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2997A - 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2997A
CN104242997A CN201410450005.4A CN201410450005A CN104242997A CN 104242997 A CN104242997 A CN 104242997A CN 201410450005 A CN201410450005 A CN 201410450005A CN 104242997 A CN104242997 A CN 104242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bracelet
preset instructions
action message
contro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500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500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29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2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29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手环的重力传感器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则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通过手环对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能提高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了。
例如,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用手机上网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手机上网为用户带来网络便捷的同时,也需要为消耗网络流量而付费,因此,在不需要流量的情况下及时关闭手机的数据网络是非常有必要。但是,如果此时手机不在身边,可能会很不方便。
又如,用户可能因为手机辐射大而在晚上一般不将手机放在身边,如果此时用户已经躺床上了,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这个时候起床去操作手机(例如关机、开启闹钟、断开数据网络等)将会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以提高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
通过手环的重力传感器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
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则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
监听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指令;
若监听到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手环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则根据所述预设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配置于手环,包括:
动作信息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手环的重力传感器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
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则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配置于移动终端,包括:
指令监听单元,用于监听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指令;
非接触式控制单元,用于若监听到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手环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则根据所述预设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手环的重力传感器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若满足设定条件,则通过近距离通信装置向所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能通过手环对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能提高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的手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包含重力传感器和近距离通信装置的手环对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配置在手环中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来执行,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
S101、通过手环的重力传感器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
重力传感器是根据压电效应的原理来工作的,是利用了其内部的由于加速度造成的晶体变形这个特性。由于这个变形会产生电压,只要计算出产生电压和所施加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将加速度转化成电压输出。
通过重力传感器测量由于重力引起的加速度,可以计算出设备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通过分析动态加速度,可以分析出设备移动的方式。例如分析出快速摇动或慢速摇动若干次数的动作信息,分析出与其他物体碰撞时的动作信息等。
S102、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则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一般意义上,只要通信收发双方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且传输距离限制在较短范围(几十米)以内,就可称为近距离无线通信。本实施例所称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可为多种,例如,可为以下近距离通信装置之一。
第一种、蓝牙模块。
蓝牙技术是广受业界关注的近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它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短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可为固定的或移动的终端设备提供廉价的接入服务。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蓝牙模块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近距无线接口,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其传输频段为全球公众通用的2.4GHz ISM频段,提供1Mbps的传输速率和10m的传输距离。
但蓝牙技术遭遇了最大的障碍是过于昂贵。突出表现在芯片大小和价格难以下调、抗干扰能力不强、传输距离太短、信息安全问题等等。这就使得许多用户不愿意花大价钱来购买这种无线设备。因此,业内专家认为,蓝牙的市场前景取决于蓝牙价格和基于蓝牙的应用是否能达到一定的规模。
第二种、Wi-Fi。
Wi-Fi是以太网的一种无线扩展,理论上只要用户位于一个接入点四周的一定区域内。但实际上,如果有多个用户同时通过一个点接入,带宽被多个用户分享,Wi-Fi的连接速度一般将只有几百kb/s的信号不受墙壁阻隔,但在建筑物内的有效传输距离小于户外。
第三种、无线局域网络WLAN模块。
WLAN未来最具潜力的应用将主要在SOHO、家庭无线网络以及不便安装电缆的建筑物或场所。目前这一技术的用户主要来自机场、酒店、商场等公共热点场所。Wi-Fi技术可将Wi-Fi与基于XML或Java的Web服务融合起来,可以大幅度减少企业的成本。例如企业选择在每一层楼或每一个部门配备802.11b的接入点,而不是采用电缆线把整幢建筑物连接起来。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大量铺设电缆所需花费的资金。
第四种、红外连接技术模块。
红外连接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技术,是第一个实现无线个人局域网(PAN)的技术。目前它的软硬件技术都很成熟,在小型移动设备,如PDA、手机上广泛使用。事实上,当今每一个出厂的PDA及许多手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产品都支持红外连接技术。
红外连接技术模块的主要优点是无需申请频率的使用权,因而红外通信成本低廉。并且还具有移动通信所需的体积小、功耗低、连接方便、简单易用的特点。此外,红外线发射角度较小,传输上安全性高。红外连接技术的不足在于它是一种视距传输,两个相互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对准,中间不能被其它物体阻隔,因而该技术只能用于2台(非多台)设备之间的连接。而蓝牙就没有此限制,且不受墙壁的阻隔。红外连接技术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如何解决视距传输问题及提高数据传输率。
第五种、NFC模块。
NFC是一种类似于RFID(非接触式射频识别)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和RFID不同,NFC采用了双向的识别和连接。在20cm距离内工作于13.56MHz频率范围。NFC最初仅仅是遥控识别和网络技术的合并,但现在已发展成无线连接技术。它能快速自动地建立无线网络,为蜂窝设备、蓝牙设备、Wi-Fi设备提供一个“虚拟连接”,使电子设备可以在短距离范围进行通讯。NFC的短距离交互大大简化了整个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和更清楚,不用再听到各种电子杂音。
NFC模块通过在单一设备上组合所有的身份识别应用和服务,帮助解决记忆多个密码的麻烦,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保护。有了NFC,多个设备如数码相机、PDA、机顶盒、电脑、手机等之间的无线互连,彼此交换数据或服务都将有可能实现。同样,构建Wi-Fi家族无线网络需要多台具有无线网卡的电脑、打印机和其它设备。除此之外,还得有一定技术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这一工作。而NFC被置入接入点之后,只要将其中两个靠近就可以实现交流,比配置Wi-Fi连结容易得多。
第六种、紫蜂协议ZigBee模块。
ZigBee主要应用在短距离范围之内并且数据传输速率不高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ZigBee名字来源于蜂群使用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通信方式,蜜蜂通过跳ZigZag形状的舞蹈来分享新发现的食物源的位置、距离和方向等信息。
ZigBee模块可以说是蓝牙模块的同族兄弟,它使用2.4 GHz波段,采用跳频技术。与蓝牙相比,ZigBee更简单、速率更慢、功率及费用也更低。它的基本速率是250kb/s,当降低到28kb/s时,传输范围可扩大到134m,并获得更高的可靠性。另外,它可与254个节点联网。可以比蓝牙更好地支持游戏、消费电子、仪器和家庭自动化应用。人们期望能在工业监控、传感器网络、家庭监控、安全系统和玩具等领域拓展ZigBee的应用。
第七种、超带宽技术UWB模块。
UWB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它不采用正弦载波,而是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因此其所占的频谱范围很宽。UWB可在非常宽的带宽上传输信号,美国FCC对UWB的规定为:在3.1~10.6GHz频段中占用500MHz以上的带宽。由于UWB可以利用低功耗、低复杂度发射/接收机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在非常宽的频谱范围内采用低功率脉冲传送数据而不会对常规窄带无线通信系统造成大的干扰,并可充分利用频谱资源。基于UWB模块而构建的高速率数据收发机有着广泛的用途。
UWB技术具有系统复杂度低,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对信道衰落不敏感,低截获能力,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非常适于建立一个高效的无线局域网或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UWB主要应用在小范围、高分辨率、能够穿透墙壁、地面和身体的雷达和图像系统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要求预先将手环与移动终端建立绑定关系,并将该绑定关系存储起来。例如在移动终端存储与该移动终端建立绑定关系的手环的标识(例如设备号)。在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时,在所述预设指令中携带所述手环的标识,以便移动终端接收该预设指令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绑定关系对所述标识进行确认,确定该预设指令是否是所绑定的手环所发送的指令。
所述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关闭数据网络的指令,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开机或关机的指令,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开启或关闭闹钟的指令,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或断开数据网络的指令等,控制移动终端响铃,便于寻找手机,控制移动终端开启或关闭静音,控制移动终端播放音乐,控制手机自动拨号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明确的是,本实施例中,一个手环可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移动终端建立绑定关系,即通过同一个手环可实现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例如,可使用同一手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建立绑定关系的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方式一、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分别发送相同的用于控制对应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
例如,通过手环的同一满足设定条件的动作信息,对建立绑定关系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移动终端进行同样的控制。如,预设手环快速摇三下表示关闭数据网络,则通过手环快速摇三下同时控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移动终端关闭数据网络。
方式二、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根据所述动作信息,从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确定待控制的移动终端和预设指令,根据所确定的预设指令对所述待控制的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例如,预设手环快速摇两下表示关闭第一移动终端的数据网络,快速摇三下表示关闭第二移动终端的数据网络,慢速摇两下表示打开第一移动终端的闹钟,慢速摇三下表示打开第二移动终端的闹钟,则根据手环当前的动作信息,可确定待控制的移动终端和预设指令,根据所确定的预设指令对所述待控制的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手环的重力传感器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若满足设定条件,则通过近距离通信装置向所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能通过手环对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能提高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效率。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通过包含重力传感器和近距离通信装置的手环对包含近距离通信装置的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配置在移动终端中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来执行,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包括:
S201、监听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指令。
移动终端通过内置的近距离通信装置监听发送至该移动终端的指令。
S202、若监听到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手环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则根据所述预设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若监听到指令,需要进行如下判断:
判断指令发送方是否为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手环。例如在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时,在所述预设指令中携带所述手环的标识,以便移动终端接收该预设指令时,根据预先存储的绑定关系对所述标识进行确认,确定该预设指令是否是所绑定的手环所发送的指令。
判断所接收的指令是否是用于控制该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例如预设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关闭数据网络的指令,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开机或关机的指令,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开启或关闭闹钟的指令,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或断开数据网络的指令等,控制移动终端响铃,便于寻找手机,控制移动终端开启或关闭静音,控制移动终端播放音乐,控制手机自动拨号等。
若满足以上条件,则根据所述预设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配置于手环,包括:
动作信息检测单元301,用于通过手环的重力传感器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
控制指令发送单元302,用于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则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关闭数据网络的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指令发送单元302具体用于:
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分别发送相同的用于控制对应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指令发送单元302具体用于:
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根据所述动作信息,从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确定待控制的移动终端和预设指令,根据所确定的预设指令对所述待控制的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配置于移动终端,包括:
指令监听单元401,用于监听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指令;
非接触式控制单元402,用于若监听到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手环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则根据所述预设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关闭数据网络的指令。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二所提供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的手环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手环包括:
重力传感器501,近距离通信装置503,以及处理器502;
所述重力传感器501用于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将所述动作信息发送给所述处理器502;
所述处理器502用于判断所接收的动作信息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近距离通信装置503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502具体用于:
判断所接收的动作信息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近距离通信装置503向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分别发送相同的用于控制对应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502具体用于:
判断所接收的动作信息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若是则根据所述动作信息,从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确定待控制的移动终端和预设指令,控制所述近距离通信装置503向所确定的待控制的移动终端发送所述预设指令。
本实施例所述的手环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通过处理器判断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若是控制近距离通信装置向所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本实施例所述的手环能实现对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能提高对移动终端的操作效率。
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实现,其软件程序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例如:计算机中的硬盘、光盘或软盘。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手环的重力传感器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
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则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关闭数据网络的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具体包括:
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分别发送相同的用于控制对应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具体包括:
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根据所述动作信息,从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确定待控制的移动终端和预设指令,根据所确定的预设指令对所述待控制的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5.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听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指令;
若监听到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手环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则根据所述预设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关闭数据网络的指令。
7.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配置于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作信息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手环的重力传感器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
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则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关闭数据网络的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通过所述手环的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分别发送相同的用于控制对应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指令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动作信息满足设定条件,根据所述动作信息,从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确定待控制的移动终端和预设指令,根据所确定的预设指令对所述待控制的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11.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配置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监听单元,用于监听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指令;
非接触式控制单元,用于若监听到与所述移动终端绑定的手环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则根据所述预设指令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关闭数据网络的指令。
13.一种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重力传感器,近距离通信装置,以及处理器;
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手环的动作信息,将所述动作信息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判断所接收的动作信息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移动终端发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以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非接触式控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判断所接收的动作信息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若是则控制所述近距离通信装置向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分别发送相同的用于控制对应移动终端的预设指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判断所接收的动作信息是否满足设定条件,若是则根据所述动作信息,从与该手环绑定的至少一个移动终端中确定待控制的移动终端和预设指令,控制所述近距离通信装置向所确定的待控制的移动终端发送所述预设指令。
CN201410450005.4A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42429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0005.4A CN104242997A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50005.4A CN104242997A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2997A true CN104242997A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30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50005.4A Pending CN104242997A (zh) 2014-09-04 2014-09-04 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2997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5724A (zh) * 2015-07-15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密码的解锁屏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5034980A (zh) * 2015-06-11 2015-11-11 苏州翊高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车环
CN105094085A (zh) * 2015-05-21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57363A (zh) * 2015-09-24 2016-02-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启动方法和装置
CN106200902A (zh) * 2016-06-27 2016-12-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534517A (zh) * 2016-11-03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运行状态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144241A (zh) * 2018-06-20 2019-01-04 安徽师范大学 网购成瘾控制系统
CN109463856A (zh) * 2018-12-04 2019-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手环及其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57449A (zh) * 2019-02-26 2019-05-17 深圳市百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鱼漂系统
CN110622105A (zh) * 2017-05-09 2019-12-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设备上下文执行至少一个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IT201900013371A1 (it) 2019-07-30 2021-01-30 Tiziano Pancotti Sistema e metodo per l’individuazione di un dispositivo portati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96600U (zh) * 2012-06-27 2013-01-23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蓝牙实现数字电视甩信的系统
CN103207760A (zh) * 2013-04-07 2013-07-17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手持移动终端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与系统
CN103901769A (zh) * 2013-04-01 2014-07-02 杭州惠道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
CN103943106A (zh) * 2014-04-01 2014-07-23 北京豪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语音识别的智能手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96600U (zh) * 2012-06-27 2013-01-23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蓝牙实现数字电视甩信的系统
CN103901769A (zh) * 2013-04-01 2014-07-02 杭州惠道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
CN103207760A (zh) * 2013-04-07 2013-07-17 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手持移动终端操控电子设备的方法与系统
CN103943106A (zh) * 2014-04-01 2014-07-23 北京豪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语音识别的智能手环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085A (zh) * 2015-05-21 2015-11-2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5034980A (zh) * 2015-06-11 2015-11-11 苏州翊高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车环
CN105034980B (zh) * 2015-06-11 2018-03-06 苏州翊高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车环
CN105005724B (zh) * 2015-07-15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密码的解锁屏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5005724A (zh) * 2015-07-15 2015-10-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密码的解锁屏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5357363A (zh) * 2015-09-24 2016-02-2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启动方法和装置
CN106200902A (zh) * 2016-06-27 2016-12-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6534517A (zh) * 2016-11-03 2017-03-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运行状态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534517B (zh) * 2016-11-03 2019-1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运行状态调整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622105A (zh) * 2017-05-09 2019-12-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设备上下文执行至少一个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22105B (zh) * 2017-05-09 2022-06-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设备上下文执行至少一个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44241A (zh) * 2018-06-20 2019-01-04 安徽师范大学 网购成瘾控制系统
CN109463856A (zh) * 2018-12-04 2019-03-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手环及其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57449A (zh) * 2019-02-26 2019-05-17 深圳市百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鱼漂系统
IT201900013371A1 (it) 2019-07-30 2021-01-30 Tiziano Pancotti Sistema e metodo per l’individuazione di un dispositivo portati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2997A (zh) 一种通过手环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Liu et al. Next generation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Kuzminykh et al. Testing of communication range in ZigBee technology
Haxhibeqiri et al. LoRa indoor coverage and performance in an industrial environment: Case study
Chaouchi The internet of things: Connecting objects to the web
Ghayvat et al. Issues and mi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attenuation and direction of arrival in IEEE 802.15. 4/ZigBee to wireless sensors and networks based smart building
Asaduzzaman et al. A time and energy efficient parking system using Zigbe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Ergeerts et al. DASH7 alliance protocol in monitoring applications
Mallick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ireless protocols with Li-Fi technology: A survey
US20190174599A1 (en) Light control device as internet hub
Reddy et al. Demystifying LoRa wireless technology for IoT applications: concept to experiment
Kumar et al. Comparison of LIFI and WIFI and study of smart meter-survey
CN201781487U (zh) 一种无线网络集中器
Piromalis et al. DASH7 mode 2: A promising perspective for wireless agriculture
CN201853337U (zh) 一种新型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
Streeton et al. ZigBee: the telemetry solution?
Idris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Zigbee vs. Bluetooth
Savic Designing for Connectivity: Rethink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Mohandass Agriculture Based Information Transferring Protocol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CN101969318B (zh) 一种用于Zigbee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
CN201314954Y (zh) 环境感应系统
CN201780676U (zh) 一种无线网络采集器
Abdulla A conceptual study of long range active RFID system for reliable data communication
Gulia Path loss model for 2.4 GHz indoo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application to drones
Jawad et al. Review of the State of Art of Tunable Impulse Ultra-Wideband Technology as Integrator for Wireless Sensing and Identifications Short-Range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