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5354B -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及带材除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及带材除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5354B
CN104275354B CN201410406390.2A CN201410406390A CN104275354B CN 104275354 B CN104275354 B CN 104275354B CN 201410406390 A CN201410406390 A CN 201410406390A CN 104275354 B CN104275354 B CN 1042753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ing roller
except
aspirator
band
oil remo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063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5354A (zh
Inventor
王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teele Luo 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宇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宇 filed Critical 王宇
Priority to CN2014104063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753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5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5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5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53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包括机架、多个除油辊、吹扫装置、抽吸装置,多个除油辊安装在机架内并分列带材上下,上除油辊之间、下除油辊之间均设有吹扫装置,上、下除油辊与带材接触形成由带材、除油辊、吹扫装置及机架围成的封闭腔,吹扫装置与封闭腔连通,抽吸装置通过通道与所述封闭腔连通。可在工作时降低噪声、减小污染并节约工艺润滑液。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材除油方法,通过上、下除油辊与带材接触形成封闭腔,吹扫装置在封闭腔内通过高压小流量压缩空气使残存于带材表面的液体被吹起形成雾状物,抽吸装置通过低压大流量方式从所述封闭腔沿除油辊轴向的两端对雾状物进行抽吸达到除油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及带材除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油机及除油方法,尤其是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及带材除油方法,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机械和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在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由于轧制工艺需要,金属表面要喷洒大量的工艺润滑液,如轧制油、水、乳化液等,轧制后有一部分工艺润滑液会附着在金属带材表面,如被卷入卷取机,容易产生打滑或错层,影响生产,还会增加带材退火处理的难度,并影响成品带材的表面质量,同时增大工艺润滑液的消耗,因此必须在轧机后设置清洗设备来清除金属表面残留的工艺润滑液。目前,普遍使用的除油装置有辊式除油、真空辊式除油、带式除油、空气吹扫、布夹式除油等形式,这些除油装置分别适用于不同冷轧带材的除油,各有特色,但仍存在辊式除油及真空辊式除油效果不佳、传统压缩空气吹扫噪声大且对周围环境污染影响操作工人身体健康,布夹式除油只能在低速状态下使用等各自的缺点。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及带材除油方法,能够使除油在封闭空间中进行,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工人身体危害且能在高速轧制状态下除油并且降低了工艺润滑液的消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包括机架、多个除油辊、吹扫装置、抽吸装置,多个除油辊均安装在机架内,多个除油辊分列带材上下形成上除油辊和下除油辊,上除油辊之间、下除油辊之间均设有吹扫装置,吹扫装置与相邻两除油辊紧密接触,上、下除油辊与带材接触形成由带材、除油辊、吹扫装置及机架围成的封闭腔,吹扫装置与封闭腔连通,抽吸装置通过通道与所述封闭腔连通;吹扫装置包括喷嘴,多个喷嘴斜向指向带材,或者多个喷嘴直向指向带材。
进一步的,所述的通道为除油辊轴端的机架上设置的空腔,空腔一端通过开口与封闭腔连通,另一端通过开口与抽吸装置连通,抽吸装置通过除油辊轴端的机架空腔所形成的通道与所述封闭腔连通,或者所述通道为连接所述封闭腔与抽吸装置的连接管。
进一步的,除油辊两轴端的机架均设置有空腔。
进一步的,吹扫装置还包括吹梁,多个吹梁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上除油辊之间及相邻的下除油辊之间且与除油辊紧密配合,吹梁与封闭腔接触的一端安装有排状喷嘴,排状喷嘴连接压缩空气源,吹梁沿除油辊轴向的两端与机架密封接触。
进一步的,吹梁上斜列安装有多个喷嘴斜向指向带材,喷嘴分左右两部分设置,分别斜向除油辊两轴端,或者吹梁上直列安装有多个喷嘴指向带材。
进一步的,吹梁分别位于两上除油辊之间、两下除油辊之间且沿除油辊轴向设置,吹梁两侧面为弧形凹面,凹面与除油辊的圆周面紧密配合,上除油辊间的吹梁的底端高于上除油辊的底端,下除油辊间的吹梁的顶端低于下除油辊的顶端,形成由带材、上除油辊及上除油辊间的吹梁、下除油辊及下除油辊间的吹梁、机架围成的封闭腔。
进一步的,所述抽吸装置为设置在机架底部的吸气箱,除油辊轴端的机架空腔与吸气箱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且升降装置动作使除油辊与吹扫装置一同升降,升降装置为油缸、气缸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带材除油方法,通过上、下除油辊与带材接触形成封闭腔,并通过安装在相邻的上除油辊之间及相邻的下除油辊之间且与除油辊紧密配合的吹扫装置在此封闭腔内通过高压小流量方式向带材吹压缩空气使带材表面残留的工艺润滑液被吹起形成雾状物,抽吸装置通过低压大流量的方式从所述封闭腔沿除油辊轴向的两端对雾状物进行抽吸,低压抽吸的总流量必须大于高压吹扫的总流量。
进一步的,通过升降装置改变除油辊高度使上、下除油辊夹持带材形成由带材、除油辊、除油辊间的吹扫装置及机架围成的封闭腔,吹扫形成的雾状物从封闭腔沿除油辊轴向的两端经设在除油辊轴端且与封闭腔连通的机架空腔被抽吸装置吸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通过上、下除油辊与带材接触后形成由带材、除油辊、吹扫装置及机架围成的封闭腔,吹扫装置设置在上除油辊之间、下除油辊之间且与相邻两除油辊紧密接触,且吹扫装置与此封闭腔连通,因此吹扫装置对带材上的工艺润滑液吹扫时气体吹扫发生在此封闭腔内,隔绝了噪声并使工艺润滑液形成的雾状物集中在此封闭腔内,并且由于除油辊轴端的机架上设置有空腔,抽吸装置通过空腔与所述封闭腔连通,因而,空腔既能形成抽吸装置抽吸雾状物的通道,通过低压抽吸的总流量大于高压吹扫的总流量来保证雾状物不会扩散到除油机外部,同时,空腔又能在除油辊轴端形成隔音屏障,减少吹扫装置吹扫的声音从除油辊轴端侧传出。使用本发明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能够使除油在密闭空间中进行,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工人身体危害且能在高速轧制状态下除油并且降低了工艺润滑液的消耗。
本发明一种带材除油方法,通过上下除油辊与带材接触后形成封闭腔,并通过吹扫装置利用高压小流量压缩空气在此封闭腔内将带材表面残留的液体吹起形成雾状物,通过抽吸装置采用低压大流量方式从封闭腔沿除油辊轴向的两端对雾状物进行抽吸。通过在封闭腔内吹扫抽吸,防止雾状物扩散及避免噪声扩散对环境和工人健康的危害,并且能够充分除去带材上残留的工艺润滑液。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的原理图的侧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的原理图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安装斜列喷嘴的吹扫装置示意图。
图4是安装直列喷嘴的吹扫装置示意图。
1、机架;2、上除油辊;3、上吹梁;4、油缸;5、顶板;6、立板;7、带材;8、下除油辊;9、下吹梁;10、吸气箱;11、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包括机架、多个除油辊、吹扫装置、抽吸装置及污液收集系统。多个除油辊均安装在机架1内,多个除油辊分列带材7上下,以带材7为界分为上除油辊2和下除油辊8。
上除油辊之间、下除油辊之间均设有吹扫装置,吹扫装置与相邻两除油辊紧密接触,上除油辊和下除油辊对应夹持带材,上、下两对除油辊与带材接触形成由带材、除油辊、吹扫装置及机架组合成的封闭腔,吹扫装置与封闭腔连通,在除油辊轴端设有通道使抽吸装置和封闭腔连通,从而使吹扫装置吹扫工艺润滑液后在封闭腔内形成的雾状物经通道被抽吸装置吸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通道为在除油辊轴端的机架上设置的空腔。
除油辊轴端的机架空腔,其一端通过开口与封闭腔连通,另一端通过开口与抽吸装置连通,从而使抽吸装置通过除油辊轴端的机架空腔所形成的通道与封闭腔连通。
在其他实施例中,通道可以为连接所述封闭腔与抽吸装置的连接管。连接管一端与封闭腔沿除油辊轴向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抽吸装置连接。
吹扫装置包括吹梁和喷嘴11,吹梁分为上吹梁和下吹梁。上吹梁3安装在相邻的上除油辊2之间,下吹梁9安装在相邻的下除油辊8之间,并且各吹梁与相邻除油辊紧密配合。吹梁与封闭腔接触的一端安装有排状喷嘴11,喷嘴11连接压缩空气源,吹梁沿除油辊轴向的两端与机架密封接触。吹扫时,采用高压小流量气体对带材上下表面进行吹扫,使带材上残留的工艺润滑液更易于形成雾状物,再通过抽吸装置对雾状物进行抽吸。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喷嘴11为斜列喷嘴。吹梁上斜列安装有多个喷嘴斜向指向带材,喷嘴分左右两部分设置,分别斜向除油辊两轴端。斜列安装的喷嘴可以使高压气流斜向吹向带材表面,且此斜向为偏向除油辊轴端。可使形成的雾状物更容易向除油辊轴端的通道流动,从而更好地被抽吸出封闭腔。在其他实施例中,喷嘴可以为直列喷嘴,如图4所示。
吹梁沿除油辊轴向设置,吹梁两侧面为弧形凹面,凹面与除油辊的圆周面紧密配合,上除油辊间的上吹梁的底端高于上除油辊的底端,下除油辊间的下吹梁的顶端低于下除油辊的顶端,形成由带材、上除油辊及上除油辊间的上吹梁、下除油辊及下除油辊间的下吹梁、机架围成的封闭腔。这样上吹梁底端及下吹梁顶端与带材之间均具有一定的间隙,喷头与带材之间也具有一定间隙。
为了使抽吸效果更好,除油辊两轴端的机架均设置有空腔。抽吸装置为设置在机架底部的安装有风机的吸气箱10,吸气箱安装在底座中。前述空腔的底部与设置在机架底部的吸气箱的顶部连接且两者连通,且吸气箱顶部设有左右两个开口分别与左右两个机架空腔连通。抽吸时,采用低压大流量方法进行抽吸。
吸气箱通过其底部开口与污液收集系统连通,使抽吸至吸气箱的液体流至污液收集系统,降低工艺润滑液的消耗。通过风机将封闭腔内的雾状物以低压大流量的方式吸入吸气箱内,低压大流量抽吸的总流量必须大于高压小流量吹扫的总流量,并沿通道排放到污液收集系统,以达到清除带材表面残留工艺润滑液的目的。
上、下除油辊分别安装在上、下除油辊装配中,上、下除油辊装配两端与机架的衬板密封接触,机架上在内的衬板与在外的立板6间隙设置形成除油辊两轴端的机架空腔。衬板上设有开口使前述封闭腔与机架上立板及衬板之间的空腔连通。
空腔与封闭腔连通,这样吹扫装置对带材上下表面的工艺润滑液吹扫形成的雾状物均可以通过空腔进入吸气箱,空腔既可以起到隔音作用,又不会造成雾状物散布范围大的问题,提高了抽吸的效率。
上除油辊装配包含上除油辊及安装在相邻上除油辊之间的上吹梁,下除油辊装配包含下除油辊及安装在相邻下除油辊之间的下吹梁。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还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且升降装置动作使除油辊与吹扫装置一同升降。可设置升降装置使上除油辊与两上除油辊之间的吹扫装置一同升降,且上除油辊可相对上吹梁转动。或者设置升降装置使下除油辊与两下除油辊之间的吹扫装置一同升降,且下除油辊可相对下吹梁转动。或者同时设置上下两组升降装置,分别使上除油辊与两上除油辊之间的吹扫装置一同升降,使下除油辊与两下除油辊之间的吹扫装置一同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只设置一组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机架顶板5固定连接,升降装置动作可使上除油辊与两上除油辊之间的吹扫装置一同升降,且上除油辊可相对上吹梁转动。
升降装置为油缸4,油缸动作带动上除油辊装配上下移动,以调整上除油辊与带材之间的间隙。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可为气缸或其它可升降的机械执行机构。
本发明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通过上、下除油辊与带材接触后形成由带材、除油辊、吹扫装置及机架围成的封闭腔,吹扫装置设置在上除油辊之间、下除油辊之间且与相邻两除油辊紧密接触,且吹扫装置与此封闭腔连通,因此吹扫装置对带材上的工艺润滑液吹扫时,压缩空气吹扫发生在此封闭腔内,隔绝了噪声并使液体形成的雾状物集中在此封闭腔内,并且由于除油辊轴端的机架上设置有空腔,抽吸装置通过空腔与所述封闭腔连通,因而,此空腔既能形成抽吸装置抽吸雾状物的通道,通过低压抽吸的总流量大于高压吹扫的总流量来保证雾状物不会扩散到除油机外部,同时,空腔又能在除油辊轴端形成隔音屏障,减少吹扫装置吹扫的声音从除油辊轴端侧传出。使用本发明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能够使除油在封闭空间中进行,减少环境污染和对工人身体危害且能在高速轧制状态下除油,并且能够充分去除带材上残留的工艺润滑液及吸净吹扫形成的雾状物,降低了工艺润滑液的消耗。
实施例二
通过升降装置改变除油辊高度使上、下除油辊夹持带材形成由带材、除油辊、除油辊间的吹扫装置及机架围成的封闭腔,在此封闭腔内利用吹扫装置通过高压小流量的压缩空气对带材表面的残留的工艺润滑液进行吹扫形成雾状物,再通过抽吸装置采用低压大流量的抽吸方式将其吸走。带材在上下除油辊之间移动,对带材上残留的工艺润滑液逐段进行吹扫除油,进而完成整个带材的除油。
本实施例一种带材除油方法,在实施例一所述的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上实施,通过多个沿除油辊轴向分布的升降装置使上除油辊下降并与带材均匀接触,由于带材由下除油辊支撑,因此,带材上、下两面分别与上、下除油辊接触,形成由除油辊、吹扫装置、机架、带材组合成的封闭腔,并通过安装在相邻的上除油辊之间及相邻的下除油辊之间且与除油辊紧密配合的吹扫装置在此封闭腔内通过高压小流量方式向带材吹压缩空气,使带材表面残留的工艺润滑液被吹起形成雾状物,抽吸装置通过低压大流量的方式从所述封闭腔沿除油辊轴向的两端经设在除油辊轴端且与封闭腔连通的机架空腔对雾状物进行抽吸。在除油时,低压抽吸的总流量必须大于高压吹扫的总流量。
本发明一种带材除油方法,通过上、下除油辊与带材接触后形成封闭腔,并通过吹扫装置利用高压小流量气体在此封闭腔内将带材表面残留的工艺润滑液吹起形成雾状物,通过抽吸装置采用低压大流量方式从封闭腔沿除油辊轴向的两端对雾状物进行抽吸。通过在封闭腔内吹扫抽吸,防止雾状物扩散及噪声扩散对环境和工人健康的危害,并且能够充分去除带材上的工艺润滑液及吸净形成的雾状物,对工艺润滑油的雾状物抽吸后可回收利用,降低了工艺润滑液的消耗。
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且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专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化和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多个除油辊、吹扫装置、抽吸装置,多个除油辊均安装在机架内,多个除油辊分列带材上下形成上除油辊和下除油辊,上除油辊之间、下除油辊之间均设有吹扫装置,吹扫装置与相邻两除油辊紧密接触,上、下除油辊与带材接触形成由带材、除油辊、吹扫装置及机架围成的封闭腔,吹扫装置与封闭腔连通,抽吸装置通过通道与所述封闭腔连通;吹扫装置包括喷嘴,多个喷嘴斜向指向带材,或者多个喷嘴直向指向带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为除油辊轴端的机架上设置的空腔,空腔一端通过开口与封闭腔连通,另一端通过开口与抽吸装置连通,抽吸装置通过除油辊轴端的机架空腔所形成的通道与所述封闭腔连通,或者所述通道为连接所述封闭腔与抽吸装置的连接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其特征在于:除油辊两轴端的机架均设置有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其特征在于:吹扫装置还包括吹梁,多个吹梁分别安装在相邻的上除油辊之间及相邻的下除油辊之间且与除油辊紧密配合,吹梁与封闭腔接触的一端安装有排状喷嘴,排状喷嘴连接压缩空气源,吹梁沿除油辊轴向的两端与机架密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其特征在于:吹梁上斜列安装有多个喷嘴斜向指向带材,喷嘴分左右两部分设置,分别斜向除油辊两轴端,或者吹梁上直列安装有多个喷嘴指向带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其特征在于:吹梁分别位于两上除油辊之间、两下除油辊之间且沿除油辊轴向设置,吹梁两侧面为弧形凹面,凹面与除油辊的圆周面紧密配合,上除油辊间的吹梁的底端高于上除油辊的底端,下除油辊间的吹梁的顶端低于下除油辊的顶端,形成由带材、上除油辊及上除油辊间的吹梁、下除油辊及下除油辊间的吹梁、机架围成的封闭腔。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为设置在机架底部的吸气箱,除油辊轴端的机架空腔与吸气箱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机架固定连接,且升降装置动作使除油辊与吹扫装置一同升降,升降装置为油缸、气缸中的任意一种。
9.一种带材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上、下除油辊与带材接触形成封闭腔,并通过安装在相邻的上除油辊之间及相邻的下除油辊之间且与除油辊紧密配合的吹扫装置在此封闭腔内通过高压小流量方式向带材吹压缩空气使带材表面残留的工艺润滑液被吹起形成雾状物,抽吸装置通过低压大流量的方式从所述封闭腔沿除油辊轴向的两端对雾状物进行抽吸,低压抽吸的总流量必须大于高压吹扫的总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材除油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升降装置改变除油辊高度使上、下除油辊夹持带材形成由带材、除油辊、除油辊间的吹扫装置及机架围成的封闭腔,吹扫形成的雾状物从封闭腔沿除油辊轴向的两端经设在除油辊轴端且与封闭腔连通的机架空腔被抽吸装置吸走。
CN201410406390.2A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及带材除油方法 Active CN104275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6390.2A CN104275354B (zh)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及带材除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06390.2A CN104275354B (zh)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及带材除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5354A CN104275354A (zh) 2015-01-14
CN104275354B true CN104275354B (zh) 2017-02-22

Family

ID=52250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06390.2A Active CN104275354B (zh) 2014-08-18 2014-08-18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及带材除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753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4986B (zh) * 2019-08-08 2021-06-25 广东泰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精密金属材料处理的除油装置
CN110479779B (zh) * 2019-08-23 2021-09-28 山东乾钢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机乳化液控制与回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0944Y (zh) * 2007-11-20 2008-11-19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带材表面除油装置
CN102085536A (zh) * 2010-12-22 2011-06-08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除油的负压抽吸工艺及装置
CN102671948A (zh) * 2012-05-04 2012-09-1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液态膜平整工艺
CN102671966A (zh) * 2012-05-04 2012-09-1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动气流场控制式双机架冷轧板面清洁方法
CN204018393U (zh) * 2014-08-18 2014-12-17 王宇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60086A1 (de) * 2004-12-14 2006-06-22 Sms Dema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andabblasen im Auslauf von Walzwerken zur Erzeugung von tropfenfreiem und sauberem Walzban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0944Y (zh) * 2007-11-20 2008-11-19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 带材表面除油装置
CN102085536A (zh) * 2010-12-22 2011-06-08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除油的负压抽吸工艺及装置
CN102671948A (zh) * 2012-05-04 2012-09-1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液态膜平整工艺
CN102671966A (zh) * 2012-05-04 2012-09-1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动气流场控制式双机架冷轧板面清洁方法
CN204018393U (zh) * 2014-08-18 2014-12-17 王宇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5354A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5354B (zh)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及带材除油方法
CN102284519B (zh) 冷轧湿平整生产中的水雾平整系统
RU2006138230A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дува полосы на выходе из прокатного стан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чистой, без капель полосы
CN106994275A (zh) 一种纺织机械除尘装置
KR101667861B1 (ko) 에어컨 청소장치
CN102828461A (zh) 铣刨机及其除尘系统
CN204018393U (zh) 一种内置吹扫、抽吸装置的多辊除油机
CN104959965B (zh) 一种自动降尘钣金维修台
CN105999973A (zh) 一种自动除尘设备
CN106345748B (zh) 一种陶瓷吸灰吹灰一体机
CN205412544U (zh) 一种纺织机床清洁除尘装置
CN105171612A (zh) 一种湿式打磨台
CN107088539B (zh) 一种铜精矿样品加工一体化操作平台
CN201333368Y (zh) 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
CN105625238B (zh) 清洁用吸嘴、气力系统和清洁车
CN103691692B (zh) 电梯导轨自动清洗机
CN206281142U (zh) 一种地吸除尘通风设备
CN212068171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
CN205436487U (zh) 一种产品表面清洁装置
CN106765832A (zh) 一种地吸除尘通风设备
CN106394093A (zh) 一种雕刻机的吸尘装置
CN206676143U (zh) 一种纺织机械除尘装置
CN208179323U (zh) 一种喷砂机
CN208263106U (zh) 高压水射流真空环保施釉设备
CN105757957A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内机入风口的空气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19

Address after: 100070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South Fourth Ring Road No. 188 District No. 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teele Luo L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South Fourth Ring Road No. 188 District No. 6

Patentee before: Wang Yu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