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35492B - 通过天线的异相功率组合的无线设备及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过天线的异相功率组合的无线设备及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35492B
CN104335492B CN201380027859.5A CN201380027859A CN104335492B CN 104335492 B CN104335492 B CN 104335492B CN 201380027859 A CN201380027859 A CN 201380027859A CN 104335492 B CN104335492 B CN 1043354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hase
power
phase power
dipole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78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35492A (zh
Inventor
徐鸿涛
H.M.格达达
傅昶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35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5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35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35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4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 H03F3/245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of transmitter output stage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03F1/0205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 H03F1/0294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in transistor amplifiers using vector summing of two or more constant amplitude phase-modulate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18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 H03F3/19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195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e.g. radio frequency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integra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20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 H03F3/2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3F3/211Power amplifiers, e.g. Class B amplifiers, Class C amplifi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several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58Arrangements for matching and coupling between power amplifier and antenna or between amplifying st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通过天线的异相功率组合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诸如无线设备之类的设备可以将第一信号路由到异相功率放大器系统的第一分支并且将第二信号路由到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系统。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输出可以直接耦合到天线。天线可以被布置成操作为用于输出自异相功率放大器系统的第一和第二分支的信号的功率组合器。经功率组合的信号然后可以从天线被传输。描述并要求保护了其它示例。

Description

通过天线的异相功率组合的无线设备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高数据速率无线通信标准或规范、诸如对于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网络所部署的那些可能需要宽动态范围上的高输出线性以用于所传输的信号。典型地,对于可接受地实现OFDM技术的无线设备而言,需要来自峰值功率辐射水平的若干后退分贝(dB)(例如7dB)以用于从无线设备传输信号。使用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宽动态范围上的高输出线性对于实现OFDM技术并且具有来自峰值功率辐射水平的若干后退dB以用于传输信号的无线设备而言可能是设计挑战。正是关于这些和其它挑战而需要本改进。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无线设备的示例。
图2图示了偶极子系统的示例。
图3图示了双折叠偶极子系统的示例。
图4图示了功率辐射水平的示例。
图5图示了示例装置。
图6图示了第一逻辑流的示例。
图7图示了第二逻辑流的示例。
图8图示了存储介质的示例。
图9图示了用于设备的通信架构的示例。
图10图示了通信系统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的目的一般地在于针对无线移动宽带技术的改进。无线移动宽带技术可以包括适合于与无线设备或用户设备(UE)一起使用的任何无线技术,诸如一个或多个第三代(3G)或第四代(4G)无线标准、修订版、后代和变型。无线移动宽带技术的示例可以无限制地包括以下中的任一种: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m和802.16p标准、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和LTE-高级(LTE-A)标准、以及国际移动电信高级(IMT-ADV)标准,包括它们的修订版、后代和变型。其它合适的示例可以无限制地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用于GSM演进的增强数据速率(EDGE)技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高速分组接入(HSPA)技术、微波接入全球互操作性(WiMAX)或WiMAXII技术、码分多址(CDMA)2000系统技术(例如,CDMA20001xRTT、CDMA2000EV-DO、CDMAEV-DV等等)、如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所定义的高性能无线电城域网(HIPERMAN)技术、宽带无线电接入网络(BRAN)、无线宽带(WiBro)技术、GSM与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系统(GSM/GPRS)技术、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技术、高速正交频分复用(OFDM)分组接入(HSOPA)技术、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系统技术、LTE/系统架构演进(SAE)的3GPP版本8、9或10等等。示例不限于该上下文中。
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可以特定地参考以下各项来描述各种示例:各种3GPPLTE和LTE-A标准,诸如3GPPLTE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和LTEADV无线电技术36系列的技术规范(总称为“3GPPLTE规范”),以及IEEE802.16标准,诸如IEEE802.16-2009标准和合并了标准802.16-2009、802.16h-2010和802.16m-2011的称作“802.16Rev3”的对IEEE802.16的当前第三修订版,和包括IEEEP802.16.1b/D22012年1月、名为“用于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WirelessMAN-Advanced空中接口、支持机器对机器应用的增强的对IEEE标准的草案修正”的IEEE802.16p草案标准(总称为“IEEE802.16标准”),以及3GPPLTE规范和IEEE802.16标准的任何草案、修订版或变型。尽管一些实施例可以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地被描述为3GPPLTE规范或IEEE802.16标准的系统,但是可以领会的是,其它类型的通信系统可以被实现为各种其它类型的移动宽带通信系统和标准。示例不限于该上下文中。
如本公开中所预期的,使用射频功率放大器的宽动态范围上的高输出线性对于实现OFDM技术(例如,LTE、LTE-A、WiFi或WiMax)的无线设备而言可能是设计挑战。此外,如之前所提及的,来自峰值功率辐射水平的若干后退dB也可以呈现设计挑战。异相功率放大技术可以是被部署来增强以这些类型的后退dB来实现OFDM技术的无线设备的功率效率的一种可能的设计解决方案。部署异相功率放大技术的无线设备可以包括将信号(例如根据其幅度和相位信息)分解成可以是相位调制的两个数字信号的逻辑和/或特征。两个数字信号然后可以输入至两个分离的开关类型的功率放大器。来自这两个分离的开关类型功率放大器(“异相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被组合并且然后经由用于无线设备的天线而被输出。
典型地,功率组合器可以与异相功率放大器一起被片上实现。片上功率组合器可以是隔离或非隔离的并且可以相对于异相功率放大器所需的管芯面积而要求显著量的管芯面积。可以使用片外(off-chip)功率组合器,但是通过向无线设备添加附加的片外组件,制造成本可能不可接受地增加。而且,在使用异相功率放大器的无线设备中,片上或片外功率组合器可能消耗相当大量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实现技术以用于通过天线的异相功率组合。对于这些示例,第一信号可以由无线设备的逻辑和/或特征生成并且被路由到异相功率放大器系统的第一分支。第二信号也可以由无线设备的逻辑和/或特征生成并且被路由到异相功率放大器系统的第二分支。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输出可以是可配置的以直接耦合到被布置成操作为用于输出自第一和第二分支的信号的功率组合器的天线。在一些示例中,天线可以是偶极子天线或者双折叠偶极子天线。
图1图示了无线设备100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中所示,无线设备100包括底盘110、信号发生器120、异相功率放大器(PA)系统130和天线140。还如图1中所示,输入123和125可以将信号发生器120所生成的信号分别路由到异相PA系统130的分支132和134。而且,输出133和135可以分别将输出自分支132和134的信号路由到天线140。在图1中只示出了无线设备100的系统或组件的一部分。要包括的其它组件或系统(例如,显示器、键盘、存储器等等)未被示出以便更清楚地描述通过天线的异相功率组合。示例不限于图1中所示的配置。
根据一些示例,分支132和134可以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异相PA以对信号发生器120所生成的信号进行放大。放大的信号可以包括与要从无线设备100传输的数据相关联的经编码的信息。对于这些示例,输入123可以将信号发生器120所生成的信号路由或传达到分支132中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异相PA。而且,输入125可以将信号发生器120所生成的信号路由或传达到分支132中所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异相PA。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中所示,分支132和134的输出直接耦合到天线140。对于这些示例,天线140可以被布置成运行为或用作用于输出自分支132和134的经放大的信号的功率组合器。如更以下所描述的,各类型的天线(诸如偶极子天线或双折叠偶极子天线)可以被布置成使得能够经由这些类型的天线来传输经功率组合的信号。作为直接耦合到天线140的结果,对于无线设备100而言,可能不需要分离的功率组合器组件。
根据一些示例,无线设备100可以是具有无线能力或装备的任何电子设备。对于一些示例,无线设备100可以被实现在固定的设备中。固定的设备一般指代被设计成是以不随时间变化的固定、静止、永久或以别的方式非移动的定位或位置的电子设备。例如,固定的设备可以被安装有固定件、附连和外壳以禁止移动,包括有线功率线、传输线等等。作为对比,移动设备被设计成足够便携以随时间在各种位置之间频繁地移动。可以领会的是,尽管固定的设备一般是静止的,但是一些固定的设备可以从其第一固定位置中的当前装备断开,移动到第二固定位置,并且连接到第二固定位置处的装备。
图2图示了示例偶极子系统200。根据一些示例,如图2中所示,偶极子系统200包括偶极子天线210和异相PA232和234。对于这些示例,异相PA232和234可以是具有输入223和225以及输出233和235的异相PA系统的分支。而且,如图2中所示,输出233和235被示出为直接耦合到偶极子天线210的导体212和214。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和第二信号可以被生成(例如,由信号发生器)。第一信号可以经由输入223被路由到异相PA232。第二信号可以经由225被路由到异相PA234。如更以下所描述的,第一和第二信号可以通过对与信号中每一个的电压或功率向量相关联的相对相位进行调整而被放大。经放大的第一和第二信号的功率输出然后可以经由输出233到导体212以及输出235到导体214的直接耦合而被组合。经功率组合的信号然后可以经由偶极子天线210而被传输。
根据一些示例,包括偶极子系统200的无线设备的逻辑和/或特征可以生成经功率组合的信号和/或使经功率组合的信号通过偶极子天线210而被传输为经调制的信号。对于这些示例,所传输的调制信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的信号。
图3图示了双折叠偶极子系统300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中所示,双折叠偶极子系统包括双折叠偶极子天线310和两对异相PA。对于这些示例,第一对包括异相PA332-A/B并且第二对包括异相PA334-A/B。这些对可以各自是异相PA系统的分支。而且,如图3中所示,异相PA332-A/B具有输入323-A/B并且异相PA334/A-B具有输入325-A/B。图3此外示出直接耦合到导体313-A/B的输出333-A/B以及直接耦合到导体315-A/B的输出315-A/B。
根据一些示例,差分信号可以被生成并输入到双折叠偶极子系统300中所包括的异相PA对中的每一个。这些差分信号在图3中被描绘为S1 +/S1 -和S2 +/S2 -。对于这些示例,如图3中所示,输出自异相PA对的经放大的差分信号中每一个的正部分被路由到导体313-A和315-A。同时,负部分被路由到导体313-B和315-B。换言之,两个差分信号的正部分被路由到双折叠偶极子天线310的上部分并且负部分被路由到下部分。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和第二差分信号(例如S1 +/S1 -和S2 +/S2 -)可以被生成(例如,由信号发生器)。第一差分信号可以经由输入323-A/B被路由到异相PA332-A/B。第二差分信号可以经由输入325-A/B被路由到异相PA334-A/B。第一和第二差分信号可以通过调整这些差分信号的相对相位而被放大,并且经放大的第一和第二差分信号的功率输出然后可以经由输出333-A/B到导体313-A/B以及输出335-A/B到导体315-A/B的直接耦合而被组合。经功率组合的信号然后可以经由双折叠偶极子天线310而被传输。
根据一些示例,包括双折叠偶极子系统300的无线设备的逻辑和/或特征可以生成经功率组合的信号和/或使经功率组合的信号通过双折叠偶极子天线310而被传输为经调制的信号。对于这些示例,所传输的调制信号可以包括但不限于OFDM调制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差分信号可以实现在通过使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构造的PA中。CMOSPA可能经受来自其它组件的信号干扰。使用差分信号可以降低或消除信号干扰并且可以使得这些CMOSPA能够对可以以相对低的功率水平接收或输入的输入信号进行放大。
根据一些示例,导体313-A/B和315-A/B可以具有短端子折叠偶极子,其具有的长度是要使用双折叠偶极子天线310传输的经放大的信号的平均信号频率的波长的1/4(λ/4)。对于这些示例,具有λ/4的长度可以使得能够实现当传输的信号由异相的功率放大的信号所驱动时对折叠偶极子输入的足够开放。而且,可以为这些传输的信号维持可接受的最小辐射功率水平。
图4图示了功率辐射水平400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如图4中所示,诸如图2中所示的那些之类的异相放大器可以通过对与信号中每一个的电压或功率向量相关联的相对相位进行调整来放大输入的信号。例如,图4示出,对于信号402-1和402-2,当这些信号处于反相关系时,可以产生峰值功率辐射水平。反相关系例如可以包括具有+90°的异相角(θ)的信号402-1以及具有-90°的θ的信号402-2。在反相关系中,偶极子天线410向异相PA提供阻抗水平,其允许用于经由偶极子天线410传输的功率组合的信号的峰值功率辐射水平。相反地,当信号处于同相关系时,诸如信号406-1和406-2,偶极子天线410可以具有非常高的阻抗并且因而表现为开路。同相关系可以因此导致最小功率辐射水平。功率辐射水平400还描绘了对于具有0°和180°之间的θ的信号404-1和404-2,可以产生降低的功率辐射水平。
虽然在图4中未示出,但是对于被直接输出到双折叠偶极子天线(诸如图3中所示的双折叠偶极子天线310)的并且然后被组合的由异相PA对所放大的差分信号而言,可以发生类似的功率辐射水平。对于这些功率辐射水平,两个差分信号之间的反相关系可以产生峰值功率辐射水平。同时,同相关系可以产生最小功率辐射水平。
图5图示了装置500的框图。尽管图5中所示的装置500具有以某种拓扑的有限数量的元件,但可以领会的是,装置500可以包括如对于给定实现所期望的在可替换拓扑中的较多或较少的元件。
装置500可以包括计算机实现的装置500,其具有处理器电路520,所述处理器电路520被布置成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组件522-a。值得注意的是,如本文使用的“a”和“b”和“c”和类似的指示符旨在是表示任何正整数的变量。因而,例如,如果实现方式将值设置成a=5,那么软件组件522-a的完备集可以包括组件522-1、522-2、522-3、522-4和522-5。实施例不限于该上下文中。
根据一些示例,装置500可以位于与无线设备一起(例如,位于无线设备100处或与之一起)。对于这些示例,包括装置500的无线设备可以实现OFDM技术(例如,LTE、LTE-A、WiFi或WiMax)以通信耦合到无线网络。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中所示,装置500包括处理器电路520。处理器电路520可以一般被布置成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组件522-a。处理电路520可以是各种商业可得的处理器中的任一种,无限制地包括AMD?Athlon?、Duron?和Opteron?处理器;ARM?应用、嵌入式和安全处理器;IBM?和Motorola?DragonBall?和PowerPC?处理器;IBM和Sony?单元处理器;Intel?Celeron?、Core(2)Duo?、Corei3、Corei5、Corei7、Itanium?、Pentium?、Xeon?、和XSale?处理器;和类似的处理器。双微处理器、多核处理器以及其它多处理器架构也可以被采用作为处理电路520。
根据一些示例,装置500可以包括信号组件522-1。信号组件522-1可以被布置以供处理器电路520执行以使得生成第一和第二信号。所生成的信号例如可以编码数据510。对于这些示例,信号组件521-1可以使第一信号发生器523-a生成第一信号。而且,信号组件521-1可以使第二信号发生器524-b生成第二信号。这些第一和第二生成的信号可以包括非差分信号或差分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装置500还可以包括发射器组件522-2。发射器组件522-2可以被布置以供处理器电路520执行以使得由信号组件521-1和521-2所生成的信号通过异相PA的分支而被路由。对于这些示例,第一信号可以被路由到异相PA系统(诸如图1中所示的异相PA系统130)的第一分支。而且,第二信号可以被路由到异相PA系统的第二分支。该异相PA系统的分支的输出可以直接耦合到被布置成操作为用于输出自第一和第二分支的信号的功率组合器的天线(例如,偶极子天线或双折叠偶极子天线)。经功率组合的信号530-d然后可以从该天线被传输。
根据一些示例,发射器组件522-2可以被布置成使经功率组合的信号530-d被传输为经调制的信号,以包括OFDM调制信号。而且,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反相,所调制的功率组合的信号530-d可以以峰值功率辐射水平而被传输。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同相,所调制的功率组合的信号530-d还可以以最小功率辐射水平而被传输。
装置500以及实现装置500的无线设备的各种组件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通信介质而通信耦合到彼此以协调操作。协调可以牵涉单向或双向的信息交换。例如,组件可以以通过通信介质传送的信号的形式来传送信息。信息可以被实现为被分配到各种信号线的信号。在这样的分配中,每个消息是信号。然而,另外的实施例可以可替换地采用数据消息。这样的数据消息可以跨各种连接而被发送。示例连接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以及总线接口。
本文所包括的是对用于执行所公开的架构的新颖性方面的示例方法进行表示的一组逻辑流。然而,出于简单解释的目的,本文所示的一个或多个方法被示出和描述为一系列动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并领会到,方法不受动作次序所限制。根据于此,一些动作可以与来自本文所示和描述的其它动作以不同次序和/或同时地发生。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并领会到,方法可以可替换地被表示为一系列互相关联的状态或事件,诸如状态图中的那样。此外,对于新颖性实现,可以不需要方法中所示的所有动作。
逻辑流可以以软件、固件和/或硬件来实现。在软件和固件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至少一个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或机器可读介质(诸如光学、磁性或半导体存储装置)上所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来实现逻辑流。实施例不限于该上下文中。
图6图示了逻辑流600的示例。逻辑流600可以表示由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特征或设备(诸如装置500)所执行的操作中的一些或全部。更特别地,逻辑流600可以由信号组件522-1或发射器组件522-2实现。
在图6中示出的所图示的示例中,逻辑流600在框602处可以通过使用第一异相PA来放大第一信号。在一些示例中,装置500的信号组件522-1(例如,被包括在无线设备110中)可以被布置成使得生成第一信号并且发射器组件522-2可以使得所生成的第一信号通过第一异相PA而被路由。
在一些示例中,逻辑流600在框604处可以通过使用第二异相PA来放大第二信号。在一些示例中,信号组件522-1可以被布置成使得生成第二信号并且发射器组件522-2可以使得所生成的第二信号通过第二异相PA而被路由。如图6中所示,框602和604可以并行发生。换言之,逻辑流600可以基本上同时放大第一和第二信号。
根据一些示例,逻辑流600在框606处可以组合第一和第二异相PA的功率输出。对于这些示例,逻辑流在框608处可以使用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异相PA的输出的偶极子天线来组合功率输出。
根据一些示例,逻辑流600在框610处可以经由偶极子天线而将经功率组合的信号传输为经调制的信号。对于这些示例,发射器组件522-2可以被布置成使得功率组合信号经由偶极子天线而被传输。发射器组件522-2可以被布置成以这样的方式使用异相PA和偶极子天线以使得所传输的调制信号具有来自峰值功率辐射水平的近似7dB的平均功率辐射水平。
图7图示了逻辑流700的示例。逻辑流700可以表示由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特征或设备(诸如装置500)所执行的操作中的一些或全部。更特别地,逻辑流700可以由信号组件522-1或发射器组件522-2实现。
在图7中示出的所图示的示例中,逻辑流700在框702处可以通过使用第一异相PA对来放大第一差分信号。在一些示例中,装置500的信号组件522-1(例如,被包括在无线设备110中)可以被布置成使得生成第一差分信号并且发射器组件522-2可以使得所生成的第一差分信号通过第一对异相PA而被路由。
在一些示例中,逻辑流700在框704处可以通过使用第二对异相PA来放大第二差分信号。在一些示例中,信号组件522-1可以被布置成使得生成第二差分信号并且发射器组件522-2可以使得所生成的第二差分信号通过第二对异相PA而被路由。如图7中所示,框702和704可以并行发生。换言之,逻辑流700可以基本上同时放大第一和第二信号。
根据一些示例,逻辑流700在框706处可以组合第一和第二对异相PA的功率输出。对于这些示例,逻辑流在框708处可以使用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对异相PA的输出的双折叠偶极子天线来组合功率输出。
根据一些示例,逻辑流700在框710处可以经由偶极子天线而将经功率组合的信号传输为经调制的信号。对于这些示例,发射器组件522-2可以被布置成使得经功率组合的信号经由双折叠偶极子天线而被传输。发射器组件522-2可以被布置成以这样的方式使用异相PA对和双折叠偶极子天线以使得所传输的调制信号具有来自峰值功率辐射水平的近似7dB的平均功率辐射水平。
图8图示了存储介质800的实施例。存储介质800可以包括制品。在一些示例中,存储介质800可以包括任何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或机器可读介质,诸如光学、磁性或半导体存储装置。存储介质800可以存储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诸如用以实现逻辑流600和/或700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指令。计算机可读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可以包括能够存储电子数据的任何有形介质,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可移除或非可移除存储器、可擦除或非可擦除存储器、可写或可重写存储器等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示例可以包括任何适合类型的代码,诸如源代码、编译代码、解释代码、可执行代码、静态代码、动态代码、面向对象的代码、可视代码等等。示例不限于该上下文中。
图9图示了用于设备900的通信架构的示例。设备900可以例如实现装置500、存储介质800和/或逻辑电路970。逻辑电路970可以包括物理电路来执行针对装置500所描述的操作。如图9中所示,设备900可以包括无线电接口910、基带电路920、和计算平台930,尽管示例不限于该配置。
设备900可以在单个计算实体中实现用于装置500、存储介质800和/或逻辑电路970的结构和/或操作中的一些或全部,诸如整体在单个设备内(例如,在无线设备内)。实施例不限于该上下文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电接口910可以包括被适配用于发射和/或接收单载波或多载波调制的信号(例如,包括互补码键控(CCK)和/或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组件或组件的组合,尽管实施例不限于任何特定的空中接口或调制方案。无线电接口910可以包括例如接收器912、发射器916和/或频率合成器914。无线电接口910可以包括偏置控制、晶体振荡器和/或一个或多个天线918-f(例如,偶极子或双折叠偶极子类型的天线)。在另一实施例中,无线电接口910可以使用外部电压控制的振荡器(VCO)、异相功率放大器、表面声波滤波器、中间频率(IF)滤波器和/或RF滤波器,如所期望的。由于潜在RF接口设计的多样性,其扩展性描述被省略。
基带电路920可以与无线电接口910通信以处理接收和/或发射信号,并且可以包括例如用于下变频所接收的信号的模数转换器922、用于上变频信号以供传输的数模转换器924。此外,基带电路920可以包括基带或物理层(PHY)处理电路926以用于对相应的接收/发射信号进行PHY链路层处理。基带电路920可以包括例如处理电路,诸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928。基带电路920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932以用于例如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口934而与DSP928和/或计算平台930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PHY处理电路926可以包括帧构造和/或检测模块,其与诸如缓冲存储器之类的附加电路组合,以构造和/或解构通信帧(例如,包含子帧)。可替换地或附加地,DSP928可以共享针对这些功能中某些的处理或者独立于PHY处理电路926而执行这些过程。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字信号处理和PHY处理可以被集成到单个电路中。
计算平台930可以包括用于设备900的计算功能性。如所示出的,计算平台930可以包括处理组件940。附加于或可替换于设备900的基带电路920,可以通过使用处理组件930来执行用于装置500、存储介质800和逻辑电路970的处理操作或逻辑。处理组件940(和/或PHY926和/或DSP928)可以包括各种硬件元件、软件元件或二者的组合。硬件元件的示例可以包括设备、逻辑设备、组件、处理器、微处理器、电路、处理器电路(例如,处理器电路920)、电路元件(例如,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等)、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存储器单元、逻辑门、寄存器、半导体设备、芯片、微芯片、芯片集、等等。软件元件的示例可以包括软件组件、程序、应用、计算机程序、应用程序、系统程序、软件开发程序、机器程序、操作系统软件、中间件、固件、软件模块、例程、子例程、功能、方法、程序、软件接口、应用程序接口(API)、指令集、计算代码、计算机代码、代码段、计算机代码段、字、值、符号或其任何组合。确定示例是否通过使用硬件元件和/或软件元件来实现可以根据任何数目的因素而变化,诸如所期望的计算速率、功率水平、耐热性、处理循环预算、输入数据速率、输出数据速率、存储器资源、数据总线速度和其它设计或性能约束,如对于给定示例所期望的。
计算平台930可以此外包括其它平台组件950。其它平台组件950包括共同的计算元件,诸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协处理器、存储器单元、芯片集、控制器、外围设备、接口、振荡器、定时设备、视频卡、音频卡、多媒体输入/输出(I/O)组件(例如,数字显示器)、功率供给等等。存储器单元的示例可以无限制地包括以一个或多个更高速存储器单元的形式的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和机器可读的存储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动态RAM(DRAM)、双数据速率DRAM(DDRAM)、同步DRAM(SDRAM)、静态RAM(SRA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闪速存储器、聚合物存储器(诸如铁电性聚合物存储器、双向存储器、相变或铁电性存储器、硅氧化氮氧化硅(SONOS)存储器)、磁性或光学卡、设备的阵列(诸如独立盘冗余阵列(RAID)驱动装置)、固态存储器设备(例如,USB存储器、固态驱动装置(SSD))以及适合于存储信息的任何其它类型的存储介质。
计算平台930此外可以包括网络接口960。在一些示例中,网络接口960可以包括用以支持在一个或多个3GPPLTE或LTE-A规范或标准、IEEE802.16标准或IEEE802.11标准中所描述的通信接口的逻辑和/或特征。对于这些示例,网络接口960可以使得位于与无线设备一起的装置500能够通信耦合到顺从于以上提及的规范或标准中至少一些而进行操作的无线通信网络。
设备900可以是例如用户设备、计算机、个人计算机(PC)、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计算机、服务器、服务器阵列或服务器农场、web服务器、网络服务器、因特网服务器、工作站、迷你计算机、大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网络器具、web器具、分布式计算系统、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处理器的系统、无线接入点、基站、节点B、订户站、移动订户中心、无线电网络控制器、路由器、集线器、网关、网桥、交换机、机器或其组合。因此,本文描述的设备900的功能和/或特定配置可以在设备900的各种实施例中被包括或被省略,如适当期望的那样。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900可以被配置成兼容于与用于WMAN和/或本文引用的其它宽带无线网络的3GPPLTE规范和/或IEEE802.16标准中的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协议和频率,尽管示例不限于该方面。
设备900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使用单输入单输出(SISO)架构来实现。然而,某些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多个电线(例如,天线918-f)以用于通过使用用于波束成形或空分多址(SDMA)的自适应天线技术和/或通过使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技术来发射和/或接收。
设备900的组件和特征可以通过使用分立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逻辑门和/或单个芯片架构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此外,设备900的特征可以通过使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阵列和/或微处理器或者在适当恰当的情况下前述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注意到,硬件、固件和/或软件元件可以在本文中总地或单独地被称为“逻辑”或“电路”。
应当领会的是,图9的框图中所示的示例性设备900可以表示许多潜在实现方式的一个功能描述性示例。因此,附图中描绘的块功能的划分、省略或包含不推断出用于实现这些功能的硬件组件、电路、软件和/或元件将会必定在实施例中被划分、省略或包括。
图10图示了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的实施例。如图10中所示,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可以是网际协议(IP)类型的网络,包括能够支持到互联网1010的移动无线接入和/或固定无线接入的互联网1010类型的网络等等。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无线网络,诸如与3GPPLTE规范和/或IEEE802.16标准中的一个或多个相顺从的系统,并且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这些方面。
在示例性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中,接入服务网络(ASN)1014、1018能够相应地耦合于基站(BS)1014、1020(或eNB)以在一个或多个固定设备1016和互联网1010或者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1022和互联网1010之间提供无线通信。固定设备1016和移动设备1022的一个示例是如图1中所提及的无线设备100,其中固定设备1016包括无线设备100的静止版本,并且移动设备1022包括无线设备100的移动版本。ASN1012可以实现能够定义网络功能到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上一个或多个物理实体的映射的简档。基站1014、1020(或eNB)可以包括无线电设备以提供与固定设备1016和移动设备1022(诸如参考设备1000所描述的)的RF通信,并且可以包括例如与3GPPLTE规范或IEEE802.16标准相顺从的PHY、MAC、RLC、或PDCP层装备。基站1014、1020(或eNB)此外可以包括IP背板以相应地经由ASN1012、1018而耦合到互联网1010,尽管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这些方面。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此外可以包括受访问的连接性服务网络(CSN)1024,其能够提供一个或多个网络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代理和/或中继类型的功能,例如认证、授权和记账(AAA)功能、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功能或域名服务控制等等、域网关(诸如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网关或通过网际协议的语音(VoIP)网关)和/或网际协议(IP)类型的服务器功能等等。然而,这些仅仅是能够由受访问的CSN1024或归属CSN1026所提供的各类型功能的示例,并且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这些方面。受访问的CSN1024在其中受访问的CSN1024不是固定设备1016或移动设备1022的常规服务提供者的部分、例如其中固定设备1016或移动设备1022从其相应的归属CSN1026漫游开、或者其中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是固定设备1016或移动设备1022的常规服务提供者的部分但是其中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可以处于不是固定设备1016或移动设备1022的主要或归属位置的另一位置或国家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为受访问的CSN。
固定设备1016可以位于基站1014、1020之一或二者的范围内的任何地方,诸如在家或企业内或者在家或企业附近以经由基站1014、1020和相应地ASN1012、1018和归属CSN1026来提供到互联网1010的家庭或企业客户宽带接入。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固定设备1016一般被布置在静止位置中,但是它可以在需要时移动到不同位置。移动设备1022可以使用于一个或多个位置,如果移动设备1022在例如基站1014、1020之一或二者的范围内的话。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操作支持系统(OSS)1028可以是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的部分以提供用于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的管理功能并提供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的功能实体之间的接口。图10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仅仅是示出了宽带无线接入系统1000的某个数目的组件的一种类型的无线网络,并且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不限于这些方面。
一些示例可以通过使用表述“在一个示例中”或“示例”连同其派生词来描述。这些术语意味着结合示例所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示例中。短语“在一个示例中”在说明书中各种地方的出现不一定全部指代相同示例。
一些示例可以通过使用表述“耦合”、“连接”或“能够耦合”连同其派生词来描述。这些术语不一定意图作为彼此的同义词。例如,使用术语“连接”和/或“耦合”的描述可以指示两个或更多元件与彼此直接物理或电接触。然而,术语“耦合”还可以意味着两个或更多元件不与彼此直接接触,但是还仍然与彼此协作或交互。
强调的是,本公开的摘要被提供以遵照37C.F.R章节1.72(b),其要求将允许读者快速弄清技术公开的性质的摘要。它在理解到它将不用于解释或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或含义的情况下被提交。另外,在前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看到,出于使本公开流水化的目的,各种特征被一起分组在单个示例中。公开的本方法不应被解释为反应这样的意图:所要求保护的示例需要比每个权利要求中明确记载的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权利要求所反映的,发明性的主题所依赖的特征少于单个公开示例中的全部特征。因而,所附权利要求由此被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权利要求自己表示独立的示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术语“包括”和“其中”分别被用作相应术语“包含”和“在其中”的纯英语的等价物。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用作标签,并且不意图在其对象上强加数字要求。
根据一些示例,用于无线设备的示例第一装置可以包括被布置成放大第一信号的第一异相功率放大器以及被布置成放大第二信号的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示例第一装置还可以包括偶极子天线,其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并且还被布置成操作为用于输出自第一和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的信号的功率组合器。
在示例第一装置的一些示例中,偶极子天线可以被布置成将经功率组合的信号传输为经调制的信号。经调制的信号可以包括OFDM调制信号。根据一些示例,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反相,可以经由偶极子天线、以峰值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并且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同相而以最小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而且,在一些示例中,所传输的调制信号可以具有来自峰值功率辐射水平的近似7分贝(dB)的平均功率辐射水平。
在一些示例中,以无线实现的第一方法可以包括生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并且通过使用第一异相功率放大器来放大第一信号和通过使用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来放大第二信号。示例第一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使用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偶极子天线来组合第一和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
根据一些示例,示例第一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偶极子天线而将经功率组合的信号传输为经调制的信号。经调制的信号可以包括OFDM调制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反相,可以以峰值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同相,还可以以最小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机器可读介质包括多个指令,所述指令响应于在计算设备上被执行可以使得计算设备实施如以上提及的示例第一方法。
在一些示例中,装置或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如以上提及的示例第一方法的机构。
根据一些示例,用于无线设备的示例第二装置可以包括被布置成放大第一差分信号的第一对异相功率放大器以及被布置成放大第二差分信号的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示例第二装置还可以包括双折叠偶极子天线,其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并且还被布置成操作为用于输出自第一和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的信号的功率组合器。
在示例第二装置的一些示例中,双折叠偶极子天线可以被布置成将经功率组合的信号传输为经调制的信号。经调制的信号可以包括OFDM调制信号。根据一些示例,基于第一差分信号相对于第二差分信号处于反相,可以经由双折叠偶极子天线、以峰值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并且基于第一差分信号相对于第二差分信号处于同相而以最小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而且,在一些示例中,所传输的调制信号可以具有来自峰值功率辐射水平的近似7分贝(dB)的平均功率辐射水平。
在一些示例中,以无线实现的第二方法可以包括生成第一和第二差分信号。第一差分信号可以通过使用第一对异相功率放大器而被放大并且第二差分信号可以通过使用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而被放大。示例第二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使用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双折叠偶极子天线来组合第一和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
根据一些示例,示例第二方法还可以包括经由双折叠偶极子天线而将经功率组合的信号传输为经调制的信号。经调制的信号可以包括OFDM调制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基于第一差分信号相对于第二差分信号处于反相,可以以峰值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基于第一差分信号相对于第二差分信号处于同相,还可以以最小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至少一个机器可读介质包括多个指令,所述指令响应于在计算设备上被执行可以使得计算设备实施如以上提及的示例第二方法。
在一些示例中,装置或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如以上提及的示例第二方法的机构。
根据一些示例,用于无线设备的示例第三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电路和信号组件,所述信号组件被布置以供处理器电路执行来使得生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示例第三装置还可以包括发射器组件,所述发射器组件被布置以供处理器电路执行来使得第一信号被路由到异相功率放大器系统的第一分支。发射器组件还可以被布置成使得第二信号被路由到异相功率放大器系统的第二分支。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输出可以是可配置的以直接耦合到被布置成操作为用于输出自第一和第二分支的信号的功率组合器的天线。
根据一些示例,示例第三装置还可以包括发射器组件以使得经功率组合的信号从天线被传输。经功率组合的信号可以被传输为经调制的信号。经调制的信号可以包括OFDM调制信号。而且,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反相,可以以峰值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或者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同相而以最小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
在示例第三装置的一些示例中,天线可以是偶极子天线。对于这些示例,第一分支可以包括第一异相功率放大器并且第二分支可以包括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第一和第二异相放大器的输出可以直接耦合到偶极子天线。
在示例第三装置的一些示例中,天线可以是双折叠偶极子天线。对于这些示例,路由到第一分支的第一信号可以包括第一差分信号。第一分支可以包括被布置成接收第一差分信号的第一对异相功率放大器。路由到第二分支的第二信号可以包括第二差分信号。第二分支可以包括被布置成接收第二差分信号的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双折叠偶极子天线可以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对异相放大器的输出。
尽管已经以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描述了主题,但是要理解的是,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题不一定限于以上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以上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被公开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

Claims (19)

1.一种用于无线设备的装置,包括:
被布置成放大第一信号的第一异相功率放大器;
被布置成放大第二信号的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以及
偶极子天线,其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并且还被布置成操作为用于输出自第一和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的信号的功率组合器,
偶极子天线被布置成传输作为经调制的信号的经功率组合的信号,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反相而经由偶极子天线、以峰值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以及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同相而以最小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经调制的信号包括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包括所传输的调制信号具有距峰值功率辐射水平近似7分贝(dB)的平均功率辐射水平。
4.一种以无线设备实现的方法,包括:
生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通过使用第一异相功率放大器来放大第一信号;
通过使用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来放大第二信号;
通过使用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偶极子天线来组合第一和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以及
经由偶极子天线而传输作为经调制的信号的经功率组合的信号,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反相而以峰值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或者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同相而以最小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包括:
所述经调制的信号包括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信号。
6.一种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4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的装置。
7.一种用于无线设备的装置,包括:
被布置成放大第一差分信号的第一对异相功率放大器;
被布置成放大第二差分信号的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以及
双折叠偶极子天线,其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并且还被布置成操作为用于输出自第一和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的信号的功率组合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包括双折叠偶极子天线被布置成传输作为经调制的信号的经功率组合的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经调制的信号包括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包括基于第一差分信号相对于第二差分信号处于反相而经由双折叠偶极子天线、以峰值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以及基于第一差分信号相对于第二差分信号处于同相而以最小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包括所传输的调制信号具有距峰值功率辐射水平近似7分贝(dB)的平均功率辐射水平。
12.一种以无线设备实现的方法,包括:
通过使用第一对异相功率放大器来放大第一差分信号;
通过使用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来放大第二差分信号;以及
通过使用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双折叠偶极子天线来组合第一和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输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包括:
经由双折叠偶极子天线而传输作为经调制的信号的经功率组合的信号,所述经调制的信号包括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信号,基于第一差分信号相对于第二差分信号处于反相而以峰值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或者基于第一差分信号相对于第二差分信号处于同相而以最小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包括所传输的调制信号具有距峰值功率辐射水平近似7分贝(dB)的平均功率辐射水平。
15.一种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单元的装置。
16.一种用于无线设备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电路;
信号组件,其被布置以供处理器电路执行来使得生成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以及
发射器组件,其被布置以供处理器电路执行来使得第一信号被路由到异相功率放大器系统的第一分支并且还使得第二信号被路由到异相功率放大器系统的第二分支,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的输出可配置以直接耦合到被布置成操作为用于输出自第一和第二分支的信号的功率组合器的天线,
发射器组件以使得经功率组合的信号从天线被传输,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反相而以峰值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或者基于第一信号相对于第二信号处于同相而以最小功率辐射水平来传输经调制的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包括发射器组件以使得经功率组合的信号作为经调制的信号被传输,所述经调制的信号包括正交频分复用调制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所述天线包括偶极子天线,第一分支包括第一异相功率放大器以及第二分支包括第二异相功率放大器,第一和第二异相放大器的输出直接耦合到所述偶极子天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所述天线包括双折叠偶极子天线,被路由到第一分支的第一信号包括第一差分信号,第一分支包括被布置成接收第一差分信号的第一对异相功率放大器,被路由到第二分支的第二信号包括第二差分信号,第二分支包括被布置成接收第二差分信号的第二对异相功率放大器,所述双折叠偶极子天线被布置成直接耦合到第一和第二对异相放大器的输出。
CN201380027859.5A 2012-06-29 2013-06-19 通过天线的异相功率组合的无线设备及实现方法 Active CN104335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537,103 2012-06-29
US13/537,103 US8824984B2 (en) 2012-06-29 2012-06-29 Outphasing power combining by antenna
US13/537103 2012-06-29
PCT/US2013/046647 WO2014004223A1 (en) 2012-06-29 2013-06-19 Outphasing power combining by antenna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35492A CN104335492A (zh) 2015-02-04
CN104335492B true CN104335492B (zh) 2016-06-29

Family

ID=49777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7859.5A Active CN104335492B (zh) 2012-06-29 2013-06-19 通过天线的异相功率组合的无线设备及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24984B2 (zh)
EP (1) EP2867994A4 (zh)
CN (1) CN104335492B (zh)
WO (1) WO20140042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92887A1 (en) * 2013-09-30 2015-04-02 Richard Strnad Compact antenna-transmitter system
US10706983B2 (en) * 2014-04-11 2020-07-07 The Curator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Mass production method of loading radioisotopes into radiovoltaics
EP3472938A1 (en) * 2016-06-21 2019-04-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n antenna fee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node
WO2019166110A1 (en) * 2018-02-28 2019-09-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grated active doherty antenna transmitter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7653A (en) * 1998-12-07 2000-11-14 Wallace; Raymond C. Balanced dipole antenna for mobile phones
CN2499986Y (zh) * 2001-09-27 2002-07-10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
CN1625844A (zh) * 2002-01-31 2005-06-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机和/或接收机模块
JP2005223742A (ja) * 2004-02-06 2005-08-18 Sony Corp 受信回路および受信装置
CN1781214A (zh) * 2003-04-02 2006-05-31 迪爱克斯天线株式会社 可变方向性天线和使用该天线的可变方向性天线系统
US7260368B1 (en) * 2003-04-07 2007-08-21 Intel Corporation Linear amplification with non-linear components (LINC) modulato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out-phased signals for a LINC transmitter
CN101431180A (zh) * 2007-11-09 2009-05-13 株式会社东芝 天线装置、无线标签读取器和物品管理系统
JP4558553B2 (ja) * 2005-03-29 2010-10-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高周波通信機
CN101867088A (zh) * 2009-02-23 2010-10-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集式天线装置与使用该分集式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2446906A (zh) * 2010-10-07 2012-05-09 美国博通公司 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4860B2 (en) 2002-05-15 2004-08-10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UAV (unmanned air vehicle) servoing dipole
US6972622B2 (en) * 2003-05-12 2005-12-06 Andrew Corporation Optimization of error loops in distributed power amplifiers
US7336753B2 (en) 2003-06-26 2008-02-26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Transmitter
US7030714B2 (en) 2003-10-01 2006-04-1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atch output impedance of combined outphasing power amplifiers
US7356315B2 (en) * 2003-12-17 2008-04-08 Intel Corporation Outphasing modulators and methods of outphasing modulation
IL167782A (en) * 2005-03-31 2011-12-29 Given Imaging Ltd Antenna for an in vitro imaging system
WO2009151973A2 (en) * 2008-05-28 2009-12-17 Rayspan Corporation Power amplifier architectures
JP5042157B2 (ja) 2008-07-31 2012-10-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US8319549B2 (en) * 2009-12-09 2012-11-27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lf-healing power amplifier: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8472896B2 (en) 2010-09-10 2013-06-2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ormer power combiner and dynamic power control for outphasing power amplifier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47653A (en) * 1998-12-07 2000-11-14 Wallace; Raymond C. Balanced dipole antenna for mobile phones
CN2499986Y (zh) * 2001-09-27 2002-07-10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
CN1625844A (zh) * 2002-01-31 2005-06-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机和/或接收机模块
CN1781214A (zh) * 2003-04-02 2006-05-31 迪爱克斯天线株式会社 可变方向性天线和使用该天线的可变方向性天线系统
US7260368B1 (en) * 2003-04-07 2007-08-21 Intel Corporation Linear amplification with non-linear components (LINC) modulato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out-phased signals for a LINC transmitter
JP2005223742A (ja) * 2004-02-06 2005-08-18 Sony Corp 受信回路および受信装置
JP4558553B2 (ja) * 2005-03-29 2010-10-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高周波通信機
CN101431180A (zh) * 2007-11-09 2009-05-13 株式会社东芝 天线装置、无线标签读取器和物品管理系统
CN101867088A (zh) * 2009-02-23 2010-10-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集式天线装置与使用该分集式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2446906A (zh) * 2010-10-07 2012-05-09 美国博通公司 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02182A1 (en) 2014-01-02
CN104335492A (zh) 2015-02-04
EP2867994A4 (en) 2016-03-02
US8824984B2 (en) 2014-09-02
EP2867994A1 (en) 2015-05-06
WO2014004223A1 (en) 2014-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3370B1 (en) Memory predistortion in bandwidth limited envelope tracking
US9648555B2 (e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support
CN101765978B (zh) 基于四路调相的数字集成发射器
CN104335492B (zh) 通过天线的异相功率组合的无线设备及实现方法
CN106464280B (zh) 用于控制无线电传输的方法和无线电节点
EP2979472B1 (en)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network mobility procedures
AU2013211872B2 (en) Techniques for improved energy-savings management
US1063055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ccess node (WCAN) device based policy enforcement and statistics collection in anchor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870494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高效率、远程可重构的远程射频头单元系统及方法
CN104396206B (zh) 用信号通知短帧中的确认策略的方法和布置
US20150195718A1 (en)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terworking function and short message service nodes for device trigger replacement/recall
US2023007281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10651799B2 (en) Selecting between boosted supply and battery supply
WO2013087024A1 (zh) 发射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CN112262369B (zh)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Nanan et al. Small cells call for scalable architecture
WO2018005215A1 (en) Group-addressed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for directional wireless networks
US10425182B2 (en) Inter-band distortion and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ith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240137258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supporting machine learning based crest factor reduction and digital predistor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