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5071B - 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5071B
CN104275071B CN201410452029.3A CN201410452029A CN104275071B CN 104275071 B CN104275071 B CN 104275071B CN 201410452029 A CN201410452029 A CN 201410452029A CN 104275071 B CN104275071 B CN 104275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cloth
tower
adsorption
adsorption tower
re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20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5071A (zh
Inventor
胡鸿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ONG 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ONG 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ONG 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ONG 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520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75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75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5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5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5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其工艺是,第一步切换回路,将三个吸附塔分成两组,一组为一个,作为低压主吸附塔,另一组为两个,分为冷吹再生塔、热吹再生塔;冷吹再生塔、热吹再生塔之间的管路上设加热器,热吹再生塔后接冷却器、分离器,分离器输出端接入低压主吸附塔的入口管路;第二步,原料气进入低压主吸附塔,输出产品气;产品气分成两路,一路输出至外部,另一路经过增压装置增压,再依次进入冷吹再生塔、加热器、热吹再生塔、冷却器、分离器,再进入低压主吸附塔的接入回路,分离器分离的高沸点液体排出。三个吸附塔分成两组,一组作为主吸附,一组作吸附剂再生。吸附剂再生过程快速,整个净化过程的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吸附空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净化方法较多,固体吸附法是其中之一,其利用多孔固体颗粒选择性地吸附流体中极性强的物质依附在其内外表面上,从而使流体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目前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有分子筛、硅胶和活性氧化铝。固体吸附法目前使用较广泛,例如名为“一种油田伴生气脱水脱重烃的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3256242U)的公开技术,即是采用固体吸附法,但该专利技术的热吹再生气气液分离后,需通过增压机,把压力提高再进入原料气,但仍然存在效率不高、影响吸附剂再生速度的不足,且气液分离后需通过增压机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的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净化过程效率高、吸附剂再生快速的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切换回路,将三个吸附塔分成两组,一组为一个,作为低压主吸附塔,另一组为两个,分为冷吹再生塔、热吹再生塔;冷吹再生塔、热吹再生塔之间的管路上设加热器,热吹再生塔后接冷却器、分离器,分离器输出端接入低压主吸附塔的入口管路;第二步,原料气进入低压主吸附塔,输出产品气;产品气分成两路,一路输出至外部,另一路经过增压装置增压,再依次进入冷吹再生塔、加热器、热吹再生塔、冷却器、分离器,再进入低压主吸附塔的接入回路,分离器分离的高沸点液体排出。三个吸附塔分成两组,一组作为主吸附,一组作吸附剂再生。吸附剂再生过程快速,整个净化过程的效率更高。采用增压装置形成高压气进入冷吹再生塔,依靠压差将热吹再生气气液分离后,直接送入原料气接入回路。
作为优选,在第二步,产品气分为两路,其中输出至外部的产品气为90-98%,增压进入冷吹再生塔的产品气为2-10%。既保持吸附剂有效的再生,又能保证较高的净化过程的效率。
作为优选,将三个吸附塔依次分组。使每个吸附塔中的吸附剂逐个得到有效再生。
作为优选,冷吹再生塔由底部进气,热吹再生塔由顶部进气。可有效提高吸附剂再生效率。
本发明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装置,包括三个吸附塔,其特征在于:每个吸附塔的入口、出口各连接三个截止阀,且均直通三个截止阀的出口或入口;连接在吸附塔的出口的截止阀,一个连接产品气输出回路,两个通过加热器连通,吸附塔入口的三个截止阀,一个接入经增压装置增压的产品气输出回路,一个接入原料气回路,一个连接冷却器、分离器,分离器再接入原料气回路。产品气的分流可通过气体分流装置进行。这种结构,通过回路切换,始终有一台吸附塔为低压侧吸附、有一台吸附塔处于冷吹过程、有一台吸附塔处于热吹过程;三个吸附塔交替处于上面的三个状态,完成高沸点组分的分离及系统的连续运行,净化过程效率高、吸附剂再生快速。
作为优选,吸附塔包括构成塔身并内置吸附剂的筒体,筒体两端口分别设置上封头、下封头,下封头内设置下分布器;上封头底端设封遮筒体进入上封头通道的筛网,筛网上设有压紧填料层;筛网周边固定在上封头上,在外力作用下,筛网中部拱起或凹下呈锥形。筛网展开面积大于固定位置的的截面面积,于是中部拱起或凹下呈锥形,而并非现有技术中的展平结构;便于有效传递压紧填料层的重力,且筛网拱起或凹下的变形过程中,不会形成变化的阻力,使紧填料层的重力恒定地传递给吸附剂,使吸附剂受到恒定的压力,从而恒定压实筛网、降低吸附剂粉化速度。
作为优选,压紧填料层包括筛网上堆积有若干个颗粒状的填充物,填充物之间具有可通过气体的间隙。便于透过气流。
作为优选,所述的填充物为石块或瓷球。成本低,不易与介质产生化学反应而改变重力,可保持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上封头底端设置筛网固定支架,筛网固定支架包括两个可夹持筛网边缘的圆环,两圆环通过螺栓构成固定连接,其中一圆环固定在上封头底端。结构合理,易于安装、拆卸、更换筛网。
作为优选,筛网外罩有一层外层筛网,筛网与外层筛网之间设有若干个刚性的连接柱,连接柱外套设一个软质套,连接柱和软质套两端均分别固定在筛网和外层筛网;压紧填料层填充在筛网与外层筛网之间,软质套之外。这种结构,软质套中的可腔体形成可压缩的弹性空间,也就为压紧填料层提供了弹性空间;由于有了弹性空间,释放压紧填料层中的颗粒在向下或向上运动时可相对转动,避免压紧填料层中的颗粒间没有多余的间隙而形成结块的现象,使压紧填料层在筛网上始终可随时上升或下降,不会产生空间不足而挤压结块的状况。另外,外层筛网以及连接柱可使压紧填料层中的颗粒分布均匀。
因此,本发明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既保持吸附剂有效地再生,又能保证较高的净化效率。
本发明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装置具有净化过程效率高、吸附剂再生快速的特点;另外,所采用的吸附塔具有可恒定压实筛网、降低吸附剂粉化速度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回路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吸附塔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上封头采用双层筛网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采用双层筛网结构时筛网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如附图1、附图2所示,第一步,切换回路,将三个吸附塔分成两组,一组为一个,作为低压主吸附塔,另一组为两个,分为冷吹再生塔、热吹再生塔;冷吹再生塔、热吹再生塔之间的管路上设加热器,热吹再生塔后接冷却器、分离器,分离器输出端接入低压主吸附塔的入口管路;
第二步,原料气进入低压主吸附塔,输出产品气;产品气分成两路,一路输出至外部,另一路经过增压装置增压,再依次进入冷吹再生塔、加热器、热吹再生塔、冷却器、分离器,再进入低压主吸附塔的接入回路,分离器分离的高沸点液体排出。
在第二步中,产品气分为两路,其中输出至外部的产品气为90-98%,增压进入冷吹再生塔的产品气为2-10%。
将三个吸附塔依次分组。
冷吹再生塔由底部进气,热吹再生塔由顶部进气。
实施例2: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装置,如附图2所示,其包括三个吸附塔T101A、T101B、T101C;每个吸附塔的入口、出口各连接三个截止阀,例如吸附塔T101A入口、出口接截止阀KS101a~KS106a,吸附塔T101B入口、出口接截止阀KS101b~KS106b,吸附塔T101C入口、出口接截止阀KS101c~KS106c;每个吸附塔的入口、出口均直通三个截止阀的出口或入口;连接在吸附塔的出口的截止阀,一个连接产品气输出回路,两个通过加热器K3连通;吸附塔入口的三个截止阀,一个接入经增压装置K4增压的产品气输出回路,一个接入原料气回路,一个连接冷却器K1、分离器K2,分离器K2再接入原料气回路,即进入低压主吸附塔的接入回路。
如附图3所示,吸附塔包括构成塔身并内置吸附剂11的筒体6,筒体6两端口分别设置上封头4、下封头5,下封头5内设置下分布器8;上封头4底端设封遮筒体6进入上封头4通道的筛网10,筛网10上设有压紧填料层12;筛网10周边固定在上封头4上,在外力作用下,筛网10中部拱起或凹下呈锥形。在外力作用下,筛网10中部可上下移动。
上封头4连接有具出口2的出料管道,下封头5连接有具进口1的进料管道,进料管道上连接有具排污口3的排污管道。
压紧填料层12包括筛网10上堆积有若干个颗粒状的填充物,填充物之间具有可通过气体的间隙。填充物为石块或瓷球。
上封头4底端设置筛网固定支架9,筛网固定支架9包括两个可夹持筛网10边缘的圆环,两圆环通过螺栓构成固定连接,其中一圆环固定在上封头4底端。
另外,颗粒堆积时,压紧填料层上升或下降时,颗粒常常需要移动或转动的空间;相邻颗粒的外轮廓一旦契合,相互作用力将使邻近的颗粒形成整体结块,各个颗粒被邻近颗粒限制而不能转动,亦即无转圜空间,颗粒将使无法自由下降或上升,压紧填料层也就受限,重力无法有效传递到吸附剂层,形成无法压实吸附剂的状况。
因此,作为一种进一步改进方案,本发明可以采用双层筛网结构,如附图2、附图3所示,筛网10外罩有一层外层筛网101,筛网10与外层筛网101之间设有若干个刚性的连接柱103,连接柱103外套设一个软质套102,连接柱103和软质套102两端均分别固定在筛网10和外层筛网101;压紧填料层12填充在筛网10与外层筛网101之间,软质套102之外。连接柱103处于软质套102中心位置,与软质套102内壁间的距离可等于连接柱103的高度。连接柱103可为刚性体,软质套102为可变形的弹性体,使筛网10与外层筛网101之间各部位的距离大致不变,虽然上升下降过程中,横截面有变化,但软质套102的变形,让容置填充物的总容置空间不变,填充物的分布状态也不变,始终保持在均匀分布的状态。
软质套为软质材料制作,可在外力下变形;软质套中的可腔体形成可压缩的弹性空间,也就为压紧填料层提供了弹性空间;由于有了弹性空间,释放压紧填料层中的颗粒在向下或向上运动时可相对转动,避免压紧填料层中的颗粒间没有多余的间隙而形成结块的现象,使压紧填料层在筛网上始终可随时上升或下降,不会产生空间不足而挤压结块的状况。另外,连接柱103均匀分布在筛网10上,因此,外层筛网以及连接柱可使压紧填料层中的颗粒分布均匀。
本发明适用于高沸点组分的变温吸附工艺流程,本流程采用三台吸附塔,其工作过程中,始终有一台吸附塔为低压侧吸附,净化后的气体作为产品直接向外输送;始终有一台吸附塔处于冷吹过程;始终有一台吸附塔处于热吹过程;三塔吸附塔交替处于上面的三个状态,完成高沸点组分的分离及系统的连续运行。
以下对本发明的流程作举例说明。为便于叙述,以吸附塔T101A为一组并作为主吸附塔来举例说明,此时吸附塔T101B、吸附塔T101C作为另外一组。流程是:接入原料气,原料气通过KS101a 阀门进入低压侧吸附的吸附塔T101A,净化后的气体经过KS102a作为产品气送出。其中5%的产品气采用增压装置加压后通过KS105b阀门进入进入处于冷吹阶段的吸附塔T101B,气体经过KS104b流出冷吹的吸附塔T101B,进入换热器,将气体加热后,通过KS103c阀门进入处于热吹状态的吸附塔T101C, 气体经过KS106C流出热吹的吸附塔T101C,进入冷却器,将气体冷却到常温后,再通过气液分离器,将液化的高沸点组分分离出来,排出系统,气体经过减压后进入原料气总管。
其后,再切换回路分组,将吸附塔T101B作为一组并作为主吸附塔进行净化工作,吸附塔T101C、T101A作为一组构成另一回路进行吸附剂净化。依次类推,再以吸附塔T101C作为一组并作为主吸附塔,如此循环进行。

Claims (8)

1.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切换回路,将三个吸附塔分成两组,一组为一个,作为低压主吸附塔,另一组为两个,分为冷吹再生塔、热吹再生塔;冷吹再生塔、热吹再生塔之间的管路上设加热器,热吹再生塔后接冷却器、分离器,分离器输出端接入低压主吸附塔的入口管路;
第二步,原料气进入低压主吸附塔,输出产品气;产品气分成两路,一路输出至外部,另一路经过增压装置增压,再依次进入冷吹再生塔、加热器、热吹再生塔、冷却器、分离器,再进入低压主吸附塔的接入回路,分离器分离的高沸点液体排出;
其中:吸附塔的筛网(10)外罩有一层外层筛网(101),筛网(10)与外层筛网(101)之间设有若干个刚性的连接柱(103),连接柱(103)外套设一个软质套(102),连接柱(103)和软质套(102)两端均分别固定在筛网(10)和外层筛网(101);压紧填料层(12)填充在筛网(10)与外层筛网(101)之间,软质套(102)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产品气分为两路,其中输出至外部的产品气为90-98%,增压进入冷吹再生塔的产品气为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其特征在于:将三个吸附塔依次分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其特征在于:冷吹再生塔由底部进气,热吹再生塔由顶部进气。
5.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装置,包括三个吸附塔(T101A、T101B、T101C),其特征在于:每个吸附塔的入口、出口各连接三个截止阀;连接在吸附塔的出口的截止阀,一个连接产品气输出回路,两个通过加热器(K3)连通,吸附塔入口的三个截止阀,一个接入经增压装置(K4)增压的产品气输出回路,一个接入原料气回路,一个连接冷却器(K1)、分离器(K2),分离器再接入原料气回路;吸附塔包括构成塔身并内置吸附剂(11)的筒体(6),筒体(6)两端口分别设置上封头(4)、下封头(5),下封头(5)内设置下分布器(8);上封头(4)底端设封遮筒体(6)进入上封头(4)通道的筛网(10),筛网(10)上设有压紧填料层(12);筛网(10)周边固定在上封头(4)上,在外力作用下,筛网(10)中部拱起或凹下呈锥形;筛网(10)外罩有一层外层筛网(101),筛网(10)与外层筛网(101)之间设有若干个刚性的连接柱(103),连接柱(103)外套设一个软质套(102),连接柱(103)和软质套(102)两端均分别固定在筛网(10)和外层筛网(101);压紧填料层(12)填充在筛网(10)与外层筛网(101)之间,软质套(102)之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紧填料层(12)包括筛网(10)上堆积有若干个颗粒状的填充物,填充物之间具有可通过气体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为石块或瓷球。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封头(4)底端设置筛网固定支架(9),筛网固定支架(9)包括两个可夹持筛网(10)边缘的圆环,两圆环通过螺栓构成固定连接,其中一圆环固定在上封头(4)底端。
CN201410452029.3A 2014-09-05 2014-09-05 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 Active CN104275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2029.3A CN104275071B (zh) 2014-09-05 2014-09-05 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2029.3A CN104275071B (zh) 2014-09-05 2014-09-05 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5071A CN104275071A (zh) 2015-01-14
CN104275071B true CN104275071B (zh) 2017-02-15

Family

ID=52250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2029.3A Active CN104275071B (zh) 2014-09-05 2014-09-05 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750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16923A (zh) * 2017-06-27 2017-09-29 成都深冷液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预处理的复合床层吸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66604U (zh) * 2011-11-11 2012-08-08 南通正拓气体有限公司 新型吸附塔
CN203256242U (zh) * 2013-04-18 2013-10-30 四川科比科油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伴生气脱水脱重烃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5071A (zh)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5069B (zh) 一种减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
CN1262332C (zh) 原料气的处理工艺及设备
CN206033226U (zh) 一种新型高纯制氧制氮两用装置
CN104275068B (zh) 一种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
CN205222699U (zh) 高纯度制氮机
CN104275071B (zh) 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工艺及装置
CN103007676A (zh) 带外部介质换热的移动撬装式天然/煤层气吸附净化系统
JPH0787889B2 (ja) 混合ガスの分離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装置
CN204073782U (zh) 一种减压式变温吸附装置
CN2875568Y (zh)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
CN201023020Y (zh) 复合床结构的吸附塔
CN204073784U (zh) 一种增压式变温吸附装置
CN103463926A (zh) 一种具有换热介质通道的分子筛吸附塔
CN102826509A (zh) 将普通氢气提纯至高纯度氢气的设备
CN204073783U (zh) 一种出口增压式变温吸附装置
CN205495286U (zh) 一种变压吸附器进气分布器
CN207330361U (zh) 一种三塔真空变压吸附制氧系统
CN201988309U (zh) 一种甲醇驰放气处理系统
CN206951160U (zh) 一种流态化细粉的气固旋流分离装置
CN108579712A (zh) 一种粉状吸附材料加热析出装置
CN203790801U (zh) 一种气体分离吸附塔
CN2889461Y (zh) 三塔流程变压吸咐气体分离装置
CN103908869A (zh) 一种真空变压吸附制富氧流程
CN108114575B (zh) 一种分离式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508842Y (zh)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