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9584A - 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9584A
CN104299584A CN201410513858.8A CN201410513858A CN104299584A CN 104299584 A CN104299584 A CN 104299584A CN 201410513858 A CN201410513858 A CN 201410513858A CN 104299584 A CN104299584 A CN 104299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iquid crystal
crystal panel
pixel
pola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138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至扬
吴政宇
陈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5138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9958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99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95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该液晶面板具有两种不同的驱动模式。该驱动方法包括:检测当前帧对应的一第一驱动模式;根据所检测的第一驱动模式,获取当前帧对应的各个子像素的极性信息;在所述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中,将所述液晶面板从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切换为一第二驱动模式;以及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式,确定是否在所述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中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藉由检测1V/(2V+1)的切换顺序来控制是否执行极性切换,以避免出现电荷累积所引起的画面闪烁现象,提升面板的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液晶分子不能够一直固定在某一个电压不变,否则时间久了,即使将电压取消掉,液晶分子会因为特性的破坏,而无法再因应电场的变化来转动,以形成不同的阶。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电压分为两种极性,一个是正极性,另一个是负极性。当显示电极的电压高于公用电极(common electrode)电压时,就称之为正极性;当显示电极的电压低于公用电极的电压时,就称之为负极性。不管是正极性或是负极性,都会有一组相同亮度的灰阶。施加在液晶分子上的电场是有方向性的,若在不同的时间以相反方向的电场施加在液晶上,则称为“极性反转”。在大部分情况下,由于两电极的间距为常数,电场方向对应到电位差的正负,因此极性反转也意味着对液晶分子施加正值和负值的电位差。
此外,当观看液晶显示器的画面上时,画面可能会出现闪烁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Flicker(闪烁)现象。一般来说,常见的像素阵列极性反转方法包括:帧反转、列反转、行反转和点反转。其中,帧反转是在一个帧写入结束,下一个帧写入开始前,整帧中的像素所存储的电压极性都是相同的;行反转是同一行的像素所存储的电压极性都是相同的;列反转是同一列的像素所存储的电压极性都是相同的;点反转是每个像素所存储的电压极性都与其上下左右相邻像素的极性相反。由上述四种极性反转的定义可知,Flicker现象最容易发生在使用帧反转的极性变换方式,因为帧反转时整个画面都是同一极性,当这次画面是正极性时,下次整个画面就都变成了是负极性。
为了解决画面闪烁现象,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于,采用逐帧(Frame by Frame)极性变换方式的切换。例如,前一帧为1V点反转方式,则后一帧采用(2V+1)点反转方式,二者交错且逐帧地对像素阵列中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操作。然而,由于1V/(2V+1)切换后,容易导致多列垂直的数据线的极性未被切换,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垂直列中的子像素的极性不变化,造成电荷累积。一旦停止切换,将造成正极性的总电场强度大于负极性的总电场强度,因子像素的亮度取决于电场的强度,当正极性与负极性各自的电场强度不同时,仍然会出现画面闪烁现象。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液晶面板在驱动像素阵列进行极性转换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可改善画面闪烁情形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适于改善所述液晶面板的画面闪烁现象,所述液晶面板具有两种不同的驱动模式,该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当前帧对应的一第一驱动模式;
根据所检测的第一驱动模式,获取当前帧对应的各个子像素的极性信息;
在所述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中,将所述液晶面板从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切换为一第二驱动模式;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式,确定是否在所述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中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当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为1V点反转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为(2V+1)点反转方式时,所述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需要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当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为(2V+1)点反转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为1V点反转方式时,所述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无需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于第N帧和第(N+2)帧中,所述液晶面板采用同一驱动模式对各个子像素进行驱动且所有子像素的极性互为相反极性,N为自然数。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每一帧对应于一6×8像素矩阵,所述液晶面板在第N帧和第(N+2)帧采用1V点反转方式,并且第一行子像素在第N帧依次为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和负极性。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每一帧对应于一6×8像素矩阵,所述液晶面板在第N帧和第(N+2)帧采用(2V+1)点反转方式,且第一行子像素在第N帧依次为负极性、正极性、正极性、负极性、负极性、正极性、正极性和负极性。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当子像素呈现正极性时,对应的数据电压为10V,共通电压为6V,电场方向从像素电极到共通电极。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当子像素呈现负极性时,对应的数据电压为2V,共通电压为6V,电场方向从共通电极到像素电极。
采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首先检测当前帧对应的一第一驱动模式,然后根据所检测的第一驱动模式,获取当前帧对应的各个子像素的极性信息,接着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将液晶面板从第一驱动模式切换为一第二驱动模式,最后根据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确定是否在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中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藉由检测1V/(2V+1)的切换顺序来控制是否执行极性切换,以避免出现电荷累积所引起的画面闪烁现象,提升面板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的液晶面板采用逐帧驱动方式时,其像素阵列的各个子像素的极性分布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在理想状态下,子像素处于正极性和负极性时的电场强度和电场方向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在电荷累积时,子像素处于正极性和负极性时的电场强度和电场方向示意图;
图4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框图;以及
图5A至图5D示出图4的液晶面板采用逐帧驱动方式时,其像素阵列的各个子像素在第1帧到第4帧的极性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发明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的液晶面板采用逐帧驱动方式时,其像素阵列的各个子像素的极性分布示意图。
参照图1,该液晶面板包括一像素阵列,例如,该像素阵列为多个子像素构成的矩阵。例如,该子像素矩阵为一8*8的矩阵,其中的像素行依次标记为L1~L8,像素列依次标记为C1~C8。在图1中,液晶面板采用逐帧(Frame by Frame)的驱动方式对像素阵列中的各个子像素进行驱动,Frame 1为1V点反转驱动模式,Frame 2为(2V+1)点反转驱动模式,Frame3为1V点反转驱动模式。亦即,从Frame 1到Frame 2采用的是1V/(2V+1)的模式切换,而Frame 2到Frame 3采用的是(2V+1)/1V的模式切换。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1V驱动模式与2V+1驱动模式交错且逐帧地对像素阵列中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操作,然而,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阵列中的某些垂直列中的子像素的极性不变化,造成电荷累积。如图1所示,在Frame 1中,第C3列的子像素依次为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第C4列的子像素依次为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在Frame 2中,第C3列的子像素仍然为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且第C4列的子像素仍然为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同样,Frame 3中的第C3列和第C4列的子像素的极性也未变化。如此一来,这些子像素上的电荷累积将造成正极性的总电场强度大于负极性的总电场强度,由于子像素的亮度取决于电场的强度,当正极性与负极性各自的电场强度不同时,就出现画面闪烁现象。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在理想状态下,子像素处于正极性和负极性时的电场强度和电场方向示意图。
参照图2a和图2b,在理想状态下,当子像素处于正极性时,数据电压为10V,共通电压为6V,电场E的方向从数据电压所在的基板到共通电压所在的基板。当子像素处于负极性时,数据电压从10V切换为2V,共通电压仍为6V,此时电场E的方向从共通电压所在的基板到数据电压所在的基板。子像素为正极性时,两基板间的电压差为+4V(即,10V-6V);子像素为负极性时,两基板间的电压差为-4V(即,2V-6V)。由于正极性时的电场强度与负极性时的电场强度相同,则液晶面板的子像素并不会出现闪烁现象。
图3a和图3b分别示出在电荷累积时,子像素处于正极性和负极性时的电场强度和电场方向示意图。
参照图3a、图3b并结合图1,当子像素处于正极性时,共通电压为6V,像素电压为2V,电场E的方向从共通电压所在的基板到像素电压所在的基板。与此同时,由于电荷累积效应,在靠近共通电压的基板一侧残留有正电荷,而在靠近像素电压的基板一侧残留有负电荷,由正电荷与负电荷所形成的电场E1的方向从共通电压到像素电压。因此,上述残留的正电荷与负电荷形成的电场E1叠加在电场E上使得正极性时的总电场强度增加。
相比之下,当子像素处于负极性时,像素电压从2V切换为10V,共通电压仍为6V,此时电场E的方向从像素电压所在的基板到共通电压所在的基板,由于电荷累积效应,在靠近共通电压的基板一侧残留有正电荷,而在靠近像素电压的基板一侧残留有负电荷,由正电荷与负电荷所形成的电场E2的方向从共通电压到像素电压。因此,上述残留的正电荷与负电荷形成的电场E2与电场E的方向相反,使得负极性时的总电场强度减弱。由于正极性时的总电场强度与负极性时的电场强度并不相同,液晶面板的子像素就会出现闪烁现象。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图4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框图。图5A至图5D示出图4的液晶面板采用逐帧驱动方式时,其像素阵列的各个子像素在第1帧到第4帧的极性分布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该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中,首先执行步骤S101,检测当前帧对应的一第一驱动模式。然后执行步骤S103,根据所检测的第一驱动模式,获取当前帧对应的各个子像素的极性信息(如,正极性或负极性)。接着执行步骤S105,在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中,将液晶面板从第一驱动模式切换为一第二驱动模式。最后执行步骤S107,根据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确定是否在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中对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
在一具体实施例,当第一驱动模式为1V点反转方式,第二驱动模式为(2V+1)点反转方式时,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需要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如图5A和图5B,Frame 1对应于1V点反转方式,第一列C1的子像素的极性依次为“+-+-+-+-”,Frame 2对应于(2V+1)点反转方式,第一列C1的子像素的极性变换为“-+-+-+-+”,从Frame 1到Frame 2为1V/(2V+1)时,Frame 2需要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同样地,从Frame 3到Frame 4也为1V/(2V+1)切换时,Frame 4需要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
在一具体实施例,当第一驱动模式为(2V+1)点反转方式,第二驱动模式为1V点反转方式时,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无需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如图5B和图5C,Frame 2对应于(2V+1)点反转方式,第一列C1的子像素的极性依次为“-+-+-+-+”,Frame 3对应于1V点反转方式,第一列C1的子像素的极性仍然为“-+-+-+-+”,极性并未改变。由于Frame 1、Frame 2和Frame 3中的任意一个像素列的子像素出现了一次极性变化,因而并不会出现电荷累积所引起的画面闪烁现象。此外,在Frame 1和Frame 3中,液晶面板采用同一驱动模式(1V)对各个子像素进行驱动且所有子像素的极性互为相反极性。类似地,在Frame 2和Frame 4中,液晶面板采用同一驱动模式(2V+1)对各个子像素进行驱动且所有子像素的极性互为相反极性。需说明的是,上述仅以第一列的子像素来举例说明,但实际的子像素的极性变化可参照图5A至图5D所示。
采用本发明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首先检测当前帧对应的一第一驱动模式,然后根据所检测的第一驱动模式,获取当前帧对应的各个子像素的极性信息,接着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将液晶面板从第一驱动模式切换为一第二驱动模式,最后根据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确定是否在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中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藉由检测1V/(2V+1)的切换顺序来控制是否执行极性切换,以避免出现电荷累积所引起的画面闪烁现象,提升面板的显示品质。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适于改善所述液晶面板的画面闪烁现象,所述液晶面板具有两种不同的驱动模式,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当前帧对应的一第一驱动模式;
根据所检测的第一驱动模式,获取当前帧对应的各个子像素的极性信息;
在所述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中,将所述液晶面板从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切换为一第二驱动模式;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驱动模式和所述第二驱动模式,确定是否在所述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中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为1V点反转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为(2V+1)点反转方式时,所述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需要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为(2V+1)点反转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为1V点反转方式时,所述当前帧紧邻的下一帧无需对第一列的子像素进行极性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N帧和第(N+2)帧中,所述液晶面板采用同一驱动模式对各个子像素进行驱动且所有子像素的极性互为相反极性,N为自然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帧对应于一6×8像素矩阵,所述液晶面板在第N帧和第(N+2)帧采用1V点反转方式,并且第一行子像素在第N帧依次为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负极性、正极性和负极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帧对应于一6×8像素矩阵,所述液晶面板在第N帧和第(N+2)帧采用(2V+1)点反转方式,且第一行子像素在第N帧依次为负极性、正极性、正极性、负极性、负极性、正极性、正极性和负极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子像素呈现正极性时,对应的数据电压为10V,共通电压为6V,电场方向从像素电极到共通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子像素呈现负极性时,对应的数据电压为2V,共通电压为6V,电场方向从共通电极到像素电极。
CN201410513858.8A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 Pending CN1042995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3858.8A CN104299584A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13858.8A CN104299584A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9584A true CN104299584A (zh) 2015-01-21

Family

ID=52319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13858.8A Pending CN104299584A (zh) 2014-09-29 2014-09-29 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9958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6591A (zh) * 2017-04-28 2017-09-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459187A (zh) * 2019-08-15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器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6591A (zh) * 2017-04-28 2017-09-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7146591B (zh) * 2017-04-28 2019-10-2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459187A (zh) * 2019-08-15 2019-1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器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83789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9093042B2 (en) Transparent display apparatus
RU2619813C1 (ru) Подложка матрицы и жидкокристаллическая панель
US903045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EP2696336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00194789A1 (en) Partial image update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CN102725676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2269487B1 (ko)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 장치
US2020024953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the same
TWI711306B (zh) 電光顯示器及其驅動方式
WO2019119881A1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CN10551118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50187292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70103723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5489183A (zh) 一种用于液晶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
US2008015812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050446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2011009605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4238165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WO2017033341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4299584A (zh) 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4575432A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392702A (zh) 一种液晶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8109595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驱动装置
KR102659779B1 (ko) 전기 광학 디스플레이들을 구동하기 위한 방법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