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50184B -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50184B
CN104250184B CN201310267896.5A CN201310267896A CN104250184B CN 104250184 B CN104250184 B CN 104250184B CN 201310267896 A CN201310267896 A CN 201310267896A CN 104250184 B CN104250184 B CN 1042501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lpg
steam cracking
tower
but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678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50184A (zh
Inventor
李蔚
王国清
杜志国
周先锋
周丛
刘同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3102678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501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50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0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50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50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液化石油气中分离出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正丁烯、异丁烷或者二者的混合物,所述第二组分为正丁烷或者正丁烷与C5以上组分的混合物;(2)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分别进行蒸汽裂解反应,或者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混合物进行蒸汽裂解反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低碳烯烃收率,从而提高了液化石油气的利用率和经济附加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化企业生产装置规模的大型化,我国单套炼油装置的处理能力已经超过1000万吨/年,而与之配套的乙烯装置的生产能力也达到了80-120万吨/年。我国炼油和乙烯装置生产的混合C4组分中的丁二烯通过萃取精馏生产高纯度丁二烯,异丁烯通过醚化反应生成甲基叔丁基醚(MTBE),剩余的丁烷和丁烯主要用于生产液化石油气(简称LPG)。目前,炼油和乙烯装置生产的液化石油气的产量逐年提高,年产量已经超过1000万吨。
所述液化石油气中主要含有C4组分,还可能含有少量的C3以下组分和/或C5以上组分。其中,C3以下组分主要含有丙烷。C4组分主要含有异丁烷、正丁烷、正丁烯,还可能含有少量的异丁烯和微量的1,3-二丁烯。C5以上的组分主要含有戊烷、苯和甲苯。不同来源的液化石油气中上述组分的含量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目前,我国石化企业副产的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于民用液化石油气的生产,仅有少量用于烷基化和芳构化生产汽油和芳烃,综合利用率低于15%,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和西欧50%以上的利用水平,导致液化石油气资源的经济附加值低。而随着清洁民用燃料的天然气用量不断增加,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使用的前景黯淡。因此,充分利用液化石油气资源,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和经济附加值成为提高炼化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液化石油气利用率和经济附加价值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采用液化石油气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低碳烯烃收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液化石油气中分离出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正丁烯、异丁烷或者二者的混合物,所述第二组分为正丁烷或者正丁烷与C5以上组分的混合物;
(2)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分别进行蒸汽裂解反应,或者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混合物进行蒸汽裂解反应。
从实施例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使得到的乙烯的收率达到21.91%以上,丙烯的收率达到16.13%以上,异丁烯的收率达到2.17%以上,丁二烯的收率达到1.86%以上,低碳烯烃的总收率达到54.58%以上。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低碳烯烃收率,从而提高了液化石油气的利用率和经济附加价值。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液化石油气中分离出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正丁烯、异丁烷或者二者的混合物,所述第二组分为正丁烷或者正丁烷与C5以上组分的混合物;
(2)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分别进行蒸汽裂解反应,或者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混合物进行蒸汽裂解反应。
所述液化石油气的组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通常来说,所述液化石油气中主要含有C4组分,还可能含有少量的C3以下组分和/或C5以上组分。其中,C3以下组分主要含有丙烷,此外还可能含有少量的氢气、甲烷以及C2组分。C4组分主要含有正丁烷、异丁烷、正丁烯,此外还可能含有少量的异丁烯和微量的丁二烯。其中,正丁烯包括1-丁烯和2-丁烯,2-丁烯包括顺丁烯和反丁烯。C5以上组分主要为戊烷。根据来源的不同,液化石油气上述组分的含量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
特别适用于本发明的所述液化石油气中至少含有异丁烷、正丁烷和正丁烯,且以所述液化石油气的总含量为基准,所述异丁烷的含量可以为5-70mol%,所述正丁烷的含量可以为5-70mol%,所述正丁烯的含量可以为0.1-80mol%;优选情况下,以所述液化石油气的总含量为基准,所述异丁烷的含量为8-55mol%,所述正丁烷的含量为10-60mol%,所述正丁烯的含量为0.3-60mol%。所述丁烯包括1-丁烯和2-丁烯(包括正丁烯和反丁烯)。此外,本发明所用的液化石油气还可能含有C3以下组分、C5以上组分、少量的异丁烯和微量的1,3-丁二烯,以所述液化石油气的总含量为基准,所述C3以下组分的含量可以为5-60mol%,所述C5以上组分的含量可以为0.3-3mol%,所述异丁烯的含量可以为0.1-0.5mol%,所述1,3-丁二烯的含量可以为0.01-0.1mol%。
本发明对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从所述液化石油气中分离出来的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采用普通精馏、萃取精馏、吸附分离和化学分离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行分离。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当所述液化石油气中含有C3以下组分、异丁烷、正丁烷、1-丁烯、异丁烯、2-丁烯(包括顺丁烯和反丁烯)和C5以上组分时,先通过普通精馏分离将C3以下组分与C4以上组分分离,并将得到的C4以上组分进行普通精馏分离,得到异丁烷与1-丁烯和异丁烯的混合物以及正丁烷与2-丁烯和C5以上组分的混合物,再将异丁烷与1-丁烯和异丁烯的混合物进行普通精馏分离得到1-丁烯与异丁烯的混合物和异丁烷;将正丁烷与2-丁烯和C5以上组分混合物进行普通精馏分离得到正丁烷与2-丁烯的混合物和C5以上组分。由于1-丁烯与异丁烯沸点接近,正丁烷与2-丁烯沸点接近,使用普通精馏分离很难将它们分离开,还需要进一步用C4馏分化学分离法和/或萃取精馏法进行分离。
所述C4馏分化学分离法可以为在醚化反应条件下,将1-丁烯与异丁烯的混合物与甲醇反应,使得其中的异丁烯转化为甲基叔丁基醚(MTBE),然后再将醚化产物进行普通精馏分离,得到1-丁烯。
萃取精馏法是利用C4的烯烃和烷烃在萃取溶剂中相对挥发度差异较大的原理而实现烷烃和烯烃的分离的。在萃取精过程中所用的溶剂通常可以为吗啉、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目前,萃取精馏法例如可以为日本瑞翁萃取精馏法或德国克虏伯-库珀尔法(参见DE3532289A1)。
具体地,日本瑞翁萃取精馏法可以使用DMF和/或NMP作为溶剂,采用的萃取系统通常包括两个萃取精馏装置和两个精馏塔,且每个萃取精馏装置由一个萃取精馏塔和一个溶剂回收塔组成。C4组分通过第一个萃取精馏装置除去烷烃,并将得到的产物在第一精馏塔分离出2-丁烯,在第二精馏塔分离出1-丁烯。此外,第二萃取精馏装置是为了分离出1,3-丁二烯。因此,如果待分离的C4组分中不含有1,3-丁二烯,则第二萃取精馏装置可以省略。以上各萃取精馏装置和精馏塔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在此将不再赘述。
德国克虏伯-库珀尔法以正丁烯为目标产物,原料为经醚化后的C4组分或经醚化并精密精馏分离出1-丁烯和异丁烷后的C4组分,所采用的溶剂为无水吗啉。具体地,将C4馏分引入盛有溶剂的抽提溶剂蒸馏塔中,烷烃馏分从抽提溶剂蒸馏塔塔顶流出,而含有烯烃的萃取液从抽提溶剂蒸馏塔塔底流出,并将所述含有烯烃的萃取液在溶剂回收塔中回收溶剂后得到烯烃组分。以上抽提溶剂蒸馏塔和溶剂回收塔的工艺参数设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在此将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约进一步分离的成本,从液化石油气中分离得到的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杂质,只要使得目标分离产物的含量大于95重量%即可。例如,在实施例1中,C4塔顶物料中异丁烷的流量为17.56kg/h,占C4塔顶物料的98.65重量%,此时,可以将该物料作为第一组分直接进行蒸汽裂解即可,而无需进行进一步分离。同理,在实施例1中,C5塔塔顶物料中正丁烷的流量为25.97kg/h,占脱戊烷塔塔顶物料的98.45重量%,此时,将该物料作为第二组分直接进行蒸汽裂解反应即可,而无需进行进一步分离。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所述液化石油气中可以同时含有C3以下组分和C4以上组分,也可以仅含有C4以上组分。当所述液化石油气中同时含有C3以下组分和C4以上组分时,本发明提供的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从液化石油气中分离出C3以下组分,并将所述C3以下组分进行蒸汽裂解反应。
根据本发明,将所述第一组分、第二组分以及C3以下组分进行蒸汽裂解反应时,可以将上述组分分别进行蒸汽裂解反应;也可以将其中两种组分混合后进行蒸汽裂解,并将剩余的组分进行蒸汽裂解;也可以将上述组分混合后一起进行蒸汽裂解反应。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还包括从蒸汽裂解产物中分离出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将所述第一组分、第二组分以及C3以下组分进行蒸汽裂解反应,可能得到多种裂解产物,此时,可以先将多种裂解产物混合后再从得到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也可以将几种裂解产物分别进行分离。
根据本发明,所述蒸汽裂解反应和裂解产物的分离在裂解装置中进行。所述裂解装置包括裂解炉和分离装置。所述裂解炉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蒸汽裂解制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的裂解炉。所述裂解炉通常主要包括对流段、辐射段、急冷锅炉和燃气系统。在所述裂解炉中,分别将裂解原料与蒸汽加热至发生蒸汽裂解反应,生成含有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的裂解气。在优选情况下,所述裂解炉优选为管式裂解炉。所述管式裂解炉包括对流段、辐射段、急冷锅炉和燃气系统,裂解原料在对流段中进入辐射段;在辐射段内,裂解原料与蒸汽加热至发生蒸汽裂解反应,生成含有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的裂解气;裂解气从辐射段出来后进入急冷锅炉,在急冷锅炉内,裂解气被冷却至300-600℃,以使裂解气不发生裂解反应,同时回收热量;燃料系统用于向蒸汽裂解反应过程提供热量。所述分离装置用于将裂解气分离成不同碳数的烃。通常来说,所述分离装置主要包括:油洗塔、水洗塔、冷箱、压缩机、脱甲烷塔、脱乙烷塔、乙烯精馏塔、脱丙烷塔、丙烯精馏塔、脱丁烷塔、C2和C3加氢装置、C2和C3精馏塔、甲烷化装置和丁二烯抽提装置。所述分离装置的实施方法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当所述蒸汽裂解反应在裂解炉中进行的情况下,在所述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中,所述裂解炉的炉管出口温度优选为710-890℃,水油重量比优选为0.3-1。具体地,对于正丁烯(包括1-丁烯和2-丁烯),在其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中,所述裂解炉的炉管出口温度优选为770-839℃,水油重量比优选为0.4-1。对于异丁烷,在其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中,所述裂解炉的炉管出口温度优选为790-839℃,水油重量比优选为0.3-0.65。对于第二组分,在其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中,所述裂解炉的炉管出口温度优选为840-890℃,水油重量比优选为0.3-0.5。对于C3以下组分,在其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中,所述裂解炉的炉管出口温度优选为840-890℃,水油重量比优选为0.3-0.5。此外,在所述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中,所述裂解炉的其他参数条件可以按照常规的工艺条件实施,在本发明中没有特别限定。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低碳烯烃收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乙烯收率(重量%)=蒸汽裂解反应产物中乙烯的重量÷蒸汽裂解反应产物的总重量×100%;
丙烯收率(重量%)=蒸汽裂解反应产物中丙烯的重量÷蒸汽裂解反应产物的总重量×100%;
异丁烯收率(重量%)=蒸汽裂解反应产物中异丁烯的重量÷蒸汽裂解反应产物的总重量×100%;
丁二烯收率(重量%)=蒸汽裂解反应产物中丁二烯的重量÷蒸汽裂解反应产物的总重量×100%;
总收率(重量%)=乙烯收率+丙烯收率+异丁烯收率+丁二烯收率。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使用的液化石油气LPG的组成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1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1)分离:
将液化石油气LPG-2以进料量100kg/h、温度40℃、压力11atm从C3塔的中部引入C3塔中进行分离,C3塔塔顶得到的物料为C3以下组分(裂解原料1,其中,丙烷的质量含量为93.98%,乙烷的质量含量为5.91%,其余为丙烯和丙炔),塔底得到的物料为C4以上组分。将C4以上组分从C4塔的中部引入C4塔中进行分离,C4塔塔顶得到质量含量为99.65%的异丁烷,塔底得到裂解原料2,其中,正丁烷的质量含量为91.12%,戊烷的质量含量为3.96%,剩余为丁烯。将C4塔塔底物料从C5塔的中部引入C5塔中进行分离,C5塔塔顶得到质量含量为95%的正丁烷。C3塔、C4塔和C5塔的参数按表2设置,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编号 C3塔 C4塔 C5塔
理论板数 35.0 99.0 30.0
塔顶温度,℃ 24.2 34.1 50.6
塔底温度,℃ 69.2 58.3 93.4
塔顶压力,atm 10.0 4.5 5.0
塔底压力,atm 10.1 6.0 5.1
回流比 10.0 20.0 3.0
表3
(2)蒸汽裂解反应:
将步骤(1)得到的裂解原料1、异丁烷和裂解原料2分别引入裂解炉中进行蒸汽裂解反应,得到三种蒸汽裂解产物。其中,蒸汽裂解反应的条件如下表10所示。将三种蒸汽裂解产物混合在一起后分离出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并计算出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的收率,结果如表11所示。
实施例2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低碳烯烃,不同的是,在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中,将步骤(1)得到的裂解原料1、异丁烷和正丁烷分别引入裂解炉中进行蒸汽裂解反应。其中,蒸汽裂解反应的条件如下表10所示,结果如表11所示。
实施例3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1)分离:
将液化石油气LPG-3以进料量100kg/h、温度40℃、压力11atm从C3塔的中部引入C4塔中进行分离,C4塔塔顶得到质量含量为98.87重量%的异丁烷,塔底得到正丁烷和2-丁烯的混合物。然后将C4塔塔底得到的物料通过德国克虏伯-库珀尔法进行分离,得到的正丁烷和2-丁烯。C4塔的参数按表4设置,结果如表5所示。
表4
编号 C4塔
理论板数 99.0
塔顶温度,℃ 34.1
塔底温度,℃ 57.7
塔顶压力,atm 4.5
塔底压力,atm 6.0
回流比 20.0
表5
(2)蒸汽裂解反应:
将步骤(1)得到的正丁烷、异丁烷和2-丁烯分别引入裂解炉中进行蒸汽裂解反应,得到三种蒸汽裂解产物。其中,蒸汽裂解反应的条件如下表10所示。将三种蒸汽裂解产物混合在一起后分离出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并计算出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的收率,结果如表11所示。
实施例4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1)分离:
将液化石油气LPG-1以进料量100kg/h、温度40℃、压力11atm从C3塔的中部引入C3塔中进行分离,C3塔塔顶得到的物料为C3以下组分(裂解原料3,其中,丙烷的质量含量为95.69%,乙烷的质量含量为2.75%,其余为烯烃),塔底得到的物料为C4以上组分;将C4以上组分从C4塔的中部引入C4塔中进行分离,C4塔塔顶得到质量含量为99%的异丁烷,塔底得到裂解原料4,其中,正丁烷的质量含量为85%,剩余为戊烷;将C4塔塔底物料从C5塔的中部引入C5塔中进行分离,C5塔塔顶得到质量含量为98.45%的正丁烷。C3塔、C4塔和C5塔的参数按表6设置,结果如表7所示。
表6
编号 C3塔 C4塔 C5塔
理论板数 35.0 99.0 30.0
塔顶温度,℃ 24.2 34.1 50.6
塔底温度,℃ 69.2 58.3 93.4
塔顶压力,atm 10.0 4.5 5.0
塔底压力,atm 10.1 6.0 5.1
回流比 10.0 20.0 3.0
表7
(2)蒸汽裂解反应:
将步骤(1)得到的裂解原料3、异丁烷和裂解原料4分别引入裂解炉中进行蒸汽裂解反应,得到三种蒸汽裂解产物。其中,蒸汽裂解反应的条件如下表10所示。将三种蒸汽裂解产物混合在一起后分离出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并计算出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的收率,结果如表11所示。
实施例5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制备低碳烯烃,不同的是,在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中,将步骤(1)得到的裂解原料3、异丁烷和正丁烷分别引入裂解炉中进行蒸汽裂解反应。其中,蒸汽裂解反应的条件如下表10所示,结果如表11所示。
实施例6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1)分离:
将液化石油气LPG-4以进料量100kg/h、温度40℃、压力11atm从C3塔的中部引入C3塔中进行分离,C3塔塔顶得到的物料为C3以下组分(裂解原料5,其中,丙烷的质量含量为95.2%,剩余为丙烯),塔底得到的物料为C4以上组分;将C4以上组分从C4塔的中部引入C4塔中进行分离,C4塔塔顶得到异丁烷与1-丁烯的混合物(其中,异丁烷的质量含量为21.21%,1-丁烯的质量含量为78.28%),C4塔塔底得到正丁烷与2-丁烯的混合物(其中,正丁烷的质量含量为53.4%,2-丁烯的质量含量为44.97%);将C4塔塔顶得到的物料从丁烯塔的中部引入丁烯塔中进行分离,丁烯塔塔底得到的物料为质量含量为99%的1-丁烯,丁烯塔塔顶得到的物料为异丁烷和1-丁烯的混合物,其中,异丁烷的质量含量为59.53%,1-丁烯的质量含量为40.40%。然后将C4塔塔底和丁烯塔塔顶得到的物料通过德国克虏伯-库珀尔法进行分离,得到正丁烷、异丁烷、1-丁烯和2-丁烯。其中,C3塔、C4塔和丁烯塔的参数按表8设置,结果如表9所示。
表8
编号 C3塔 C4塔 丁烯塔
理论板数 35.0 99.0 150.0
塔顶温度,℃ 26.8 38.2 31.99
塔底温度,℃ 76.0 58.1 39.31
塔顶压力,atm 10.0 4.5 4.0
塔底压力,atm 10.1 6.0 4.5
回流比 20.0 20.0 20.0
表9
(2)蒸汽裂解反应:
将步骤(1)得到的裂解原料5、正丁烷、异丁烷、1-丁烯和2-丁烯分别引入裂解炉中进行蒸汽裂解反应,并将得到蒸汽裂解产物混合在一起后分离出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其中,蒸汽裂解反应的条件如下表10所示,结果如表11所示。
对比例1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低碳烯烃的参比制备方法。
将液化石油气LPG-1直接送入裂解炉中进行蒸汽裂解反应,得到蒸汽裂解产物(其中,蒸汽裂解反应的条件如下表10所示),然后从蒸汽裂解产物中分离出乙烯、丙烯和异丁烯,并计算出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的收率,结果如表11所示。
对比例2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低碳烯烃的参比制备方法。
按照对比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所述液化石油气LPG-1用液化石油气LPG-2替代,其中,蒸汽裂解反应的条件如下表10所示,得到的结果如表11所示。
对比例3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低碳烯烃的参比制备方法。
按照对比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所述液化石油气LPG-1用液化石油气LPG-3替代,其中,蒸汽裂解反应的条件如下表10所示,得到的结果如表11所示。
对比例4
该对比例用于说明低碳烯烃的参比制备方法。
按照对比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所述液化石油气LPG-1用液化石油气LPG-4替代,其中,蒸汽裂解反应的条件如下表10所示,得到的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0
注:表10中,CBL-III型裂解炉和CBL-R型裂解炉均购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表11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低碳烯烃的收率,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液化石油气利用率和经济附加价值低的问题。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6)

1.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液化石油气中分离出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所述第一组分为正丁烯、异丁烷或者二者的混合物,所述第二组分为正丁烷或者正丁烷与C5以上组分的混合物;
(2)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分别进行蒸汽裂解反应,或者将所述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的混合物进行蒸汽裂解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化石油气中至少含有异丁烷、正丁烷和正丁烯,且以所述液化石油气的总含量为基准,所述异丁烷的含量为5-70mol%,所述正丁烷的含量为5-70mol%,所述正丁烯的含量为0.1-80mo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化石油气中还含有C3以下组分,该方法还包括从液化石油气中分离出C3以下组分,并将所述C3以下组分进行蒸汽裂解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蒸汽裂解反应在裂解炉中进行,且在所述蒸汽裂解反应过程中,所述裂解炉的炉管出口温度为710-890℃,水油重量比为0.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裂解炉为管式裂解炉。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从蒸汽裂解产物中分离出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
CN201310267896.5A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42501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7896.5A CN104250184B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7896.5A CN104250184B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0184A CN104250184A (zh) 2014-12-31
CN104250184B true CN104250184B (zh) 2016-01-13

Family

ID=52185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67896.5A Active CN104250184B (zh) 2013-06-28 2013-06-28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501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79928B (zh) * 2020-10-26 2023-07-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8556A (zh) * 2002-07-12 2005-09-14 巴斯福股份公司 由正丁烷制备丁二烯的方法
CN101844960A (zh) * 2009-03-23 2010-09-29 上海傲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液化气催化裂解生产丙烯的方法
CN102059111A (zh) * 2009-11-12 2011-05-18 卓润生 一种用于液化石油气生产高价值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68556A (zh) * 2002-07-12 2005-09-14 巴斯福股份公司 由正丁烷制备丁二烯的方法
CN101844960A (zh) * 2009-03-23 2010-09-29 上海傲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液化气催化裂解生产丙烯的方法
CN102059111A (zh) * 2009-11-12 2011-05-18 卓润生 一种用于液化石油气生产高价值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50184A (zh) 2014-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4960B (zh) 液化气催化裂解生产丙烯的方法
CN102408295B (zh) 甲醇制烯烃反应系统与烃类热解系统的整合
CN104250194B (zh) 一种异丁烯的制备方法
CN104540925B (zh) 通过热蒸汽裂化制备烯烃的方法
CN102992933A (zh) 一种混合碳四的分离方法
CN102408294A (zh) 甲醇制烯烃反应系统与烃热解系统的综合
CN103649021B (zh) 利用从蒸汽裂化向醇脱水过程的传热制备烯烃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03951B (zh) 丁二烯提取预吸收塔
CN107417484A (zh) 一种乙烯生产和乙苯生产的组合工艺及系统
CN104250184B (zh)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CN112830861B (zh) 一种生产正丁烷的装置及方法
CN104250185B (zh)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CN104926584A (zh) 一种制备异丁烷的系统及方法
CN104250192B (zh) 一种丙烯和丁二烯的制备方法
CN104250189B (zh) 一种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4250187A (zh) 一种低碳烯烃的制备方法
CN104250190B (zh) 一种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6187659B (zh) 一种裂解c6+增产低碳芳烃和低碳烯烃的组合工艺方法
CN102675057B (zh) 一种合成甲基叔丁基醚的催化蒸馏工艺方法
CN104250193B (zh) 一种丙烯和丁二烯的制备方法
CN104611002B (zh) 一种提高丙烯和芳烃收率的液态石油烃裂解方法
CN103525457B (zh) 一种芳构化反应产物的分离装置及方法
CN104250198B (zh) 一种丁二烯的制备方法
CN104250197A (zh) 一种丁二烯的制备方法
CN104250191B (zh) 一种丙烯和异丁烯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