信号被配置的DL PRB对中,对对于不同的移动台装置5的不同的第二PDCCH的信号执行相同的预编码处理。
一个第二PDCCH由一个以上的eCCE(第二元素)构成。图19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的第二PDCCH和eCCE的逻辑性的关系的图。在基站装置3(或者RRH4)和移动台装置5间使用的eCCE中,被赋予用于识别E-CCE的编号。eCCE的编号基于预先确定的规则而进行。这里,eCCE t表示eCCE编号t的eCCE。第二PDCCH由以多个eCCE而成的集合(eCCE集合(eCCE Aggregation))构成。以下,将构成该集合的eCCE的数目称为“eCCE集合数”(eCCEaggregation number)(eCCE集合等级(CCE aggregation level))。例如,构成第二PDCCH的eCCE集合数根据在第二PDCCH中设定的编码率、在第二PDCCH中包含的DCI的比特数,在基站装置3中设定。此外,以下,将由n个eCCE构成的集合称为“eCCE集合n”。
例如,基站装置3由1个eCCE构成第二PDCCH(eCCE集合1),或者由2个eCCE构成第二PDCCH(eCCE集合2),或者由4个eCCE构成第二PDCCH(eCCE集合4),或者由8个eCCE构成第二PDCCH(eCCE集合8)。例如,基站装置3对信道质量好的移动台装置3使用构成第二PDCCH的eCCE的数目少的eCCE集合数,对信道质量差的移动台装置3使用构成第二PDCCH的eCCE的数目多的eCCE集合数。此外,例如,基站装置3在发送比特数少的DCI的情况下,使用构成第二PDCCH的eCCE的数目少的eCCE集合数,在发送比特数多的DCI的情况下,使用构成第二PDCCH的eCCE的数目多的eCCE集合数。
在图19中,用斜线表示的意味着第二PDCCH候选。第二PDCCH候选(ePDCCHcandidate)是移动台装置5进行第二PDCCH的解码检测的对象,对每个eCCE集合数独立地构成第二PDCCH候选。对每个eCCE集合数构成的第二PDCCH候选由分别不同的一个以上的eCCE构成。对每个eCCE集合数独立地设定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对每个eCCE集合数构成的第二PDCCH候选由编号连续的eCCE构成。移动台装置5对按每个eCCE集合数设定的数目的第二PDCCH候选进行第二PDCCH的解码检测。另外,移动台装置5在判断为检测到发往本装置的第二PDCCH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设定的第二PDCCH候选的一部分不进行第二PDCCH的解码检测(停止)。
在一个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的eCCE的数目依赖于构成第二PDCCH区域的DL PRB对的数目。例如,一个eCCE对应的资源的量(资源元素的数目)大致等于从将一个DL PRB对的资源分割为4个的资源排除不能用于第二PDCCH的信号的资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第一PDCCH的资源元素)所得的资源的量。例如,在由4个DL PRB对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16个eCCE。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主要说明一个第二PDCCH区域由4个DLPRB对构成,在一个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16个eCCE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例如,一个第二PDCCH区域也可以由不同于4个的个数的DL PRB对构成。例如,一个eCCE对应的资源的量(资源元素的数目)既可以由不同于从将一个DL PRB对的资源分割为4个的资源排除不能用于第二PDCCH的信号的资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第一PDCCH的资源元素)所得的资源的量的量的资源构成,也可以大致等于从将一个DL PRB对的资源分割为2个的资源排除不能用于第二PDCCH的信号的资源(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用于第一PDCCH的资源元素)所得的资源的量。
作为构成第二PDCCH的资源的映射方法,使用2种方法。为了便于说明,称为局部映射(第一映射方法)、分布映射(第二映射方法)。将使用了由局部映射构成的资源的第二PDCCH的发送称为局部传输(Localized transmission)。将使用了由分布映射构成的资源的第二PDCCH的发送称为分布传输(Distributed transmission)。例如,在局部传输中,应用上述的适合移动台装置5的波束成形处理。例如,在分别传输中,应用上述的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局部映射是一个eCCE映射到一个DL PRB对内的资源的方法。分布映射是一个eCCE映射到多个DL PRB对的资源的方法。例如,在分布映射中,一个eCCE映射到第二PDCCH区域的4个DL PRB对的、各自的DL PRB对的一部分资源。换言之,在局部映射中,一个eCCE由一个DL PRB对内的物理性的资源构成。在分布映射中,一个eCCE由汇集了多个DL PRB对的、各自的DL PRB对内的一部分资源的资源构成。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局部映射的一例的图。这里,表示1个第二PDCCH区域由4个DL PRB对构成,在一个DL PRB对内构成4个eCCE,在1个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16个eCCE(eCCE1、eCCE2、eCCE3、eCCE4、eCCE5、eCCE6、eCCE7、eCCE8、eCCE9、eCCE10、eCCE11、eCCE12、eCCE13、eCCE14、eCCE15、eCCE16)的情况。例如,在图20中,各个DL PRB对与构成在图18中表示的某一第二PDCCH区域的各个DL PRB对对应。在图20中,一个块(由编号连续的4个eCCE构成的块)(由eCCE1和eCCE2和eCCE3和eCCE4构成的块、由eCCE5和eCCE6和eCCE7和eCCE8构成的块、由eCCE9和eCCE10和eCCE11和eCCE12构成的块、由eCCE13和eCCE14和eCCE15和eCCE16构成的块)意味着一个DL PRB对的资源。另外,在图20中,表示不是在物理上横轴意味着频域、纵轴意味着时域,而是在概念上1个DL PRB对分割为4个资源,由被分割的资源构成1个eCCE。另外,在图20中,并不意味着DL PRB对内的全部资源作为eCCE而构成的情况,例如,UE专用RS被配置的资源也可以从构成eCCE的资源预先排除。关于构成应用局部映射而构成的一个eCCE的物理资源,在后面叙述。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分布映射的一例的图。这里,表示1个第二PDCCH区域由4个DL PRB对(DL PRB对W、DL PRB对X、DL PRB对Y、DL PRB对Z)构成,在一个DL PRB对内构成16个eREG(增强的资源元素组(enhanced Resource Element Group))(eREG1、eREG2、eREG3、eREG4、eREG5、eREG6、eREG7、eREG8、eREG9、eREG10、eREG11、eREG12、eREG13、eREG14、eREG15、eREG16),在1个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16个eCCE(eCCE1、eCCE2、eCCE3、eCCE4、eCCE5、eCCE6、eCCE7、eCCE8、eCCE9、eCCE10、eCCE11、eCCE12、eCCE13、eCCE14、eCCE15、eCCE16)的情况。这里,eREG(第一元素)是资源的量比eCCE还小的元素,一个eCCE由多个eREG构成。例如,一个eCCE由4个eREG构成。例如,在图21中,各个DL PRB对与构成在图18中表示的某一第二PDCCH区域的各个DL PRB对对应。各个eCCE汇集不同的DL PRB对的多个eREG而构成。例如,eCCE由4个DL PRB对的4个eREG并且是在各个DL PRB对内汇集了1个eREG的资源构成。
在图21中,eCCE1由DL PRB对W的eREG1和DL PRB对X的eREG1和DL PRB对Y的eREG1和DL PRB对Z的eREG1构成,eCCE2由DL PRB对W的eREG2和DL PRB对X的eREG2和DL PRB对Y的eREG2和DL PRB对Z的eREG2构成,eCCE3由DL PRB对W的eREG3和DL PRB对X的eREG3和DL PRB对Y的eREG3和DL PRB对Z的eREG3构成,eCCE4由DL PRB对W的eREG4和DL PRB对X的eREG4和DL PRB对Y的eREG4和DL PRB对Z的eREG4构成,eCCE5由DL PRB对W的eREG5和DL PRB对X的eREG5和DL PRB对Y的eREG5和DL PRB对Z的eREG5构成,eCCE6由DL PRB对W的eREG6和DL PRB对X的eREG6和DL PRB对Y的eREG6和DL PRB对Z的eREG6构成,eCCE7由DL PRB对W的eREG7和DLPRB对X的eREG7和DL PRB对Y的eREG7和DL PRB对Z的eREG7构成,eCCE8由DL PRB对W的eREG8和DL PRB对X的eREG8和DL PRB对Y的eREG8和DL PRB对Z的eREG8构成,eCCE9由DL PRB对W的eREG9和DL PRB对X的eREG9和DL PRB对Y的eREG9和DL PRB对Z的eREG9构成,eCCE10由DL PRB对W的eREG10和DL PRB对X的eREG10和DL PRB对Y的eREG10和DL PRB对Z的eREG10构成,eCCE11由DL PRB对W的eREG11和DL PRB对X的eREG11和DL PRB对Y的eREG11和DL PRB对Z的eREG11构成,eCCE12由DL PRB对W的eREG12和DL PRB对X的eREG12和DL PRB对Y的eREG12和DL PRB对Z的eREG12构成,eCCE13由DL PRB对W的eREG13和DL PRB对X的eREG3和DL PRB对Y的eREG13和DL PRB对Z的eREG13构成,eCCE14由DL PRB对W的eREG14和DL PRB对X的eREG14和DL PRB对Y的eREG14和DL PRB对Z的eREG14构成,eCCE15由DL PRB对W的eREG15和DL PRB对X的eREG15和DL PRB对Y的eREG15和DL PRB对Z的eREG15构成,eCCE16由DL PRB对W的eREG16和DL PRB对X的eREG16和DL PRB对Y的eREG16和DL PRB对Z的eREG16构成。
另外,在图21中,表示不是在物理上横轴意味着频域、纵轴意味着时域,而是在概念上1个DL PRB对分割为16个资源,由4个不同的DL PRB对的4个被分割的资源构成1个eCCE。另外,在图21中,并不意味着DL PRB对内的全部资源作为eREG而构成的情况,例如,UE专用RS被配置的资源也可以从构成eREG的资源预先排除。关于构成应用分布映射而构成的一个eREG的物理资源,在后面叙述。
另外,也可以使用图21所示的eREG,构成应用局部映射而构成的eCCE。应用局部映射而构成的eCCE由一个DL PRB对内的4个eREG构成。例如,构成应用局部映射而构成的eCCE的eREG的编号连续。关于应用图20所示的局部映射而构成的eCCE(eCCE1、eCCE2、eCCE3、eCCE4、eCCE5、eCCE6、eCCE7、eCCE8、eCCE9、eCCE10、eCCE11、eCCE12、eCCE13、eCCE14、eCCE15、eCCE16),eCCE1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W的eREG1和eREG2和eREG3和eREG4构成,eCCE2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W的eREG5和eREG6和eREG7和eREG8构成,eCCE3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W的eREG9和eREG10和eREG11和eREG12构成,eCCE4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W的eREG13和eREG14和eREG15和eREG16构成,eCCE5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X的eREG1和eREG2和eREG3和eREG4构成,eCCE6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X的eREG5和eREG6和eREG7和eREG8构成,eCCE7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X的eREG9和eREG10和eREG11和eREG12构成,eCCE8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X的eREG13和eREG14和eREG15和eREG16构成,eCCE9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Y的eREG1和eREG2和eREG3和eREG4构成,eCCE10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Y的eREG5和eREG6和eREG7和eREG8构成,eCCE11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Y的eREG9和eREG10和eREG11和eREG12构成,eCCE12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Y的eREG13和eREG14和eREG15和eREG16构成,eCCE13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Z的eREG1和eREG2和eREG3和eREG4构成,eCCE14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Z的eREG5和eREG6和eREG7和eREG8构成,eCCE15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Z的eREG9和eREG10和eREG11和eREG12构成,eCCE16由图21所示的DL PRB对Z的eREG13和eREG14和eREG15和eREG16构成。在以后的说明中,说明应用局部映射而构成的eCCE也由多个eREG构成,其eREG的定义(由什么样的物理资源构成)使用与在应用局部映射而构成的eCCE的结构中使用的eREG相同的定义的情况。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eREG的结构的一例的图。这里,表示一个DL PRB对。在图22中,一个分量与一个RE对应。在该图中,纵轴表示时域、横轴表示频域。这里,表示构成与4个天线端口(天线端口7、天线端口8、天线端口9、天线端口10)对应的UE专用RS的情况。在一个DL PRB对中,构成168个RE。对与4个天线端口对应的UE专用RS,构成24个RE。eREG使用从在一个DL PRB对内构成的RE中排除对UE专用RS构成的RE所得的RE而构成。这里,eREG在一个DL PRB对内使用144个RE而构成。在图22中,表示在一个DL PRB对中构成16个eREG的情况。这里,一个eREG由将144个RE进行了16等分的9个RE构成。
说明构成一个eREG的9个RE的细节。在DL PRB对内,从由频率最低的子载波和时间最早的OFDM符号构成的RE起开始编号。接着,对频率方向的RE依次进行编号,若对在该OFDM符号中由频率最高的子载波构成的RE进行了编号,则接着对由下一个OFDM符号和频率最低的子载波构成的RE进行编号。与上述相同的处理对由不同的子载波构成的RE、由不同的OFDM符号构成的剩余的RE进行,直到由时间最晚的OFDM符号和频率最高的子载波构成的RE为止进行编号。这里,跳过对UE专用RS构成的RE,进行对于用于构成eREG的RE的编号。另外,编号从‘1’开始,按照‘2’、‘3’、‘4’、‘5’、‘6’、‘7’.‘8’、‘9’、‘10’、‘11’、‘12’、‘13’、‘14’、‘15’、‘16’的顺序进行编号,若直到‘16’为止进行编号,则再次从‘1’开始重复编号。由被赋予了同一个编号的9个RE构成一个eREG。例如,eREG1由被赋予了‘1’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2由被赋予了‘2’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3由被赋予了‘3’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4由被赋予了‘4’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5由被赋予了‘5’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6由被赋予了‘6’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7由被赋予了‘7’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8由被赋予了‘8’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9由被赋予了‘9’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10由被赋予了‘10’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11由被赋予了‘11’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12由被赋予了‘12’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13由被赋予了‘13’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14由被赋予了‘14’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15由被赋予了‘15’的编号的9个RE构成,eREG16由被赋予了‘16’的编号的9个RE构成。
如图22所示那样eREG构成,但在其他的信号、例如CRS、第一PDCCH、CSI-RS被配置的RE中,第二PDCCH的信号没有被配置。因此,根据在除了CRS、第一PDCCH、CSI-RS被配置的RE之外的eREG的资源中能够发送接收的比特数,由基站装置3和移动台装置5在第二PDCCH的信号的发送接收处理中进行速率匹配处理、解速率匹配处理。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eREG的结构的一例的图。与在图22中记载的例相比,不同点在于,构成与2个天线端口(天线端口7、天线端口8)对应的UE专用RS。在图23中,不是全部eREG由相同的数目的RE构成,eREG1、eREG2、eREG3、eREG4、eREG5、eREG6、eREG7、eREG8、eREG9、eREG10、eREG11、eREG12分别由10个RE构成,eREG13、eREG14、eREG15、eREG16分别由9个RE构成。
能够对第二PDCCH区域应用不同的资源映射的方法(局部映射、分布映射)。例如,由通过局部映射而构成的eCCE构成的第二PDCCH称为局部ePDCCH。例如,由通过分布映射而构成的eCCE构成的第二PDCCH称为分布ePDCCH。
例如,局部ePDCCH由1个eCCE(eCCE集合1)构成,或者由2个eCCE(eCCE集合2)构成,或者由4个eCCE(eCCE集合4)构成。eCCE集合数为2以上的局部ePDCCH由eCCE的编号连续的多个eCCE构成。eCCE集合数为2以上的局部ePDCCH由以相同的DL PRB对内的资源而成的多个eCCE构成。例如,在图20中,eCCE集合2的局部ePDCCH由eCCE1和eCCE2、或者eCCE3和eCCE4、或者eCCE5和eCCE6、或者eCCE7和eCCE8、或者eCCE9和eCCE10、或者eCCE11和eCCE12、或者eCCE13和eCCE14、或者eCCE15和eCCE16构成。例如,在图20中,eCCE集合4的局部ePDCCH由eCCE1和eCCE2和eCCE3和eCCE4、或者eCCE5和eCCE6和eCCE7和eCCE8、或者eCCE9和eCCE10和eCCE11和eCCE12、或者eCCE13和eCCE14和eCCE15和eCCE16构成。
例如,分布ePDCCH由1个eCCE(eCCE集合1)构成,或者由2个eCCE(eCCE集合2)构成,或者由4个eCCE(eCCE集合4)构成,或者由8个eCCE(eCCE集合8)构成。eCCE集合数为2以上的分布ePDCCH由eCCE的编号连续的多个eCCE构成。例如,在图21中,eCCE集合2的分布ePDCCH由eCCE1和eCCE2、或者eCCE3和eCCE4、或者eCCE5和eCCE6、或者eCCE7和eCCE8、或者eCCE9和eCCE10、或者eCCE11和eCCE12、或者eCCE13和eCCE14、或者eCCE15和eCCE16构成。例如,在图21中,eCCE集合4的分布ePDCCH由eCCE1和eCCE2和eCCE3和eCCE4、或者eCCE5和eCCE6和eCCE7和eCCE8、或者eCCE9和eCCE10和eCCE11和eCCE12、或者eCCE13和eCCE14和eCCE15和eCCE16构成。例如,在图21中,eCCE集合8的分布ePDCCH由eCCE1和eCCE2和eCCE3和eCCE4和eCCE5和eCCE6和eCCE7和eCCE8、或者eCCE9和eCCE10和eCCE11和eCCE12和eCCE13和eCCE14和eCCE15和eCCE16构成。
对多个移动台装置5共同地设定由共同的DL PRB对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使用该第二PDCCH区域的不同的eCCE,对不同的移动台装置5发送接收不同的第二PDCCH。虽然共同地设定由共同的DL PRB对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但在对不同的移动台装置5应用不同的资源映射方法,在该第二PDCCH区域中对不同的移动台装置5发送接收分布ePDCCH和局部ePDCCH的情况下,发送接收分布ePDCCH的eREG和发送接收局部ePDCCH的eREG不同。例如,也可以在某一DL PRB对内,eREG1和eREG2和eREG3和eREG4和eREG5和eREG6和eREG7和eREG8用作一个以上的分布ePDCCH的资源,eREG9和eREG10和eREG11和eREG12和eREG13和eREG14和eREG15和eREG16用作一个以上的局部ePDCCH的资源。从移动台装置5的观点出发,设想对构成的某一第二PDCCH区域应用了某种资源映射的方法,进行接收第二PDCCH而解调、解码的处理。从基站装置3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决定对构成的某一第二PDCCH区域应用某一种资源映射的方法,进行配置多个第二PDCCH而发送的处理,也可以决定对构成的某一第二PDCCH区域应用双方的2种资源映射的方法,进行配置多个第二PDCCH而发送的处理。
移动台装置5通过基站装置3而构成一个以上的第二PDCCH区域。例如,移动台装置5构成应用分布映射且应用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的第二PDCCH区域和应用局部映射且应用适合移动台装置5的波束成形处理的第二PDCCH区域的两个第二PDCCH区域。例如,移动台装置5构成应用分布映射且应用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的两个第二PDCCH区域。
移动台装置5被指定(设定、结构)在通过基站装置3而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中进行检测第二PDCCH的处理(监视)。第二PDCCH的监视的指定既可以通过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第二PDCCH区域而自动地(隐式地)进行,也可以通过与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结构的信令不同的信令而显式地进行。多个移动台装置5能够通过基站装置3而被指定相同的第二PDCCH区域。移动台装置5不是对第二PDCCH区域的全部eCCE进行检测第二PDCCH的处理,而是对被限制的限制的eCCE进行检测第二PDCCH的处理。例如,对每个eCCE集合数指定检测第二PDCCH的ePDCCH候选。
首先,使用图20说明第二PDCCH区域中的局部ePDCCH的ePDCCH候选的结构。作为eCCE集合1的局部ePDCCH的ePDCCH候选,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16个ePDCCH候选(ePDCCH候选1、ePDCCH候选2、ePDCCH候选3、ePDCCH候选4、ePDCCH候选5、ePDCCH候选6、ePDCCH候选7、ePDCCH候选8、ePDCCH候选9、ePDCCH候选10、ePDCCH候选11、ePDCCH候选12、ePDCCH候选13、ePDCCH候选14、ePDCCH候选15、ePDCCH候选16)。在eCCE集合1中,ePDCCH候选1由eCCE 1构成,ePDCCH候选2由eCCE 2构成,ePDCCH候选3由eCCE 3构成,ePDCCH候选4由eCCE 4构成,ePDCCH候选5由eCCE 5构成,ePDCCH候选6由eCCE 6构成,ePDCCH候选7由eCCE 7构成,ePDCCH候选8由eCCE 8构成,ePDCCH候选9由eCCE 9构成,ePDCCH候选10由eCCE 10构成,ePDCCH候选11由eCCE 11构成,ePDCCH候选12由eCCE 12构成,ePDCCH候选13由eCCE 13构成,ePDCCH候选14由eCCE 14构成,ePDCCH候选15由eCCE 15构成,ePDCCH候选16由eCCE 16构成。
作为eCCE集合2的局部ePDCCH的ePDCCH候选,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8个ePDCCH候选(ePDCCH候选1、ePDCCH候选2、ePDCCH候选3、ePDCCH候选4、ePDCCH候选5、ePDCCH候选6、ePDCCH候选7、ePDCCH候选8)。在eCCE集合2中,ePDCCH候选1由eCCE 1和eCCE 2构成,ePDCCH候选2由eCCE 3和eCCE 4构成,ePDCCH候选3由eCCE 5和eCCE 6构成,ePDCCH候选4由eCCE 7和eCCE 8构成,ePDCCH候选5由eCCE 9和eCCE 10构成,ePDCCH候选6由eCCE 11和eCCE 12构成,ePDCCH候选7由eCCE 13和eCCE 14构成,ePDCCH候选8由eCCE 15和eCCE 16构成。
作为eCCE集合4的局部ePDCCH的ePDCCH候选,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4个ePDCCH候选(ePDCCH候选1、ePDCCH候选2、ePDCCH候选3、ePDCCH候选4)。在eCCE集合4中,ePDCCH候选1由eCCE 1和eCCE 2和eCCE 3和eCCE 4构成,ePDCCH候选2由eCCE 5和eCCE 6和eCCE 7和eCCE 8构成,ePDCCH候选3由eCCE 9和eCCE 10和eCCE 11和eCCE 12构成,ePDCCH候选4由eCCE 13和eCCE 14和eCCE 15和eCCE 16构成。
接着,使用图21说明第二PDCCH区域中的分布ePDCCH的ePDCCH候选的结构。作为eCCE集合1的分布ePDCCH的ePDCCH候选,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16个ePDCCH候选(ePDCCH候选1、ePDCCH候选2、ePDCCH候选3、ePDCCH候选4、ePDCCH候选5、ePDCCH候选6、ePDCCH候选7、ePDCCH候选8、ePDCCH候选9、ePDCCH候选10、ePDCCH候选11、ePDCCH候选12、ePDCCH候选13、ePDCCH候选14、ePDCCH候选15、ePDCCH候选16)。在eCCE集合1中,ePDCCH候选1由eCCE 1构成,ePDCCH候选2由eCCE 2构成,ePDCCH候选3由eCCE 3构成,ePDCCH候选4由eCCE 4构成,ePDCCH候选5由eCCE 5构成,ePDCCH候选6由eCCE 6构成,ePDCCH候选7由eCCE 7构成,ePDCCH候选8由eCCE 8构成,ePDCCH候选9由eCCE 9构成,ePDCCH候选10由eCCE 10构成,ePDCCH候选11由eCCE 11构成,ePDCCH候选12由eCCE 12构成,ePDCCH候选13由eCCE 13构成,ePDCCH候选14由eCCE 14构成,ePDCCH候选15由eCCE 15构成,ePDCCH候选16由eCCE 16构成。
作为eCCE集合2的分布ePDCCH的ePDCCH候选,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8个ePDCCH候选(ePDCCH候选1、ePDCCH候选2、ePDCCH候选3、ePDCCH候选4、ePDCCH候选5、ePDCCH候选6、ePDCCH候选7、ePDCCH候选8)。在eCCE集合2中,ePDCCH候选1由eCCE 1和eCCE 2构成,ePDCCH候选2由eCCE 3和eCCE 4构成,ePDCCH候选3由eCCE 5和eCCE 6构成,ePDCCH候选4由eCCE 7和eCCE 8构成,ePDCCH候选5由eCCE 9和eCCE 10构成,ePDCCH候选6由eCCE 11和eCCE 12构成,ePDCCH候选7由eCCE 13和eCCE 14构成,ePDCCH候选8由eCCE 15和eCCE 16构成。
作为eCCE集合4的分布ePDCCH的ePDCCH候选,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4个ePDCCH候选(ePDCCH候选1、ePDCCH候选2、ePDCCH候选3、ePDCCH候选4)。在eCCE集合4中,ePDCCH候选1由eCCE 1和eCCE 2和eCCE 3和eCCE 4构成,ePDCCH候选2由eCCE 5和eCCE 6和eCCE 7和eCCE 8构成,ePDCCH候选3由eCCE 9和eCCE 10和eCCE 11和eCCE 12构成,ePDCCH候选4由eCCE 13和eCCE 14和eCCE 15和eCCE 16构成。
作为eCCE集合8的分布ePDCCH的ePDCCH候选,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2个ePDCCH候选(ePDCCH候选1、ePDCCH候选2)。在eCCE集合8中,ePDCCH候选1由eCCE 1和eCCE 2和eCCE3和eCCE 4和eCCE 5和eCCE 6和eCCE 7和eCCE 8构成,ePDCCH候选2由eCCE 9和eCCE 10和eCCE 11和eCCE 12和eCCE 13和eCCE 14和eCCE 15和eCCE 16构成。
例如,对每个第二PDCCH区域,由对每个ePDCCH候选构成1比特的比特图(称为ePDCCH候选比特图(ePDCCH candicate bitmap))表示对哪个ePDCCH候选进行检测第二PDCCH的处理。对表示比特‘1’的ePDCCH候选,移动台装置5进行检测第二PDCCH的处理,对表示比特‘0’的ePDCCH候选,移动台装置5不进行检测第二PDCCH的处理。按每个eCCE集合数,ePDCCH候选比特图从基站装置3通知到移动台装置5。
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结构(指定、设定)的信息在开始使用了第二PDCCH的通信之前,在基站装置3和移动台装置5间进行交换。例如,该信息使用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信令通知而进行。具体而言,移动台装置5从基站装置3接收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DL PRB对的位置(分配)的信息。此外,对各个第二PDCCH区域从基站装置3对移动台装置5通知表示eCCE的资源映射的种类(局部映射、分布映射)的信息。另外,也可以是不是显式地表示在第二PDCCH区域中应用的资源映射的种类的信息,而是其他的信息从基站装置3通知到移动台装置5,基于该信息而隐式地在移动台装置5中认识第二PDCCH的eCCE的资源映射的种类的结构。例如,表示在各第二PDCCH区域中的第二PDCCH的发送方法的信息从基站装置3通知到移动台装置5,在表示应用适合移动台装置5的波束成形处理的发送方法的情况下,移动台装置5认为该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资源映射是局部映射,在表示应用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的发送方法的情况下,移动台装置5认为该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资源映射是分布映射。此外,也可以是作为默认,预先在第二PDCCH区域中设定某个第二PDCCH的eCCE的资源映射,只有在使用与其设定不同的eCCE的资源映射的情况下,表示这个情况的信息从基站装置3通知到移动台装置5的结构。此外,也可以预先确定为在一部分第二PDCCH区域中必须应用一个eCCE的资源映射的种类、例如分布映射。
移动台装置5使用在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第二PDCCH区域内接收到的UE专用RS,进行第二PDCCH的信号的解调,进行检测发往本装置的第二PDCCH的处理。例如,移动台装置5使用要进行解调的资源所属的DL PRB对内的UE专用RS,进行第二PDCCH的信号的解调。eREG与某个天线端口预先设定对应,移动台装置5使用基于构成第二PDCCH的eREG而判断的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进行第二PDCCH的信号的解调。另外,也可以在应用局部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和应用分布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中,关于DL PRB对内的eREG和天线端口的对应而使用不同的对应。
以下,说明在第二PDCCH中映射的控制信号。在第二PDCCH中映射的控制信号按对于一个移动台装置5的每个控制信息(DCI)进行处理,与数据信号相同地,能够进行扰频处理、调制处理、层映射处理、预编码处理等。这里,层映射处理意味着,在第二PDCCH中应用多个天线发送的情况下进行的、MIMO信号处理的一部分。此外,在第二PDCCH中映射的控制信号与UE专用RS一同进行共同的预编码处理。此时,优选,预编码处理以移动台装置5单位通过适当的预编码权重进行。
此外,在配置第二PDCCH的DL PRB对中,通过基站装置3而复用UE专用RS。移动台装置5通过UE专用RS,对第二PDCCH的信号进行解调处理。用于第二PDCCH的解调的UE专用RS使用与构成该第二PDCCH的eREG或者eCCE对应的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预先设定与第二PDCCH区域的eREG、eCCE对应的天线端口。
例如,在图20中,在应用局部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中,预先设定eCCE1和eCCE5和eCCE9和eCCE13与天线端口7对应,eCCE2和eCCE6和eCCE10和eCCE14与天线端口8对应,eCCE3和eCCE7和eCCE11和eCCE15与天线端口9对应,eCCE4和eCCE8和eCCE12和eCCE16与天线端口10对应,例如,如图22所示,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4个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设定。例如,在图20中,在应用局部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中,预先设定eCCE1和eCCE5和eCCE9和eCCE13与天线端口7对应,eCCE2和eCCE6和eCCE10和eCCE14与天线端口7对应,eCCE3和eCCE7和eCCE11和eCCE15与天线端口8对应,eCCE4和eCCE8和eCCE12和eCCE16与天线端口8对应,这样的设定,例如,如图23所示,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2个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设定。
例如,在图21中,在应用分布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中,预先设定eCCE1和eCCE2和eCCE3和eCCE4与天线端口7对应,eCCE5和eCCE6和eCCE7和eCCE8与天线端口8对应,eCCE9和eCCE10和eCCE11和eCCE12与天线端口9对应,eCCE13和eCCE14和eCCE15和eCCE16与天线端口10对应,例如,如图22所示,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4个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设定。例如,在图21中,在应用分布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中,预先设定eCCE1和eCCE2和eCCE3和eCCE4与天线端口7对应,eCCE5和eCCE6和eCCE7和eCCE8与天线端口7对应,eCCE9和eCCE10和eCCE11和eCCE12与天线端口8对应,eCCE13和eCCE14和eCCE15和eCCE16与天线端口8对应,例如,如图23所示,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2个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设定。
在分布映射的eCCE由如图21所示的eREG构成,关于图20所示的局部映射的eCCE,在局部映射的eCCE1由DL PRB对W的eREG1和eREG2和eREG3和eREG4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2由DL PRB对W的eREG5和eREG6和eREG7和eREG8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3由DL PRB对W的eREG9和eREG10和eREG11和eREG12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4由DL PRB对W的eREG13和eREG14和eREG15和eREG16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5由DL PRB对X的eREG1和eREG2和eREG3和eREG4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6由DL PRB对X的eREG5和eREG6和eREG7和eREG8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7由DL PRB对X的eREG9和eREG10和eREG11和eREG12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8由DL PRB对X的eREG13和eREG14和eREG15和eREG16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9由DL PRB对Y的eREG1和eREG2和eREG3和eREG4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10由DL PRB对Y的eREG5和eREG6和eREG7和eREG8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11由DL PRB对Y的eREG9和eREG10和eREG11和eREG12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12由DL PRB对Y的eREG13和eREG14和eREG15和eREG16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13由DLPRB对Z的eREG1和eREG2和eREG3和eREG4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14由DL PRB对Z的eREG5和eREG6和eREG7和eREG8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15由DL PRB对Z的eREG9和eREG10和eREG11和eREG12构成、局部映射的eCCE16由DL PRB对Z的eREG13和eREG14和eREG15和eREG16构成的情况下,各个eREG与天线端口对应,移动台装置5能够根据构成第二PDCCH的eREG而判断用于解调的UE专用RS的天线端口。例如,在应用局部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中,在应用分布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中,也都预先设定为eREG1和eREG2和eREG3和eREG4与天线端口7对应,eREG5和eREG6和eREG7和eREG8与天线端口8对应,eREG9和eREG10和eREG11和eREG12与天线端口9对应,eREG13和eREG14和eREG15和eREG16与天线端口10对应,例如,如图22所示,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4个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设定。例如,在应用局部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中,在应用分布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中,也都预先设定为eREG1和eREG2和eREG3和eREG4和eREG5和eREG6和eREG7和eREG8与天线端口7对应,eREG9和eREG10和eREG11和eREG12和eREG13和eREG14和eREG15和eREG16与天线端口8对应,例如,如图23所示,在第二PDCCH区域中构成2个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设定。
另外,在eCCE集合数为2以上时,也可以控制为对第二PDCCH只使用1个天线端口。例如,在eCCE集合2的局部ePDCCH由图20所示的eCCE1和eCCE2构成,预先设定为eCCE1与天线端口7对应、eCCE2与天线端口8对应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也可以只使用天线端口7或者天线端口8将该局部ePDCCH的信号和UE专用RS发送给移动台装置5,移动台装置5使用天线端口7或者天线端口8的UE专用RS而对该局部ePDCCH的信号进行解调。此外,在eCCE集合4中,也可以控制为对第二PDCCH只使用2个天线端口。例如,在eCCE集合4的局部ePDCCH由图20所示的eCCE1和eCCE2和eCCE3和eCCE4构成,预先设定为eCCE1与天线端口7对应、eCCE2与天线端口8对应、eCCE3与天线端口9对应、eCCE4与天线端口10对应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也可以只使用天线端口7或者天线端口8将该局部ePDCCH的eCCE1和eCCE2的信号和UE专用RS发送给移动台装置5的同时,只使用天线端口9或者天线端口10将该局部ePDCCH的eCCE3和eCCE4的信号和UE专用RS发送给移动台装置5,移动台装置5使用天线端口7或者天线端口8的UE专用RS而对该局部ePDCCH的eCCE1和eCCE2的信号进行解调的同时,使用天线端口9或者天线端口10的UE专用RS而对该局部ePDCCH的eCCE3和eCCE4的信号进行解调。此时,基站装置3通过共同的预编码处理而形成用于eCCE1和eCCE2的信号的发送的天线端口和用于eCCE3和eCCE4的信号的发送的天线端口,能够提高移动台装置5中的信道估计的特性。在构成局部ePDCCH的多个eCCE中,关于与在同一个下行链路资源元素中配置UE专用RS的多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多个eCCE,使用某一天线端口而发送eCCE,关于与在不同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中配置UE专用RS的多个天线端口对应的多个eCCE,使用分别不同的天线端口而发送eCCE。
图24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的第二PDCCH的监视的一例的图。在图24中,说明对移动台装置5构成两个第二PDCCH区域(第二PDCCH区域1、第二PDCCH区域2)的情况。移动台装置5在各第二PDCCH区域中设定搜索空间(Search space)。搜索空间意味着,移动台装置5在第二PDCCH区域内进行第二PDCCH的解码检测的逻辑性的区域。搜索空间由多个第二PDCCH候选构成。第二PDCCH候选是移动台装置5进行第二PDCCH的解码检测的对象。对每个eCCE集合数,不同的第二PDCCH候选由不同的eCCE(包括一个eCCE、多个eCCE)构成。
在构成多个第二PDCCH区域的移动台装置5中,设定多个搜索空间(第一搜索空间、第二搜索空间)。例如,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的多个第二PDCCH区域的一部分第二PDCCH区域中应用分布映射,在不同的一部分第二PDCCH区域中应用局部映射。
第一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也可以与第二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的候选的数目不同。此外,也可以在某一eCCE集合数中,第一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和第二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相同,在不同的eCCE集合数中,第一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和第二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不同。此外,也可以在某一eCCE集合数中,第一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多于第二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在不同的eCCE集合数中,第一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少于第二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此外,也可以是某一eCCE集合数的第二PDCCH候选在一个第二PDCCH区域的搜索空间中设定,而在不同的另一个第二PDCCH区域的搜索空间中没有设定。此外,也可以根据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的数目,改变一个第二PDCCH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数。例如,也可以随着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的数目增加而减少一个第二PDCCH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数。
在通信系统1中,如图15所示,准备ACK/NACK的发送接收用的多个PUCCH(以后,称为ACK/NACK PUCCH)资源。在准备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中,构成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UL PRB对在上行链路系统频带中比较位于边缘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用于对于为了PDSCH的资源分配而基本上不使用PDCCH的调度(持久调度、半持久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的PDSCH的ACK/NACK(以后,称为SPS ACK/NACK)的发送接收。在SPS中,基站装置3对移动台装置5预先通知基站装置3有可能配置对于某一移动台装置5的PDSCH而发送的DL PRB对,移动台装置5通过被通知的DL PRB对进行PDSCH的解调、解码,检查CRC,认识是否发送了发往本装置的PDSCH,在判断为是发往本装置的PDSCH的情况下,使用检测到的数据。在SPS中,为了表示有可能在哪个下行链路子帧中配置了PDSCH的情况,作为时域的资源而下行链路子帧的周期预先通知给移动台装置5,而不作为频域的资源而一个以上的DLPRB对预先通知给移动台装置5。这样,在SPS中,不通过第一PDCCH而表示实际分配了PDSCH的情况,不使用第一PDCCH。由于不使用第一PDCCH,不能使用根据CCE索引而隐式地表示ACK/NACK PUCCH的资源、分配的方法,所以基站装置3使用信令通知对移动台装置5显式地通知对SPS的PDSCH使用的PUCCH的资源。
从上行链路的资源的有效活用的观点出发,优选对于为了PDSCH的资源分配而基本上使用PDCCH的调度(动态调度)的PDSCH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使用与用于SPS ACK/NACK而分配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连续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由于使用SPS的移动台装置5的数目不是一定的,是变动的,所以优选能够在基站装置3中控制对于动态调度的PDSCH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是从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整体中的ACK/NACK PUCCH资源的哪个资源起开始(开始使用)。另外,在动态调度中,由第一PDCCH表示实际分配了PDSCH的情况,根据在该第一PDCCH中使用的一个以上的CCE的CCE索引,ACK/NACK PUCCH的资源隐式地分配给移动台装置5。以后,将对于动态调度的PDSCH的ACK/NACK称为动态ACK/NACK。
为了实现上述的要求,表示CCE索引从哪个ACK/NACK PUCCH的资源起开始对应的信息从基站装置3通知给移动台装置5。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为了PDSCH的资源分配而基本上使用第二PDCCH的动态调度中,根据在该第二PDCCH中使用的一个以上的eCCE的eCCE索引,ACK/NACK PUCCH的资源隐式地分配给移动台装置5。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对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的多个第二PDCCH区域的各个,基站装置3设定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索引从哪个ACK/NACK PUCCH的资源起开始对应,基站装置3使用RRC信令对移动台装置5通知该信息,移动台装置5基于接收到的该信息,认识构成的各个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索引从哪个ACK/NACK PUCCH的资源起开始对应,在基站装置3和移动台装置5中进行ACK/NACKPUCCH的发送接收。表示开始与eCCE的对应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信息,使用表示开始与eCCE的对应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PUCCH资源索引和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ACK/NACKPUCCH的资源的最初的编号的PUCCH资源索引之差的偏移(以后,称为PUCCH资源偏移(偏移量))。
说明从构成第二PDCCH的eCCE隐式地(暗示地)分配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方法。第二PDCCH区域的eCCE和ACK/NACK PUCCH的资源基于预先确定的规则而对应。eCCE的识别编号(eCCE索引)和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识别编号(PUCCH资源索引)预先对应,对应对eCCE索引加上PUCCH资源偏移所得的值的PUCCH资源索引。例如,移动台装置5使用与在用于检测到发往本装置的DCI的第二PDCCH的eCCE中编号最小的eCCE对应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发送对于通过该第二PDCCH而表示了资源的分配的PDSCH的数据的ACK/NACK(对ACK/NACK的信息进行了调制的信号)。基站装置3与移动台装置5同样地认识eCCE和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对应,考虑分配给移动台装置5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分配用于第二PDCCH的eCCE。即,移动台装置5基于在检测到发往本装置的DCI的第二PDCCH中使用的eCCE,认识分配给本装置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
图25是概念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和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对应的图。这里,说明基站装置3在通信系统1内构成三个第二PDCCH区域(第二PDCCH区域1、第二PDCCH区域2、第二PDCCH区域3)的情况。在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ACK/NACKPUCCH的资源中,PUCCH资源索引为前半部分的资源用于SPS ACK/NACK用。SPS ACK/NACK用的PUCCH的资源以后的编号的资源用于动态ACK/NACK用。从SPS ACK/NACK用的PUCCH的资源的下一个编号的资源起,开始与第二PDCCH区域1的eCCE的对应。开始与第二PDCCH区域1的eCCE的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是,对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最初的编号的PUCCH资源索引加上偏移X1(Offset X1)所得的值。接着,从与第二PDCCH区域1的eCCE索引为最后的编号的eCCE对应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下一个编号的资源起,开始与第二PDCCH区域2的eCCE的对应。开始与第二PDCCH区域2的eCCE的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是,对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ACK/NACKPUCCH的资源的最初的编号的PUCCH资源索引加上偏移X2所得的值。接着,从与第二PDCCH区域2的eCCE索引为最后的编号的eCCE对应的ACK/NACKPUCCH的资源的下一个编号的资源起,开始与第二PDCCH区域3的eCCE的对应。开始与第二PDCCH区域3的eCCE的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是,对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最初的编号的PUCCH资源索引加上偏移偏移X3所得的值。另外,偏移X1、偏移X2、偏移X3处于偏移X1<偏移X2<偏移X3的关系。
基站装置3对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的每个第二PDCCH区域设定PUCCH资源偏移,将设定的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通知给移动台装置5。移动台装置5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在本装置中构成的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认识与各个第二PDCCH区域的eCCE对应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例如,构成了第二PDCCH区域1和第二PDCCH区域2的移动台装置5作为用于第二PDCCH区域1的PUCCH资源偏移而被通知偏移X1,作为用于第二PDCCH区域2的PUCCH资源偏移而被通知偏移X2。例如,构成了第二PDCCH区域1和第二PDCCH区域3的移动台装置5作为用于第二PDCCH区域1的PUCCH资源偏移而被通知偏移X1,作为用于第二PDCCH区域3的PUCCH资源偏移而被通知偏移X3。另外,偏移使用RRC信令而从基站装置3通知给移动台装置5。
如上所述,通过对每个第二PDCCH区域设定PUCCH资源偏移而使用,能够对不同的第二PDCCH区域的eCCE使用不同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能够避免在不同的第二PDCCH区域的第二PDCCH中分配了PDSCH的不同的移动台装置使用相同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即能够避免上行链路的信号在移动台装置5间冲突。此外,基站装置3能够根据对多个移动台装置5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的数目,适当地控制在上行链路系统频带中准备的动态ACK/NACK用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能够避免与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ACK/NACK PUCCH有关的开销的增大。若根据在物理上构成的DL PRB对,预先确定由该DL PRB对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的eCCE,对由全部有可能性的DL PRB对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的eCCE准备不同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则虽然避免ACK/NACK的信号在移动台装置5间冲突,但与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ACK/NACK PUCCH有关的开销显著增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避免上行链路的开销的增大的同时,避免ACK/NACK的信号在移动台装置5间冲突。
<基站装置3的整体结构>
以下,使用图1、图2、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该图所示,基站装置3包括接收处理部(第二接收处理部)101、无线资源控制部(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103、控制部(第二控制部)105以及发送处理部(第二发送处理部)107而构成。
接收处理部101根据控制部105的指示,对由接收天线109从移动台装置5接收到的、PUCCH、PUSCH的接收信号,使用UL RS进行解调、解码,提取控制信息、信息数据。接收处理部101进行对本装置对移动台装置5分配了PUCCH的资源的上行链路子帧、UL PRB提取UCI的处理。接收处理部101从控制部105被指示对哪个上行链路子帧、哪个UL PRB进行什么样的处理。例如,接收处理部101从控制部105被指示对ACK/NACK用的PUCCH(PUCCH格式1a、PUCCH格式1b)的信号进行与时域中的码序列的乘法和合成、与频域中的码序列的乘法和合成的检测处理。此外,接收处理部101从控制部105被指示在从PUCCH检测UCI的处理中使用的频域的码序列和/或时域的码序列。接收处理部101将提取到的UCI输出到控制部105,将信息数据输出到上层。关于接收处理部101的细节,在后面叙述。
此外,接收处理部101根据控制部105的指示,从由接收天线109从移动台装置5接收到的PRACH的接收信号中,检测(接收)前导码序列。此外,接收处理部101与前导码序列的检测的同时,还进行到来定时(接收定时)的估计。接收处理部101进行对本装置分配了PRACH的资源的上行链路子帧、UL PRB对检测前导码序列的处理。接收处理部101将与所估计的到来定时有关的信息输出到控制部105。
此外,接收处理部101使用从移动台装置5接收到的SRS,测定一个以上的UL PRB(UL PRB对)的信道质量。此外,接收处理部101使用从移动台装置5接收到的SRS,检测(计算、测定)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离。接收处理部101从控制部105被指示对哪个上行链路子帧、哪个UL PRB(UL PRB对)进行什么样的处理。接收处理部101将与测定到的信道质量、检测到的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离有关的信息输出到控制部105。关于接收处理部101的细节,在后面叙述。
无线资源控制部103设定对于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的资源的分配、对于PUCCH的资源的分配、对于PDSCH的DL PRB对的分配、对于PUSCH的UL PRB对的分配、对于PRACH的资源的分配、对于SRS的资源的分配、各种信道的调制方式/编码率/发送功率控制值/在预编码处理中使用的相位旋转量(加权值)、在UE专用RS的预编码处理中使用的相位旋转量(加权值)等。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3还设定对于PUCCH的频域的码序列、时域的码序列等。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3设定多个第二PDCCH区域,设定在各个第二PDCCH区域中使用的DL PRB对。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3设定对于各个移动台装置5的各个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资源映射的方法。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3对各个第二PDCCH区域设定PUCCH资源偏移。在无线资源控制部103中设定的信息的一部分经由发送处理部107而通知给移动台装置5,例如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DL PRB对的信息、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资源映射的方法的信息、表示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信息通知给移动台装置5。
此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3基于在接收处理部101中使用PUCCH而取得并经由控制部105而输入的UCI,设定PDSCH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等。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部103在输入了使用PUCCH而取得的ACK/NACK的情况下,对移动台装置5进行由ACK/NACK表示NACK的PDSCH的资源的分配。
无线资源控制部103将各种控制信号输出到控制部105。例如,控制信号是表示第二PDCCH的资源映射的方法的控制信号、表示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控制信号、表示第二PDCCH的资源的分配的控制信号、表示在预编码处理中使用的相位旋转量的控制信号等。
控制部105基于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发送处理部107进行对于PDSCH的DL PRB对的分配、对于PDCCH的资源的分配、对于PDSCH的调制方式的设定、对于PDSCH以及PDCCH的编码率(第二PDCCH的eCCE集合数)的设定、第二PDCCH区域的UE专用RS的设定、发送eCCE的信号的天线端口的设定、对于PDSCH以及PDCCH以及UE专用RS的预编码处理的设定等的控制。此外,控制部105基于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要使用PDCCH而发送的DCI,并输出到发送处理部107。要使用PDCCH而发送的DCI是下行链路分配、上行链路许可等。此外,控制部105进行控制,使得经由发送处理部107,使用PDSCH对移动台装置5发送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信息、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资源映射的方法的信息、表示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信息等。
控制部105基于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接收处理部101进行对于PUSCH的UL PRB对的分配、对于PUCCH的资源的分配、PUSCH以及PUCCH的调制方式的设定、PUSCH的编码率的设定、对于PUCCH的检测处理、对于PUCCH的码序列的设定、对于PRACH的资源的分配、对于SRS的资源的分配等的控制。例如,控制部105为了取得对于由第二PDCCH表示资源分配的PDSCH的ACK/NACK,对接收处理部101进行要进行接收处理的ACK/NACK PUCCH资源的设定。此外,控制部105从接收处理部101被输入由移动台装置5使用PUCCH而发送的UCI,并将输入的UCI输出到无线资源控制部103。
此外,控制部105从接收处理部101被输入表示检测到的前导码序列的到来定时的信息、表示从接收到的SRS检测到的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离的信息,计算上行链路的发送定时的调整值(定时提前(TA:Timing Advance)、定时调整(Timing Adjustment)、定时对准(Timing Alignment))(TA值)。表示计算出的上行链路的发送定时的调整值的信息(TA指令(TA command))经由发送处理部107通知到移动台装置5。
发送处理部107基于从控制部105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要使用PDCCH、PDSCH而发送的信号,并经由发送天线111发送。发送处理部107使用PDSCH对移动台装置5发送从无线资源控制部103输入的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信息、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资源映射的方法的信息、表示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信息、从上层输入的信息数据等,并使用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对移动台装置5发送从控制部105输入的DCI。此外,发送处理部107发送CRS、UE专用RS、CSI-RS。另外,为了简化说明,以后,设为信息数据包括与多种控制有关的信息。关于发送处理部107的细节,在后面叙述。
<基站装置3的发送处理部107的结构>
以下,说明基站装置3的发送处理部107的细节。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发送处理部107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该图所示,发送处理部107包括多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处理部201-1~201-M(以下,将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处理部201-1~201-M合起来表示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处理部201)、多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203-1~203-M(以下,将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203-1~203-M合起来表示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203)、下行链路导频信道处理部205、预编码处理部231、复用部207、IFFT(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部209、GI(保护间隔(GuardInterval))插入部211、D/A(数字模拟变换(Digital/Analog converter))部213、RF(无线频率(Radio Frequency))发送部215以及发送天线111而构成。另外,由于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处理部201、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203分别具有相同的结构以及功能,所以将其中一个为代表进行说明。另外,为了简化说明,设为发送天线111是集合了多个发送天线的天线。
此外,如该图所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处理部201分别包括Turbo编码部219、数据调制部221以及预编码处理部229。此外,如该图所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203包括卷积码部223、QPSK调制部225以及预编码处理部227。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处理部201对对于移动台装置5的信息数据进行用于通过OFDM方式传输的基带信号处理。Turbo编码部219对输入的信息数据以从控制部105输入的编码率进行用于提高数据的耐错误性的Turbo编码,并输出到数据调制部221。数据调制部221将Turbo编码部219进行了编码的数据,以从控制部105输入的调制方式、例如QPSK(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16QAM(16值正交幅度调制(16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64QAM(64值正交幅度调制(64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这样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生成调制符号的信号序列。数据调制部221将生成的信号序列输出到预编码处理部229。预编码处理部229对从数据调制部221输入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波束成形处理),并输出到复用部207。这里,预编码处理优选对要生成的信号进行相位旋转等,以便移动台装置5能够高效率地接收(例如,以便接收功率成为最大,以便干扰成为最小)。另外,预编码处理部229在不对从数据调制部221输入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的情况下,将从数据调制部221输入的信号直接输出到复用部207。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203对从控制部105输入的DCI进行用于以OFDM方式传输的基带信号处理。卷积码部223基于从控制部105输入的编码率,进行用于提高DCI的耐错误性的卷积编码。这里,DCI以比特单位被控制。另外,在第二PDCCH中发送的DCI的编码率与设定的eCCE集合数关联。此外,卷积码部223基于从控制部105输入的编码率,为了调整输出比特的数目,还对进行了卷积编码的处理的比特进行速率匹配。卷积码部223将进行了编码的DCI输出到QPSK调制部225。QPSK调制部225将卷积码部223进行了编码的DCI以QPSK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并将进行了调制的调制符号的信号序列输出到预编码处理部227。预编码处理部227对从QPSK调制部225输入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并输出到复用部207。另外,预编码处理部227能够不对从QPSK调制部225输入的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并输出到复用部207。
下行链路导频信道处理部205生成作为在移动台装置5中已知的信号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CRS、UE专用RS、CSI-RS),并输出到预编码处理部231。预编码处理部231不对从下行链路导频信道处理部205输入的CRS、CSI-RS进行预编码处理,并输出到复用部207。预编码处理部231对从下行链路导频信道处理部205输入的UE专用RS进行预编码处理,并输出到复用部207。例如,预编码处理部231对UE专用RS进行适合移动台装置5的波束成形处理的预编码处理。例如,预编码处理部231对UE专用RS进行随机的波束成形处理的预编码处理。预编码处理部231对UE专用RS进行与在预编码处理部229中对PDSCH进行的处理和/或在预编码处理部227中对第二PDCCH进行的处理相同的处理。更详细而言,预编码处理部231对eCCE的信号执行预编码处理,对天线端口与该eCCE对应的UE专用RS也执行相同的预编码处理。因此,在移动台装置5中对应用了预编码处理的第二PDCCH的信号进行解调时,UE专用RS能够用于下行链路中的传播路径(传输路径)的变动和预编码处理部227的相位旋转相合的均衡信道的估计。即,基站装置3不需要对移动台装置5通知预编码处理部227的预编码处理的信息(相位旋转量),移动台装置5能够对进行了预编码处理的信号进行解调。
复用部207根据来自控制部105的指示,将从下行链路导频信道处理部205输入的信号、从各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处理部201输入的信号、从各个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203输入的信号复用到下行链路子帧。与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03设定的对于PDSCH的DL PRB对的分配、对于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的资源的分配、第二PDCCH的eCCE的资源映射的方法有关的控制信号输入到控制部105,基于该控制信号,控制部105控制复用部207的处理。例如,复用部207以由无线资源控制部103设定的eCCE集合数来将第二PDCCH的信号复用到下行链路的资源。复用部207将进行了复用化的信号输出到IFFT部209。
IFFT部209对复用部207进行了复用化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并输出到GI插入部211。GI插入部211通过对IFFT部209进行了OFDM方式的调制的信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由OFDM方式中的符号而成的基带的数字信号。众所周知,保护间隔通过复制要传输的OFDM符号的开头或者末尾的一部分而生成。GI插入部211将生成的基带的数字信号输出到D/A部213。D/A部213将从GI插入部211输入的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并输出到RF发送部215。RF发送部215从自D/A部213输入的模拟信号,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成分以及正交成分,除去对于中间频带的多余的频率成分。接着,RF发送部215将中间频率的信号变换(上变频)为高频率的信号,除去多余的频率成分,进行功率放大,并经由发送天线111发送给移动台装置5。
<基站装置3的接收处理部101的结构>
以下,说明基站装置3的接收处理部101的细节。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接收处理部10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该图所示,接收处理部101包括RF接收部301、A/D(模拟数字变换(Analog/Digital converter))部303、符号定时检测部309、GI除去部311、FFT部313、子载波解映射部315、传播路径估计部317、PUS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19、PUC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21、IDFT部323、数据解调部325、Turbo解码部327、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329、前导码检测部331以及SRS处理部333而构成。
RF接收部301将在接收天线109中接收到的信号适当地放大,变换(下变频)为中间频率,除去无用的频率成分,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电平,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成分以及正交成分进行正交解调。RF接收部301将进行了正交解调的模拟信号输出到A/D部303。A/D部303将RF接收部301进行了正交解调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并将进行了变换的数字信号输出到符号定时检测部309以及GI除去部311。
符号定时检测部309基于从A/D部303输入的信号,检测符号的定时,并将表示检测到的符号边界的定时的控制信号输出到GI除去部311。GI除去部311基于来自符号定时检测部309的控制信号,从自A/D部303输入的信号中除去相当于保护间隔的部分,并将剩余的部分的信号输出到FFT部313。FFT部313对从GI除去部311输入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DFT扩展OFDM方式的解调,并输出到子载波解映射部315。另外,FFT部313的点数等于后述的移动台装置5的IFFT部的点数。
子载波解映射部315基于从控制部105输入的控制信号,将FFT部313进行了解调的信号分离为DM RS、SRS、PUSCH的信号、PUCCH的信号。子载波解映射部315将分离的DM RS输出到传播路径估计部317,将分离的SRS输出到SRS处理部333,将分离的PUSCH的信号输出到PUS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19,将分离的PUCCH的信号输出到PUC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21。
传播路径估计部317使用子载波解映射部315分离的DM RS和已知的信号,估计传播路径的变动。传播路径估计部317将所估计的传播路径估计值输出到PUS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19和PUC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21。PUS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19基于从传播路径估计部317输入的传播路径估计值,对子载波解映射部315分离的PUSCH的信号的振幅以及相位进行均衡。这里,均衡表示将信号在无线通信中受到的传播路径的变动返回到原始的处理。PUS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19将进行了调整的信号输出到IDFT部323。
IDFT部323对从PUS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19输入的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并输出到数据解调部325。数据解调部325进行IDFT部323进行了变换的PUSCH的信号的解调,并将进行了解调的PUSCH的信号输出到Turbo解码部327。该解调是与在移动台装置5的数据调制部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解调,调制方式从控制部105输入。Turbo解码部327从自数据解调部325输入且进行了解调的PUSCH的信号,对信息数据进行解码。编码率从控制部105输入。
PUC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21基于从传播路径估计部317输入的传播路径估计值,对在子载波解映射部315中分离的PUCCH的信号的振幅以及相位进行均衡。PUC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21将进行了均衡的信号输出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329。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329对从PUCCH用的传播路径均衡部321输入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检测UCI。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329进行将在频域和/或时域中进行了码复用的信号进行分离的处理。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329进行用于从使用在发送侧中使用的码序列在频域和/或时域中进行了码复用的PUCCH的信号检测ACK/NACK、SR、CQI的处理。具体而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329作为使用了频域中的码序列的检测处理,即作为分离在频域中进行了码复用的信号的处理,对PUCCH的每个子载波的信号乘以码序列的各码之后,将乘以了各码的信号进行合成。具体而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329作为使用了时域中的码序列的检测处理,即作为分离在时域中进行了码复用的信号的处理,对PUCCH的每个SC-FDMA符号的信号乘以码序列的各码之后,将乘以了各码的信号进行合成。另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329基于来自控制部105的控制信号,设定对于PUCCH的信号的检测处理。
SRS处理部333使用从子载波解映射部315输入的SRS,测定信道质量,并将UL PRB(UL PRB对)的信道质量的测定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05。SRS处理部333从控制部105被指示对哪个上行链路子帧、哪个UL PRB(UL PRB对)的信号进行移动台装置5的信道质量的测定。此外,SRS处理部333使用从子载波解映射部315输入的SRS,检测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离,并将表示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离的信息(同步偏离信息)输出到控制部105。另外,SRS处理部333也可以进行从时域的接收信号检测上行链路的同步偏离的处理。具体的处理也可以进行与在后述的前导码检测部331中进行的处理相等的处理。
前导码检测部331进行基于从A/D部303输入的信号,检测(接收)对相当于PRACH的接收信号发送的前导码的处理。具体而言,前导码检测部331对保护时间内的各种定时的接收信号进行与有被发送的可能性的、使用各前导码序列而生成的复制品的信号的相关处理。例如,前导码检测部331在相关值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从移动台装置5发送了与在用于相关处理的复制品的信号的生成中使用的前导码序列相同的信号。并且,前导码检测部331将相关值最高的定时判断为前导码序列的到来定时。并且,前导码检测部331生成至少包括表示检测到的前导码序列的信息和表示到来定时的信息的前导码检测信息,并输出到控制部105。
控制部105基于基站装置3对移动台装置5使用PDCCH发送的控制信息(DCI)以及使用PDSCH发送的控制信息(RRC信令),进行子载波解映射部315、数据解调部325、Turbo解码部327、传播路径估计部317以及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329的控制。此外,控制部105基于基站装置3对移动台装置5发送的控制信息,把握各移动台装置5发送的(有发送的可能性的)PRACH、PUSCH、PUCCH、SRS由什么资源(上行链路子帧、UL PRB(UL PRB对)、频域的码序列、时域的码序列)构成。
<移动台装置5的整体结构>
以下,使用图4、图5、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的结构。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该图所示,移动台装置5包括接收处理部(第一接收处理部)401、无线资源控制部(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403、控制部(第一控制部)405、发送处理部(第一发送处理部)407而构成。
接收处理部401从基站装置3接收信号,根据控制部405的指示,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解码。接收处理部401在检测到发往本装置的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的信号的情况下,将对PDCCH的信号进行解码而取得的DCI输出到控制部405。例如,接收处理部401进行在从基站装置3指定的第二PDCCH区域内的搜索空间中检测发往本装置的第二PDCCH的处理。例如,接收处理部401进行对eCCE集合数的候选设定搜索空间,检测发往本装置的第二PDCCH的处理。例如,接收处理部401进行使用从基站装置3指定的第二PDCCH区域内的UE专用RS进行传播路径的估计,进行第二PDCCH的信号的解调,检测包括发往本装置的控制信息的信号的处理。例如,接收处理部401使用与构成进行检测处理的ePDCCH候选的eCCE或者eREG对应的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进行第二PDCCH的信号的解调。
此外,接收处理部401将基于将在PDCCH中包含的DCI输出到控制部405之后的控制部405的指示,对发往本装置的PDSCH进行解码而获得的信息数据,经由控制部405输出到上层。在PDCCH中包含的DCI中,下行链路分配包括表示PDSCH的资源的分配的信息。此外,接收处理部401将通过对PDSCH进行解码而获得的、在基站装置3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3中生成的控制信息输出到控制部405,此外,经由控制部405输出到本装置的无线资源控制部403。例如,在基站装置3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3中生成的控制信息包括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DLPRB对的信息、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资源映射的方法的信息、表示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信息。
此外,接收处理部401将检测到第二PDCCH的、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信息、表示构成检测到的第二PDCCH的eCCE的信息输出到控制部405。
此外,接收处理部401将在PDSCH中包含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Check:CRC)码输出到控制部405。虽然在基站装置3的说明中省略,但基站装置3的发送处理部107从信息数据生成CRC码,并通过PDSCH发送信息数据和CRC码。CRC码为了判断在PDSCH中包含的数据是错误还是准确而使用。例如,在移动台装置5中使用预先确定的生成多项式而从数据生成的信息和在基站装置3中生成且通过PDSCH发送的CRC码相同的情况下,判断为数据准确,在移动台装置5中使用预先确定的生成多项式而从数据生成的信息和在基站装置3中生成且通过PDSCH发送的CRC码不同的情况下,判断为数据错误。
此外,接收处理部401测定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并将测定结果输出到控制部405。接收处理部401基于来自控制部405的指示,从CRS或者CSI-RS测定(计算)RSRP。关于接收处理部401的细节,在后面叙述。
控制部405对使用PDSCH从基站装置3发送且从接收处理部401输入的数据进行确认,将在数据中、信息数据输出到上层,基于在数据中、在基站装置3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3中生成的控制信息,对接收处理部401、发送处理部407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405基于来自无线资源控制部403的指示,对接收处理部401、发送处理部407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部405控制接收处理部401,使得对从无线资源控制部403被指示的第二PDCCH区域的DL PRB对内的信号进行检测第二PDCCH的处理。例如,控制部405控制接收处理部401,使得基于从无线资源控制部403被指示的表示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资源映射的方法的信息,进行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资源的解映射。这里,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资源的解映射意味着,例如,如图20、图21所示,从第二PDCCH区域内的信号构成(形成、构筑、制作)进行检测处理的第二PDCCH候选的处理。此外,控制部405对接收处理部401控制在第二PDCCH区域内执行检测第二PDCCH的处理的区域。具体而言,控制部405按各个eCCE集合数的每个,对接收处理部401指示(设定)对各个第二PDCCH区域设定搜索空间的eCCE集合数、在第二PDCCH区域内执行检测第二PDCCH的处理的第二PDCCH候选。此外,控制部405控制接收处理部401,使得使用与各eCCE的信号的解调对应的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
控制部405基于来自无线资源控制部403的指示,对各个第二PDCCH区域设定PUCCH资源偏移。控制部405基于从接收处理部401输入的、表示第二PDCCH检测到的第二PDCCH区域的信息、表示eCCE的信息(eCCE索引)、设定的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对用于发送对于通过第二PDCCH而进行了资源分配的PDSCH的ACK/NACK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PUCCH资源索引)进行判断以及选择,对发送处理部407进行控制。
此外,控制部405基于使用PDCCH从基站装置3发送且从接收处理部401输入的DCI,对接收处理部401、发送处理部407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405主要基于检测到的下行链路分配,对接收处理部401进行控制,主要基于检测到的上行链路许可,对发送处理部407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405基于表示在下行链路分配中包含的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指令的控制信息,对发送处理部407进行控制。控制部405对从自接收处理部401输入的数据使用预先确定的生成多项式而生成的信息和从接收处理部401输入的CRC码进行比较,判断数据是否错误,生成ACK/NACK。生成的ACK/NACK从发送处理部407发送。此外,控制部405基于来自无线资源控制部403的指示,生成SR、CQI。此外,控制部405基于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的上行链路的发送定时的调整值等,对发送处理部407的信号的发送定时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405对发送处理部407进行控制,使得发送从接收处理部401输入的表示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RSRP)的信息。
无线资源控制部403存储并保持在基站装置3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3中生成且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的控制信息的同时,经由控制部405进行接收处理部401、发送处理部407的控制。即,无线资源控制部403包括保持各种参数等的存储器的功能。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部403保持与第二PDCCH区域的DL PRB对有关的信息、与第二PDCCH区域的eCCE的资源映射的方法有关的信息、与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有关的信息,并将各种控制信号输出到控制部405。无线资源控制部403保持与PUSCH、PUCCH、SRS、PRACH的发送功率相关联的参数,并以使用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的参数的方式将控制信号输出到控制部405。
无线资源控制部403设定与PUCCH、PUSCH、SRS、PRACH等的发送功率相关联的参数的值。在无线资源控制部403中设定的发送功率的值从控制部405对发送处理部407输出。另外,由与PUCCH相同的UL PRB内的资源构成的DM RS进行与PUCCH相同的发送功率控制。另外,由与PUSCH相同的UL PRB的资源构成的DM RS进行与PUSCH相同的发送功率控制。无线资源控制部403对PUSCH设定基于对PUSCH分配的UL PRB对的数目的参数、预先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的小区固有以及移动台装置固有的参数、基于在PUSCH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的参数、基于所估计的路径损耗的值的参数、基于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的发送功率控制指令的参数等的值。无线资源控制部403对PUCCH设定基于PUCCH的信号结构的参数、预先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的小区固有以及移动台装置固有的参数、基于所估计的路径损耗的值的参数、基于被通知的发送功率控制指令的参数等的值。
另外,作为与发送功率相关联的参数,小区固有以及移动台装置固有的参数使用PDSCH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发送功率控制指令使用PDCCH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对于PUSCH的发送功率控制指令包含在上行链路许可中,对于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指令包含在下行链路分配中。另外,从基站装置3被通知的、与发送功率相关联的各种参数在无线资源控制部403中适当地被存储,被存储的值输入到控制部405。
发送处理部407将根据控制部405的指示对信息数据、UCI进行了编码以及调制的信号,使用PUSCH、PUCCH的资源,经由发送天线411发送给基站装置3。此外,发送处理部407根据控制部405的指示,设定PUSCH、PUCCH、SRS、DM RS、PRACH的发送功率。关于发送处理部407的细节,在后面叙述。
<移动台装置5的接收处理部401>
以下,说明移动台装置5的接收处理部401的细节。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的接收处理部401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该图所示,接收处理部401包括RF接收部501、A/D部503、符号定时检测部505、GI除去部507、FFT部509、复用分离部511、传播路径估计部513、PDS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5、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解码部517、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解码部521、下行链路接收质量测定部531以及PDCCH解映射部533而构成。此外,如该图所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解码部517包括数据解调部523以及Turbo解码部525。此外,如该图所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解码部521包括QPSK解调部527以及Viterbi解码器部529。
RF接收部501适当地放大在接收天线409中接收到的信号,变换(下变频)为中间频率,除去无用的频率成分,以适当地维持信号电平的方式控制放大电平,基于接收到的信号的同相成分以及正交成分进行正交解调。RF接收部501将进行了正交解调的模拟信号输出到A/D部503。
A/D部503将RF接收部501进行了正交解调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并将进行了变换的数字信号输出到符号定时检测部505和GI除去部507。符号定时检测部505基于A/D部503变换的数字信号,检测符号的定时,并将表示检测到的符号边界的定时的控制信号输出到GI除去部507。GI除去部507基于来自符号定时检测部505的控制信号,从A/D部503输出的数字信号除去相当于保护间隔的部分,并将剩余的部分的信号输出到FFT部509。FFT部509对从GI除去部507输入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OFDM方式的解调,并输出到复用分离部511。
复用分离部511将基于从控制部405输入的控制信号,FFT部509进行了解调的信号分离为PDCCH(第一PDCCH、第二PDCCH)的信号和PDSCH的信号。复用分离部511将分离的PDSCH的信号输出到PDS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5,此外,将分离的PDCCH的信号输出到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例如,复用分离部511将对本装置指定的第二PDCCH区域的第二PDCCH的信号输出到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此外,复用分离部511分离配置了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下行链路资源元素,并将下行链路参考信号(CRS、UE专用RS)输出到传播路径估计部513。例如,复用分离部511将对本装置指定的第二PDCCH区域的UE专用RS输出到传播路径估计部513。此外,复用分离部511将下行链路参考信号(CRS、CSI-RS)输出到下行链路接收质量测定部531。
传播路径估计部513使用复用分离部511分离的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和已知的信号,估计传播路径的变动,并将用于以补偿传播路径的变动的方式调整振幅以及相位的传播路径补偿值输出到PDS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5和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传播路径估计部513分别使用CRS和UE专用RS,独立地估计传播路径的变动,并输出传播路径补偿值。例如,传播路径估计部513从使用在对本装置指定的第二PDCCH区域内的多个DL PRB对中配置的UE专用RS而估计的传播路径估计值生成传播路径补偿值,并输出到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另外,传播路径估计部513使用从控制部405被指定的一个以上的天线端口的每个的UE专用RS,进行传播路径估计以及传播路径补偿值的生成。例如,传播路径估计部513从使用在对本装置分配且对PDSCH分配的多个DL PRB对中配置的UE专用RS而估计的传播路径估计值生成传播路径补偿值,并输出到PDS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5。例如,传播路径估计部513从使用CRS而估计的传播路径估计值生成传播路径补偿值,并输出到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例如,传播路径估计部513从使用CRS而估计的传播路径估计值生成传播路径补偿值,并输出到PDS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5。
PDS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5根据从传播路径估计部513输入的传播路径补偿值,对复用分离部511分离的PDSCH的信号的振幅以及相位进行调整。例如,PDS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5根据在传播路径估计部513中基于UE专用RS而生成的传播路径补偿值,对某一PDSCH的信号进行调整,根据在传播路径估计部513中基于CRS而生成的传播路径补偿值,对不同的PDSCH的信号进行调整。PDS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5将调整了传播路径的信号输出到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解码部517的数据解调部523。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解码部517基于来自控制部405的指示,进行PDSCH的解调、解码,检测信息数据。数据解调部523进行从传播路径补偿部515输入的PDSCH的信号的解调,并将进行了解调的PDSCH的信号输出到Turbo解码部525。该解调是与在基站装置3的数据调制部221中使用的调制方式对应的解调。Turbo解码部525从自数据解调部523输入且进行了解调的PDSCH的信号解码信息数据,并经由控制部405输出到上层。另外,使用PDSCH发送的、在基站装置3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3中生成的控制信息等也输出到控制部405,并经由控制部405还输出到无线资源控制部403。另外,在PDSCH中包含的CRC码也输出到控制部405。
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根据从传播路径估计部513输入的传播路径补偿值,对复用分离部511分离的PDCCH的信号的振幅以及相位进行调整。例如,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根据在传播路径估计部513中基于UE专用RS而生成的传播路径补偿值,对第二PDCCH的信号进行调整,根据在传播路径估计部513中基于CRS而生成的传播路径补偿值,对第一PDCCH的信号进行调整。例如,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将eCCE的信号,根据基于与该eCCE对应的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而生成的传播路径补偿值进行调整。例如,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将eCCE的信号,根据基于与构成该eCCE的eREG对应的天线端口的UE专用RS而生成的传播路径补偿值进行调整。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将调整的信号输出到PDCCH解映射部533。
PDCCH解映射部533对从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输入的信号进行第一PDCCH用的解映射或者第二PDCCH用的解映射。进一步,PDCCH解映射部533对从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输入的第二PDCCH的信号进行对于局部映射的解映射或者对于分布映射的解映射。PDCCH解映射部533对被输入的第一PDCCH的信号,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解码部521中,如使用图17所说明那样,将被输入的第一PDCCH的信号变换为CCE单位的信号,使得以图16所示的CCE单位进行处理。PDCCH解映射部533对被输入的第二PDCCH的信号,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解码部521中,将被输入的第二PDCCH的信号变换为eCCE单位的信号,使得以图19所示的eCCE单位进行处理。PDCCH解映射部533将被输入的、应用局部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的第二PDCCH的信号,如使用图20所说明那样,变换为eCCE单位的信号。PDCCH解映射部533将被输入的、应用分布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的第二PDCCH的信号,如使用图21所说明那样,变换为eCCE单位的信号。PDCCH解映射部533将变换的信号输出到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解码部521的QPSK解调部527。
如以下所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解码部521对从PDCCH用的传播路径补偿部519输入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检测控制数据。QPSK解调部527对PDCCH的信号进行QPSK解调,并输出到Viterbi解码器部529。Viterbi解码器部529对QPSK解调部527进行了解调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的DCI输出到控制部405。这里,该信号以比特单位表现,Viterbi解码器部529为了调整进行Viterbi解码处理的比特的数目,还对输入比特进行速率解匹配。另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解码部521在将检测到的控制数据输出到控制部405时,还将表示检测到该控制数据的第二PDCCH的区域的信息、表示eCCE的信息输出到控制部405。
首先,说明对于第一PDCCH的检测处理。移动台装置5设想多个CCE集合数,进行检测发往本装置的DCI的处理。移动台装置5按设想的每个CCE集合数(编码率)对第一PDCCH的信号进行不同的解码处理,取得在与DCI一同对第一PDCCH附加的CRC码中未检测到错误的第一PDCCH中包含的DCI。将这样的处理称为盲解码。另外,移动台装置5不对下行链路系统频带的全部CCE(REG)的信号(接收信号)进行设想了第一PDCCH的盲解码,而是只对一部分CCE进行盲解码。将进行盲解码的一部分CCE(CCEs)称为搜索空间(第一PDCCH用的搜索空间)。此外,对每个CCE集合数定义不同的搜索空间(第一PDCCH用的搜索空间)。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中,对第一PDCCH,在移动台装置5中设定分别不同的搜索空间(第一PDCCH用的搜索空间)。这里,各移动台装置5对于第一PDCCH的搜索空间(第一PDCCH用的搜索空间)既可以由完全不同的CCE(CCEs)构成,也可以由完全相同的CCE(CCEs)构成,也可以由一部分重复的CCE(CCEs)构成。
接着,说明对于第二PDCCH的检测处理。移动台装置5设想多个eCCE集合数,进行检测发往本装置的DCI的处理。移动台装置5按设想的每个eCCE集合数(编码率)对第二PDCCH的信号进行不同的解码处理,取得在与DCI一同对第二PDCCH附加的CRC码中未检测到错误的第二PDCCH中包含的DCI。将这样的处理称为盲解码。另外,移动台装置5也可以不对从基站装置3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的全部eCCE的信号(接收信号)进行设想了第二PDCCH的盲解码,而是只对一部分eCCE进行盲解码。将进行盲解码的一部分eCCE(eCCEs)称为搜索空间(第二PDCCH用的搜索空间)。此外,对每个eCCE集合数定义不同的搜索空间(第二PDCCH用的搜索空间)。构成了多个第二PDCCH区域的移动台装置5在各个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中设定(构成、定义)搜索空间。例如,移动台装置5对应用分布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和应用局部映射的第二PDCCH区域分别设定搜索空间。构成了多个第二PDCCH区域的移动台装置5在某一下行链路子帧中同时设定多个搜索空间。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中,对第二PDCCH,在移动台装置5中设定多个不同的搜索空间(第二PDCCH用的搜索空间)。这里,
构成了相同的第二PDCCH区域的各移动台装置5对于第二PDCCH的搜索空间(第二PDCCH用的搜索空间)既可以由完全不同的eCCE(eCCEs)构成,也可以由完全相同的eCCE(eCCEs)构成,也可以由一部分重复的eCCE(eCCEs)构成。
构成了多个第二PDCCH区域的移动台装置5在各第二PDCCH区域中设定搜索空间(第二PDCCH用的搜索空间)。搜索空间(第二PDCCH用的搜索空间)意味着移动台装置5在第二PDCCH区域内进行第二PDCCH的解码检测的逻辑性的区域。搜索空间(第二PDCCH用的搜索空间)由多个第二PDCCH候选构成。第二PDCCH候选是移动台装置5进行第二PDCCH的解码检测的对象。按每个eCCE集合数,不同的第二PDCCH候选由不同的eCCE(包括一个eCCE、多个eCCEs)构成。例如,基站装置3使用RRC信令,将在搜索空间(第二PDCCH用的搜索空间)中使用的eCCE或者第二PDCCH候选通知给移动台装置5。
也可以在多个第二PDCCH区域的各自的搜索空间中,第二PDCCH的候选的数目不同。此外,也可以在某一eCCE集合数中,各个第二PDCCH区域的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相同,在不同的eCCE集合数中,各个第二PDCCH区域的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的数目不同。此外,也可以是某一eCCE集合数的第二PDCCH候选在一个第二PDCCH区域的搜索空间中设定,而在不同的另一个第二PDCCH区域的搜索空间中没有设定。此外,也可以根据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的数目,改变一个第二PDCCH区域内的搜索空间的第二PDCCH候选数。
另外,控制部405判定从Viterbi解码器部529输入的DCI是否准确、是否为发往本装置的DCI,在判定为准确、是发往本装置的DCI的情况下,基于DCI,对复用分离部511、数据解调部523、Turbo解码部525以及发送处理部407进行控制。例如,控制部405在DCI为下行链路分配的情况下,控制接收处理部401对PDSCH的信号进行解码。另外,在PDCCH中也与PDSCH相同地包括CRC码,控制部405使用CRC码来判断PDCCH的DCI是否错误。
下行链路接收质量测定部531使用下行链路参考信号(CRS、CSI-RS)对小区的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RSRP)进行测定,并将测定到的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信息输出到控制部405。此外,下行链路接收质量测定部531还进行用于生成在移动台装置5中通知给基站装置3的CQI的、瞬时的信道质量的测定。下行链路接收质量测定部531将测定到的RSRP等的信息输出到控制部405。
<移动台装置5的发送处理部407>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的发送处理部407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如该图所示,发送处理部407包括Turbo编码部611、数据调制部613、DFT部615、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处理部617、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619、子载波映射部621、IFFT部623、GI插入部625、发送功率调整部627、随机接入信道处理部629、D/A部605、RF发送部607以及发送天线411而构成。发送处理部407对信息数据、UCI进行编码、调制,生成要使用PUSCH、PUCCH发送的信号,调整PUSCH、PUCCH的发送功率。发送处理部407生成要使用PRACH发送的信号,调整PRACH的发送功率。发送处理部407生成DM RS、SRS,调整DM RS、SRS的发送功率。
Turbo编码部611对输入的信息数据以从控制部405被指示的编码率进行用于提高数据的耐错误性的Turbo编码,并输出到数据调制部613。数据调制部613将Turbo编码部611进行了编码的数据,以从控制部405被指示的调制方式、例如QPSK、16QAM、64QAM这样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生成调制符号的信号序列。数据调制部613将生成的调制符号的信号序列输出到DFT部615。DFT部615对数据调制部613输出的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并输出到子载波映射部621。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619进行用于传输从控制部405输入的UCI的基带信号处理。输入到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619的UCI是ACK/NACK、SR、CQI。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619进行基带信号处理,并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子载波映射部621。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619对UCI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而生成信号。
此外,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619对从UCI生成的信号进行与频域的码复用和/或时域的码复用相关联的信号处理。例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619从控制部405被指示在从ACK/NACK生成的信号中使用的UL PRB对、频域的码序列、时域的码序列。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619对从ACK/NACK的信息比特或者SR的信息比特或者CQI的信息比特生成的PUCCH的信号为了实现频域的码复用而乘以从控制部405被指示的码序列。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619对从ACK/NACK的信息比特或者SR的信息比特生成的PUCCH的信号为了实现时域的码复用而乘以从控制部405被指示的码序列。
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处理部617基于来自控制部405的指示,生成作为在基站装置3中已知的信号的SRS、DM RS,并输出到子载波映射部621。
子载波映射部621根据来自控制部405的指示,将从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处理部617输入的信号、从DFT部615输入的信号、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619输入的信号配置在子载波中,并输出到IFFT部623。
IFFT部623对子载波映射部621输出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并输出到GI插入部625。这里,IFFT部623的点数多于DFT部615的点数,移动台装置5通过使用DFT部615、子载波映射部621、IFFT部623,对要使用PUSCH发送的信号进行DFT扩展OFDM方式的调制。GI插入部625对从IFFT部623输入的信号附加保护间隔,并输出到发送功率调整部627。
随机接入信道处理部629使用从控制部405被指示的前导码序列,生成要在PRACH中发送的信号,并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发送功率调整部627。
发送功率调整部627对从GI插入部625输入的信号或者从随机接入信道处理部629输入的信号,基于来自控制部405的控制信号而调整发送功率,并输出到D/A部605。另外,在发送功率调整部627中,对每个上行链路子帧控制PUSCH、PUCCH、DM RS、SRS、PRACH的平均发送功率。
D/A部605将从发送功率调整部627输入的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并输出到RF发送部607。RF发送部607从自D/A部605输入的模拟信号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成分以及正交成分,除去对于中间频带的多余的频率成分。接着,RF发送部607将中间频率的信号变换(上变频)为高频率的信号,除去多余的频率成分,进行功率放大,并经由发送天线411发送给基站装置3。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装置5的与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设定有关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移动台装置5从基站装置3使用RRC信令接收表示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信息(步骤S 101)。接着,移动台装置5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息,对每个第二PDCCH区域设定PUCCH资源偏移(步骤S102)。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与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设定有关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基站装置3基于小区内的第二PDCCH区域的数目等,对每个第二PDCCH区域设定PUCCH资源偏移(步骤T101)。接着,基站装置3进行设定,使得对每个移动台装置5发送表示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信息(步骤T102)。
如以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通信系统1中,作为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第二PDCCH)(ePDCCH)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即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第二PDCCH区域)(ePDCCH区域)(ePDCCH组),构成多个物理资源块对(DL PRB对),由将一个物理资源块对(DLPRB对)分割为多个(例如,16个)的资源构成第一元素(eREG),由一个物理资源块对(DL PRB对)内的多个(例如,4个)第一元素(eREG)的集合(局部映射的eCCE)或者多个(例如,4个)的物理资源块对(DL PRB对)内的多个(例如,4个)第一元素(eREG)的集合(分布映射的eCCE)构成第二元素(eCCE),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第二PDCCH)由一个以上的第二元素(eCCE)的集合(例如,1个、2个、4个、8个集合)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资源与第二元素(eCCE)分别对应,基站装置3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第二PDCCH区域),基站装置3对各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第二PDCCH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第二PDCCH区域)的第二元素(eCCE)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PUCCH资源偏移),基站装置3对移动台装置5发送所设定的信息,移动台装置5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息来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第二PDCCH区域),移动台装置5基于从基站装置3接收到的信息,对设定的各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第二PDCCH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第二PDCCH区域)的第二元素(eCCE)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PUCCH资源偏移)。移动台装置5基于构成包括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第二PDCCH)的一个以上的第二元素(eCCE)的识别编号(eCCE索引)、和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第二PDCCH)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第二PDCCH区域)的第二元素(eCCE)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资源(PUCCH资源偏移),判断在对于接收到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数据(传输块)的接收确认响应(ACK/NACK)的发送中使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资源的识别编号(PUCCH资源索引)。
由此,能够对每个第二PDCCH区域设定PUCCH资源偏移,能够对不同的第二PDCCH区域的eCCE使用不同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能够避免通过不同的第二PDCCH区域的第二PDCCH而被分配PDSCH的不同的移动台装置使用相同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即能够避免上行链路的信号在移动台装置5间冲突。此外,基站装置3能够根据对多个移动台装置5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的数目,适当地控制在上行链路系统频带中准备的动态ACK/NACK用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能够避免与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ACK/NACK PUCCH有关的开销的增大。若根据在物理上构成的DL PRB对,预先确定由该DL PRB对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的eCCE,对由全部有可能性的DL PRB对构成的第二PDCCH区域的eCCE准备不同的ACK/NACKPUCCH的资源,则虽然避免ACK/NACK的信号在移动台装置5间冲突,但与上行链路系统频带的ACK/NACK PUCCH有关的开销显著增大。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避免上行链路的开销的增大的同时,避免ACK/NACK的信号在移动台装置5间冲突。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表示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信息使用RRC信令直接显式地从基站装置3通知给移动台装置5的结构,但也可以是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与其他的信息相关联,在移动台装置5中基于其他的信息而判断每个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的结构。例如,对第二PDCCH区域赋予编号,PUCCH资源偏移与该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相关联,在移动台装置5中基于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而判断对于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这里,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使用在基站装置3管辖的区域内公共的编号。例如,如图25所示,在下行链路系统频带中构成三个第二PDCCH区域(第二PDCCH区域1、第二PDCCH区域2、第二PDCCH区域3)的情况下,对各个第二PDCCH区域赋予连号,对第二PDCCH区域1赋予编号#0,对第二PDCCH区域2赋予编号#1,对第二PDCCH区域3赋予编号#2。基站装置3在移动台装置5中构成第二PDCCH区域的情况下,使用RRC信令将所赋予的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通知给移动台装置5。
移动台装置5基于被赋予的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计算对于被赋予了该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的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这里,移动台装置5设想一个第二PDCCH区域构成预先确定的个数的eCCE,对各个eCCE预约PUCCH资源,计算对于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例如,移动台装置5设想一个第二PDCCH区域构成16个eCCE,对该第二PDCCH区域预约16个PUCCH资源。移动台装置5认为比被赋予的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小的编号的第二PDCCH区域由下行链路系统频带的某一DL PRB对构成,对这些第二PDCCH区域预约PUCCH资源。这里,规定为从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为#0的第二PDCCH区域起动态ACK/NACK用的最初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进行对应。即,在图25中,对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为#0的第二PDCCH区域1,作为PUCCH资源偏移而使用偏移X1,这样在移动台装置5中认识PUCCH资源偏移。作为在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为#1的第二PDCCH区域2中使用的PUCCH资源偏移的偏移X2,通过对偏移X1加上作为对第二PDCCH区域1预约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数目的16而求出(偏移X1+16)。作为在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为#2的第二PDCCH区域3中使用的PUCCH资源偏移的偏移X3,通过对偏移X1加上作为对第二PDCCH区域1预约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数目的16和作为对第二PDCCH区域2预约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数目的16而求出(偏移X1+16×2)。即,通过将对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乘以16(对一个第二PDCCH区域预约的ACK/NACK PUCCH的资源的个数)所得的值加上偏移X1(偏移X1+16×第二PDCCH区域#),从而计算出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的对于第二PDCCH区域的PUCCH资源偏移。另外,例如,在第二PDCCH区域的编号从“1”开始的情况下,通过将计算式调整为(偏移X1+16×(第二PDCCH区域#-1)),能够使用本申请。
在如上述的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由多个移动台装置以及能够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所述多个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构成,在所述基站装置中,作为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即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构成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由将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分割为多个的资源构成第一元素,由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或者多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构成第二元素,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集合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与各个所述第二元素对应,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包括: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对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将与设定的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有关的信息,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编号对应;以及第二发送处理部,对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信息,所述移动台装置包括: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信息,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以及第一控制部,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编号,对在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为了简化说明,将有第二PDCCH被配置的可能性的资源的区域定义为第二PDCCH区域,但清楚即使定义为不同的语言(例如,ePDCCH组),只要具有类似的含义,就能够应用本发明。
此外,移动台装置5并不限定于移动的终端,也可以通过在固定终端中安装移动台装置5的功能等而实现本发明。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特征性的手段通过在集成电路中安装功能,并进行控制,也能够实现。即,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安装于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在所述移动台装置中,作为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即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构成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由将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分割为多个的资源构成第一元素,由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或者多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构成第二元素,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集合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与各个所述第二元素对应,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处理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对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信息;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基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以及第一控制部,基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对在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
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用于接收确认响应的发送接收,所述接收确认响应是对于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表示资源分配的信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
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基于构成包括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识别编号、和开始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判断在所述接收确认响应的发送中使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识别编号。
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安装于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多个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在所述基站装置中,作为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即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构成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由将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分割为多个的资源构成第一元素,由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或者多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构成第二元素,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集合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与各个所述第二元素对应,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对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以及第二发送处理部,对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信息。
也可以通过程序来实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动作。在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5以及基站装置3中动作的程序是以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方式,控制CPU等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作用的程序)。并且,在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暂时储存在RAM中,之后,存储在各种ROM或HDD中,根据需要由CPU读出,进行修改/写入。作为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也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ROM、非易失性存储卡等)、光记录介质(例如,DVD、MO、MD、CD、BD等)、磁记录介质(例如,磁盘、软盘等)等的任一个。此外,除了通过执行加载的程序而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之外,也有时基于该程序的指示,与操作系统或者其他的应用程序等共同处理,从而实现本发明的功能。
此外,想要在市场中流通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可移动式的记录介质中存储程序而流通,或者转发到经由互联网等的网络而连接的服务器计算机中。此时,服务器计算机的存储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中。此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移动台装置5以及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典型地作为集成电路即LSI而实现。移动台装置5以及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既可以单独芯片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者全部集成而芯片化。此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限定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移动台装置5以及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也可以通过多个电路来实现。
信息以及信号能够使用各种不同的所有技术以及方法而表示。例如,能够通过上述说明而参照的码片、符号、比特、信号、信息、指令、命令以及数据,能够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者磁性粒子、光学场或者光粒子或者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与本说明书的公开相关联而叙述的各种例示性的逻辑块、处理部以及算法步骤能够作为电子方式的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两者的组合而安装。为了明确表示硬件和软件的该同义性,各种例示的元素、块、模块、电路以及步骤大致关于其功能性进行了叙述。这样的功能性是作为硬件而安装还是作为软件而安装,依赖于使各个应用以及系统整体负责的设计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关于各具体的应用,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来安装所叙述的功能性,但不应解释为这样的安装的决定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与本说明书的公开相关联而叙述的各种例示性的逻辑块、处理部能够通过设计成执行在本说明书中叙述的功能的通用用途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者其他的可编程逻辑设备、分立门(discreet gate)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部件或者将它们进行了组合的部件来安装或者执行。通用用途处理器也可以是微处理器,但代替地,处理器也可以是现有型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此外,处理器也可以作为将计算机设备进行了组合的部件来安装。例如,是将DSP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连接的一个以上的微处理器或者将其他的这样的结构进行了组合的部件。
与本说明书的公开相关联而叙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能够通过由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将两个这个进行了组合的部件直接进行具体化。软件模块能够在RAM存储器、闪速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光盘、CD-ROM或者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所有方式的记录介质内存在。典型的记录介质能够以处理器能够从记录介质读出信息以及能够对记录介质写入信息的方式,与处理器结合。在其他方法中,记录介质也可以与处理器一体化。处理器和记录介质也可以位于ASIC内。ASIC能够位于移动台装置(用户终端)内存在。或者,处理器以及记录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元件而位于移动台装置5内。
在一个或者其以上的典型的设计中,叙述的功能能够通过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将这些进行了组合的部件来安装。若能够通过软件来安装,则功能能够作为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介质上的一个以上的命令或者代码而保持或者传递。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介质包括协助将计算机程序从某一地点带到另一个地点的介质的通信介质和计算机记录介质的双方。记录介质也可以是能够由通用或者特殊用途的计算机存取的销售的任意的介质。作为一例而并不限定于此的介质,这样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介质能够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者其他的光盘介质、磁盘介质或者其他的磁记录介质、或者能够由通用或者特殊用途的计算机或者通用或者特殊用途的处理器存取且能够为了以命令或者数据结构的形式搬运或者保持期望的程序代码单元而使用的介质。此外,所有的连接适当地被称为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介质。例如,若软件使用如同轴电缆、光纤、绞线对、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者红外、无线和微波这样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的远程发送者发送的情况下,这些同轴电缆、光纤、绞线对、DSL或者红外、无线和微波这样的无线技术包含在介质的定义中。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盘(disk、disc)包括小型光盘(CD)、激光盘(注册商标)、光盘、数字视盘(DVD)、软盘(注册商标)、蓝光盘,盘(disk)一般以磁性地再现数据,另一方面,盘(disc)通过激光器而光学地再现数据。此外,将上述的进行组合的介质也应包含在计算机能够读取的介质中。
(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的手段。即,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由多个移动台装置以及能够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所述多个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构成,在所述基站装置中,作为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即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构成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由将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分割为多个的资源构成第一元素,由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或者多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构成第二元素,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集合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与各个所述第二元素对应,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包括: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对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以及第二发送处理部,对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信息,所述移动台装置包括: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信息,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以及第一控制部,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到的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信息,对在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
(2)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用于接收确认响应的发送接收,所述接收确认响应是对于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表示资源分配的信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
(3)此外,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基于构成包括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识别编号、和开始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判断在所述接收确认响应的发送中使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识别编号。
(4)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能够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在所述移动台装置中,作为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即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构成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由将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分割为多个的资源构成第一元素,由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或者多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构成第二元素,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集合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与各个所述第二元素对应,所述移动台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处理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对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信息;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基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以及第一控制部,基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对在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
(5)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用于接收确认响应的发送接收,所述接收确认响应是对于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表示资源分配的信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
(6)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台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基于构成包括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识别编号、和开始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判断在所述接收确认响应的发送中使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识别编号。
(7)此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能够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多个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在所述基站装置中,作为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即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构成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由将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分割为多个的资源构成第一元素,由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或者多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构成第二元素,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集合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与各个所述第二元素对应,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对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以及第二发送处理部,对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信息。
(8)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用于能够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在所述移动台装置中,作为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即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构成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由将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分割为多个的资源构成第一元素,由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或者多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构成第二元素,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集合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与各个所述第二元素对应,所述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对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信息的步骤;基于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步骤;以及基于所述接收到的信息,对所述设定的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步骤。
(9)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用于接收确认响应的发送接收,所述接收确认响应是对于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表示资源分配的信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
(10)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构成包括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识别编号、和开始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判断在所述接收确认响应的发送中使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识别编号的步骤。
(11)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用于能够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多个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在所述基站装置中,作为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即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构成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由将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分割为多个的资源构成第一元素,由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或者多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构成第二元素,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集合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与各个所述第二元素对应,所述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对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步骤;以及对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所述设定的信息的步骤。
(12)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安装于能够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移动台装置,在所述移动台装置中,作为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即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构成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由将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分割为多个的资源构成第一元素,由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或者多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构成第二元素,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集合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与各个所述第二元素对应,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处理部,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表示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信息、和表示对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信息;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基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以及第一控制部,基于在所述第一接收处理部中接收到的信息,对在所述第一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
(13)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用于接收确认响应的发送接收,所述接收确认响应是对于通过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而表示资源分配的信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
(14)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基于构成包括所述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信息的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识别编号、和开始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到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判断在所述接收确认响应的发送中使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识别编号。
(15)此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安装于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与多个移动台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站装置,在所述基站装置中,作为有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被配置的可能性的区域即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构成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由将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分割为多个的资源构成第一元素,由一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或者多个所述物理资源块对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元素的集合构成第二元素,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由一个以上的所述第二元素的集合构成,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与各个所述第二元素对应,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设定多个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对各个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设定开始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区域的第二元素的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以及第二发送处理部,对所述移动台装置发送在所述第二无线资源控制部中设定的信息。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的结构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符号说明
3 基站装置
4(A~C) RRH
5(A~C) 移动台装置
101 接收处理部
103 无线资源控制部
105 控制部
107 发送处理部
109 接收天线
111 发送天线
201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处理部
203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
205 下行链路导频信道处理部
207 复用部
209 IFFT部
211 GI插入部
213 D/A部
215 RF发送部
219 Turbo编码部
221 数据调制部
223 卷积码部
225 QPSK调制部
227 预编码处理部(PDCCH用)
229 预编码处理部(PDSCH用)
231 预编码处理部(下行链路导频信道用)
301 RF接收部
303 A/D部
309 符号定时检测部
311 GI除去部
313 FFT部
315 子载波解映射部
317 传播路径估计部
319 传播路径均衡部(PUSCH用)
321 传播路径均衡部(PUCCH用)
323 IDFT部
325 数据解调部
327 Turbo解码部
329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检测部
331 前导码检测部
333 SRS处理部
401 接收处理部
403 无线资源控制部
405 控制部
407 发送处理部
409 接收天线
411 发送天线
501 RF接收部
503 A/D部
505 符号定时检测部
507 GI除去部
509 FFT部
511 复用分离部
513 传播路径估计部
515 传播路径补偿部(PDSCH用)
517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解码部
519 传播路径补偿部(PDCCH用)
521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解码部
523 数据解调部
525 Turbo解码部
527 QPSK解调部
529 Viterbi解码器部
531 下行链路接收质量测定部
533 PDCCH解映射部
605 D/A部
607 RF发送部
611 Turbo编码部
613 数据调制部
615 DFT部
617 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处理部
619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处理部
621 子载波映射部
623 IFFT部
625 GI插入部
627 发送功率调整部
629 随机接入信道处理部

Claims (6)

1.一种终端装置,所述终端装置被配置为与基站装置通信,所述终端装置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部,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部被配置为和/或编程为,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第一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组和第二EPDCCH组用于EPDCCH监视,
所述第一EPDCCH组的传输种类和所述第二EPDCCH组的传输种类配置为局部传输种类或分布传输种类,所述第一EPDCCH组的所述传输种类和所述第二EPDCCH组的所述传输种类配置为相同的传输种类;
接收部,所述接收部被配置为和/或编程为,监视基于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的一组EPDCCH候选,通过所述RRC信令配置对于所述第一EPDCCH组的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偏移,通过所述RRC信令配置对于所述第二EPDCCH组的第二PUCCH资源偏移以及
发送部,所述发送部被配置为和/或编程为,对于由一个EPDCCH的检测指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响应HARQ-ACK,使用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HARQ-ACK,其中
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每一个由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组成,
在所述一个EPDCCH在所述第一EPDCCH组中的情况下,至少基于用于构造所述一个EPDCCH的最低增强的控制信道元素ECCE索引和配置为所述一个EPDCCH组的所述第一PUCCH资源偏移,确定所述一个PUCCH资源,
在所述一个EPDCCH在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情况下,至少基于用于构造所述一个EPDCCH的最低ECCE索引和所述第二PUCCH资源偏移,确定所述PUCCH资源,并且,
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每一个包括一组ECCE,对于所述一组ECCE的ECCE索引在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每一个中被编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PUCCH资源偏移是在小区中构成的PUCCH资源的最低的索引和开始与所述第一EPDCCH组的ECCE索引的关联的所述PUCCH资源的索引之间的相对的编号之差,并且
所述第二PUCCH资源偏移是在小区中构成的PUCCH资源的最低的索引和开始与所述第二EPDCCH组的ECCE索引的关联的所述PUCCH资源的索引之间的相对的编号之差。
3.一种基站装置,所述基站装置被配置为与终端装置通信,所述基站装置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部,所述无线资源控制部被配置为和/或编程为,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第一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组和第二EPDCCH组用于EPDCCH监视,
所述第一EPDCCH组的接收种类和所述第二EPDCCH组的接收种类配置为局部接收种类或分布接收种类,所述第一EPDCCH组的所述接收种类和所述第二EPDCCH组的所述接收种类配置为相同的传输种类;
发送部,所述发送部被配置为和/或编程为,发送基于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的一个EPDCCH,通过所述RRC信令配置对于所述第一EPDCCH组的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偏移,通过所述RRC信令配置对于所述第二EPDCCH组的第二PUCCH资源偏移以及
接收部,所述接收部被配置为和/或编程为,对于由所述一个EPDCCH的检测指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响应HARQ-ACK,使用一个PUCCH资源接收所述HARQ-ACK,其中
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每一个由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组成,
在所述一个EPDCCH在所述第一EPDCCH组中的情况下,至少基于用于构造所述一个EPDCCH的最低增强的控制信道元素ECCE索引和所述第一PUCCH资源偏移,确定所述一个PUCCH资源,
在所述一个EPDCCH在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情况下,至少基于用于构造所述一个EPDCCH的最低ECCE索引和所述第二PUCCH资源偏移,确定所述PUCCH资源,并且,
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每一个包括一组ECCE,对于所述一组ECCE的ECCE索引在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每一个中被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PUCCH资源偏移是在小区中构成的PUCCH资源的最低的索引和开始与所述第一EPDCCH组的ECCE索引的关联的所述PUCCH资源的索引之间的相对的编号之差,并且
所述第二PUCCH资源偏移是在小区中构成的PUCCH资源的最低的索引和开始与所述第二EPDCCH组的ECCE索引的关联的所述PUCCH资源的索引之间的相对的编号之差。
5.一种通信方法,用于被配置为与基站装置通信的终端装置,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第一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组和第二EPDCCH组用于EPDCCH监视,
所述第一EPDCCH组的传输种类和所述第二EPDCCH组的传输种类配置为局部传输种类或分布传输种类,所述第一EPDCCH组的所述传输种类和所述第二EPDCCH组的所述传输种类配置为相同的传输种类;
对于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监视基于多个EPDCCH组的一组EPDCCH候选,通过所述RRC信令配置对于所述第一EPDCCH组的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偏移,通过所述RRC信令配置对于所述第二EPDCCH组的第二PUCCH资源偏移;以及
对于由一个EPDCCH的检测指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响应HARQ-ACK,使用一个PUCCH资源发送所述HARQ-ACK,其中
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每一个由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组成,
在所述一个EPDCCH在所述第一EPDCCH组中的情况下,至少基于用于构造所述一个EPDCCH的最低增强的控制信道元素ECCE索引和配置为所述一个EPDCCH组的所述第一PUCCH资源偏移,确定所述一个PUCCH资源,
在所述一个EPDCCH在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情况下,至少基于用于构造所述一个EPDCCH的最低ECCE索引和所述第二PUCCH资源偏移,确定所述PUCCH资源,并且,
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每一个包括一组ECCE,对于所述一组ECCE的ECCE索引在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每一个中被编号。
6.一种通信方法,用于被配置为与终端装置通信的基站装置,所述通信方法包括:
基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第一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组和第二EPDCCH组用于EPDCCH监视;
所述第一EPDCCH组的接收种类和所述第二EPDCCH组的接收种类配置为局部接收种类或分布接收种类,所述第一EPDCCH组的所述接收种类和所述第二EPDCCH组的所述接收种类配置为相同的传输种类;
发送基于所述第一EPDCCH组和第二EPDCCH组的一个EPDCCH,通过所述RRC信令配置对于所述第一EPDCCH组的第一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资源偏移,通过所述RRC信令配置对于所述第二EPDCCH组的第二PUCCH资源偏移以及
对于由所述一个EPDCCH的检测指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传输的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肯定响应HARQ-ACK,使用一个PUCCH资源接收所述HARQ-ACK,其中
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每一个由多个物理资源块对组成,
在所述一个EPDCCH在所述第一EPDCCH组中的情况下,至少基于用于构造所述一个EPDCCH的最低增强的控制信道元素ECCE索引和配置为所述一个EPDCCH组的所述第一PUCCH资源偏移,确定所述一个PUCCH资源,
在所述一个EPDCCH在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情况下,至少基于用于构造所述一个EPDCCH的最低ECCE索引和所述第二PUCCH资源偏移,确定所述PUCCH资源,并且,
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组中的每一个包括一组ECCE,对于所述一组ECCE的ECCE索引在所述第一EPDCCH组和所述第二EPDCCH中的每一个中被编号。
CN201380029832.XA 2012-06-07 2013-06-07 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Active CN1043808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9718 2012-06-07
JP2012129718A JP5990793B2 (ja) 2012-06-07 2012-06-07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CT/JP2013/065787 WO2013183749A1 (ja) 2012-06-07 2013-06-07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0826A CN104380826A (zh) 2015-02-25
CN104380826B true CN104380826B (zh) 2019-06-18

Family

ID=49712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9832.XA Active CN104380826B (zh) 2012-06-07 2013-06-07 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9832761B2 (zh)
EP (1) EP2861029B1 (zh)
JP (1) JP5990793B2 (zh)
CN (1) CN104380826B (zh)
CA (1) CA2875610C (zh)
WO (1) WO20131837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44608B2 (en) 2012-07-26 2016-09-13 Huawei Device Co., Ltd.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lement transmission of ePDCCHs through an eREG in a unit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CA2911048C (en) * 2012-07-27 2018-01-23 Huawei Devic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channel
CN104704758B (zh) * 2012-08-06 2018-08-28 株式会社Kt 传输接收点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WO2014055776A1 (en) * 2012-10-05 2014-04-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anaging downstream non-broadcast transmission in a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on) protocol over coax (epoc) network
EP2982076A2 (en) * 2013-04-03 2016-02-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Epdcch common search space design for one or more carrier types
CN110034789B (zh) * 2013-06-26 2024-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105084B (zh) * 2014-03-12 2019-07-1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无线电资源的使用变化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JP6470303B2 (ja) * 2014-03-25 2019-02-13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取得方法及び装置
US9942013B2 (en) * 2014-05-07 2018-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KR20170042695A (ko) * 2014-08-15 2017-04-19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감소된 대역폭을 갖는 wtru에 대한 업링크 송신 및 mbms를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6096033A1 (en) * 2014-12-19 2016-06-23 Nec Europe Lt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entr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0231232B2 (en) * 2014-12-19 2019-03-12 Intel IP Corporation Remote radio unit and baseband unit for asymetric radio area network channel processing
WO2016108665A1 (ko) * 2014-12-31 2016-07-07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을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316775B1 (ko) * 2015-04-02 2021-10-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시간구간 감소를 위한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944552A1 (en) 2015-04-02 2022-0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62055A1 (en) * 2015-04-08 2016-10-1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node user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JP2018517349A (ja) * 2015-05-13 2018-06-28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EP3298839B1 (en) * 2015-05-22 2022-10-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relating to handover
US10903951B2 (en) * 2015-06-05 2021-01-2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pilot allocation
US10693522B1 (en) * 2015-09-04 2020-06-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PUCCH feedback on basis of beamformed CSI RS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925532B (zh) * 2015-09-17 2021-06-04 苹果公司 无线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传输
KR102653587B1 (ko) 2015-11-06 2024-04-01 파나소닉 인텔렉츄얼 프로퍼티 코포레이션 오브 아메리카 통신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집적 회로
WO2017116120A1 (en) 2015-12-27 2017-07-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for nb-io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12141B2 (en) * 2016-01-07 2021-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
EP3570616B1 (en) * 2016-01-26 2023-07-12 Sony Group Corporatio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7161575A1 (en) 2016-03-25 2017-09-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US9954714B2 (en) * 2016-04-29 2018-04-24 The Boeing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indly acquiring frequency hopped spread spectrum signals
JPWO2017195495A1 (ja) * 2016-05-12 2019-03-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WO2018010077A1 (zh) * 2016-07-11 2018-0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792730B (zh) * 2016-08-10 2023-05-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0356764B2 (en) * 2016-09-30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iz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KR20180046358A (ko) * 2016-10-27 2018-05-0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 액세스망을 위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BR112019007319A2 (pt) 2016-11-04 2019-07-0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para mapeamento de um canal de controle em enlace descendente físico curto e para receber informação em um canal de controle em enlace descendente físico, nó de rede, e, dispositivo sem fio
US10674485B2 (en) * 2016-12-22 2020-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on control resource set with user equipment-specific resources
CN110089169B (zh) * 2017-01-05 2020-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传输方法及设备
EP3573397B1 (en) * 2017-01-20 2024-01-03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8365938B (zh) * 2017-01-26 2020-06-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用户设备及接入网设备
EP3577827B1 (en) * 2017-02-01 2021-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odes for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a carrier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JP6900501B2 (ja) * 2017-03-20 2021-07-07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機器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CN107196693B (zh) * 2017-05-12 2021-06-04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通信数据的交互系统、通信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274469B (zh) * 2017-07-18 2021-01-1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设计方法和装置
ES2904635T3 (es) * 2017-09-14 2022-04-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dispositivo, medio de almacenamiento y sistema para determinar el recurso en el dominio del tiempo
CN110167160B (zh) * 2018-02-13 2022-01-04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终端
JP7022848B2 (ja) 2018-04-16 2022-02-18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無線リソース制御(rrc)設定前の物理アップ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pucch)リソース選択
CN110475345A (zh) * 2018-05-10 2019-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EP4255070A3 (en) * 2018-08-09 2023-12-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ownlink assignment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EP3881621A4 (en) * 2018-11-14 2021-12-15 ZTE Corporation GENERATION OF DIRECT ACCESS SIGNALS WITH CARRIER INFORMATION
JP7276099B2 (ja) 2019-11-26 2023-05-18 株式会社鶴見製作所 無閉塞ポンプ
US11711832B2 (en) * 2019-12-20 2023-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ing search space sets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s
WO2022027650A1 (zh) * 2020-08-07 2022-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701A (zh) * 2009-06-30 201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014491A (zh) * 2009-09-07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层控制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2238737A (zh) * 2011-07-21 2011-11-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ck/nack/sr资源映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29831B1 (ko) * 2010-05-06 2018-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414370B2 (en) * 2010-05-14 2016-08-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for the same
WO2012109542A1 (en) * 2011-02-11 2012-08-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CN102215094B (zh) * 2011-06-01 2013-11-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反馈信息发送及接收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30039291A1 (en) * 2011-08-12 2013-02-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sign on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System
US8842628B2 (en) * 2011-09-12 2014-09-23 Blackberry Limited Enhanced PDCCH with transmit diversity in LTE systems
CN102316595B (zh) * 2011-09-30 2017-04-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带宽系统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JP5719085B2 (ja) * 2011-10-24 2015-05-13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リソースを割り当て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9014210B2 (en) * 2011-11-04 2015-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transmission resources
US20130121304A1 (en) * 2011-11-11 2013-05-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Acknowledgement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2094050B1 (ko) * 2012-01-27 2020-03-27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중 캐리어 기반형 및/또는 의사 조합형 네트워크에서 epdcch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또는 방법
US9001798B2 (en) * 2012-03-05 2015-04-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ACK signal transmission in response to detection of control channel type in case of multiple control channel types
US9526091B2 (en) *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198181B2 (en) * 2012-03-19 2015-11-24 Blackberry Limited Enhanced common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CN103327614B (zh) * 2012-03-19 2016-08-0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将用于ACK/NACK的扩展的PUCCH资源与ePDCCH所使用的eCCE隐式关联的方法
US9445409B2 (en) * 2012-03-21 2016-09-13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search space configuration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8701A (zh) * 2009-06-30 2011-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调度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014491A (zh) * 2009-09-07 2011-04-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层控制信道资源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2238737A (zh) * 2011-07-21 2011-11-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Ack/nack/sr资源映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RQ-ACK PUCCH Resources in Response to E-PDCCH Detections";Samsung;《3GPP TSG RAN WG1 #68bis R1-121647》;20120320;全文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Corresponding to ePDCCH";ASUSTeK;《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8 R1-120666》;20120131;章节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61029A4 (en) 2016-01-20
JP2013255099A (ja) 2013-12-19
US20150131565A1 (en) 2015-05-14
EP2861029A1 (en) 2015-04-15
US20190274133A1 (en) 2019-09-05
WO2013183749A1 (ja) 2013-12-12
US10602490B2 (en) 2020-03-24
US10321445B2 (en) 2019-06-11
US9832761B2 (en) 2017-11-28
US20180077700A1 (en) 2018-03-15
EP2861029B1 (en) 2023-05-03
CN104380826A (zh) 2015-02-25
CA2875610C (en) 2018-11-27
JP5990793B2 (ja) 2016-09-14
CA2875610A1 (en) 201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0826B (zh) 通信系统、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3988561B (zh)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4509009B (zh)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TWI572177B (zh)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integrated circuit
EP2797371B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flexibly changing the amount of allocated e-pdcch resources
CN103891380B (zh) 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JP5843390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4137639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及其通信方法和集成电路
TWI606744B (zh)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20140050187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KR101540222B1 (ko) 기지국장치, 이동단말장치, 통신시스템 및 통신방법
JP5529327B2 (ja)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通知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86871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3192142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5841439B2 (ja)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3192144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4022762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