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3199A - 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3199A
CN104243199A CN201310632310.0A CN201310632310A CN104243199A CN 104243199 A CN104243199 A CN 104243199A CN 201310632310 A CN201310632310 A CN 201310632310A CN 104243199 A CN104243199 A CN 104243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reserve link
switch
reserve
a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23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球
杨国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323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31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3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3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对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状态指示表;在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运行APS状态机,并获取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APS状态信息;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状态指示表及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本发明在保证较高传输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能够大大地减少倒换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提高链路倒换效率。

Description

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具有面向连接的数据转发机制、多业务承载、较强的网络扩展性、丰富的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及维护)、严格的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机制以及50ms的网络保护等技术特征。
PTN作为承载传输平台需要提供网络保护技术,目前对传输路径进行保护的技术有线性保护技术和环网保护技术等。其中线性保护技术包括1+1保护技术及1:1保护技术。1+1保护技术保护较简单、倒换速度较快,但传输资源利用率较低;1:1保护技术传输资源利用率较高,但需要复杂的APS保护协议支持,倒换速度相对于1+1保护技术较慢。
M:N保护技术是1:1保护技术的一种扩展,如图1所示,采用M条备用链路保护N条工作链路,当N条工作链路中的1条或M条链路发生故障时,将业务数据从工作链路切换到备用链路,从而实现对工作链路的保护。现有的线性保护技术是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再去检测备用链路,然后选择备用链路,从而导致保护倒换时间延长。特别是随着M、N值的增大,网络故障检测及倒换速度会进一步变慢,不利于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旨在保证线性保护技术的较高传输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提高网络倒换的速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状态指示表;
在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运行APS状态机,并获取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APS状态信息;
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优选地,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传送业务数据的备用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将发生故障的备用链路上传送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优选地,所述根据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判断是否有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且判断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的APS状态信息是否为可倒换,若判断的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为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优选地,所述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的步骤包括:
在可倒换的备用链路的接收端发送APS报文至发送端;由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APS报文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优选地,所述对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备用链路的状态指示表的步骤包括:
通过在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发送OAM检测报文实时检测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状态指示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组传送网的保护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状态指示表;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运行APS状态机,并获取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APS状态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第一倒换模块,用于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优选地,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传送业务数据的备用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第二倒换模块,用于将发生故障的备用链路上传送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判断是否有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且判断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的APS状态信息是否为可倒换;
确定单元,用于若判断的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为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倒换模块具体用于在可倒换的备用链路的接收端发送APS报文至发送端;由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APS报文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优选地,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在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发送OAM检测报文实时检测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状态指示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在M:N线性保护技术的基础上,对工作链路及备用链路状态进行实时动态检测,形成链路状态指示表,为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进行链路快速倒换做好准备,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由于已经预先检测链路的连通性,可直接从状态指示表及APS状态信息中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而不是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后再去检测链路的连通性,再选择可倒换的备用链路,因此,在保证较高传输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能够大大地减少倒换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提高链路倒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M:N保护技术中工作链路在正常工作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根据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分组传送网的保护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6所示第一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分组传送网的保护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101,对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状态指示表;
本实施例中,对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进行实时动态的状态检测,从而形成状态指示表,为工作链路进行保护倒换时备用链路的选择提供依据。
具体地,可通过在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发送OAM检测报文实时检测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并根据其连通性是否正常连通或不连通的现状生成状态指示表。OAM检测报文的周期可配置,周期范围为3.3ms-1s。
步骤S102,在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运行APS状态机,并获取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APS状态信息;
APS(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自动保护倒换)的原理是:当点到点或者点到多点之间存在多条路径时,多条路径之间可以形成备份,将正在使用的路径定义为工作路径,将其他的保护路径定义为备用路径,当初始选择使用的工作路径失效后,快速倒换到备用链路上。在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运行APS状态机,以进行倒换和同步各节点的状态,完成APS报文的发送、接收、及倒换状态处理和快速倒换。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业务数据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链路。
具体地,业务数据的发送端及接收端会相互发送APS协议报文,对端的APS状态会通过报文通告到本端,本端会根据APS协议报文中的APS状态信息来协商确定自身的状态,通过自身的APS状态信息来决定选择哪条链路。
步骤S103,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通过查询状态指示表可获知工作链路及备用链路的连通性,为快速倒换工作链路提供保障;通过APS状态信息可获知该条链路是工作链路还是备用链路、是否正在传输数据或者是否为可倒换链路等。若该条链路是备用链路、连通性正常及为可倒换链路时,确定该条链路为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步骤S104,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后,可触发链路的倒换,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在检测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后,以及当可倒换的备用链路被倒换后,实时对状态指示表进行更新,以获取链路最新的状态。
本实施例在M:N线性保护技术的基础上,对工作链路及备用链路状态进行实时动态检测,形成链路状态指示表,为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进行链路快速倒换做好准备,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由于已经预先检测链路的连通性,可直接从状态指示表及APS状态信息中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而不是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后再去检测链路的连通性,再选择可倒换的备用链路,因此,能够大大地减少倒换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提高链路倒换效率。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S103包括:
步骤S1031,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判断是否有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若是则进入步骤S1032,否则进入步骤S1034;
步骤S1032,判断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的APS状态信息是否为可倒换,若是则进入步骤S1033,否则进入步骤S1031;
步骤S1033,确定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为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步骤S1034,不做处理。
本实施例中,若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的APS状态信息为不可倒换,需要重新进入判断是否有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的步骤。
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可直接从状态指示表及APS状态信息中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而不需要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后再去检测链路的连通性,造成链路倒换的时间的延长。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4包括:在可倒换的备用链路的接收端发送APS报文至发送端;由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APS报文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在可倒换的备用链路的接收端发送APS报文至发送端,通过APS报文通知发送端进行对应链路的倒换,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APS报文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图1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步骤S104之后还包括:
步骤S105,当检测到传送业务数据的备用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步骤S106,将发生故障的备用链路上传送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均采用链路动态检测机制,实时检测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在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及从故障链路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时所采用的方法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同。所不同的是,当某一正在传送业务数据的备用链路发生故障时,仍可将该备用链路上传输的业务数据倒换到其它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继续传输,以对发生故障的备用链路进行保护,因此可实现对链路的二次故障检测和二次链路倒换功能,确保链路传输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在M:N线性保护技术的基础上,对工作链路及备用链路状态进行实时动态检测,形成链路状态指示表,为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进行链路快速倒换做好准备,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由于已经预先检测链路的连通性,可直接从状态指示表及APS状态信息中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而不是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后再去检测链路的连通性,再选择可倒换的备用链路,因此,在保证较高的传输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能够大大地减少倒换过程所花费的时间,提高链路倒换效率,实现链路的快速保护;并且当某一正在传送业务数据的备用链路发生故障时,仍可将该备用链路上传输的业务数据倒换到其它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继续传输,确保链路传输的可靠性。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分组传送网的保护装置,包括检测模块101、获取模块102、第一确定模块103及第一倒换模块104,其中:
检测模块101,用于对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进行连通性的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状态指示表;
本实施例中,检测模块101对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进行实时动态的状态检测,从而形成状态指示表,为工作链路进行保护倒换时备用链路的选择提供依据。
具体地,可通过检测模块101在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发送OAM检测报文实时检测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并根据其连通性是否正常连通或不连通的现状生成状态指示表。OAM检测报文的周期可配置,周期范围为3.3ms-1s。
获取模块102,用于在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运行APS状态机,并获取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APS状态信息;
APS(Automatic Protection Switching,自动保护倒换)的原理是:当点到点或者点到多点之间存在多条路径时,多条路径之间可以形成备份,将正在使用的路径定义为工作路径,将其他的保护路径定义为备用路径,当初始选择使用的工作路径失效后,快速倒换到备用路径上。在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运行APS状态机,以进行倒换和同步各节点的状态,完成APS报文的发送、接收、及倒换状态处理和快速倒换。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业务数据可以自动倒换到备用链路。
具体地,业务数据的发送端及接收端会相互发送APS协议报文,对端的APS状态会通过报文通告到本端,本端会根据APS协议报文中的APS状态信息来协商确定自身的状态,通过自身的APS状态信息来决定选择哪条链路。
第一确定模块103,用于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第一确定模块103通过查询状态指示表可获知工作链路及备用链路的连通性,为快速倒换工作链路提供保障;通过APS状态信息可获知该条链路是工作链路还是备用链路、是否正在传输数据或者是否为可倒换链路等。若该条链路是备用链路、连通性正常及为可倒换链路时,确定该条链路为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第一倒换模块104,用于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后,第一倒换模块104可触发链路的倒换,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保护装置还可以包括一更新模块,用于在检测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后,以及当可倒换的备用链路被倒换后,实时对状态指示表进行更新,以获取链路最新的状态。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第一确定模块103包括:
判断单元1031,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判断是否有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且判断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的APS状态信息是否为可倒换;
确定单元1032,用于若判断的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为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本实施例中,若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的APS状态信息为不可倒换,需要重新触发判断单元1031判断是否有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
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可直接从状态指示表及APS状态信息中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而不需要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后再去检测链路的连通性,造成链路倒换的时间的延长。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倒换模块104具体用于在可倒换的备用链路的接收端发送APS报文至发送端;由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APS报文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在可倒换的备用链路的接收端发送APS报文至发送端,通过APS报文通知发送端进行对应链路的倒换,根据接收到的APS报文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105及第二倒换模块106:
第二确定模块105,用于当检测到传送业务数据的备用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第二倒换模块106,用于将发生故障的备用链路上传送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本实施例与图5所不同的是,当某一正在传送业务数据的备用链路发生故障时,仍可将该备用链路上传输的业务数据倒换到其它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继续传输,以对发生故障的备用链路进行保护,因此可实现对链路的二次故障检测和二次链路倒换功能,确保链路传输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状态指示表;
在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运行APS状态机,并获取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APS状态信息;
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传送业务数据的备用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将发生故障的备用链路上传送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判断是否有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且判断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的APS状态信息是否为可倒换;若判断的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为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的步骤包括:
在可倒换的备用链路的接收端发送APS报文至发送端;由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APS报文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状态指示表的步骤包括:
通过在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发送OAM检测报文实时检测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备用链路的状态指示表。
6.一种分组传送网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状态指示表;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运行APS状态机,并获取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APS状态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工作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第一倒换模块,用于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传送业务数据的备用链路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及所述APS状态信息确定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第二倒换模块,用于将发生故障的备用链路上传送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指示表判断是否有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且判断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的APS状态信息是否为可倒换;
确定单元,用于若判断的结果均为是,则确定所述连通正常的备用链路为可倒换的备用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倒换模块具体用于在可倒换的备用链路的接收端发送APS报文至发送端;由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APS报文将发生故障的工作链路上的业务数据倒换至可倒换的备用链路上进行传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在所述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上发送OAM检测报文实时检测备用链路及工作链路的连通性,并根据检测结果生成状态指示表。
CN201310632310.0A 2013-11-29 2013-11-29 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 Pending CN1042431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2310.0A CN104243199A (zh) 2013-11-29 2013-11-29 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2310.0A CN104243199A (zh) 2013-11-29 2013-11-29 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3199A true CN104243199A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30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2310.0A Pending CN104243199A (zh) 2013-11-29 2013-11-29 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319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435A (zh) * 2015-02-05 2015-06-10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网络处理器实现aps切换的方法及网络处理器
CN106100954A (zh) * 2016-06-15 2016-11-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SpaceWire总线的APS冗余方法
CN106452932A (zh) * 2016-12-27 2017-02-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冗余功能的通信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88594A (zh) * 2016-12-05 2017-05-31 深圳市图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lc设备链路保护倒换方法及plc设备
CN108040007A (zh) * 2017-12-01 2018-05-15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备用路由链路质量监测方法与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0726A (ja) * 2002-07-08 2004-0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クロスコネクト装置
CN1866859A (zh) * 2005-09-30 2006-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包交换网络上的伪线进行保护倒换的方法
CN102318273A (zh) * 2011-07-28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组保护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CN102868441A (zh) * 2012-08-22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倒换方法、系统及光网络节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0726A (ja) * 2002-07-08 2004-02-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クロスコネクト装置
CN1866859A (zh) * 2005-09-30 2006-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包交换网络上的伪线进行保护倒换的方法
CN102318273A (zh) * 2011-07-28 2012-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道组保护方法和系统、节点设备
CN102868441A (zh) * 2012-08-22 2013-01-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倒换方法、系统及光网络节点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435A (zh) * 2015-02-05 2015-06-10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网络处理器实现aps切换的方法及网络处理器
CN104702435B (zh) * 2015-02-05 2018-08-14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网络处理器实现aps切换的方法及网络处理器
CN106100954A (zh) * 2016-06-15 2016-11-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SpaceWire总线的APS冗余方法
CN106788594A (zh) * 2016-12-05 2017-05-31 深圳市图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lc设备链路保护倒换方法及plc设备
CN106452932A (zh) * 2016-12-27 2017-02-2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冗余功能的通信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40007A (zh) * 2017-12-01 2018-05-15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备用路由链路质量监测方法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0753B (zh) 链路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0512128C (zh) 保护组播转发路径的方法和系统和业务路由器
CN101483592B (zh) 一种抑制双向转发检测链路振荡的方法及装置
CN103001799B (zh) 基于链状网络的冗余实现方法及节点
CN102014019B (zh) 聚合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4301146A (zh) 软件定义网络中的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1710896B (zh) 一种链路质量探测方法和装置
CN101860492A (zh) 快速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43199A (zh) 分组传送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保护装置
CN102123024A (zh) 一种时钟源设备切换选择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97626A (zh) 基于双向转发检测协议的通信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1197733A (zh) 网络连通性的自动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254199B (zh) 单向环形网络故障点定位方法、集中器、终端设备及系统
WO2011095101A1 (zh) 一种分组传送网络的线性1:n保护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654435B (zh) 一种基于lacp的链路保护故障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2255757A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1626314A (zh) 一种星型拓扑网络中心节点的备份方法和系统
CN103227725A (zh) 一种防火墙双机备份的方法及装置
EP2472793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e1 bidirectional looped network data
CN104811324A (zh) 伪线保护方法、装置及节点
CN100466564C (zh) 虚拟租用线路的故障监听方法与装置
CN101834759A (zh) 捆绑链路的检测方法及分布式设备
CN1983841B (zh) 一种级连系统的备份方法
CN102025437B (zh) 保护倒换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5765909A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8057,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Zone, Guangdong hi tech Zone, No. 9, building 8, East

Applicant after: BANGY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Zone, Guangdong hi tech Zone, No. 9, building 8, East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Bangy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