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8804A - 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8804A
CN104348804A CN201310330437.7A CN201310330437A CN104348804A CN 104348804 A CN104348804 A CN 104348804A CN 201310330437 A CN201310330437 A CN 201310330437A CN 104348804 A CN104348804 A CN 104348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iness
lock
line
out state
account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04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8804B (zh
Inventor
秦雷
郭计伟
袁丽娜
芦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3043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880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0402 priority patent/WO201501417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8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88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88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88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09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ingle file or object, e.g. in a secure envelope, encrypted and accessed using a key, or with access control rules appended to the object itsel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1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 G06F21/74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operating in dual or compartmented mode, i.e. at least one secure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2Access security using revocation of author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05Dual mode as a secondary asp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17User 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7Locking 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终端及系统,其中的方法包括: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所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业务标识以及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将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以及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离线自动锁定业务,方便、有效的提高了用户帐号以及相关业务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游戏,是指用户通过互联网所进行的双人或多人游戏。一般指由多名用户通过互联网在虚拟的环境下对人物角色及场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以达到娱乐和互动目的的游戏产品集合。
网络游戏中的各种虚拟财产,包括装备、游戏币等,以及游戏帐号在虚拟环境以及现实环境中都有一定的价值,许多用户为了获得某些装备或者帐号更是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游戏用户最为担心的事就是自己的游戏帐号被盗取,也就是盗号。
传统的盗号方式包括:使用木马等黑客软件,通过在用户终端中安装或当用户浏览网页、下载东西时将木马自动植入用户终端中,此类程序隐蔽性较高,会将用户输入帐号密码时的键盘记录发送到盗号者手中;或者,制作钓鱼网站,冒充官方发布一些虚假新闻以骗取玩家相关帐号资料;或者使用虚假客户端程序伪装为游戏的客户端,当用户使用本程序并输入帐号信息,此信息将发送至盗号者,等等。盗号者得知用户帐号资料时通常会利用用户不登录游戏的时间,将用户的装备、游戏币等财产进行转移、甚至还会通过用户帐号获取用户好友的隐私信息、进行诈骗,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在用户不登录游戏或登录游戏但超过预定时长未进行操作的时间段内,如何提高用户游戏帐号的安全性,避免用户的虚拟财产以及帐号被盗,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及装置,可在业务离线时自动将其锁定,提高了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可包括: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所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业务标识以及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将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以及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可包括:客户端接收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业务标识以及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所述客户端将所述用户帐号以及所述业务标识发送给服务端;以及服务端将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状态,并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装置,可包括:锁定模块以及登录模块,所述锁定模块包括接收单元以及锁定状态设置单元,所述登录模块包括监测单元以及登录鉴权单元,其中,所述锁定模块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所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以及业务标识;所述锁定模块的锁定状态设置单元用于将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所述登录模块的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到所述业务是否离线,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所述登录鉴权单元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所述锁定模块的锁定状态设置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系统,可包括:客户端以及服务端,其中,所述客户端与用户帐号绑定,用于接收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所述用户帐号以及业务标识,并将所述用户帐号以及所述业务标识发送给所述服务端;以及所述服务端用于将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由服务端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并在监测到对应业务离线时,将该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用户帐号登录相应的业务,即可实现离线自动锁定业务,也就是在用户退出登录、网络断线或登录业务但未进行操作等情况下可以自动锁定业务,在不影响用户帐号对所述业务的正常访问的情况下,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在用户帐号离线的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帐号以及相关业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锁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登录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可安装于任一类型的终端,包括:PC、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机顶盒、车载终端等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端通过网络连接于客户端,是业务服务商(例如游戏业务服务商等)为对其所提供的业务进行管理和运营所架设的,包括各种服务器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客户端与用户帐号相绑定,用户帐号为终端应用的用户帐号信息,例如:终端中的即时通信应用的用户登录帐号,用户在终端中输入该用户帐号及密码可以登录对应的应用并且使用服务端提供的各种业务。在用户第一次使用该客户端时,客户端会引导用户进行帐号绑定,客户端可以与用户的一个或多个帐号进行绑定,用户也可以在客户端的设置界面中解除客户端与用户帐号的绑定。优选的,在绑定的过程中,用户需要输入客户端发送到手机中的验证码来完成绑定。绑定完成后客户端会将用户帐号以及帐号的基本信息上报给服务端。当用户帐号登录未经绑定的客户端时,该手机会通知用户该帐号登录异常,用户可以及时修改密码。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离线”指的是业务中断与网络的连接,可以是主动离线(例如用户主动退出登录),也可以是被动离线(例如网络中断、或者因用户登录后超过预定时长未使用而造成的自动离线等)。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用于离线自动锁定用户的游戏业务,也可以用于离线自动锁定其他涉及用户虚拟财产、个人隐私等内容的网络业务类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为客户端所执行的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的流程;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S11至步骤S13。
步骤S11,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业务标识以及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
用户可以根据客户端的引导触发业务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也就是触发所述业务的离线锁定保护。
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可以携带有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离线锁定标识、以及相关的业务标识。
其中,离线锁定标识用于指示服务端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状态。
其中,业务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业务,每个单独的业务都具有自己的业务标识,例如序列号等。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的业务标识是用户所选择的、需要开启离线锁定保护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所对应的业务标识。例如,在触发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前,在客户端的设置界面中会显示与客户端相关联的所有业务或者用户帐号所能登录的所有业务的列表。用户可以通过勾选或点击业务名称来选定需要开启离线锁定保护的业务,当用户触发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时,客户端就会将对应业务的业务标识发送给服务端。
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所发送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时,将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状态,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状态、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并返回设置结果。
步骤S12,客户端将用户所触发的业务解锁指令发送给服务端,所述业务解锁指令中携带有所述用户帐号以及待解锁的业务标识。
用户可以根据客户端的引导触发业务解锁指令,也就是触发对所述业务的离线锁定保护。
用户触发的业务解锁指令中可以携带有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解锁标识、以及相关的业务标识。
其中,解锁标识用于指示服务端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解锁状态。
业务解锁指令中的业务标识是用户所选择的、需要解除离线锁定保护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所对应的业务标识。例如,在触发业务解锁指令前,在客户端的设置界面中会显示与客户端相关联的所有业务或者用户帐号所能登录的所有业务的列表。用户可以通过勾选或点击业务名称来选定需要解除离线锁定保护的业务,当用户触发业务解锁指令时,客户端就会将对应业务的业务标识发送给服务端。
服务端接收到客户端所发送的业务解锁指令后,将与所述待解锁的业务标识所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解锁,并允许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并返回结果。
步骤S13,所述客户端接收服务端所返回的设置结果并通知用户。
服务端对业务的锁定状态进行更改后可以向客户端返回相应的结果,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所返回的设置结果后生成相应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中可以包括相关的业务名称、离线锁定设置是否成功、相关业务是否已离线并锁定成功、或相关业务是否已解锁等信息。
例如,当相关业务的锁定状态被修改为离线锁定状态时,服务端会将离线锁定状态设置成功的消息返回客户端,客户端可以发送提示信息告知用户:所选择的业务xx的离线锁定已开启。当服务端监测到相关业务离线、并将其锁定状态修改为已锁定状态时,服务端会将相关业务已离线、锁定成功的消息返回客户端,客户端可以发送提示信息告知客户:业务xx离线,已自动将其锁定,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以使服务端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并在监测到对应业务离线时,将该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用户帐号登录相应的业务,由此来实现离线自动锁定业务,也就是在用户退出登录、网络断线或登录业务但未进行操作等情况下可以自动锁定业务,在不影响用户帐号对所述业务的正常访问的情况下,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在用户帐号离线的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帐号以及相关业务的安全性。
请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为服务端所执行的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的流程;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S21至步骤S26。
步骤S21,服务端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所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业务标识、离线锁定标识以及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
所述服务端预先记录有用户帐号、每个用户帐号所对应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每个业务的锁定状态等。
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可以携带有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离线锁定标识、以及相关的业务标识。
其中,离线锁定标识用于指示服务端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状态。
步骤S22,将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
服务端接收到用户通过客户端所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后,根据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将所述用户帐号下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并进行保存。
进一步的,还可以根据所保存的锁定状态,更新所述用户帐号对应的服务配置信息。
步骤S23,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当服务端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查询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如果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为离线锁定,则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进行保存,并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其中,业务离线包括用户主动退出登录、网络中断、或者因用户登录后超过预定时长未使用而造成的自动离线等。
步骤S24,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客户端触发的业务解锁指令,所述业务解锁指令中携带有所述用户帐号、解锁标识以及待解锁的业务标识。
其中,解锁标识用于指示服务端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解锁状态。
步骤S25,将与所述待解锁的业务标识所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解锁,并允许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于此步骤中,服务端根据所述业务解锁指令,将所述用户帐号下与所述待解锁的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解锁并进行保存。
进一步的,当服务端监测到登录事件时,服务端会查询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如果锁定状态为已解锁或离线锁定,服务端将允许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如果锁定状态为已锁定,服务端将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步骤S26,将设置结果返回所述客户端。
服务端对业务的锁定状态进行更改后可以向客户端返回相应的结果,以使客户端可以将相应的结果通知给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并在监测到对应业务离线时,将该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用户帐号登录相应的业务,由此来实现离线自动锁定业务,也就是在用户退出登录、网络断线或登录业务但未进行操作等情况下可以自动锁定业务,在不影响用户帐号对所述业务的正常访问的情况下,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在用户帐号离线的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帐号以及相关业务的安全性。
请参照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为系统所执行的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的流程;
于本实施例中,服务端可以包括锁定模块、配置服务模块以及登录模块。
其中,锁定模块用于记录用户帐号、每个用户帐号所对应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每个业务的锁定状态(包括离线解锁、已锁定、已解锁等),并对配置服务模块以及登录模块提供查询接口,并在业务的锁定状态发生改变后向配置服务模块或登录模块发出相应的命令,影响用户相关业务的登录权限。
其中,配置服务模块中记录了每个帐号的基本信息,例如帐号的等级、是否为会员、会员等级、可使用的业务等信息,配置服务模块中还存储有每个用户帐号所对应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每个业务的保护状态,设置信息等。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配置服务模块可以与登录模块合并,但单独维护更有利于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其中,登录模块主要用于记录用户帐号、每个用户帐号所对应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向锁定模块或配置服务模块发送锁定状态查询请求,并判断某个帐号是否可以登录某业务等。
本实施例中的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S301至步骤S312。
步骤S301,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的锁定模块,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业务标识以及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
用户可以根据客户端的引导触发业务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也就是触发所述业务的离线锁定保护。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的锁定模块。
步骤S302,所述锁定模块根据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将所述用户帐号下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并进行保存。
锁定模块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后,将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的用户帐号下的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的锁定状态改为离线锁定并进行保存。锁定模块可以通过配置服务模块与登录模块进行交互,也可以直接与登录模块进行交互。
步骤S303,所述锁定模块向配置服务模块发送数据更新命令。
锁定模块向配置服务模块发送数据更新命令,该数据更新命令中包括用户帐号、锁定状态等信息。
步骤S304,所述配置服务模块根据所述锁定模块中所保存的锁定状态,更新所述用户帐号对应的服务配置信息。
配置服务模块接收到该命令后,将信息匹配到该用户帐号对应的数据库中,更新该用户的服务配置信息,以便提供接口给其他模块查询。
步骤S305,当登录模块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所述登录模块向所述锁定模块发送离线通知,所述离线通知中包括所述用户帐号、离线业务标识。
其中,业务离线包括用户主动退出登录、网络中断、或者因用户登录后超过预定时长未使用而造成的自动离线等。
步骤S306,所述锁定模块接收所述离线通知,并查询与离线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如果锁定状态为离线锁定,则锁定模块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进行保存。
步骤S307,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业务解锁指令发送给锁定模块,所述业务解锁指令中携带有所述用户帐号、解锁标识以及待解锁的业务标识。
用户可以根据客户端的引导触发业务解锁指令,也就是接触对所述业务的离线锁定保护。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业务解锁指令发送给锁定模块。
步骤S308,锁定模块根据所述业务解锁指令,将所述用户帐号下与所述待解锁的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解锁并进行保存。
用户每次登录业务时,登录模块都会先查询锁定模块或配置服务模块,以确定当前用户登录的业务的锁定状态,然后再根据锁定状态确定用户是否可以正常登录该业务。如果锁定状态为已解锁或离线锁定,登录模块将允许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如果锁定状态为已锁定,登录模块将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服务端的锁定模块对业务的锁定状态进行更改后都可以发送数据更新指令给配置服务模块并向客户端返回相应的结果,以使客户端可以将相应的结果通知给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模块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模块来实现,或者多个模块的功能由一个模块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由服务端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并在监测到对应业务离线时,将该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用户帐号登录相应的业务,即可实现离线自动锁定业务,也就是在用户退出登录、网络断线或登录业务但未进行操作等情况下可以自动锁定业务,在不影响用户帐号对所述业务的正常访问的情况下,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在用户帐号离线的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帐号以及相关业务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图1至图3任一实施例所示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下面将结合附图4及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10可应用于客户端,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第二发送模块12、以及结果接收模块13。
第一发送模块11用于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业务标识以及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
第二发送模块12用于将用户所触发的业务解锁指令发送给服务端,所述业务解锁指令中携带有所述用户帐号以及待解锁的业务标识。
结果接收模块13用于接收服务端所返回的设置结果并通知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装置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以使服务端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并在监测到对应业务离线时,将该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用户帐号登录相应的业务,由此来实现离线自动锁定业务,也就是在用户退出登录、网络断线或登录业务但未进行操作等情况下可以自动锁定业务,在不影响用户帐号对所述业务的正常访问的情况下,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在用户帐号离线的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帐号以及相关业务的安全性。
请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20可应用于服务端,包括:锁定模块21以及登录模块22。
其中,请参照图6,锁定模块21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11以及锁定状态设置单元212。请参照图7,登录模块22可以包括监测单元221以及登录鉴权单元222。
锁定模块21的接收单元211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所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以及业务标识。
锁定模块21的锁定状态设置单元212用于将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所述锁定模块21预先记录有用户帐号、每个用户帐号所对应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每个业务的锁定状态。
登录模块22的监测单元221用于监测所述业务是否离线,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所述登录鉴权单元222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锁定模块21的锁定状态设置单元212还用于当登录模块22的监测单元221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
请参照图6,进一步的,锁定模块21还可以包括保存单元213,用于保存所述锁定状态设置单元所设置的锁定状态。
请参照图5,进一步的,装置20还可以包括配置服务模块23,用于根据所述锁定模块21中所保存的锁定状态,更新所述用户帐号对应的服务配置信息。请参照图7,进一步的,所述登录模块22还包括离线通知单元223,用于当所述登录模块22的监测单元221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向所述锁定模块21发送离线通知,所述离线中包括所述用户帐号、离线业务标识,所述锁定状态设置单元212接收到所述离线通知后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
请参照图7,进一步的,登录模块22还可以包括查询请求发送单元224以及接收单元225。查询请求发送单元224用于向所述锁定模块21发送锁定状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包括所述用户帐号、待查询的业务标识。接收单元225用于接收所述锁定模块21所返回的待查询业务的锁定状态。
相应的,请参照图6,所述锁定模块21还可以包括查询单元214以及状态返回单元215。所述查询单元214用于查询与待查询的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所述状态返回单元215用于将所述保存单元213所保存的锁定状态返回所述登录模块22。如果所述锁定状态为已锁定,则登录模块22的登录鉴权单元222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如果锁定状态为已解锁或离线锁定,则登录模块22的登录鉴权单元22允许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模块21的接收单元211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客户端触发的业务解锁指令,所述业务解锁指令中携带有所述用户帐号以及待解锁的业务标识。所述锁定模块21的锁定状态设置单元212还用于将与所述待解锁的业务标识所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装置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通过上述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装置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由服务端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并在监测到对应业务离线时,将该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用户帐号登录相应的业务,即可实现离线自动锁定业务,也就是在用户退出登录、网络断线或登录业务但未进行操作等情况下可以自动锁定业务,在不影响用户帐号对所述业务的正常访问的情况下,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在用户帐号离线的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帐号以及相关业务的安全性。
请参见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30可包括:客户端31以及服务端32。
其中,客户端31可以为图4实施例所示的客户端,所述服务端32可以为图5至图7所示的服务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31以及服务端32中的装置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并在监测到对应业务离线时,将该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用户帐号登录相应的业务,由此来实现离线自动锁定业务,也就是在用户退出登录、网络断线或登录业务但未进行操作等情况下可以自动锁定业务,在不影响用户帐号对所述业务的正常访问的情况下,方便、有效的提高了在用户帐号离线的时间段内所述用户帐号以及相关业务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所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业务标识以及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
将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以及
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所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以及将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的步骤,包括:
所述服务端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客户端所触发的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所述服务端预先记录有用户帐号、每个用户帐号所对应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每个业务的锁定状态;以及
根据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将所述用户帐号下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并进行保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所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以及将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的步骤,还包括:
根据所保存的锁定状态,更新所述用户帐号对应的服务配置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的步骤,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查询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如果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为离线锁定,则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进行保存,并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客户端触发的业务解锁指令,所述业务解锁指令中携带有所述用户帐号以及待解锁的业务标识;
将与所述待解锁的业务标识所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解锁,并允许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6.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服务端,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业务标识以及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以及
服务端将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所述客户端将用户触发的业务解锁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所述业务解锁指令中携带有所述用户帐号以及待解锁的业务标识;
所述服务端将所述待解锁的业务标识所对应的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解锁,并允许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8.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定模块以及登录模块,所述锁定模块包括接收单元以及锁定状态设置单元,所述登录模块包括监测单元以及登录鉴权单元,其中,
所述锁定模块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所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与所述客户端相绑定的用户帐号以及业务标识;
所述锁定模块的锁定状态设置单元用于将与所述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
所述登录模块的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业务是否离线,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所述登录鉴权单元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所述锁定模块的锁定状态设置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模块预先记录有用户帐号、每个用户帐号所对应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每个业务的锁定状态;所述锁定模块还包括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锁定状态设置单元所设置的锁定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配置服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锁定模块中所保存的锁定状态,更新所述用户帐号对应的服务配置信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模块还包括离线通知单元,用于当所述登录模块的监测单元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向所述锁定模块发送离线通知,所述离线中包括所述用户帐号、离线业务标识,所述锁定状态设置单元接收到所述离线通知后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登录模块还包括查询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登录模块的监测单元监测到登录事件时,向所述锁定模块发送锁定状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中包括所述用户帐号、待查询的业务标识;
所述锁定模块还包括查询单元以及状态返回单元,所述查询单元用于查询与待查询的业务标识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所述状态返回单元用于将所述保存单元所保存的锁定状态返回所述登录模块;
所述登录模块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锁定模块所返回的待查询业务的锁定状态,如果所述锁定状态为已锁定,则所述登录鉴权单元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如果所述锁定状态为已解锁或离线锁定,则所述登录鉴权单元允许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模块的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客户端触发的业务解锁指令,所述业务解锁指令中携带有所述用户帐号以及待解锁的业务标识;
所述锁定模块的锁定状态设置单元还用于将与所述待解锁的业务标识所对应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解锁。
14.一种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客户端以及服务端,其中,
所述客户端与用户帐号绑定,用于将用户触发的离线锁定开启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所述离线锁定开启指令中携带有所述用户帐号以及业务标识;以及
所述服务端用于将所述业务标识对应的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离线锁定,当监测到所述业务离线时,将所述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锁定、并禁止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客户端还用于将用户触发的业务解锁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端,所述业务解锁指令中携带有所述用户帐号以及待解锁的业务标识;
所述服务端还用于将所述待解锁的业务标识所对应的业务的锁定状态设置为已解锁,并允许使用所述用户帐号登录所述业务。
CN201310330437.7A 2013-08-01 2013-08-01 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43488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0437.7A CN104348804B (zh) 2013-08-01 2013-08-01 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4/080402 WO2015014173A1 (zh) 2013-08-01 2014-06-20 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0437.7A CN104348804B (zh) 2013-08-01 2013-08-01 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8804A true CN104348804A (zh) 2015-02-11
CN104348804B CN104348804B (zh) 2018-08-03

Family

ID=52430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0437.7A Active CN104348804B (zh) 2013-08-01 2013-08-01 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8804B (zh)
WO (1) WO2015014173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3238A (zh) * 2016-08-22 2017-02-22 深圳市先河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和系统、电子终端、公网服务器及私有云设备
CN108268797A (zh) * 2017-01-04 2018-07-10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文档操作时长限制方法及装置
CN109587183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57079A (zh) * 2019-08-12 2019-11-15 深圳联想懂的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518231A (zh) * 2020-04-12 2021-10-19 上海诺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二手车鉴定培训直播点播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2347A (zh) * 2008-01-22 2008-09-10 好旺角(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帐号的防盗方法
CN101673322A (zh) * 2009-10-26 2010-03-17 何伟勇 网游虚拟物品多号联保防盗方法及系统
US20100223656A1 (en) * 2009-02-27 2010-09-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usted entity based anti-cheating mechanism
CN102109945A (zh) * 2009-12-25 2011-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摸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95658A (zh) * 2011-11-03 2013-05-08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账户登录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9190B (zh) * 2008-01-31 2010-12-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电子钱包的安全管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2347A (zh) * 2008-01-22 2008-09-10 好旺角(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帐号的防盗方法
US20100223656A1 (en) * 2009-02-27 2010-09-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Trusted entity based anti-cheating mechanism
CN101673322A (zh) * 2009-10-26 2010-03-17 何伟勇 网游虚拟物品多号联保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2109945A (zh) * 2009-12-25 2011-06-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触摸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095658A (zh) * 2011-11-03 2013-05-08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账户登录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3238A (zh) * 2016-08-22 2017-02-22 深圳市先河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和系统、电子终端、公网服务器及私有云设备
CN106453238B (zh) * 2016-08-22 2020-02-21 深圳市先河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登录方法和系统、电子终端、公网服务器及私有云设备
CN108268797A (zh) * 2017-01-04 2018-07-10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文档操作时长限制方法及装置
CN108268797B (zh) * 2017-01-04 2021-12-03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文档操作时长限制方法及装置
CN109587183A (zh) * 2017-09-28 2019-04-05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57079A (zh) * 2019-08-12 2019-11-15 深圳联想懂的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离线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518231A (zh) * 2020-04-12 2021-10-19 上海诺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二手车鉴定培训直播点播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14173A1 (zh) 2015-02-05
CN104348804B (zh) 2018-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2094B (zh) 网络业务应用账户的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3793960B (zh) 用于移动钥匙服务的方法
CN104348809A (zh) 网络安全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5323219B (zh) 验证用户帐号身份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48804A (zh) 离线自动锁定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825863B (zh) 一种帐号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1355556A (zh) 认证信息处理装置和认证信息处理方法
CN104753944A (zh) 账户安全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03179106A (zh) 对未授权的访问请求使用假肯定响应的网络安全
CN105407074A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59930A (zh) 能动型安全认证提供方法以及支持该方法的终端机和系统
CN102377756A (zh) 业务访问、鉴权方法及对应的系统、客户端、鉴权服务器
KR100810536B1 (ko) 휴대저장장치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CN104009858A (zh) 基于安全管理的多级验证系统
CN106161348A (zh) 一种单点登录的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CN109936555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33247A (zh) 一种用户登陆系统中的反扫号方法及其装置
CN105260657A (zh) 一种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KR20150026587A (ko) 신규 기기로부터의 로그인 알림 기능 제공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963830A (zh) 记录游戏事件的方法与装置、查看游戏事件的方法与系统
CN101854357B (zh) 网络认证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6027477A (zh) 一种身份证读取响应方法
CN105991648B (zh) 一种读取身份证的调度方法
CN1859082A (zh) 防止虚拟物品丢失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1030982B (zh) 一种针对涉密文件的强管控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29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one, Guangdong,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Tencent Building on the 1st floor of the 35 layer

Co-patentee after: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Patentee after: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44 Zhenxing Road, SEG Science Park 2 East Room 403

Patentee befor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