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拨链器,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
背景技术
骑自行车日益成为流行的休闲方式和运输方式。而且,对于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员来说,骑自行车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竞技性运动项目。无论自行车是用于休闲、运输还是竞赛,自行车产业都在不断地改进自行车的各种器件,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常见类型的拨链器,一种是公开号为1095998 的中国专利,它是株式会社岛野的传统变速器,如图1至3所示,当导引轮在控制线1a的拉动下,由多级变速飞轮的最外侧高速齿运动到最内侧的低速齿时,控制线1a在通过设置在基座件构件2a上的套箍3a的开口处时会形成一个锐角A,这样控制线1a上的拉力将在套箍3a的开口处形成拉力分量施加于套箍3a的开口表面,当套箍3a的开口表面的摩擦系数和控制线1a上的拉力均固定情况下,锐角A角度愈大,控制线1a就会在开口处施加的摩擦力愈大,另外,如果锐角A角度和控制线1a上的拉力参数不变情况下,控制线1a与套箍3a的开口表面相接触的面积越大,控制线1a就会在开口处施加的摩擦力愈大。这样不仅会影响控制线1a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摩擦的原因,会使控制线1a通过开口处时产生滞后的情况,影响变速的同步性。
另外一种是美商速连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X5系列的后变速器,如图4所示,控制线1b穿过基座件构件2b上的穿孔,在调节后变速器时,所述控制线1b与所述基座件构件2b之间也会形成锐角,这样控制线1b上的拉力将在基座件构件2b的开口处形成拉力分量施加于开口表面,当基座件构件2b的开口表面的摩擦系数和控制线1b上的拉力均固定情况下,锐角A角度愈大,控制线1b就会在开口处施加的摩擦力愈大,另外,如果锐角A角度和控制线1b上的拉力参数不变情况下,控制线1b与基座件构件2b表面相接触的面积越大,控制线1b就会在基座件构件2b表面处施加的摩擦力愈大。同样会影响控制线1b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摩擦的原因,同样会使控制线1b产生滞后的情况,影响变速的同步性。
同时,对于一些传统的后拨链器,如图1至3所示,在控制线1a的作用下,链导向件在多级变速飞轮之间转换链条来达到换挡变速,链导向件是沿着多级飞轮的外圆周形成的斜线轨迹做侧向运动,从而控制线1a的末端在换挡变速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侧向摆动,当所述控制线1a的末端摆幅较大时,所述控制线1a会与所述基座件构件2a和调节杆产生摩擦,不单会缩短所述控制线1a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对所述基座件构件2a和调节杆造成损坏。
因此需要对上述的后拨链器进行改进,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擦力小、使用寿命长及具有良好调节效果的自行车后拨链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基座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相连接的调节机构及与所述调节机构相连接的导链器,所述调节机构上固定设置有操纵调节杆,所述基座构件上设有与控制线摆动方向相适配的摆孔和/或所述操纵调节杆上设有与控制线摆动方向相适配的让位部,使用时,所述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通过所述基座构件固定安装在自行车上,控制线从所述摆孔和/或所述让位部穿出与所述操纵调节杆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让位部为弧形凹部或让位孔,当控制线在极限位置时,所述控制线一部分位于所述弧形凹部或所述让位孔内,并避开所述控制线与所述操纵调节杆的接触。
进一步,所述操纵调节杆上设置有紧固装置,控制线从所述摆孔穿出后通过所述紧固装置固定在所述操纵调节杆上。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依次相铰接的第一连杆构件、第二连杆构件及第三连杆构件,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及所述第三连杆构件的一端均与所述基座构件相铰接,所述操纵调节杆与所述第一连杆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链器与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座构件、所述第一连杆构件、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及所述第三连杆构件之间通过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及第四枢轴相铰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三枢轴之间或者所述第二枢轴与所述第四枢轴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弹簧相适配的限位杆,所述第三连杆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弹簧相适配的限位螺钉。
进一步,所述导链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构件上的板件及设置在所述板件上的导向轮和张紧轮。
进一步,所述板件由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组成,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所述第二连杆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件上,所述张紧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件的末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摆孔的设计,包括基座构件、与所述基座构件相连接的调节机构及与所述调节机构相连接的导链器,所述调节机构上固定设置有操纵调节杆,所述基座构件上设有与控制线摆动方向相适配的摆孔,使用时,所述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通过所述基座构件固定安装在自行车上,控制线从所述摆孔穿出与所述操纵调节杆相连接,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控制线能在摆孔内摆动,很好地减小了背景技术里提到的所述锐角A,而且有效减少了控制线与所述基座构件之间的摩擦,进而使本发明整体的摩擦力小,有效延长了控制线的使用寿命长,具有良好调节效果,不会产生滞后的情况,保证了变速的同步性。
另外,由于所述操纵调节杆上设有弧形凹部,所述弧形凹部与控制线摆动方向相适配,当控制线在极限位置时,所述控制线一部分位于所述弧形凹部内,并避开所述控制线与所述操纵调节杆的接触,所以,所述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在整个调节过程中都几乎不会与所述操纵调节杆接触,从而基本不会增加额外的摩擦力,有利于调节的稳定性,还能使所述操纵调节杆不易受到损坏,有效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自行车后拨链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株式会社岛野的传统变速器处于最小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株式会社岛野的传统变速器处于最大位置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美商速连股份有限公司的X5系列的后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所述基座构件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基座构件1、与所述基座构件1相连接的调节机构2及与所述调节机构2相连接的导链器3,所述调节机构2上固定设置有操纵调节杆4,所述基座构件1上设有与控制线摆动方向相适配的摆孔5,使用时,所述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通过所述基座构件1固定安装在自行车上,控制线从所述摆孔5穿出与所述操纵调节杆4相连接。如图8所示,所述摆孔5为长形孔,控制线从所述长形孔的中部穿入,在调节的过程中,控制线能在所述摆孔5内摆动,很好地消除背景技术里提到的所述锐角A,而且控制线不会与所述基座构件1产生摩擦,进而使本发明整体的摩擦力小,有效延长了控制线的使用寿命长,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而且具有良好调节效果,不会产生滞后的情况,保证了变速的同步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纵调节杆4上设有弧形凹部6,所述弧形凹部6与控制线摆动方向相适配,当控制线在极限位置时,所述控制线一部分位于所述弧形凹部6内,并避开所述控制线与所述操纵调节杆4的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纵调节杆4上设置有紧固装置7,控制线从所述摆孔5穿出后通过所述紧固装置7固定在所述操纵调节杆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装置7为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操纵调节杆4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依次相铰接的第一连杆构件8、第二连杆构件9及第三连杆构件10,所述第一连杆构件8及所述第三连杆构件10的一端均与所述基座构件1相铰接,所述操纵调节杆4与所述第一连杆构件8固定连接,所述导链器3与所述第二连杆构件9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构件1、所述第一连杆构件8、所述第二连杆构件9及所述第三连杆构件10之间通过第一枢轴11、第二枢轴12、第三枢轴13及第四枢轴14相铰接,所述基座构件1、所述第一连杆构件8、所述第二连杆构件9及所述第三连杆构件10通过所述第一枢轴11与所述第三枢轴13之间或者所述第二枢轴12与所述第四枢轴14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调节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轴11与所述第三枢轴1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5,而且所述第一连杆构件8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弹簧15相适配的限位杆16,所述第三连杆构件10上设置有与所述复位弹簧15相适配的两个限位螺钉17,所述复位弹簧15为变速系统提供精确稳定的调节,所述限位杆16和两个所述限位螺钉17共同对所述复位弹簧15进行了限位,确保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复位弹簧15不会弹出,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链器3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构件9上的板件18及设置在所述板件18上的导向轮19和张紧轮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板件18由第一板件181和第二板件182组成,所述第一板件181与所述所述第二连杆构件9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19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件181上,所述张紧轮20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件182的末端。
下面通过实验测试标准及实验结果,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往复循环定义:在标准车架GIANT ATX770上安装后拨链器,由指拨牵引后拨器驱动变速从飞轮低位到高位,然后从高位再到低位为一个循环做后拨链器的寿命测试。
2、拉线规格:拉线为19根Ø0.15mm SUS302不锈钢线,缠绕一根Ø1.2拉线,标准长度为2200MM。
3、拉线断线标准:断裂标准为19根拉线其中一根断裂为判断标准。
实验结果:本发明后拨链器比较没有摆孔和弧形凹部后拨链器拉线使用寿命提高了35%。
由此可见,本发明由于具有摩擦力小的特性和良好调节的效果,从而大大延长了拉线的使用寿命,还能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
本发明应用于自行车后拨链器的技术领域。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含义的限制,比如,为了进一步增强消除背景技术里提到的所述锐角A,所述基座构件1内可以设一个与所述摆孔5相适配的摆动限位槽,控制线的套箍在所述摆动限位槽内跟随控制线在所述摆动限位槽内摆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