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3534A - 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3534A
CN104343534A CN201410592082.3A CN201410592082A CN104343534A CN 104343534 A CN104343534 A CN 104343534A CN 201410592082 A CN201410592082 A CN 201410592082A CN 104343534 A CN104343534 A CN 104343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group
electromagnetic coil
pist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920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伯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5920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35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3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35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Abstract

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包括三组具有不同工作容积的气缸组,每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气缸系,每个气缸系包括一个缸体、一个活塞、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和一个点火器;其特征在于:三组气缸组具有不同的工作容积,A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最小,C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最大,而B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介于A组和C组之间,A组、B组、C组气缸组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气缸系,每个气缸系包含一个气缸缸体、一个气缸活塞、一个气缸进气门、一个气缸排气门和一个气缸点火器;气缸进气门的气门杆外套有一根弹簧,弹簧的上端连接有一块磁吸环,离磁吸环上侧面距离为L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电磁线圈。

Description

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适用于所有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燃气发动机,属于发动机和发动机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其行驶速度和发动机转速不同,消耗的燃料油量不同,当汽车在低速起步行驶时,汽车行驶速度从零开始,需要的扭矩力较大,因此需要发动机消耗较多的燃料,而当汽车行驶速度较高时,由于需要较高的发动机转速,所以也需要消耗较多的燃料,这主要是因为发动机的工作容积不能改变而无法满足不同状态的需求;本发明是利用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组合成一个发动机,使发动机在不同扭矩力和不同发动机转速条件下使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工作提供相应的最经济动力的节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组合成的发动机、使该发动机在不同扭矩力和不同发动机转速条件下使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工作提供相应的最经济动力
的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
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包括三组具有不同工作容积的气缸组,每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气缸,每个气缸包括一个缸体、一个活塞、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和一个点火器;其特征在于:
1、三组气缸组具有不同的工作容积,A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最小,C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最大,而B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介于A组和C组之间,A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A组气缸,B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B组气缸,C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C组气缸,每个气缸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发动机气缸单元,每个气缸的活塞连杆与同一根动力输出轴由曲轴相连,每个气缸能独立地工作做功并推动动力输出轴输出动力,每个气缸包含一个气缸缸体、一个气缸活塞、一个气缸进气门、一个气缸排气门和一个气缸点火器,A组气缸的结构与B组气缸的结构相同但大小不同,B组气缸的结构与C组气缸的结构相同但大小不同;气缸进气门的气门杆外周套有一根弹簧,弹簧使气缸进气门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弹簧的上端连接有一块磁吸环,弹簧的上端固定于磁吸环的下侧面上,磁吸环固定在气门杆上,弹簧的下端固定于气门杆穿过进气道的孔外区进气道外壁上, 离磁吸环上侧面距离为L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电磁线圈,磁吸环上侧面距离电磁线圈的距离L区域在电磁线圈磁场吸力范围内,气门杆穿过电磁线圈的中心孔但不与电磁线圈接触,电磁线圈固定于电磁线圈支承块上,电磁线圈支承块固定于进气道外壁上,电磁线圈的电源线与控制柜的接线端子相连;CPU控制各接线端子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可控制A组气缸组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也可控制B组气缸组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还可控制C组气缸组电源开关的开或关, CPU可以同时控制A组气缸组某一个或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也可以同时控制B组气缸组某一个或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还可以同时控制C组气缸组某一个或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可以控制所有的气缸电源开关同时开或关,总之,CPU可任意控制A组、B组、C组中任意个或任意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按通某个气缸的电磁线圈电源时,同时也接通该气缸的点火器电源,气缸的点火受动力输出轴相应的推顶凸轮推顶触发点火,另外,气缸化油器燃料雾化也受CPU接通电源控制,接通电源的气缸才能喷入雾化的燃料,所以,只有被CPU接通电源的气缸才能吸入雾化燃料混合气体、并被活塞压缩、然后点火爆燃、产生做功并将做功动力传输到动力输出轴;当电磁线圈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吸力将磁吸环吸向电磁线圈,并使磁吸环被吸附在电磁线圈的下侧面上,磁吸环被电磁线圈吸附使磁吸环克服弹簧力而产生顺气门杆中轴线向上移动S距离,同时,磁吸环顺气门杆向上移动S距离带动气门杆顺气门杆中轴线向上移动S距离,S≤L,从而使与气门杆相连接的进气门关闭,在电磁线圈通电使进气门关闭的同时,化油器的雾化喷油嘴打开、点火器的电源打开,此时,电磁线圈被接通电源的气缸具备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功能而进入工作状态;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消失,电磁线圈对磁吸环的吸附作用消失,由于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使气门杆顺气门杆中轴线向下移动S距离,从而使与气门杆相连的进气门回复到打开状态。
2、所有气缸的气缸活塞都被同一根动力输出轴上的相应曲轴驱动,使活塞在缸体内不断地做往复循环移动,但因为进气门被与该进气门相连的气门杆外套有的弹簧作用而使该进气门始终处于打开状态,所以在缸体内不断地往复循环移动的活塞不会使缸体内气体被压缩,所有的气缸只有在该气缸的电磁线圈通电后,进气门被电磁线圈吸附而关闭的同时,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电源接通后,该气缸才能正常实现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的功能;在油门打开较小时,所有A组气缸工作,即:所有A组气缸的电磁线圈都同时通电、A组气缸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电源接通、使电磁线圈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关闭;当油门打开至中等时,所有B组气缸工作,即:所有B组气缸的电磁线圈都同时通电、B组气缸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电源接通、使电磁线圈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关闭;当油门打开较大时,所有C组气缸工作,即:所有C组气缸的电磁线圈都同时通电、C组气缸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电源接通、使电磁线圈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关闭;但当汽车在高速路上以较高的速度稳定行驶时,汽车需要的扭矩力较小但发动机转速较快,此时,CPU将转速较快的所有C组气缸的电磁线圈断电停止工作,同时将喷油量较小的所有A组气缸的电磁线圈都同时通电、使A组气缸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电源接通、使A组气缸的电磁线圈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关闭而进入工作状态,从而使汽车在较高转速但需要的扭矩力较小时,油耗降低。
3、A组气缸工作过程:当A组气缸的1号缸活塞受动力输出轴的曲轴作用,使1号缸活塞从缸体顶部的进气门与排气门附近的上止点位置向下止点位置方向推移,与动力输出轴相连的一个推顶凸轮推顶进气门的气门杆使气门杆克服电磁线圈的磁吸力作用而打开进气门,从而使与进气门相连的化油器内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不断地吸入到1号缸缸体内,当1号缸活塞推移至下止点时,1号缸缸体内吸入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量达到最大,此时被推顶凸轮推顶打开的进气门因转过推顶凸轮的推顶区域而受电磁线圈磁吸力作用恢复关闭,至此1号缸完成吸气冲程;此时动力输出轴的曲轴使1号缸活塞从下止点开始向上止点方向即缸体顶部的进气门方向推移,随着1号缸活塞向缸体顶部的进气门方向即上止点方向推移,1号缸缸体内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开始逐渐地被压缩,当1号缸活塞被推至上止点时,雾化油气混合气体的压缩比达到最大,至此1号缸完成压缩冲程;当1号缸的活塞被推至接近上止点时,位于1号缸顶部的点火器点火使被压缩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点燃产生爆燃,爆燃产生的巨大推力推动着1号缸缸体内的活塞从上止点推向下止点,并将爆燃的巨大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输出,此时1号缸缸体内的活塞从上止点推到下止点,至此1号缸完成做功冲程;当1号缸缸体内的活塞从上止点推到下止点时,动力输出轴的曲轴又将1号缸缸体内的活塞从下止点推向上止点,并在1号缸缸体内的活塞从下止点推向上止点的过程中,动力输出轴的另一个推顶凸轮推顶排气门的排气门杆使排气门打开,从而使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爆燃后产生的大量烟废气从排气门排出,当1号缸缸体内的活塞被推至上止点时,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爆燃后产生的烟废气大部分从排气门排出,至此1号缸完成排气冲程;此时,动力输出轴的曲轴又使1号缸缸体内的活塞从上止点开始向下止点方向推移,1号缸将重复第二个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的循环; 同时,在1号缸进行做功冲程过程中,2号缸在做压缩冲程,3号缸在做吸气冲程,4号缸在做排气冲程,A组气缸的四个缸如此协调循环往复地交替工作;同理,B组气缸的工作过程与A组气缸的工作过程相同,C组气缸的工作过程也与A组气缸的工作过程相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发明使汽车在不同扭矩力和不同发动机转速条件下,由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工作提供相应的最经济、最高效的动力,从而实现节能节油。
2. 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成本低廉,推广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P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Q放大示意图。
图1—3中:1、动力输出轴      2、A组气缸      3、曲轴       4、连杆      5、 活塞     6、 缸体       7、 B组气缸    8、排气门      9、进气门      10、点火器     11、燃烧室     12、电磁线圈       13、进气道      14、 弹簧      15、C组气缸      16、电磁线圈固定盘    17、磁吸环    18、气门杆    19、弹簧固定块    20、电源线    21、电磁线圈支承块。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包括三组具有不同工作容积的气缸组,每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气缸,每个气缸包括一个气缸缸体6、一个气缸活塞5、一个气缸进气门9、一个气缸排气门8和一个气缸点火器10;其特征在于:三组气缸组具有不同的工作容积,A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最小,C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最大,而B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介于A组和C组之间,A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A组气缸2,B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B组气缸7,C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C组气缸15,每个气缸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发动机气缸单元,每个气缸的活塞连杆4与同一根动力输出轴1由曲轴3相连,每个气缸能独立地工作做功并推动动力输出轴1输出动力,每个气缸包含一个气缸缸体6、一个气缸活塞5、一个气缸进气门9、一个气缸排气门8和一个气缸点火器10,A组气缸2的结构与B组气缸7的结构相同但大小不同,B组气缸7的结构与C组气缸15的结构相同但大小不同;气缸进气门9的气门杆18外周套有一根弹簧14,弹簧14使气缸进气门9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弹簧14的上端连接有一块磁吸环17,弹簧14的上端固定于磁吸环17的下侧面上,磁吸环17固定在气门杆18上,弹簧14的下端固定于气门杆18穿过进气道13的孔外区进气道13外壁上, 离磁吸环17上侧面距离为L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电磁线圈12,磁吸环17上侧面距离电磁线圈12的距离L区域在电磁线圈12磁场吸力范围内,气门杆18穿过电磁线圈12的中心孔但不与电磁线圈12接触,电磁线圈12固定于电磁线圈支承块21上,电磁线圈支承块21固定于进气道13外壁上,电磁线圈12的电源线20与控制柜的接线端子相连;CPU控制各接线端子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可控制A组气缸组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也可控制B组气缸组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还可控制C组气缸组电源开关的开或关, CPU可以同时控制A组气缸组某一个或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也可以同时控制B组气缸组某一个或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还可以同时控制C组气缸组某一个或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可以控制所有的气缸电源开关同时开或关,总之,CPU可任意控制A组、B组、C组中任意个或任意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按通某个气缸的电磁线圈12电源时,同时也接通该气缸的点火器10电源,气缸的点火受动力输出轴1相应的推顶凸轮推顶触发点火,另外,气缸化油器燃料雾化也受CPU接通电源控制,接通电源的气缸才能喷入雾化的燃料,所以,只有被CPU接通电源的气缸才能吸入雾化燃料混合气体、并被活塞5压缩、然后点火爆燃、产生做功并将做功动力传输到动力输出轴1;当电磁线圈12通电时,电磁线圈12产生磁场,磁场吸力将磁吸环17吸向电磁线圈12,并使磁吸环17被吸附在电磁线圈12的下侧面上,磁吸环17被电磁线圈12吸附使磁吸环17克服弹簧14力而产生顺气门杆18中轴线向上移动S距离,同时,磁吸环17顺气门杆18向上移动S距离带动气门杆18顺气门杆18中轴线向上移动S距离,S≤L,从而使与气门杆18相连接的进气门9关闭,在电磁线圈12通电使进气门9关闭的同时,化油器的雾化喷油嘴打开、点火器10的电源打开,此时,电磁线圈12被接通电源的气缸具备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功能而进入工作状态;当电磁线圈12断电时,电磁线圈12产生的磁场消失,电磁线圈12对磁吸环17的吸附作用消失,由于弹簧14的回复力作用使气门杆18顺气门杆18中轴线向下移动S距离,从而使与气门杆18相连的进气门9回复到打开状态。
所有气缸的气缸活塞5都被同一根动力输出轴1上的相应曲轴3驱动,使活塞5在缸体6内不断地做往复循环移动,但因为进气门9被与该进气门9相连的气门杆18外套有的弹簧14作用而使该进气门9始终处于打开状态,所以在缸体6内不断地往复循环移动的活塞5不会使缸体6内气体被压缩,所有的气缸只有在该气缸的电磁线圈12通电后,进气门9被电磁线圈12吸附而关闭的同时,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10电源接通后,该气缸才能正常实现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的功能;在油门打开较小时,所有A组气缸2工作,即:所有A组气缸2的电磁线圈12都同时通电、A组气缸2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10电源接通、使电磁线圈12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17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9关闭;当油门打开至中等时,所有B组气缸7工作,即:所有B组气缸7的电磁线圈12都同时通电、B组气缸7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10电源接通、使电磁线圈12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17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9关闭;当油门打开较大时,所有C组气缸15工作,即:所有C组气缸15的电磁线圈12都同时通电、C组气缸15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10电源接通、使电磁线圈12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17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9关闭;但当汽车在高速路上以较高的速度稳定行驶时,汽车需要的扭矩力较小但发动机转速较快,此时,CPU将转速较快的所有C组气缸15的电磁线圈12断电停止工作,同时将喷油量较小的所有A组气缸2的电磁线圈12都同时通电、使A组气缸2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10电源接通、使A组气缸2的电磁线圈12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17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9关闭而进入工作状态,从而使汽车在较高转速但需要的扭矩力较小时,油耗降低。
A组气缸2工作过程:当A组气缸2的1号缸活塞5受动力输出轴1的曲轴3作用,使1号缸活塞5从缸体6顶部的进气门9与排气门8附近的上止点位置向下止点位置方向推移,与动力输出轴1相连的一个推顶凸轮推顶进气门9的气门杆18使气门杆18克服电磁线圈12的磁吸力作用而打开进气门9,从而使与进气门9相连的化油器内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不断地吸入到1号缸缸体6内,当1号缸活塞5推移至下止点时,1号缸缸体6内吸入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量达到最大,此时被推顶凸轮推顶打开的进气门9因转过推顶凸轮的推顶区域而受电磁线圈12磁吸力作用恢复关闭,至此1号缸完成吸气冲程;此时动力输出轴1的曲轴3使1号缸活塞5从下止点开始向上止点方向即缸体6顶部的进气门9方向推移,随着1号缸活塞5向缸体6顶部的进气门9方向即上止点方向推移,1号缸缸体6内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开始逐渐地被压缩,当1号缸活塞5被推至上止点时,雾化油气混合气体的压缩比达到最大,至此1号缸完成压缩冲程;当1号缸的活塞5被推至接近上止点时,位于1号缸缸体6顶部的点火器10点火使被压缩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点燃产生爆燃,爆燃产生的巨大推力推动着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上止点推向下止点,并将爆燃的巨大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1输出,此时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上止点推到下止点,至此1号缸完成做功冲程;当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上止点推到下止点时,动力输出轴1的曲轴3又将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下止点推向上止点,并在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下止点推向上止点的过程中,动力输出轴1的另一个推顶凸轮推顶排气门8的排气门杆使排气门8打开,从而使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爆燃后产生的大量烟废气从排气门8排出,当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被推至上止点时,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爆燃后产生的烟废气大部分从排气门8排出,至此1号缸完成排气冲程;此时,动力输出轴1的曲轴3又使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上止点开始向下止点方向推移,1号缸将重复第二个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的循环; 同时,在1号缸进行做功冲程过程中,2号缸在做压缩冲程,3号缸在做吸气冲程,4号缸在做排气冲程,A组气缸2的四个缸如此协调循环往复地交替工作;同理,B组气缸7的工作过程与A组气缸2的工作过程相同,C组气缸15的工作过程也与A组气缸2的工作过程相同。

Claims (2)

1.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包括三组具有不同工作容积的气缸组,每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气缸,每个气缸包括一个气缸缸体(6)、一个气缸活塞(5)、一个气缸进气门(9)、一个气缸排气门(8)和一个气缸点火器(10);其特征在于:三组气缸组具有不同的工作容积,A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最小,C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最大,而B组气缸组的工作容积介于A组和C组之间,A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A组气缸(2),B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B组气缸(7),C组气缸组包含四个具有相同工作容积的C组气缸(15),每个气缸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发动机气缸单元,每个气缸的活塞连杆(4)与同一根动力输出轴(1)由曲轴(3)相连,每个气缸能独立地工作做功并推动动力输出轴(1)输出动力,每个气缸包含一个气缸缸体(6)、一个气缸活塞(5)、一个气缸进气门(9)、一个气缸排气门(8)和一个气缸点火器(10),A组气缸(2)的结构与B组气缸(7)的结构相同但大小不同,B组气缸(7)的结构与C组气缸(15)的结构相同但大小不同;气缸进气门(9)的气门杆(18)外周套有一根弹簧(14),弹簧(14)使气缸进气门(9)始终处于打开状态,弹簧(14)的上端连接有一块磁吸环(17),弹簧(14)的上端固定于磁吸环(17)的下侧面上,磁吸环(17)固定在气门杆(18)上,弹簧(14)的下端固定于气门杆(18)穿过进气道(13)的孔外区进气道(13)外壁上, 离磁吸环(17)上侧面距离为L的位置安装有一个电磁线圈(12),磁吸环(17)上侧面距离电磁线圈(12)的距离L区域在电磁线圈(12)磁场吸力范围内,气门杆(18)穿过电磁线圈(12)的中心孔但不与电磁线圈(12)接触,电磁线圈(12)固定于电磁线圈支承块(21)上,电磁线圈支承块(21)固定于进气道(13)外壁上,电磁线圈(12)的电源线(20)与控制柜的接线端子相连;CPU控制各接线端子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可控制A组气缸组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也可控制B组气缸组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还可控制C组气缸组电源开关的开或关, CPU可以同时控制A组气缸组某一个或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也可以同时控制B组气缸组某一个或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还可以同时控制C组气缸组某一个或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可以控制所有的气缸电源开关同时开或关,总之,CPU可任意控制A组、B组、C组中任意个或任意多个气缸电源开关的开或关,CPU按通某个气缸的电磁线圈(12)电源时,同时也接通该气缸的点火器(10)电源,气缸的点火受动力输出轴(1)相应的推顶凸轮推顶触发点火,另外,气缸化油器燃料雾化也受CPU接通电源控制,接通电源的气缸才能喷入雾化的燃料,所以,只有被CPU接通电源的气缸才能吸入雾化燃料混合气体、并被活塞(5)压缩、然后点火爆燃、产生做功并将做功动力传输到动力输出轴(1);当电磁线圈(12)通电时,电磁线圈(12)产生磁场,磁场吸力将磁吸环(17)吸向电磁线圈(12),并使磁吸环(17)被吸附在电磁线圈(12)的下侧面上,磁吸环(17)被电磁线圈(12)吸附使磁吸环(17)克服弹簧(14)力而产生顺气门杆(18)中轴线向上移动S距离,同时,磁吸环(17)顺气门杆(18)向上移动S距离带动气门杆(18)顺气门杆(18)中轴线向上移动S距离,S≤L,从而使与气门杆(18)相连接的进气门(9)关闭,在电磁线圈(12)通电使进气门(9)关闭的同时,化油器的雾化喷油嘴打开、点火器(10)的电源打开,此时,电磁线圈(12)被接通电源的气缸具备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功能而进入工作状态;当电磁线圈(12)断电时,电磁线圈(12)产生的磁场消失,电磁线圈(12)对磁吸环(17)的吸附作用消失,由于弹簧(14)的回复力作用使气门杆(18)顺气门杆(18)中轴线向下移动S距离,从而使与气门杆(18)相连的进气门(9)回复到打开状态;所有气缸的气缸活塞(5)都被同一根动力输出轴(1)上的相应曲轴(3)驱动,使活塞(5)在缸体(6)内不断地做往复循环移动,但因为进气门(9)被与该进气门(9)相连的气门杆(18)外套有的弹簧(14)作用而使该进气门(9)始终处于打开状态,所以在缸体(6)内不断地往复循环移动的活塞(5)不会使缸体(6)内气体被压缩,所有的气缸只有在该气缸的电磁线圈(12)通电后,进气门(9)被电磁线圈(12)吸附而关闭的同时,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10)电源接通后,该气缸才能正常实现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的功能;在油门打开较小时,所有A组气缸(2)工作,即:所有A组气缸(2)的电磁线圈(12)都同时通电、A组气缸(2)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10)电源接通、使电磁线圈(12)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17)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9)关闭;当油门打开至中等时,所有B组气缸(7)工作,即:所有B组气缸(7)的电磁线圈(12)都同时通电、B组气缸(7)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10)电源接通、使电磁线圈(12)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17)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9)关闭;当油门打开较大时,所有C组气缸(15)工作,即:所有C组气缸(15)的电磁线圈(12)都同时通电、C组气缸(15)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10)电源接通、使电磁线圈(12)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17)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9)关闭;但当汽车在高速路上以较高的速度稳定行驶时,汽车需要的扭矩力较小但发动机转速较快,此时,CPU将转速较快的所有C组气缸(15)的电磁线圈(12)断电停止工作,同时将喷油量较小的所有A组气缸(2)的电磁线圈(12)都同时通电、使A组气缸(2)的化油器燃料雾化功能正常和点火器(10)电源接通、使A组气缸(2)的电磁线圈(12)吸附其下侧的磁吸环(17)并使其下侧的进气门(9)关闭而进入工作状态,从而使汽车在较高转速但需要的扭矩力较小时,油耗降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式微阻力止回阀,其特征在于: A组气缸(2)工作过程:当A组气缸(2)的1号缸活塞(5)受动力输出轴(1)的曲轴(3)作用,使1号缸活塞(5)从缸体(6)顶部的进气门(9)与排气门(8)附近的上止点位置向下止点位置方向推移,与动力输出轴(1)相连的一个推顶凸轮推顶进气门(9)的气门杆(18)使气门杆(18)克服电磁线圈(12)的磁吸力作用而打开进气门(9),从而使与进气门(9)相连的化油器内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不断地吸入到1号缸缸体(6)内,当1号缸活塞(5)推移至下止点时,1号缸缸体(6)内吸入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量达到最大,此时被推顶凸轮推顶打开的进气门(9)因转过推顶凸轮的推顶区域而受电磁线圈(12)磁吸力作用恢复关闭,至此1号缸完成吸气冲程;此时动力输出轴(1)的曲轴(3)使1号缸活塞(5)从下止点开始向上止点方向即缸体(6)顶部的进气门(9)方向推移,随着1号缸活塞(5)向缸体(6)顶部的进气门(9)方向即上止点方向推移,1号缸缸体(6)内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开始逐渐地被压缩,当1号缸活塞(5)被推至上止点时,雾化油气混合气体的压缩比达到最大,至此1号缸完成压缩冲程;当1号缸的活塞(5)被推至接近上止点时,位于1号缸缸体(6)顶部的点火器(10)点火使被压缩的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点燃产生爆燃,爆燃产生的巨大推力推动着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上止点推向下止点,并将爆燃的巨大推力通过动力输出轴(1)输出,此时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上止点推到下止点,至此1号缸完成做功冲程;当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上止点推到下止点时,动力输出轴(1)的曲轴(3)又将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下止点推向上止点,并在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下止点推向上止点的过程中,动力输出轴(1)的另一个推顶凸轮推顶排气门(8)的排气门杆使排气门(8)打开,从而使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爆燃后产生的大量烟废气从排气门(8)排出,当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被推至上止点时,雾化油气混合气体被爆燃后产生的烟废气大部分从排气门(8)排出,至此1号缸完成排气冲程;此时,动力输出轴(1)的曲轴(3)又使1号缸缸体(6)内的活塞(5)从上止点开始向下止点方向推移,1号缸将重复第二个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的循环; 同时,在1号缸进行做功冲程过程中,2号缸在做压缩冲程,3号缸在做吸气冲程,4号缸在做排气冲程,A组气缸(2)的四个缸如此协调循环往复地交替工作;同理,B组气缸(7)的工作过程与A组气缸(2)的工作过程相同,C组气缸(15)的工作过程也与A组气缸(2)的工作过程相同。
CN201410592082.3A 2014-10-30 2014-10-30 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 Pending CN1043435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2082.3A CN104343534A (zh) 2014-10-30 2014-10-30 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92082.3A CN104343534A (zh) 2014-10-30 2014-10-30 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3534A true CN104343534A (zh) 2015-02-11

Family

ID=52499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92082.3A Pending CN104343534A (zh) 2014-10-30 2014-10-30 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35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3005A (zh) * 2019-02-28 2020-09-04 威海新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气压缸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47163A1 (fr) * 2002-03-21 2003-09-24 Renault s.a.s. Procédé d'estimation du couple de pompage d'un moteur thermique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CN101631948A (zh) * 2007-03-15 2010-01-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多气缸内燃机的进气歧管
CN202646552U (zh) * 2012-06-06 2013-01-02 上海依菱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速比齿轮变速箱
JP2013241891A (ja) * 2012-05-21 2013-12-05 Mazda Motor Corp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排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47163A1 (fr) * 2002-03-21 2003-09-24 Renault s.a.s. Procédé d'estimation du couple de pompage d'un moteur thermique pour véhicule automobile
CN101631948A (zh) * 2007-03-15 2010-01-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多气缸内燃机的进气歧管
JP2013241891A (ja) * 2012-05-21 2013-12-05 Mazda Motor Corp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排気装置
CN202646552U (zh) * 2012-06-06 2013-01-02 上海依菱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速比齿轮变速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3005A (zh) * 2019-02-28 2020-09-04 威海新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气压缸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52183A1 (en) Hydraulic Engine
CN101978147B (zh) 八冲程内燃机
CN103384757B (zh) 分层充气端口喷射式发动机及方法
CN104254678A (zh) 用于内燃机的高压火花点火及分层设备
CN103867287A (zh) 火花点火式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08371U (zh) 高压空气‑燃油内燃发动机
CN113047955B (zh) 一种点燃式增压型二冲程直喷多燃发动机
CN102192049A (zh) 高效内燃发动机
CN204163857U (zh) 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装置
CN103821612A (zh) 一种磁力传动发动机能量传递系统
CN104343534A (zh) 发动机的多个不同工作容积气缸组合体
JPH109087A (ja) 模型用エンジンの燃料噴射装置
US20020073954A1 (en) Two-stroke engine
CA2748667A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independent gas supply with no compression stroke
CN1821567A (zh) 发动机回热式复合喷燃系统
CN204041319U (zh) 缸内直喷引擎的燃油供油驱动改良结构
CN201047326Y (zh) 双油嘴发动机
US9719444B2 (en) Engine with central gear train
CN102086779A (zh) 发动机
CN208330535U (zh) 内燃机缸间点火器
CN102235284A (zh) 二冲程煤油发动机扫气道喷射装置
CN203978615U (zh) 一种燃气轮机
CN2813904Y (zh) 发动机利用废气余热的双喷燃装置
CN202578933U (zh) 一种汽油发动机缸内直喷燃烧系统
CN202325825U (zh) 高比功率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