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22097A -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测量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测量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22097A
CN104322097A CN201380026433.8A CN201380026433A CN104322097A CN 104322097 A CN104322097 A CN 104322097A CN 201380026433 A CN201380026433 A CN 201380026433A CN 104322097 A CN104322097 A CN 1043220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64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坪井秀和
上村克成
中岛大一郎
大内涉
今村公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22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220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测量方法以及集成电路。在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测量设定中,至少有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以及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所述移动站装置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判断所述测量设定是第一测量设定还是第二测量设定。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测量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测量方法以及集成电路,尤其涉及移动站装置基于从基站装置通知的设定来测量接收信号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研究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的进化(下文中称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或“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还研究发展LTE适用新技术的LTE-A(LTE-Advanced,也称为“高级EUTRA(AdvancedEUTRA)”)。
在高级EUTRA中,为了减轻或抑制对移动站装置的干扰,或者增大接收信号功率,研究相邻小区间相互协作进行通信的小区间协作(多点协作(Cooperative Multipoint:CoMP))通信。例如,作为小区间协作通信,研究如下方法:在多个小区中对信号适用不同的加权信号处理(预编码处理),多个基站装置协作对同一移动站装置发送该信号的方法(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JP),也称为联合发送(Joint Transmission:JT));多个小区协作进行对移动站装置的调度的方法(协作调度(CoordinatedScheduling:CS));多个小区协作适用波束成形对移动站装置发送信号的方法(协作波束成形(Coordinated beamforming:CB));仅一个小区使用指定资源发送信号,另一个小区在与所述资源重叠的资源中不发送信号的方法(Blanking、Muting)等。
此外,关于小区间协作通信所使用的多个小区,各小区既可以是由不同基站装置管理的小区,也可以是由相同基站装置管理的小区。另外,各小区可以由无线部(远程射频头(Remote Radio Head:RRH),也称为远程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构成,该无线部由基站主体的控制部进行控制。所述无线部既可以通过光纤等有线介质与所述基站装置主体连接,也可以如中继站装置那样通过无线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2-122864,Discussion on CoMP Measurement setManagement(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78/Docs/R2-122864.zip)
非专利文献2:R2-122711,CoMP Measurements(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2_RL2/TSGR2_77bis/Docs/R2-122711.zip)
非专利文献3:3GPP TS 36.331,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V10.5.0(http://www.3gpp.org/ftp/Specs/html-info/36331.htm)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3GPP的高级EUTRA的讨论中,为了使进行小区间协作通信的小区最佳化,正在研究进行使用了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ymbol:CSI-RS)的接收质量测量。
非专利文献1提出新定义一种机制,用于由基站装置将该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SI基准信号)的资源信息作为测量对象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移动站装置对基站装置报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另外,非专利文献2提出,在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测量中,扩展现有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机制。非专利文献2提出对RRM测量机制进行如下扩展:在测量量(measurement quantities)的定义中表示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将用于报告的条件设为适合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测量的条件;以及在测量设定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信息。
但是,非专利文献2虽然提出了为了进行使用了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而需要对现有的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机制进行变更的参数,但在具体识别(切换)现有的RRM测量与新的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时,需要定义新的测量量,另外,非专利文献2并未提出使用现有RRM测量机制的、高效的测量报告方法。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进行使用了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的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测量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即,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中包含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至少表示作为测量的对象的频率,所述基站装置在设定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所述测量设定,在设定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对象中包含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所述测量设定,所述移动站装置在所述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二测量设定。
(2)另外,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中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表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标识位,所述基站装置在设定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使所述标识位为第一状态,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设定,在设定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使所述标识位为第二状态,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设定,所述移动站装置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标识位,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二测量设定。
(3)另外,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中,包含所述第一测量设定和所述第二测量设定共同的所述报告设定,所述移动站装置在所述测量设定为所述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作为所述报告设定所示的服务小区的基准信号,设定由所述测量对象指定的频率的服务小区的小区间协作通信中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作为所述报告设定所示的相邻小区的基准信号,设定所述测量对象所示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
(4)另外,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中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测量事件信息,所述测量事件信息表示作为报告条件指定的测量事件,所述基站装置在设定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作为所述测量事件,选择将小区固有基准信号作为基准信号的测量事件,并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在设定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作为所述报告设定的测量事件,选择将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作为基准信号的测量事件,并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设定,所述移动站装置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事件信息,在所述测量事件是将小区固有基准信号作为基准信号的测量事件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测量事件是将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作为基准信号的测量事件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二测量设定。
(5)另外,本申请的通信系统中,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被通知了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在发往所述基站装置的测量报告所包含的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中,设定用于识别所述第二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并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测量报告,所述基站装置中,若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了的测量设定是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则判断为所述测量报告所包含的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是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若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了的测量设定是所述第二测量设定,则判断为所述测量报告所包含的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
(6)另外,本申请的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包含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至少表示作为测量的对象的频率,在进行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所述测量设定,在进行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对象中包含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所述测量设定。
(7)另外,本申请的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中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表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标识位,在进行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使所述报告设定的标识位为第一状态,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设定,在进行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使所述报告设定的标识位为第二状态,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设定。
(8)另外,本申请的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并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测量报告,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若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了的测量设定是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则判断为所述测量报告所包含的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是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若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了的测量设定是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则判断为所述测量报告所包含的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是用于识别所述第二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
(9)另外,本申请的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包含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至少表示作为测量的对象的频率,在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0)另外,本申请的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表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标识位,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报告设定中包含的标识位,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1)另外,本申请的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作为所述测量设定,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了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在发往所述基站装置的测量报告所包含的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中,设定用于识别所述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并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12)另外,本申请的测量方法用于移动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测量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包含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至少表示作为测量的对象的频率,所述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3)另外,本申请的测量方法用于移动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测量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表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标识位,所述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报告设定中包含的标识位,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4)另外,本申请的测量方法用于移动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测量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作为所述测量设定,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了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在发往所述基站装置的测量报告所包含的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中,设定用于识别所述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并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15)另外,本申请的集成电路搭载于移动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包含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至少表示作为测量的对象的频率,所述集成电路包含如下功能:在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6)另外,本申请的集成电路搭载于移动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设定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表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标识位,所述集成电路包含如下功能: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报告设定中包含的标识位,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7)另外,本申请的集成电路搭载于移动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功能:在作为所述测量设定,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了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在发往所述基站装置的测量报告所包含的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中,设定用于识别所述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并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测量方法以及集成电路,能够高效进行使用了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的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的一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的用户平面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的控制平面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定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的测量部的一例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定过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定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的测量部的一例的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定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的测量部的一例的框图。
图12是表示现有的RRM测量设定管理过程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的RRM测量设定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之前,下面简单地说明关于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技术。
物理信道
对EUTRA和高级EUTRA中使用的主要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进行说明。信道意味着信号发送所使用的介质,物理信道意味着信号发送所使用的物理介质。在EUTRA和高级EUTRA中,今后有可能增加物理信道,或者变更或增加物理信道的结构或格式形式,而即便在进行了变更或增加的情况下,对本发明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也没有影响。
在EUTRA和高级EUTRA中,对于物理信道的调度,使用无线帧进行管理。1个无线帧为10毫秒,1个无线帧由10个子帧构成。此外,1个子帧由2个时隙构成(即,1个时隙为0.5毫秒)。另外,作为配置物理信道的调度的最小单位,使用资源块进行管理。资源块通过由一定的频域和一定的发送时间间隔(1个时隙)构成的区域定义,上述一定的频域由多个子载波(例如12个子载波)的集合构成频率轴。
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 Signal)由三种主同步信号、以及辅同步信号构成,辅同步信号由频域中互不相同地配置的31种码构成,通过主同步信号与辅同步信号的信号组合,表示识别基站装置的504种小区标识符(物理小区ID(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以及用于无线同步的帧定时。移动站装置确定通过小区搜索接收到的同步信号的小区ID。
为了通知小区内的移动站装置共同使用的控制参数(广播信息或系统信息),发送物理广播信息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对于物理广播信息信道未通知的广播信息,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通知无线资源,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使用第三层消息(系统信息)发送。作为广播信息,通知表示个别小区的标识符的小区全局标识符(CellGlobal Identifier:CGI)、管理呼叫的等待区的跟踪区标识符(Tracking AreaIdentifier:TAI)、随机接入设定信息(发送定时定时器等)、以及共同无线资源设定信息等。
下行链路基准信号根据其用途分为多个种类。例如,小区固有基准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是每个小区以指定功率发送的导频信号,是基于指定规则在频域及时域中周期性反复的下行链路基准信号。移动站装置通过接收小区固有基准信号,测量每个小区的接收质量。另外,移动站装置还将下行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用作解调与小区固有基准信号同时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者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参考用信号。小区固有基准信号所使用的序列使用每个小区可识别的序列。
另外,下行链路基准信号也用于估计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变化。用于估计传播路径变化的下行链路基准信号称为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或CSI基准信号。另外,对每个移动站装置单独设定的下行链路基准信号称为UE specificReference Signal(UE特定基准信号,URS)或Dedicated RS(专用基准信号,DRS),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或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解调。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在各子帧的开头起的若干个OFDM符号中发送,用于对移动站装置指示按照基站装置的调度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发送功率的增减调整量。移动站装置在收发下行链路数据或作为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的第三层消息(呼叫、切换命令等)之前,需要监视(monitor)发往本站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通过接收发往本站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取得无线资源分配信息,该信息在发送时称为上行链路许可(uplink grant),在接收时称为下行链路许可(downlink grant)(下行链路指配,downlink assignment)。此外,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除了在上述OFDM符号中发送以外,还能够构成为在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单独(dedicated,专门)分配的资源块区域中发送。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用于进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中发送了的数据的接收确认响应(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ACK/NACK)或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信息(信道状态信息)的通知,并用于进行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分配请求(无线资源请求)即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信道状态信息(CSI)包括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TI(Precoding TypeIndicator,预编码类型指示符)、以及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符)。各指示符(Indicator)有时记为指示(Indication),但其用途和含义相同。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除了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数据以外,还用于将呼叫或物理广播信息信道中未通知的广播信息(系统信息)作为第三层消息通知给移动站装置。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表示。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主要发送上行链路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也可以包含下行链路的接收质量或ACK/NACK等控制数据。另外,除了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以外,还用于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作为第三层消息通知给基站装置。另外,与下行链路同样,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分配信息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表示。
上行链路基准信号(Uplink Reference Signal,也称为上行链路导频信号、上行链路导频信道)包括:用于基站装置解调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及/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解调基准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以及主要用于基站装置估计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的探测基准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另外,探测基准信号中有周期性探测基准信号(Periodic SRS)和非周期性探测基准信号(Aperiodic SRS)。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是用于通知前导码序列的信道,具有保护时间。前导码序列准备64种序列,构成为表现6位(比特)的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用作移动站装置对基站装置的接入手段。移动站装置为了向基站装置请求未设定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时的无线资源请求、将上行链路发送定时与基站装置的接收定时窗口对齐所需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也称为定时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使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具体而言,移动站装置使用由基站装置设定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用的无线资源,发送前导码序列。接收了发送定时调整信息的移动站装置设定发送定时的定时器,该定时器对通过广播信息共同设定(或者由第三层消息单独设定)的发送定时调整信息的有效时间进行计时,该移动站装置在发送定时的定时器为有效时间时(计时中)作为发送定时调整状态管理上行链路的状态,在发送定时的定时器为有效时间外时(停止中)作为发送定时非调整状态(发送定时未调整状态)管理上行链路的状态。第三层消息是在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的RRC(无线资源控制)层交换的控制平面(Control-plane)的消息,以与RRC信令或RRC消息相同的意义使用。此外,其它物理信道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无关,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测量
图12是用于说明EUTRA中的移动站装置2及基站装置1的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测量设定管理方法的时序图。
在图12的例子中,作为本站利用的频率,基站装置1能够使用F1和F2这两个不同的频率,移动站装置2与基站装置1处于在频率F1中建立了无线连接的状态(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状态(Radio Resource ControlConnected:RRC_Connected))。在此,基站装置1为了使移动站装置2测量正在通信的小区(驻留小区)及其它小区(周边小区)的接收质量,对移动站装置2发送包含测量设定的消息(以下称为测量设定消息)(步骤S1201)。测量设定消息中,对于每个被测量的频率(频率F1和频率F2),包含至少一个测量设定信息。测量设定信息构成为包括测量ID、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与测量对象对应的测量对象ID、包含测量事件的报告设定、以及与报告设定对应的报告设定ID。可以构成为对一个测量对象ID链接多个报告设定ID。同样,也可以构成为对多个测量对象ID链接一个报告设定ID。
例如,使用图13说明通知两个测量对象(频率F1和频率F2)和三个报告设定,对所述测量对象与报告设定的组合,设定三个测量ID的情况。
作为测量对象,基站装置1对频率F1和频率F2分别分配标识符0和1作为测量对象ID,并通知给移动站装置2。另外,作为报告设定,基站装置1对报告设定1、报告设定2、以及报告设定3分别分配标识符0、1和2作为报告设定ID,并通知给移动站装置2。此外,基站装置1对移动站装置2通知测量ID,该测量ID关联(链接)于所述测量对象标识符与所述报告设定标识符的组合。
图13中,作为测量ID#0,指定标识符为0的测量对象(频率F1)与标识符为0的报告设定的组合。同样,标识符为0的测量对象(频率F1)与标识符为1的报告设定的组合被指定为测量ID#1,标识符为1的测量对象(频率F2)与标识符为2的报告设定的组合被指定为测量ID#2。
另外,测量事件信息是由测量事件和用于判定该条件的参数构成的信息,所述测量事件例如表示驻留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高于指定阈值时、周边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驻留小区时、周边小区的接收质量高于指定阈值时等条件。作为参数,设定阈值、偏移值、测量事件成立所需的时间等信息。非专利文献3中,例如作为测量事件A1,定义在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优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报告。另外,作为测量事件A3,定义在相邻小区的接收质量优于在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上加上偏移值之后的值的情况下进行报告。另外,作为测量事件A4,定义在相邻小区的接收质量优于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报告。
在步骤S1202中,移动站装置2将从基站装置1设定的测量设定信息保存为内部信息之后,开始测量处理。具体而言,移动站装置2如前所述,以链接为一体的方式对应管理测量ID、测量对象ID、以及报告设定ID,基于与各ID对应的测量信息开始测量。在这三个ID链接为一体的情况下,视为有效并开始相关测量,在这三个ID未链接为一体的情况(任一ID未设定的情况)下,视为无效并且不开始相关测量。并且,在正确地设定了测量设定信息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2在步骤S1203中向基站装置1发送表示测量设定的完成的消息(测量设定完成消息)。
并且,移动站装置2中,在所设定的测量事件中的任一者按照参数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认为该测量事件被触发(trigger),对基站装置1发送测量报告消息(步骤S1204)。测量报告消息中,至少设定并报告与被触发的测量事件的报告设定ID相链接的测量ID,必要时还设定并报告相关小区的测量结果。基站装置1掌握着测量ID与哪一测量事件的报告设定ID相链接,因此移动站装置2无须在测量报告消息中通知报告设定ID。
考虑到以上事项,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此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在认为与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关的公知的功能或结构的具体说明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主旨不明确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1的一例的框图。本基站装置1构成为包括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控制部104、编码部105、调制部106、发送部107、网络信号收发部108、以及上级层109。
上级层109向编码部105输出下行链路业务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编码部105对输入的各数据进行编码,并输出到调制部106。调制部106进行从编码部105输入的信号的调制。另外,在调制部106中进行了调制的信号与下行链路基准信号进行复用,作为频域信号进行映射。发送部107将从调制部106输入的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将变换后的信号搭载到既定频率的传播波上,进行功率放大并发送。配置下行链路控制数据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通常构成第三层消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消息)。
另外,接收部101将来自移动站装置2(参考图2)的接收信号变换为基带的数字信号。由接收部101变换后的数字信号输入到解调部102中进行解调。由解调部102解调了的信号接着输入解码部103进行解码。解码部103将接收信号适当分离为上行链路业务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分别输出到上级层109。
上述各模块的控制所需的基站装置控制信息由上级层109输入到控制部104,控制部104将与发送有关的基站装置控制信息作为发送控制信息适当输入到编码部105、调制部106、以及发送部107的各模块,将与接收有关的基站装置控制信息作为接收控制信息适当输入到接收部101、解调部102、以及解码部103的各模块。
另一方面,网络信号收发部108进行多个基站装置1间(或者控制站装置(MME)、网关装置(Gateway)、MCE)与基站装置1之间的控制消息的发送或接收。控制消息经由网络线路进行收发。控制消息在称为S1接口、X2接口、M1接口、M2接口的逻辑接口上进行交换。图1中,基站装置1的其它结构要素与本实施方式无关,因此省略图示。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2的一例的框图。本移动站装置2构成为包括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测量部204、控制部205、随机接入处理部206、编码部207、调制部208、发送部209、以及上级层210。
在接收之前,上级层210将移动站装置控制信息输出到控制部205。控制部205将与接收有关的移动站装置控制信息作为接收控制信息,适当输出到接收部201、解调部202、解码部203、以及测量部204。接收控制信息作为接收调度信息,包含解调信息、解码信息、接收频带的信息、与各信道有关的接收定时、复用方法、以及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等信息。
接收部201在由接收控制信息通知的频带中,通过未图示的一个以上接收机,从后述的基站装置1接收信号,将接收了的信号变换为基带的数字信号并输出到解调部202。另外,接收部201将接收的基准信号输出到测量部204。解调部202解调接收信号并输出到解码部203。解码部203基于接收控制信息正确解码进行了解调的信号,适当分离为下行链路业务数据和下行链路控制数据,分别输出到上级层210。测量部204测量接收了的基准信号的RSRP、RSRQ、CSI等,将测量结果输出到上级层210。
另外,在发送之前,上级层210向控制部205输出移动站装置控制信息。控制部205将与发送有关的移动站装置控制信息作为发送控制信息,适当输出到随机接入处理部206、编码部207、调制部208、以及发送部209。作为发送信号的上行链路调度信息,发送控制信息包含编码信息、调制信息、发送频带的信息、与各信道有关的发送定时、复用方法、以及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等信息。
上级层210根据上行链路信道向编码部207适当输出上行链路业务数据和上行链路控制数据。编码部207按照发送控制信息对各数据适当进行编码,并输出到调制部208。调制部208进行由编码部207编码了的信号的调制。另外,调制部208对调制后的信号复用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映射到频带中。
发送部209将从调制部208输出的频带信号变换为时域信号,将变换后的信号搭载到既定频率的传播波上并进行功率放大,同时从未图示的一个以上发送机发送。
图2中,移动站装置2的其它结构要素与本实施方式无关,因此省略图示。
接着,表示基站装置与移动站装置之间的无线接口协议的结构。图3是表示用户平面(user plane,U-plane)的无线协议结构(radio protocolarchitecture)的框图。另外,图4是表示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C-plane)的无线协议结构的框图。用户平面是用于用户数据收发的协议栈(protocolstack),控制平面是用于控制信号收发的协议栈。
图3及图4中,在作为第一阶层(第一层)的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中,在不同的物理阶层之间即发送侧与接收侧的物理层之间,使用上述物理信道进行通信。物理层经由传输信道(Transport channel)连接于位于上级的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物理层经由该传输信道对MAC层进行信息转发服务(information transferservice)。
在第二阶层(第二层)的MAC层中,进行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与传输信道的映射、利用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的纠错、基于逻辑信道间的优先级的转发处理等。MAC层经由逻辑信道与作为上级阶层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连接。
第二阶层的RLC层支持数据转发的可靠性。RLC层根据数据的发送方法存在三种动作模式,即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TM)、非应答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以及应答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在AM下,进行利用ARQ的纠错、协议错误检测等。
第二阶层的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会聚协议)层进行减小IP分组头大小的头压缩(header compression)、数据的加密、密码的解码等。
第三阶层(第三层)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仅在控制平面中定义。RRC层进行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或AS(access stratum,接入层)相关信息的广播、RRC连接的管理(Establishment/maintenance/release,建立/维护/释放)、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的设定(configuration)、重新设定(re-configuration)及释放(release)、移动性(切换)、测量的管理与报告、QoS管理等。
位于RRC层的上级的NAS层进行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等。
在此,基站装置1的MAC层及RRC层作为上级层109的一部分存在。另外,移动站装置2的MAC层作为随机接入处理部206及上级层209的一部分存在,移动站装置2的RRC层作为测量部204及上级层209的一部分存在。
接着,使用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定(MeasurementConfiguration)。
与上述现有的RRM测量设定同样,本实施方式的测量设定由测量ID、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与测量对象对应的测量对象ID、包含测量事件的报告设定、以及与报告设定对应的报告设定ID构成。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定义为测量对象的设定中能够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
例如,图5中,对相同频率定义两个测量对象。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测量对象、以及包含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测量对象。此外,测量设定中包含两个报告设定,对所述测量对象与报告设定的组合,设定三个测量ID。
图5中,作为测量ID#0,指定标识符为0的测量对象(频率F1)与标识符为0的报告设定的组合。同样,标识符为0的测量对象(频率F1)与标识符为1的报告设定的组合被指定为测量ID#1,标识符为1的测量对象(频率F1、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1、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2)与标识符为0的报告设定的组合被指定为测量ID#2。
接着,使用图6说明测量部204。
测量部204包括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61和PHY层基准信号测量部62。PHY层基准信号测量部62测量从接收部201输入的基准信号的RSRP或RSRQ、信道状态等,并向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61通知。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61在由上级层210通知的测量设定所设定的测量对象中,在需要时,对从PHY层基准信号测量部62通知的各个测量结果进行平均化,进行是否与报告设定相符合的判断,并向上级层210通知测量结果。在此,测量部204控制为在由上级层210通知(由基站装置1通知)的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情况下,将报告设定视为用于RRM测量的设定,进行服务小区及相邻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在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情况下,将报告设定视为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设定,进行服务小区中设定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
也就是说,在图5所示的测量设定例中,测量ID#0与测量ID#2是相同频率的相同的报告设定,但报告设定所指定的服务器小区与相邻小区的定义发生变更。在测量ID#0中,与现有的RRM测量同样,在测量对象频率中,检测并测量服务小区及相邻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而在测量ID#2中,在由测量对象设定的频率的服务小区中,将由测量对象设定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SI基准信号设定1、CSI基准信号设定2)视为两个独立的相邻小区的基准信号进行测量。此外,在测量ID#2中,在报告设定中上述测量事件A1或测量事件A3等的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包含在条件中的情况下,作为服务小区的基准信号,设定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该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是在由上述测量对象指定的频率中的、服务小区的小区间协作通信中进行利用,且用于取得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号。在由上述测量对象指定的频率中的、服务小区的小区间协作通信中进行利用,且用于取得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不存在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该测量(测量ID#2)。在此,在设定了多个用于取得上述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情况下,既可以设定接收质量最高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也可以设定接收质量最低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还可以将所有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平均值作为接收质量,还可以从基站装置利用RRC信令指定要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另外,用于取得上述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可以由PhysicalConfigDedicated等物理参数设定来指定,也可以由新设定的参数设定(csi-RS-Config-r11等)来指定,还可以由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设定(cqi-ReportConfig等)来指定。
另外,对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既可以用在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测量所需的物理参数(配置信息等)的方式进行通知,也可以用如下方式进行通知:使用PhysicalConfigDedicated或PhysicalConfigDedicatedSCell-r10的信息要素,与能够识别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一起通知物理参数(配置信息等),在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上述标识符。
接着,使用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测量过程。
图7中,首先,基站装置1使用RRC消息对移动站装置2通知包含测量设定信息的测量设定(步骤S71)。
在步骤S71中被通知了测量设定信息的移动站装置2保存被通知的测量设定信息作为内部信息,基于测量设定信息开始测量处理(步骤S72)。具体而言,移动站装置2将测量ID、测量对象的标识符、以及报告设定的标识符链接为一体进行管理及测量。在存在与测量ID相链接的测量对象的标识符以及报告设定的标识符的情况下,将设定视为有效,进行上述进行了链接的测量对象的测量,在与测量ID相链接的测量对象的标识符或者报告设定的标识符中的任一者或双方不存在的情况下,将设定视为无效,不进行与所述测量ID相关的测量。并且,在正确地设定了测量设定信息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2对基站装置1通知测量设定完成(步骤S73)。在此,移动站装置2使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测量设定消息与现有的RRM测量消息为共同的消息,因此在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可以将测量设定的部分参数作为无效进行处理,在做出了矛盾的设定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测量设定视为无效。例如,在RRM测量的测量设定中,作为测量所使用的接收质量的指定(triggerQuantity)能够选择基准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接收信号接收质量(RSRQ),而在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中仅使用RSRP的通信系统中,在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既可以无视上述triggerQuantity的设定,也可以在triggerQuantity的设定为RSRQ时将测量设定视为无效。
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61对于每个测量ID,判断测量对象的设定中是否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以选择该测量ID的测量中使用的基准信号。此外,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61在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情况下,变更服务小区的基准信号与相邻小区的基准信号的定义(步骤S74)。
随后,移动站装置2开始基准信号的测量,在满足报告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使用RRC消息对基站装置1发送测量报告(步骤S75)。测量报告中至少包含测量ID,在测量对象中包含有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情况下,可以在测量报告中包含能够识别上述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在此情况下,为了使用于测量报告的消息与现有消息(MeasResults)为共同的消息,可以作为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CellId)对基站装置1报告上述标识符。
另外,为了使用于测量报告的消息与现有消息(MeasResults)为共同的消息,可以在测量报告中包含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信息(measResultPCell)的情况下,若测量对象的设定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则与现有做法相同,在measResultPCell中设定服务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若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则在measResultPCell中设定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在此,measResultPCell的测量中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是在服务小区的小区间协作通信中进行利用,用于取得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在设定了多个用于取得上述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情况下,既可以设定接收质量最高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也可以设定接收质量最低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还可以将所有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平均值作为接收质量,还可以从基站装置利用RRC信令指定要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另外,上述接收质量可以是既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优值,还可以是最低值。另外,用于取得上述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可以通过PhysicalConfigDedicated等物理参数设定来指定,也可以通过新设定的参数设定(csi-RS-Config-r11等)来指定,还可以通过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设定(cqi-ReportConfig等)来指定。接收了上述测量报告的基站装置1能够根据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判断measResultPCell是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另外,也可以与测量对象的设定中是否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无关,在measResultPCell中设定服务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
从移动站装置2接收了测量报告的基站装置1在步骤S76中,根据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识别所报告的上述测量报告是现有的RRM测量的报告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报告。另外,在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测量值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判断是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值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值。另外,在将用于识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作为物理小区标识符进行报告的通信系统中,在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物理小区标识符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判断是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
如上所述,基于测量对象的设定中是否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在移动站装置2中进行要测量的基准信号的选择、以及报告设定的解释的变更,在基站装置1中,通过进行测量报告的解释的变更,能够在不新定义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专用消息的情况下,通过对现有RRM测量机制的稍许变更,增加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机制。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根据测量对象的设定中是否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来选择测量中使用的基准信号的例子,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在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情况下,基于报告设定中包含的信息来选择测量中使用的基准信号的例子。
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通信系统(基站装置1及移动站装置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1及图2分别相同,因而不重复进行详细说明。
接着,使用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测量设定。
与上述现有RRM测量设定同样,本实施方式中的测量设定由测量ID、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与测量对象对应的测量对象ID、包含测量事件的报告设定、以及与报告设定对应的报告设定ID构成。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定义为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报告设定中包含1比特的标识位。
例如,图8中,在测量设定中定义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两个测量对象。此外,在测量设定中包含两个报告设定,报告设定1有标识位0和标识位1这两种。
图8中,作为测量ID#0,指定标识符为0的测量对象(频率F1、CSI基准信号设定)与标识符为0的报告设定(报告设定1、标识位0)的组合。同样,标识符为1的测量对象(频率F2、CSI基准信号设定)与标识符为1的报告设定(报告设定2、标识位0)的组合被指定为测量ID#1,标识符为0的测量对象(频率F1、CSI基准信号设定)与标识符为2的报告设定(报告设定1、标识位1)的组合被指定为测量ID#2。
接着,使用图9说明测量部204。
测量部204包括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91和PHY层基准信号测量部92。PHY层基准信号测量部92测量从接收部201输入的基准信号的RSRP或RSRQ、信道状态等,并向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91通知。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91在由上级层210通知的测量设定所设定的测量对象中,在需要时,对从PHY层基准信号测量部92通知的各个测量结果进行平均化,进行是否与报告设定相符合的判断,并向上级层210通知测量结果。在此,测量部204控制为在由上级层210通知(由基站装置1通知)的测量设定的报告设定的标识位为0的情况下,将报告设定视为用于RRM测量的设定,进行服务小区及相邻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在标识位为1的情况下,将报告设定视为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设定,进行服务小区中设定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或者,可以控制为在报告设定中包含标识位的情况下,进行服务小区中设定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在不包含标识位的情况下,进行服务小区及相邻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另外,可以在虽然标识位为1,但测量对象的设定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情况下,测量服务小区及相邻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另外,标识位也可以为布尔型(boolean)。也就是说,可以不取0和1,而是取真(true)和假(false)的二值。另外,标识位也可以是枚举型(enumerated)数据的一部分。
在图8所示的测量设定例中,测量ID#0与测量ID#2是相同频率的相同的报告设定,但在测量ID#0中,与现有的RRM测量同样,在测量对象频率中,检测并测量服务小区及相邻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而在测量ID#2中,在由测量对象设定的频率的服务小区中,将由该测量对象设定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SI基准信号设定1、CSI基准信号设定2)视为两个独立的相邻小区的基准信号进行测量。此外,在测量ID#2中,在报告设定中上述测量事件A1或测量事件A3等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包含在条件中的情况下,作为服务小区的基准信号,设定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该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是在由上述测量对象指定的频率中的、服务小区的小区间协作通信中进行利用,且用于取得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号。在由上述测量对象指定的频率中的、服务小区的小区间协作通信中进行利用,且用于取得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不存在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该测量(测量ID#2)。在此,在设定了多个用于取得上述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情况下,既可以设定接收质量最高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也可以设定接收质量最低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还可以将所有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平均值作为接收质量,还可以从基站装置利用RRC信令指定要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另外,接收质量可以是既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优值,还可以是最低值。另外,用于取得上述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可以通过PhysicalConfigDedicated等物理参数设定来指定,也可以通过新设定的参数设定(csi-RS-Config-r11等)来指定,还可以通过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设定(cqi-ReportConfig等)来指定。
另外,对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既可以用在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测量所需的物理参数(配置信息等)的方式进行通知,也可以用如下方式进行通知:使用PhysicalConfigDedicated或PhysicalConfigDedicatedSCell-r10的信息要素,与能够识别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一起通知物理参数(配置信息等),在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上述标识符。
接着,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使用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测量过程。
图7中,首先,基站装置1对移动站装置2通知测量设定(步骤S71)。
在步骤S71中被通知了测量设定的移动站装置2保存被通知的测量设定作为内部信息(步骤S72)。具体而言,移动站装置2将测量ID、测量对象的标识符、以及报告设定的标识符链接为一体进行管理及测量。在存在与测量ID相链接的测量对象的标识符以及报告设定的标识符的情况下,将设定视为有效,进行上述进行了链接的测量对象的测量,在与测量ID相链接的测量对象的标识符或者报告设定的标识符中的任一者或双方不存在的情况下,将设定视为无效,不进行与所述测量ID相关的测量。并且,在正确地设定了测量设定信息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2对基站装置1通知测量设定完成(步骤S73)。在此,移动站装置2使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测量设定消息与现有的RRM测量消息为共同的消息,因此在标识位为1的情况下,可以将测量设定的部分参数作为无效进行处理,在做出了矛盾的设定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测量设定视为无效。例如,在RRM测量的测量设定中,作为测量所使用的接收质量的指定(triggerQuantity)能够选择基准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接收信号接收质量(RSRQ),而在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中仅使用RSRP的通信系统中,在标识位为1的情况下,既可以无视上述triggerQuantity的设定,也可以在triggerQuantity的设定为RSRQ时将测量设定视为无效。
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91对于每个测量ID,确认报告设定的标识位,以选择该测量ID的测量中使用的基准信号。此外,在标识位为1的情况下,变更服务小区的基准信号与相邻小区的基准信号的定义(步骤S74)。
随后,移动站装置2开始基准信号的测量,在满足报告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使用RRC消息对基站装置1发送测量报告(步骤S75)。测量报告中至少包含测量ID,在标识位为1的情况下,可以在测量报告中包含能够识别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在此情况下,为了使用于测量报告的消息与现有消息(MeasResults)为共同的消息,可以将上述标识符作为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CellId)报告给基站装置1。
另外,为了使用于测量报告的消息与现有消息(MeasResults)为共同的消息,可以在测量报告中包含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信息(measResultPCell)的情况下,若标识位为0,则与现有做法相同,在measResultPCell中设定服务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若标识位为1,则在measResultPCell中设定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在此,measResultPCell的测量中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是在服务小区的小区间协作通信中进行利用,用于取得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在设定了多个用于取得上述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情况下,既可以设定接收质量最高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也可以设定接收质量最低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还可以将所有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平均值作为接收质量,还可以从基站装置利用RRC信令指定要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另外,上述接收质量可以是既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优值,还可以是最低值。另外,用于取得上述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可以通过PhysicalConfigDedicated等物理参数设定来指定,也可以通过新设定的参数设定(csi-RS-Config-r11等)来指定,还可以通过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设定(cqi-ReportConfig等)来指定。接收了上述测量报告的基站装置1能够根据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判断measResultPCell是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另外,也可以与标识位的值无关,在measResultPCell中设定服务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
从移动站装置2接收了测量报告的基站装置1在步骤S76中,根据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识别所报告的上述测量报告是现有的RRM测量的报告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报告。另外,在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测量值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判断是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值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值。另外,在将用于识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作为物理小区标识符进行报告的通信系统中,在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物理小区标识符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判断是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
如上所述,在报告设定中包含用于选择基准信号的标识位,基于该标识位,在移动站装置2中进行要测量的基准信号的选择、以及报告设定的解释的变更,在基站装置1中,通过进行测量报告的解释的变更,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在不新定义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专用消息的情况下,通过对现有RRM测量机制的稍许变更,增加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机制。此外,即使在设定了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需要切换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在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情况下,基于报告设定中包含的信息来选择测量中使用的基准信号的、不同于第二实施方式的例子。
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通信系统(基站装置1及移动站装置2)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1及图2分别相同,因而不重复进行详细说明。
接着,使用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测量设定。
与上述现有RRM测量设定同样,本实施方式中的测量设定由测量ID、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与测量对象对应的测量对象ID、包含测量事件的报告设定、以及与报告设定对应的报告设定ID构成。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定义为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作为报告设定的测量事件,能够新包含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测量事件。
例如,图8中,在测量设定中定义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两个测量对象。此外,在测量设定中包含三个报告设定,报告设定1和报告设定2是进行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的现有的测量事件,报告设定3是新定义的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测量事件。
图8中,作为测量ID#0,指定标识符为0的测量对象(频率F1、CSI基准信号设定)与标识符为0的报告设定1的组合。同样,标识符为1的测量对象(频率F2、CSI基准信号设定)与标识符为1的报告设定2的组合被指定为测量ID#1,标识符为0的测量对象(频率F1、CSI基准信号设定)与标识符为2的报告设定3的组合被指定为测量ID#2。
接着,使用图11说明测量部204。
测量部204包括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1101和PHY层基准信号测量部1102。PHY层基准信号测量部1102测量从接收部201输入的基准信号的RSRP或RSRQ、信道状态等,并向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1101通知。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1101在由上级层210通知的测量设定所设定的测量对象中,在需要时,对从PHY层基准信号测量部1102通知的各个测量结果进行平均化,进行是否与报告设定相符合的判断,并向上级层210通知测量结果。在此,测量部204控制为在由上级层210通知(由基站装置1通知)的测量设定的报告设定的测量事件是进行小区固有基准信号测量的现有测量事件的情况下,进行服务小区及相邻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在测量设定的测量事件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测量的测量事件的情况下,进行服务小区中设定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在此,作为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测量的测量事件,举出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报告设定中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报告(Configured CSI RS becomes better than threshold)、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低于报告设定中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报告(Configured CSI RS becomes worse than threshold)、在小区间协作通信中使用(用于取得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高于/低于报告设定中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报告等。上述小区间协作通信中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可以是通过PhysicalConfigDedicated等物理参数设定来指定的信道状态基准信号,也可以是通过新设定的参数设定(csi-RS-Config-r11等)来指定的信道状态基准信号,还可以是通过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设定(cqi-ReportConfig等)来指定的信道状态基准信号。在此情况下,测量对象中不必一定包含信道状态基准信号设定。另外,上述接收质量可以是既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优值,还可以是最低值。
在图10所示的测量设定例中,测量ID#0与测量ID#2是相同的测量对象,但在测量ID#0中,作为现有的测量事件,在测量对象频率中检测并测量服务小区及相邻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而在测量ID#2中,在由测量对象设定的频率的服务小区中,测量由该测量对象设定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SI基准信号设定1、CSI基准信号设定2)。
另外,对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既可以用在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测量所需的物理参数(配置信息等)的方式进行通知,也可以用如下方式进行通知:使用PhysicalConfigDedicated或PhysicalConfigDedicatedSCell-r10的信息要素,与能够识别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一起通知物理参数(配置信息等),在测量对象的设定中包含上述标识符。
接着,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使用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的测量过程。
图7中,首先,基站装置1对移动站装置2通知测量设定(步骤S71)。
在步骤S71中被通知了测量设定的移动站装置2保存被通知的测量设定作为内部信息(步骤S72)。具体而言,移动站装置2将测量ID、测量对象的标识符、以及报告设定的标识符链接为一体进行管理及测量。在存在与测量ID相链接的测量对象的标识符以及报告设定的标识符的情况下,将设定视为有效,进行上述进行了链接的测量对象的测量,在与测量ID相链接的测量对象的标识符或者报告设定的标识符中的任一者或双方不存在的情况下,将设定视为无效,不进行与所述测量ID相关的测量。并且,在正确地设定了测量设定信息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2对基站装置1通知测量设定完成(步骤S73)。在此,移动站装置2使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测量设定消息与现有的RRM测量消息为共同的消息,因此在测量设定的测量事件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测量的测量事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测量设定的部分参数作为无效进行处理,在做出了矛盾的设定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测量设定视为无效。例如,在RRM测量的测量设定中,作为测量所使用的接收质量的指定(triggerQuantity)能够选择基准信号接收功率(RSRP)和接收信号接收质量(RSRQ),而在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中仅使用RSRP的通信系统中,在测量设定的测量事件是进行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测量的测量事件的情况下,既可以无视上述triggerQuantity的设定,也可以在triggerQuantity的设定为RSRQ时将测量设定视为无效。
RRC层基准信号测量部1101对于每个测量ID,确认报告设定的测量事件,以选择该测量ID的测量中使用的基准信号(步骤S74)。
随后,移动站装置2开始基准信号的测量,在满足报告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使用RRC消息对基站装置1发送测量报告(步骤S75)。测量报告中至少包含测量ID,在为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测量事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测量报告中包含能够识别上述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在此情况下,为了使用于测量报告的消息与现有消息(MeasResults)为共同的消息,可以将上述标识符作为物理小区标识符(physCellId)报告给基站装置1。
另外,为了使用于测量报告的消息与现有消息(MeasResults)为共同的消息,可以在测量报告中包含服务小区的接收质量信息(measResultPCell)的情况下,若测量事件为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事件,则与现有做法相同,在measResultPCell中设定服务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若测量事件为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事件,则在measResultPCell中设定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在此,measResultPCell的测量中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是在服务小区的小区间协作通信中进行利用,用于取得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在设定了多个用于取得上述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情况下,既可以设定接收质量最高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也可以设定接收质量最低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还可以将所有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平均值作为接收质量,还可以从基站装置利用RRC信令指定要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另外,上述接收质量可以是既定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的接收功率的平均值,也可以是最优值,还可以是最低值。另外,用于取得上述下行链路传播路径信息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可以通过PhysicalConfigDedicated等物理参数设定来指定,也可以通过新设定的参数设定(csi-RS-Config-r11等)来指定,还可以通过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设定(cqi-ReportConfig等)来指定。接收了上述测量报告的基站装置1能够根据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判断measResultPCell是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另外,也可以与测量事件无关,在measResultPCell中设定服务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
从移动站装置2接收了测量报告的基站装置1在步骤S76中,根据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识别所报告的上述测量报告是现有的RRM测量的测量事件报告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测量事件报告。另外,在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测量值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判断是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值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值。另外,在将用于识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作为物理小区标识符进行报告的通信系统中,在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物理小区标识符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测量报告中包含的测量ID,判断是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还是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的标识符。另外,也可以将上述测量报告作为形式与RRM测量报告不同的消息而通知给基站装置1。
如上所述,在报告设定中包含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事件,在移动站装置2中,基于测量事件的种类,进行要测量的基准信号的选择,通过这样做,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在不新定义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专用消息的情况下,通过对现有RRM测量机制的稍许变更,增加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机制。此外,即使在设定了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测量事件切换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与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测量。
此外,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接收质量”既可以是基准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也可以是基准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还可以指路径损耗或其它测量值(SIR、SINR、RSSI、BLER)等,或者可以是多个上述测量值的组合。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将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为测量中使用的基准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出于如下理由也进行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测量:测量报告中包含服务小区的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的测量结果,或者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的接收质量作为RRM测量或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管理测量的开始条件,等等。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示各参数的名称是为了便于说明而采用的名称,实际适用的参数名称与本发明的参数名称即使不同,也不影响本申请主张的发明主旨。
以上进行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可以将用于实现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的各部件的功能或这些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上,使计算机系统读入并执行该记录介质上记录的程序,由此进行各实施方式所示的控制。此外,这里的“计算机系统”包括OS、周边设备等硬件。
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指软盘、磁光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计算机系统内置的硬盘等存储装置。此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还包括如经由因特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保持程序的介质,以及如该情况下作为服务器或客户机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在一定时刻保持程序的介质。另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也可以是能够通过与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记录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各功能模块通常可以被实现为作为集成电路的LSI。各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单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单芯片。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另外,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出现了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时,也可以使用利用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基于特定的具体例详细描述了该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主旨以及权利要求显然并不限定于这些特定的具体例。也就是说,本说明书的记载的目的在于进行例示说明,对本发明并不产生任何限制。
符号说明
1  基站装置
2  移动站装置
101、201  接收部
102、202  解调部
103、203  解码部
104、205  控制部
105、207  编码部
106、208  调制部
107、209  发送部
108  网络信号收发部
109、210  上级层
204  测量部
206  随机接入处理部

Claims (17)

1.一种通信系统,其中,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中包含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至少表示作为测量的对象的频率,
所述基站装置在设定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所述测量设定,在设定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对象中包含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所述测量设定,
所述移动站装置在所述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二测量设定。
2.一种通信系统,其中,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中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表示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标识位,
所述基站装置在设定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使所述标识位为第一状态,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设定,在设定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使所述标识位为第二状态,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设定,
所述移动站装置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标识位,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二测量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中,包含所述第一测量设定和所述第二测量设定共同的所述报告设定,
所述移动站装置在所述测量设定为所述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
作为所述报告设定所示的服务小区的基准信号,设定由所述测量对象指定的频率的服务小区的小区间协作通信中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
作为所述报告设定所示的相邻小区的基准信号,设定所述测量对象所示的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
4.一种通信系统,其中,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中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测量事件信息,所述测量事件信息表示作为报告条件而指定的测量事件,
所述基站装置在设定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作为所述测量事件,选择将小区固有基准信号作为基准信号的测量事件,并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在设定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作为所述报告设定的测量事件,选择将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作为基准信号的测量事件,并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设定,
所述移动站装置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事件信息,在所述测量事件是将小区固有基准信号作为基准信号的测量事件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测量事件是将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作为基准信号的测量事件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第二测量设定。
5.一种通信系统,其中,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站装置在被通知了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在发往所述基站装置的测量报告所包含的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中,设定用于对所述第二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进行识别的标识符,并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所述基站装置中,若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了的测量设定是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则判断为所述测量报告所包含的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是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若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了的测量设定是所述第二测量设定,则判断为所述测量报告所包含的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是用于对所述第二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进行识别的标识符。
6.一种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包含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至少表示作为测量的对象的频率,
在进行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所述测量设定,在进行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对象中包含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所述测量设定。
7.一种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中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表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标识位,
在进行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使所述报告设定的标识位为第一状态,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设定,在进行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的情况下,使所述报告设定的标识位为第二状态,对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所述测量设定。
8.一种基站装置,对移动站装置通知测量设定,并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测量报告,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
若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了的测量设定是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则判断为所述测量报告所包含的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是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若向所述移动站装置通知了的测量设定是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则判断为所述测量报告所包含的所述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是用于对所述第二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进行识别的标识符。
9.一种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包含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至少表示作为测量的对象的频率,
在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0.一种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表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标识位,
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报告设定中包含的标识位,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1.一种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测量设定,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了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在发往所述基站装置的测量报告中包含的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中,设定用于对所述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进行识别的标识符,并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12.一种移动站装置的测量方法,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测量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包含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至少表示作为测量的对象的频率,
所述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3.一种移动站装置的测量方法,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测量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表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标识位,
所述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报告设定中包含的标识位,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4.一种移动站装置的测量方法,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测量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作为所述测量设定,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了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在发往所述基站装置的测量报告中包含的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中,设定用于对所述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进行识别的标识符,并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15.一种搭载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包含测量对象,所述测量对象至少表示作为测量的对象的频率,
所述集成电路包含如下功能:
在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不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测量设定的测量对象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的设定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6.一种搭载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设定包含表示报告测量结果的条件的报告设定,并且所述报告设定中包含表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标识位,
所述集成电路包含如下功能:
基于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的所述测量设定的报告设定中包含的标识位,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小区固有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一测量设定,在所述标识位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测量设定判断为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第二测量设定。
17.一种搭载于移动站装置的集成电路,所述移动站装置从基站装置接收测量设定,所述测量设定表示使用了基准信号的测量的设定,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包含如下功能:
在作为所述测量设定,从所述基站装置通知了使用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进行测量的测量设定的情况下,在发往所述基站装置的测量报告所包含的相邻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符的设定中,设定用于对所述测量设定所包含的一个以上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设定进行识别的标识符,并对所述基站装置发送所述测量报告。
CN201380026433.8A 2012-05-21 2013-05-15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测量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Pending CN1043220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15159A JP6010341B2 (ja) 2012-05-21 2012-05-21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測定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2-115159 2012-05-21
PCT/JP2013/063508 WO2013176013A1 (ja) 2012-05-21 2013-05-15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測定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22097A true CN104322097A (zh) 2015-01-28

Family

ID=49623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6433.8A Pending CN104322097A (zh) 2012-05-21 2013-05-15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测量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780933B2 (zh)
EP (1) EP2854440B1 (zh)
JP (1) JP6010341B2 (zh)
CN (1) CN104322097A (zh)
AU (1) AU2013264053B2 (zh)
WO (1) WO20131760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1318B (zh) * 2012-08-02 2018-06-22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基站、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10004030B2 (en) * 2014-01-31 2018-06-1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network adaptation and utilizing a downlink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US9900074B2 (en) 2014-08-12 2018-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CSI request procedure in LTE/LTE-A with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16095984A1 (en) 2014-12-17 2016-06-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mobility signals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wireless devices
US11218261B2 (en) * 2015-06-01 2022-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contention-based spectrum
US10284315B2 (en) * 2016-03-24 201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nfiguration and reporting of mobility measurements
US11297519B2 (en) * 2016-07-05 2022-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 measurement
GB2559339A (en) * 2017-01-31 2018-08-08 Fujitsu Ltd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signalling in 5G
WO2018174632A1 (en) * 2017-03-23 2018-09-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erminal for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of different reference signals and cell measurement report mechanism
US11363478B2 (en) * 2018-07-10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monitoring
CN110768701B (zh) * 2018-07-27 2022-10-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1589B2 (en) * 2008-03-31 2012-02-21 Lg Electronics Inc. Reporting measurements from a mobile station to a network and associate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US20120051451A1 (en) * 2009-05-08 2012-03-01 Yeong Hyeon Kw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on a reference sign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42513B2 (en) * 2008-11-04 2013-05-1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asurement report relia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72539B2 (en) * 2009-04-07 2013-06-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power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209433B (zh) * 2009-06-22 2015-12-0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测量的方法
KR101790505B1 (ko) * 2010-06-01 2017-11-21 주식회사 골드피크이노베이션즈 서브프레임 구성에 따른 채널상태정보-기준신호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JP2012009945A (ja) * 2010-06-22 2012-01-12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750887B2 (en) * 2010-07-16 2014-06-10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cell signaling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an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muting
KR101830738B1 (ko) * 2011-02-22 2018-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상향링크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4142173A1 (en) * 2011-08-05 2023-03-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si-rs reporting for base stations hav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US9246558B2 (en) * 2011-09-26 2016-0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8599960B2 (en) * 2011-09-27 2013-12-03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distributed antenna arrays
JP2013081045A (ja) * 2011-10-03 2013-05-02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WO2013061507A1 (ja) 2011-10-26 2013-05-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を始動するためのバッテリの状態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
EP2774440A4 (en) * 2011-11-04 2015-10-21 Intel Corp LINKING ADAPTATION IN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YSTEM
US8934326B2 (en) * 2011-11-07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detection
US8724590B2 (en) * 2012-01-04 2014-05-1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mary point handovers
CN103220066B (zh) * 2012-01-18 2017-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csi‑rs资源共享方法和装置
CN103220704B (zh) * 2012-01-2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测量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US9198071B2 (en) * 2012-03-19 2015-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ing and reporting for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cheme
US8798550B2 (en) * 2012-05-11 2014-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CSI reporting
US9094855B2 (en) * 2012-05-30 2015-07-28 Intel Corporation Measurement of nodes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systems
KR20150035759A (ko) * 2012-06-29 2015-04-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si-rs 측정 및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KR102018057B1 (ko) * 2013-02-25 2019-09-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중첩 셀 환경에서의 조정 다중점 송수신 방법
EP3050343A4 (en) * 2013-09-27 2017-04-19 Intel Corporation Csi-rs antenna ports extension and 3d codebook desig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1589B2 (en) * 2008-03-31 2012-02-21 Lg Electronics Inc. Reporting measurements from a mobile station to a network and associate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US20120051451A1 (en) * 2009-05-08 2012-03-01 Yeong Hyeon Kw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on a reference signal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ET AL.: "Measurement framework based on CSI-RS", 《3GPP TSG-RAN WG2 #78,TDOC R2-122529》 *
INTEL CORPORATION: "CSI-RS Based RRM Measurement for DL CoMP", 《3GPP TSG-RAN WG2 #78,R2-122832》 *
NEW POSTCOM: "Considerations on CSI-RS based RRM measurement",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78,R2-12226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43508A (ja) 2013-12-05
AU2013264053B2 (en) 2016-08-11
EP2854440B1 (en) 2020-03-04
US20150124731A1 (en) 2015-05-07
WO2013176013A1 (ja) 2013-11-28
US9780933B2 (en) 2017-10-03
AU2013264053A1 (en) 2014-11-27
EP2854440A1 (en) 2015-04-01
EP2854440A4 (en) 2016-02-24
JP6010341B2 (ja) 201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26443B2 (ja)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要求およびack/nackの優先度付け
US11937320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radio link in multi-carrier environment, and device for same
EP41958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next-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42172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and processor
CN104322097A (zh) 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测量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968606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measurement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EP3703456B1 (en) Method for terminal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that uses the method
JP2018515994A (ja) D2dチャネルの測定
KR20140058644A (ko)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923689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terminal, and processor for assigning radio resources for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and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CN105814921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系统、通知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5580415A (zh)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EP271764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560688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terminal,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13161788A1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測定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14017744A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測定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20160157079A1 (en) User terminal, network apparatus, and processor
WO2023276987A1 (ja) 通信装置、マスタノード、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2314030B (zh) 设备对设备(d2d)通信管理技术
WO2013141073A1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通知方法、報告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2024514131A (ja) 処理能力が制約されたシナリオにおいてマルチrtt測位を改善するためにprsとsrsとの関連付けを定義するこ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