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5459A - 立体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立体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5459A
CN104345459A CN201310331518.9A CN201310331518A CN104345459A CN 104345459 A CN104345459 A CN 104345459A CN 201310331518 A CN201310331518 A CN 201310331518A CN 104345459 A CN104345459 A CN 104345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eye
sub
lens pillar
left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15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得杏
陈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u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u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u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u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315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54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5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5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34Stereoscopes providing a stereoscopic pair of separated images corresponding to parallactically displaced views of the same object, e.g. 3D slide view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一像素阵列与一透镜阵列。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透镜阵列包括多个柱状透镜,每一柱状透镜在沿一第一方向上覆盖2M个子像素,在沿一第二方向上覆盖多个像素单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M≧2且M为正整数。于每一柱状透镜沿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个子像素至第M个子像素所发出的多个第一光束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后形成一左眼可视区域,于每一柱状透镜沿第一方向对应的第M+1个子像素至第2M个子像素所发出的多个第二光束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后形成一右眼可视区域。

Description

立体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立体显示装置用以显示立体影像的方法主要为二种,一种为观看者须佩带经过特殊处理的眼镜观看显示装置,使左眼与右眼所接收到影像不同、或左眼与右眼影像交替而产生立体影像,此方法因需要观看者额外佩带眼镜才可看到立体影像,造成使用上较不方便。
另一种为裸眼式的显示装置,此方法为显示装置运用光栅的原理,使观看者不需佩带任何额外的装置即可让左眼与右眼所看到的影像不同而产生立体影像,目前应用于印刷品、棒球卡或部分裸眼式的电子立体显示器。现有立体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柱状透镜阵列。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柱状透镜阵列与这些像素相对设置。每一个像素包括三个子像素,其中这些奇数像素所发出的光线经过柱状透镜阵列以形成左眼所看到的影像,这些偶数像素所发出的光线经过柱状透镜阵列以形成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因此,现有立体显示器会在特定距离处产生右眼可视区域以及左眼可视区域。
当观看者的左眼以及右眼分别在左眼可视区域以及右眼可视区域时,观看者便可以观赏到立体影像。然而,由于现有立体显示装置的左眼可视区域以及右眼可视区域的范围很小,当观看者稍微往左边或右边移动时,观看者的左眼以及右眼会分别落在右眼可视区域以及左眼可视区域、观看者的左眼以及右眼皆落在右眼可视区域或者观看者的左眼以及右眼皆落在左眼可视区域,使得观看者看不到立体影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藉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一像素阵列与一透镜阵列。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透镜阵列包括多个柱状透镜,每一柱状透镜在沿一第一方向上覆盖2M个子像素,在沿一第二方向上覆盖多个像素单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M≧2且M为正整数。于每一柱状透镜沿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个子像素至第M个子像素所发出的多个第一光束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后形成一左眼可视区域,于每一柱状透镜沿第一方向对应的第M+1个子像素至第2M个子像素所发出的多个第二光束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后形成一右眼可视区域。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一像素阵列与一透镜阵列。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透镜阵列包括多个柱状透镜,每一柱状透镜在沿一第一方向上覆盖2M个像素单元,在沿一第二方向上覆盖多个像素单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M≧2且M为正整数。于每一柱状透镜沿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个像素单元至第M个像素单元所发出的多个第一光束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后形成一左眼可视区域,于每一柱状透镜沿第一方向对应的第M+1个像素单元至第2M个像素单元所发出的多个第二光束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后形成一右眼可视区域。
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立体显示装置,由于每一柱状透镜在沿第一方向上覆盖2M个像素单元或子像素,其中M个像素单元或子像素所发出的第一光束用以形成左眼可视区域,M个像素单元或子像素所发出的第二光束用以形成右眼可视区域,使得本发明所揭露的立体显示装置具有较大范围的左眼可视区域与右眼可视区域,进而减少观看者看不到立体影像的情况,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立体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2为依据第1图的立体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3A为依据第2图的立体显示装置的左眼影像示意图;
图3B为依据第2图的立体显示装置的右眼影像示意图;
图3C为依据第3A图与第3B图的一实施例合成影像的示意图;
图3D为依据第3A图与第3B图的另一实施例合成影像的示意图;
图3E为依据第3A图与第3B图的又一实施例合成影像的示意图;
图3F为依据第3A图与第3B图的再一实施例合成影像的示意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立体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5为依据第4图的立体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31、32、33     子像素
41             第一光束
42             第二光束
50             像素单元
60             柱状透镜
90             左眼影像
91a、91b、91c  左眼像素
91d、91e、91f  左眼像素
91g、91h、91i  左眼像素
91j、91k、91m  左眼像素
92             右眼影像
93a、93b、93c  右眼像素
93d、93e、93f  右眼像素
93g、93h、93i  右眼像素
93j、93k、93m  右眼像素
100            立体显示装置
102            像素阵列
104            透镜阵列
200            出光曲面
W              宽度
H              厚度
F              第一方向
S              第二方向
I              左眼可视区域
J              右眼可视区域
E              相邻的二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与图2,是分别为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立体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以及依据图1的立体显示装置的侧视图。立体显示装置100包括像素阵列102与透镜阵列104。像素阵列102包括多个像素单元50,每一像素单元50包括多个子像素(即子像素31、32、33),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像素单元50包括但不限于三个子像素。在本实施例中,像素阵列102可包括七十二个像素单元50,每一行有八个像素单元50(即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八个像素单元50),每一列有九个像素单元50(即沿第二方向S排列的九个像素单元50),第一方向F与第二方向S相互垂直,相邻的二像素单元50之间的距离(pixel pitch)E可为0.078毫米,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透镜阵列104包括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多个柱状透镜60,每一柱状透镜60在沿第一方向F上覆盖2M个子像素,在沿第二方向S上覆盖多个像素单元50,M≧2且M为正整数。在本实施例中,柱状透镜60的数量为六个,M=2,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其中,每一柱状透镜60的宽度W可为0.2至1毫米,每一柱状透镜60的厚度H可为0.004至0.1毫米其中,每一柱状透镜60的宽度以及每一柱状透镜60的厚度跟柱状透镜60的材料、像素单元50的大小以及立体装置的视点距离有关。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柱状透镜60的宽度W可为0.312毫米,每一柱状透镜60的厚度H可为0.038毫米,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此外,每一柱状透镜60包括出光曲面200,出光曲面200的曲率半径可为0.2至10毫米,透镜阵列104可为一体成型,每一柱状透镜60的材料可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胶、树脂或光学玻璃。在本实施例中,出光曲面200的曲率半径可为0.34毫米,透镜阵列104为一体成型,每一柱状透镜60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折射率为1.57,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需注意的是,由于图2为侧视图,因此出光曲面200于图式中为一线段。
请参照图2,于每一柱状透镜60沿第一方向F对应的第一个子像素至第M个子像素所发出的多个第一光束41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60后形成一左眼可视区域I,于每一柱状透镜60沿第一方向F对应的第M个子像素至第2M个子像素所发出的多个第二光束42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60后形成一右眼可视区域J。其中,M=2。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柱状透镜60于第一方向F对应四个子像素,即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一个柱状透镜60对应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一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子像素32与子像素33以及第二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二个柱状透镜60对应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二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2与子像素33以及第三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与子像素32;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三个柱状透镜60对应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三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3以及第四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子像素32与子像素33;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四个柱状透镜60对应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五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子像素32与子像素33以及第六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五个柱状透镜60对应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六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2与子像素33以及第七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与子像素32;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六个柱状透镜60对应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七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3以及第八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子像素32与子像素33。
第一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与子像素32、第二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2与子像素33、第三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3、第四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第五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与子像素32、第六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2与子像素33、第七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3以及第八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所发出的多个第一光束41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60后形成左眼可视区域I;第一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3、第二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第三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与子像素32、第四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2与子像素33、第五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3、第六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第七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与子像素32以及第八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2与子像素33所发出的多个第二光束42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60后形成右眼可视区域J,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中,为了避免使图2的图面过于复杂,故仅绘制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三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3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四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1分别发出一第一光束41,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四个像素单元50的子像素32与子像素33分别发出一第二光束42。
请参照图2、图3A与图3B,图3A与图3B分别为依据图2的立体显示装置的左眼影像示意图与右眼影像示意图。左眼可视区域I具有一左眼影像90,右眼可视区域J具有一右眼影像92。左眼影像90包括多个左眼像素,右眼影像92包括多个右眼像素。在本实施例中,左眼影像90包括依序排列的左眼像素91a、左眼像素91b、左眼像素91c、左眼像素91d、左眼像素91e、左眼像素91f、左眼像素91g、左眼像素91h、左眼像素91i、左眼像素91j、左眼像素91k与左眼像素91m,共十二个左眼像素;右眼影像92包括依序排列的右眼像素93a、右眼像素93b、右眼像素93c、右眼像素93d、右眼像素93e、右眼像素93f、右眼像素93g、右眼像素93h、右眼像素93i、右眼像素93j、右眼像素93k与右眼像素93m,共十二个右眼像素,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需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仅以一行左眼像素与一行右眼像素进行合成影像的说明,其他行的左眼像素与其他行的右眼像素皆可藉由相同方式进行合成。
请参照图3A、图3B与图3C,图3C为依据图3A与图3B的一实施例合成影像的示意图。右眼影像92与左眼影像90合成一合成影像94,合成影像94包括多个合成像素,第2Mn+i个合成像素为第Ki个左眼像素且Ki为2Mn+1至2Mn+2M其中之一,第2Mn+j个合成像素为第Kj个右眼像素且Kj为2Mn+1至2Mn+2M其中之一,Ki+1≧Ki,Kj+1≧Kj,n≧0且n为整数,M≧i≧1且i为整数,2M≧j≧M+1且j为整数。
在本实施例中,合成影像94包括十二个合成像素,M=2,其中第1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个左眼像素(n=0,K1=1,即左眼像素91a),第2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个左眼像素(n=0,K2=1,即左眼像素91a),第3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个右眼像素(n=0,K3=1,即右眼像素93a),第4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个右眼像素(n=0,K4=1,即右眼像素93a),第5个合成像素可为第5个左眼像素(n=1,K5=5,即左眼像素91e),第6个合成像素可为第5个左眼像素(n=1,K6=5,即左眼像素91e),第7个合成像素可为第5个右眼像素(n=1,K7=5,即右眼像素93e),第8个合成像素可为第5个右眼像素(n=1,K8=5,即右眼像素93e),第9个合成像素可为第9个左眼像素(n=2,K9=9,即左眼像素91i),第10个合成像素可为第9个左眼像素(n=2,K10=9,即左眼像素91i),第11个合成像素可为第9个右眼像素(n=2,K11=9,即右眼像素93i),第12个合成像素可为第9个右眼像素(n=2,K12=9,即右眼像素93i),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举例而言,请参照图3A、图3B与图3D,图3D为依据图3A与图3B的另一实施例合成影像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合成影像94包括十二个合成像素,M=2,其中第1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个左眼像素(n=0,K1=1,即左眼像素91a),第2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个左眼像素(n=0,K2=1,即左眼像素91a),第3个合成像素可为第4个右眼像素(n=0,K3=4,即右眼像素93d),第4个合成像素可为第4个右眼像素(n=0,K4=4,即右眼像素93d),第5个合成像素可为第5个左眼像素(n=1,K5=5,即左眼像素91e),第6个合成像素可为第5个左眼像素(n=1,K6=5,即左眼像素91e),第7个合成像素可为第8个右眼像素(n=1,K7=8,即右眼像素93h),第8个合成像素可为第8个右眼像素(n=1,K8=8,即右眼像素93h),第9个合成像素可为第9个左眼像素(n=2,K9=9,即左眼像素91i),第10个合成像素可为第9个左眼像素(n=2,K10=9,即左眼像素91i),第11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2个右眼像素(n=2,K11=12,即右眼像素93m),第12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2个右眼像素(n=2,K12=12,即右眼像素93m)。
上述两个实施例皆为Ki=Ki+1且Kj=Kj+1的情形,但上述两个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举例而言,Ki+1>Ki且Kj+1>Kj。请参照图3A、图3B与图3E,图3E为依据图3A与图3B的又一实施例合成影像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合成影像94包括十二个合成像素,M=2,其中第1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个左眼像素(n=0,K1=1,即左眼像素91a),第2个合成像素可为第2个左眼像素(n=0,K2=2,即左眼像素91b),第3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个右眼像素(n=0,K3=1,即右眼像素93a),第4个合成像素可为第2个右眼像素(n=0,K4=2,即右眼像素93b),第5个合成像素可为第5个左眼像素(n=1,K5=5,即左眼像素91e),第6个合成像素可为第6个左眼像素(n=1,K6=6,即左眼像素91f),第7个合成像素可为第5个右眼像素(n=1,K7=5,即右眼像素93e),第8个合成像素可为第6个右眼像素(n=1,K8=6,即右眼像素93f),第9个合成像素可为第9个左眼像素(n=2,K9=9,即左眼像素91i),第10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0个左眼像素(n=2,K10=10,即左眼像素91j),第11个合成像素可为第9个右眼像素(n=2,K11=9,即右眼像素93i),第12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0个右眼像素(n=2,K12=10,即右眼像素93j)。
此外,请参照图3A、图3B与图3F,图3F为依据图3A与图3B的再一实施例合成影像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合成影像94包括十二个合成像素,M=2,其中第1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个左眼像素(n=0,K1=1,即左眼像素91a),第2个合成像素可为第3个左眼像素(n=0,K2=3,即左眼像素91c),第3个合成像素可为第2个右眼像素(n=0,K3=2,即右眼像素93b),第4个合成像素可为第4个右眼像素(n=0,K4=4,即右眼像素93d),第5个合成像素可为第5个左眼像素(n=1,K5=5,即左眼像素91e),第6个合成像素可为第7个左眼像素(n=1,K6=7,即左眼像素91g),第7个合成像素可为第6个右眼像素(n=1,K7=6,即右眼像素93f),第8个合成像素可为第8个右眼像素(n=1,K8=8,即右眼像素93h),第9个合成像素可为第9个左眼像素(n=2,K9=9,即左眼像素91i),第10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1个左眼像素(n=2,K10=11,即左眼像素91k),第11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0个右眼像素(n=2,K11=10,即右眼像素93j),第12个合成像素可为第12个右眼像素(n=2,K12=12,即右眼像素93m)。
上述实施例为每一柱状透镜在沿第一方向F上覆盖2M个子像素,在沿第二方向S上覆盖多个像素单元50的例子,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举例而言,请参照图4与图5,分别为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立体显示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以及依据图3的立体显示装置的侧视图。每一柱状透镜在沿第一方向F上亦可覆盖2M个像素单元50,在沿第二方向S上覆盖多个像素单元50。
请参照图4与图5,立体显示装置100包括像素阵列102与透镜阵列104。像素阵列102包括多个像素单元50。在本实施例中,像素阵列102可包括七十二个像素单元50,每一行有八个像素单元50(即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八个像素单元50),每一列有九个像素单元50(即沿第二方向S排列的九个像素单元50),第一方向F与第二方向S相互垂直,相邻的二像素单元50之间的距离(pixel pitch)E可为0.078毫米,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透镜阵列104包括多个柱状透镜60,每一柱状透镜60在沿第一方向F上覆盖2M个像素单元50,在沿第二方向S上覆盖多个像素单元50,M≧2且M为正整数。在本实施例中,柱状透镜60的数量为二个,M=2,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其中,每一柱状透镜60的宽度W可为0.2至1毫米,每一柱状透镜60的厚度H可为0.004至0.1毫米,其中,每一柱状透镜60的宽度以及每一柱状透镜60的厚度跟柱状透镜60的材料、像素单元50的大小以及立体装置的视点距离有关。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柱状透镜60的宽度W可为0.312毫米,每一柱状透镜60的厚度H可为0.038毫米,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此外,每一柱状透镜60包括出光曲面200,出光曲面200的曲率半径可为0.2至10毫米,透镜阵列104可为一体成型,每一柱状透镜60的材料可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胶、树脂或光学玻璃。在本实施例中,出光曲面200的曲率半径可为0.34毫米,透镜阵列104为一体成型,每一柱状透镜60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折射率为1.57,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需注意的是,由于图2为侧视图,因此出光曲面200于图式中为一线段。
请参照图4,于每一柱状透镜60沿第一方向F对应的第一个像素单元50至第M个像素单元50所发出的多个第一光束41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60后形成一左眼可视区域I,于每一柱状透镜60沿第一方向F对应的第M+1个像素单元50至第2M个像素单元50所发出的多个第二光束42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60后形成一右眼可视区域J。在本实施例中,M=2,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更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柱状透镜60于第一方向F对应四个像素单元50,即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一个柱状透镜60对应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一个像素单元50、第二个像素单元50、第三个像素单元50以及第四个像素单元50;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二个柱状透镜60对应沿第一方向F排列的第五个像素单元50、第六个像素单元50、第七个像素单元50以及第八个像素单元50。
第一个像素单元50、第二个像素单元50、第五个像素单元50以及第六个像素单元50所发出的多个第一光束41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60后形成左眼可视区域I;第三个像素单元50、第四个像素单元50、第七个像素单元50以及第八个像素单元50所发出的多个第二光束42经过对应的柱状透镜60后形成右眼可视区域J,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上述实施例中,柱状透镜60的排列方向(第一方向F)可与像素单元50的排列方向(第一方向F与第二方向S皆有)平行或垂直,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举例而言,柱状透镜60的排列方向亦可与像素单元50的排列方向夹一锐角。
依据本发明所揭露的立体显示装置,由于每一柱状透镜在沿第一方向上覆盖2M个像素单元或子像素,其中M个像素单元或子像素所发出的第一光束用以形成左眼可视区域,M个像素单元或子像素所发出的第二光束用以形成右眼可视区域,使得本发明所揭露的立体显示装置具有较大范围的左眼可视区域与右眼可视区域,进而减少观看者看不到立体影像的情况,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该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以及
一透镜阵列,包括沿多个柱状透镜,每一该柱状透镜在沿一第一方向上覆盖2M个该子像素,在沿一第二方向上覆盖多个该像素单元,于每一该柱状透镜沿该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个该子像素至第M个该子像素所发出的多个第一光束经过对应的所述柱状透镜后形成一左眼可视区域,于每一该柱状透镜沿该第一方向对应的第M+1个该子像素至第2M个该子像素所发出的多个第二光束经过对应的所述柱状透镜后形成一右眼可视区域,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M≧2且M为正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左眼可视区域具有一左眼影像,该右眼可视区域具有一右眼影像,该右眼影像与该左眼影像合成一合成影像,该右眼影像包括多个右眼像素,该左眼影像包括多个左眼像素,该合成影像包括多个合成像素,第2Mn+i个合成像素为第Ki个左眼像素且Ki为2Mn+1至2Mn+M其中之一,第2Mn+j个合成像素为第Kj个右眼像素且Kj为2Mn+1至2Mn+M其中之一,Ki+1≧Ki,Kj+1≧Kj,n≧0且n为整数,M≧i≧1且i为整数,2M≧j≧M+1且j为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透镜的材料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胶、树脂或光学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柱状透镜的宽度为0.2至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该二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为0.05至0.25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柱状透镜包括一出光曲面,该出光曲面的曲率半径为0.2至1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柱状透镜的厚度为0.004至0.1毫米。
8.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单元;以及
一透镜阵列,包括沿多个柱状透镜,每一该柱状透镜在沿一第一方向上覆盖2M个该像素单元,在沿一第二方向上覆盖多个该像素单元,于每一该柱状透镜沿该第一方向对应的第一个该像素单元至第M个该像素单元所发出的多个第一光束经过对应的所述柱状透镜后形成一左眼可视区域,于每一该柱状透镜沿该第一方向对应的第M+1个该像素单元至第2M个该像素单元所发出的多个第二光束经过对应的所述柱状透镜后形成一右眼可视区域,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相互垂直,M≧2且M为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左眼可视区域具有一左眼影像,该右眼可视区域具有一右眼影像,该右眼影像与该左眼影像合成一合成影像,该右眼影像包括多个右眼像素,该左眼影像包括多个左眼像素,该合成影像包括多个合成像素,第2Mn+i个合成像素为第Ki个左眼像素且Ki为2Mn+1至2Mn+M其中之一,第2Mn+j个合成像素为第Kj个右眼像素且Kj为2Mn+1至2Mn+M其中之一,Ki+1≧Ki,Kj+1≧Kj,n≧0且n为整数,M≧i≧1且i为整数,2M≧j≧M+1且j为整数。
CN201310331518.9A 2013-08-01 2013-08-01 立体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43454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1518.9A CN104345459A (zh) 2013-08-01 2013-08-01 立体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31518.9A CN104345459A (zh) 2013-08-01 2013-08-01 立体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5459A true CN104345459A (zh) 2015-02-11

Family

ID=52501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1518.9A Pending CN104345459A (zh) 2013-08-01 2013-08-01 立体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545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4398A (zh) * 2016-05-27 2016-10-26 贺曙 裸眼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54397A (zh) * 2016-05-27 2016-10-26 贺曙 裸眼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06646A (zh) * 2018-07-20 2020-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WO2022028020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WO2022198455A1 (zh) * 2021-03-23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2736A (ja) * 2003-01-06 2004-07-29 Takuto Joko 画像表示装置
CN101859028A (zh) * 2009-04-13 2010-10-13 索尼公司 立体显示器
JP2010282090A (ja) * 2009-06-05 2010-12-16 Sony Corp 立体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2736A (ja) * 2003-01-06 2004-07-29 Takuto Joko 画像表示装置
CN101859028A (zh) * 2009-04-13 2010-10-13 索尼公司 立体显示器
JP2010282090A (ja) * 2009-06-05 2010-12-16 Sony Corp 立体表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4398A (zh) * 2016-05-27 2016-10-26 贺曙 裸眼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54397A (zh) * 2016-05-27 2016-10-26 贺曙 裸眼立体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06646A (zh) * 2018-07-20 2020-0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WO2022028020A1 (zh) * 2020-08-03 2022-02-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
US11663940B2 (en) 2020-08-03 2023-05-3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assembly,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WO2022198455A1 (zh) * 2021-03-23 2022-09-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52819B (zh) 一种增强裸眼立体显示空间连续性的光栅
CN101825770B (zh) 三维图像显示设备及显示面板
CN104570370B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CN1744724B (zh) 图像显示设备和显示面板
CN103792607B (zh) 光栅及显示装置
CN101361016B (zh) 用于显示3d图像的装置
CN101620319B (zh) 一种无莫尔纹立体显示装置
CN103261946B (zh) 裸眼立体显示装置
CN104345459A (zh) 立体显示装置
KR20110024970A (ko) 입체영상 표시 장치
CN103345068B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CN102630022A (zh) 三维影像显示装置及三维影像显示方法
CN103472589A (zh) 可便携的三维图像显示系统和方法
US9794549B2 (en) Substrate, grating and display panel
CN106550231A (zh) 三维显示设备
CN103873845A (zh) 一种基于棋盘光栅的裸眼3d显示装置及方法
CN106257322A (zh) 影像显示装置
KR102009921B1 (ko) 무안경 3d 디스플레이용 프리즘 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3154801B (zh) 显示装置
CN103984163A (zh) 液晶光栅及显示设备
CN104423051A (zh) 立体显示装置
CN103313077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3513311A (zh) 一种立体光栅和裸眼3d显示装置
CN105158915A (zh) 一种基于三合一led裸眼3d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1323935A (zh) N视点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