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80624B - 在多个设备之间发送内容和用户的交互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多个设备之间发送内容和用户的交互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80624B
CN104380624B CN201380032925.8A CN201380032925A CN104380624B CN 104380624 B CN104380624 B CN 104380624B CN 201380032925 A CN201380032925 A CN 201380032925A CN 104380624 B CN104380624 B CN 104380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vices
equipment
sent
based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329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80624A (zh
Inventor
洪祯基
陈列新
崔珉硕
崔伦硕
王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80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80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80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51Group master selec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53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with pre-configuration of logical or physical connections with a determined number of other pe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多个设备之间发送内容和用户的交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包括多个对象设备中的一些对象设备的群组;向群组的对象设备发送数据;从群组的对象设备之中的完成了对数据的接收的对象设备接收确认信息;基于确认信息确定克隆设备;以及向克隆设备发送克隆信息。克隆信息用于从克隆设备向多个对象设备之中的未包括在该群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发送数据。

Description

在多个设备之间发送内容和用户的交互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当在设备之间发送数据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并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的技术,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当在给定网络环境中发送需要许多负荷(load)的大量数据时设定作为主机设备操作的克隆设备来高效地发送数据的技术。
背景技术
图1图示了从主机设备向系统中或网络上包括的设备发送数据的一般方法。参考图1,包括第一设备110、第二设备120和第三设备130在内的多个设备存在于网络上。这里,第一设备110是具有初始数据的主机设备,并且第二和第三设备120和130接收数据。当N个设备在这种网络环境中同时从主机设备接收数据时,可能发生网络不能应对的负荷。这种情况可导致主机设备与对象设备之间的连接变得不稳定或者数据被损坏。
图2是图示当在设备之间发送数据时使用的一般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TCP)方法的图。一般TCP方法是基于TCP/IP标准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封包传输服务。TCP基本上具有网络上的发起者与收听者之间的连接过程,从而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然而,TCP方法在连接过程中要求接收和发送之间的三次握手过程。由于此,在连接过程中发生大量封包交换,从而引起延迟发生;因此,TCP方法对于同时向多个设备发送数据是不适合的。
与TCP不同,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不经过接收与发送之间的连接过程。UDP具有比TCP更快的传输速度,但不确保发送的数据的可靠性。
因此,当数据被发送到网络上的多个设备时,需要一种实时地共享和存储诸如基于用户输入的内容或交互之类的数据而不丢失信息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从主机设备向多个对象设备发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确定包括该多个对象设备中的一些对象设备的群组;向群组中的对象设备发送数据;从群组中的对象设备之中的完成数据的接收的对象设备接收确认信息;基于确认信息确定克隆设备;以及向克隆设备发送克隆信息,其中克隆信息用于从克隆设备向该多个对象设备之中的未包括在该群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发送数据。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参与网络的用户的设备中发生的交互被实时地、没有延迟地与用户共享。
另外,如果要发送具有大容量的数据,则设定克隆设备来比由单个设备向所有设备同时发送数据时更高效地发送数据。
此外,在无连接模式(UDP)服务中而不是在TCP的面向连接的模式中发送数据,同时确保了同时发送的数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其示范性实施例将变得更清楚,附图中:
图1是图示从主机设备向系统中或网络上包括的设备发送数据的一般方法的图。
图2是图示当在设备之间发送数据时使用的一般传输控制协议(TCP)方法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数据传输方法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设定克隆设备的方法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在设定克隆设备之后从初始主机设备发送数据的方法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确定第二克隆设备的方法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通过网络连接共享内容和用户的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通过服务执行来共享用户的交互和内容的详细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发送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主机设备的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发送数据的过程的详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电子公告板的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实时地共享由设备捕捉的图像的方法的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同时向网络上包括的特定群组的用户的设备发送内容的方法的图;并且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在演讲、会议等等中共享数据和笔迹的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把作为各种服务的通过用户的各种交互生成的内容和信息数据实时地提供给许多接收者的方法并且提供了在确保可靠性的同时维持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方法的传输质量的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从主机设备向多个对象设备发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确定包括多个对象设备中的一些对象设备的群组;向群组中的对象设备发送数据;从群组中的对象设备之中的完成数据的接收的对象设备接收确认信息;基于确认信息确定克隆设备;以及向克隆设备发送克隆信息,其中克隆信息用于从克隆设备向该多个对象设备之中的未包括在该群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发送数据。
该数据可包括多个封包。数据的发送可包括:根据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方法向群组中的对象设备之中的一对象设备发送所述多个封包之中的带有标识符的封包;从群组中的对象设备之中的该对象设备接收包括该标识符的响应;如果接收到响应,则结束封包的传输过程;并且如果直到从根据UDP方法向群组中的对象设备之中的该对象设备发送带有标识符的封包的时间起逝去了预定时间为止都没有接收到响应,则根据传输控制协议(TCP)方法来重发送封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从设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从主机设备接收数据;如果数据的接收完成,则向主机设备发送确认信息;从主机设备接收克隆信息;以及基于克隆信息向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发送数据,其中克隆信息包括关于网络中包括的多个对象设备之中的要接收该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的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5月1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10-2012-004978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这里通过引用将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并入。
现在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数据传输方法的图。系统或网络包括主机设备310和多个对象设备。初始主机设备具有要发送到构成系统的各对象设备的数据。例如,在基于网络的演讲环境中,演讲材料被存储在演讲人的设备中并且在演讲开始时通过网络被发送到参与演讲的设备。可替换地,会议材料可被分发给参与会议的参与者。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而是可以考虑各种示范性实施例。
主机设备310确定要对其开始初始传输的设备。确定该设备的方法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可根据设备的用户优选将数据首先发送到特定设备。可以随机确定最初接收数据的设备。
可考虑到网络环境和/或设备的容量来确定要首先接收数据的设备的数目,即第一数目。例如,如果网络承受100Mbps的传输量,并且10Mbps的最大带宽被设定来在网络与每个设备之间发送数据,则主机设备310可设定最多10个要首先接收数据的设备。可替换地,如果设备的控制器能够同时处理100个负荷,并且每当保持到每个对象设备的一个连接时就发生30个负荷,则要首先接收数据的设备的数目或者与主机设备310保持传输线程的设备的数目可被设定为三个或更少。
在本示范性实施例中,主机设备310开始首先向第二、第三和第四设备320、330和340发送数据,并且保持到主机设备310的连接的对象设备的数目被设定为最多3个。首先接收数据的第二、第三和第四设备320、330和340被定义为第一群组的设备。第一群组的第二、第三和第四设备320、330和340可被设定为稍后将参考图4描述的克隆设备。还要理解,未包括在第一群组中的任何设备,例如在到第二设备320的数据传输完成之后从第一设备310接收数据的设备,可被设定为克隆设备。此外,从第二设备320接收了数据的任何设备也可以是克隆设备。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设定克隆设备的方法的图。参考图4,第二设备320已经完整地从主机设备210接收到所有数据。当第二设备320完整地从第一设备310接收到所有数据时,第二设备320发送指示第二设备320已完整地从第一设备310接收到数据的确认信息。第二设备320和构成系统的所有对象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如果从主机设备或克隆设备完整地接收到数据,则可发送确认信息。
当第一设备310接收到确认信息时,第一设备310发送将把第二设备320设定为克隆设备的克隆信息。主机设备310可以把任何设备设定为克隆设备并且可以把首先从第一群组中的设备接收到数据的设备设定为克隆设备。第一设备310在接收到确认信息之时可确定系统的设备之中的需要接收数据的一个设备。如果第二设备320已完整地接收到数据,并且数据正被从第一设备310发送到第三和第四设备330和340,则第五设备410可被自动决定为需要接收数据的设备。然而,第一设备310每当接收到确认信息时可检查并更新要向其发送数据的设备列表。如稍后将描述的,如果到特定设备的数据传输完成,则第一设备310可接收确认信息,而如果到特定设备的数据传输仍在进行中,则第一设备310可接收标识信息;因此,第一设备310可以容易地确定尚未开始接收数据的设备。这个操作可由设备的控制器或者设备间交互(inter device interaction,INDI)平台来执行。
当第一设备310从第二设备320接收到确认信息时,第一设备310向第二设备320发送关于尚未开始接收数据的第二数目的对象设备的信息。该第二数目的对象设备被定义为第二群组的设备。第二群组的设备是作为主机-克隆(host-clone)的第二设备320要向其发送数据的对象。与第二群组的设备有关的信息可被包括在克隆信息中并随后被发送。
第二数目可根据与用来确定第一数目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来确定。因此,第二数目根据网络或设备的容量可具有与第一数目不同的值。为了最优化传输时间,第二设备320可将第二数目设定为与第一数目相同的数目,而没有额外的确定过程。如果构成网络的设备具有相似的容量,则这可尤其有用。在图4中,要接收数据的剩余对象设备的数目被示为三个(这与第一数目相同)或更多;然而,如果剩余对象设备的数目低于第一数目,则剩余对象设备的数目可被设定为低于第一数目的数目。
当第二设备320从第一设备310接收到克隆信息时,第二设备320可代替第一设备310表现得像主机设备一样。在图4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第五设备350、第六设备360和第七设备370被包括在第二群组中并且从作为克隆设备的第二设备320接收数据。这里,第一设备310额外地向第三和第四设备330和340分配带宽以增大传输速度。另外,第一设备310把已分配给第二设备320的带宽分配给尚未接收到数据的剩余设备,以保持三个连接状态。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在设定克隆设备之后从初始主机设备发送数据的方法的图。参考图5,当第一设备310完成向第二设备320发送数据的操作时,第一设备310将第二设备320指定为克隆设备并且开始向第八设备510发送数据。因此,第一设备320可维持初始的数据传输效率。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确定第二克隆设备的方法的图。参考图6,在第二设备320之后,第四设备340也完成从第一设备310对数据的接收。这里,第四设备340向第一设备310发送指示第四设备340完成了从第一设备310对数据的接收的确认信息,并且第一设备310确定系统是否包括要接收数据的剩余对象设备。在图6中,第八设备610、第九设备620和第十设备630尚未接收数据。因此,第一设备310将第八设备610、第九设备620和第十设备630设定为第三群组,将与第三群组的设备有关的信息放入新克隆信息中并且将该信息与新克隆信息一起发送到第四设备340。
完成从克隆设备对数据的接收的对象设备可向克隆设备发送指示已完成数据接收的确认信息,或者可直接将确认信息发送到初始主机设备。克隆设备可以把从每个对象设备接收的确认信息发送到向每个克隆设备发送了克隆信息的设备。因此,当从网络的所有对象设备接收到确认信息时,主机设备可确定向所有对象设备的数据发送已完成,以结束传输过程。
如果主机设备要发送的数据的大小相对较大,则参考图3至6描述的方法可以更高效。如果考虑到网络或主机设备的容量,要发送的数据的大小相对较小,则直接将数据发送到系统中的所有对象设备可能更高效。换言之,主机设备可首先确定要发送的数据的大小。假定用来确定传输方法的预定参考大小是10M字节,则用于演讲或会议的演示文件、运动图片文件等等如果根据确定结果大于10M字节,则可在如以上介绍那样设定克隆设备的情况下被发送到对象设备。小于预定参考大小的数据,例如用于改变演讲的材料的页面的用户交互信息、通过用户交互(例如通过利用应用在智能设备中捕捉图片)生成的数据或者要通过用户交互与另一对象设备共享的文件,可以被从主机设备直接发送到系统的所有对象设备。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通过网络连接共享内容和用户的交互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7,在操作S710中,设定到对象设备的网络连接。在操作S720中,主机设备开始管理网络连接。这个操作可由图10的主机设备1000的控制器的连接管理模块1010来执行。连接管理模块1010检查网络上的对象设备的状态并且将状态信息通知给主机设备。
现在将描述用于实时共享用户的交互和内容的交互管理730和内容管理732。交互管理730和内容管理732可由主机设备1000的控制器的交互管理模块1120和内容管理模块1130来执行。交互管理730用于同时实时实现对于系统的一个或多个交互对象的服务。为了共享用于与网络上的多个交互设备的实时交互的服务,交互数据和与交互有关的内容数据被以点对点的方式发送到目标对象设备。也就是说,根据无关系或无连接型传输——即UDP方法——来发送数据,以去除接收通知等待时间。因此,用户的交互和有关数据可按由UDP可实现的速度来共享,而没有延迟。另外,由于UDP方法不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所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对象设备接收交互和数据并向传输方发送确认数据,从而增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内容管理732和交互管理730基本上是同样执行的。然而,如果内容具有较大的大小并且是通过利用上述UDP方法来发送的,则大量的内容可能在网络上丢失。因此,内容管理732可形成对象处理线程来管理内容的传输。在此情况下,如果主机设备与从主机设备接收数据的对象设备是1:N的,则数据传输权限(data transmission authority)可根据接收数据的顺序被从主机设备克隆到一些对象设备(即,克隆设备),使得主机设备和用于发送数据的克隆设备与用于接收数据的对象设备是M:N的。例如,如果M具有低于或等于N/3的值,则主机设备或克隆设备可形成三个或更少的传输线程来向每个对象设备发送数据。详细地说,假定在包括15个设备的网络环境中,M可被设定为15/3,即,5。主机设备可确定四个克隆设备来首先发送数据,然后完整地接收到数据的克隆设备可向每三个对象设备发送数据(其中最后一个克隆设备要向一个对象设备发送)。除了此方法以外,如参考图3至6所述,主机设备可首先形成预定数目的线程并开始传输,并且当一个线程完成数据的传输时,在主机设备处可生成另一线程来开始向尚未接收到数据的对象设备发送数据。
当通过连接管理720、交互管理730和内容管理740向对象设备发送交互和内容数据时,相应的对象设备可在操作740中执行服务。换言之,可以共享绘画、内容、智能设备等等的状态。另外,可以共享通过交互等等生成的相机拍摄、触摸动作等等。
图8是图示通过上述服务执行来共享交互和内容的方法的详细流程图。图8的与以上描述重复的内容将被省略。在操作810中,根据交互的类型设定网络连接。在操作820中,根据要接收数据的对象设备的数目来生成用于处理传输的线程。在操作830中,根据无关系方法来发送数据,并且从已完整接收到数据的对象设备接收到接收确认信息。如果在操作830中没有从对象设备接收到接收确认信息,则在操作840中向相应的对象设备重发送数据。操作840是确保在根据UDP方法发送数据时数据的可靠性,并且可按构成数据的封包为单位来应用。稍后将参考图11来对此进行详细描述。如果完整地接收到所有数据,则在操作850中基于接收到的数据执行服务以共享交互和内容。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发送数据的方法的流程图。图9的与以上描述重复的内容将被省略。参考图9,在操作910中,初始主机设备检查网络上存在的对象设备。被检查的对象设备的数目可以是A。在操作920中,数据传输开始。在操作930中,主机设备确定数据的大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义大小。如果数据的大小小于预定义大小,则不需要应用主机-克隆方法,从而过程去到操作942。如果数据的大小大于预定义大小并且对象设备的数目小于预定值B,则不需要应用主机-克隆方法,从而过程去到操作942。这里,预定值B对应于以上参考图3描述的第一数目。在操作942中,按对象设备的数目生成线程以去到操作970。
如果数据的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定义大小,并且对象设备的数目大于预定值,则过程去到操作950。在操作950中,主机设备确定要作为克隆设备来操作的对象设备。这里,设备的数目M可以是低于或等于通过将系统的所有对象设备的数目A除以预定值B而获得的值的自然数。以上参考图3至6描述的方法也可应用到操作950。
在操作950中确定的对象设备在操作960中负责向最多B个对象设备的传输。如上所述,所确定的对象设备在从初始主机设备的数据接收完成之后作为克隆设备操作。在操作970中,线程在所有后续传输中保持一对一对应关系并且管理对象设备的传输。在操作980中,根据UDP方法发送每个数据。在操作999中,接收指示已接收到所有数据的确认信息,从而去除线程。如果没有对接收的确认,则过程去到操作992。在操作992中,主机设备或克隆设备可根据不同于UDP方法的方法来发送数据。稍后将参考图11来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主机设备1000的框图。参考图10,主机设备1000包括连接管理模块1010、交互管理模块1020、内容管理模块1030、通信器1040和输入接口1050。连接管理模块1010、交互管理模块1020和内容管理模块1030可由控制器(未示出)来管理。控制器还可包括要实现操作设备所需的功能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单元。通信器1040可额外地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输入接口1050包括与通过小键盘的物理输入和通过触摸屏、触控笔、S笔、传感器等等的所有类型的输入有关的接口。主机设备可包括存储设备(未示出)。如果通过利用诸如云之类的服务来存储数据,则可不需要存储设备。
将省略与关于上述模块的描述的重复。另外,将省略对相应单元执行的功能的描述。连接管理模块1010收集网络上包括的对象设备的信息。可替换地,连接管理模块1010确定需要接收数据或交互的对象设备。连接管理模块1010确定包括要首先接收数据的对象设备的预定的第一群组。通信器1040向第一群组的对象设备发送数据并且从已完成了数据接收的对象设备接收指示对数据的接收已完成的确认消息。通信器1040向要作为克隆设备来操作的对象设备发送包括关于第二群组的信息的克隆信息,对于该第二群组,对象设备作为克隆设备来负责传输。
图10的主机设备1000可同样应用到对象设备的结构,尤其是克隆设备的结构。详细地说,对象设备的通信器1040从主机/克隆设备接收数据。内容管理模块1030确定对所有类型的内容的接收是否已完成。交互管理模块1020执行与内容管理模块1030相同的功能。如果完整地接收了所有数据,则通信器1040发送指示从主机/克隆设备的数据接收已完成的确认信息。如果对象设备从主机设备接收了克隆信息,则作为克隆设备的通信器1040向第二群组或第三群组的对象设备发送克隆信息的数据。这里,接收到指示从对象设备的数据接收已完成的确认信息的克隆设备的通信器1040可将确认信息转发到主机设备。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发送数据的详细过程的图。参考图11,数据包括多个封包。在操作S1110中,当主机设备向对象设备发送数据时,主机设备向对象设备发送带有标识符的封包。在操作S1120中,对象设备向主机设备发送带有标识符信息的响应消息。当主机设备接收到响应消息时,主机设备结束发送封包的过程(发送封包成功)。
现在将描述交换发送失败的数据封包的过程。在操作S1140中,主机设备向对象设备发送带有标识符的封包。对象设备向主机设备发送带有标识符信息的响应消息。如果对象设备正常地接收到封包,或者甚至当对象设备正常接收到封包时,对其的响应消息在操作S1150中也可能没有到达主机设备。在此情况下,主机设备在从主机设备发送封包之时起的预定时间内等待响应。另外,如果直到预定时间逝去为止没有来自对象设备的关于封包接收的响应,则主机设备重发送相应的封包。可根据两类方法来发送封包。主机设备可以在没有互连过程的情况下按与最初发送封包相同的方法重复地向对象设备发送封包,直到主机设备从对象接收到响应消息为止。另外,主机设备在没有接收到响应消息时可设定设备之间的连接过程来发送相应的封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TCP的传输方法。
上述方法具有以下效果。在UDP传输方法中没有确保数据的可靠性。换言之,在UDP传输下可发生数据的丢失。然而,在上述示范性实施例中,当发送数据时,将标识符与数据一起发送,然后接收对其的响应,从而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另外,由于没有执行设备之间的连接过程,所以提高了传输速度,并且高效地使用了设备的数据。
在TCP方法中,确保了数据的可靠性,但由于3次握手,连接的延迟发生。另外,如果数据包括A、B、C和D四个封包,并且封包A的发送失败,则在UDP方法中不考虑封包A的发送的失败,封包B、C和D仍被发送。然而,在TCP方法中,直到完整发送了封包A为止,不发送封包B、C和D。结果,延迟了数据的传输。然而,在本发明中,虽然封包A未被发送,但封包B、C和D仍被发送,并且封包A被重发送。因此,与TCP方法中相比更多地提高了传输速度。
在图11中,以封包为单位发送数据,但在以一个内容或一个交互为单位发送数据时也可以应用以上描述。例如,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关于从发送方接收的交互的确认。发送方可根据面向连接的方法(TCP方法)向接收方重发送未接收到对其的确认的交互。
图12至15是图示本发明的详细示范性实施例的图。图1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电子公告板。多个电子公告板可用作一个连接的电子公告板。通过利用触摸并拖动方法把在左侧电子公告板的屏幕上显示的图像移动到右侧电子公告板上。左侧电子公告板向右侧电子公告板发送交互和与交互有关的图像。右侧电子公告板可执行服务,该服务是从左侧电子公告板接收交互和图像并且连续地显示左侧电子公告板上的图像。
图13图示了实时地共享由设备捕捉的图像的方法。例如,如果两个设备存在于网络上,则用户B共享由用户A捕捉的图片。用户A的设备的显示器显示用户B当前存在于网络上。这里,如果用户A点击捕捉按钮,则由用户A的设备捕捉的图片可被立即发送到用户B的设备,而没有等待时间。用户B的设备可检查网络上的开/关状态以同时实时接收并检查即刻捕捉的图像,而没有等待时间。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同时向网络上包括的特定群组的用户的设备发送内容的方法的图。参考图14,用户A的显示器显示缩略图像和群组的用户的列表。这里,如果用户A选择特定图像来向用户列表区域中输入诸如拖放之类的交互,则相应的图像可被同时发送到用户B、C和D的设备。为了同时并独立地执行此服务,可以检测用户并且可在后台中检查用户的设备的状态。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图示演讲或会议中的数据和笔迹的图。参考图15,演示者的设备的数据可被发送到参与者的设备。如果数据具有大容量,则根据主机-克隆方法的数据发送可能是高效的。另外,如果演示者输入诸如备忘、注释之类的笔迹到平板PC的电子公告板上,则笔迹的内容可被实时发送到参与者的设备。如果演示者的设备上显示的演讲的数据的页面被改变,则页面改变交互可被实时地发送到参与者的设备,从而在参与者的设备上可同时改变即同步页面。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参与网络的用户的设备中发生的交互被实时地、没有延迟地与用户共享。
另外,如果要发送具有大容量的数据,则设定克隆设备来比由单个设备向所有设备同时发送数据时更加高效地发送数据。
此外,在无连接模式(UDP)服务中而不是在TCP的面向连接的模式中发送数据,同时确保了同时发送的数据的可靠性。
下文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用户接口、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图示来描述本发明。应当理解,流程图图示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图示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产生一种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流程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的手段。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被写作计算机程序并且可在利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来执行程序的通用数字计算机中实现。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磁存储介质(例如,ROM、软盘、硬盘等等)、光记录介质(例如,CD-ROM或者DVD)和诸如载波之类的存储介质(例如,通过因特网的传输)。
图中所图示的各种类型的元件的功能可利用用于联系适当的软件执行软件的硬件和专用硬件来提供。当通过处理器来提供功能时,这些功能可通过单个专用处理器、单个共享处理器或者多个处理器——其中一些可被共享——来提供。另外,对术语“处理器”或“控制器”的明确使用不被解释为仅仅指代用于执行软件的硬件,而是可以隐含地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硬件、用于存储软件的可读ROM、RAM、非易失性存储设备。
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中,被表述为用于执行特定功能的手段的元素可包括执行该特定功能的任意方法。这个元素可包括执行具有任意格式的特定功能或软件的电路元素的组合并且包括与适于执行软件来执行特定功能的电路相结合的固件、微代码等等。
在本说明书中,对本发明的原理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名称和此表述的各种修改可以是指与“示范性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性、结构、特征等等被包括在本发明的原理的至少一个示范性实施例中。因此,本说明书各处公开的表述“示范性实施例”和任意其它修改可以不指代同一示范性实施例。
在本说明书中,在“A和B”中的至少一者的情况下,表述“…中的至少一者”用于包括仅选择第一选项(A)、仅选择第二列出选项(B)或者选择选项(A)和(B)。作为额外的示例,在“A、B和C中的至少一者”的情况下,表述“…中的至少一者”可包括仅选择第一列出选项(A)、仅选择第二列出选项(B)、仅选择第三列出选项(C)、仅选择第一和第二列出选项(A)和(B)、仅选择第二和第三列出选项(B)和(C)或者选择三个选项(A)、(B)和(C)。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扩展地解释所列出的更多项目。
虽然已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具体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如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13)

1.一种从主机设备向多个对象设备发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包括所述多个对象设备中的一些对象设备的群组;
向所述群组中的对象设备发送数据;
从所述群组中的对象设备之中的完成了对所述数据的接收的对象设备接收确认信息;
基于所述确认信息从发送确认信息的对象设备中确定克隆设备;以及
向所述克隆设备发送克隆信息,
其中,所述克隆信息用于从所述克隆设备向所述多个对象设备之中的未包括在所述群组中的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主机设备接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则向所述多个对象设备之中的未包括在所述群组中的其它对象设备中的至少一者发送所述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克隆设备包括确定多个克隆设备,并且
其中,所述多个对象设备之中的未包括在所述群组中的、要向其发送所述数据的对象设备被根据所述多个克隆设备来划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数据的大小小于预定大小,则所述数据被同时发送到所述多个对象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包括多个封包,并且
其中,所述数据的发送包括:根据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方法向所述群组中的对象设备之中的一对象设备发送所述多个封包之中的带有标识符的一封包;从所述群组中的对象设备之中的该对象设备接收包括所述标识符的响应;并且如果接收到所述响应,则结束该封包的传输过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直到从根据UDP方法向所述群组中的对象设备之中的所述对象设备发送带有标识符的封包之时起逝去了预定时间为止没有接收到所述响应,则根据传输控制协议(TCP)方法来重发送所述封包。
7.一种从设备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主机设备接收数据;
如果所述数据的接收完成,则向所述主机设备发送确认信息;
基于所述确认信息从完成数据接收的设备中确定克隆设备;
由克隆设备从所述主机设备接收克隆信息;以及
由克隆设备基于所述克隆信息向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其中,所述克隆信息包括关于网络中包括的多个对象设备之中的要接收所述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接收到指示对所述数据的接收完成的确认信息,则把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接收的确认信息发送到所述主机设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的确认信息被用于确定要从所述主机设备向其发送所述克隆信息的克隆设备。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被提供给所述网络中包括的多个对象设备中的一些对象设备。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包括多个封包,并且
其中,所述数据的发送包括:根据UDP方法向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之中的一对象设备发送所述多个封包之中的带有标识符的一封包;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之中的该对象设备接收包括所述标识符的响应;并且如果接收到所述响应,则结束该封包的传输过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直到从根据UDP方法向所述一个或多个对象设备之中的所述对象设备发送带有标识符的封包之时起逝去了预定时间为止没有接收到所述响应,则根据传输控制协议(TCP)方法来重发送所述封包。
13.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其上记录有用于在计算机中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
CN201380032925.8A 2012-05-10 2013-05-08 在多个设备之间发送内容和用户的交互的方法 Active CN1043806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49782A KR101971623B1 (ko) 2012-05-10 2012-05-10 컨텐츠 및 사용자 인터랙션 전송방법
KR10-2012-0049782 2012-05-10
PCT/KR2013/004006 WO2013168994A1 (en) 2012-05-10 2013-05-08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ents and user's interactions among multiple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0624A CN104380624A (zh) 2015-02-25
CN104380624B true CN104380624B (zh) 2018-04-24

Family

ID=49550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32925.8A Active CN104380624B (zh) 2012-05-10 2013-05-08 在多个设备之间发送内容和用户的交互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23094B2 (zh)
EP (1) EP2847888B1 (zh)
KR (1) KR101971623B1 (zh)
CN (1) CN104380624B (zh)
WO (1) WO20131689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87004B2 (en) * 2014-04-17 2019-08-20 Jimmy Albert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users within a predetermined range and selective receipt of virtual cards
KR102285158B1 (ko) 2014-09-01 2021-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 제공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20180054402A1 (en) * 2016-08-18 2018-02-22 Adam Modras Communication support system
US11818021B2 (en) * 2022-01-13 2023-11-14 Dell Products L.P. Resilient consensus-based control plan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8862A (zh) * 2004-06-30 2005-03-0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应用层组播的数据恢复方法
CN101222346A (zh) * 2008-01-22 2008-07-16 张建中 一种可进行单源组播交互和多源组播交互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39112B2 (en) 1997-10-14 2013-09-17 Alacritech, Inc. TCP/IP offload device
US6438105B1 (en) * 1999-02-08 2002-08-20 3Com Corporation Reliable internet facsimile protocol
US20030235206A1 (en) * 2001-02-15 2003-12-25 Tantivy Communications, Inc. Dual proxy approach to TCP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ver a wireless interface
JP3931595B2 (ja) * 2001-07-10 2007-06-2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修正装置及びデータ修正方法
US8554929B1 (en) 2002-05-03 2013-10-08 Foundry Networks, Llc Connection rate limiting for server load balancing and transparent cache switching
KR20040024628A (ko) * 2002-09-12 2004-03-22 (주) 솔빅스테크놀로지 유디피 제어시스템의 송수신처리방법
US7406087B1 (en) 2002-11-08 2008-07-29 Juniper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lerating TCP/IP data stream processing
EP1453269A1 (en) 2003-02-25 2004-09-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 method of reporting quality metrics for packet switched streaming
KR101002836B1 (ko) 2004-01-03 2010-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망의 다수 사용자들에게 전자 컨텐츠를 분배하는방법과 그 시스템
US20060034167A1 (en) * 2004-07-30 2006-02-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resource reservation system for improved messaging performance
KR20090000052A (ko) * 2006-12-20 2009-01-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다자간 미디어 공유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08105032A1 (ja) * 2007-02-28 2008-09-04 Fujitsu Limited 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と複数のサーバ装置からなる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その通信プログラム、クライアント装置及びサーバ装置
US8892625B2 (en) * 2007-03-20 2014-11-18 Thomson Licensing Hierarchically clustered P2P streaming system
US8018933B2 (en) 2007-06-27 2011-09-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liable multicast with automatic session startup and client backfil support
US8612617B2 (en) 2007-06-28 2013-12-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liable multicast transport protocol
JP2010200300A (ja) 2009-01-28 2010-09-09 Meidensha Corp Tcp通信方式
US8565249B2 (en) 2009-02-10 2013-10-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Queu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WO2010095800A1 (ko) * 2009-02-17 2010-08-26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근거리 방송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그리고 이에 적용되는 무선송출 장치
US20110134919A1 (en) 2009-12-04 2011-06-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able reliable multicast delivery of data using a presence service
US20110213893A1 (en) 2010-02-26 2011-09-01 Robert Paul Morris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etecting an idle tcp connection
US8219606B2 (en) 2010-02-27 2012-07-10 Robert Paul Morris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sharing information for detecting an idle TCP connection
KR20130018708A (ko) 2010-03-05 2013-02-25 브래스 몽키, 인크. 웹 브라우저에서의 양방향 통신 및 컨텐츠의 제어를 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661161B1 (ko) 2010-04-07 2016-10-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인터넷프로토콜 패킷 필터링 장치 및 방법
US20110314397A1 (en) 2010-06-18 2011-12-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derator control for managing delegates of 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session
DE102011001911A1 (de) * 2011-04-08 2012-10-11 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 Verfahren für einen Sender für ein Mehrkanal-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Versendung Echtzeit-sensitiver Daten D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8862A (zh) * 2004-06-30 2005-03-02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应用层组播的数据恢复方法
CN101222346A (zh) * 2008-01-22 2008-07-16 张建中 一种可进行单源组播交互和多源组播交互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80624A (zh) 2015-02-25
WO2013168994A1 (en) 2013-11-14
EP2847888B1 (en) 2019-04-24
US20150100636A1 (en) 2015-04-09
KR101971623B1 (ko) 2019-04-23
KR20130126039A (ko) 2013-11-20
EP2847888A1 (en) 2015-03-18
US9723094B2 (en) 2017-08-01
EP2847888A4 (en) 2016-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99301B2 (ja) 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サービス及びインスタントメッセージングサービスから拡張された複数の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方法
KR101695917B1 (ko) 그룹 메시지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과 시스템 및 기록 매체
JP6667487B2 (ja) チャットルーム基盤のリマインダー方法及び装置
CN1988516B (zh) 控制应用于即时消息发送会话的保密级别的方法和系统
JP464761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されたチャット及びメディア共有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20170024100A1 (en) Frictionless Interface for Virtual Col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loud Computing
US8903922B2 (en) Exporting an email thread to a persistent chat room
JP6501919B2 (ja) 音声チャットモード自己適応方法及び装置
CN110326290A (zh) 实况内容和录制的内容的同时观看
CN104380624B (zh) 在多个设备之间发送内容和用户的交互的方法
CN108462853A (zh) 视频会议终端的控制方法、智能终端以及视频会议终端
US2005026787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20127100A1 (en) Asynchronous motion enabled data transfer techniques for mobile devices
CN107797717A (zh) 推送方法、显示方法、客户端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
TW201837704A (zh) 資源的獲取方法及裝置、電腦可讀儲存介質以及電子裝置
CN107430476A (zh) 通信环境中的背书指示
EP292194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witching back transferred and played digital media content
CN104813610A (zh) 提供多个内容项目显示在多个设备上
WO20150883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ultiple presentation sessions
JP2016099773A (ja) 端末装置、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画面共有システム
CN106164868A (zh) 更新针对服务的用户界面
WO2023230765A1 (zh) 屏幕信息同步方法及系统
JP2016076056A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579108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Kaeri et al. Agent-based design of iot applications for remote brainstorming sup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