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60475B -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60475B
CN104360475B CN201410677647.8A CN201410677647A CN104360475B CN 104360475 B CN104360475 B CN 104360475B CN 201410677647 A CN201410677647 A CN 201410677647A CN 104360475 B CN104360475 B CN 104360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play floater
transparency carrier
display
conductive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6776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60475A (zh
Inventor
郭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67764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60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60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0475A/zh
Priority to US14/804,029 priority patent/US988157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60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60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59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the addressing of the pixel involving the control of two or more scan electrodes or two or more data electrodes, e.g. pixel voltage dependant on signal of two data electro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3Light absorb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2001/1678Constructional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r particle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44Arrangements combining different electro-active layers, e.g. electrochromic, liquid crystal or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76Supplementary capacities in pixels having special driving circuits and electrodes instead of being connected to common electrode or ground; Use of additional capacitively coupled compensatio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8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viewing angle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related to booting a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实现双视角显示与正常显示之间的切换。该显示器件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出光侧的透明基板;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与透明基板之间设置有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包括横纵交错的多个条状电极,多个条状电极围成用于使像素单元进行显示的开口区;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围成的开口区的内部对应;其中,第一电极限定的开口区内灌注有黑色导电油墨;在第一电极加电的状态下,黑色导电油墨聚集在第一电极的附近;在第二电极加电的状态下,黑色导电油墨覆盖在第二电极的表面。用于显示器件的制造。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双视角显示是指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显示不同的影像,也就是说,用户可以从显示屏的不同角度观看到不同的显示画面。现有技术中,双视角显示主要是通过在显示屏的每个像素单元中设置视觉光栅,以实现不同角度的区别显示。这种显示方式在车载显示和广告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具体的,以液晶显示器件为例,如图1所示,在阵列基板101和彩膜基板102对盒形成显示面板10之后,可以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即彩膜基板侧)贴合一层透明基板20,并在该透明基板20与显示面板10之间设置光栅结构30;其中,位于显示面板10中的横纵交错的黑矩阵103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光栅结构30将每个像素单元分割为左显示区和右显示区,从而实现双视角显示。
但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双视角显示功能的显示器件一旦制备完成,便只能进行左右显示而无法实现正常显示(即不进行双视角显示的显示模式),这样则会造成分辨率和亮度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可实现双视角显示与正常显示之间的切换,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切换不同的显示模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透明基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透明基板之间设置有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横纵交错的多个条状电极,所述多个条状电极围成用于使所述像素单元进行显示的开口区;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围成的开口区的内部对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限定的所述开口区内灌注有黑色导电油墨;在所述第一电极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附近;在所述第二电极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将所述开口区平分为两个区域。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透明基板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对应的密封胶;其中,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的投影覆盖所述密封胶的投影,且所述第一电极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密封胶的投影面积。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均小于所述密封胶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盒成型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二者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透明基板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彩膜基板中设置有横纵交错的多条黑矩阵;其中,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黑矩阵对应。
进一步的,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方向,所述黑矩阵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投影;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为不透明电极。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封装基板,以及二者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其中,所述透明基板位于所述封装基板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阵列基板中设置有网格状的像素界定层;其中,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像素界定层对应。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透明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横纵交错的多个条状电极,所述多个条状电极围成用于使像素单元进行显示的开口区;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透明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形成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围成的开口区的内部对应的位置处;在所述第一电极限定的开口区内灌注黑色导电油墨;将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透明基板对盒,并使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透明基板的相对侧;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形成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均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还形成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将所述开口区平分为两个区域。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第一电极限定的开口区内灌注黑色导电油墨具体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方形成密封胶,并在所述密封胶限定的区域内灌注黑色导电油墨。
优选的,所述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透明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一电极具体为: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制作所述第一电极;所述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透明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二电极具体为: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制作所述第二电极。
可选的,在所述显示面板中形成有横纵交错的黑矩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形成在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位置处。
可选的,在所述显示面板中形成有网格状的像素界定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形成在与所述像素界定层对应的位置处。
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显示器件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不进行双视角显示时,对第一电极加电,使得黑色导电油墨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附近;在进行双视角显示时,对第二电极加电,使得黑色导电油墨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所述显示器件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透明基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透明基板之间设置有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横纵交错的多个条状电极,所述多个条状电极围成用于使所述像素单元进行显示的开口区;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围成的所述开口区的内部对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限定的所述开口区内灌注有黑色导电油墨;在所述第一电极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附近;在所述第二电极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
基于上述描述,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透明基板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并使所述第一电极围成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单元对应的开口区,使所述第二电极对应设置在所述开口区的内部;这样,所述第一电极便可用于限定所述像素单元,所述第二电极便可用于分隔所述像素单元;基于此,在所述第一电极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会被吸引而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附近,从而不影响与所述开口区对应的像素单元的正常显示,避免所述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和亮度的损失;在所述第二电极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会被吸引而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从而将与所述开口区对应的像素单元分隔为两部分,以便于实现双视角显示。由此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器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而选择性的为所述第一电极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加电,从而实现正常显示与双视角显示之间的切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视角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在正常显示状态下的工作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件在双视角显示状态下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制备流程图;
图8(a)至8(f)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器件的制备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显示面板;101-阵列基板;102-彩膜基板;103-黑矩阵;104-封装基板;105-像素界定层;20-透明基板;30-光栅;301-第一电极;302-第二电极;303-黑色导电油墨;304-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0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出光侧的透明基板2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显示面板10与所述透明基板20之间设置有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301和第二电极302;所述第一电极301包括横纵交错的多个条状电极,所述多个条状电极围成用于使所述像素单元进行显示的开口区;所述第二电极302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302与所述第一电极301围成的开口区的内部对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301限定的所述开口区内灌注有黑色导电油墨303。
在此基础上,如图4(a)所示,在所述第一电极301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301的附近;如图4(b)所示,在所述第二电极302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302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是液晶面板或者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当然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显示面板,这里对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实际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第二,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和所述透明基板20之间,其可以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或者所述透明基板20上,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设置在同一基板上(即均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或者均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20上)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之间的电绝缘,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之间还应设置绝缘层。
第三,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第一电极301中横纵交错的条状电极围成多个开口区;这里的所述开口区用于使所述像素单元进行显示,因此所述开口区应与所述像素单元一一对应。
第四,所述第一电极301可以根据是否影响显示效果而设计为透明电极或者不透明电极;例如,当所述显示面板10通过黑矩阵分隔相邻像素单元时,所述第一电极301可与所述黑矩阵对应,此时所述第一电极301可以设置为不透明电极;或者,当所述显示面板10通过像素界定层分隔相邻像素单元时,所述第一电极301可与所述像素界定层对应,此时所述第一电极301可以设置为透明电极。
所述第二电极302对应设置在所述像素单元的内部,由于其为透明电极,因此在正常显示状态(即不进行双视角显示的显示模式)下不会影响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二电极302可以根据是否需要进行双视角显示而选择加电或者不加电。
第五,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灌注在所述第一电极301围成的区域内,且所述第二电极302也形成在该区域内;基于此,一方面,为了保证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可以根据所述第一电极301或者所述第二电极302的加电状态在每个像素单元内部随意流动,则需使所述第二电极302的厚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10和所述透明基板20之间的间距;另一方面,为了保证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在聚集到所述第二电极302的表面时可以完全铺展在所述第二电极302的表面,以将所述像素单元分隔为两部分,则需控制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的灌注量适宜,且优选恰好能够充满所述第二电极302正上方的间隙。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包括显示面板10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出光侧的透明基板20;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显示面板10与所述透明基板20之间设置有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301和第二电极302;所述第一电极301包括横纵交错的多个条状电极,所述多个条状电极围成用于使所述像素单元进行显示的开口区;所述第二电极302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302与所述第一电极301围成的开口区的内部对应;其中,所述第一电极301限定的所述开口区内灌注有黑色导电油墨303。
在此基础上,在所述第一电极301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301的附近;在所述第二电极302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302的表面。
基于上述描述,通过在所述显示面板10和所述透明基板20之间设置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并使所述第一电极301围成与所述显示面板10中的像素单元对应的开口区,使所述第二电极302对应设置在所述开口区的内部;这样,所述第一电极301便可用于限定所述像素单元,所述第二电极302便可用于分隔所述像素单元;基于此,在所述第一电极301加电的状态下,参考图4(a)所示,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会被吸引而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301的附近,从而不影响与所述开口区对应的像素单元的正常显示,避免所述显示面板10的分辨率和亮度的损失;在所述第二电极302加电的状态下,参考图4(b)所示,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会被吸引而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303的表面,从而将与所述开口区对应的像素单元分隔为两部分,以便于实现双视角显示。由此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器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而选择性的为所述第一电极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加电,从而实现正常显示与双视角显示之间的切换。
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在进行双视角显示时左右视区的显示面积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302可以设置在所述开口区的中间,以将所述开口区平分为两个相同的区域。
这样,在进行双视角显示时,位于左侧的用户观看到的画面和位于右侧的用户观看到的画面的分辨率和亮度能够基本保持一致。
可选的,参考图2和图3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与所述透明基板20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极301对应的密封胶304;其中,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20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301的投影覆盖所述密封胶304的投影,且所述第一电极301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密封胶304的投影面积。
具体的,所述密封胶304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301背离基板的一侧;这里所述的基板是指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极301的显示面板10或者透明基板20。
这样,通过设置所述密封胶304,可使每个开口区内的黑色导电油墨303不会流出其所在的区域,从而保证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在此基础上,在所述第一电极301加电的状态下,参考图4(a)所示,所述第一电极301可将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吸引至其附近,通过控制所述第一电极301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密封胶304的投影面积,可使所述第一电极301附近的黑色导电油墨303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301超出所述密封胶304的区域内,以使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不影响像素单元的正常显示。同理,在所述第二电极302加电的状态下,参考图4(b)所示,所述第二电极302可将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吸引至其附近并覆盖在其表面,此时以所述第二电极302的投影恰好覆盖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聚集区的投影为佳。
基于上述,为了实现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的可流动性,所述第一电极301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电极302的厚度均小于所述密封胶304的厚度。
这样,所述开口区内可供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流动的空间较大,因此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的流动相对容易。
以上详细介绍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器件的具体结构,该显示器件可实现正常显示与双视角显示之间的切换,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调节所需的显示模式。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制备工艺的简化性,优选的,参考图2所示,所述第一电极301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20上,所述第二电极302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
由于所述显示面板10是已经制备完成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器件,其耐高温性能受到一定的限制,通常仅可承受小于100℃的高温;而所述第一电极301制备完成之后,还需在所述第一电极301的上方制备密封胶304,该密封胶304的制备温度相对较高,其高温工艺可能会对所述显示面板10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所述第一电极301优选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20上。
在此基础上,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之间需要相互绝缘,如果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均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20上,便还需在二者之间制备绝缘层;基于此,考虑到制备工艺的简化性,所述第二电极302优选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
基于上述,一方面可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为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可以包括对盒成型的阵列基板101和彩膜基板102,以及二者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透明基板20位于所述彩膜基板102背离所述阵列基板101的一侧。
这里,在所述阵列基板101背离所述彩膜基板102的一侧还需设置用于为所述液晶面板提供背光源的背光模组;由此可知,所述液晶面板的出光侧即为所述彩膜基板102一侧。
针对液晶面板而言,所述彩膜基板102中通常设置有横纵交错的黑矩阵103,用于将相邻像素单元之间分隔;其中,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20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301应与所述黑矩阵103相对应;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301可以为透明电极或者不透明电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黑矩阵103也可能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101上,以形成COA(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所述黑矩阵103在所述液晶面板中的实际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只要是具有用于划分相邻像素单元的遮光矩阵即可。
进一步的,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20的方向,所述黑矩阵103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301的投影;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301可以为不透明电极。
其中,所述黑矩阵103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301的投影具体可以包括:所述黑矩阵103的投影面积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电极301的投影面积。
这样,即使所述第一电极301设置为不透明电极,也不会影响所述显示面板10的开口率。
基于上述,另一方面可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为OLED(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所述OLED面板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01和封装基板104,以及二者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图中未示出);其中,所述透明基板20位于所述封装基板104背离所述阵列基板101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OLED面板的发光类型可以包括顶发射型、底发射型、以及双面发射型。这里是以顶发射型OLED面板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所述OLED面板也可以为底发射型,在此情况下,所述透明基板20则需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101背离所述封装基板104的一侧;或者,所述OLED面板也可以为双面发射型,在此情况下,所述透明基板20可以分别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101和所述封装基板104的外侧。
针对OLED面板而言,所述阵列基板101中通常设置有网格状的像素界定层105,用于将相邻像素单元之间隔开;其中,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20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301可与所述像素界定层105相对应。
当然,所述OLED面板也有可能包括彩膜基板,而所述彩膜基板中设置有黑矩阵,在此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301便可与所述黑矩阵对应。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如图8(a)所示,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或者透明基板20的一侧制作第一电极301。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第一电极301包括横纵交错的多个条状电极,所述多个条状电极围成用于使像素单元进行显示的开口区。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以所述第一电极301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20上为例进行绘示的,但在实际的制备中并不限于此。
S2、如图8(b)所示,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或者透明基板20的一侧制作第二电极302。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302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302形成在与所述第一电极301围成的开口区的内部对应的位置处。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是以所述第二电极302形成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为例进行绘示的,但在实际的制备中并不限于此。
此外,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的制作顺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不限于先S1后S2的步骤进行。
在此基础上,在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均形成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或者均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20的一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极302与所述第一电极301之间还应形成绝缘层。
S3、如图8(c)所示,在所述第一电极301限定的开口区内灌注黑色导电油墨303。
其中,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的灌注量应以能够保证在所述显示面板10和所述透明基板20对盒之后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302的表面为准,且不宜过多。
S4、如图8(d)所示,将所述显示面板10和所述透明基板20对盒,并使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和所述透明基板20的相对侧。
这样,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位于所述第一电极301限定的开口区内,所述第二电极302也对应于所述第一电极301限定的开口区内;
基于上述步骤S1-S4,即可形成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器件。这样一来,在所述第一电极301加电的状态下,参考图4(a)所示,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可以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301的附近,从而不影响与所述开口区对应的像素单元的正常显示,避免所述显示面板10的分辨率和亮度的损失;在所述第二电极302加电的状态下,参考图4(b)所示,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可以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302的表面,从而将与所述开口区对应的像素单元分隔为两部分,以便于实现双视角显示。基于此,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器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实现正常显示与双视角显示之间的切换。
基于上述步骤,在形成所述第二电极302时,优选使所述第二电极302将所述开口区平分为两个区域;这样一来,在进行双视角显示时,位于左侧的用户观看到的画面和位于右侧的用户观看到的画面的分辨率和亮度便可基本保持一致。
考虑到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的密封效果,如图8(e)所示,在向所述第一电极301限定的开口区内灌注黑色导电油墨303时,具体可以为:在所述第一电极301的上方形成密封胶304,并在所述密封胶304限定的区域内灌注黑色导电油墨303。
这样,在将所述显示面板10和所述透明基板20对盒之后,如图8(f)所示,所述密封胶304便可以实现对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的密封,防止其溢漏。
在此基础上,在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的实际制备中,所述第一电极301优选制作在所述透明基板20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302优选制作在所述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
由于所述显示面板10是已经制备完成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器件,其耐高温性能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所述密封胶304的制备温度相对较高,其高温工艺可能会对所述显示面板10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所述第一电极301优选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20上。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之间需要相互绝缘,如果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所述第二电极302均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20上,便还需在二者之间制备绝缘层,考虑到制备工艺的简化性,所述第二电极302优选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上。
可选的,参考图5所示,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中形成有横纵交错的黑矩阵10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301可以形成在与所述黑矩阵103对应的位置处。
在此情况下,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为液晶面板,所述黑矩阵103可以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的彩膜基板102或者阵列基板101上;当然,所述显示面板10也可以为包括彩膜基板的OLED面板,所述黑矩阵103可以设置在所述OLED面板的彩膜基板上。
或者可选的,参考图6所示,在所述显示面板10中形成有网格状的像素界定层105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301可以形成在与所述像素界定层105对应的位置处。
在此情况下,所述显示面板10可以为OLED面板,所述像素界定层105可以用于限定所述显示面板10中的各个像素单元,此时所述第一电极301可与所述像素界定层105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OLED面板的发光类型包括顶发射型、底发射型、以及双面发射型,所述第一电极301和/或所述第二电极302应该形成在所述OLED面板的出光侧。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显示器件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在不需进行双视角显示时,对所述第一电极301加电,使得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301的附近。在此情况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可以位于所述第一电极301围成的开口区的边缘,从而不影响所述像素单元的正常显示,避免所述显示面板10的分辨率和亮度的损失。
在需要进行双视角显示时,对所述第二电极302加电,使得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302的表面。在此情况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303可以平铺在所述第二电极302的表面,从而将所述像素单元分隔成两个区域,以便于实现双视角显示。
基于此,通过控制给所述第一电极301或者所述第二电极302加电,即可实现正常显示与双视角显示之间的切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出光侧的透明基板;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
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透明基板之间设置有相互绝缘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横纵交错的多个条状电极,所述多个条状电极围成用于使所述像素单元进行显示的开口区;
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围成的开口区的内部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限定的所述开口区内灌注有黑色导电油墨;
在所述第一电极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附近;
在所述第二电极加电的状态下,所述黑色导电油墨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将所述开口区平分为两个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透明基板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对应的密封胶;
其中,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的投影覆盖所述密封胶的投影,且所述第一电极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密封胶的投影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厚度均小于所述密封胶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盒成型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二者之间的液晶层;
其中,所述透明基板位于所述彩膜基板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中设置有横纵交错的多条黑矩阵;
其中,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黑矩阵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方向,所述黑矩阵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投影;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为不透明电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封装基板,以及二者之间的有机材料功能层;
其中,所述透明基板位于所述封装基板背离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中设置有网格状的像素界定层;
其中,沿垂直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方向,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像素界定层对应。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透明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一电极;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包括横纵交错的多个条状电极,所述多个条状电极围成用于使像素单元进行显示的开口区;
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透明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透明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形成在与所述第一电极围成的开口区的内部对应的位置处;
在所述第一电极限定的开口区内灌注黑色导电油墨;
将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透明基板对盒;
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形成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均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还形成绝缘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将所述开口区平分为两个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电极限定的开口区内灌注黑色导电油墨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极上方形成密封胶,并在所述密封胶限定的区域内灌注黑色导电油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透明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一电极具体为:在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制作所述第一电极;
所述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或者透明基板的一侧制作第二电极具体为: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制作所述第二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中形成有横纵交错的黑矩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形成在与所述黑矩阵对应的位置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中形成有网格状的像素界定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形成在与所述像素界定层对应的位置处。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不进行双视角显示时,对第一电极加电,使得黑色导电油墨聚集在所述第一电极的附近;
在进行双视角显示时,对第二电极加电,使得黑色导电油墨覆盖在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
CN201410677647.8A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04360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7647.8A CN104360475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
US14/804,029 US9881574B2 (en) 2014-11-21 2015-07-20 Display device switchable between normal display and dual-view display,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677647.8A CN104360475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60475A CN104360475A (zh) 2015-02-18
CN104360475B true CN104360475B (zh) 2016-11-30

Family

ID=52527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677647.8A Active CN104360475B (zh) 2014-11-21 2014-11-21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81574B2 (zh)
CN (1) CN1043604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39662A1 (en) * 2015-11-12 2017-05-18 Litemax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unit for concurrently displaying multiple frame
CN106292121A (zh) * 2016-10-10 2017-01-04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可切换显示装置
CN107380097A (zh) * 2017-06-16 2017-11-2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视角车载导航娱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307946B (zh) * 2017-07-27 2020-12-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1711B (zh) * 2019-01-24 2021-10-22 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熄屏一体黑屏幕的印刷方法
CN113540308B (zh) * 2020-04-22 2023-06-09 东莞市中麒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显示模组的基板结构及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6004B (zh) * 2005-06-14 2014-07-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結合型單一/多個檢視顯示器
KR100852758B1 (ko) * 2006-09-14 2008-08-18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217906B2 (en) * 2009-03-26 2015-12-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plane electro-optical display
CN101713869B (zh) * 2009-10-16 2011-06-08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双视显示器
CN102236201B (zh) * 2010-04-30 2014-06-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视显示器、双视彩膜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3955309B (zh) * 2014-04-14 2017-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KR20160047078A (ko) * 2014-10-21 2016-05-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4297978B (zh) * 2014-10-30 2017-06-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81574B2 (en) 2018-01-30
CN104360475A (zh) 2015-02-18
US20160148581A1 (en) 2016-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0475B (zh) 一种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01344685B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91906B (zh) 一种掩膜板
CN104241327B (zh) 显示装置
WO2017049837A1 (zh) 一种光触控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698828B (zh) 狭缝光栅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2159214U (zh) 阵列基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06125417B (zh) 一种液晶光栅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954901A (zh) 一种显示装置、制作方法和显示方法
CN102749755B (zh) 立体显示装置
CN20430263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0439990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503159B (zh) 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206162006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880873B (zh) 像素结构、显示面板和像素结构的制作方法
CN109817658A (zh) 微型led显示面板
CN205539837U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298809B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7146803A (zh) 有机el显示装置
CN108803111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204945980U (zh) 一种光触控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7817366U (zh)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676294A (zh) 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928471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206096692U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