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9015A -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9015A
CN104309015A CN201410513384.7A CN201410513384A CN104309015A CN 104309015 A CN104309015 A CN 104309015A CN 201410513384 A CN201410513384 A CN 201410513384A CN 104309015 A CN104309015 A CN 104309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degree
waist
take
diamo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33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09015B (zh
Inventor
喻惠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gold jewelry Howard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喻惠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喻惠华 filed Critical 喻惠华
Priority to CN2014105133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09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09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9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09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90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9/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9/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 B24B9/06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of non-metallic inorganic material, e.g. stone, ceramics, porcelain
    • B24B9/16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of non-metallic inorganic material, e.g. stone, ceramics, porcelain of diamonds; of jewels or the like; Diamond grinders' dops; Dop holders or to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5/00Fine working of gems, jewels, crystals, e.g.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 apparatus or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桌面割切,腰部形成,底部加工,冠部加工,底部加工为复式加工法,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N个底面,其中,N大于等于6,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比例为,圆形钻石的比例为20%-40%,椭圆形、榄尖形、梨形和心形钻石的比例为70%-80%;在N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β)打磨出扒尖面;以相邻两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至少2N个底足面;第一夹角(α)的角度大于第二夹角(β)的角度。本发明具有在保持钻石美好的亮光与火彩的同时,又兼顾保留钻石最大重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尤其是可以增加钻石成品的重量的钻石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一颗钻胚看起来并不起眼,必须经过仔细的切磨、加工,才会成为人们所惯见的闪烁生辉的钻石。因此,钻石的加工,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最理想的切割效果当然是保留钻石的最大重量、尽量减少瑕疵,并充分展示钻石的美,以使钻石光彩照人。 
常见的钻石形状,一般分为圆形、心形、椭圆形、揽尖形和梨形等。无论何总形状的钻石,其加工过程均包括如下基本步骤: 
(1)、割切桌面,即按照设计要求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100(见图1,图1仅示出的圆形钻石的图形,其它形状的钻石加工步骤类同);
(2)、形成腰部,即按照设计要求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200;
(3)、加工底部,即按照设计要求在钻胚上加工底部300;
(4)、加工冠部,即按照设计要求在钻胚上加工冠部400。
具体地说,对于圆形钻石而言,其通常的加工方法是先定桌面100,即把桌面打磨出来,再打磨成圆形,形成腰部200,然后,用40.5度-41.5度打磨角度(打磨角度是指底层面与腰部的横切面之间的夹角α)在底层上打磨出8个扒尖底层面320,形成圆锥形的底部300,再加工出16个底足面310,再用31.5度-34.5度打磨出8个冠面410;最后,在冠面的基础上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420和16个上腰刻面210,一共57个面,如果有底尖的小刻面,则为58个面。 
对于椭圆形、揽尖形或梨形钻石而言,其通常的加工方法是先定桌面,即把桌面打磨出来,再打磨成椭圆形、揽尖形或梨形,形成腰部,然后,对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底层面用40.5度-41.5度打磨,对于第三个至第六个底层面用37度-39扒尖(对于梨形而言,采用第三个至第五个底层面与第一个底层面一样的角度),然后,加工出至少16个底足面;再用31.5度-34.5度打磨出8个冠面;最后,在冠面的基础上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和16个上腰刻面。 
对于心形钻石这种特别形状而言,其通常的加工方法是先定桌面,即把桌面打磨出来,再打磨成心形,形成腰部,打磨底部时,第1个至第6个底层面用42度-44度扒尖,最后,第7和第8个底层面采用38度-41度扒尖,然后,再加工出18个底足面;再用31.5度-34.5度打磨出8个冠面;最后,在冠面的基础上打磨出9个三角刻面和16个上腰刻面。 
上述传统的加工方法,主要是以国际上公认的接近41度的打磨角度来对钻胚进行打磨,以这种方式进行打磨,可以使打磨出来的钻石具有美好的亮光与火彩,可是,这种打磨方式打磨出来的钻石存在不能保留钻石的最大重量的问题。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462311A所公开的钻石加工方法,就属于此类加工方法。对于椭圆形、揽尖形或梨形钻石,从桌面往里看,还存在领结效应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在保持钻石美好的亮光与火彩的同时,又兼顾保留钻石最大重量的钻石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
(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
(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
(4)、冠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上部分加工成近似台形的冠部40;
所述第(3)步,底部加工为复式加工法,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N个底面,其中,N大于等于6,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比例为,圆形钻石的比例为20%-40%,椭圆形、榄尖形、梨形和心形钻石的比例为70%-80%;在所述N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β打磨出扒尖面;以相邻两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至少2N个底足面;所述第一夹角α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夹角β的角度。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对于圆形钻石加工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为45度-48度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8个均等的底面,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20%-40%;在所述8个底面的基础上,选取相互对称的4个底面以第二夹角β为40度-42度打磨出扒尖面;以相邻两扒尖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8个第一底足面;再以相邻的两个第一底足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四夹角打磨出8个第二底足面。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对于椭圆形或榄尖形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6个底面,其中,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α为40度-42度;第三底面至第六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α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6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β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尖面和第二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β为33度-35度;第三扒尖面至第六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β为30度-33度;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对于梨形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7个底面,其中,第一底面至第五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α为40度-42度;第六个和第七个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α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7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β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尖面至第五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β为33度-35度;第六个和第七个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β为30度-33度;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对于心形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为42度-45度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第1个到第6个底面,用第一夹角α为38度-41度打磨第7个和第8个底面,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8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8个扒尖面,其中,第一个扒尖面至第六个扒尖面采用33度-35度的第二夹角打磨,第七个扒尖面和第八个扒尖面采用32度-34度打磨,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7个底足面。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复式加工法,即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出底面,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比例为,圆形钻石的比例为20%-40%,椭圆形、榄尖形、梨形和心形钻石的比例为70%-80%,这一步不扒尖;再在所述底面的基础上以小于第一夹角α的角度的第二夹角β打磨出扒尖面,这样,使得钻石的靠近腰部的底部变得更加饱满,可以增加钻石成品的重量,可提高成品率10%-20%。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57个面的圆形钻石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桌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腰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底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扒尖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底足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冠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圆形钻石打磨三角刻面和上腰刻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椭圆形钻石底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榄尖形钻石底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梨形钻石底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心形钻石底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2至附图8,主要以圆形钻石加工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钻石加工方法,其它形状,如椭圆形、榄尖形、梨形或心形钻石的加工方法类似,所不同的是第一夹角α和第二夹角β的角度不同;以及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比例不同。 
    实施例1(圆形钻石)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桌面割切,在钻胚101上割切出桌面10(见图2);
(2)、腰部形成,在钻胚101上打磨出腰部20(见图3);
(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20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圆锥形的底部(30);具体地,以腰部20的基准面31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为45度-48度将紧接腰部20的部分打磨成8个均等的底面32,所述底面32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20的基准面31到底部30的顶尖33的高度h的20%-40%(见图4和图5);
(4)、在所述8个底面32的基础上,选取相互对称的4个底面32以第二夹角β为40度-42度打磨出扒尖面34(见图5);
(5)、以相邻两扒尖面34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8个第一底足面35;再以相邻的两第一底足面35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四夹角打磨出8个第二底足面36(见图6)。
(6)、底部打磨好后,以腰部20的基准面31为基准,以31.5度-34.5度打磨出8个冠面41(见图7); 
(7)、在冠部40上再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42和16个上腰刻面21(见图8)。
本发明由于底部是两个不同角度的两层形成,并实现提前扒尖,打磨出的钻石饱满度好,其成品率比常规打磨工艺加工出来的钻石提高10%-20%;由于底面的高度只占整个底部高度的20%-40%,且比传统的57个面多出了4个面,因此,按本发明打磨出来的钻石不会影响整个钻石的光亮和火彩效果。 
实施例2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
(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
(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具体地,对于椭圆形(图9)或榄尖形(图10)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6个底面,其中,第一底面51和第二底面52采用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40度-42度;第三底面至第六底面53、54、55、56采用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6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β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尖面511和第二扒尖面512采用的第二夹角β为33度-35度;第三扒尖面至第六扒尖面513、514、515、516采用的第二夹角β为30度-33度;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35;底部打磨完成后,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再用31.5度-34.5度打磨8个冠面,最后,在冠部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和16个上腰刻面。
实施例3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
(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
(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具体地,对于梨形(图11)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7个底面,其中,第一个底面至第五个底面61、62、63、64、65采用的第一夹角为40度-42度;第六个和第七个底面66、67采用的第一夹角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的70%-80%;在所述7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尖面至第五扒尖面71、72、73、74、75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3度-35度;第六个扒尖面和第七个扒尖面76、77采用的第二夹角为30度-33度;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底部打磨完成后,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再用31.5度-34.5度打磨8个冠面,最后,在冠部打磨出8个三角刻面和16个上腰刻面。
上述实施例2和实施例3由于底部是两个不同角度的两层形成,并实现提前扒尖,打磨出的钻石饱满度好,其成品率比常规打磨工艺加工出来的钻石提高10%-20%;还可以领结效应减弱,使前后的闪亮度更加接近。 
实施例4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
(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
(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具体地,对于心形(见图12)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42度-45度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第1个至第6个底面81、82、83、84、85、86,用38度至41度打磨第7个底面87和第8个底面88,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的70%-80%;在所述8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8个扒尖面,其中,第一个扒尖面至第六个扒尖面91、92、93、94、95、96采用33度-35度的第二夹角打磨,第七个扒尖面97和第八个扒尖面98采用32度-34度打磨,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7个底足面35。底部打磨完成后,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再用31.5度-34.5度打磨8个冠面,最后,在冠部打磨出9个三角刻面和16个上腰刻面。
    实施例4由于底部是两个不同角度的两层形成,并实现提前扒尖,打磨出的钻石饱满度好,其成品率比常规打磨工艺加工出来的钻石提高10%-20%。 
总而言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
(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
(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
(4)、冠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上部分加工成近似台形的冠部40;
所述第(3)步,底部加工为复式加工法,以腰部20的基准面31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将紧接腰部20的部分打磨成N个底面32,其中,N大于等于6,所述底面32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20的基准面31到底部30的顶尖33的高度h的20%-80%;在所述N个底面32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β打磨出扒尖面34;以相邻两扒尖面34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N个第一底足面35;再以相邻的两第一底足面35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四夹角打磨出N个第二底足面36;所述第一夹角α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夹角β的角度。一般来说,第三夹角的角度可以在对应的夹角(包括第一夹角α或第二夹角β)的基础上增加1度左右,视情况而定,如果是以相邻两个底面的棱的基础上加工底足面,则是以第一夹角α为基础加1度左右,如果以相邻两个扒尖面的棱的基础上加工底足面,则是以第二夹角β为基础加1度左右;类似的,而第四夹角的角度可以在对应夹角(包括第一夹角α或第二夹角β)的基础上增加3度左右。

Claims (5)

1.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桌面割切,在钻胚上割切出桌面;
(2)、腰部形成,在钻胚上打磨出腰部;
(3)、底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下部分加工成近似锥形的底部; 
(4)、冠部加工,在钻胚上将腰部以上部分加工成近似台形的冠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步,底部加工为复式加工法,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N个底面,其中,N大于等于6,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比例为,圆形钻石的比例为20%-40%,椭圆形、榄尖形、梨形和心形钻石的比例为70%-80%;在所述N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β)打磨出扒尖面;以相邻两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至少2N个底足面;所述第一夹角(α)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夹角(β)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圆形钻石加工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为45度-48度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8个均等的底面,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20%-40%;在所述8个底面的基础上,选取相互对称的4个底面以第二夹角(β)为40度-42度打磨出扒尖面;以相邻两扒尖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8个第一底足面;再以相邻的两个第一底足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四夹角打磨出8个第二底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椭圆形或榄尖形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6个底面,其中,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α)为40度-42度;第三底面至第六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α)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6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β)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尖面和第二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β)为33度-35度;第三扒尖面至第六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β)为30度-33度;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梨形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7个底面,其中,第一底面至第五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α)为40度-42度;第六个和第七个底面采用的第一夹角(α)为37度-39度;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7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β)打磨出扒尖面,其中,第一扒尖面至第五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β)为33度-35度;第六个和第七个扒尖面采用的第二夹角(β)为30度-33度;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6个底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石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心形钻石而言,以腰部的基准面为基准,以第一夹角(α)为42度-45度将紧接腰部的部分打磨成第1个到第6个底面,用第一夹角(α)为38度-41度打磨第7个和第8个底面,所述底面所对应的高度(h1)占腰部的基准面到底部的顶尖的高度(h)的70%-80%;在所述8个底面的基础上,以第二夹角打磨出8个扒尖面,其中,第一个扒尖面至第六个扒尖面采用33度-35度的第二夹角打磨,第七个扒尖面和第八个扒尖面采用32度-34度打磨,以相邻两底面所形成的棱为基础以第三夹角打磨出17个底足面。
CN201410513384.7A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09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3384.7A CN104309015B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3384.7A CN104309015B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9015A true CN104309015A (zh) 2015-01-28
CN104309015B CN104309015B (zh) 2015-11-18

Family

ID=52364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338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09015B (zh) 2014-09-30 2014-09-30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0901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9901A (zh) * 2016-03-29 2016-06-08 李丽 一种公主方钻石的加工方法
CN107173922A (zh) * 2017-06-02 2017-09-19 吴亮亮 内部呈现嘴唇形状的钻石加工方法及其钻石
CN107296340A (zh) * 2016-12-07 2017-10-27 李丽 双心形钻石
CN107397308A (zh) * 2016-11-03 2017-11-28 李丽 双心形钻石加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1606A (ja) * 2001-10-09 2003-04-15 Sophia Avenir:Kk カラーダイヤモンド
JP2005073719A (ja) * 2003-08-29 2005-03-24 Tokyo Shinju Kk 宝石及びそのカッティング方法
CN101462311A (zh) * 2007-12-19 2009-06-24 广州柏志钻石有限公司 钻石加工方法
CN101721021A (zh) * 2008-10-22 2010-06-09 让·保罗·托尔科斯基 琢型的钻石及其琢型方法
CN102525050A (zh) * 2012-01-16 2012-07-04 山东大学 刻面明亮琢型碳硅石宝石及其切磨加工方法
US20140026616A1 (en) * 2008-09-16 2014-01-30 Worldwide Diamond Trademarks Ltd. Decagonal shaped diamond which displays hearts and arrows patter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1606A (ja) * 2001-10-09 2003-04-15 Sophia Avenir:Kk カラーダイヤモンド
JP2005073719A (ja) * 2003-08-29 2005-03-24 Tokyo Shinju Kk 宝石及びそのカッティング方法
CN101462311A (zh) * 2007-12-19 2009-06-24 广州柏志钻石有限公司 钻石加工方法
US20140026616A1 (en) * 2008-09-16 2014-01-30 Worldwide Diamond Trademarks Ltd. Decagonal shaped diamond which displays hearts and arrows pattern
CN101721021A (zh) * 2008-10-22 2010-06-09 让·保罗·托尔科斯基 琢型的钻石及其琢型方法
CN102525050A (zh) * 2012-01-16 2012-07-04 山东大学 刻面明亮琢型碳硅石宝石及其切磨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兴汉: "《宝石加工工艺简介(四)》", 《江西地质科技》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9901A (zh) * 2016-03-29 2016-06-08 李丽 一种公主方钻石的加工方法
CN105639901B (zh) * 2016-03-29 2017-03-15 李丽 一种公主方钻石的加工方法
CN107397308A (zh) * 2016-11-03 2017-11-28 李丽 双心形钻石加工方法
CN107397308B (zh) * 2016-11-03 2019-03-26 李丽 双心形钻石加工方法
CN107296340A (zh) * 2016-12-07 2017-10-27 李丽 双心形钻石
CN107173922A (zh) * 2017-06-02 2017-09-19 吴亮亮 内部呈现嘴唇形状的钻石加工方法及其钻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9015B (zh) 2015-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9015B (zh) 一种钻石加工方法
CN205512798U (zh) 内部呈现十心十箭效果的钻石
TW201433278A (zh) 內部呈現十心十箭結構的81刻面的鑽石
CN105996343A (zh) 内部呈现九箭九心结构的64切割面的钻石
CN106617537B (zh) 81切割面钻石
CN206101847U (zh) 围绕心形放射状十心十箭切工钻石
CN107087865B (zh) 一种具有心形影像效果的圆形钻石
CN202697980U (zh) 内部呈八心八箭的八边形钻石结构
CN107080335B (zh) 内部呈现偶数箭钻石的底部、钻石的加工方法及其钻石
CN104905503B (zh) 一种圆琢型心形影像钻石
CN103504734A (zh) 一种内部呈八心八箭的八边形钻石的制作方法
CN207220332U (zh) 磨砂心钻石及其亭部结构
CN109419109B (zh) 一种内部呈现十字星扉的钻石结构
CN207041108U (zh) 梅花形钻石
CN105639901A (zh) 一种公主方钻石的加工方法
CN211722086U (zh) 一种新雷地恩钻石
CN205947295U (zh) 内部呈现九箭九心结构的64切割面的钻石
CN109349752B (zh) 一种苹果形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CN208550233U (zh) 内部呈现十心十箭效果的91个刻面的钻石
CN208658081U (zh) 内部呈现十二心十二箭效果的109个刻面的钻石
CN107114873A (zh) 内部呈现奇数箭的钻石及加工方法
CN107259728B (zh) 内部呈现四叶草图案的钻石的加工方法及其四叶草钻石
CN207220333U (zh) 箭心钻石及其亭部结构
CN106954922B (zh) 内部呈现十心十皇冠效果的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CN212260718U (zh) 一种圆形钻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110

Address after: 2 building, 21 floor, Luohu District Water Bay Industrial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ity gold jewelry Howard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0D, dragon pearl garden, A Town, Buji Town,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Yu Huihu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