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72608B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72608B
CN104272608B CN201380022887.8A CN201380022887A CN104272608B CN 104272608 B CN104272608 B CN 104272608B CN 201380022887 A CN201380022887 A CN 201380022887A CN 104272608 B CN104272608 B CN 104272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component carrier
indicated
channel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28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72608A (zh
Inventor
李承旻
徐翰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272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2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72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726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e.g. by alloca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多个分量载波发送终端的上行信号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多个分量载波发送终端的上行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第一类型分量载波从基站接收关于第二类型分量载波的设定信息;以及通过该第二类型分量载波向该基站发送上行信号,其中,针对第二类型分量载波的特定子帧的用途根据该设定信息变化。

Description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可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示意性地说明了3GPP LTE(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长期演进,3rd Generation Partenership Project Long Term Evolution)通信系统。
图1是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的E-UMTS网络结构的示意图。E-UMTS(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Evolved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是从常规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演进的系统。目前,用于E-UMTS的基本标准化工作由3GPP进行。E-UMTS通常称作LTE(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系统。UMTS和E-UMTS的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的详细内容分别称作“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技术规范组无线接入网络”的第七版本和第八版本。
参照图1,E-UMTS包括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eNode B(eNB)和以位于网络端部的方式连接到外部网络的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下文简写为AG)(E-UTRAN)。eNode B能够同时发送用于广播服务、多播服务和/或单播服务的多数据流。
一个eNode B包含至少一个小区。小区通过被设定到1.4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带宽中的一个,向多个用户设备提供下行(Downlink;DL)发送服务或上行发送服务。不同的小区可以被构造成分别提供相应的带宽。eNode B控制向多个用户设备/从多个用户设备发送/接收数据。对于下行(下文简写为DL)数据,eNode B通过发送DL调度信息,来通知相应的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时间/频率区域、编码、数据大小、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and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有关信息等。并且,对于上行(Uplink;UL)数据,eNode B通过向相应的用户设备发送UL调度信息,来通知相应的用户设备可由该相应的用户设备使用的时间/频率区域、编码、数据大小、HARQ有关信息等。在eNode B之间可以使用用于用户业务(user-traffic)传送或控制业务传送的接口。核心网络(Core Network;CN)由AG(接入网关)和用于用户设备的用户注册的网络节点等组成。AG以由多个小区组成的TA(Tracking Area;跟踪区域)为单位来管理用户设备的移动性。
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发展至基于WCDMA的LTE。然而,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的持续需求和期望持续增加。而且,因为不同种类的无线接入技术持续发展,所以要求新技术演进具有未来竞争性。为了具有未来竞争性,要求用户设备的每比特成本降低、服务可用性提高、频带使用灵活、结构简单/开放式接口和合理功耗等。
发明内容
技术任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可从本发明获得的技术任务不限于上述技术任务。并且,其他未提到的技术任务可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该上行信号在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多个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由用户设备发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由第一类型分量载波从eNode B接收关于第二类型分量载波的构造信息并且经由所述第二类型分量载波向所述eNode B发送所述上行信号,其中,针对第二类型分量载波的特定子帧的用途根据该构造信息变化。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类型分量载波对应于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控制信息被发送到的载波,并且所述第二类型分量载波对应于用于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控制信息不被发送到的载波。
优选的是,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基准信号(小区专用基准信号Cell SpecificReference Signal,DM-RS)或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对所述第二类型分量载波进行解调。
优选的是,所述特定子帧可以对应于被构造成不发送特定基准信号的子帧。更优选的是,特定基准信号可以对应于公共基准信号(Common Reference Signal,CRS)。
优选的是,所述特定子帧可以对应于被构造成不发送特定基准信号的下行子帧。
优选的是,所述特定子帧可以对应于这样的子帧:该子帧的无线资源的用途使用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经由跨载波调度来改变。
优选的是,所述无线资源的用途由物理控制信道或上层信令来指示。
优选的是,如果在存在于特定子帧之前的上行子帧中未接收到用于发送上行数据的控制信息,则可以使用对所述上行子帧的盲解码来指示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途。
优选的是,由所述eNode B指示所述特定子帧,并且如果上行控制信息或下行控制信息不被发送到所述特定子帧,则所述无线资源的所述用途可以改变。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根据不同的实施方式,一种在支持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多个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CC)发送上行信号的用户设备包括射频(RF)单元(Radio Frequency Unit)和处理器(Processor),该处理器被构造成经由第一类型分量载波从eNode B接收关于第二类型分量载波的构造信息,所述处理器被构造成经由所述第二类型分量载波向所述eNode B发送所述上行信号,其中,针对第二类型分量载波的特定子帧的用途根据该构造信息变化。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可以以响应于上行/下行负载改变无线资源的方式,适应性地对应于支持载波聚合的系统的上行/下行负载。
可从本发明获得的效果不被上面提到的效果限制。并且,其他未提到的效果可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被并入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示例的E-UMTS网络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基于3GPP无线接入网络标准的用户设备与E-UTRAN之间的无线接口协议(Radio Interface Protocol)的控制面和用户面的结构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用于3GPP系统的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发送方法的图;
图4是3GPP LTE中的无线帧的结构的图;
图5是下行时隙的资源格(resource grid)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6是下行子帧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7是LTE系统中的上行子帧的结构的图;
图8和图9是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通信系统的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在FDD系统下执行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12是在FDD系统下执行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以及
图13是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接入系统,包括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频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多址)、OFDMA(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等。CDMA可以用诸如UTRA(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通用地面无线接入)、CDMA 2000等无线技术(radio technology)来实现。TDMA可以用诸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itons)/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EDGE(Enhanced Data Ratesfor GSM Evolu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通用无线分组业务)/(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等无线技术来实现。OFDMA可以用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802.20、E-UTRA(Evolved UTRA,演进UTRA)等无线技术实现。UTRA是UMTS(UniversalMobile Telecommunicait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的一部分。3GPP(3rd GenerationParterna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使用E-UTRA的E-UMTS(Evolved UMTS,演进UMTS)的一部分。3GPP LTE在下行(下文简称DL)中采用OFDMA而在上行(下文简称UL)中使用SC-FDMA。并且,LTE-A(Advanced,LTE高级)是3GPPLTE的演进版本。
为了清楚,以下描述主要关于3GPP LTE系统或3GPP LTE-A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概念不限于此。可以提供用于以下描述的特定术语,以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且,特定术语的使用可以修改为本发明的技术概念的范围内的其他形式。
图2是基于3GPP无线接入网络标准的用户设备与E-UTRAN之间的无线接口协议(Radio Interface Protocol)的控制面(Control Plane)和用户面(User Plane)的结构的图。控制面是指发送由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和网络使用的用于管理呼叫的控制消息的路径。用户面是指发送在应用层中生成的数据(诸如音频数据、因特网分组数据等路径。
物理层(第一层)使用物理信道(Physical Channel)向更高层提供信息传递服务(Information Transfer Service)。物理层经由发送信道连接到位于上方的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层。数据在发送信道上在介质接入控制层与物理层之间移动。数据在物理信道上在发送侧的物理层与接收侧的物理层之间移动。物理信道采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资源。具体地,物理层在DL中由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方案调制,并且物理层在UL中由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调制。
介质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下文中简称MAC)侧(第二层)向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上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下文简称RLC)层(该层是更高层)提供服务。RLC层(第二层)支持可靠的数据传送。RLC层的功能可以由MAC之内的功能块实现。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第二层)执行报头压缩(Header Compressor)功能,以减少不必要的控制信息,从而在无线接口的窄带中有效发送诸如IPv4数据分组和IPv6数据分组等这样的IP数据分组。
位于第三层最下位置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ce Control,下文简称RRC)层仅限定在控制面上。RRC层负责与构造(Configuration)、重新构造(Re-configuration)和无线承载(下文简称RB)的版本(Release)关联地控制逻辑信道、发送信道和物理信道。RB指示由第二层提供的、用于在用户设备与网络之间分发数据的服务。为此,用户设备的RRC层和网络的RRC层彼此交换RRC消息。如果在用户设备的RRC层与网络的RRC层之间有RRC连接(RRC Connected),则用户设备处于RRC连接模式(Connected Mode)。否则,用户设备处于RRC空闲模式(Idle Mode)。位于RRC层上方的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面)层执行诸如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等功能。
由eNode B组成的单个小区被设定到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带宽中的一种,然后向多个用户设备提供下行或上行发送服务。不同的小区可以被构造成分别提供相应的带宽。
用于从网络向用户设备发送数据的DL发送信道包括用于发送系统信息的BCH(Broadcast Channel,广播信道)、用于发送寻呼消息的PCH(Paging Channel,寻呼信道)、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等下行SCH(Shared Channel,共享信道)。DL多播/广播服务业务或控制消息可以在DLSCH或单独的DL MCH(Multicast Channel,多播信道)上发送。同时,用于从用户设备向网络发送数据的UL发送信道包括用于输出初始控制消息的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用于发送用户业务或控制消息的上行SCH(共享信道)。位于发送信道上方并且被映射到发送信道的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包括BCCH(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广播控制信道)、PCCH(Paging Control Channel,寻呼控制信道)、CCCH(Common Control Channel,公共控制信道)、MCCH(Multicast ControlChannel,多播控制信道)、MTCH(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多播业务通道)等。
图3是用于说明用于3GPP系统的物理信道和使用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发送方法的图。
如果接通用户设备的电源或用户设备进入新小区,则在步骤S301用户设备可以执行用于与eNode B等同步匹配的初始小区搜索(Initial cell search)工作。为此,用户设备可以从eNode B接收主同步信道(Prim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P-SCH)和辅同步信道(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hannel,S-SCH),可以与eNode B同步,然后可以获得诸如小区ID等信息。随后,用户设备可以从eNode B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然后可以获得小区内广播信息。同时,用户设备可以在初始小区搜索步骤中接收下行基准信号(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然后可以能够核查DL信道状态。
完成初始小区搜索之后,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承载的信息,接收物理下行共享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SCH)。然后,在步骤S302,用户设备可以能够获得详细的系统信息。
随后,在步骤S303至S306,用户设备可以能够执行随机接入过程(Random AccessProcedure),以完成接入到eNode B。为此,在步骤S303,用户设备可以发送关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的前导码(preamble),然后在步骤S304,可以能够响应于前导码接收关于PDCCH和相应的PDSCH的响应消息。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能够附加执行竞争解决过程(Contention Resolution Procedure),诸如在步骤S305,PRACH的附加发送以及在步骤S306,PDCCH和相应PDSCH的接收。
执行上述过程之后,作为一般上行/下行信号发送过程,在步骤S307,用户设备可以能够执行PDCCH/PDSCH接收和在步骤S308,PUSCH/PUCCH(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发送。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可以通常称作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下文简称UCI)。UCI可以包括HARQ-ACK/N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andReQuest 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否认)、SR(SchedulingRequest,调度请求)、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等。在本说明书中,HARQ ACK/NACK简称HARQ-ACK或ACK/NACK(A/N)。HARQ-ACK包括从由肯定ACK(简称为ACK)、否定ACK(NACK)、DTX和NACK/DTX组成的组选择的至少一个。CSI包括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RI(Rank Indication,秩指示)信息等。UCI正常下经由PUCCH发送。然而,在需要同时发送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这两者的情况下,UCI可以在PUSCH上发送。而且,UCI可以响应于由网络进行的请求/指示经由PUSCH非周期性地发送。
图4是3GPP LTE中的无线帧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4,在蜂窝OFMD无线分组通信系统中,UL/DL(上行/下行)数据分组发送以子帧(subframe)为单位执行。并且,一个子帧被定义为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预时刻间间隔。在3GPP LTE标准中,支持可应用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率双工)的类型1无线帧结构和可应用于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的类型2无线帧。
图4的(a)是针对类型1无线帧(radio frame)的结构的图。DL(下行)无线帧包括10个子帧(subframe)。各个子帧在时域中包括2个时隙(slot)。并且,发送一个子帧所需的时间被定义为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下文简称TTI)。例如,一个子帧可以具有1ms的长度并且一个时隙可以具有0.5ms的长度。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可以包括多个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可以包括多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因为3GPP LTE系统在下行中使用OFDMA,所以设置OFDM符号以指示一个符号间隔。OFDM符号可以称作SC-FDMA符号或符号间隔。资源块(RB)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子载波(subcarrier)。
一个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根据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构造(configuration)而变化。CP可以分为扩展CP(extended CP)和正常CP(normal CP)。例如,在OFDM符号由正常CP构造的情况下,一个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对应于7个。在OFDM符号由扩展CP构造的情况下,因为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增加,所以一个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小于正常CP的情况下的数量。在扩展CP的情况下,例如,一个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对应于6个。如果信道状态是不稳定的(例如,UE以高速移动),则可以能够使用扩展CP,以进一步减小符号间干扰。
当使用正常CP时,因为一个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所以一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子帧的前两个或前三个OFDM符号可以被分配给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剩余的OFDM符号分配给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图4的(b)是针对类型2的下行无线帧的结构的图。类型2无线帧包括2个半帧(halfframe)。各个半帧包括各包括两个时隙的4个正常子帧和包括DwPTS(Downlink Pilot TimeSlot,下行导频时隙)、GP(Guard Period,保护时段)和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上行导频时隙)的特殊子帧(special subframe)。
在特殊子帧中,DwPTS用于用户设备中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信道估计。UpPTS用于基站中的信道估计和用户设备的上行发送同步的匹配。具体地,DwPTS用于DL发送并且UpPTS用于UL发送。具体地,UpPTS用于发送PRACH前导码或SRS的目的。保护时段是用于消除由于上行与下行之间的下行信号的多径延迟而引起的上行中产生的干扰的时段。
关于特殊子帧,特殊子帧的构造由以下表1中的当前3GPP标准文档来限定。表1示出在Ts=1/(15000×2048)的情况下的DwPTS和UpPTS,并且剩余区域被构造成保护时段。
[表1]
同时,下面的表2示出类型2无线帧的结构,即,UL/DL子帧构造。
[表2]
在表2中,“D”指示DL子帧,“U”指示UL子帧,并且“S”指示特殊子帧。并且,表2还示出各个系统的UL/DL子帧构造中DL-UL切换周期。
无线帧的上述结构只是示例。无线帧中包括的子帧的数量、子帧中包括的时隙的数量和时隙中包括的符号的数量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
图5是用于下行时隙的资源格(resource grid)的一个示例的图。
参照图5,下行时隙在时域中包括个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个资源块。因为各个资源块包括个子帧,所以下行时隙在频域中包括个子载波。在图5中,虽然示出下行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资源块包括12个子载波,但是本发明可以不限于此。例如,下行时隙中包括的OFDM符号的数量可以根据循环前缀(CP)的长度变化。
资源网格上的各个元素称作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一个资源元素由一个OFDM符号索引和一个子载波索引来指示。一个RB包括个资源元素。资源块的数量依赖于小区中构造的下行发送带宽(bandwidth)。
图6是下行子帧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6,位于一个子帧的第一时隙的头部处的最多3(4)个OFDM符号对应于分配有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剩余OFDM符号对应于分配有PD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数据区域。由LTE使用的DL控制信道的示例可以包括PCFI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等。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上承载的PCFICH承载关于子帧中用于控制信道的发送的OFDM符号的数量的信息。PHICH承载响应于UL发送的HARQ ACK/NACK(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nowledgemen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否定确认)信号。
在PDCCH上承载的控制信息称作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文简写为DCI)。DCI包括用于用户设备或用户设备组的资源分配信息和不同的控制信息。例如,DCI包括DL/UL调度信息、UL发送(Tx)功率控制命令等。
PDCCH能够承载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的发送格式和资源分配信息、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格式和资源分配信息、关于PCH(paging channel,寻呼信道)的寻呼信息、关于DL-SCH的系统信息、诸如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等上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信息、针对用户设备(UE)组内的各个用户设备设置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发送功率控制命令、VoIP(Voice over IP,互联网协议电话)的激活指示信息等。多个PDCCH可以在控制区域中发送,并且用户设备能够监测多个PDCCH。PDCCH在多个连续控制信道元素(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的聚合体(aggragation)上发送。CCE是用于根据无线信道的状态向PDCCH提供编码速率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对应于多个REG(resource element group,资源元素组)。PDCCH的格式和PDCCH的可用比特的数量由CCE的数量确定。基站根据DCI确定PDCCH格式,以向用户设备发送并将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赘校验)附加到控制信息。CRC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用途用指示符(例如,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来遮掩(mask)。如果PDCCH为特定用户设备提供,则CRC可以用相应的用户设备的指示符(即,C-RNTI(即,Cell-RNTI,小区-RNTI))来遮掩。作为不同的示例,如果为寻呼消息设置PDCCH,则CRC可以用寻呼指示符(例如,P-RNTI(Paging-RNTI,寻呼-RNTI))来遮掩。如果为系统信息(更具体地,为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设置PDCCH,则CRC可以用系统信息指示符(例如,SI-RNTI(system Information RNTI,系统信息-RNTI))来遮掩。如果为随机接入响应设置PDCCH,则CRC可以用RA-RNTI(random access-RNTI,随机接入-RNTI)来遮掩。
图7是LTE系统中的上行子帧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7,UL子帧包括多个(例如,2个)时隙。依赖于CP的长度,时隙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SC-FDMA符号。UL子帧在频域中可以分为数据区域和控制区域。数据区域包括PUSCH并且用于发送诸如音频等数据信号。控制区域包括PUCCH并且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PUCCH包括位于频率轴上的数据区域的两端处的RB对(RB pair),并且在时隙边界跳转。
PUCCH可以用于发送以下控制信息。
-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用于请求UL-SCH资源的信息。该信息使用OOK(On-Off Keying,开关键控)方案来发送。
-HARQ ACK/NACK:响应于PDSCH上的DL数据分组而发送的响应信号。该信息指示DL数据分组是否被成功接收。响应于单个DL码字,ACK/NACK 1比特被发送。响应于两个DL码字,ACK/NACK 2比特被发送。
-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用于DL信道的反馈信息。CSI包括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并且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相关反馈信息包括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TI(预编码类型指示符)等。每个子帧使用20个比特。
能够由子帧中的用户设备发送的控制信息(UCI)的量依赖于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SC-FDMA的数量。可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SC-FDMA是指子帧中除了用于发送基准信号的SC-FDMA符号之外的剩余SC-FDMA符号。在设置有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基准信号)的子帧的情况下,从可用SC-FDMA中还排除了子帧的最后SC-FDMA。使用基准信号进行PUCCH的相干检测。
图8是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通信系统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8,能够以聚合多个上行/下行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的方式支持更宽的上行/下行带宽。多个CC中的每个可以在频域中彼此相邻或不相邻。可以独立确定各个分量载波的带宽。UL CC的数量和DL CC的数量彼此不同的非对称载波聚合也是可能的。同时,能够构造控制信息,以只在特定CC上收发。这种特定CC称作主CC(Primary CC,PCC),并且其余CC可以称作辅CC(Secondary CC,SCC)。PCC可以用于用户设备,以执行初始连接建立(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过程或连接重新建立过程。PCC可以指示由切换过程指示的小区。SCC可以在RRC建立连接之后构造,并且可以用于提供附加无线资源。作为示例,当应用跨载波调度(cross-carrier scheduling)(或跨CC调度)时,用于DL分配的PDCCH在DL CC#0上发送,并且相应的PDSCH可以在DL CC#2上发送。术语“分量载波”可以用不同的等效术语(例如,载波、小区等)来代替。
针对跨CC调度,使用CIF(carrier indicator field,载波指示符字段)。PDCCH中CIF的有无的构造可以半静态(semi-static)且UE专用地(或UE组专用地)由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启用(enable)。PDCCH发送的要素可以总结如下。
■CIF禁用(disabled):DL CC上的PDCCH在相同DL CC上分配PDSCH资源并且在单独链接的UL CC上分配PUSCH资源。
●无CIF
■CIF启用(enabled):DL CC上的PDCCH使用CIF在多个聚合的DL/UL CC中的单个DL/UL CC上可以分配PDSCH或PUSCH资源。
●扩展以具有CIF的LTE DCI格式
-CIF(如果被构造)是固定x比特字段(例如,x=3)
-CIF(如果被构造)是固定的,与DCI格式大小无关。
如果存在CIF,则eNode B可以分配监测(monitoring)DL CC(组),以降低用户设备侧的盲检测的复杂性。对于PDSCH/PUSCH调度,用户设备可以仅对相应的DL CC执行PDCCH检测/解码。并且,eNode B可以仅在监测DL CC(组)上发送PDCCH。监测DL CC组可以由UE专用的、UE组专用的或小区专用的方案来构造。
图9示出3个DL CC彼此聚合并且DL CC A被构造成监测DL CC的情况的示例。如果CIF被禁用,则在没有CIF的情况下根据LTE PDCCH规则,各个DL CC可以发送PDCCH,该PDCCH调度各个DL CC的PDSCH。相反,如果CIF被上层信令启用,则能够使用CIF发送PDCCH,该PDCCH不仅调度DL CC A的PDSCH,还调度不同DL CC的PDSCH。PDCCH不在DL CC B和DL CC C上发送,DL CC B和DL CC C不被构造成监测DL CC。
如上面描述中提到的,在3GPP LTE/LTE-A系统中,子帧的前n个OFDM符号用于发送对应于被构造成发送各种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的PDCCH、PHICH、PCFICH等并且剩余的OFDM符号用于发送PDSCH。在各个子帧中用于发送控制信道的符号的数量经由诸如PCFICH等物理信道动态地传递给用户设备,或经由RRC信令半静态地传递到用户设备。在这种情况下,n值可以根据子帧特性和系统特性(FDD/TDD系统带宽等)由1个至最多4个符号来构造。另外,在遗留LTE系统中,对应于被构造成发送DL/UL调度和各种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的PDCCH具有经由有限的OFDM符号等来发送的限制。因此,代替经由与诸如遗留PDCCH等PDSCH分开的OFDM符号发送DL/UL调度和各种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结构,能够引入增强PDCCH(E-PDCCH),该增强PDCCH(Enchanced PDCCH,E-PDCCH)由PDSCH和FDM/TDM方案较自由地复用(multiplexing)。
因此,在应用了载波聚合(CA)方案的环境中,本发明提出了针对DL或UL通信的目的,根据系统的负载状态的变化来动态改变预定无线资源(例如,UL资源或DL资源)的用途的方法。
在LTE系统(第8/9/10版本)的情况下,基准信号(reference signal)和物理控制信道在特定小区或分量载波(CC)上被构造用于DL的子帧中发送。基于此,遗留(legacy)UE经由特定小区(即,backward compatibility,向后兼容)执行物理DL/UL数据信道的发送。例如,基准信号可以对应于CRS、CSI-RS和DM-RS中的一种,并且物理控制信道可以对应于本发明中的PDCCH、PCFICH和PHICH中的一种,本发明可以不限于此。
然而,在未来系统中,能够引入新定义形式的小区或分量载波(CC),定义该小区或分量载波(CC)的目的是缓解小区间干扰问题、提高小区或分量载波(CC)的可扩展性、提高高级技术的可用性等。具体地,可以引入新定义形式的小区或分量载波(CC),在该小区或分量载波(CC)上,曾在上述与遗留(legacy)UE向后兼容(backward compatibility)的小区或者分量载波(CC)中发送的基准信号或者物理信道的一部分或全部不被发送。为了清楚地说明,这种小区或分量载波(CC)被定义为本发明中的新载波类型(New Carrier Type,NCT)。
具体地,与和遗留UE兼容的分量载波(CC)的类型或小区的类型不同,高密度发送CRS在与新定义类型的小区或分量载波(CC)对应的NCT中可以基本上被省略或减少。
并且,与UE专用发送的DM-RS或CRS发送相比,可以以基于能够被构造有较低密度的CSI-RS执行物理信道接收和信道估计操作的方式,在NCT中减小基准信号的开销,或者提高物理信道的接收性能。例如,在NCT中,物理信道接收操作可以被构造成使用仅遗留DL数据发送模式(TM)中的、基于DM-RS工作的DL数据发送模式(例如,TM模式#8(TM mode#8)、TM模式#9(TM mode#9))执行。
并且,被构造成获得时间/频率资源域上的同步的同步信号(例如,PSS或SSS)或被构造成估计eNode B与用户设备之间的信道(RRM或RLM)的各种基准信号可以在NCT中发送。例如,以NCT发送的同步信号可以以与遗留系统的同步信号相同的结构实现,并且也可以以不同的结构形式实现。
另外,可以以NCT发送CRS,以解调同步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从由预定特定时段、频域上的特定位置、特定天线端口上的资源和特定序列资源组成的组选择的至少一项来发送CRS。例如,被发送以解调同步信号的CRS可以被限定为不用于解调物理控制信道或物理数据信道。
因此,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方案的环境中,本发明提出了根据系统的负载状态的变化来动态地改变预定无线资源用途的方法。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应用了载波聚合方案的FDD系统和TDD系统。并且,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应用了跨载波调度(Cross-Carrier Scheduling,CCS)方案的情况和在应用载波聚合方案的环境中不应用CCS方案的情况(例如,Self-scheduling,自调度方案)。在本发明中,无线资源可以由预定单元构造。作为实施方式,预定单元可以具有子帧、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等形式。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0,eNode B经由第一类型分量载波(CC)发送关于第二类型分量载波的构造信息。因此,在步骤S1001,用户设备经由第一类型分量载波(CC)从eNode B接收关于第二类型分量载波的构造信息。
根据本发明,在应用了载波聚合方案的环境中根据系统的负载状态变化动态地改变预定无线资源用途的情况下,可以使仅在被构造成在特定小区或分量载波(CC)上的遗留下行用途的无线资源区域中的、预限定基准信号不被发送的下行无线资源区域用于该动态改变的目的。
例如,预限定基准信号可以对应于公共基准信号(Common Reference Signal,CRS)和非零功率(Non-zero power)CSI-RS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可以以经由载波聚合方案使用相同频带的特定小区动态改变eNode B之间的特定小区上的无线资源的用途的方式来有效缓解小区间干扰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说明了频带的特定小区。然而,明显的是,本发明还可应用于经由载波聚合方案使用相同频带的分量载波(CC)在eNodeB之间动态改变分量载波(CC)上的无线资源的用途的情况。
并且,在NCT的情况下,有限用途的CRS可以基于预定特定时段、频域上的特定位置、特定天线端口上的资源或特定序列资源来发送。例如,用于解调同步信号的CRS可以基于预定特时段来发送。因此,根据本发明,CRS发送可以不在NCT的特定下行子帧的时刻执行。因此,不执行CRS发送的无线资源区域(即,下行子帧)可以仅用于动态改变的目的。
或者,根据本发明,在用于特定小区或分量载波(CC)上的遗留下行的目的而构造的无线资源区域中,用于下行或上行通信的无线资源区域(不向该区域发送预限定基准信号)可以仅用于动态改变的目的。或者,根据本发明,在用于特定小区或分量载波(CC)上的遗留下行的目的而构造的无线资源区域中,用于下行和上行通信中至少一项的无线资源区域(不向该区域发送预限定基准信号(例如,CRS和非零功率(CSI-RS)中的至少一项)可以仅用于动态改变的目的(下文称作灵活资源(Flexible resource))。具体地,能够将无线资源区域(不向该区域发送预限定基准信号(例如,CRS和非零功率(CSI-RS)中至少一项)构造成用于预定用途(例如,下行通信)的目的或基于预限定无线资源用途构造方法的目的(下文是静态资源(Static resource))。
因此,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灵活资源可以由以下资源中的一项来限定:用于与SIB上的资源的目的不同的目的的资源、用于与前一个无线资源重构造时段间隔上构造的目的不同的目的的资源、用于预限定上行/下行基准HARQ时间线上的目的不同的目的的资源、以及用于与预限定上行/下行基准UL-DL构造的目的不同的目的的资源。本发明所限定的上行/下行基准HARQ时间线和上行/下行基准UL-DL构造被构造以稳定地执行UL HARQ或DLHARQ,而与无线资源的用途改变无关。
例如,DL基准HARQ时间线(Reference HARQ timeline)或DL基准UL-DL构造(Reference UL-DL configuration)可以由满足能够改变用途的候选UL-DL构造的DL子帧的结合点(或交叉点)的HARQ时间线来限定。或者,DL基准HARQ时间线(Reference HARQtimeline)或DL基准UL-DL构造(Reference UL-DL configuration)可以由满足能够改变用途的候选UL-DL构造的DL子帧的交叉点的HARQ时间线或UL-DL构造来限定。
并且,DL基准HARQ时间线或UL基准UL-DL构造可以由满足能够改变用途的候选UL-DL构造的UL子帧的结合点的HARQ时间线来限定。或者,UL基准HARQ时间线或UL基准UL-DL构造可以由满足能够改变用途的候选UL-DL构造的UL子帧的交叉点的HARQ时间线或UL-DL构造来限定。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静态资源可以由以下资源中的一项来限定:用于与SIB上的资源的目的相同的目的的资源、用于与前一个无线资源重构造时段间隔上构造的目的相同的目的的资源、用于预限定上行/下行基准HARQ时间线上的目的相同的目的的资源、以及用于与预限定上行/下行基准UL-DL构造的目的相同的目的的资源。
另外,能够基于用于DL的目的的子帧的位置与用于静态用途的目的的子帧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或构造)暗含地指示特定位置的子帧的用途。例如,用于DL的目的子帧由静态DL子帧(Static DL subframe)和灵活DL子帧(Flexible DL subframe)中的一项来构造。用于静态用途的目的的DL子帧可以由静态DL子帧(Static DL subframe)来构造。当然,可以能够基于用于DL的目的的子帧的位置与用于灵活用途的目的的子帧(灵活DL子帧(Flexible DL subframe))的位置之间的关系暗含地指示特定位置的子帧的用途。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构造以基于子帧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识别特定位置的子帧(例如,灵活子帧(Flexible subframe))的用途。
例如,如果灵活子帧(例如,SF#(n+1))被构造在灵活DL子帧(例如,SF#n)与静态DL子帧(例如,SF(n+2))之间或灵活子帧(即,SF#(n+1))被构造在静态DL子帧(即,SF#n)与静态DL子帧(即,SF#(n+2))之间,则灵活子帧的用途可以被暗含地指示为DL的用途。
这是因为如果假定灵活子帧(SF#(n+1))用于UL的目的,则应当考虑应用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具体地,如果应用了TA,则OFDM符号的一部分可以在灵活子帧(SF#(n+1))与应用传播延迟(Propagation Delay,)的前一个灵活DL子帧或静态DL子帧(即,SF#n)之间彼此交叠。因此,能够构造eNode B,以经由预限定的信号(例如,物理层信号或上层信号)通知UE是否应用由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和关于规则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至此为止,已经说明了特定位置的子帧的用途为DL的目的而构造的情况。然而,明显的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特定位置的子帧的用途为了UL的目的而构造的情况。
或者,根据本发明,能够将针对特定小区或分量载波(CC)上的遗留UL的目的而设置的所有无线资源区域构造成用于动态变化的目的,或能够将针对遗留UL的目的而设置的无线资源区域中的、仅预限定资源区域的一部分用于动态改变的目的。例如,对于预限定资源区域的一部分,无线资源的用途可以使用物理层信号或上层信号预先限定。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根据应用载波聚合方案的环境中的系统的负载状态变化来动态地改变无线资源的预定用途的情况下,能够将小区(该小区从基于上层信号预先限定的特定调度小区跨载波调度)的无线资源的用途构造成仅被动态改变。或者,能够将分量载波(例如,SCC)(该分量载波从基于上层信号预先限定的特定分量载波(例如,DL PCC、ULPCC)跨载波调度)的无线资源的用途构造成仅被动态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特定调度小区的无线资源或分量载波的无线资源可以用于与之前构造的目的相同的目的。小区(该小区从调度小区跨载波调度)的无线资源的用途的变化或分量载波(CC)的无线资源的用途的变化可以基于物理控制信道的预限定特定字段或上层信号来执行。例如,无线资源的用途可以以重新使用物理控制信道的诸如CIF、DAI、UL索引等字段或设计相应用途的新字段的方式改变。为了与基于物理信道的方案相比较长时段地执行无线资源的用途的改变,也可以使用上层信令。
另外,根据本发明,为了对动态改变小区(该小区从特定调度小区跨载波调度)的无线资源的用途的情况或动态改变分量载波(CC)(该分量载波从特定分量载波(CC)跨载波调度)的无线资源的用途的情况做出准备,可以限制改变无线资源的用途的无线资源区域。例如,无线资源的范围(在该范围内实际上对跨载波调度小区执行无线资源的用途的改变)可以被限制为上述DL无线资源区域(不向该区域发送预限定基准信号(例如,CRS和非零功率CSI-RS中的至少一项))或为遗留UL通信的目的而构造的无线资源区域。
在步骤S1003,用户设备向第二类型分量载波(根据上述本发明提出的方案经由第一分量载波构造该第二类型分量载波)上的eNode B发送UL信号。
图11是在FDD系统下执行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参照图11,说明了在FDD系统下根据上述本发明仅将不被发送预限定基准信号的下行子帧用作动态改变的用途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eNode B经由上层信号向特定用户设备分配的分量载波(CC)的总数量对应于3。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分量载波(CC)包括DL CC#0(即,DL PCC)、UL CC#0(即,UL PDCC)和DL CC#1(即,NCT)。
在图11中,假定基准信号对应于CRS并且CRS被发送以解调NCT中的同步信号。在这种情况下,NCT中发送的CRS的周期被设置为5ms。
因此,根据上述本发明,假定NCT中的下行子帧(不向该子帧发送CRS)用于动态改变的目的,并且NCT中的下行/上行通信基于经由上层信号或分量载波(CC)(即,DL CC#0)执行的调度小区的跨载波调度执行。另外,假定NCT中无线资源用途的构造基于预限定物理控制信道的特定字段执行。
因此,根据本发明,为了使eNode B将NCT中SF#n的时刻的无线资源构造成下行用途,eNode B在调度小区或分量载波(CC)(即,DL CC#0)的SF#n的时刻发送SF用途指示符(SFUsage Indicator)。并且,为了使eNode B将NCT中的SF#n的时刻的无线资源构造成上行用途,eNode B发送调度小区或分量载波(CC)。
如以上描述中提到的,在将无线资源构造成上行用途的情况下,考虑到UL控制信息(UL grant,UL许可)和用于与UL控制信息对应的UL数据发送的UL HARQ时间线,eNode B可以在调度小区(即,DL CC#0)的SF#(n-4)的时刻向用户设备发送无线资源用途指示符(SF用途指示符,SF Usage Indicator)。
图12是在TDD系统下执行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参照图12,说明了在TDD系统下根据上述本发明仅将不被发送预限定基准信号的下行子帧用作动态改变的用途的情况。
在图12中,假定分量载波(CC)的数量和由eNode B经由上层信号向特定用户设备分配的分量载波的特性与图11中更早描述的分量载波的数量和特性相同。并且,在图12中,假定根据小区或分量载波(CC)的UL-DL构造(UL-DL configuration)彼此相同。具体地,假定UL-DL构造(UL-DL configuration)被设置为UL-DL构造#2。
在图12中,假定基准信号对应于CRS并且发送CRS,以解调NCT中的同步信号。在这种情况下,NCT中发送的CRS的周期被设置为5ms。
因此,根据上述本发明,NCT中的不被发送CRS的下行子帧仅用于动态改变的目的,并且NCT中的下行/上行通信可以基于经由上层信号或分量载波(CC)(即,DL CC#0)执行的调度小区的跨载波调度执行。另外,NCT中的无线资源用途的构造基于预限定物理控制信道的特定字段执行。
例如,为了使eNode B将NCT中SF#n的时刻的无线资源构造成下行用途,eNode B在调度小区或分量载波(CC)(即,DL CC#0)的SF#n的时刻发送SF用途指示符(SF UsageIndicator)。并且,为了使eNode B将NCT中的SF#n的时刻的无线资源构造成上行用途,eNode B可以在最附近的DL子帧(其中,之前(遗留)UL调度信息(即,UL许可)用于被发送,包括SF#(n-4))中发送SF用途指示符(SF Usage Indicator)。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根据系统的负载状态变化动态改变无线资源的预定用途的情况下,eNode B可以通知用户设备可能执行动态改变的无线资源区域的信息。
例如,eNode B可以通知用户设备关于可能经由物理控制信道或上层信号执行动态改变的无线资源区域的信息。根据本发明,接收到关于无线资源区域的信息之后,用户设备可以在发送预限定的相应无线资源用途构造信息的时刻执行用于物理控制信道(例如,PDCCH、E-PDCCH)的盲解码(Blind Decoding)或监测操作。因此,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用于DL通信的控制信息(即,DL granting,DL许可)或用于UL通信的控制信息(即,ULgranting,UL许可),来确定相应无线资源的用途。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无线资源用途构造信息可以在为DL用途构造的子帧或为UL用途构造的子帧中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无线资源用途构造信息在为DL用途构造的资源和为UL用途构造的子帧这两者中发送,则用户设备应当不仅在DL子帧也在UL子帧中执行盲解码或监测,以接收信息。而且,用户设备可以将在UL子帧中执行以接收无线资源用途构造信息的盲解码操作构造成仅在预限定特定(之前)时刻未接收到被构造成在UL子帧中发送UL数据(即,PUSCH)的调度信息(即,UL grant,UL许可)时执行。具体地,如在上面描述中提到的,UL子帧可以以基于UL子帧中发送的无线资源用途构造信息改变的方式用作DL子帧的用途。
另外,根据本发明,为了区分要执行用途改变的无线资源区域的调度信息(例如,DL许可(DL grant)、UL许可(UL grant))与关于用于(半)静态用途的无线资源区域的调度信息,可以使用预限定特定指示符。例如,上述无线资源区域可以以在调度信息发送时包括SF用途指示符(SF Usage Indicator)的方式彼此区分。
根据本发明,eNode B可以经由用于用户设备的附加信号,将可能执行动态改变的无线资源区域构造成UL用途。例如,eNode B可以经由物理控制信道或上层信号,将可能执行动态改变的无线资源区域构造成预限定第三用途。另外,可以经由附加信号构造用户设备,以将被构造成UL用途的子帧或被构造成预限定第三用途的子帧(或遗留UL用途的子帧)构造成可能执行动态改变的无线资源。
例如,接收到用于无线资源区域的附加信号之后,用户设备在发送预限定的无线资源用途构造信息的时刻执行用于物理控制信道(即,PDCCH、E-PDCCH)的盲解码或监测操作,然后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用于DL通信的控制信息(即,DL许可,DL grant)或用于UL通信的控制信息(即,UL许可(UL grant)),来确定相应无线资源的用途。类似地,在执行被构造成接收被构造成UL用途的子帧中的无线资源用途构造信息的盲解码操作的情况下,相应的UL资源可以用于DL通信或UL通信的目的。
而且,用户设备可以将在UL子帧中执行以接收无线资源用途构造信息的盲解码操作构造成仅在预限定特定(之前)时刻未接收到被构造成在UL子帧中发送UL数据(即,PUSCH)的调度信息(即,UL许可(UL grant))时执行。例如,可以经由NCT中的附加信号(例如,物理控制信道或上层信号)将DL子帧(不向该子帧发送预限定的基准信号(例如,CRS))的全部或一部分构造成可能执行动态改变的无线资源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应用载波聚合方案的FDD系统和TDD系统。并且,在应用载波聚合方案的环境中,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应用了跨载波调度方案的情况和未应用跨载波调度方案的情况(自调度,Self-scheduling)。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未应用载波聚合方案的FDD系统和TDD系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在应用载波聚合方案的环境中基于扩展(extension)小区或分量载波(CC)执行UE与eNB之间的通信或UE与UE之间的通信的情况。
并且,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根据系统负载状态来动态改变遗留载波或遗留载波(Legacy carrier)上的无线资源的用途的情况。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被构造成限制性地应用于仅设置或支持无线资源用途的动态改变模式(mode)的情况。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特定用户设备经由预先指定的中继节点(relay node)或特定用户设备接收从eNode B发送的数据的情况。
另外,当UE与UE(即,装置对装置(device-to-device)通信)之间的通信在应用载波聚合方案的环境中执行时,可以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未应用载波聚合方案的环境。
图13是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图。如果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中继,则在回程链路中的eNode B与中继之间执行通信,并且在接入链路中的中继与用户设备之间执行通信。因此,图中示出的eNode B和用户设备可以根据情况用中继来代替。
参照13,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BS)110和用户设备(UE)120。BS 110包括处理器112、存储器114和射频(Radio Frequency,RF)单元116。处理器112可以被构造成实现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存储器114与处理器112连接并且存储与处理器112的操作关联的各种信息。RF单元116与处理器112连接并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用户设备120包括处理器122、存储器124和射频(RF)单元126。处理器122可以被构造成实现所提出的功能、处理和/或方法。存储器124与处理器122连接,然后存储与处理器122的操作关联的各种信息。RF单元126与处理器122连接并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基站110和/或用户设备120可以具有单条天线或多条天线。
上述实施方式对应于规定形式的本发明的元件和特征的组合。并且,可以选择性地考虑各个元件或特征(除非清楚地提出)。各个元件或特征可以以不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组合的形式实现。而且,通过组合元件和/或特征的一部分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修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说明的操作顺序。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构造或特征可以包括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或者可以用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相应构造或特征来代替。并且,明显可理解的是,通过组合所附权利要求中没有清楚引用关系的权利要求来构造实施方式,或可以经由提交申请之后的修改作为新权利要求而包括。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用各种装置来实现。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用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在经由硬件的实现中,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方法可以由从由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专用集成电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s,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s,数字信号处理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s,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场可编程门阵列)、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组成的组选择的至少一种来实现。
在由固件或软件的实现中,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的方法可以由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和/或函数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然后可以由处理器来驱动。存储器单元设置在处理器之内或之外,以通过公知的各种装置与处理器交换数据。
虽然已经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并例示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
工业应用性
虽然参照应用于3GPP LTE系统的示例描述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但是其也可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3GPP LTE系统。

Claims (7)

1.一种发送上行信号的方法,该上行信号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多个分量载波CC由用户设备发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更高层信令来接收针对第二分量载波的时分双工上行-下行TDDUL-DL构造,其中,所述TDD UL-DL构造指示多个子帧的上行-下行资源构造;
经由第一分量载波从eNode B接收关于第二分量载波的指示所述多个子帧当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构造信息,其中,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子帧中的每一个是根据所述TDD UL-DL构造的下行子帧;
如果在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子帧之前未接收到针对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控制信息,则通过在由所述TDD UL-DL构造指示的上行子帧中执行盲解码来检测针对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所述控制信息;以及
当所检测的控制信息是上行许可时,经由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向所述eNode B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用户设备专用基准信号(小区专用基准信号(DM-RS))或信道状态信息-基准信号CSI-RS对所述第二分量载波进行解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子帧中的每一个对应于被构造成不发送特定基准信号的子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特定基准信号对应于公共基准信号CR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子帧中的每一个对应于这样的子帧:该子帧的无线资源的用途被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eNode B指示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子帧中的每一个。
7.一种在支持载波聚合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多个分量载波CC发送上行信号的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包括:
射频RF单元;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被构造成:
通过物理控制信道或更高层信令来接收针对第二分量载波的时分双工上行-下行TDDUL-DL构造,其中,所述TDD UL-DL构造指示多个子帧的上行-下行资源构造,
经由第一分量载波从eNode B接收关于第二分量载波的指示所述多个子帧当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构造信息,其中,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子帧中的每一个是根据所述TDD UL-DL构造的下行子帧,
如果在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子帧之前未接收到针对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控制信息,则通过在由所述TDD UL-DL构造指示的上行子帧中执行盲解码来检测针对所指示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所述控制信息,并且
当所检测的控制信息是上行许可时,经由所述第二分量载波向所述eNode B发送所述上行信号。
CN201380022887.8A 2012-04-30 2013-04-30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72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40012P 2012-04-30 2012-04-30
US61/640,012 2012-04-30
PCT/KR2013/003745 WO2013165160A1 (ko) 2012-04-30 2013-04-30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의 동적 할당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72608A CN104272608A (zh) 2015-01-07
CN104272608B true CN104272608B (zh) 2018-03-20

Family

ID=49514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288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72608B (zh) 2012-04-30 2013-04-30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49395B2 (zh)
KR (1) KR102031094B1 (zh)
CN (1) CN104272608B (zh)
WO (1) WO20131651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30593A (ko) 2012-05-22 2013-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분산 안테나를 사용하는 복수 개의 기지국을 포함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 신호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135331A (ko) * 2013-05-15 2014-1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적 시분할 복식 시스템 운영 방법 및 장치
US9713026B2 (en) * 2013-05-17 2017-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enhanc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traffic adaptation (eIMTA) in LTE
KR101805744B1 (ko) 2013-06-26 2017-12-07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18080A1 (zh) * 2013-08-09 2015-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配置方法及基站、用户设备
WO2015024245A1 (zh) * 2013-08-23 2015-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10257850B2 (en) * 2013-09-27 2019-04-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TDD UL/DL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for TDD eIMTA in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2352394B1 (ko) * 2014-02-18 2022-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자원의 용도 변경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360202B2 (ja) 2014-03-10 2018-07-1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リソースの用途変更を支援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の有効性判断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EP3166365B1 (en) * 2014-07-01 2018-06-27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user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9743392B2 (en) * 2015-01-30 2017-08-22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dicati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LTE operation
EP3304990B1 (en) * 2015-05-28 2020-02-19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realizing eca supporting up to 32 ccs and enhancing dynamic pucch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ssociated use
EP3308584A1 (en) * 2015-06-11 2018-04-18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overlai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US10045345B2 (en) * 2015-11-06 2018-08-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f-contained air interface partitions
EP3399820B1 (en) 2016-02-03 2019-12-04 Kyocera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terminal for cell search in mixed numerology environment
WO2017146556A1 (ko) * 2016-02-26 2017-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8781373B (zh) * 2016-08-12 2022-04-08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检测的处理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EP3565337A4 (en) * 2016-12-27 2020-08-12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EP3606258A4 (en) * 2017-03-22 2021-01-27 LG Electronics Inc. PROCES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PREAMBLE FOR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9089316B (zh) * 2017-06-14 2020-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度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148127B (zh) * 2018-11-03 2024-02-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32357B (zh) * 2019-09-18 2022-03-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53022A (zh) * 2021-10-11 2021-12-28 北京物资学院 应用于载波聚合的上下行资源配置指示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130141A (ko) * 2009-06-02 2010-1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를 측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1040852A1 (en) * 2009-09-30 2011-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configur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 carrier set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systems
WO2011065797A2 (ko) * 2009-11-30 2011-06-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컴포넌트 캐리어를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단말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2187725A (zh) * 2008-10-20 2011-09-1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载波聚合
WO2011115463A3 (ko) * 2010-03-19 2012-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캐리어 집합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신/수신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12036406A2 (ko) * 2010-09-17 2012-03-22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중 요소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요소 반송파의 활성화 장치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0982B2 (en) * 2008-05-05 2014-09-0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uplink control
US8432859B2 (en) * 2009-06-22 2013-04-30 Alcatel Lucent Indicating dynamic alloc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in multi-component carrier systems
US9042840B2 (en) * 2009-11-02 2015-05-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carrier/cross-subframe indica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
KR101651685B1 (ko) * 2009-11-08 2016-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559343B2 (en) * 2009-12-23 2013-10-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subframes
EP3544219A1 (en) * 2011-08-12 2019-09-2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Flexible bandwidth opera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KR102094050B1 (ko) * 2012-01-27 2020-03-27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중 캐리어 기반형 및/또는 의사 조합형 네트워크에서 epdcch를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또는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725A (zh) * 2008-10-20 2011-09-1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载波聚合
KR20100130141A (ko) * 2009-06-02 2010-12-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를 측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1040852A1 (en) * 2009-09-30 2011-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configur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 carrier set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systems
WO2011065797A2 (ko) * 2009-11-30 2011-06-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복수의 컴포넌트 캐리어를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단말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11115463A3 (ko) * 2010-03-19 2012-01-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캐리어 집합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를 송신/수신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12036406A2 (ko) * 2010-09-17 2012-03-22 주식회사 팬택 다중 요소 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요소 반송파의 활성화 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65160A1 (ko) 2013-11-07
CN104272608A (zh) 2015-01-07
KR102031094B1 (ko) 2019-10-11
US20150055584A1 (en) 2015-02-26
US9549395B2 (en) 2017-01-17
KR20150005532A (ko) 201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260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JP6456471B2 (ja) 非兔許帯域を支援する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伝送機会区間を設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6105084B (zh) 在支持无线电资源的使用变化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16533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537999B (zh) 用于在支持无线资源的使用的改变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4831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59163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138532B1 (ko) 기기-대-기기 통신을 위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995430B1 (ko)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50333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将信号发射到基站/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145431B (zh) 用于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502563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580288B (zh) 用于在支持无线资源的用途改变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调度信息的有效性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02747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ue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71690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设备
JP2015111936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端末のサウンディング参照信号伝送決定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端末
CN10613409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609036B (zh) 使用多个天线端口发射信号的方法及其发射端设备
JP632185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制御情報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WO2012148141A9 (ko) 캐리어 병합을 위한 자원 구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3077625A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전송/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CN105637782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27481A (zh) 在epdcch上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5981324B (zh) 用于在支持无线资源的使用的变化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回退模式的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KR20140072834A (ko)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