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78777B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基站设备、通信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基站设备、通信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78777B
CN104378777B CN201310351507.7A CN201310351507A CN104378777B CN 104378777 B CN104378777 B CN 104378777B CN 201310351507 A CN201310351507 A CN 201310351507A CN 104378777 B CN104378777 B CN 1043787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deactivation
data connection
wireless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15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78777A (zh
Inventor
覃忠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3515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78777B/zh
Priority to CN202011385497.5A priority patent/CN112566160A/zh
Priority to US14/904,883 priority patent/US10506661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4/083978 priority patent/WO20150218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378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8777A/zh
Priority to US16/693,387 priority patent/US1121286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78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78777B/zh
Priority to US17/531,806 priority patent/US20220086950A1/en
Priority to US18/068,542 priority patent/US20230120161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装置,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去激活基站;非去激活基站;以及用户设备,其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去激活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去激活触发节点在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用于释放去激活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去激活过程。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实现了在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使得用户设备释放去激活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承载中非去激活基站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且在非去激活基站的服务载波上收发可接纳的数据承载,从而保证了用户设备获得可靠的服务。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基站设备、通信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在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多个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特定条件下,用户设备释放与其中一些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和/或将关于这些基站的数据承载中的部分或全部转移至其它基站的过程。
背景技术
当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多个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的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诸如用户设备与某个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发生失败,需要对某个基站进行负载分担,用户设备与某个基站之间的主载波信号质量较低等等,可能需要释放用户设备与该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和/或将关于该基站的数据承载中的部分或全部转移至其它基站。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因此,鉴于以上情形,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装置,其能够实现在用户设备通过不同载波同时与多个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果满足特定条件,则触发释放用户设备与其中一些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和/或将关于这些基站的数据承载中的部分或全部转移至其它基站。这样,能够保证用户设备从基站获得较理想的服务质量。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其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该用户设备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成:如果释放触发节点判断满足释放条件,则从第二基站获取用于释放用户设备与第一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通知;以及基于通知释放与第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其中,释放触发节点是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基站设备,其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该基站和另一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在释放触发节点判断满足释放条件的情况下,该基站释放与用户设备的无线数据连接,该基站设备包括电路,电路被配置成:从另一基站接收用于释放该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通知信息;以及释放用户设备与该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并将另一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另一基站进行传输,其中,数据承载是直接来自核心网的和/或是从另一基站前转而来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基站设备,其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该基站和另一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在释放触发节点判断满足释放条件的情况下,另一基站释放与用户设备的无线数据连接,该基站设备包括电路,电路被配置成:生成对于另一基站的释放另一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通知信息;以及通知用户设备释放用户设备与另一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其中,另一基站传输的数据承载是直接来自核心网的和/或是从该基站前转而来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其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用户设备,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释放触发节点在判断满足释放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用于释放第一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释放过程,该通信设备包括电路,电路被配置成:从第二基站接收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关于第二基站的信息,关于第一基站的信息,关于与第一基站传输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的信息,关于释放条件的信息,关于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之间的主从关系的信息,以及关于用户设备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其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用户设备,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该方法包括:释放判断步骤,由释放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释放条件;以及释放触发步骤,如果判断满足释放条件,则由释放触发节点触发用于释放第一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释放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去激活基站;非去激活基站;以及用户设备,其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去激活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去激活触发节点在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用于释放去激活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去激活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去激活触发节点可以是去激活基站、非去激活基站或用户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果去激活触发节点是用户设备,则在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向非去激活基站发出通知以触发去激活过程,非去激活基站执行接纳控制,去激活基站获知非去激活基站已经执行接纳控制而释放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中的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数据承载中的被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非去激活基站进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果去激活触发节点是去激活基站,则非去激活基站在收到去激活基站发出的触发去激活过程的消息之后,执行接纳控制并通知去激活基站,去激活基站根据非去激活基站的通知而释放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中的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数据承载中的被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非去激活基站进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果去激活触发节点是非去激活基站,则非去激活基站在决定触发去激活过程后直接执行接纳控制并通知去激活基站,去激活基站根据非去激活基站的通知而释放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中的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数据承载中的被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非去激活基站进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用户设备直接向非去激活基站报告去激活基站的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或者用户设备向去激活基站报告移动性测量结果并经由去激活基站将移动性测量结果报告给非去激活基站,以供非去激活基站作为触发去激活过程的参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用户设备在获知非去激活基站已经执行接纳控制之后,释放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在非去激活基站的服务载波上收发被接纳的数据承载。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非去激活基站在完成接纳控制之后通知核心网释放与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或者去激活基站在接收到非去激活基站关于去激活过程的通知之后通知核心网释放与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果去激活基站的数据是直接从非去激活基站前转而来的,则在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接纳控制的同时,非去激活基站停止向去激活基站继续前转数据;否则,核心网在收到在非去激活基站完成接纳控制之后发出的关于去激活过程的通知后,触发与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的路由转移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去激活条件包括以下因素至少之一:用户设备和去激活基站间的主载波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值;用户设备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长高于预定的时长门限值;非去激活基站要对去激活基站进行负载分担;用户设备单节点上行传输的功耗优于双节点上行传输超过预定的功耗门限值;用户设备需要将其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转移至新的无线基站,需要结合与新的无线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建立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和释放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用户设备和去激活基站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以及在用户设备只存在和非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场景下,需要同时建立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但用户设备对于去激活基站的初始接入过程发生失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向核心网发送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非去激活基站的信息、去激活基站的信息、与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和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的信息、去激活条件的信息、非去激活基站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主从关系信息以及用户设备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其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去激活基站、非去激活基站以及用户设备,并且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去激活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该方法包括:去激活判断步骤,用于由去激活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去激活条件;以及去激活触发步骤,用于在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由去激活触发节点触发用于释放去激活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去激活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其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该基站和另一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在去激活触发节点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该基站释放与用户设备的无线数据连接,该基站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用于释放该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通知信息;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根据通知信息中包括的由另一基站进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释放用户设备与该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中的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数据承载中的被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另一基站进行传输。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其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该基站和另一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在去激活触发节点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另一基站释放与用户设备的无线数据连接,该基站包括:接纳控制执行单元,被配置成执行接纳控制以确定另一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承载中的可接纳的数据承载以及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其中,该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去激活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该用户设备包括: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去激活触发节点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该用户设备释放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去激活基站、非去激活基站以及用户设备,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去激活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去激活触发节点在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用于释放去激活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去激活过程,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被配置成从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接收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非去激活基站的信息、去激活基站的信息、与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和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的信息、去激活条件的信息、非去激活基站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主从关系信息以及用户设备的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机器可读的程序代码,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上执行程序代码时,该程序代码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以下步骤:去激活判断步骤,用于由去激活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去激活条件;以及去激活触发步骤,用于在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由去激活触发节点触发用于释放去激活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去激活过程,其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去激活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机器可执行的指令,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上执行指令时,该指令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以下步骤:去激活判断步骤,用于由去激活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去激活条件;以及去激活触发步骤,用于在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由去激活触发节点触发用于释放去激活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去激活过程,其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去激活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在下面的说明书部分中给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其它方面,其中,详细说明用于充分地公开本公开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对其施加限定。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2是示出在用户设备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在用户设备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另一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在用户设备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又一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在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在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另一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在非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在非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另一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25是示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采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公开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公开关系不大的其它细节。
此外,为了描述方便,在下文中,用户设备要释放与其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基站被称为“去激活基站”,而用户设备维持与其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基站被称为“非去激活基站”,触发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节点被称为“去激活触发节点”,并且释放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被称为“去激活过程”。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25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框图。
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去激活基站、非去激活基站以及用户设备。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去激活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去激活触发节点在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用于释放去激活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去激活过程。优选地,去激活触发节点可以是用户设备、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
优选地,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去激活条件可包括以下因素至少之一:用户设备和去激活基站间的主载波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值;用户设备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长高于预定的时长门限值;非去激活基站要对去激活基站进行负载分担;用户设备单节点上行传输的功耗优于双节点上行传输超过预定的功耗门限值;用户设备需要将其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转移至新的无线基站,需要结合与新的无线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建立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和释放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用户设备和去激活基站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以及在用户设备只存在和非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场景下,需要同时建立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但用户设备对于去激活基站的初始接入过程发生失败。
下面将参照图2至图8详细描述在去激活触发节点分别是用户设备、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示例场景。此外,应指出,为了避免使得附图和描述过于复杂,这里仅示出和描述了与去激活过程相关性较高的信令交互,而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信令交互这里不再进行描述。
首先将参照图2至图4详细描述在用户设备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示例场景。
具体地,如果去激活触发节点是用户设备,则在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向非去激活基站发出通知以触发去激活过程,非去激活基站执行接纳控制,去激活基站获知非去激活基站已经执行接纳控制而释放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中的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数据承载中的被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非去激活基站进行传输。
图2是示出在用户设备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该示例场景一般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一、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二、在用户设备在只存在和非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场景下,需要同时建立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但用户设备对于去激活基站的初始接入过程发生失败。
如图2所示,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用户设备在监测到满足去激活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向非去激活基站发出例如“去激活请求”以报告该情况,从而触发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然后,非去激活基站执行接纳控制,以确定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中其可接纳的数据承载以及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且向去激活基站发出例如“去激活通知”以向去激活基站通知接纳控制的结果。去激活基站接收到该通知之后停止调度用户设备的相关数据承载,释放非去激活基站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且将非去激活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非去激活基站。应指出,去激活基站在接收到“去激活通知”之后,可反馈对该通知的应答消息,当然也可不反馈应答消息。
此外,非去激活基站可以在执行接纳控制之后或者在确认去激活基站执行数据承载转移操作之后,向用户设备发出例如“去激活确认”以通知用户设备释放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应指出,“去激活确认”仅可在接纳控制之后或者在确认去激活基站执行数据承载转移操作之后执行一次。
优选地,用户设备在监测到无线链路失败或者接收到“去激活确认”消息之后,释放去激活基站的RRC(无线资源控制)配置但是保留关于去激活基站的数据承载信息,以便在去激活过程之后更新相关数据承载的收发节点。去激活基站在完成数据承载转移操作之后释放其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所有RRC配置信息以及数据承载信息。
接下来将参照图3描述在用户设备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另一示例场景。图3是示出在用户设备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另一示例场景的示意图。该场景一般适用于除图2的触发条件以外的其它情况。
如图3所示,在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用户设备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向非去激活基站发出例如“去激活请求”以触发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非去激活基站在接收到该请求之后进行接纳控制,然后向去激活基站发出例如“去激活通知”以向去激活基站通知接纳控制的结果,从而触发去激活基站释放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至非去激活基站。此外,在接纳控制之后,还向用户设备发出例如“去激活确认”以向用户设备通知接纳控制的结果。
如图3所示,在该情况下,可以在以下三个不同的时刻向用户设备发出例如“去激活确认”作为对用户设备发出的“去激活请求”的反馈,以向用户设备通知非去激活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和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1)在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接纳控制之后,由非去激活基站向用户设备发出;(2)在去激活基站接收到“去激活通知”之后,由去激活基站向用户设备发出;以及(3)在去激活基站进行了数据承载转移操作之后,由非去激活基站向用户设备发出。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确认消息之后,切换可接纳的数据承载的收发节点并且释放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
可以看出,与图2所示的场景相比,在图3所示的场景中,由于用户设备可以与去激活基站进行通信,从而可以由去激活基站向用户设备发出对例如“去激活请求”的确认。
接下来将参照图4描述在用户设备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的去激活过程的又一示例场景。图4是示出在用户设备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又一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非去激活基站的接纳控制之前的处理流程与图3相同,在此不再重复,下面将仅描述与图3中的场景不同的情况。
具体地,非去激活基站在执行接纳控制之后,向用户设备发出例如“去激活确认”作为对“去激活请求”的反馈,以确认非去激活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和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然后,用户设备向去激活基站发出例如“去激活通知”以触发去激活基站根据接纳控制结果而释放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非去激活基站。应理解,去激活基站在接收到来自用户设备的通知消息之后,可以对该消息进行反馈应答,也可以不进行应答,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下面将参照图5和图6详细描述在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示例场景。
具体地,如果去激活触发节点是去激活基站,则非去激活基站在收到去激活基站发出的触发去激活过程的消息之后,执行接纳控制并通知去激活基站,去激活基站根据非去激活基站的通知而释放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中的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数据承载中的被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非去激活基站。
首先,将参照图5进行描述。图5是示出在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去激活基站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之后,向非去激活基站发出例如“去激活请求”以触发去激活过程。非去激活基站在接收到该请求之后进行接纳控制,然后根据接纳控制结果向去激活基站发出例如“去激活响应”作为对“去激活请求”的反馈,以确认是否接受该去激活过程。去激活基站根据所接收的响应消息而释放非去激活基站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对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非去激活基站。此外,去激活基站在接收到该响应消息之后,向用户设备发出例如“去激活确认”以通知用户设备非去激活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以及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应理解,在“去激活响应”表示不能接受去激活过程的情况下,则无需进行后面的操作。
图6是示出在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另一示例场景的示意图。从图6可以看出,其与图5所示的示例场景的唯一差别仅在于由非去激活基站向用户设备发出“去激活确认”,如图5和图6中的圆圈所标识的,因此在此不再对图6所示的去激活过程进行重复描述。
然而,应指出,在去激活基站发出的“去激活请求”和非去激活基站反馈的“去激活响应”均是通过空口进行传输的情况下,如图5和图6中的虚线所示,则无需向用户设备发送“去激活确认”,用户设备可通过对所接收的“去激活响应”进行解析,从而确定需要释放的数据承载以及需要切换其收发节点的数据承载。在该情况下,图5和图6所示的示例场景不存在差别,从而可以合并成一个场景。
接下来,将参照图7和图8描述在非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的去激活过程的示例场景。
具体地,如果去激活触发节点是非去激活基站,则非去激活基站在决定触发去激活过程后直接执行接纳控制并通知去激活基站,去激活基站根据非去激活基站的通知而释放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中的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数据承载中的被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非去激活基站。
首先,参照图7,其是示出在非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非去激活基站在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之后执行接纳控制,然后向去激活基站发出例如“去激活通知”以向去激活基站通知接纳控制的结果,去激活基站在接收到该通知消息之后向非去激活基站返回例如“去激活应答”作为对“去激活通知”的反馈以确定是否接受该去激活过程。应理解,在去激活过程的决定权默认属于非去激活基站的情况下,可省略“去激活应答”的发送。去激活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去激活通知”而释放非去激活基站不可接受的数据承载并对可接受的数据承载转移到非去激活激战。此外,在接收到“去激活通知”之后,去激活基站还向用户设备发出例如“去激活确认”,以向用户设备通知要释放的数据承载以及要切换收发节点的数据承载。
此外,优选地,由于非去激活基站作为触发去激活过程的去激活触发节点,因此用户设备需要向非去激活基站和去激活基站报告去激活基站的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如图7所示,用户设备可以直接向非去激活基站报告移动性测量结果,或者在用户设备仅向去激活基站报告移动性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可经由去激活基站将该结果报告给非去激活基站,以供非去激活基站作为触发去激活过程的参考。
图8是示出在非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另一示例场景的示意图。从图8可以看出,其与图7所示的示例场景的唯一差别仅在于由非去激活基站向用户设备发出“去激活确认”,如图7和图8中的圆圈所标识的,因此在此不再对图8所示的去激活过程进行重复描述。
然而,应指出,在非去激活基站发出的“去激活通知”和去激活基站反馈的“去激活应答”均是通过空口进行传输的情况下,如图7和图8中的虚线所示,则无需向用户设备发送“去激活确认”,用户设备可对所接收的“去激活通知”进行解析,从而确定需要释放的数据承载以及需要切换其收发节点的数据承载。在该情况下,图7和图8所示的示例场景不存在差别,从而可以合并成一个场景。
根据以上参照图2至图8所描述的去激活过程,用户设备在获知非去激活基站已经执行接纳控制之后,释放非去激活基站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在非去激活基站的服务载波上收发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具体地,用户设备可以从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获得去激活过程相关的确认信息,该确认信息包括非去激活基站已经执行接纳控制的结果,用户设备根据接纳控制的结果而释放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且在非去激活基站的服务载波上收发可接纳的数据承载。
此外,优选地,非去激活基站在完成接纳控制之后通知核心网释放与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或者去激活基站在接收到非去激活基站关于去激活过程的通知之后通知核心网释放与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
此外,优选地,在确定能够接受去激活过程之后,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向核心网发送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非去激活基站的信息、去激活基站的信息、与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和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的信息、去激活条件的信息、非去激活基站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主从关系信息以及用户设备的信息。
此外,以上图2至图8只反映了去激活基站的数据直接从核心网传输过来的情形,如果去激活基站的数据是直接从非去激活基站前转而来的,则在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接纳控制的同时,非去激活基站停止向去激活基站继续前转数据;否则,核心网在收到在非去激活基站完成接纳控制之后发出的关于去激活过程的通知后,触发与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的路由转移操作。
此外,在可接纳数据承载由去激活基站转移到非去激活基站的过程中,上行非确认(UM)传输模式的业务承载(如VoIP等对于时延敏感但对于丢包不敏感的业务承载)只需要进行终端发射目标节点的调整,而其它业务承载需要进行数据承载转移和PDCP的同步操作以及目标收发节点的调整操作。
尽管以上参照图1至图8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及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去激活过程的示例,但是应理解,上述仅是示例而非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对以上示例进行修改。
接下来,将参照图9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900可包括去激活判断步骤S902和去激活触发步骤S904。使用方法900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去激活基站、非去激活基站和用户设备,并且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去激活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首先,在去激活判断步骤S902中,由去激活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去激活条件。优选地,如以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所描述的,去激活触发节点可以是去激活基站、非去激活基站或用户设备。
然后,在去激活触发步骤S904中,在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由去激活触发节点触发用于释放去激活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去激活过程。
具体的去激活过程可参见以上参照图2至图8所做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下面将参照图10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该基站和另一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在去激活触发节点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该基站释放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基站是上述去激活基站,而另一基站是上述非去激活基站。
如图10所示,基站1000可包括接收单元1002和控制单元1004。
接收单元1002可被配置成接收用于释放基站10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通知信息。如以上参照图2至图8所描述的,该通知消息可来自用户设备或另一基站,并且该通知消息可以例如是上述“去激活通知”或者“去激活响应”。
控制单元1004可被配置成根据所接收的通知信息中包括的由另一基站进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释放用户设备与基站1000之间的数据承载中的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数据承载中的被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另一基站。
优选地,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去激活条件可包括以下因素至少之一:用户设备和基站1000间的主载波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值;用户设备和另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长高于预定的时长门限值;另一基站要对基站1000进行负载分担;用户设备单节点上行传输的功耗优于双节点上行传输超过预定的功耗门限值;用户设备需要将其与基站1000的无线数据连接转移至新的无线基站,需要结合与新的无线基站和另一基站建立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和释放与基站1000的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用户设备和基站1000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以及在用户设备只存在和另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场景下,需要同时建立与基站1000的无线数据连接,但用户设备对于基站1000的初始接入过程发生失败。
下面将参照图1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基站1100可包括接收单元1102、控制单元1104、去激活操作判断单元1106和基站通知单元1108。其中,接收单元1102和控制单元1104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10所描述的接收单元1002和控制单元1004的功能配置相同,因此在此不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分别详细描述去激活操作判断单元1106和基站单元1108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去激活操作判断单元1106可被配置成在基站1100是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判断是否满足去激活条件。
基站通知单元1108可被配置成在去激活操作判断单元1106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通知另一基站以请求释放基站1100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
接下来将参照图1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1200可包括接收单元1202、控制单元1204、去激活操作判断单元1206、基站通知单元1208、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210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212。其中,接收单元1202、控制单元1204、去激活操作判断单元1206和基站通知单元1208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11所描述的接收单元1102、控制单元1104、去激活操作判断单元1106和基站通知单元1108的功能配置相同,因此在此不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分别详细描述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210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212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210可被配置成通知用户设备释放与基站1200的无线数据连接以及接纳控制的结果。
核心网通知单元1212可被配置成通知核心网释放与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
可以理解,以上参照图11和图12描述的基站1100和1210的功能配置示例对应于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的去激活过程的场景示例,即,图5和图6所示的场景示例。
下面将参照图1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1300可包括接收单元1302、控制单元1304和测量结果报告单元1306。其中,接收单元1302和控制单元1304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10描述的接收单元1002和控制单元1004的功能配置相同,因此在此不再重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仅详细描述测量结果报告单元1306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测量结果报告单元1306可被配置成在另一基站是去激活触发节点并且用户设备仅向基站1300报告其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的情况下,将该移动性测量结果报告给另一基站,从而另一基站可根据所接收的移动性测量结果而判断是否满足去激活条件。
可以理解,图13所示的基站1300的功能配置示例对应于非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的去激活过程的场景示例,即,图7和图8所示的场景示例。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该基站和另一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在去激活触发节点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另一基站释放与用户设备的无线数据连接。可以理解,在该实施例中,基站是非去激活基站,并且另一基站是去激活基站。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1400可包括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402。
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402可被配置成执行接纳控制,以确定另一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数据承载中的可接纳的数据承载以及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
优选地,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去激活条件可包括以下因素至少之一:用户设备和另一基站间的主载波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值;用户设备和基站1400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长高于预定的时长门限值;基站1400要对另一基站进行负载分担;用户设备单节点上行传输的功耗优于双节点上行传输超过预定的功耗门限值;用户设备需要将其与另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转移至新的无线基站,需要结合与新的无线基站和基站1400建立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和释放与另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用户设备和另一基站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以及在用户设备只存在和基站1400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场景下,需要同时建立与另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但用户设备对于另一基站的初始接入过程发生失败。
下面将参照图1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1500可包括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502、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504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506。其中,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502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14描述的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402的功能配置相同,因此在此不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分别详细描述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504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506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504可被配置成通知用户设备释放与另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以及接纳控制的结果。
核心网通知单元1506可被配置成通知核心网释放与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
如以上所述,在作为非去激活基站的基站1500中的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502执行了接纳控制之后,可向用户设备和核心网通知关于接纳控制的结果,从而用户设备可根据接纳控制结果而释放基站1500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切换可接纳的数据承载的收发节点,并且核心网根据接纳控制结果而释放与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
接下来将参照图16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1600可包括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602、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604、核心网通知单元1606、接收单元1608和基站通知单元1610。其中,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602、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604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606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15描述的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502、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504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506的功能配置相同,因此在此不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分别详细描述接收单元1608和基站通知单元1610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接收单元1608可被配置成用户设备或另一基站是去激活触发节点并且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从用户设备或另一基站接收用于释放用户设备与另一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请求。
基站通知单元1610可被配置成在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602根据接收单元1608所接收的请求执行了接纳控制之后,通知另一基站释放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基站1600。
可以理解,图16所示的基站1600的功能配置示例对应于用户设备或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的去激活过程的场景示例,即,图2至图6所示的场景示例。在该情况下,接收单元1608所接收的请求可以是例如来自用户设备的“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或“去激活请求”,或者可以是例如来自作为去激活基站的另一基站的“去激活请求”。
此外,还应理解,图16所示的基站1600也可不包括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604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606,在该情况下,由另一基站通知用户设备关于接纳控制的结果,或者在空口传输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通过解析基站通知单元1610对另一基站的通知而获知接纳控制结果,并且由另一基站向核心网通知应释放的核心网承载。
下面将参照图17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1700可包括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702、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704、核心网通知单元1706、接收单元1708、去激活操作判断单元1710和基站通知单元1712。其中,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702、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704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706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15描述的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502、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504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506的功能配置相同,因此在此不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分别详细描述接收单元1708、去激活操作判断单元1710和基站通知单元1712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接收单元1708可被配置成在基站1700是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从用户设备或另一基站接收另一基站的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
去激活操作判断单元1710可被配置成根据所接收的移动性测量结果及其它输入判断是否满足去激活条件。
基站通知单元1712可被配置成在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702根据去激活操作判断单元1710的判断结果而执行了接纳控制之后,通知另一基站释放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将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基站1700。
可以理解,图17所示的基站1700的功能配置示例对应于非去激活基站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的去激活过程的场景示例,即,图7和图8所示的场景示例。在该情况下,接收单元1708接收的移动性测量结果可以是例如来自用户设备或另一基站的“测量报告”,并且基站通知单元1712发出的通知可以是例如“去激活通知”。
此外,还应理解,图17所示的基站1700也可不包括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704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706。在该情况下,由另一基站通过例如“去激活确认”而通知用户设备关于接纳控制的结果,或者在空口传输的情况下,用户设备可通过解析基站通知单元1710对另一基站的通知而获知接纳控制结果,并且由另一基站向核心网通知应释放的核心网承载。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去激活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如图18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1800可包括控制单元1802。
控制单元1802可被配置成在去激活触发节点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用户设备1800释放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
优选地,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去激活条件可包括以下因素至少之一:用户设备和去激活基站间的主载波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值;用户设备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长高于预定的时长门限值;非去激活基站要对去激活基站进行负载分担;用户设备单节点上行传输的功耗优于双节点上行传输超过预定的功耗门限值;用户设备需要将其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转移至新的无线基站,需要结合与新的无线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建立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和释放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用户设备和去激活基站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以及在用户设备只存在和非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场景下,需要同时建立与去激活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但用户设备对于去激活基站的初始接入过程发生失败。
下面将参照图19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9所示,根据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1900可包括控制单元1902和接收单元1904。其中,控制单元1902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18描述的控制单元1802的功能配置相同,在此不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分别详细描述接收单元1904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接收单元1904可被配置成从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接收用于释放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通知。
优选地,控制单元1902可根据接收单元1904接收的通知而触发释放用户设备1900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中非去激活基站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在非去激活基站的服务载波上收发可接纳的数据承载。
下面将参照图20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20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2000可包括控制单元2002、接收单元2004和通知单元2006。其中,控制单元2002和接收单元2004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19所述的控制单元1902和接收单元1904的功能配置相同,因此在此不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详细描述通知单元2006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通知单元2006可被配置成在用户设备2000是去激活触发节点并且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向非去激活基站发出通知以触发释放所述用户设备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
可以理解,图20所示的用户设备2000的功能配置示例对应于用户设备作为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的去激活过程的场景示例,即,图2至图4所示的场景示例。在该情况下,通知单元2006例如可向非去激活基站通知“无线链路失败报告”或“去激活请求”。
接下来将参照图2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2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2100可包括控制单元2102和解析单元2104。其中,控制单元2102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18描述的控制单元1802的功能配置相同,在此不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详细描述解析单元2104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解析单元2104可被配置成在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是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对来自非去激活基站或去激活基站的关于释放用户设备与所述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通知进行解析。
优选地,控制单元2102可根据解析结果而触发释放用户设备2100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中非去激活基站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在非去激活基站的服务载波上收发可接纳的数据承载。
可以理解,图21所示的用户设备2100的功能配置示例对应于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是去激活触发节点且通过空口传输的情况下的去激活过程的场景示例,即,空口传输情况下图5至图8所示的场景示例。在该情况下,用户设备2100无需设置专门的接收单元来接收来自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的通知,而仅通过解析单元2104对例如来自非去激活基站的“去激活响应”或来自去激活基站的“去激活通知”进行解析,即可确定非去激活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和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
此外,优选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还可包括测量结果报告单元,该测量结果报告单元可被配置成在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是去激活触发节点的情况下,向去激活基站和/或非去激活基站报告去激活基站的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该情况例如可对应于例如图5至图8所示的场景示例。
图2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去激活基站、非去激活基站以及用户设备,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去激活基站和非去激活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去激活触发节点在判断满足去激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用于释放去激活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去激活过程。
如图2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2200可包括接收单元2202。优选地,装置2200可以是核心网侧的装置。
接收单元2202可被配置成从去激活基站或非去激活基站接收以下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非去激活基站的信息、去激活基站的信息、与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和未被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的信息、去激活条件的信息、非去激活基站与去激活基站之间的主从关系信息以及用户设备的信息。
下面将参照图2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2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2300可包括接收单元2302和控制单元2304。其中,接收单元2302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22描述的接收单元2202的功能配置相同,因此在此不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仅详细描述控制单元2304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控制单元2304可被配置成在根据接收单元2302接收的信息判断去激活基站的数据不是直接从非去激活基站前转而来的情况下,在收到在非去激活基站完成接纳控制之后发出的关于去激活过程的通知信息后,触发与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的路由转移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2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2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2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2400可包括接收单元2402和释放单元2404。其中,接收单元2402的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22描述的接收单元2202的功能配置相同,因此在此不再重复描述其细节。下面将仅详细描述释放单元2404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释放单元2404可被配置成根据接收单元2402所接收的信息,响应于来自非去激活基站或去激活基站的通知而释放与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
应理解,尽管以上参照图10至图24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用户设备和装置的功能配置的示例,但是应理解,这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而对以上配置进行组合、子组合以及变更等。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机器可读的程序代码,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上执行程序代码时,该程序代码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如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的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机器可执行的指令,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上执行指令时,该指令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如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的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另外,还应该指出的是,上述系列处理和装置也可以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在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25所示的通用个人计算机2500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等。
在图25中,中央处理单元(CPU)25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25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25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5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25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25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
CPU 2501、ROM 2502和RAM 2503经由总线25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2505也连接到总线2504。
下述部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2505:输入部分2506,包括键盘、鼠标等等;输出部分25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等,和扬声器等等;存储部分2508,包括硬盘等等;和通信部分25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部分25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
根据需要,驱动器2510也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2505。可拆卸介质25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25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25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25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25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2511。可拆卸介质25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2502、存储部分25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还需要指出的是,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根据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根据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公开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公开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7)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所述用户设备包括电路,所述电路被配置成:
如果释放触发节点判断满足释放条件,则从所述第二基站获取用于释放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通知;以及
基于所述通知释放与所述第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
其中,所述释放触发节点是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释放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主载波信号质量低于预定信号质量门限值;所述第二基站要对所述第一基站进行负载分担;以及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释放条件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长高于预定的时长门限值;所述用户设备单节点上行传输的功耗优于双节点上行传输超过预定的功耗门限值;所述用户设备需要将其与所述第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转移至新的无线基站,需要结合与所述新的无线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建立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和释放与所述第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以及在所述用户设备只存在和所述第二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场景下,需要同时建立与所述第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但所述用户设备对于所述第一基站的初始接入过程发生失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所述通知,释放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所述第二基站不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基站的服务载波传送和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基站的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报告给所述第二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被配置成针对上行非确认传输模式的业务承载执行发射目标节点的更新而不进行同步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传输的数据承载是直接来自核心网的和/或是从所述第二基站前转而来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基站传输的数据承载是从所述第二基站前转而来的情况下,如果要释放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一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则所述第二基站停止经由空口向所述第一基站前转数据。
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基站设备,其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所述基站和另一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在释放触发节点判断满足释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基站释放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数据连接,所述基站设备包括电路,所述电路被配置成:
从所述另一基站接收用于释放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通知信息;以及
释放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并将所述另一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所述另一基站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数据承载是直接来自核心网的和/或是从所述另一基站前转而来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
如果所述基站用作所述释放触发节点,则判断是否满足所述释放条件;以及
如果所述电路判断满足所述释放条件,则通知所述另一基站以便请求释放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释放条件包括以下因素至少之一: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基站间的主载波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值;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另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长高于预定的时长门限值;所述另一基站要对所述基站进行负载分担;所述用户设备单节点上行传输的功耗优于双节点上行传输超过预定的功耗门限值;所述用户设备需要将其与所述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转移至新的无线基站,需要结合与所述新的无线基站和所述另一基站建立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和释放与所述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基站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以及在所述用户设备只存在和所述另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场景下,需要同时建立与所述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但所述用户设备对于所述基站的初始接入过程发生失败。
1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基站设备,其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所述基站和另一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在释放触发节点判断满足释放条件的情况下,所述另一基站释放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数据连接,所述基站设备包括电路,所述电路被配置成:
生成对于所述另一基站的释放所述另一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通知信息;以及
通知所述用户设备释放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另一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
其中,所述另一基站传输的数据承载是直接来自核心网的和/或是从所述基站前转而来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释放条件包括以下因素至少之一: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另一基站间的主载波信号质量低于预定的信号质量门限值;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时长高于预定的时长门限值;所述基站要对所述另一基站进行负载分担;所述用户设备单节点上行传输的功耗优于双节点上行传输超过预定的功耗门限值;所述用户设备需要将其与所述另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转移至新的无线基站,需要结合与所述新的无线基站和所述基站建立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和释放与所述另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过程;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另一基站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以及在所述用户设备只存在和所述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的场景下,需要同时建立与所述另一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但所述用户设备对于所述另一基站的初始接入过程发生失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通知核心网执行与所述另一基站传输的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的路由转移。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在所述另一基站传输的数据承载是从所述基站前转而来的情况下,如果要释放所述用户设备与另一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则停止经由空口向所述另一基站前转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
在所述另一基站用作所述释放触发节点并且判断满足所述释放条件的情况下,从所述另一基站接收用于释放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另一基站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的请求;以及
通知所述另一基站将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所述基站进行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中,所述电路进一步被配置成:
在所述基站用作所述释放触发节点的情况下,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另一基站的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移动性测量结果判断是否满足所述释放条件;以及
根据判断结果,通知所述另一基站释放与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数据连接并将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到所述基站进行传输。
CN201310351507.7A 2013-08-13 2013-08-1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基站设备、通信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4378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1507.7A CN104378777B (zh) 2013-08-13 2013-08-1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基站设备、通信设备和方法
CN202011385497.5A CN112566160A (zh) 2013-08-13 2013-08-13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装置
PCT/CN2014/083978 WO2015021882A1 (zh) 2013-08-13 2014-08-08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装置
US14/904,883 US10506661B2 (en) 2013-08-13 2014-08-08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device
US16/693,387 US11212868B2 (en) 2013-08-13 2019-11-25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device
US17/531,806 US20220086950A1 (en) 2013-08-13 2021-11-22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device
US18/068,542 US20230120161A1 (en) 2013-08-13 2022-12-20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1507.7A CN104378777B (zh) 2013-08-13 2013-08-1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基站设备、通信设备和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5497.5A Division CN112566160A (zh) 2013-08-13 2013-08-13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78777A CN104378777A (zh) 2015-02-25
CN104378777B true CN104378777B (zh) 2020-12-22

Family

ID=524680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5497.5A Pending CN112566160A (zh) 2013-08-13 2013-08-13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装置
CN201310351507.7A Active CN104378777B (zh) 2013-08-13 2013-08-13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基站设备、通信设备和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5497.5A Pending CN112566160A (zh) 2013-08-13 2013-08-13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10506661B2 (zh)
CN (2) CN112566160A (zh)
WO (1) WO20150218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37511B1 (ko) * 2015-04-29 2021-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45149A1 (zh) * 2015-09-16 2017-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66398B (zh) 2017-01-26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US10149229B2 (en) * 2017-02-23 2018-12-0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and selective enablement of shared access cells
US20200008152A1 (en) * 2018-06-29 2020-01-02 Google Llc Mitigating a Power Condition Through Deactivation of High-Bandwidth Data Transmissions
CN113015260A (zh) * 2019-12-19 2021-06-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56195B (zh) * 2020-03-03 2022-07-12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选择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270A (zh) * 2004-12-17 2006-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实现跨小区软切换的方法
CN101502019A (zh) * 2006-07-14 2009-08-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个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02220A (zh) * 2011-05-25 2012-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基站
WO2012172689A1 (ja) * 2011-06-17 2012-1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中継装置、基地局、移動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13009892A1 (en) * 2011-07-11 2013-01-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multiple cellular connections and/or interfaces
WO2013010005A1 (en) * 2011-07-12 2013-01-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access mode ope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83536A1 (en) 2008-01-25 2009-07-29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managing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107731B1 (en) * 2008-03-31 2016-11-09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a flow of data by a first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 second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1998353A (zh) * 2009-08-20 201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承载类型的指示方法、基站及系统
US8964536B2 (en) * 2009-10-05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load balancing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49214B (zh) * 2010-02-05 2015-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US8346274B2 (en) * 2010-05-21 2013-01-01 Apple Inc. Method to control multiple radio access bearers in a wireless device
CN102209398B (zh) * 2011-05-31 2014-06-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lipa连接的管理方法和设备
EP2756726A4 (en) * 2011-09-12 2015-11-11 Ntt Docomo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AT THE PHYSICAL LAYER LEVEL AND CONNECTION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ES2938769T3 (es) * 2012-08-02 2023-04-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Un nodo y un método para proporcionar una interfaz entre nodos B mejorados (eNB)
US9414288B2 (en) * 2012-08-21 2016-08-09 Kyocera Corporation Handover management based on speed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JP2014096662A (ja) * 2012-11-08 2014-05-22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150131535A1 (en) * 2012-12-14 2015-05-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lb) Node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uxiliary Bearers
WO2014163082A1 (ja) * 2013-04-02 2014-10-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EP2983405B1 (en) * 2013-04-05 2018-01-03 Kyocer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s between radio base stations and dual connectivity release
CN110830227B (zh) * 2013-07-04 2022-08-19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用于多连接性的方法
US20150043492A1 (en) * 2013-08-12 2015-02-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rovid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270A (zh) * 2004-12-17 2006-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实现跨小区软切换的方法
CN101502019A (zh) * 2006-07-14 2009-08-0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多个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02220A (zh) * 2011-05-25 2012-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基站
WO2012172689A1 (ja) * 2011-06-17 2012-12-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中継装置、基地局、移動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WO2013009892A1 (en) * 2011-07-11 2013-01-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multiple cellular connections and/or interfaces
WO2013010005A1 (en) * 2011-07-12 2013-01-1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 access mode ope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06661B2 (en) 2019-12-10
US20230120161A1 (en) 2023-04-20
US20220086950A1 (en) 2022-03-17
US20200092940A1 (en) 2020-03-19
US20160157295A1 (en) 2016-06-02
US11212868B2 (en) 2021-12-28
WO2015021882A1 (zh) 2015-02-19
CN112566160A (zh) 2021-03-26
CN104378777A (zh) 2015-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877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基站设备、通信设备和方法
CN109246735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US11665603B2 (en) Method for handling conditional configuration stored in UE
CN107277874B (zh) 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装置和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493565B (zh) 从用户设备节点生成上行链路信号以识别网络节点的干扰者
JP6228322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ユーザ端末、及び基地局
CN103797846B (zh) 蜂窝无线电通信中的改进的切换鲁棒性
US9723647B2 (en) Handling a radio link failure in communications
US1131085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related to dual connectivity
KR102219052B1 (ko)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WO2018059472A1 (zh) 终端能力协商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11989982B (zh) 处理拒绝等待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EP4110008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1089343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ellular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LAN termination node
US1149695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terminal
CN114073130A (zh) 条件切换期间的rrc重新配置
JPWO2019102993A1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US20220225202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KR20120104146A (ko) 사용자 장비와 무선 네트워크 제어기 간의 통신 처리 방법과 그 무선 네트워크 제어기를 제어하는 프로그램
US20220086673A1 (en) Radio measurement collec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WO2024032960A1 (en) Multiple conditional configurations for the same handover request
WO2024094422A1 (en) Mcg (de-)activation during mcg failure
KR20230092912A (ko) Mr-dc 시나리오에서의 scg 비활성화 메커니즘 및 scg 활성화 메커니즘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WO2023011952A1 (en)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update during conditional reconfiguration for pscell for wireles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