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01945B -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01945B
CN104301945B CN201410494766.XA CN201410494766A CN104301945B CN 104301945 B CN104301945 B CN 104301945B CN 201410494766 A CN201410494766 A CN 201410494766A CN 104301945 B CN104301945 B CN 1043019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ration
base station
timer
station side
state re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47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01945A (zh
Inventor
闫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9476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019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01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1945A/zh
Priority to ES15845057T priority patent/ES2793052T3/es
Priority to KR1020177007389A priority patent/KR101920294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5/078186 priority patent/WO2016045387A1/zh
Priority to JP2017515743A priority patent/JP6392981B2/ja
Priority to EP15845057.7A priority patent/EP3197208B1/en
Priority to US15/467,107 priority patent/US1042519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019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019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方法包括:检测小区中接入的用户设备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避免无线资源的浪费,减小UE掉话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确认模式定时器相关参数为基本的协议定义参数,这些参数是LTE基础网络的必设参数,但是这些参数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更好地适配网络中的话务情况,则直接影响网络资源的占用以及用户的业务感受。理论上:
轮询重传定时器时长=携带轮询标识位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空口传输时延+对端状态报告的调度时延+状态报告空口传输时延;
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长=状态报告空口传输时延+对端重传数据的调度时延+重传数据的空口传输时延。
以上公式中的空口传输时延可以认为是固定时间,则两个定时器的时长配置与状态报告的调度时延或重传数据的调度时延强相关。而网络中,调度时延与用户数相关,若用户数较多时(大话务场景),因调度用户增多,每个用户获取的调度机会的时间间隔也会变长,从而状态报告或重传数据的调度时延也会变长。
如果轮询重传定时器的配置值小于对端的调度间隔,则在对端的状态报告还没有获取调度机会而反馈之前,轮询重传定时器就会超时,触发没有必要的重传,而重传次数增加会增加RLC最大重传次数的概率,引起掉话。如果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配置值小于对端调度间隔,则在对端的重传数据还未获取调度机会反馈之前,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超时,又会再次向对端发送状态报告,浪费资源或可能造成对端二次发送重传数据。
以下行数据发送为例,即演进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数据给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描述轮询重传定时器设置不合理时的情况:
eNodeB发送携带轮询标志位的下行PDU数据给UE,同时启动轮询重传定时器;
UE收到了来自eNodeB的携带轮询标志位的下行PDU数据,并等待上行调度机会发送状态报告给eNodeB;
UE等待上行调度机会的时间超过了eNodeB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导致eNodeB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超时仍然未收到来自UE的状态报告,eNodeB认为UE没有收到下行PDU的数据,会再次重传携带轮询标志位的下行PDU数据给UE,此时的重传即为无效重传。
现有技术会造成不必要的RLC重传以及RLC状态报告的发送,浪费无线资源,同时因重传次数增多,增加了达到RLC最大重传次数而导致UE掉话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能够避免无线资源的浪费,减小UE掉话风险。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小区中接入的用户设备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是否为超时状态,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所述上行调度时间间隔,则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
检测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调整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时,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二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四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第三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检测小区中接入的用户设备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操作还包括:
当所述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当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操作还包括:
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是否为超时状态,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所述上行调度时间间隔,则检测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所述处理器将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所述处理器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则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二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操作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则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包括:
检测小区中接入的用户设备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当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RLC定时器为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是否为超时状态,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所述上行调度时间间隔,则检测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当所述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则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二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则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会检测小区中的接入的UE的数量,当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将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的RLC定时器的参数会根据当前小区中接入UE的数量进行调整,因此能够避免无线资源的浪费,减小UE掉话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站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站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站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基站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之前,先介绍一下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配置方法。在UE进行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及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建立过程中,基站需要进行基站侧和UE侧的初始的RLC定时器时长的配置,基站侧的RLC定时器时长由基站自行配置,UE侧的RLC定时器时长则需要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重定义消息发送给UE,UE在接收到该消息后,提取消息中携带的UE侧SRB或DRB的初始的RLC定时器参数完成初始配置。
现有技术中,在完成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配置之后,基站和UE侧的RLC定时器的时长将固定不再变化,这样会产生无线资源浪费及掉话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将基于上述基站侧和UE侧的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进行自适应调整。首先请参阅图1,本发明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基站检测小区中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具体实现中,可在UE进行SRB或DRB传输阶段,由基站检测小区中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102、当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基站将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具体实现中,预设增量可以在协议规定的最大时长与RLC定时器的当前时长之间的差值范围内取任意值。基站将把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后得到的时长作为RLC定时器的时长。
本实施例中,基站会根据网络中的UE数量对RLC定时器的参数进行调整,因此能够避免无线资源的浪费,减小UE掉话风险。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进行描述,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201、基站检测小区中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若超过,则执行步骤202,若不超过,则执行步骤203;
202、基站将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本实施例中的RLC定时器为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为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和/或为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为UE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预设增量可以在协议规定的最大时长与RLC定时器的当前时长之间的差值范围内取任意值。每个定时器增加的预设增量可以为相同的值,也可以为不同的值。增加预设增量后,每个定时器的时长仍在协议规定的最大时长范围内。
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及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由基站自行配置,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及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由基站通过将RRC重定义消息发送给UE,UE在接收到该消息后,提取消息中携带的UE侧的RLC定时器参数进行配置。基站和/或UE将把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后得到的时长作为RLC定时器的时长。
203、基站检测RLC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若否,则执行步骤204,若是,则进入步骤205结束处理;
204、基站将RLC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若RLC定时器的时长不是初始时长,说明在本次调整之前,基站已对RLC定时器的时长做过调整,而此时由于小区接入的UE的数量已经不超过预设数量阈值,因此,需要将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和/或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恢复为初始时长。
本实施例中,基站会根据网络中的UE数量对RLC定时器的参数进行调整,在UE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将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否则,在RLC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RLC定时器设置为初始时长,因此RLC定时器的时长能够更好的适配网络状况,避免无效的RLC重传以及状态报告的发送,节省无线资源的消耗,提升网络吞吐率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避免因RLC重传达到最大次数导致的UE的掉话。
上面的实施例介绍了针对基站侧及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及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长调整的一种方法,下面将介绍只针对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及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调整的另一种方法,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301、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是否为超时状态,和/或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若是,则执行步骤302,否则执行步骤307结束;
所述上行调度时间间隔为:基站为同一用户前后两次调度数据的时间间隔。
本实施例增加了判断基站侧的RLC定时器的时长状态的步骤,可以使得调整粒度更精细,使得对RLC定时器的调整更符合基站当前的状态需求。
302、检测小区中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03,否则执行步骤305;
303、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若否,则执行步骤304,否则执行步骤307结束;
304、将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和/或将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
第一预设增量及第二预设增量可以为相同值,也可以为不同值。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最大调整门限值,同样,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之后也不超过最大调整门限值。
305、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若否,则执行步骤306,否则执行步骤307结束;
306、将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初始时长。
若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说明基站之前对这些定时器的时长已做过调整,此步骤将把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恢复为初始时长。
具体实现中:
可选的,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若此时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了预设数量阈值,则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门限值,若没达到,则将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若此时接入的UE的数量未超过预设数量阈值,则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若否,则将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可选的,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若此时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了预设数量阈值,则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门限值,若没达到,则将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若此时接入的UE的数量未超过预设数量阈值,则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若否,则将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可选的,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若此时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了预设数量阈值,则需要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超过最大门限值和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门限值,然后将没有达到最大门限值的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将没有达到最大门限值的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若此时接入的UE的数量未超过预设数量阈值,则需要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和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然后将不为初始时长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将不为初始时长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报告禁止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种情况仅为举例描述,其他可能的实现情况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基站会根据网络中的UE数量对基站侧的RLC定时器的参数进行调整,这样基站侧的RLC定时器的时长能够更好的适配网络状况,避免无效的RLC重传以及状态报告的发送,节省无线资源的消耗。
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基站400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401,用于检测小区中接入的用户设备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第一调整单元402,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单元会根据网络中的UE数量对RLC定时器的参数进行调整,因此能够避免无线资源的浪费,减小UE掉话风险。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基站进行描述,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的基站500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501,用于检测小区中接入的用户设备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第一调整单元502,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第二检测单元503,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第二调整单元504,用于当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为进一步理解本实施例的基站,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施例的基站500内的各单元之间的交互过程,具体如下:
在UE进行SRB或DRB传输阶段,第一检测单元501检测小区中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若超过,则第一调整单元502将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本实施例中的RLC定时器为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为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和/或为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为UE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预设增量可以在协议规定的最大时长与RLC定时器的当前时长之间的差值范围内取任意值。每个定时器增加的预设增量可以为相同的值,也可以为不同的值。增加预设增量后,每个定时器的时长仍在协议规定的最大时长范围内。
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及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由第一调整单元502直接配置,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及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由第一调整单元502通过将RRC重定义消息发送给UE,UE在接收到该消息后,提取消息中携带的UE侧的RLC定时器参数进行配置。
另外,若小区中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预设数量阈值,则第二检测单元503检测RLC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若是,则结束调整,若否,说明在本次调整之前,第一调整单元502已对RLC定时器的时长做过调整则由第二调整单元504将RLC定时器的时长恢复为初始时长。
本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单元在接入的UE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将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否则,在RLC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第二调整单元将RLC定时器设置为初始时长,即本实施例中基站侧和/或UE侧的RLC定时器的参数会根据网络中的UE数量进行自适应调整,因此RLC定时器的时长能够更好的适配网络状况,避免无效的RLC重传以及状态报告的发送,节省无线资源的消耗,提升网络吞吐率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避免因RLC重传达到最大次数导致的UE的掉话。
下面介绍本发明基站的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的基站600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601,用于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是否为超时状态,和/或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
第一检测单元602,用于当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和/或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时,检测小区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第一调整单元603,用于当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将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第四检测单元604,用于当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和/或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第三调整单元605,用于当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和/或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轮询重传定时器初始时长,和/或将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初始时长。
另外,第一调整单元603包括检测子单元6031及调整子单元6032,其中:
检测子单元6031用于当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
调整子单元6032,用于当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时,将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和/或将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
本实施例增加了第三检测单元601,用来检测基站侧的RLC定时器的时长状态,可以使得调整粒度更精细,使得对RLC定时器的调整更符合基站当前的状态需求。
具体实现中:
可选地,第三检测单元601检测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若此时第一检测单元602检测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了预设数量阈值,则检测子单元6031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门限值,若没达到,则调整子单元6032将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若此时第一检测单元602检测到接入的UE的数量未超过预设数量阈值,则第四检测单元604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若否,则第三调整单元605将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可选地,第三检测单元601检测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若此时第一检测单元602检测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了预设数量阈值,则检测子单元6031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门限值,若没达到,则调整子单元6032将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若此时第一检测单元602检测到接入的UE的数量未超过预设数量阈值,则第四检测单元604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若否,则第三调整单元605将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可选地,第三检测单元601检测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且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若此时第一检测单元602检测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了预设数量阈值,则检测子单元6031需要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超过最大门限值和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门限值,然后调整子单元6032将没有达到最大门限值的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将没有达到最大门限值的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若此时第一检测单元602检测到接入的UE的数量未超过预设数量阈值,则第四检测单元604需要检测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和检测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然后第三调整单元605将不为初始时长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将不为初始时长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几种情况仅为举例描述,其他可能的实现情况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上述装置还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其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可参阅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基站侧的RLC定时器的参数会根据网络中的UE数量进行调整,因此基站侧的RLC定时器的时长能够更好的适配网络状况,避免无效的RLC重传以及状态报告的发送,节省无线资源的消耗。
下面介绍本发明基站的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基站700包括处理器701及存储器702,存储器7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701用于调用存储器702存储的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检测小区中接入的用户设备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可选地,处理器701执行的操作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当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可选地,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可选地,当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操作还包括:
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是否为超时状态,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所述上行调度时间间隔,则检测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可选地,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所述处理器将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所述处理器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则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
可选地,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二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操作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则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基站700还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其他功能,此处不再赘述,具体请参阅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会根据网络中的UE数量对RLC定时器的参数进行调整,这样RLC定时器的时长能够更好的适配网络状况,避免无效的RLC重传以及状态报告的发送,节省无线资源的消耗。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8)

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小区中接入的用户设备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是否为超时状态,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所述上行调度时间间隔,则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
检测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调整子单元,用于当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时,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二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四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第三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检测小区中接入的用户设备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操作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当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9.如权利要求7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操作还包括:
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是否为超时状态,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所述上行调度时间间隔,则检测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所述处理器将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所述处理器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则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二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操作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则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13.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小区中接入的用户设备UE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阈值;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当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时,将所述RLC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RLC定时器的初始时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LC定时器为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UE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和/或所述RLC定时器为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是否为超时状态,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小于上行调度时间间隔;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为超时状态,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小于所述上行调度时间间隔,则检测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是否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将无线链路控制RLC定时器的时长增加预设增量,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最大调整门限值,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没有达到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则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一预设增量,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第二预设增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一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增加所述第二预设增量之后不超过所述最大调整门限值。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接入的UE的数量不超过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检测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和/或检测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是否为初始时长;
若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和/或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不为初始时长,则将所述基站侧的轮询重传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轮询重传定时器的初始时长,和/或将所述基站侧的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的时长设置为所述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初始时长。
CN201410494766.XA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043019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4766.XA CN104301945B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ES15845057T ES2793052T3 (es) 2014-09-24 2015-05-04 Procedimiento de ajuste de duración para el temporizador y la estación base
KR1020177007389A KR101920294B1 (ko) 2014-09-24 2015-05-04 타이머의 길이 조절 방법 및 기지국
PCT/CN2015/078186 WO2016045387A1 (zh) 2014-09-24 2015-05-04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JP2017515743A JP6392981B2 (ja) 2014-09-24 2015-05-04 タイマの長さを調整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基地局
EP15845057.7A EP3197208B1 (en) 2014-09-24 2015-05-04 Duration adjusting method for timer and base station
US15/467,107 US10425197B2 (en) 2014-09-24 2017-03-23 Method for adjusting length of timer and base st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94766.XA CN104301945B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01945A CN104301945A (zh) 2015-01-21
CN104301945B true CN104301945B (zh) 2018-05-11

Family

ID=5232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4766.XA Active CN104301945B (zh) 2014-09-24 2014-09-24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425197B2 (zh)
EP (1) EP3197208B1 (zh)
JP (1) JP6392981B2 (zh)
KR (1) KR101920294B1 (zh)
CN (1) CN104301945B (zh)
ES (1) ES2793052T3 (zh)
WO (1) WO20160453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01945B (zh) 2014-09-24 2018-05-1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6658546A (zh) * 2015-10-29 2017-05-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控制层轮询定时器的时长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5939373B (zh) * 2016-01-29 2019-02-1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删除无效arp表项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0162A (zh) * 2003-08-01 2006-09-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能够提供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重发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请求消息的方法
CN101965009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10249563A1 (en) * 2010-04-09 2011-10-13 Simone Provvedi Dynamic Adaptation of Downlink RLC PDU Size
CN102726094A (zh) * 2010-01-22 2012-10-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控制设备、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3444224A (zh) * 2011-04-27 2013-12-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3716114A (zh) * 2012-09-28 201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业务中参数设置方法、终端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2383A (en) * 1995-09-14 1998-03-24 At&T Corp Traffic information estimation and reporting system
US6947394B1 (en) * 1999-04-09 2005-09-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US7227856B2 (en) * 2002-08-13 2007-06-05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for handling timers after an RLC reset or re-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214793B2 (ja) * 2003-02-19 2009-0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基地局、移動端末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再送タイムアウト時間決定方法
JP2005094429A (ja) * 2003-09-18 2005-04-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
KR101509251B1 (ko) * 2008-09-03 2015-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자원 요청 방법
US20120307668A1 (en) * 2010-02-16 2012-1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Which Enable Considering a Number of Active User Stations Linked Via Relays When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JP5760325B2 (ja) * 2010-03-29 2015-08-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1136705A1 (en) * 2010-04-26 2011-11-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setting and adjusting a parameter dependent on a round trip time
JP5724132B2 (ja) * 2010-09-07 2015-05-27 キリンテクノ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表面検査装置
JP2012231238A (ja) * 2011-04-25 2012-11-22 Ntt Docomo Inc 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071433B2 (en) * 2013-03-13 2015-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e-transmission of reconfiguration messages
GB2516975B (en) * 2013-08-09 2016-02-10 Broadcom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user equipment
CN104301945B (zh) * 2014-09-24 2018-05-11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06941397B (zh) * 2016-01-04 2020-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非授权频段上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0162A (zh) * 2003-08-01 2006-09-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能够提供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重发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请求消息的方法
CN101965009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726094A (zh) * 2010-01-22 2012-10-10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控制设备、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10249563A1 (en) * 2010-04-09 2011-10-13 Simone Provvedi Dynamic Adaptation of Downlink RLC PDU Size
CN103444224A (zh) * 2011-04-27 2013-12-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3716114A (zh) * 2012-09-28 2014-04-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业务中参数设置方法、终端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01351A1 (en) 2017-07-13
CN104301945A (zh) 2015-01-21
EP3197208A4 (en) 2017-08-30
JP6392981B2 (ja) 2018-09-19
KR20170043608A (ko) 2017-04-21
JP2017528090A (ja) 2017-09-21
US10425197B2 (en) 2019-09-24
KR101920294B1 (ko) 2018-11-20
EP3197208A1 (en) 2017-07-26
EP3197208B1 (en) 2020-03-25
ES2793052T3 (es) 2020-11-12
WO2016045387A1 (zh) 2016-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8308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873229B (zh) 处理随机接入程序的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US84280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carrier status
CN104411014B (zh) WTRU、eNB、以及由WTRU实施的用于重配置持续资源的方法
EP263495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JP2017528082A (ja) Lte−uにおける媒体アクセス制御
EP3280212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s
WO20150620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and scheduling request with dual connectivity
WO2017118142A1 (zh) 在非授权频段上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11797A (zh) 用于提供小区重选的方法和装置
EP228259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request
CN104301945B (zh) 一种定时器时长调整方法及基站
CN113039734A (zh) 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10089060A (zh) 不具有始终在线的反馈的即时上行链路接入
CN102547952B (zh) 随机接入信道的前导初始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EP3603299B1 (en) Setting of back-off time
WO2022006914A1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harq-ack的反馈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586853B (zh) 上行连续重复传输的终止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8809540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2751655B (zh) 上行载波聚合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EP3277031B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power control for multiple time intervals
US2018035919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rela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166367A1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non-access stratum procedure
CN103974390B (zh) Drx模式的启动方法、用户设备、基站及系统
CN105406949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