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9957A - 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 Google Patents
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329957A CN104329957A CN201410501056.5A CN201410501056A CN104329957A CN 104329957 A CN104329957 A CN 104329957A CN 201410501056 A CN201410501056 A CN 201410501056A CN 104329957 A CN104329957 A CN 1043299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tower
- air
- damp
- air conditioner
- air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包括多个冷却塔,各冷却塔顶端均安装有风筒,所述多个冷却塔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分为两排以上布置,且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所述风筒的高度逐渐降低。该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可减少通风阻力、利于将排出冷却塔的湿热空气送往高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暖通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携带余热的循环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把水的热量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对循环水进行降温。冷却塔运行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空调系统制冷制热的效果。
影响冷却塔运行性能的因素包括空气湿球温度、空气流量、水量、冷却塔的布置等,其中冷却塔的布置位置与方式是影响冷却塔运行性能好坏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冷却塔一旦布置不合理,冷却塔的热羽流不能得到有效抬升,影响湿热排风的扩散,造成湿热气流反混,降低冷却塔的性能。
近年来,随着单体建筑物建筑面积的增大,所需冷却塔的数量越来越多,图1现有工程应用中由多组冷却塔组成的冷却塔群布置示意图。当冷却塔1运行时,高温冷却水从配水系统4向下喷出,沿填料层3向下流动,与冷却塔风机2吸入的外部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外部空气吸收冷却水热量及携带部分冷却水形成湿热空气从冷却塔出口排出。
传统的冷却塔群出口湿热空气流动方向如图2和图3所示,图2是无环境风时现有冷却塔群排出的空气流动示意图,图3是有环境风时现有冷却塔群排出的空气流动示意图。从图2可以看出,无环境风时一部分从冷却塔出口排出的湿热空气流回到冷却塔1,即一部分空气流通过冷却塔风机排到外部,而有一部分空气在自身重力与冷却塔风机抽力作用下从冷却塔1的边缘区域回流到冷却塔1内部,从而导致冷却塔1的冷却效率降低。从图3可以看出,当有环境风存在时,沿环境风方向(如图3中水平箭头所示)的第一排冷却塔1湿热空气在环境风、自身重力及冷却塔风机抽力的共同作用下,大部分通过冷却塔风机排到外部,而一部分回流到第一排冷却塔1的右侧百叶窗空气入口,还有一部分回流到第二排冷却塔1的左侧百叶窗空气入口;第二排冷却塔1湿热空气在环境风、自身重力及冷却塔风机抽力的共同作用下,回流到第二排冷却塔1的右侧百叶窗入口,造成两排冷却塔1的冷却效率降低。
总结上面所述,可以看出现有的冷却塔群布置会产生一系列问题:1、空气与循环水进行热量交换产生的湿热空气不能很好地排出,湿热空气返混率较高;2、冷却塔群运行相互干扰、冷却塔进排风短路、排风不畅;3、冷却塔群运行效率低下。从而直接影响着整个空调系统制冷制热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减少通风阻力、利于将排出冷却塔的湿热空气送往高空的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包括多个冷却塔,各冷却塔顶端均安装有风筒,所述多个冷却塔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分为两排以上布置,且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所述风筒的高度逐渐降低。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风筒包括腰鼓形部分与直筒部分,所述腰鼓形部分下端与冷却塔顶端相连,所述腰鼓形部分上端与直筒部分下端相连,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所述直筒部分的高度逐渐降低。
所述腰鼓形部分沿着风筒高度方向内径先增大后减小。
所述直筒部分为等径圆柱形风筒。
所述风筒为等径圆柱形风筒。
所述风筒为金属筒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在冷却塔顶端安装有风筒,可以创造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条件,减少通风阻力,并将排出冷却塔的湿热空气送往高空减少湿热空气回流;多个冷却塔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分为两排以上布置,且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风筒的高度逐渐降低,当有环境风存在时,沿环境风方向的第一排冷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可以获得更高的扬程,而沿环境风方向的第二排冷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获得的扬程相对较低,所以沿环境风方向的第二排冷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的高度比第一排冷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的高度要低,这样可降低第一排冷却塔排出的湿热空气沿环境风方向飘移的阻力,也不会回流到第二排冷却塔的右侧百叶窗入口,同时也降低了湿热空气的排放阻力,降低了冷却塔风机的功率消耗,提高了冷却塔群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工程应用中由多组冷却塔组成的冷却塔群布置示意图。
图2是无环境风时现有冷却塔群排出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图3是有环境风时现有冷却塔群排出的空气流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种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种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冷却塔; 2、冷却塔风机;3、填料层;4、配水系统;10、风筒;11、直筒部分;12、腰鼓形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种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实施例,该空调冷却塔群包括多个冷却塔1,各冷却塔1顶端均安装有风筒10,多个冷却塔1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如图4中水平箭头所示)分为两排以上布置,且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风筒10的高度逐渐降低,本实施例设有两排冷却塔1。本发明的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在冷却塔1顶端安装有风筒10,可以创造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条件,减少通风阻力,并将排出冷却塔1的湿热空气送往高空减少湿热空气回流;多个冷却塔1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分为两排以上布置,且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风筒10的高度逐渐降低,当有环境风存在时,沿环境风方向的第一排冷却塔1排出的湿热空气可以获得更高的扬程,而沿环境风方向的第二排冷却塔1排出的湿热空气获得的扬程相对较低,所以沿环境风方向的第二排冷却塔1排出的湿热空气的高度比第一排冷却塔1排出的湿热空气的高度要低,这样可降低第一排冷却塔1排出的湿热空气沿环境风方向飘移的阻力,也不会回流到第二排冷却塔1的右侧百叶窗入口,同时也降低了湿热空气的排放阻力,降低了冷却塔风机2的功率消耗,提高了冷却塔群的运行效率。
本实施例中,风筒10为金属筒体,风筒10包括腰鼓形部分12与直筒部分11,腰鼓形部分12沿着风筒10高度方向内径先增大后减小,直筒部分11为等径圆柱形风筒,腰鼓形部分12下端与冷却塔1顶端相连,腰鼓形部分12上端与直筒部分11下端相连,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直筒部分11的高度逐渐降低,当湿热空气从冷却塔1出口流出流入风筒10的腰鼓形部分12时,湿热空气在腰鼓形部分12改变了湿热空气的流动方向,使湿热空气垂直流入直筒部分11,腰鼓形部分12规范了湿热空气的流线,减少其湍动程度,降低了冷却塔风机2的功率消耗。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种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风筒10为等径圆柱形风筒。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冷却塔(1),各冷却塔(1)顶端均安装有风筒(10),所述多个冷却塔(1)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分为两排以上布置,且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所述风筒(10)的高度逐渐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0)包括腰鼓形部分(12)与直筒部分(11),所述腰鼓形部分(12)下端与冷却塔(1)顶端相连,所述腰鼓形部分(12)上端与直筒部分(11)下端相连,沿着环境风流经方向所述直筒部分(11)的高度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鼓形部分(12)沿着风筒(10)高度方向内径先增大后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部分(11)为等径圆柱形风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0)为等径圆柱形风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10)为金属筒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01056.5A CN104329957B (zh) | 2014-09-26 | 2014-09-26 | 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501056.5A CN104329957B (zh) | 2014-09-26 | 2014-09-26 | 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29957A true CN104329957A (zh) | 2015-02-04 |
CN104329957B CN104329957B (zh) | 2016-05-04 |
Family
ID=52404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501056.5A Active CN104329957B (zh) | 2014-09-26 | 2014-09-26 | 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329957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31667A (en) * | 1971-02-04 | 1974-08-27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Combination wet and dry cooling system for a steam turbine |
CN2258978Y (zh) * | 1995-10-30 | 1997-08-06 | 龙世通 | 反射型玻璃钢风筒 |
CN101021389A (zh) * | 2007-03-06 | 2007-08-22 | 黄锦明 | 一种多边形逆流式冷却塔 |
JP2007333361A (ja) * | 2006-06-19 | 2007-12-27 | Toyo Netsu Kogyo Kk | 冷却塔群の省エネルギー運転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冷却塔群 |
CN201748849U (zh) * | 2010-06-02 | 2011-02-16 | 无锡永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并联运行冷却塔群组 |
CN204115507U (zh) * | 2014-09-26 | 2015-01-21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
-
2014
- 2014-09-26 CN CN201410501056.5A patent/CN1043299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31667A (en) * | 1971-02-04 | 1974-08-27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Combination wet and dry cooling system for a steam turbine |
CN2258978Y (zh) * | 1995-10-30 | 1997-08-06 | 龙世通 | 反射型玻璃钢风筒 |
JP2007333361A (ja) * | 2006-06-19 | 2007-12-27 | Toyo Netsu Kogyo Kk | 冷却塔群の省エネルギー運転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冷却塔群 |
CN101021389A (zh) * | 2007-03-06 | 2007-08-22 | 黄锦明 | 一种多边形逆流式冷却塔 |
CN201748849U (zh) * | 2010-06-02 | 2011-02-16 | 无锡永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并联运行冷却塔群组 |
CN204115507U (zh) * | 2014-09-26 | 2015-01-21 |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329957B (zh) | 2016-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10331U (zh) | 一种双风机系统及空调器 | |
CN203785526U (zh) | 冷却塔消雾收水装置 | |
CN203364653U (zh) | 一种散热器塔内布置的空冷塔的导流装置 | |
CN203605793U (zh) | 一种带有补风管的冷却塔 | |
CN203605794U (zh) | 一种带有导风板的冷却塔 | |
CN204115507U (zh) | 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 |
CN104329957B (zh) | 可降低湿热空气返混率的空调冷却塔群 | |
CN203672183U (zh) | 一种横流式冷却塔 | |
CN106052413B (zh) | 塔式直接空冷凝汽器 | |
CN106017129A (zh) | 适用于地下单向气流空间内的冷却塔 | |
CN206347679U (zh) | 复合型蒸发冷却机组 | |
CN202836257U (zh) | 电站直接空冷装置 | |
RU2287126C1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воздушного охлаждения газа | |
CN203672182U (zh) | 逆流式冷却塔 | |
CN204115566U (zh) | 一种翅片式冷却塔风筒 | |
CN104236325B (zh) |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 |
CN204115509U (zh) | 基于半闭式空间的空调冷却塔系统 | |
CN206420124U (zh) | 一种商用导风板结构 | |
CN207247935U (zh) | 一种直接空冷系统防风装置 | |
CN205606732U (zh) | 一种空气源热泵空冷岛导风装置 | |
CN205245827U (zh) | 采用自然通风及复合运行模式的干湿联合冷却塔 | |
CN205919700U (zh) | 适用于地下单向气流空间内的冷却塔 | |
CN205372912U (zh) | 一种无风机自循环保温系统 | |
CN205623714U (zh) | 改良式夏季通风猪舍 | |
CN104329955B (zh) | 空气冷凝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