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97871B - 光纤互连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互连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97871B
CN104297871B CN201310306239.7A CN201310306239A CN104297871B CN 104297871 B CN104297871 B CN 104297871B CN 201310306239 A CN201310306239 A CN 201310306239A CN 104297871 B CN104297871 B CN 1042978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optical fiber
instruction state
indicato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62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97871A (zh
Inventor
朱槐圣
童朝阳
张伟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062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97871B/zh
Priority to PCT/IB2014/063028 priority patent/WO2015008201A1/en
Priority to US14/906,146 priority patent/US20160173193A1/en
Priority to EP14766206.8A priority patent/EP3022853A1/en
Publication of CN104297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78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978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978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13Patch panels for monitoring, interconnecting or testing circuits, e.g. patch bay, patch field or jack field; Patching modules
    • H04Q1/135Patch panels for monitoring, interconnecting or testing circuits, e.g. patch bay, patch field or jack field; Patching modules characterized by patch cord details
    • H04Q1/136Patch panels for monitoring, interconnecting or testing circuits, e.g. patch bay, patch field or jack field; Patching modules characterized by patch cord details having patch field management or physical layer management arrangements
    • H04Q1/138Patch panels for monitoring, interconnecting or testing circuits, e.g. patch bay, patch field or jack field; Patching modules characterized by patch cord details having patch field management or physical layer management arrangements using RF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3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identification of connection, e.g. right plug to the right socket or full engagement of the mating par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纤互连系统,用于在至少一个对象对之间建立光纤互连,光纤互连系统包括:至少一根光纤,每根光纤的两端都分别集成有一个标签,每根光纤的两个标签内都写入相同且唯一的匹配码或分别写入不同但一一对应的匹配码;多个读取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读取插入各个端口的光纤的标签内的匹配码;多个指示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显示相应的端口的状态;和服务器管理系统,处理从每个对象读取的数据并控制每个指示器的指示状态。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多个对象之间建立光纤互连的方法。本发明利用服务器管理技术,标签识别技术及指示器不同指示状态,通过指示器的不同指示状态来指引现场操作人员在一个对象对的两个对象处同时对跳纤进行快速盲插安装。

Description

光纤互连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多个设备或同一设备的不同区域之间建立正确的光纤互连的系统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地批量安装跳纤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光纤配线系统的跳纤安装及维护,特别是跳纤的批量安装。
背景技术
传统的跳纤布线系统对跳纤的区分依赖于每根跳纤上附带的序列编号标签或印刷,同时对连接端口的辨别也依赖于端口的编号标签或印刷,某些产品甚至没有设计端口编号仅依赖于先后顺序区分。在实际安装跳纤时,操作人员大多需要完成三个步骤:首先查看跳纤安装列表,再对跳纤编号进行视觉识别,最后找到相应安装端口把跳纤插入;每个步骤都需要操作人员细心辨认文字,易引起视觉疲劳;而编号标签或印刷往往存在字迹模糊和/或缺损及无法经受恶劣环境等因素的问题,甚至安装现场的灯光效果这些都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辨认及判断等。同时,现场操作人员若发生错误安装也无法及时发现,而且对跳纤进行后期维护及跳纤互连变更等情况也同样会遇到如上所述的不便。
射频识别(RFID)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电学或光学的物理接触。无线电讯号对目标的识别是通过读取器发射的无线电频率电磁场与物品上的射频标签相互作用,从而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射频标签获取并且通过相关链路传送到目标器件,达成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的物理位置。射频标签可以设计成能从读取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得到能量,本身不需要电池;也有射频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射频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识别距离可达数米。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可以设置在被追踪/识别物体表面,也可以嵌入被追踪/识别物体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多个设备或同一设备的不同区域之间智能地批量安装互连光纤的系统和方法,其不需要预先区分光纤顺序、端口顺序、安装先后顺序,能够实现端口之间的快速盲插安装。该系统的特点还在于可实现由两名现场安装人员分别在两个待批量连接的对象处同时进行安装操作实现加倍的安装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纤互连系统,用于在至少一个对象对之间建立光纤互连,所述光纤互连系统包括:
至少一根光纤,每根光纤的两端都分别集成有一个标签,每根光纤的两个标签内都写入相同且唯一的匹配码或分别写入不同但一一对应的匹配码,光纤布置在对象对之间,每根光纤包括靠近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的一个对象的第一端和靠近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的另一个对象的第二端,光纤的第一端用于插入到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光纤的第二端用于插入到另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
多个读取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读取插入各个端口的光纤的标签内的匹配码;
多个指示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显示相应的端口的状态;和
服务器管理系统,处理从每个对象读取的数据并控制每个指示器的指示状态,
其中,在插入光纤之前,服务器管理系统在需要互连的对象对的所有待连接端口之间建立正确的一一对应的互连关系,并且将对象对的所有待连接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一指示状态;
在对象对的两个对象处同时随机地插入光纤,其中,光纤先随机地插入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并且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已插入的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并使已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以及将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正确互连的另一端口关联,并且将已经与匹配码关联的端口和另一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
当两个对象中的任一个对象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光纤随机地插入指示器呈第二指示状态的端口,并且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与当前插入的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当前插入的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并判断当前插入的端口是否为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如果不是,则将当前插入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并将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当前插入的光纤从当前插入的端口中拔出并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
当光纤的一端插入一个对象中呈第一指示状态的某个端口后另一端又被插入另一个对象中呈第一指示状态的某个端口,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该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光纤另一端的标签的匹配码,并判断出该光纤的匹配码已经关联另一个对象中的某个其他端口且当前端口并未关联任何光纤的匹配码,因此服务器将当前插入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并将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当前插入的光纤从当前插入的端口中拔出并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在当前端口的光纤被拔出后,该端口的指示器再次被恢复成第一指示状态,并且
所述第一指示状态、所述第二指示状态、所述第三指示状态和所述第四指示状态各不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实施例,在一端已插入一个对象的光纤的另一端正确地插入到另一个对象的与该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另一端口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当前插入的另一个对象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并在预定时间间隔之后,熄灭或关闭已经正确互连的一对端口的指示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当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如果将一端不是已插入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的一根光纤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对象的任一个待连接的端口中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另一个对象的其它未插入光纤的待连接的端口的指示器全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应当根据另一个对象的这种指示状态,从另一个对象移除这根光纤并在此次连接任务中不再使用此根光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当多根光纤的一端同时错误地插入一个对象的多个待连接的端口中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该对象的当前已插入多根不匹配的光纤的多个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同时将该对象的其它未插入光纤的待连接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应当根据该对象的这种指示状态,从该对象移除这些不匹配的光纤直至仅剩下一根不匹配的光纤,当仅剩下一根不匹配的光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该对象的与剩下的一根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所述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该光纤正确地插入该对象的与该剩下的一根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指示器为显示灯、显示器、发声器和振动器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指示器为LED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指示状态为慢闪、频率大于慢闪的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一种,所述快慢闪是指前半周期等于一个快闪周期、后半周期等于一个慢闪周期;所述第二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另一种;所述第三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指示状态的一种;并且所述第四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不同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指示状态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指示状态为慢闪,所述第二指示状态为常亮,所述第三指示状态为快闪,所述第四指示状态为快慢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被布置成不便于一个操作人员对两个对象同时操作,如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被布置成在一个对象处不能看到或接触到另一个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分别位于房间的不同区域或不同的房间、楼层、建筑物、小区、街道、城市或国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每个标签内含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用于区别每个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服务器管理系统仅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需要互连的所有对象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服务器管理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单元;和设置在所述多个对象和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之间的一级或多级中间处理单元,所述中间处理单元与各个对象和中央处理单元通信,用于监测各个对象的端口的状态和控制指示器的指示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标签为RFID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对象对为两个不同设备或者为同一设备的不同区域或不同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设备为光纤配线设备,所述光纤为跳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至少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是与服务器管理系统实时连接的便携式设备的端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至少一个对象对之间建立光纤互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提供一个光纤互连系统,所述光纤互连系统包括:
至少一根光纤,每根光纤的两端都分别集成有一个标签,每根光纤的两个标签内都写入相同且唯一的匹配码或分别写入不同但一一对应的匹配码,光纤布置在对象对之间,每根光纤包括靠近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的一个对象的第一端和靠近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的另一个对象的第二端,光纤的第一端用于插入到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光纤的第二端用于插入到另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
多个读取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读取插入各个端口的光纤的标签内的匹配码;
多个指示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显示相应的端口的状态;和
服务器管理系统,处理从每个对象读取的数据并控制每个指示器的指示状态;
S200:在插入光纤之前,服务器管理系统在需要互连的对象对的所有待连接端口之间建立正确的一一对应的互连关系,并且将对象对的所有待连接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一指示状态;和
S300:在对象对的两个对象处同时随机地插入光纤,其中,光纤先随机地插入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并且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已插入的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并使已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以及将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正确互连的另一端口关联,并且将已经与匹配码关联的端口和另一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
当两个对象中的任一个对象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光纤随机地插入指示器呈第二指示状态的端口,并且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与当前插入的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当前插入的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并判断当前插入的端口是否为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如果不是,则将当前插入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并将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当前插入的光纤从当前插入的端口中拔出并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
当光纤的一端插入一个对象中呈第一指示状态的某个端口后另一端又被插入另一个对象中呈第一指示状态的某个端口,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该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光纤另一端的标签的匹配码,并判断出该光纤的匹配码已经关联另一个对象中的某个其他端口且当前端口并未关联任何光纤的匹配码,因此服务器将当前插入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并将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当前插入的光纤从当前插入的端口中拔出并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在当前端口的光纤被拔出后,该端口的指示器再次被恢复成第一指示状态,
所述第一指示状态、所述第二指示状态、所述第三指示状态和所述第四指示状态各不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实施例,在一端已插入一个对象的光纤的另一端正确地插入到另一个对象的与该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另一端口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当前插入的另一个对象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并在预定时间间隔之后,熄灭或关闭已经正确互连的一对端口的指示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当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如果将一端不是已插入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的一根光纤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对象的任一个待连接的端口中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另一个对象的其它未插入光纤的待连接的端口的指示器全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应当根据另一个对象的这种指示状态,从另一个对象移除这根光纤并在此次批量连接任务中不再使用此根光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当多根光纤的一端同时错误地插入一个对象的多个待连接的端口中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该对象的当前已插入多根不匹配的光纤的多个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同时将该对象的其它未插入光纤的待连接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应当根据该对象的这种指示状态,从该对象移除这些不匹配的光纤直至仅剩下一根不匹配的光纤,当仅剩下一根不匹配的光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该对象的与剩下的一根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所述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该光纤正确地插入该对象的与该剩下的一根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指示器为显示灯、显示器、发声器和振动器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指示器为LED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指示状态为慢闪、频率大于慢闪的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一种,所述快慢闪是指前半个周期的频率等于快闪后半个周期的频率等于慢闪;所述第二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另一种;所述第三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指示状态的一种;并且所述第四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不同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指示状态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指示状态为慢闪,所述第二指示状态为常亮,所述第三指示状态为快闪,第四指示状态为快慢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被布置成不便于一个操作人员对两个对象同时操作,如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被布置成在一个对象处不能看到或接触到另一个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分别位于房间的不同区域或不同的房间、楼层、建筑物、小区、街道、城市或国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每个RFID标签内含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用于区别每个RFID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服务器管理系统仅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需要互连的所有对象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服务器管理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单元;和设置在所述多个对象和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之间的一级或多级中间处理单元,所述中间处理单元与各个对象和中央处理单元通信,用于监测各个对象的端口的状态和控制指示器的指示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标签为RFID标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对象对为两个不同设备或者为同一设备的不同区域或不同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所述设备为光纤配线设备,所述光纤为跳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实施例,至少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是与服务器管理系统实时连接的便携式设备的端口。
本发明利用服务器管理技术,标签识别技术及指示器不同指示状态,通过指示器的不同指示状态来指引现场操作人员对光纤位置的准确安装。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批量安装跳纤的系统和方法,该发明可实现在多个设备间或一个设备的不同区域间快速地批量安装跳纤而不用担心设备间的安装距离及人员的误操作。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服务器的服务管理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及LED灯位置指示等,通过LED指示状态来指导现场操作人员对跳纤位置的准确安装。同时系统也可以实时监测各端口的状态并提供报告。
该系统能显著地确保现场操作人员的第一时间安装正确以及提升安装的效率,消除误操作及返工、减轻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对于后期维护也遵循类似方法通过LED显示引导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规划好的维护动作。现有的安装技术不具备以上特点而完全依赖于现场操作人员对端口及跳纤上文字的识别,耗时、易产生误操作且无法及时发现,后期的维护也很不方便,导致安装、维护低效及成本高。
本发明的前述示例性的光纤互连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于,可以在需要互连的一对设备处同时进行跳纤的快速盲插安装,并且在每个设备上安装跳纤一端到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不需要预先区分跳纤顺序、端口顺序、安装先后顺序,从而能够实现跳纤的一端在每一个设备的这些端口的快速盲插安装;在每个设备上安装跳纤的另一连接头时,先利用RFID识别技术对跳纤的身份进行识别,再通过与端口相对应的LED显示来确定跳纤的安装目标位置,对跳纤另一连接头的逐一安装来实现所有跳纤的完整安装。该系统的特点还在于可实现由两名现场安装人员分别在两个设备间同时进行安装操作实现加倍的安装速度。
该示例性的光纤互连系统中使用的跳纤两端都集成有RFID标签,每个RFID标签内含有唯一的识别ID,每根跳纤的两个RFID标签内都写入相同且唯一的匹配码或分别写入不同但一一对应的匹配码。在设备上的每个接入端口附近都有对应的RFID标签识别天线来读取标签内的识别码和匹配码,在每个端口的附近有一一对应的LED来指示该端口的状态,LED可以有多种指示状态来指示对应端口的操作等。该系统还包含有服务器来处理从这些设备读取的数据及控制LED的指示状态等,当然也可根据需要在各个设备和服务器中间布置一级或多级中间处理单元用于监测设备端口状态,控制LED显示等。
请注意,在本发明中提到的盲插安装仅指对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的不分端口先后循序不区分跳纤的快速安装,而在已经完成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的安装之后,对指示器呈不同于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的安装是要在指示器的指引下的指导安装,而不能认为是盲插安装。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实施例的光纤配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和
图2显示在图1中的设备A的待连接的端口与设备B的待连接的端口之间建立正确的一一对应的互连关系的一个实施例;
图3显示将随机插入图1的设备A的端口中的光纤的匹配码与设备A和设备B的对应端口相互关联在一起的示意图;和
图4为在设备A的待连接的端口与设备B的待连接的端口之间建立正确光纤互连的基本流程控制图,其中详细显示了针对多种错误的系统错误管理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图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实施例的光纤配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整个光纤配线系统主要包括多个独立的设备(本文称之为对象),例如设备A、设备B、…、设备X。
如图1所示,每个设备具有用于连接光纤的多个端口,这多个端口可以排列成端口阵列。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设备A具有端口A1、端口A2、…、端口AM,其中M是大于2的正整数。设备B具有端口B1、端口B2、…、端口BN,其中N是大于2的正整数。设备X具有端口X1、端口X2、…、端口XK,其中K是大于2的正整数。
在实际应用时,整个光纤配线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之间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光纤互连。因此,在本发明中,还为整个光纤配线系统提供了一套用于高效地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光纤互连操作的光纤互连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需要互连的一对设备可以被布置成不便于一个操作人员对两个对象同时操作如在一个设备处无法看到或接触到另一个设备。例如,需要互连的一对设备分别设置在房间的不同区域或不同的房间、楼层、建筑物、小区、街道、城市或国家。这样,由于需要互连的一对设备之间的距离较远,例如,从几米到数千公里,对于这种情况,在需要互连的一对设备处分别进行光纤的快速盲插安装,当然,为了提高安装效率,最好是两名现场操作人员分别在需要互连的一对设备处同时进行光纤的快速盲插安装。
请注意,本发明的光纤互连系统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在同一设备的多个不同区域或模块(本文称之为对象)之间建立光纤互连。例如,在前述同一设备中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具有用于光纤连接的多个端口,这些端口在各自的区域中可以排列成端口阵列。
本发明的光纤互连系统主要包括:至少一根光纤,每根光纤的两端都分别集成有一个标签,每根光纤的两个标签内都写入相同且唯一的匹配码或分别写入不同但一一对应的匹配码,光纤布置在对象对之间,每根光纤包括靠近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的一个对象的第一端和靠近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的另一个对象的第二端,光纤的第一端用于插入到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光纤的第二端用于插入到另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多个读取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读取插入各个端口的光纤的标签内的匹配码;多个指示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显示相应的端口的状态;和服务器管理系统,处理从每个对象读取的数据并控制每个指示器的指示状态。
在图1所示的实例性实施例中,用于连接的每根跳纤或光纤(未图示)的两端都分别集成有一个RFID标签,每根光纤的两个RFID标签内都写入相同且唯一的匹配码。
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每根光纤的两个RFID标签内分别写入不同但一一对应的匹配码,例如,在一根光纤的一端的RFID标签内写入匹配码C1A,而在另一端的RFID标签内写入匹配码C1B,这样,可以根据每个匹配码的前两个字符C1来将同一根光纤的两个不同的匹配码联系在一起,并且还可以根据每个匹配码的最后一个字符A或B来确定是同一根光纤的哪一端。
可选地,每个RFID标签内可以含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用于区别每个RFID标签。
在图1所示的实例性实施例中,在设备A的每个待连接的端口(或称之为第一端口)处都设置有一个对应的RFID阅读器天线,用于读取插入各个端口的光纤的RFID标签内的匹配码,这些RFID阅读器天线排列成RFID阅读器天线阵列。同时,在设备A的每个待连接的端口处都设置有一个对应的指示器LEDA1、LEDA2、…、LEDAM,用于显示相应的端口的状态。
类似地,在图1所示的实例性实施例中,在设备B的每个待连接的端口(或称之为第二端口)处都设置有一个对应的RFID阅读器天线,用于读取插入各个端口的光纤的RFID标签内的匹配码,这些RFID阅读器天线排列成RFID阅读器天线阵列。同时,在设备B的每个待连接的端口处都设置有一个对应的指示器LEDB1、LEDB2、…、LEDBN,用于显示相应的端口的状态。
类似地,在图1所示的实例性实施例中,在设备X的每个待连接的端口处都设置有一个对应的RFID阅读器天线,用于读取插入各个端口的光纤的RFID标签内的匹配码,这些RFID阅读器天线排列成RFID阅读器天线阵列。同时,在设备X的每个待连接的端口处都设置有一个对应的指示器LEDX1、LEDX2、…、LEDXK,用于显示相应的端口的状态。
尽管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每根跳纤的两端都分别集成有一个RFID标签,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在每根跳纤的两端都分别粘贴或印刷有一个条形码、数字标识、图像标识等其它适于电子设备自动读取的标签。相应地,读取器也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RFID阅读器天线,读取器可以为条形码读取器、数字标识读取器、图像标识读取器等其它能够自动读取标签内容的电子设备或器件。
尽管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指示器采用了LED指示灯,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指示器还可以为显示器、发声器和振动器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这样,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视觉、听觉或触觉来感知光纤应当插入哪个端口。
此外,请继续参见图1,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计算机服务器管理系统作为中央处理单元,用于处理从各个设备读取的数据并控制各个指示器的指示状态。
如图1所示,除了中央处理单元之外,图示的光纤互连系统还包括位于各个设备和中央处理单元之间的至少一个一级或多级中间处理单元,该中间处理单元与各个设备和中央处理单元通信,用于监测各个设备的端口的状态和控制各个指示器的指示状态。
请注意,本发明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中间处理单元不是必须的,即,本发明的光纤互连系统也可以仅包括与各个设备直接通信的一个中央处理单元,而不包括任何中间处理单元。
请注意,在本发明中,每个设备的待连接的端口还可以是与计算机服务器管理系统实时连接的便携式设备的端口。例如,如图1所示,每个设备的待连接的端口还可以是与计算机服务器管理系统无线或有线连接的便携式阅读器的端口。在本发明的该实例性实施例中,便携式设备的主要目的是便于现场安装人员快速识别跳纤并通过服务器管理系统来指导跳纤的安装。比如现场安装人员在另一对象安装跳纤时可将跳纤先插入便携式设备的端口,再在LED灯指导下插入到正确的端口位置。当然,便携式设备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用于扩展每个设备的待连接端口的数量。便携式设备与计算机服务器管理系统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
下面以在设备A和设备B之间建立光纤互连为例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光纤互连系统的操作过程。
首先,根据设备A和设备B之间的跳纤连接需求,在中央处理单元中创建一个工作单,该工作单包括设备A的待连接的端口与设备B的待连接的端口之间的正确的一一对应的互连关系,例如,如图2所示,不妨假设设备A的待连接的端口分别为A1、A2、A3、A4、A5、A6,设备B的待连接的端口分别为B1、B2、B3、B4、B5、B6,并且假设根据跳纤连接需求,设备A的端口A1需要与设备B的端口B4互连,设备A的端口A2需要与设备B的端口B5互连,设备A的端口A3需要与设备B的端口B1互连,设备A的端口A4需要与设备B的端口B2互连,设备A的端口A5需要与设备B的端口B3互连,设备A的端口A6需要与设备B的端口B6互连。
然后,在中央处理单元中创建完工作单之后,服务器管理系统将设备A和设备B的所有待连接的端口的指示器都控制成第一指示状态,例如,第一指示状态可以为慢闪状态,并且反复扫描设备A和设备B的所有待连接的端口的连接状态。
然后,两名操作人员分别在设备A和设备B处同时执行光纤的盲插,而不是等一个操作人员已完成一个设备的盲插之后才进行另一个设备的盲插,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设备A处的一个操作人员可以将一根光纤的第一端随机地插入设备A的任一个待连接的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例如,先插入设备A的端口A1,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已经插入光纤的端口A1的指示器LEDA1的指示状态控制成不同于第一指示状态的第二指示状态,同时将另一个设备B的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C1(参见图3)相关联的第二端口B4的对应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例如,第二指示状态可以为常亮状态。
在设备A处的操作人员将光纤的第一端随机地插入设备A的端口中的同时,在设备B处的另一个操作人员可以将一根光纤的第二端随机地插入设备B的任一个待连接的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例如,先插入设备B的端口B6,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已经插入光纤的端口B6的指示器LEDB6的指示状态控制成不同于第一指示状态的第二指示状态,同时将另一个设备A的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C6(参见图3)相关联的端口A6的对应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例如,第二指示状态可以为常亮状态。
在设备A处的操作人员可以以以上方式在设备A上随机地插入光纤直至设备A上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类似地,在设备B处的操作人员可以以以上方式在设备B上随机地插入光纤直至设备B上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例如,当设备A处的操作人员已将3根光纤随机地插入端口A1、A2、A3,并且在设备B处的操作人员已将3根光纤随机地插入端口B2、B3、B6时,设备A的端口A1、A2、A3、A4、A5、A6和设备B的端口B1、B2、B3、B4、B5、B6的指示器就会全部变成第二指示状态。当设备A上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设备A处的操作人员将第一端还未连接的光纤随机地插入设备A的任一个待连接的指示器呈第二指示状态的端口,并且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与当前插入的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当前插入的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并判断当前插入的端口是否为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如果不是,则将当前插入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例如,快闪状态,其闪烁频率大于前述慢闪状态的闪烁频率),并将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例如,快慢闪状态,其前半周期等于一个快闪周期、后半周期等于一个慢闪周期),以指引操作人员将当前插入的光纤从当前插入的端口中拔出并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一旦光纤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服务器管理系统就将该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并在预定时间间隔之后,例如,3秒之后,熄灭或关闭已经正确互连的一对端口的指示器。
类似地,当设备B上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设备B处的操作人员将第二端还未连接的光纤随机地插入设备B的任一个待连接的指示器呈第二指示状态的端口,并且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与当前插入的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当前插入的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并判断当前插入的端口是否为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如果不是,则将当前插入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并将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当前插入的光纤从当前插入的端口中拔出并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一旦光纤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服务器管理系统就将该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并在预定时间间隔之后,例如,3秒之后,熄灭或关闭已经正确互连的一对端口的指示器。
当两名操作人员分别在设备A和设备B处同时执行光纤的盲插时,即在进行盲插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待安装端口的LED灯也可能出现第三指示状态和第四指示状态。例如设备A处的操作人员已将2根光纤随机地插入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A1、A2处,假设A1处光纤的匹配码为C1,A2处光纤的匹配码为C2,此时如果在设备B处的操作人员拿起一根一端已插入到设备A的端口的光纤,例如匹配码为C1的光纤,并将此光纤插入到设备B任一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如B1。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B1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此光纤标签的匹配码C1,并判断出该光纤的匹配码C1已经关联设备B的B4端口且当前端口B1并未关联任何光纤的匹配码,因此服务器将B1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并将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B4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操作人员在此指导下将当前插入的光纤从当前插入的B1端口中拔出并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B4端口中,一旦光纤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服务器管理系统就将该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并在预定时间间隔之后,例如,3秒之后,熄灭或关闭已经正确互连的一对端口的指示器。在端口B1的光纤被移出后,由于该端口未关联任何光纤的匹配码,所以该端口的指示器再次被恢复成第一指示状态。
在图3所示的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匹配码C1与设备A的端口A1和设备B的端口B4关联,匹配码C2与设备A的端口A2和设备B的端口B5关联,匹配码C3与设备A的端口A3和设备B的端口B1关联,匹配码C4与设备A的端口A4和设备B的端口B2关联,匹配码C5与设备A的端口A5和设备B的端口B3关联,匹配码C6与设备A的端口A6和设备B的端口B6关联。
在前述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指示状态、第二指示状态、第三指示状态和第四指示状态各不相同。
例如,在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中,对第一指示状态、第二指示状态、第三指示状态和第四指示状态进行了如下分配:
第一指示状态:慢闪状态,其表示对应的端口未关联跳纤匹配码也未安装跳纤;
第二指示状态:常亮状态,其表示对应的端口已经关联跳纤匹配码;
第三指示状态:快闪状态(其闪烁频率大于前述慢闪状态的闪烁频率),表示报错,指出对应端口和插入对应端口的跳纤不匹配;
第四指示状态:快慢闪状态,其表示从快闪状态的端口中拔出的跳纤应安装到此端口,其前半周期等于一个快闪周期、后半周期等于一个慢闪周期。
设备A和设备B的各个待连接的端口可以在指示器的指引下、以前述方式正确地插入光纤,直至设备A和设备B的所有的待连接端口A1、A2、A3、A4、A5、A6、B1、B2、B3、B4、B5、B6都正确地插入光纤为止。
在之前描述的实施例中,尽管将第四指示状态设置成与第一、第二和第三指示状态不同的快慢闪状态,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第四指示状态也可以设置成不同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指示状态的其它指示状态,例如,将第四指示状态设置成颜色不断变化的闪烁状态或其它能够区分开的状态。
本发明的光纤互连系统还有纠错能力,现在依然以前述设备A和设备B为例来说明,当需要互连的一对设备A、B中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当将一端不是插入设备A的待连接的端口中的一根光纤的另一端随机地插入设备B的任一个待连接的端口中时,例如,当将一端不是插入设备A的待连接的端口A1、A2、A3、A4、A5、A6中的一根光纤的另一端随机地插入设备B的一个待连接的端口B1中时,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与该端口B1对应的读取器获得该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例如该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为C0,并在图3所示的关联图表中搜索与该匹配码C0相关联的设备B的端口,结果在图3所示的关联图表中没有搜索到与该匹配码C0相关联的设备B的端口,又因为设备A、B中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即所有待安装的端口都已关联有某个光纤的匹配码则说明需要用于连接的跳纤数量已够当前插入的光纤并不是一端已经插入设备A的待连接的端口中的一根光纤,而是一根多余的未使用过的其它光纤,因此,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设备B的当前插入的端口B1的指示器控制成与第一和第二指示状态不同的第三指示状态,例如,快闪状态(其闪烁频率大于前述慢闪状态,表示报错),同时,服务器管理系统指示设备B的其它未插入光纤的待连接端口B2、B3、B4、B5、B6的指示器均为第二指示状态,例如,常亮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指示器的指示状态判断当前插入的光纤不是一端已插入设备A的当前工作单中的待连接的端口中的一根光纤,因此,必须将这根光纤从设备B的端口B1中拔掉,并在此次批量连接任务中不再使用此根光纤。
另外,本发明的光纤互连系统还具有另一个纠错功能,现在依然以前述设备A和设备B为例来说明该纠错功能,例如,请参见图3,当设备B的待安装端口同时有两根及以上不匹配的跳纤错误地安装在端口时,例如,将一端安装在设备A的端口A1中的、匹配码为C1的一根光纤的另一端安装到设备B的一个端口B1中,同时将一端安装在设备A的端口A2中的、匹配码为C2的另一根光纤的另一端安装到设备B的另一个端口B2中,这时,设备B的这两个端口B1、B2的指示器都由服务器管理系统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例如为快闪状态;同时,服务器管理系统指示设备B的其它未插入光纤的待连接端口B3、B4、B5、B6均为第二指示状态,例如为常亮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应根据指示器的指示,从设备B的端口移除这些不匹配的跳纤直至仅剩下一根不匹配的跳纤,比如,不妨假设从设备B的端口B1移除匹配码为C1的光纤,而仅保留匹配码为C2的一根光纤,则服务器管理系统会将设备B的端口B5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例如,快慢闪状态,从而恢复对匹配码为C2的光纤的安装指导,以指引操作人员将匹配码为C2的光纤的另一端正确地安装到设备B的端口B5中。
由于在光纤互连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种情况,难以用一个或数个示例来详细说明,下面仅借助于图4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在设备A的待连接的端口与设备B的待连接的端口之间建立正确光纤互连的基本流程控制图,其中详细显示了针对多种错误的系统错误管理流程。
如图4所示,预计需要在设备A的端口和设备B的端口间安装一条或多条跳纤来实现两台设备间的光纤互联。LED灯将提供现场安装或维护操作的引导及误操作的报警。现场操作人员只需要按LED灯提示的端口位置进行操作即可。这里的跳纤及后面提到的跳纤都是指两端都含有RFID标签的跳纤。
1.如基本原理流程图中,先在服务器管理系统中按连接需要创建一个批量类型的工作单,此工作单中包含有详细的一个或多个工作步骤,每个工作步骤指定了相互对应的一对待连接的端口的相互连接操作,这对待连接的端口分别位于设备A和设备B上。
2.服务器管理系统提示设备A和设备B上的每个待安装端口对应的LED呈状态1(即,第一指示状态SF)模式,在设备A和设备B处各有一名现场操作人员,并且两名现场操作人员可以在设备A和设备B处同时执行跳纤的插入操作,例如,一名现场操作人员取任意一根待安装的跳纤,将其一端插入到设备A或设备B的任一LED呈状态1(SF)模式端口中。系统反复扫描设备A和设备B上工作单内所有未完成安装的端口,检查是否有跳纤安装到当前扫描的端口及端口所在的工作步骤是否已经关联了匹配码。
3.如果当前端口安装有跳纤则获取该跳纤的匹配码,再做如下判断:
3.1如果当前端口所在的工作步骤未关联匹配码且跳纤匹配码未关联工作步骤,则将此跳纤的匹配码关联到此端口所在的工作步骤,并将当前端口及工作步骤指定的另一设备上对应端口的LED灯都设置为状态2(即,第二指示状态CL)。
3.2如果当前端口所在的工作步骤未关联匹配码但此跳纤匹配码已关联其他工作步骤,则此跳纤应该安装到其他端口,系统将当前端口的LED灯设置为状态3(即,第三指示状态FF),系统提示与此跳纤匹配码关联的相应端口LED呈状态4(即,第四指示状态FSF)来指导此跳纤的正确安装端口位置。
3.3如果当前端口所在的工作步骤已关联匹配码且和跳纤匹配码相同,则此跳纤安装到正确的端口了,设置此端口LED为3秒状态2(CL)模式后熄灭,同时熄灭另一设备对应端口的LED。
3.4如果当前端口所在的工作步骤已关联匹配码但和跳纤匹配码不同,则此跳纤安装到错误的端口了,设置此端口LED为状态3(FF),并将可能存在的呈状态4(FSF)的LED变更为状态2(CL);如果此跳纤的匹配码未关联工作步骤,则此跳纤未使用过应移除。
3.5如果当前端口所在的工作步骤已关联匹配码但和跳纤匹配码不同,则此跳纤安装到错误的端口了,设置此端口LED为状态3(FF),并将可能存在的呈状态4(FSF)的LED变更为状态2(CL);如果此跳纤的匹配码已关联其他工作步骤则此跳纤应该安装到其他端口,系统提示相应端口LED呈状态4(FSF)来指导此跳纤应安装到的端口位置。
4.如果当前端口未安装有跳纤则做如下判断:
如果当前端口所在的工作步骤未关联匹配码则系统提示该端口的LED呈状态1(SF)模式。
如果当前端口所在的工作步骤已关联匹配码且端口LED被设置为状态4(FSF)则保持LED不变,如果LED未被设置为状态4(FSF)则设置端口LED呈状态2(CL)模式。
接着现场操作人员可在当前设备上,将之前拔出的跳纤插入到为状态4(FSF)的LED端口,如果没有LED为状态4(FSF)的端口,则从待安装的跳纤中任取一根跳纤,将其插入到任意一个LED呈状态1(SF)模式的端口或额外的读取口(便携式读取器或独立的端口),如果没有LED呈状态1(SF)的端口则插入到LED呈状态2(CL)的端口或额外的读取口(便携式读取器或独立的端口),系统将指导该跳纤的正确安装。
5.在安装操作中先将两端都未安装过的跳纤插入到LED呈状态1(SF)的端口,此时可实现快速盲插。接着将跳纤的另一未安装端插入到任意LED呈状态2(CL)的端口或额外的读取口(便携式读取器或独立的端口),系统将在该跳纤应安装到的端口以LED状态4(FSF)指示。
6.在每个设备上的操作如果未按前面步骤完成跳纤拔出时又另插入新跳纤到待安装端口或额外的读取口,此时则设备上新插入跳纤的端口LED灯以状态3(FF)报警且系统不再发出LED状态4(FSF)模式来指导跳纤的安装,此时只需移除多余的跳纤,并只有一条跳纤在操作时,则对应端口的LED灯重新恢复状态4(FSF)模式来指导跳纤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未关联过工作步骤的跳纤应插入到LED呈状态1(SF)端口中,如果未发现有LED呈状态1(SF)的端口则表明当前工作单所需要安装的跳纤数已足够,当前跳纤为多余的备用品应与其他待安装跳纤区分开从而避免插入到待安装端口。如果所有跳纤都安装到正确的端口但依然有LED呈状态1(SF)的端口则表示跳纤数不够,应增加新跳纤安装到这些端口。
7.LED状态表
状态1(SF):慢闪,表示该端口所在工作步骤未关联跳纤匹配码也未安装跳纤;
状态2(CL):常亮,表示该端口所在工作步骤已经关联跳纤匹配码;
状态3(FF):快闪,表示报警该端口或端口上跳纤的状态不正确;
状态4(FSF):快慢闪,表示已拔出的跳纤应安装到此端口,前半周期等于一个快闪周期、后半周期等于一个慢闪周期。
尽管在前述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应用了RFID标签的射频识别技术,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技术,利用RFID标签识别技术的目的是在每根跳纤两端内置的RFID标签写入相同且与其他跳纤不重复的匹配码,这样在设备的端口处安置的阅读装置能识别并区分跳纤。利用其他类似的跳纤识别方法来实现本发明中提到的安装跳纤的方法及流程都等同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类似的跳纤识别方法可能是在跳纤两端内置非RFID标签类型的芯片或电路但提供类似匹配码功能,在此设备端口处可能使用的不是阅读天线而是导电接触接口等,比如EID技术等。
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两个设备之间或更多个设备之间进行跳纤批量安装,也可以是同一个设备不同区域或不同模块之间进行跳纤批量安装。
前述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提到的LED灯的快闪、慢闪、灭灯及常亮指示状态都是用于指引跳纤安装、报错及指示操作状态等,可以预见也可以使用其他闪烁方式、使用多色灯或改变灯状态,对应的含义等都在此专利范围内。指示方式除使用LED灯外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灯或可视指示器等。
前述示例性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本发明可实现在两个设备或更多个设备之间或同一个设备的不同区域或不同模块之间快速地批量安装跳纤而不用担心设备间的安装距离及人员的误操作。现场操作人员只需要按LED灯的引导将跳纤安装到对应端口,再也不必反复查看安装列表、跳纤编号及端口编号。由于免除了对文字的识别,大幅提升了跳纤的安装速度。尤为独特的优势是利用LED灯指示下,先行安装的设备可以自由地不区分跳纤、端口、先后顺序实现快速盲插安装;同时现场操作人员的错误安装能立刻百分之百自动识别,并能自动重新引导操作人员将跳纤安装到正确的端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快捷、具备防错/示错功能的跳纤安装技术,实现光纤链路(尤其是多路同时开通)的快速开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36)

1.一种光纤互连系统,用于在至少一个对象对之间建立光纤互连,每个所述对象具有多个端口,所述光纤互连系统包括:
至少一根光纤,每根光纤的两端都分别集成有一个标签,每根光纤的两个标签内都写入相同且唯一的匹配码或分别写入不同但一一对应的匹配码,光纤布置在对象对之间,每根光纤包括靠近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的一个对象的第一端和靠近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的另一个对象的第二端,光纤的第一端用于插入到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光纤的第二端用于插入到另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
多个读取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读取插入各个端口的光纤的标签内的匹配码;
多个指示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显示相应的端口的状态;和
服务器管理系统,处理从每个对象读取的数据并控制每个指示器的指示状态,其中,在插入光纤之前,服务器管理系统在需要互连的对象对的所有待连接端口之间建立正确的一一对应的互连关系,并且将对象对的所有待连接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一指示状态;
在对象对的两个对象处同时随机地插入光纤,其中,光纤先随机地插入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并且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已插入的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并使已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以及将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正确互连的另一端口关联,并且将已经与匹配码关联的端口和另一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
当两个对象中的任一个对象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光纤随机地插入指示器呈第二指示状态的端口,并且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与当前插入的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当前插入的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并判断当前插入的端口是否为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如果不是,则将当前插入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并将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当前插入的光纤从当前插入的端口中拔出并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
当光纤的一端插入一个对象中呈第一指示状态的某个端口后另一端又被插入另一个对象中呈第一指示状态的某个端口,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该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光纤另一端的标签的匹配码,并判断出该光纤的匹配码已经关联另一个对象中的某个其他端口且当前端口并未关联任何光纤的匹配码,因此服务器将当前插入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并将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当前插入的光纤从当前插入的端口中拔出并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在当前端口的光纤被拔出后,该端口的指示器再次被恢复成第一指示状态,并且
所述第一指示状态、所述第二指示状态、所述第三指示状态和所述第四指示状态各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
在一端已插入一个对象的光纤的另一端正确地插入到另一个对象的与该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另一端口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当前插入的另一个对象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并在预定时间间隔之后,熄灭或关闭已经正确互连的一对端口的指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
当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如果将一端不是已插入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的一根光纤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对象的任一个待连接的端口中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另一个对象的其它未插入光纤的待连接的端口的指示器全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应当根据另一个对象的这种指示状态,从另一个对象移除这根光纤并在此次连接任务中不再使用此根光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
当多根光纤的一端同时错误地插入一个对象的多个待连接的端口中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该对象的当前已插入多根不匹配的光纤的多个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同时将该对象的其它未插入光纤的待连接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应当根据该对象的这种指示状态,从该对象移除这些不匹配的光纤直至仅剩下一根不匹配的光纤,当仅剩下一根不匹配的光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该对象的与剩下的一根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所述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该光纤正确地插入该对象的与该剩下的一根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所述指示器为显示灯、显示器、发声器和振动器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所述指示器为LED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状态为慢闪、频率大于慢闪的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一种,所述快慢闪是指前半周期等于一个快闪周期、后半周期等于一个慢闪周期;
所述第二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另一种;
所述第三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指示状态的一种;并且
所述第四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不同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指示状态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状态为慢闪,所述第二指示状态为常亮,所述第三指示状态为快闪,所述第四指示状态为快慢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
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被布置成不便于一个操作人员对两个对象同时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被布置成在一个对象处不能看到或接触到另一个对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
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分别位于房间的不同区域或不同的房间、楼层、建筑物、小区、街道、城市或国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每个标签内含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用于区别每个标签。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管理系统仅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需要互连的所有对象通信。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
所述服务器管理系统包括:
一个中央处理单元;和
设置在所述多个对象和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之间的一级或多级中间处理单元,所述中间处理单元与各个对象和中央处理单元通信,用于监测各个对象的端口的状态和控制指示器的指示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所述标签为RFID标签。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所述对象对为两个不同设备或者为同一设备的不同区域或不同模块。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所述设备为光纤配线设备,所述光纤为跳纤。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互连系统,其中,
至少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是与服务器管理系统实时连接的便携式设备的端口。
19.一种用于在至少一个对象对之间建立光纤互连的方法,每个所述对象具有多个端口,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提供一个光纤互连系统,所述光纤互连系统包括:
至少一根光纤,每根光纤的两端都分别集成有一个标签,每根光纤的两个标签内都写入相同且唯一的匹配码或分别写入不同但一一对应的匹配码,光纤布置在对象对之间,每根光纤包括靠近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的一个对象的第一端和靠近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的另一个对象的第二端,光纤的第一端用于插入到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光纤的第二端用于插入到另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
多个读取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读取插入各个端口的光纤的标签内的匹配码;
多个指示器,分别设置在每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处,用于显示相应的端口的状态;和
服务器管理系统,处理从每个对象读取的数据并控制每个指示器的指示状态;
S200:在插入光纤之前,服务器管理系统在需要互连的对象对的所有待连接端口之间建立正确的一一对应的互连关系,并且将对象对的所有待连接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一指示状态;
S300:在对象对的两个对象处同时随机地插入光纤,其中,光纤先随机地插入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并且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已插入的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并使已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以及将与已插入光纤的端口正确互连的另一端口关联,并且将已经与匹配码关联的端口和另一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
当两个对象中的任一个对象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光纤随机地插入指示器呈第二指示状态的端口,并且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与当前插入的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当前插入的光纤的标签的匹配码,并判断当前插入的端口是否为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如果不是,则将当前插入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并将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当前插入的光纤从当前插入的端口中拔出并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
当光纤的一端插入一个对象中呈第一指示状态的某个端口后另一端又被插入另一个对象中呈第一指示状态的某个端口,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通过该端口对应的读取器获得光纤另一端的标签的匹配码,并判断出该光纤的匹配码已经关联另一个对象中的某个其他端口且当前端口并未关联任何光纤的匹配码,因此服务器将当前插入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并将与当前插入的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当前插入的光纤从当前插入的端口中拔出并插入到指示器呈第四指示状态的端口中,在当前端口的光纤被拔出后,该端口的指示器再次被恢复成第一指示状态,
所述第一指示状态、所述第二指示状态、所述第三指示状态和所述第四指示状态各不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一端已插入一个对象的光纤的另一端正确地插入到另一个对象的与该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另一端口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当前插入的另一个对象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并在预定时间间隔之后,熄灭或关闭已经正确互连的一对端口的指示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需要互连的对象对中不存在指示器呈第一指示状态的端口时,如果将一端不是已插入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的一根光纤的另一端插入另一个对象的任一个待连接的端口中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另一个对象的其它未插入光纤的待连接的端口的指示器全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应当根据另一个对象的这种指示状态,从另一个对象移除这根光纤并在此次连接任务中不再使用此根光纤。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当多根光纤的一端同时错误地插入一个对象的多个待连接的端口中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该对象的当前已插入多根不匹配的光纤的多个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三指示状态,同时将该对象的其它未插入光纤的待连接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第二指示状态,此时操作人员应当根据该对象的这种指示状态,从该对象移除这些不匹配的光纤直至仅剩下一根不匹配的光纤,当仅剩下一根不匹配的光纤时,服务器管理系统将该对象的与剩下的一根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的指示器控制成所述第四指示状态,以指引操作人员将该光纤正确地插入该对象的与该剩下的一根光纤的匹配码相关联的端口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器为显示灯、显示器、发声器和振动器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指示器为LED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状态为慢闪、频率大于慢闪的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一种,所述快慢闪是指前半个周期的频率等于快闪后半个周期的频率等于慢闪;
所述第二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另一种;
所述第三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不同于第一和第二指示状态的一种;并且
所述第四指示状态为慢闪、快闪、快慢闪和常亮中的不同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指示状态的一种。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指示状态为慢闪,所述第二指示状态为常亮,所述第三指示状态为快闪,第四指示状态为快慢闪。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被布置成不便于一个操作人员对两个对象同时操作。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被布置成在一个对象处不能看到或接触到另一个对象。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对象对中的两个对象分别位于房间的不同区域或不同的房间、楼层、建筑物、小区、街道、城市或国家。
3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RFID标签内含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码,用于区别每个RFID标签。
3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服务器管理系统仅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需要互连的所有对象通信。
3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服务器管理系统包括:
一个中央处理单元;和
设置在所述多个对象和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之间的一级或多级中间处理单元,所述中间处理单元与各个对象和中央处理单元通信,用于监测各个对象的端口的状态和控制指示器的指示状态。
3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标签为RFID标签。
3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象对为两个不同设备或者为同一设备的不同区域或不同模块。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备为光纤配线设备,所述光纤为跳纤。
3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
至少一个对象的待连接的端口中的至少一个是与服务器管理系统实时连接的便携式设备的端口。
CN201310306239.7A 2013-07-19 2013-07-19 光纤互连系统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978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6239.7A CN104297871B (zh) 2013-07-19 2013-07-19 光纤互连系统及方法
PCT/IB2014/063028 WO2015008201A1 (en) 2013-07-19 2014-07-11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objects with optical fibers
US14/906,146 US20160173193A1 (en) 2013-07-19 2014-07-11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objects with optical fibers
EP14766206.8A EP3022853A1 (en) 2013-07-19 2014-07-11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objects with optical fiber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6239.7A CN104297871B (zh) 2013-07-19 2013-07-19 光纤互连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7871A CN104297871A (zh) 2015-01-21
CN104297871B true CN104297871B (zh) 2017-11-10

Family

ID=51541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623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97871B (zh) 2013-07-19 2013-07-19 光纤互连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73193A1 (zh)
EP (1) EP3022853A1 (zh)
CN (1) CN104297871B (zh)
WO (1) WO20150082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6832B2 (en) * 2016-11-29 2021-05-25 Intel Corporation Cloud-based scale-up system composition
US20180150256A1 (en) 2016-11-29 2018-05-31 Intel Corporation Technologies for data deduplication in disaggregated architectures
RU2667711C1 (ru) * 2017-04-04 2018-09-24 Борис Алексеевич Хозяинов Система мониторинга оптических кабельных соединений
BR112021012301A2 (pt) 2018-12-28 2021-09-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estabelecer conexão de cabo óptico
CN113473273B (zh) * 2021-07-02 2023-03-24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470948A (zh) * 2022-09-23 2022-12-1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 一种跳纤管理方法、跳纤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4503A (en) * 1993-10-08 1995-02-28 Data Switch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monitoring apparatus, patch pane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315026A (zh) * 1998-07-20 2001-09-26 菲伯艾迪公司 用于识别和跟踪通信线路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62515C (en) * 1994-12-22 2000-03-21 Leonard George Cohen Jumper tracing system
US5764043A (en) * 1996-12-20 1998-06-09 Siecor Corporation Traceable patch cord an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patch cord ends
KR100377823B1 (ko) * 1998-07-24 2003-03-26 니폰덴신뎅와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배선반과 광배선 시스템
US6721482B1 (en) * 1998-09-10 2004-04-13 Thomas A. Glynn Telecommunications fiber optic infrastructure
JP3638933B2 (ja) * 2002-11-15 2005-04-13 東京通信機工業株式会社 配線装置
US8210755B2 (en) * 2006-12-29 2012-07-03 Alcatel Lucent Identifiable fiber optics
US8068715B2 (en) * 2007-10-15 2011-11-29 Telescent Inc. Scalable and modular automated fiber optic cross-connect systems
US8203450B2 (en) * 2008-01-02 2012-06-19 Commscope, Inc. Intelligent MPO-to-MPO patch panels having connectivity tracking capabilitie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384522B2 (en) * 2008-09-03 2013-02-26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riangulation systems for communications patching system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determining patch cord 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S9673904B2 (en) * 2009-02-03 2017-06-06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Optical fiber-base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compon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calibration thereof
CN102369678B (zh) * 2009-02-03 2015-08-19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光纤的分布式天线系统、组件和用于校准基于光纤的分布式天线系统、组件的相关方法
US8172468B2 (en) * 2010-05-06 2012-05-08 Corning Incorporate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in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s, including fiber optic components
CN102571201B (zh) * 2012-01-18 2014-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网络管理方法、终端及系统
US9678133B2 (en) * 2012-03-12 2017-06-13 Commscope, Inc. Of North Carolina Intelligent patch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electrical cable diagnostic tests and inference-based mapping techniqu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4503A (en) * 1993-10-08 1995-02-28 Data Switch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monitoring apparatus, patch pane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315026A (zh) * 1998-07-20 2001-09-26 菲伯艾迪公司 用于识别和跟踪通信线路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97871A (zh) 2015-01-21
EP3022853A1 (en) 2016-05-25
WO2015008201A1 (en) 2015-01-22
US20160173193A1 (en) 201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7871B (zh) 光纤互连系统及方法
CN104238047A (zh) 光纤互连系统及方法
CN102684784B (zh) 跳纤连接检测方法和跳纤连接检测装置
US8203450B2 (en) Intelligent MPO-to-MPO patch panels having connectivity tracking capabiliti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685395B (zh) 与接线板连用的rfid使能光学适配器
US9111466B2 (en) Efficient access to 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sing cable identification
JP2006054118A (ja) 配線支援システム
WO2018113387A1 (zh) Odn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EP3396971A1 (en) Physical layer management using rfid and near-field coupling techniques
WO2014076198A2 (en) Localized reading of rfid tags and rfid managed connectivity
JP2013254520A (ja) 視覚インジケータおよび受動rfid素子を有するコンポーネント
CN104380759A (zh) 光学配线框架中的物理层管理(plm)
CN104716549B (zh) 用于识别计算机上的线缆端子插头和端口的方法和系统
US10484306B2 (en) System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irs of ports and of the respective patch cords in patch panels of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9409445A (zh) 光分配网络中的载体管理方法、管理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4426689A (zh) 光纤管理系统和该光纤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CN108802944A (zh) 一种机房光纤配线架的智能维护装置及其光口定位器
CN103868672A (zh) 在对多路光纤进行接插连接的环境下对光纤连接配对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3217744B (zh) 光学器件、用于管理光学器件的系统和方法
CN106878835B (zh) 智能光分配网络odn线卡及光分配网络odn设备
CN104899530A (zh) 射频标签识别系统及方法
EP2873250B1 (en) Rfid visual indicator in a physical layer management system
CN102739307A (zh) 基于光纤物理端口智能管理的查询装置
CN208672864U (zh) 一种机房光纤配线架的智能维护装置及其光口定位器
CN202634435U (zh) 基于光纤物理端口智能管理的查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