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3602B -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3602B
CN104283602B CN201310286937.5A CN201310286937A CN104283602B CN 104283602 B CN104283602 B CN 104283602B CN 201310286937 A CN201310286937 A CN 201310286937A CN 104283602 B CN104283602 B CN 1042836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ster
group
cluster group
relay
rel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69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3602A (zh
Inventor
朱进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ruiyi (Jiangs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2869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8360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5838 priority patent/WO201416644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283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3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3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3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6Processing of subscriber group dat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群中继方法,包括中继节点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后,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接收到所述集群服务器返回的能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响应后,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集群中继装置及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中继节点的网络功能进行改进,支持集群中继功能,更好地满足了LTE系统的集群功能,拓展了集群中继功能的应用范围,提升了通信系统的服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通过中继节点实现集群业务的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集团调度指挥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公安、消防等公共安全领域。集群通信的最大特点是话音通信采用PTT(Push To Talk),以一按即通的方式接续,被叫无需摘机即可接听,且接续速度较快,并能支持群集群组呼叫等功能,其运作方式以单工、半双工为主,主要采用信道动态分配方式,并且用户具有不同的优先等级和特殊功能,通信时可以一呼百应,主要应用在专业移动通信领域。集群系统通过共享信道传输数据从而节约资源,提高效率。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标准集群组织发展的一种4G无线通信技术。随着全球LTE部署加快,公共安全部门也希望LTE能够支持集群业务。目前3GPP正在定义的LTE支持集群业务的架构如图1所示。图1中,LTE系统网元的功能如下:
终端:也叫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在有无线覆盖的情况下,用户设备通过无线空口接入基站,并接入到核心网。
演进的基站(eNodeB,evolved NodeB),主要为终端的接入提供无线资源,同时控制面与移动管理单元通过S1-C接口互通,用户面与服务网关通过S1-U接口互通。eNodeB通过广播通知终端目前的小区信息,终端根据这些小区信息接入基站。
移动管理单元(MME,Mobility Management Element)是控制面实体,临时存储用户数据的服务器,负责用户接入认证,移动性管理和承载管理等功能。
服务网关(SGW,Serving Gateway)是供终端在2G\3G和LTE移动的锚点,如果终端处于空闲态下,则SGW还能通过MME对终端进行寻呼。
PDN网关(PGW,PDN Gateway):终端通过PGW接入业务网络。PGW为终端分配IP地址,并对承载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进行管理。
GCSE AS是集群应用服务器,主要功能包括集群业务集群组的管理、呼叫建立、释放和管理等功能。UE和GCSE AS之间通过GC1接口连接,GC1接口的主要用于为UE提供GCSEAS注册、发起集群组呼叫、请求话权等的功能。
为了在LTE支持集群业务,新增了逻辑网元MuSe(Multipoint Service),其主要功能是为集群组通信业务应用服务器(GCSE AS,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 EnablerApplication Server)提供集群组呼叫业务。MuSe通过GC2接口,从GCSE AS接收集群组呼叫相关信息,通过GC4接口和MME之间的连接,在请求的区域内建立集群组呼叫,并将接收到的媒体通过GC3接口发送给基站,基站再通过共享信道发给区域内的所有集群组用户。
3GPP定义了临近区域内终端与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终端与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接口称为PC5。该PC5接口的主要功能包括临近区域内终端之间的发现以及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等。终端之间的发现以及通信的建立有多种方式,图2是其中一种方式的简单示意图。
步骤201,UE A和UE B分别获得自身的直接通信标识,该标识可以是终端本地配置的,也可以从网络侧获得的。
步骤202,UE A和UE B相互交换直接通信标识,该过程可以通过应用服务器来完成,比如UE A和UE B分别将自身的直接通信标识注册到服务器,然后服务器将UE A的直接通信标识发送给UE B,将UE B的直接通信标识发送给UE A。
步骤203,UE A希望知道UE B是否在临近区域,于是广播UE B的直接通信标识。
步骤204,UE B如果正好在UE A的临近区域,而且也允许被UE A发现,于是向UE A返回应答消息。
通过上述步骤,UE A知道UE B已经在临近区域,直接通信发现过程结束。
步骤205,UE A和UE B获得通信的IP地址,该IP地址可以分别从网络侧获得。
步骤206,UE A向UE B发起直连通信请求,携带有请求业务的QoS参数和UE A IP地址信息。
步骤207,UE B向UE A返回接受的QoS信息以及UE B的IP地址信息。
上述QoS协商和IP地址协商过程建立了UE A和UE B之间的直接通信IP通道,之后UE A和UE B之间就可以利用该通道进行直连通信了。为简化起见,本示意图并未描述无线资源分配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IP地址协商是可选的,比如作为服务器的UE B的IP地址静态配置,UE A的IP地址由UE B分配,此时UEA和UE B已经相互知道对方的IP地址了,因此无需IP地址协商。
上述情况,均为终端处于正常网络环境下的接入方式,如终端处于无网络覆盖环境下,而仅能通过中继节点接入时,现有协议并无涉及,也无相关解决方案可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能通过中继节点为UE提供集群业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群中继方法,包括:
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后,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
接收到所述集群服务器返回的能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响应后,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
优选地,所述中继列表为经所述集群服务器验证的允许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UE列表。
优选地,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下行的集群业务数据时,将所述集群业务数据通过中继节点与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转发至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所有UE;
接收到来自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上行集群业务数据时,将所述上行集群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集群服务器。
优选地,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来自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上行集群业务信令时,将所述上行集群业务信令转发至所述集群服务器;
接收到下行的到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下行集群业务信令时,将所述下行集群业务信令转发至所述UE。
优选地,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当前中继节点是否支持集群中继能力的信息。
优选地,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的集群组是否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并存储集群组标识及集群组是否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广播消息广播包含允许集群中继的集群组标识以及对应的集群组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集群中继功能,包括:
向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所述UE的应用标识信息、集群组标识信息以及请求中继的指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从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的将UE从所述集群组删除的请求后,将所述UE从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删除。
一种集群中继装置,包括:接收单元、验证单元和添加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并触发验证单元;用于接收集群服务器返回的能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响应,并触发添加单元;
验证单元,用于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
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
优选地,所述中继列表为经所述集群服务器验证的允许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UE列表。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
所述添加单元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后,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下行的集群业务数据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集群业务数据通过中继节点与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转发至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所有UE;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下行集群业务信令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将所述集群业务信令通过中继节点与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转发至所述UE。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
所述添加单元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后,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上行集群业务数据或信令时,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上行集群业务数据或信令转发至所述集群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前,向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当前中继节点是否支持集群中继能力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单元;
接收单元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前,还用于接收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的集群组是否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集群组标识及集群组是否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广播单元,用于通过广播消息广播包含允许集群中继的集群组标识以及对应的集群组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验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所述UE的应用标识信息、集群组标识信息以及请求中继的指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删除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从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的将UE从所述集群组删除的请求后,将所述UE从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删除。
一种集群中继系统,包括UE、中继节点和集群服务器,其中:
UE,用于向中继节点发送加入集群组的请求;
中继节点,用于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还用于接收到所述UE能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时,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
所述集群服务器,用于对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返回给中继节点。
本发明中,中继节点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后,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接收到所述集群服务器返回的能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响应后,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接收到下行的集群业务数据时,将所述集群业务数据通过中继节点与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转发至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所有UE;而接收到来自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上行集群业务数据或信令时,将所述上行集群业务数据或信令转发至所述集群服务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中继节点的网络功能进行改进,支持集群中继功能,更好地满足了LTE系统的集群功能,拓展了集群中继功能的应用范围,提升了通信系统的服务能力,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LTE支持集群的逻辑架构示意图;
图2为直连通信发现和建立流程示意图
图3为LTE集群中继的逻辑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通信建立流程示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GCSE AS从集群组中删除某终端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UE通过中继节点请求话权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中继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中继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当终端处于无覆盖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中继节点接入LTE的演进分集群组系统(EPS,Evolved Packet System)网络而发起集群业务,如图3所示,为LTE集群中继的逻辑架构示意图。中继节点位于无线覆盖之下,并能够通过EPS网络接入GCSE AS。UE当前位置没有无线覆盖,但是UE和中继节点之间可以通过直接接口PC5通信,此时UE可以通过中继节点接入到GCSE AS并享受集群业务。UE和中继节点之间在应用层还有一个Gc1’接口,主要功能是提供UE和中继节点之间的应用层通信。由于图中的其他网元的构成及功能均与图1中的网元功能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通信建立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通信建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中继节点在EPS注册之后,获取IP地址,然后向GCSE AS发起集群注册过程,携带有中继节点的应用层标识,以及支持Relay的能力指示。
步骤402,GCSE AS处理中继节点的注册请求,根据步骤401中接收到的支持Relay能力指示,检查中继节点的签约信息。首先判断中继节点所在的集群组是否允许被Relay,然后判断本中继节点是否允许Relay该集群组,如果均为是的情况下,GCSE AS向中继节点返回注册响应,其中携带有允许Relay的指示以及对应的集群组标识。
步骤403,中继节点进行广播,携带有中继指示和对应的集群组标识,通知周围用户该终端支持该集群组的Relay功能。
步骤404,UE和中继节点之间进行发现过程,之后UE和Relay节点获知对方处于临近区域,可以进行直接通信。该步骤也可能发生在步骤403之前的任何时候。
步骤405,UE收到中继节点的广播之后,获知该中继节点支持集群组的Relay功能,于是和中继节点之间建立直接通信过程。在该过程中,UE从中继节点请求分配本地IP地址,后续UE和中继节点之间的通信将利用该本地IP地址。
步骤406,UE向中继节点请求加入集群组通信,请求加入集群组通信的消息中携带有集群组标识信息、UE的应用层标识,以及请求中继的指示。
步骤407,中继节点收到之后,根据集群组标识判断是否允许向该集群组转发注册请求,如果允许则向GCSE AS转发该注册请求,携带有UE标识和请求中继的集群组标识,以及请求中继的指示。
步骤408,GCSE AS对UE进行签约检查,判断该UE是否在该集群组内,而且允许被中继。
步骤409,检查通过,则返回中继节点注册响应,指示中继注册成功。
步骤410,中继节点将该用户加入到该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
步骤411,中继节点向UE返回中继加入成功。
步骤412,中继节点将从GCSE AS收到的到中继节点的该集群组的下行单播数据,或者从MuSe接收到该集群组的下行多播数据,转发给该集群组对应的中继列表中的所有用户。
步骤413,中继节点从UE收到上行单播数据,判断该UE允许被中继,于是将上行单播数据转发给GCSE AS。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GCSE AS从集群组中删除某终端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从集群组中删除某终端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GCSE AS发现被删除的用户目前通过中继节点接入,于是向中继节点发送删除用户请求,携带有集群组标识和用户标识
步骤502,中继节点从该集群组中将用户删除。
步骤503,中继节点返回GCSE AS删除用户响应
后续被删除的用户将不能从中继节点收到任何该集群组相关的下行数据。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UE通过中继节点请求话权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UE通过中继节点请求话权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UE向中继节点请求该集群组话权,请求该集群组话权的消息中携带有集群组标识和用户应用层标识。
步骤602,中继节点判断该用户是否在该集群组的中继列表内
步骤603,如果在则向GCSE AS转发该话权请求,携带有集群组标识和用户应用层标识。
步骤604,GCSE AS向中继节点返回话权请求响应消息,指示是否同意话权请求。
步骤605,中继节点判断该用户是否在该集群组的中继列表内
步骤606,中继节点向该用户返回话权请求响应消息,指示是否同意话权请求。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中继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中继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终端向中继节点发送消息请求加入集群组的中继列表,其中所述消息携带有所述终端的标识以及所述集群组的标识;
步骤702,中继节点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终端能否使用该集群组的中继功能;
步骤703,所述集群服务器将验证结果返回给中继节点;
步骤704,中继节点将所述终端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中继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中继装置包括接收单元80、验证单元81和添加单元82,其中:
接收单元80,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并触发验证单元81;用于接收集群服务器返回的能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响应,并触发添加单元82;
验证单元81,用于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
添加单元82,用于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
其中,所述中继列表为经所述集群服务器验证的允许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UE列表。
在图8所示的集群中继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图8中未示出);
所述添加单元82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下行的集群业务数据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集群业务数据通过中继节点与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转发至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所有UE;所述接收单元80接收到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下行集群业务信令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将所述集群业务信令通过中继节点与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转发至所述UE。
在图8所示的集群中继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图8中未示出);
所述添加单元82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后,所述接收单元80接收到来自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上行集群业务数据或信令时,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上行集群业务数据或信令转发至所述集群服务器。
在图8所示的集群中继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单元(图8中未示出),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80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前,向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当前中继节点是否支持集群中继能力的信息。
在图8所示的集群中继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单元(图8中未示出);
接收单元80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前,还用于接收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的集群组是否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集群组标识及集群组是否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
在图8所示的集群中继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广播单元(图8中未示出),用于通过广播消息广播包含允许集群中继的集群组标识以及对应的集群组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
所述验证单元81,还用于向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所述UE的应用标识信息、集群组标识信息以及请求中继的指示信息。
在图8所示的集群中继装置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删除单元(图8中未示出),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从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的将UE从所述集群组删除的请求后,将所述UE从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删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8中所示的集群中继装置中的各处理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集群中继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8所示的集群中继装置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本发明还记载了一种集群中继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中继节点和集群服务器,其中:
UE,用于向中继节点发送加入集群组的请求;
中继节点,用于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还用于接收到所述UE能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时,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
所述集群服务器,用于对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返回给中继节点。
其中,UE主要功能包括完成中继节点通过EPS接入而向GCSE的注册,并维护集群组的中继列表。将从EPS接收到的下行组数据通过直接通信转发到中继列表中的所有用户,将从直接通信模块收到的上行数据从EPS转发出去。同时中继其他终端的GCSE注册,中继其他终端的其他集群控制信令等功能。
每个授权的集群组均有一个中继列表,列表中包括了指示了允许中继该集群组通信数据、信令的所有用户,该列表中的用户可以是应用层标识,也可以是用户本地IP地址。
中继节点和其他终端之间进行直接发现和直接通信,同时广播本节点支持集群组的中继功能。中继节点接入到EPS网络并接入到GCSE AS。
本发明实施例的集群中继系统,其网络架构可参见图3所示的架构,各网元的相关功能,可参见前述集群中继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集群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集群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用户设备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后,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
接收到所述集群服务器返回的能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响应后,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
2.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列表为经所述集群服务器验证的允许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UE列表。
3.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下行的集群业务数据时,将所述集群业务数据通过中继节点与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转发至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所有UE;
接收到来自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上行集群业务数据时,将所述上行集群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集群服务器。
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来自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上行集群业务信令时,将所述上行集群业务信令转发至所述集群服务器;
接收到下行的到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下行集群业务信令时,将所述下行集群业务信令转发至所述UE。
5.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当前中继节点是否支持集群中继能力的信息。
6.根据所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集群服务器接收到集群组是否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并存储集群组标识及集群组是否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
7.根据所述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广播消息广播包含允许集群中继的集群组标识以及对应的集群组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
8.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集群中继功能,包括:
向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所述UE的应用标识信息、集群组标识信息以及请求中继的指示信息。
9.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从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的将UE从所述集群组删除的请求后,将所述UE从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删除。
10.一种集群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验证单元和添加单元,其中: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设备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并触发验证单元;用于接收集群服务器返回的能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响应,并触发添加单元;
验证单元,用于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
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
11.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列表为经所述集群服务器验证的允许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的UE列表。
12.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
所述添加单元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后,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下行的集群业务数据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集群业务数据通过中继节点与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转发至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所有UE;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下行集群业务信令时,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将所述集群业务信令通过中继节点与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转发至所述UE。
13.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
所述添加单元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后,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的UE的上行集群业务数据或信令时,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上行集群业务数据或信令转发至所述集群服务器。
1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前,向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当前中继节点是否支持集群中继能力的信息。
15.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单元;
接收单元接收到UE发送的加入集群组的请求前,还用于从所述集群服务器接收集群组是否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集群组标识及集群组是否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
16.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广播单元,用于通过广播消息广播包含允许集群中继的集群组标识以及对应的集群组允许中继的指示信息。
17.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包含所述UE的应用标识信息、集群组标识信息以及请求中继的指示信息。
18.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删除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从所述集群服务器发送的将UE从所述集群组删除的请求后,将所述UE从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删除。
19.一种集群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户设备UE、中继节点和集群服务器,其中:
UE,用于向中继节点发送加入集群组的请求;
中继节点,用于向集群服务器请求验证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还用于接收到所述UE能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时,将所述UE加入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列表中;
所述集群服务器,用于对所述UE能否使用所述集群组的中继功能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返回给中继节点。
CN201310286937.5A 2013-07-09 2013-07-09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4283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6937.5A CN104283602B (zh) 2013-07-09 2013-07-09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14/075838 WO2014166440A1 (zh) 2013-07-09 2014-04-21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6937.5A CN104283602B (zh) 2013-07-09 2013-07-09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3602A CN104283602A (zh) 2015-01-14
CN104283602B true CN104283602B (zh) 2018-12-25

Family

ID=51688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6937.5A Active CN104283602B (zh) 2013-07-09 2013-07-09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83602B (zh)
WO (1) WO20141664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16321B (zh) * 2014-11-07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A2967854A1 (en) * 2015-01-17 2016-07-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all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WO2016183748A1 (zh) 2015-05-15 2016-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现方法及设备
CN106454993B (zh) * 2015-08-13 2020-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到设备网络中中继节点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451227A (zh) * 2015-11-06 2016-03-30 街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
WO2017173614A1 (zh) * 2016-04-07 2017-10-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终端设备间建立关联的方法和设备
GB2565269A (en) * 2017-06-30 2019-02-13 Tcl Communication Ltd Relay operations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14666849A (zh) * 2018-08-10 2022-06-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连通信的方法、amf、接入网功能实体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8147A (zh) * 2004-06-11 2005-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集群业务动态创建用户组的方法及系统
CN1722870A (zh) * 2004-07-12 2006-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不同集群组的方法
CN101090530A (zh) * 2006-12-13 2007-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终端主动迟后加入群组呼叫的方法
CN101287181A (zh) * 2007-10-24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通信系统中主动迟后接入方法
CN101350950A (zh) * 2007-07-16 2009-0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组播广播业务承载集群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134A (zh) * 2006-06-22 2007-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释放集群通信业务的方法
CN100426894C (zh) * 2006-09-07 2008-10-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起集群通信业务的方法
JP4352277B2 (ja) * 2007-01-12 2009-10-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携帯通信端末
US8855138B2 (en) * 2008-08-25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architecture framework
US8559380B2 (en) * 2008-12-01 2013-10-15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call in a digit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892142B (zh) * 2012-08-31 2015-03-04 宋清洋 自适应选择中继方案的中继传输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8147A (zh) * 2004-06-11 2005-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集群业务动态创建用户组的方法及系统
CN1722870A (zh) * 2004-07-12 2006-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不同集群组的方法
CN101090530A (zh) * 2006-12-13 2007-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中终端主动迟后加入群组呼叫的方法
CN101350950A (zh) * 2007-07-16 2009-0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组播广播业务承载集群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1287181A (zh) * 2007-10-24 2008-10-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通信系统中主动迟后接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3602A (zh) 2015-01-14
WO2014166440A1 (zh) 2014-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3602B (zh) 集群中继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1233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ecified attach procedure and mobility and paging support in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351670B (zh) 集群通信系统、集群服务器、通信装置以及介质
CN11040260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知移动性事件的方法及其设备
EP2830337A1 (en) Broadband digital trunking servi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trunking scheduling management centre
CN102469415B (zh) 基于lte技术的集群系统中点对多点呼叫方法、终端及系统
EP2928220B1 (en) Method,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cluster epc for establishing group call context
CN102857873A (zh) 基于td-lte的宽带数字集群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CN103733657B (zh) 识别ue对embms的计数结果
EP2903308B1 (en) Implementation method for transmission-priority seizing of lte-based broadband cluster system
EP4138423A1 (en) Multicast/broadcas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858387B1 (en) Implementation method for transmission-priority application of lte-based broadband cluster system
WO2017076055A1 (zh) 车联网业务数据包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284299A (zh) 集群多播决策方法、集群终端及集群服务器
CN103167421A (zh) 一种动态重组业务的实现方法及宽带数字集群系统
CN103546874B (zh) 一种通话管理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WO2015018232A1 (zh) 设备到设备连接管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7852669A (zh) 利用nfv的mtc服务管理
CN114731720A (zh) 支持同时具有不同业务流量的多运营商的5g双连接机制
CN107371139B (zh) 广播业务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127699A1 (zh) 一种建立直接通信路径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6193415A (zh) 中继设备的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4406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location based MBMS service
WO202318532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213540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2

Address after: Room 705, 7 / F, room 9, 1699, Zuchongzhi South Road,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chuang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Ministry of justice, Zhongxing building,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300 rooms 107 and 108, area C, 55 Xiaxi street,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chuang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5, 7 / F, room 9, 1699, Zuchongzhi South Road,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chuang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2

Address after: Room 59, Building 5, Hongji Fortune Plaza,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Xuruiyi (Jiangs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00 rooms 107 and 108, area C, 55 Xiaxi street,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chuangzhihu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