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82472B - 触觉型螺线管和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触觉型螺线管和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82472B
CN104282472B CN201410283296.2A CN201410283296A CN104282472B CN 104282472 B CN104282472 B CN 104282472B CN 201410283296 A CN201410283296 A CN 201410283296A CN 104282472 B CN104282472 B CN 104282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movable member
fixed
mounting hole
vibr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8329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82472A (zh
Inventor
泽口贵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Y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Y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Y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Y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82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2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82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824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获得预先设计的规定振动力的触觉型螺线管及其安装构造。触觉型螺线管(1A)具备固定部件(10)和通过弹性部件(30)支撑于固定部件(10)的可动部件(20),固定部件(10)固定至安装装置(40),可动部件(20)连结至被振动体(50),将可动部件(20)的振动传递至被振动体(50)。固定部件(10)具有成为使用螺钉固定至安装装置(40)时的基准点的基准孔(11a)。可动部件(20)具有比设于被振动体(50)的第一安装孔(51、52)更大的第一调整孔(22a、22b)。

Description

触觉型螺线管和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按压触摸板上的虚拟键时给用户带来感知反馈的触觉型螺线管及其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感知反馈功能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外壳(安装装置)、触摸传感器式面板(被振动体)以及促动器的装置。该促动器包括作为固定极和可动极的L形极部、作为固定部件和可动部件的构造元件、以及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偏置元件。该促动器的固定部件与外壳连结,促动器的可动部件与触摸传感器式面板连结。而且,如果该促动器接通或断开电流,则可动极被固定极磁性吸引或排斥,由此,偏置元件弹性变形,触摸传感器式面板振动。
专利文献:日本公报、特表2008-516348号
然而,在将触摸传感器式面板组装至外壳时,由于触摸传感器式面板和外壳是分体的,因而用于安装促动器的固定部件的外壳侧的螺钉安装孔和用于安装促动器的可动部件的触摸传感器式面板侧的螺钉安装孔的位置容易相对地偏离。如果在该偏离的状态下将促动器连结至触摸传感器式面板和外壳,则有可能在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偏置元件上产生规定以外的变形,固定部件与可动部件的相对位置产生偏差,得不到规定的振动力。
发明内容
在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课题的触觉型螺线管及其安装构造。
以下,记载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方式。此外,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采用的构成元件能够尽可能地以任意的组合采用。另外,本发明的方式或技术特征并不限定于以下记载的特征,还可以是在说明书整体和附图中记载的特征,或者是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从这些记载所掌握的发明思想所理解的特征。
与触觉型螺线管有关的本发明的第一方式,一种触觉型螺线管,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部件,具有卷绕有线圈的固定极;可动部件,具有可动极;以及弹性部件,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撑于所述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至安装装置,所述可动部件与附随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被振动体连结,该触觉型螺线管用于将所述可动部件的振动传递至所述被振动体,所述固定部件具备基准孔,该基准孔成为使用螺钉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时的基准点,所述可动部件具有第一调整孔,该第一调整孔用于在使用螺钉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时调整向所述被振动体的连结位置。
与触觉型螺线管有关的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一种触觉型螺线管,其特征在于,具备:固定部件,具有卷绕有线圈的固定极;可动部件,具有可动极;以及弹性部件,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撑于所述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至安装装置,所述可动部件与附随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被振动体连结,该触觉型螺线管用于将所述可动部件的振动传递至所述被振动体,所述可动部件具有基准孔,该基准孔成为使用螺钉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时的基准点,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第一调整孔,该第一调整孔用于在使用螺钉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时调整向所述安装装置的固定位置。
与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有关的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一种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触觉型螺线管具备:固定部件,具有卷绕有线圈的固定极;可动部件,具有可动极;以及弹性部件,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撑于所述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至安装装置,所述可动部件与附随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被振动体连结,该触觉型螺线管用于将所述可动部件的振动传递至所述被振动体,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基准孔,该基准孔成为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时的基准点,所述基准孔形成为与设于所述安装装置的基准用安装孔几乎相同的大小,所述可动部件具有第一调整孔,该第一调整孔用于调整向所述被振动体的连结位置,所述第一调整孔形成为比设于所述被振动体的第一安装孔更大,所述固定部件使用所述基准孔和所述基准用安装孔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所述可动部件使用所述第一调整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第二螺钉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
与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有关的本发明的第四方式,该触觉型螺线管具备:固定部件,具有卷绕有线圈的固定极;可动部件,具有可动极;以及弹性部件,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撑于所述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至安装装置,所述可动部件与附随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被振动体连结,该触觉型螺线管用于将所述可动部件的振动传递至所述被振动体,所述可动部件具有基准孔,该基准孔成为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时的基准点,所述基准孔形成为与设于所述被振动体的基准用安装孔几乎相同的大小,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第一调整孔,该第一调整孔用于调整向所述安装装置的固定位置,所述第一调整孔形成为比设于所述安装装置的第一安装孔更大,所述可动部件使用所述基准孔和所述基准用安装孔通过第一螺钉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所述固定部件使用所述第一调整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
发明的效果
依照本发明,即使安装装置侧的螺钉的安装孔和被振动体侧的螺钉的安装孔的位置在每个产品中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形成于触觉型螺线管的基准孔和第一调整孔来吸收该位置的偏差。结果,在将触觉型螺线管安装于安装装置和被振动体时,能够防止在触觉型螺线管的弹性部件上产生规定外的变形,能够抑制固定极与可动极的间隙的偏差,拥有高可靠性而获得预先设计的规定振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触觉型螺线管的初始状态的图,(a)是正面图,(b)是从(a)中的截断线a-a观察的触觉型螺线管的截面图,(c)是从(a)中的箭头b-b观察的触觉型螺线管的向视图,省略了作为紧固部件的螺钉。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触觉型螺线管的动作时的状态的正面图,省略了作为紧固部件的螺钉。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另一触觉型螺线管的初始状态的正面图,省略了作为紧固部件的螺钉。
符号说明
1A、1B触觉型螺线管;10固定部件;11基底部件;11a基准孔;11b第二调整孔;11c第二调整孔;12固定极;12a长腿;12b短腿;13线圈;20可动部件;21可动极;21a长腿;21b短腿;22传递部件;22a、22b第一调整孔;30弹性部件;40安装装置;41基准用安装孔;42第二安装孔;50被振动体;51、52第一安装孔;61螺钉;62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例示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例)
使用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
本例的触觉型螺线管1A具备:固定部件10、可动部件20、以及将可动部件20支撑于固定部件10的弹性部件30。
固定部件10固定于安装装置40。另一方面,可动部件20与附随于安装装置40的被振动体50连结,构成为能够将可动部件20的振动传递至被振动体50。
作为被振动体50,例如可以举出搭载于车辆等的输入装置的触摸传感器式面板,作为安装装置40,可以举出支撑该触摸传感器式面板的输入装置的框体(外壳),但是不限于此。
在安装装置40上,设有用于通过螺钉将固定部件10固定的基准用安装孔41和第二安装孔42。另一方面,在被振动体50上,设有用于通过螺钉将可动部件20连结的第一安装孔51、52。
本例的基准用安装孔41、第二安装孔42和第一安装孔51、52是相同大小的圆孔。此外,在各安装孔中,使用具有与各安装孔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外径的螺钉。
固定部件10具有卷绕有线圈13的固定极12和基底部件11。
固定极12由形成为具有长腿12a和短腿12b的L形的板状铁芯的层叠体构成,在长腿12a上部分地卷绕有线圈13。
基底部件11由硬质树脂形成为平板状,在其上表面,通过未图示的固定机构固定着卷绕有线圈13的固定极12。在该基底部件11上设有基准孔11a,该基准孔11a成为使用螺钉将固定部件10固定至安装装置40时的基准点。
该基准孔11a是形成为与设于安装装置40的基准用安装孔41几乎相同的大小的圆孔,成为与利用基准孔11a和基准用安装孔41将固定部件10固定至安装装置40时使用的螺钉的外径几乎相同的大小。这是为了以该基准孔11a为基准点,将触觉型螺线管1A连结至安装装置40和被振动体50。
另外,在基底部件11上,设有用于使用螺钉将固定部件10固定至安装装置40的第二调整孔11b。该第二调整孔11b成为比设于安装装置40的第二安装孔42更大的圆孔。
可动部件20具有可动极21和传递部件22。
可动极21由形成为具有长腿21a和短腿21b的L形的板状铁芯的层叠体构成。该可动极21相对于固定极12反向地并置,长腿21a离短腿12b设置间隙T而配置,短腿21b离长腿12a设置间隙T而配置。
传递部件22将可动极21的运动传递至被振动体50,与可动极21一体化。使构成可动极21的一部分的最下层的板状铁芯延伸出而形成本例的传递部件22。
而且,可动部件20在基底部件11的上表面沿图1中的X方向以可动状态配置,在向线圈13供电时,能够被固定极12磁性吸引而沿X方向移动。
在传递部件22上设有两个第一调整孔22a、22b,这两个第一调整孔22a、22b用于在使用螺钉将可动部件20连结至被振动体50时调整向被振动体50的连结位置。该第一调整孔22a、22b成为比设于被振动体50的第一安装孔51、52更大的圆孔。
弹性部件30由金属板簧构成,在不向线圈13供电时(图1的初始状态),将可动极21保持在离开固定极12规定距离(间隙T)的位置。该弹性部件30的一端由螺钉61紧固至固定部件10的基底部件11,弹性部件30的另一端由螺钉62紧固至可动部件20的可动极21。
这样的本例的触觉型螺线管1A,在图1的初始状态下,如果进行向线圈13的供电,则可动部件20反抗弹性部件30的弹性力,同时被固定极12磁性吸引而向图1的X方向左侧移动,可动极21碰触固定极12(参照图2)。如果不向线圈13供电而固定极12的磁性吸引力减少,则可动部件20被弹性部件30的弹性力向远离固定极12的方向(图1的X方向右方)施力,能够恢复至图1的初始状态。
在本例那样的触觉型螺线管中,固定极12与可动极21的间隙T需要设定为数百μm~1mm左右的微小间隙。
如果该间隙T过小,则可动部件20的移动量被较小地限制,因而振动量变小,难以获得触觉感知反馈所需的规定振动量。另一方面,如果该间隙T过大,则固定极12使可动极21移动的磁性吸引力变得过小,振动量变小,同样难以获得触觉感知反馈所需的规定振动量。所以,本例那样的触觉型螺线管在向安装装置40和被振动体50安装时要求高精度的定位。
安装有触觉型螺线管的固定部件10的安装装置40和安装有触觉型螺线管的可动部件20的被振动体50通常分开地构成,因而对于每个产品,安装装置40与被振动体50的相对位置关系产生不少偏差。因此,为了安装固定部件10而设于安装装置40的螺钉的安装孔和为了安装可动部件20而设于被振动体50的螺钉的安装孔的位置在每个产品中容易相对偏离。
在该偏离的状态下,如果将固定部件10和可动部件20分别连结至安装装置40和被振动体50,则在弹性部件30产生规定外的变形,初始状态的固定极12与可动极21的间隙T在每个产品中存在偏差。结果,有些产品可能不会获得规定的振动力。
特别是如本例那样,在可动部件20由弹性部件30支撑于固定部件10的触觉型螺线管中,如果安装装置40和被振动体50的各安装孔的位置产生偏差,则通过弹性部件30的挠曲容易跟随该偏差,因而间隙T容易产生偏差。
所以,在本例那样的触觉型螺线管中,即使在安装装置40和被振动体50的各安装孔的位置产生偏差的情况下,也需要使间隙T成为一定的特殊安装构造。
在此,在本例的触觉型螺线管1A中,在固定部件10的基底部件11上设置有基准孔11a,该基准孔11a在使用螺钉固定至安装装置40时成为基准点,并且附加设置第二调整孔11b。另外,在可动部件20的传递部件22上设置第一调整孔22a、22b,该第一调整孔22a、22b在使用螺钉连结至被振动体50时用于调整向被振动体50的连结位置。
基准孔11a形成为与设于安装装置40的基准用安装孔41几乎相同的大小。另外,第二调整孔11b形成为比设于安装装置40的第二安装孔42更大。另外,第一调整孔22a、22b形成为比设于被振动体50的第一安装孔51、52更大。
而且,固定部件10使用基准孔11a和基准用安装孔41通过第一螺钉(未图示)固定至安装装置40,并且使用第二调整孔11b和第二安装孔42通过第三螺钉(未图示)固定至安装装置40。另外,可动部件20使用第一调整孔22a、22b和第一安装孔51、52通过第二螺钉(未图示)连结至被振动体50。
因此,依照本例,即使在每个产品中基准用安装孔41和第一安装孔51、52存在相对的配置偏差(图1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偏差),也能够通过基准孔11a和第一调整孔22a、22b来吸收该配置偏差。另外,即使基准用安装孔41和第二安装孔42存在配置偏差,也能够通过基准孔11a和第二调整孔11b来吸收该配置偏差。
更具体而言,使用基准孔11a和基准用安装孔41通过第一螺钉来紧固固定部件10,由此,以基准孔11a作为基准点,将固定部件10连结至安装装置40。接着,使用第二调整孔11b和第二安装孔42通过第三螺钉将固定部件10连结至安装装置40,由此,能够通过形成为比第二安装孔42更大的第二调整孔11b来吸收基准用安装孔41与第二安装孔42的配置偏差,并以固定部件10不会以基准孔11a为中心旋转的方式固定至安装装置40。此后,使用第一调整孔22a、22b和第一安装孔51、52通过第二螺钉将可动部件20连结至被振动体50,由此,能够通过形成为比第一安装孔51、52更大的第一调整孔22a、22b来吸收基准用安装孔41与第一安装孔51、52的配置偏差,并将可动部件20连结至被振动体50。
所以,依照本例的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能够避免弹性部件30产生规定外的变形。结果,能够以使初始状态的固定极12与可动极21的间隙T成为一定的方式,将触觉型螺线管安装至安装装置40和被振动体50,因而能够稳定地获得规定的振动力,能够有效地抑制每个产品的振动量的偏差。
此外,在本例中,在固定部件10的基底部件11上设置第二调整孔11b,并且在安装装置40上设置第二安装孔42,但是在固定部件10不以基准孔11a为中心旋转而能够容易地连结至安装装置40的情况下,不需要设置第二调整孔11b和第二安装孔4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基准用安装孔41和第一安装孔51、52形成于分开的部件,基准用安装孔41和第二安装孔42形成于相同的部件。因此,基准用安装孔41与第一安装孔51、52的配置偏差相比于基准用安装孔41与第二安装孔42的配置偏差容易变大。
在此,通过将第一调整孔22a、22b形成为比第二调整孔11b更大,能够有效地解决各安装孔的配置偏差,能够提高安装的作业效率,更可靠地抑制每个产品的振动量的偏差。
此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例的第二调整孔11b为圆孔,但是也可以如图3所示的触觉型螺线管1B那样,使第二调整孔11c成为在可动部件20的可动方向(X方向)上较长的长孔。
在此情况下,优选地,将长孔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第三螺钉的外径更长,将长孔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设定为与第三螺钉的外径相同。通过这样设定,在将基准孔11a和基准用安装孔41螺钉紧固之后,在将第二调整孔11c和第二安装孔42螺钉紧固时,固定部件10能够不以基准孔11a为中心旋转而固定至安装装置40。因此,能够抑制固定部件10的位置偏离并将固定部件10容易地固定至安装装置40,并且能够容易地吸收可动部件20的可动方向(X方向)上的基准用安装孔41与第二安装孔42的配置偏差。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但是本发明并不现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例适当地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基准用安装孔41、第二安装孔42和第一安装孔51、52为相同大小的安装孔,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基准用安装孔41、第二安装孔42和第一安装孔51、52中的至少一个大小不同。
在此情况下,基准孔11a也形成为与设于安装装置40的基准用安装孔41几乎相同的大小。在固定部件10上设有比设于安装装置40的第二安装孔42更大的第二调整孔11b。在可动部件20上设有比设于被振动体50的第一安装孔51、52更大的第一调整孔22a、22b。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在固定部件10上设有基准孔11a和第二调整孔11b,在可动部件20上设有第一调整孔22a、22b,但是也可以将基准孔不设于固定部件,而是设于可动部件。
即,也可以构成为:在可动部件上设置基准孔和第二调整孔,在固定部件上设置第一调整孔。
具体而言,在可动部件上设置成为与被振动体连结的基点的基准孔。该基准孔形成为与设于被振动体的基准用安装孔几乎相同的大小。另外,在可动部件上设置比设于被振动体的第二安装孔更大的第二调整孔。而且,在固定部件上设置比设于安装装置的第一安装孔更大的第一调整孔。
在该例的情况下,在将基准孔和基准用安装孔螺钉紧固之后,将第二调整孔和第二安装孔螺钉紧固,此后将第一调整孔和第一安装孔螺钉紧固,由此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例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该例的情况下,如果可动部件能够不以基准孔为中心旋转而连结至被振动体,则不需要设置第二调整孔和第二安装孔。
另外,在该例的情况下,通过将第一调整孔形成为比第二调整孔更大,从而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例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该例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二调整孔成为在可动部件的可动方向上较长的长孔,从而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例同样的效果。

Claims (12)

1.一种触觉型螺线管,其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部件,具有卷绕有线圈的固定极;
可动部件,具有可动极;以及
弹性部件,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撑于所述固定部件,
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至安装装置,所述可动部件与附随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被振动体连结,
该触觉型螺线管用于将所述可动部件的振动传递至所述被振动体,
所述固定部件具备基准孔,该基准孔成为使用螺钉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时的基准点,
所述可动部件具有第一调整孔,该第一调整孔用于在使用螺钉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时调整向所述被振动体的连结位置,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用于使用螺钉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的第二调整孔,
所述第一调整孔比所述被振动体的与所述第一调整孔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更大地形成,所述第二调整孔比所述安装装置的与所述第二调整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更大地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觉型螺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整孔形成为比所述第二调整孔更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觉型螺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调整孔是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可动方向上较长的长孔。
4.一种触觉型螺线管,其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部件,具有卷绕有线圈的固定极;
可动部件,具有可动极;以及
弹性部件,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撑于所述固定部件;
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至安装装置,所述可动部件与附随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被振动体连结,
该触觉型螺线管用于将所述可动部件的振动传递至所述被振动体,
所述可动部件具有基准孔,该基准孔成为使用螺钉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时的基准点,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第一调整孔,该第一调整孔用于在使用螺钉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时调整向所述安装装置的固定位置,
所述可动部件具有用于使用螺钉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的第二调整孔,
所述第一调整孔比所述安装装置的与所述第一调整孔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更大地形成,所述第二调整孔比所述被振动体的与所述第二调整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更大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觉型螺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调整孔形成为比所述第二调整孔更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觉型螺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调整孔是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可动方向上较长的长孔。
7.一种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该触觉型螺线管具备:固定部件,具有卷绕有线圈的固定极;可动部件,具有可动极;以及弹性部件,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撑于所述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至安装装置,所述可动部件与附随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被振动体连结,该触觉型螺线管用于将所述可动部件的振动传递至所述被振动体,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基准孔,该基准孔成为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时的基准点,
所述基准孔形成为与设于所述安装装置的基准用安装孔几乎相同的大小,
所述可动部件具有第一调整孔,该第一调整孔用于调整向所述被振动体的连结位置,
所述第一调整孔形成为比设于所述被振动体的第一安装孔更大,
所述固定部件使用所述基准孔和所述基准用安装孔通过第一螺钉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
所述可动部件使用所述第一调整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第二螺钉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用于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的第二调整孔,
所述第二调整孔形成为比设于所述安装装置的第二安装孔更大,
所述固定部件使用所述第二调整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三螺钉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用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形成为相同的大小,
所述第一调整孔形成为比所述第二调整孔更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调整孔是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可动方向上较长的长孔。
10.一种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该触觉型螺线管具备:固定部件,具有卷绕有线圈的固定极;可动部件,具有可动极;以及弹性部件,将所述可动部件支撑于所述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固定至安装装置,所述可动部件与附随于所述安装装置的被振动体连结,该触觉型螺线管用于将所述可动部件的振动传递至所述被振动体,
所述可动部件具有基准孔,该基准孔成为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时的基准点,
所述基准孔形成为与设于所述被振动体的基准用安装孔几乎相同的大小,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第一调整孔,该第一调整孔用于调整向所述安装装置的固定位置,
所述第一调整孔形成为比设于所述安装装置的第一安装孔更大,
所述可动部件使用所述基准孔和所述基准用安装孔通过第一螺钉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
所述固定部件使用所述第一调整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至所述安装装置,
所述可动部件具有用于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的第二调整孔,
所述第二调整孔形成为比设于所述被振动体的第二安装孔更大,
所述可动部件使用所述第二调整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通过第三螺钉连结至所述被振动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准用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形成为相同的大小,
所述第一调整孔形成为比所述第二调整孔更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调整孔是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可动方向上较长的长孔。
CN201410283296.2A 2013-07-01 2014-06-23 触觉型螺线管和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824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7837 2013-07-01
JP2013-137837 2013-07-01
JP2014079809A JP2015027661A (ja) 2013-07-01 2014-04-09 触覚型ソレノイドおよび触覚型ソレノイドの取付構造
JP2014-079809 2014-04-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82472A CN104282472A (zh) 2015-01-14
CN104282472B true CN104282472B (zh) 2018-07-03

Family

ID=52115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8329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82472B (zh) 2013-07-01 2014-06-23 触觉型螺线管和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04589B2 (zh)
JP (1) JP2015027661A (zh)
CN (1) CN1042824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57755B1 (ko) * 2015-09-15 2024-04-16 베르-헬라 테르모콘트롤 게엠베하 차량용 조작 유닛
CN205081657U (zh) * 2015-10-23 2016-03-09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DE102015120605A1 (de) * 2015-11-27 2017-06-01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Bedien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Antriebseinrichtung zum Ausgeben einer haptischen Rückmeldung sowie Kraftfahrzeug
KR101812445B1 (ko) 2016-11-08 2017-12-27 주식회사 씨케이머티리얼즈랩 플렉시블 촉각 액추에이터
CN106602367B (zh) * 2016-12-14 2019-03-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固定btb连接器于移动终端的固定件及移动终端
US11652394B2 (en) 2018-11-22 2023-05-16 Innovobot Inc. Haptic solenoid assembly with a solenoid vibration-damp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63626A (en) * 1957-09-10 1960-12-06 Jr Herbert Du Val Control systems and apparatus
US4034323A (en) * 1975-03-24 1977-07-05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mpany, Ltd. Magnetic relay
US6429846B2 (en) * 1998-06-23 2002-08-06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feedback for touchpads and other touch controls
US6030248A (en) * 1998-10-29 2000-02-2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chanical latch for mat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s
CN2417548Y (zh) * 2000-02-17 2001-01-31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的开关结构
JP2004172036A (ja) * 2002-11-22 2004-06-17 Omron Corp 電磁リレー
WO2006042309A1 (en) 2004-10-08 2006-04-20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feedback for button and scrolling action simulation in touch input devices
JP2006120396A (ja) * 2004-10-20 2006-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可動接点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ネルスイッチが装着された電子機器
JP4100409B2 (ja) * 2005-04-01 2008-06-1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操作入力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US7825903B2 (en) * 2005-05-12 2010-11-02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aptic effects to a touch panel
CN102112271B (zh) * 2008-04-22 2014-11-26 意大利泰磁公司 单件磁性设备和所述单件磁性设备的制造方法
US8072317B2 (en) * 2008-07-16 2011-12-06 Johnson Electric S.A. Haptic solenoid system
JP4489133B2 (ja) * 2008-09-10 2010-06-23 株式会社東芝 プリント配線板、電子機器
US8129870B1 (en) * 2009-08-04 2012-03-06 Pusl Kenneth E Asymmetric folded spring flexure suspension system for reciprocating devices
JP4703762B1 (ja) * 2009-12-22 2011-06-1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
JP4746703B1 (ja) * 2010-03-29 2011-08-10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ハー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027661A (ja) 2015-02-12
US20150002279A1 (en) 2015-01-01
US9304589B2 (en) 2016-04-05
CN104282472A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2472B (zh) 触觉型螺线管和触觉型螺线管的安装构造
CN103582353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
JP6036143B2 (ja) 発電装置
US8487513B2 (en) Piezoelectric actuator
JP6249454B2 (ja) 触覚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1452055B1 (ko) 진동발생장치
WO2016139823A1 (ja) 電子機器の振動発生装置
KR20140034377A (ko) 진동발생장치
US10186653B2 (en) Vibrator equipped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
JP2018086622A (ja) 電子機器
US20130141225A1 (en) Haptic feedback device
JP2014033507A (ja) 発電装置
US20130043741A1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105656274A (zh)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JP6853574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80358880A1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JP2018088752A (ja) 振動発生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481783B (zh) 卡合固定模組
US9420073B2 (en) Vibrator
KR20140095394A (ko) 피에조 액츄에이터
US845383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enclosure
KR101316782B1 (ko) 압전소자가 장착된 바이브레이터
KR20110035360A (ko) 스프링을 이용한 외력 반응형 햅틱제공장치, 이를 이용한 햅틱제공모듈, 이를 이용한 휴대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6603196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Jung et al. Double acting compression mechanism (DACM) for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ing in 33-mode op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