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4989B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与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与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4989B
CN104254989B CN201380022203.4A CN201380022203A CN104254989B CN 104254989 B CN104254989 B CN 104254989B CN 201380022203 A CN201380022203 A CN 201380022203A CN 104254989 B CN104254989 B CN 104254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downlink
community
uplink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220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4989A (zh
Inventor
池衡柱
金泳范
赵俊暎
崔承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434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2922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54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4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4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49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6Half-duplex systems; Simplex/duplex switching; Transmission of break signals non-automatically inverting the direction of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与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用于收发信道的方法和装置。该终端从基站接收关于具有不同TDD配置的多载波的调度信息,确定是否接收用于包括至少一个特殊子帧的每个多载波的多个不同子帧的下行链路信道,并且根据是否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向基站或从基站收发信道。

Description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与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 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的信道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具体来讲,涉及在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不能同时进行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接收并且以不同的多载波TDD配置操作的情形下用于控制下行链路传输的方法。
背景技术
LTE系统是被设计为支持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的基于OFDMA的通信系统。同时,它也被设计为支持半双工传输(half duplex transmission)。LTE系统在假设在TDD中载波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方向彼此相同的情况下,在版本8中被设计用于在单载波上支持FDD和TDD的目的,并且然后在版本10中被设计用于在一个或多个载波上支持FDD和TDD的目的。除了那些特征以外,版本11目标在于支持具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方向在时间上彼此不同的载波的TDD系统,并且其设计正在进行当中。
同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具有不同TDD配置的多个载波被聚合(aggregated),从而特殊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在同一子帧持续时间被同时调度,并且因此特殊子帧的上行链路部分和下行链路子帧彼此冲突。这很可能给以半双工-双工模式(half duplex-duplexmode)工作的不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的终端带来问题。
在特殊子帧的上行链路部分中发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PRACH)的情况下,其传输定时由终端确定并且不被基站的调度所改变,如果下行链路传输在下行链路子帧被中止以保证在特殊子帧的上行链路传输,则这可能导致浪费频率资源的问题,即使当终端在特殊子帧的下行链路部分以接收模式工作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已经构思了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其目标在于提供一种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冲突的持续时间中高效地发送/接收信道的方法,特别是在终端利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多个载波以半双工模式工作时。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的信道发送/接收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关于具有不同TDD配置的多个载波的调度信息;确定是否在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特殊子帧的每个载波的子帧重合(coincide)的子帧持续时间之内接收下行链路信道;以及根据是否接收到下行链路信道与基站通信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的基站的信道发送/接收方法包括:确定用于信道发送/接收的多个载波的TDD配置是否彼此相同;当TDD配置彼此不同并且至少一个特殊子帧和至少一个下行链路子帧在同一子帧持续时间中重合时,根据用于PRACH传输的资源在特殊子帧中是否被分配给终端来确定在下行链路子帧中用在下行链路信道传输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及向终端发送关于多个载波的调度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的信道发送/接收装置包括:收发器,从基站接收关于具有不同TDD配置的多个载波的调度信息以及与基站通信信道;以及控制器,确定是否在其中包括至少一个特殊子帧的每个载波的子帧重合的子帧持续时间之内接收下行链路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的基站的信道发送/接收装置包括:控制器,确定用于信道发送/接收的多个载波的TDD配置是否彼此相同,并且当TDD配置彼此不同并且至少一个特殊子帧和至少一个下行链路子帧在同一子帧持续时间中重合时,根据用于PRACH传输的资源在特殊子帧中是否被分配给终端来确定在下行链路子帧中用在下行链路信道传输中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以及收发器,向终端发送关于多个载波的调度信息。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的信道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以这样的方式在改善数据传输效率和避免在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同时进行下行链路接收和上行链路发送方面具有优势:确定存在/不存在与不同载波上的特殊子帧同时调度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并且如果存在,则根据在特殊子帧存在/不存在所述终端的PRACH传输以及具有不同TDD配置的载波的系统聚合(system aggregation)中的特殊子帧配置,来确定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用在支持FDD和TDD的LTE中的TDD无线帧的示范性结构的配置的示图;
图2是示出特殊子帧的详细配置的示图;
图3是示出PRACH的传输格式的示图;
图4是示出特殊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同时共存的情形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中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情形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其中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情形的示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其中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情形的示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其中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情形的示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确定将要发送给终端的用于与终端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调度信息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从基站接收调度信息并基于其执行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与终端通信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与基站通信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这里合并的熟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可以被省略,以避免模糊本发明的主题。而且,下面的术语考虑到在本发明中的功能性来定义,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图、用途等而改变。因此,所述定义应当在本说明书的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做出。
虽然所述描述针对基于OFDM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特别是3GPP EUTRA,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甚至能够应用到其它具有类似技术背景和信道格式、具有些许改变的通信系统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图1是示出用在支持FDD和TDD的LTE中的TDD无线帧的示范性结构的配置的示图。一个无线帧101持续(span)10ms(毫秒),等于307200Ts,其中Ts是1/(1500x2048)秒。一个无线帧由10个子帧组成,并且TDD子帧被分类为三个类型,即,专用于完全在下行链路传输中使用的下行链路子帧,完全在上行链路传输中使用的上行链路子帧,以及部分地在下行链路传输中使用且部分地在上行链路传输中使用的特殊子帧103。特殊子帧是从下行链路传输向上行链路传输切换所必需的。
TDD无线帧具有如表1中所示由构成无线帧的10个子帧的种类所定义的7个配置之一。
表1
在表1中,“D”表示保留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子帧,“U”表示保留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子帧,而“S”表示特殊子帧。
图2是示出特殊子帧的详细配置的示图。
如图2中所示,特殊子帧201由DwPTS字段203、UpPTS字段207、以及保护时段(GP)205组成,其中,DwPTS字段203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传输,UpPTS字段207用于上行链路信道传输,而保护时段(GP)205用于从下行链路传输向上行链路传输切换以及补偿信号的传播延迟,并且三个字段的长度可以如表2中所示改变。
表2
如表2中所示,有9种能够被每个载波或小区(cell)选择性地使用并从基站通知给终端的特殊子帧配置。
不同于FDD和TDD终端,半双工终端可以以和FDD或TDD终端相同的方式使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带宽,但是不能同时执行发送和接收。在LTE和LTE-A系统中,是否支持半双工传输由基站调度器确定,特别是在FDD模式中,基站调度器进行控制,从而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传输不会在相同频率上同时出现。由于在TDD模式中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在相同频带上,发送和接收不同时出现。
由于在Rel.10中,即使在使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多个载波具有相同的TDD配置,因此多个载波上的发送和接收的调度是以和以前相同的方式被执行。然而,在支持具有不同TDD配置的多个载波的Rel.11中,在某一子帧中可能出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冲突。
特别是当特殊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同时出现时,特殊子帧的上行链路部分与下行链路子帧的一些OFDM符号冲突,以致于导致终端不能在相应的符号进行发送/接收的问题。这是终端在特殊子帧的上行链路部分尝试进行PRACH传输的同时又有要从基站接收的数据的情况。在结合这样一种情况开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简要地描述终端的PRACH传输。
终端在上行链路中发送PRACH以用于初始附接(initial attach)或上行链路同步。图3是示出PRACH的传输格式的示图。PRACH是占用预定频率区域并包括循环前缀(CP)301和序列303的信号,并且终端发送具有位于序列中的用于标识的唯一代码的信号。
有四种以不同的PRACH序列和CP长度为特征的前导格式。
表3
前导格式 Tcp TSEQ
0 3168·Ts 24576·Ts
1 21024·Ts 24576·Ts
2 6240·Ts 2·24576·Ts
3 21024·Ts 2·24576·Ts
4* 448·Ts 4096·Ts
在表3中,格式4只在支持TDD的子帧类型II中使用,具体地说,能够只在特殊子帧中被发送。支持PRACH格式4的特殊子帧配置只能够与表2中的用于DL正常CP的配置5、6、7和8一起使用以及与用于DL扩展的CP的配置4、5和6一起使用。特殊子帧可以在上行链路中携载两种类型的信号,即表3的前导格式4的PRACH和探测参考信号(SRS)。对于PRACH传输,基站只确定传输资源而终端确定传输定时。
如上所述,在聚合具有不同TDD配置的载波(具有表1的TDD配置0、1、2和6之一的一个载波,和具有表1的TDD配置3、4和5之一的另一个载波)的情况下,特殊子帧(S)和下行链路子帧(D)可以在如表1中所示的第6子帧被同时调度。如上所述,由于特殊子帧具有下行链路部分和上行链路部分两者,这在不能同时执行发送和接收的半双工终端导致一个问题。
图4是示出特殊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同时共存的情形的示图。参考图4,小区A 410具有表1的TDD配置0、1、2和6之一,而小区B 420具有表1的TDD配置3、4和5之一。因此,小区A410的第6子帧是特殊子帧401,而小区B 420的第6子帧是下行链路子帧405。这里,小区A410可以是主小区(PCell),而小区B 420可以是辅小区(SCell)。
如图4中所示,特殊子帧401包括下行链路部分和上行链路部分两者,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在小区B 420的下行链路子帧405与小区A 410的特殊子帧401的上行链路部分403发生冲突的持续时间407里不能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PRACH传输定时由终端确定,基站不能在相应的持续时间调度上行链路传输以避免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冲突,并且如果中止小区B 420中的下行链路传输以保证上行链路传输,则终端不能使用频率资源,即使是当其在小区A 410中执行下行链路接收操作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基于特殊子帧中PRACH的存在/不存在和特殊子帧配置中的至少一个来确定是否执行下行链路接收。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具有不同TDD配置的多个载波被聚合的情况下控制是否在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冲突的子帧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方法进行描述。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其中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情形的示图。在图5中,小区A 503和小区B 505使用不同TDD配置,其中小区A 503的第6子帧501是特殊子帧,而小区B 505的第6子帧507是下行链路子帧。
参考图5,如果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需要在小区A 503的特殊子帧501的上行链路部分509发送PRACH,则终端独立于小区B 505中基站的下行链路传输而在小区B 505中不接收信号。
因此,终端在小区A 503的特殊子帧501的下行链路部分(DwPTS)接收信号,在GP期间切换到上行链路,并在上行链路部分(UpPTS)509发送PRACH。如果在特殊子帧501中没有PRACH传输,则终端通过小区B 507接收下行链路信号。
由于终端根据是否在特殊子帧501中发送PRACH来确定是否在与特殊子帧501共存的下行链路子帧507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因此终端总是独立于基站的调度来发送PRACH是有利的。如果基站已经在小区B 505中调度了下行链路传输,则执行下行链路重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果在与特殊子帧501共存的下行链路子帧507中没有接收到下行链路信号,则在解决在与特殊子帧的上行链路部分(UpPTS)冲突的下行链路子帧507的区域513出现的问题方面是有利的,但是在即使有可能在与特殊子帧501的下行链路部分(DwPTS)重叠的部分511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但仍浪费了频率资源方面是不利的。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了尽可能使用能够在与特殊子帧部分地重叠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持续时间的方法。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其中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情形的示图。图6的实施例针对独立于终端的PRACH传输,在下行链路子帧中对应于特殊子帧的DwPTS的持续时间里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情况。
参考图6,在对于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而言特殊子帧601被配置在小区A 603中而下行链路子帧607被配置在小区B 605中时,在假设小区B 605的下行链路子帧607以与小区A 603的特殊子帧601相同的结构来配置的情况下,终端在小区603和小区605两者中在特殊子帧601的下行链路部分(DwPTS)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如果PRACH传输有必要,则在小区A 603的上行链路部分(UpPTS)中发送PRACH。
这里,小区A 603可以是主小区(PCell),而小区B 605是辅小区(SCell)。根据如图6中描绘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果在同一子帧持续时间中PCell具有特殊子帧601而SCell具有下行链路子帧607,则终端在与PCell的GP和UpPTS中的至少一个重叠的OFDM符号在SCell中不从基站接收任何信号。
如图6中所示,在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在小区A 603中接收特殊子帧并在小区B 605中接收下行链路子帧607的情况下,如果用于PRACH传输的资源在上行链路部分(UpPTS)609中被分配给终端,则基站将小区B 605的下行链路子帧607的数据信道配置为与小区A 603的特殊子帧601的下行链路部分(DwPTS)重合。否则,如果在上行链路部分(UpPTS)609中没有配置PRACH传输资源,则去往(destined to)终端的数据信道可以在小区B 605的整个下行链路子帧607中发送。
因此,在需要在特殊子帧601的上行链路部分(UpPTS)609中发送PRACH的情况下,终端在小区A 603中的特殊子帧601的下行链路部分(DwPTS)期间以及在小区B 605的下行链路子帧607的匹配特殊子帧601的DwPTS的部分611期间接收下行链路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终端能够总是在所有的载波上保证与下行链路部分(DwPTS)一样多的下行链路数据区域,以便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改善数据传输效率。
如果基站在上行链路部分(UpPTS)中配置用于PRACH传输的资源,则需要将下行链路子帧607中分配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部分611匹配到特殊子帧601的下行链路部分(DwPTS),与传统情况相比控制信道区域的大小减小。这是因为控制信道的最大符号大小在特殊子帧中为2而在下行链路子帧中为3。
综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例,在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在小区A 603中接收特殊子帧601并在小区B 605中接收下行链路子帧607的情况下,终端的发送器与小区A 603的特殊子帧的符号结构相匹配地(至少与GP和UpPTS相匹配地)工作,以便在相应的持续时间之内在小区B 605中通过终端的接收器接收下行链路符号,如图6中所示。
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其中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情形的示图。图7A和图7B的实施例针对其中终端检查由基站独立于终端的PRACH传输而在下行链路中发送的调度信息的情况。
参考图7A,在对于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而言同时特殊子帧701被配置在小区A703中并且下行链路子帧707被配置在小区B 705中的情况下,如果在小区B 705的下行链路子帧707中成功解调下行链路数据信道资源分配和传输格式,即,DL许可(DL grant),则终端接收小区B 705的数据信道和小区A 703中特殊子帧701的DwPTS中的下行链路信号。
否则,如果没能在小区B 705的下行链路子帧707中解调DL许可,则终端停止在小区B 705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但是在小区A 703的特殊子帧701的下行链路部分(DwPTS)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如果必要,则在上行链路部分(UpPTS)发送PRACH。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终端在至少小区B 705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控制信道(PDCCH),并且如果在下行链路子帧707中没有由基站发送的DL许可,则不在小区B 705的数据区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然而,终端可以接收相应的下行链路子帧707的控制区域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详细地说,终端首先接收下行链路子帧707的控制信道区域709,并检查用于小区B705中数据信道传输的调度信息。如果没有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则终端不接收控制信道区域708后面的符号,并且如果必要,则在特殊子帧701的上行链路部分709发送PRACH。这时,终端可以检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控制信道而不管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存在。
参考图7B,如果终端成功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则其在小区B 715的整个下行链路子帧707中和小区A 713的特殊子帧711的下行链路部分(DwPTS)中接收数据信道,并且跳过在小区A 713的特殊子帧711的上行链路部分(UpPTS)719的PRACH的传输。
如果基站不准许用于小区B 705的下行链路子帧707中的下行链路传输的控制信道的传输,则终端可以在假设小区B 705的下行链路子帧707的控制信道(PDCCH)后面的符号不携载下行链路信号的情况下,在下行链路子帧707的控制信道区域(PDCCH)检查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控制信道。
详细地说,假设小区A 703是主小区(PCell)而小区B 705是辅小区(SCell),如果没能解调在与PCell的特殊子帧重合的、SCell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控制信道区域中接收的DL许可,则终端在下行链路信道区域的数据信道区域中不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如PDSCH、EPDCCH、PMCH和PRS。
根据第三实施例,基站能够自由地调度数据信道而不管终端的PRACH传输,并且终端能够通过确定调度的存在/不存在来确定是否发送PRACH,以便避免不必要的PRACH传输。如果终端需要发送PRACH并且如果基站调度用于终端的PRACH传输的数据信道传输,则PRACH传输可以被延迟;然而,由于基站不再执行调度直到获得与终端的同步为止,所以终端可以保证(secure)用于PRACH传输的时间。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其中终端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的情形的示图。图8A和图8B的实施例针对这样一种情况:当具有不同配置的多个特殊子帧被同时发送时,根据下行链路部分和上行链路部分的长度来确定下行链路信号接收持续时间。
参考图8A,与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终端相关联地,假设小区A 803的特殊子帧配置是X而小区B 805的特殊子帧配置是Y,则终端确定特殊子帧配置X和Y的上行链路部分(UpPTS)的长度是否彼此相同。
如果两个特殊子帧的上行链路部分(UpPTS)在长度上彼此相同,则终端在各个特殊子帧的下行链路部分(DwPTS)中接收下行链路信道。也就是说,终端根据小区A 803中的特殊子帧配置X在下行链路部分(DwPTS)807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并且根据小区B 805中的特殊子帧配置Y在下行链路部分(DwPTS)809接收下行链路信道。
在两个特殊子帧的上行链路部分(UpPTS)在长度上彼此相同的情况下,虽然终端通过最长的下行链路部分(DwPTS)接收下行链路信道,但是终端有可能在保护时段(GP)期间切换到用于上行链路信道传输的上行链路部分(UpPTS)。
参考图8B,如果特殊子帧配置X和Y的上行链路部分(UpPTS)在长度上彼此不同,则终端基于具有最长上行链路部分(UpPTS)的特殊子帧配置来执行下行链路信道接收。
也就是说,如果在小区A 813和小区B 815中同时出现的各个特殊子帧在长度上彼此不同,则终端接收与小区A 813的特殊子帧811的下行链路部分(DwPTS)817的长度一样多的下行链路符号,因为小区A 813的特殊子帧811的UpPTS是最长的一个。
在如图8A和图8B中所示的特殊子帧配置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下行链路接收部分的长度是根据特殊子帧的UpPTS的长度是否彼此相同来确定的,以便最小化由特殊子帧配置之间的长度差异导致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传输效率的退化。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基站确定将要发送给终端的用于与终端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调度信息的程序的流程图。
参考图9,在步骤910,基站确定用在与终端的通信中的多个载波的TDD配置是否彼此不同。本发明的实施例被应用到其中TDD配置彼此不同的情况,特别是当特殊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在同一子帧持续时间中重合时,或者当以不同的配置构建的特殊子帧在同一子帧持续时间中重合时。
在步骤920,基站在特殊子帧中分配PRACH资源并计算用在下行链路传输中的符号的数目以执行调度。特别是当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特殊子帧中分配PRACH传输资源时,基站可以将在同一子帧持续时间中与特殊子帧重合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控制信道区域和数据信道区域的OFDM符号的数目设定为与特殊子帧的下行链路部分相等的值。如果没有下行链路传输,则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符号的数目被设定为0。
接下来,在步骤930,基站生成调度信息并将调度信息发送给终端,并且在步骤940,向终端发送下行链路信道并从终端接收PRACH。这时,是否接收PRACH根据终端是否发送PRACH来确定。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从基站接收调度信息并基于其执行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程序的流程图。
参考图10,在步骤1010,终端从基站接收关于多个载波的调度信息。接下来,在步骤1020,终端确定是否在特殊子帧中发送PRACH,并且在步骤1030,确定是否在同一子帧持续时间当中与特殊子帧重合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或以不同配置构造的其它重合特殊子帧中执行下行链路接收、以及用于下行链路接收的符号的数目。
详细地说,如果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确定在特殊子帧中发送PRACH,则终端可以根据第一实施例确定不在同一子帧持续时间当中与特殊子帧重合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接收下行链路信道,或者可以根据第二实施例确定只在同一子帧持续时间当中与特殊子帧的下行链路部分相对应的下行链路子帧的OFDM符号中接收下行链路信道。
根据第三实施例,如果DL许可在下行链路子帧的控制信道区域中被成功解调而不管PRACH传输,则有可能确定是否在数据信道区域接收下行链路数据信道。在配置不同的特殊子帧在同一子帧持续时间中同时出现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有可能根据特殊子帧的UpPTS长度是否彼此相同来确定是否执行下行链路接收以及用于下行链路接收的符号的数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步骤1040,终端基于确定结果来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并发送PRACH。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与终端通信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的基站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1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包括调度器1110、控制器1120和收发器1130。
调度器1110在控制器1120的控制下生成将要发送给终端的调度信息。特别是在多个载波的TDD配置彼此不同时,有可能能够确定其中特殊子帧与下行链路子帧同时(coincidently)出现或者配置不同的特殊子帧同时出现的子帧持续时间中的PRACH传输资源以及下行链路传输符号的数目。
收发器1130将所生成的调度信息发送给终端,然后向终端发送下行链路信道并从终端接收PRACH。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与基站通信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道的终端的配置的框图。参考图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可以包括控制器1210和收发器1220,并且以其中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不能同时执行的半双工模式工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如果收发器1220接收由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则控制器1210基于PRACH传输的存在/不存在和特殊帧配置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在其中特殊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同时出现或者配置不同的特殊子帧同时出现的子帧持续时间中是否执行下行链路接收以及用于下行链路接收的符号的数目。
收发器1220在控制器1210的控制下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道并发送PRACH给基站。
将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改变或修改所述实施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因此,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本质上仅是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不是以任何方式对其进行限制。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法定等效物、而不是说明书来确定,并且在权利要求的定义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都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中。
虽然已经使用具体的术语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说明书和附图应当被当作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意义,以便帮助理解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能够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更宽泛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用户设备(UE)接收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第一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和用于第二小区的第二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
根据第一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和第二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确定是否第一小区中的子帧是特殊子帧并且第二小区中的子帧是下行链路子帧;以及
如果第一小区中的子帧是特殊子帧并且第二小区中的子帧是下行链路子帧,则确定在与第一小区中的保护时段(GP)或者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中的至少一个重叠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在第二小区上不接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包括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物理多播信道(PMCH)、或者定位基准信号(PRS)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帧包括第6子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包括第0、1、2、或6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中的至少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包括第3、4、或5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中的至少一个。
6.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用户设备(UE)接收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第一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和用于第二小区的第二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
根据第一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和第二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确定是否第一小区中的子帧是特殊子帧并且第二小区中的子帧是下行链路子帧;以及
如果第一小区中的子帧是特殊子帧并且第二小区中的子帧是下行链路子帧,则确定在与第一小区中的保护时段(GP)或者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中的至少一个重叠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在第二小区上不处理信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包括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物理多播信道(PMCH)、或者定位基准信号(PRS)中的至少一个。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帧包括第6子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包括第0、1、2、或6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中的至少一个。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包括第3、4、或5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中的至少一个。
11.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数据的以半双工模式工作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
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用于第一小区的第一时分双工(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和用于第二小区的第二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根据第一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和第二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确定是否第一小区中的子帧是特殊子帧并且第二小区中的子帧是下行链路子帧;以及如果第一小区中的子帧是特殊子帧并且第二小区中的子帧是下行链路子帧,则确定在与第一小区中的保护时段(GP)或者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中的至少一个重叠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在第二小区上不接收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所述信号包括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物理多播信道(PMCH)、或者定位基准信号(PRS)中的至少一个。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所述子帧包括第6子帧。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第一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包括第0、1、2、或6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中的至少一个。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UE,其中,第二TDD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包括第3、4、或5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中的至少一个。
CN201380022203.4A 2012-02-29 2013-02-27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与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549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43468.8A CN107529228B (zh) 2012-02-29 2013-02-27 用于收发与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04603P 2012-02-29 2012-02-29
US61/604,603 2012-02-29
PCT/KR2013/001574 WO2013129834A1 (ko) 2012-02-29 2013-02-27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이중(half duplex) 전송을 지원하는 단말과 관련된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3468.8A Division CN107529228B (zh) 2012-02-29 2013-02-27 用于收发与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4989A CN104254989A (zh) 2014-12-31
CN104254989B true CN104254989B (zh) 2017-11-10

Family

ID=490829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220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54989B (zh) 2012-02-29 2013-02-27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与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201710943468.8A Active CN107529228B (zh) 2012-02-29 2013-02-27 用于收发与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43468.8A Active CN107529228B (zh) 2012-02-29 2013-02-27 用于收发与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9832789B2 (zh)
EP (2) EP3324562B1 (zh)
KR (2) KR102065082B1 (zh)
CN (2) CN104254989B (zh)
WO (1) WO20131298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65082B1 (ko) 2012-02-29 2020-01-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이중(half duplex)전송을 지원하는 단말과 관련된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78664A1 (ko) * 2013-04-30 2014-11-06 인텔렉추얼디스커버리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집중 전송을 위한 새로운 tdd 프레임 구조
JP6360202B2 (ja) * 2014-03-10 2018-07-1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リソースの用途変更を支援す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の有効性判断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JP2017538375A (ja) 2014-11-04 2017-12-2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改善されたランダムアクセス送信のためのワイヤレス通信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それらにおける方法
WO2016145568A1 (en) * 2015-03-13 2016-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te-tdd carrier aggregation enhancement for half-duplex ues
CN106160838B (zh) * 2015-04-16 2020-02-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245322B (zh) * 2015-09-30 2019-08-0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半双工通信方法、终端及发射台
EP3379785B1 (en) 2015-11-18 2020-08-19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to transmit/receiv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143015B2 (en) * 2016-03-18 2018-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7306171A (zh) * 2016-04-19 2017-10-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18026703A (ja) * 2016-08-10 2018-02-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EP4346109A2 (en) * 2016-08-11 2024-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ata transmission in next 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US11140714B2 (en) * 2016-09-30 2021-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ACH and/or SRS switching enhancements
CN109891965B (zh) * 2016-12-23 2023-05-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上行传输控制方法及其装置、通信系统
CN116582935A (zh) * 2017-09-11 2023-08-11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接收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10849165B2 (en) * 2018-04-06 2020-11-24 Mediatek Inc. Handling of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PRACH and other uplink channe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KR102637118B1 (ko) 2018-08-09 2024-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895679B2 (en) 2018-11-13 2024-0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llision avoidance of half-duplex resource selection
CN112867031A (zh) * 2019-03-30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EP4162760A4 (en) * 2020-08-19 2023-12-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ED CAPACITY USER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20220135926A (ko) * 2021-03-31 2022-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저복잡도 단말을 위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5333704A (zh) * 2021-05-10 2022-11-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347A (zh) * 2007-04-11 2009-12-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tdd系统中发送调度信息的方法
WO2011011758A1 (en) * 2009-07-23 2011-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duplex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137500A (zh) * 2010-01-26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0036B2 (en) 2007-09-10 2010-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cluding mode information in a frame for system acquisition
CN104022855B (zh) * 2008-02-06 2017-06-30 爱立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有关下行链路指配的方法和装置
KR101449766B1 (ko) 2008-04-23 2014-10-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Tdd 방식에 따른 통신 방법
US9584216B2 (en) 2008-10-31 2017-02-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allocation of subframe scheduling for time divison duplex operation in a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20267B2 (en) 2009-06-23 2012-11-27 Motorola Mobility Llc Reference signal sounding for uplink pilot time slo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046387A2 (en) * 2009-10-15 2011-04-21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rs) for demodulation
KR20110041386A (ko) * 2009-10-15 2011-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릴레이 방식의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신호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EP2343849B1 (en) * 2010-01-07 2019-05-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features of uplink reference signals
US9992762B2 (en) * 2010-02-25 2018-06-05 James Michael Graziano Reverse path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44268B2 (en) 2010-06-25 2014-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D-LTE hetnet partition
US20130114579A1 (en) * 2010-07-12 2013-05-09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9107077B2 (en) * 2010-07-23 2015-08-1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WiMAX and LTE-TDD networks
CN103026649B (zh) * 2010-07-26 2017-04-1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9363847B2 (en) * 2011-04-11 2016-06-07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via cells having different time division duplex subframe configurations
JP5711065B2 (ja) * 2011-07-26 2015-04-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9356723B2 (en) * 2011-09-07 2016-05-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s from a user equipment to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KR101306404B1 (ko) * 2011-09-29 2013-09-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기기
US9300452B2 (en) * 2011-10-20 2016-03-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070542B (zh) * 2011-11-01 2019-05-0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US9838194B2 (en) * 2011-12-16 2017-12-05 Goldpeak Innovations Inc User equipment, PDSCH A/N transmitting method thereof, 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 and PDSCH A/N rece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557252B1 (ko) * 2011-12-19 2015-10-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Tdd 기반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기기
WO2013125860A1 (ko) * 2012-02-20 2013-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ack/nack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65082B1 (ko) * 2012-02-29 2020-01-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반이중(half duplex)전송을 지원하는 단말과 관련된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4148442A1 (ja) * 2013-03-22 2014-09-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820269B2 (en) * 2018-07-27 2020-10-27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 method on 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recep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041757A1 (en) * 2018-08-23 2020-02-27 Intel Corporation Uplink timing adjustment with beam switch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347A (zh) * 2007-04-11 2009-12-1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tdd系统中发送调度信息的方法
WO2011011758A1 (en) * 2009-07-23 2011-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nchronous time division duplex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137500A (zh) * 2010-01-26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verall issues on half-duplex operation based TDD CA with different UL-DL configurations;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68 R1-120421》;2012021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10823B2 (en) 2022-04-19
EP2822202B1 (en) 2018-01-10
CN107529228A (zh) 2017-12-29
KR102139789B1 (ko) 2020-07-30
KR20200004472A (ko) 2020-01-13
CN104254989A (zh) 2014-12-31
US20220256584A1 (en) 2022-08-11
EP2822202A4 (en) 2015-11-18
EP3324562B1 (en) 2021-09-29
KR20140141575A (ko) 2014-12-10
WO2013129834A1 (ko) 2013-09-06
US10506627B2 (en) 2019-12-10
EP3324562A1 (en) 2018-05-23
KR102065082B1 (ko) 2020-01-10
US20150023231A1 (en) 2015-01-22
EP2822202A1 (en) 2015-01-07
CN107529228B (zh) 2021-12-03
US9832789B2 (en) 2017-11-28
US11743084B2 (en) 2023-08-29
US20200112980A1 (en) 2020-04-09
US20180054833A1 (en) 2018-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4989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收发与支持半双工传输的终端相关的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71418B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86055B (zh) 在中继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5009496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确定harq定时的方法
CN10408186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及其设备
US8160101B2 (en)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data between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hereof
CN102231643B (zh) 载波聚合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485118B (zh) 共存网络的资源分配
CN106998591B (zh) 一种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5122677B (zh) 将资源分配给使用相同频带的多个站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80361B (zh) 一种应答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516496A (zh) 一种发送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
CN101919188A (zh) 移动wimax系统中的系统配置信息的传输
CN105099631A (zh) 一种处理灵活双工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20104A (zh) 一种pusch的传输方法
CN102916791A (zh) 载波聚合和动态tdd系统中的pusch传输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5099633A (z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079390A (zh) 跨基站载波聚合系统中传输harq-ack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CN107040952A (zh)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474561B (zh) 用于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580831B (zh) 传输harq-ack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1902820B (zh) 一种发送上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771523B (zh) 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中上行帧的调度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815304A (zh) 一种中继系统中频带资源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