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40653B - 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0653B
CN104240653B CN201310246391.0A CN201310246391A CN104240653B CN 104240653 B CN104240653 B CN 104240653B CN 201310246391 A CN201310246391 A CN 201310246391A CN 104240653 B CN104240653 B CN 104240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touch
outfan
control display
transmissio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63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0653A (zh
Inventor
吴庆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24639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406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40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0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0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0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含一触控显示面板以及一触控显示驱动电路。触控显示驱动电路包含多个驱动电路,各驱动电路包含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二输入端、一第一输出端、一第二输出端、一第一传输线、一第二传输线、一第一驱动单元、一第二驱动单元及一第三驱动单元。其中,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极性相反,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操作于一第一驱动模式时,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一输入端极性相同,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操作于一第二驱动模式时,第一输出端及第一输入端极性相同,第二输出端及第二输入端极性相同。通过将驱动触控电极的触控驱动电路与驱动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电路整合成同一个驱动电路,进而节省触控显示装置的成本。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的领域,驱动显示面板作动的数据驱动电路已成为几乎无法取代的元件之一,其驱动架构大致可分为交流共通电压(AC-Vcom)驱动与直流共通电压(DC-Vcom)驱动二种。其中,为了节省功率消耗,研发的方向大都朝着直流共通电压的方式来发展。直流共通电压驱动主要的特色是极性电压的驱动是以点反转(dot inversion)或行反转(column inversion)方式来驱动显示面板,避免液晶分子因长时间使用同一极性电压的驱动而无法再因应电场的变化来转动。
另外,随着触控技术及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控的应用已普及于显示面板上,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应用已随处可见,举凡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都具备有触控的功能,以方便使用者的操作。一般而言,配备有触控功能的触控显示装置是设置一触控驱动电路来驱动其触控电极层,使触控电极层上的电极具有相同极性及大小的电压,进而使感测电路可感测被触控后的电压变化来达到触控的目的。然而,习知的触控显示装置中,并没有将驱动触控电极的触控驱动电路与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的数据驱动电路加以整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可将驱动触控电极的触控驱动电路与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电路整合,以降低成本的触控显示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含一触控显示面板以及一触控显示驱动电路。触控显示驱动电路包含多个驱动电路,各驱动电路包含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二输入端、一第一输出端、一第二输出端、一第一传输线、一第二传输线、一第一驱动单元、一第二驱动单元及一第三驱动单元。第一传输线耦接第一输出端及触控显示面板。第二传输线耦接第二输出端及触控显示面板。第一驱动单元耦接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第二驱动单元耦接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第三驱动单元耦接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极性相反,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操作于一第一驱动模式时,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一输入端极性相同,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操作于一第二驱动模式时,第一输出端及第一输入端极性相同,第二输出端及第二输入端极性相同。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式为一触控驱动模式,第二驱动模式为一显示驱动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包含一第一放大器、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及一第三开关。第一放大器耦接于第一输入端。第一开关耦接于第一放大器及第一输出端。第二开关耦接于第一放大器。第三开关耦接于第二开关及第二输出端。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单元包含一第二放大器、一第四开关、一第五开关及一第六开关。第二放大器耦接于第二输入端。第四开关耦接于第二放大器。第五开关耦接于第二放大器及第一输出端。第六开关耦接于第四开关及第二输出端。
于一实施例中,第三驱动单元包含一第七开关,其耦接于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式时,第一开关与第四开关导通,第二开关与第五开关截止,第三开关与第六开关截止,第七开关导通。
于一实施例中,于第二驱动模式时,第一开关与第四开关导通,第二开关与第五开关截止,第三开关与第六开关导通,第七开关截止。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模式是操作于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空档时间,第二驱动模式是操作于触控显示面板的一显示时间。
于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更包含一多工移位暂存单元,其耦接于所述多个第三驱动单元,并分别控制所述多个第三驱动单元导通与截止。
于一实施例中,各驱动电路是分别由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程所制成。
承上所述,因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中,各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是极性相反,且当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操作于一第一驱动模式时,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一输入端极性相同,当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操作于一第二驱动模式时,第一输出端及第一输入端极性相同,第二输出端及第二输入端极性相同。藉此,可将驱动触控电极的触控驱动电路与驱动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电路整合成同一个驱动电路,进而节省触控显示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系统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3为图1的驱动电路分时驱动所述多个传输线组的波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另一实施态样的触控显示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1、1a:触控显示装置
11:触控显示面板
13、13a:触控显示驱动电路
AMP1:第一放大器
AMP2:第二放大器
C1~Cn:驱动电路
CLK:时脉信号
CS:控制信号
D11~D1n:第一传输线
D21~D2n:第二传输线
G1:第一传输线组
G2:第二传输线组
G3:第三传输线组
Gk:第k传输线组
M:多工移位暂存单元
N1:第一输入端
N2:第二输入端
N3:第一输出端
N4:第二输出端
RST:重置信号
S1:第一驱动单元
S2:第二驱动单元
S3:第三驱动单元
SW1:第一开关
SW2:第二开关
SW3:第三开关
SW4:第四开关
SW5:第五开关
SW6:第六开关
SW7:第七开关
T1:第一时间
T2:第二时间
T3:第三时间
Tk:第k时间
V1:第一电压
V2:第二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1(1a)的系统方块图,而图2为图1的驱动电路C1的电路示意图。触控显示装置1可例如应用于例如但不限于平板电脑、智能型手机或大型的触控荧幕等电子装置。
触控显示装置1包含一触控显示面板11以及一触控显示驱动电路13(13a),触控显示驱动电路13(13a)包含多个驱动电路C1~Cn。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11包含一显示面板(图未显示),且显示面板是以一液晶显示面板为例。其中,显示面板具有多个数据线。需注意的是,显示面板亦可包含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一彩色滤光基板、多个偏光板、一液晶层及一背光模块等元件,惟基于该等元件并非本案的重点,为了简洁及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上述元件并未显示于图1中,亦不多加赘述。
各驱动电路C1~Cn分别包含一第一输入端N1、一第二输入端N2、一第一输出端N3、一第二输出端N4、一第一传输线D11~D1n、一第二传输线D21~D2n、一第一驱动单元S1、一第二驱动单元S2及一第三驱动单元S3。以下的说明是以驱动电路C1为例来说明,其余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依此类推,不加赘述。
如图2所示,第一输入端N1是耦接于一第一电压V1,第二输入端N2是耦接于一第二电压V2,且第一电压V1与第二电压V2的极性是相反,使得第一输入端N1与第二输入端N2的极性相反。
第一传输线D11耦接于第一输出端N3及触控显示面板11,第二传输线D21耦接于第二输出端N4及触控显示面板11,其中,第一传输线D11及第二传输线D21是分别两两相邻。换言之,如图1所示,第一传输线D11与第二传输线D21相邻、…、第一传输线D1n与第二传输线D2n相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线D11、第二传输线D21是与显示面板的该等数据线对应耦接,使驱动电路C1~Cn可分别通过第一传输线D11~D1n及第二传输线D21~D2n与触控显示面板11的显示面板的该等数据线对应耦接。于此,是将显示面板的数据线作为触控感应的多个电极。换言之,显示面板除了可显示影像画面的功能之外,该等数据线亦成为触控显示面板11的触控电极,使触控显示面板11具有触控感应的功能。
不过,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除了具有显示面板之外,更可具有一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可具有多个电极,并设置于显示面板上,且第一传输线D11~D1n及第二传输线D21~D2n除分别与该等数据线对应耦接之外,亦与该等电极对应耦接,以将驱动电路C1~Cn当成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的数据驱动电路,亦当成驱动触控电极的触控驱动电路。换言之,于此态样中,显示面板只显示影像画面,但另设置触控电极层来负责触控感应,因此,第一传输线D11~D1n及第二传输线D21~D2n不仅与显示面板的该等数据线分别对应耦接,亦同时与触控电极层的该等电极分别对应耦接。其中,触控电极层可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基板并位于彩色滤光基板之上,或位于彩色滤光基板与显示面板的薄晶晶体管基板之间,使触控显示装置成为一TOD(touch on display)的触控装置。不过,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触控电极层也可设置于显示面板之外,并位于另一基板上,使触控显示装置1为具有一单片式玻璃触控面板(One Glass Solution,OGS)的触控装置。
第一驱动单元S1分别与第二驱动单元S2、第三驱动单元S3、第一输出端N3(第一传输线D11)及第二输出端N4(第二传输线D21)耦接,第二驱动单元S2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S1、第三驱动单元S3、第一输出端N3(第一传输线D11)及第二输出端N4(第二传输线D21)耦接。另外,第三驱动单元S3的两端分别耦接于第一输出端N3(第一传输线D11)及第二输出端N4(第二传输线D21)之间。于此,驱动电路C1可具有一第一驱动模式及一第二驱动模式。其中,第一驱动模式为一触控驱动模式,第二驱动模式为一显示驱动模式。换言之,本发明的驱动电路C1~Cn是整合触控显示面板11的数据驱动电路与触控驱动电路,使驱动电路C1~Cn兼具有显示驱动及触控驱动的功能,进而降低触控显示装置1的成本。
具体而言,驱动电路C1是透过第三驱动单元S3的导通或截止,以切换第一驱动模式与第二驱动模式。更进一步来说,触控显示驱动电路13(13a)操作于第一驱动模式(触控驱动模式)时,第三驱动单元S3导通,第一输出端N3、第二输出端N4及第一输入端N1的极性相同(与第一电压V1相同),且第一传输线D11与第二传输线D21操作于相同极性的电压,以使该等触控电极(本实施例是该等数据线)操作于相同极性的电压。
另外,触控显示驱动电路13(13a)操作于第二驱动模式(显示驱动模式)时,第三驱动单元S3截止,第一输出端N3及第一输入端N1的极性相同(与第一电压V1相同),第二输出端N4及第二输入端N2的极性相同(与第二电压V2相同),且第一传输线D11与第二传输线D21操作于相反极性的电压(第一电压V1与第二电压V2的极性相反),使显示面板操作于直流共通电压的模式,以节省功率的消耗。其中,直流共通电压驱动主要的特色是极性电压的驱动以点反转或行反转方式来驱动显示面板,避免液晶分子因长时间使用同一极性电压的驱动而无法再因应电场的变化来转动。举例说明,于实际应用上,例如第一电压V1为0伏特(V),第二电压V2为10V,而Vcom(即共同电压)为5V,则第一电压V1与第二电压V2为相反极性。另一个例子为,第一电压V1为-5V,第二电压V2为+5V,而Vcom为0V,则第一电压V1与第二电压V2亦为相反极性。
以下详细说明驱动电路C1的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第一驱动单元S1包含一第一放大器AMP1、一第一开关SW1、一第二开关SW2及一第三开关SW3,第二驱动单元S2包含一第二放大器AMP2、一第四开关SW4、一第五开关SW5及一第六开关SW6,而第三驱动单元S3包含一第七开关SW7。于此,驱动电路C1的第一放大器AMP1、第一开关SW1、第二开关SW2、第三开关SW3、第二放大器AMP2、第四开关SW4、第五开关SW5、第六开关SW6及第七开关SW7是分别由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 Semiconductor,MOS)制程所制成。
第一放大器AMP1的第一端作为第一输入端N1,并耦接一第一电压V1,而第一开关SW1的第一端耦接第一放大器AMP1的第二端,且第一开关SW1的第二端作为第一输出端N3,并耦接第二驱动单元S2、第三驱动单元S3及第一传输线D11。另外,第二开关SW2的第一端耦接第一放大器APM1的第二端及第一开关SW1的第一端,而第三开关SW3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SW2的第二端,第三开关SW3的第二端耦接第二驱动单元S2、第三驱动单元S3及该第二传输线D21。
第二放大器AMP2的第一端作为第二输入端N2,并耦接一第二电压V2,而第四开关SW4的第一端耦接第二放大器AMP2的第二端。另外,第五开关SW5的第一端耦接第二放大器AMP2的第二端及第四开关SW4的第一端,第五开关SW5的第二端耦接第一开关SW1的第二端、第三驱动单元S3及第一传输线D11。第六开关SW6的第一端耦接第四开关SW4的第一端,第六开关SW6的第二端作为第二输出端N4,并耦接第三开关SW3的第二端、第三驱动单元S3及第二传输线D21。此外,第七开关SW7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一开关SW1的第二端、第五开关SW5的第二端及第一传输线D11,第七开关SW7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三开关SW3的第二端、第六开关SW6的第二端及第二传输线D21。
具体而言,第一开关SW1与第四开关SW4具有相同的导通或截止状态,第二开关SW2与第五开关SW5具有相同的导通或截止状态。进一步来说,第一开关SW1与第二开关SW2(或第五开关SW5)具有相反的导通或截止状态,第二开关SW2与第四开关SW4具有相反的导通或截止状态。当第一开关SW1及第四开关SW4导通时,第二开关SW2及第五开关SW5截止,当第一开关SW1及第四开关SW4截止时,第二开关SW2及第五开关SW5导通。不仅如此,第三开关SW3与第六开关SW6具有相同的导通或截止状态,且第七开关SW7与第三开关SW3(及第六开关SW6)具有相反的导通或截止状态。当第三开关SW3及第六开关SW6导通时,第七开关SW7截止,当第三开关SW3及第六开关SW6截止时,第七开关SW7导通。
此外,当驱动电路C1操作于第一驱动模式时,第一电压V1与第二电压V2是为相反极性,进而使触控电极层的该等电极(本实施例是显示面板的该等数据线)均具有相反极性的电压。另外,当驱动电路C1操作于第二驱动模式时,第一电压V1与第二电压V2是为相反极性,进而使显示面板极性电压的驱动操作于点反转或行反转模式。其中,显示面板11具有一图框时间(frametime),图框时间可包含一显示时间(display time)及一空档时间(blankingtime),其中,空档时间是两个连续的图框时间之间未传显示信号的时间或两条连续数据线之间未传显示信号的时间。第一驱动模式是操作于触控显示面板的空档时间(显示面板不显示影像画面),而第二驱动模式是操作于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时间(显示面板显示影像画面)。以下将再详细说明。
举例而言,于第一驱动(触控)模式时,以第一电压V1的极性为正,第二电压V2的极性为负(相反极性)为例,此时,当第三开关SW3、第五开关SW5及第六开关SW6截止,第一开关SW1导通,则第一传输线D11与第二传输线D21上的电压极性将因第七开关SW7导通而与第一输入端N1(第一电压V1)相同,并皆为正极性(所有的第一传输线D11~D1n、第二传输线D21~D2n均具有相同的电压值及正极性)。另外,当第一开关SW1与第四开关SW4截止,第二开关SW2、第五开关SW5、第三开关SW3导通,则第一传输线D11与第二传输线D21上的电压极性将因第七开关SW7的导通而与第二输入端N2(第二电压V2)相同,并皆为负极性(所有的第一传输线D11~D1n、第二传输线D21~D2n均具有相同的电压值及负极性)。因此,可使得显示面板上的该等数据线的电压极性皆相同,进而可进行触控感应。
另外,于第二驱动模式时,仍以第一电压V1的极性为正,第二电压V2的极性为负为例,此时,当第三开关SW3、第五开关SW5及第六开关SW6导通,通过切换第一开关SW1、第二开关SW2、第四开关SW4及第七开关SW7的导通或截止,可以改变第一传输线D11及第二传输线D21上的电压极性。举例来说,当第一开关SW1与第四开关SW4导通,第二开关SW2与第五开关SW5截止,以及第七开关SW7截止,第一输出端N3(第一传输线D11)的电压极性将与第一输入端N1(第一电压V1)相同,皆为正极性,第二输出端N4(第二传输线D21)的电压极性将与第二输入端N3(第二电压V2)相同,皆为负极性。另外,当第一开关SW1与第四开关SW4截止,第二开关SW2与第五开关SW5导通,以及第七开关SW7截止,第一传输线D11上的电压极性将与第二输入端N2(第二电压V2)相同,皆为负极性,第二传输线D21上的电压极性将与第一输入端N1(第一电压V1)相同,皆为正极性,因此,可使第一传输线D11及第二传输线D21操作于相反极性的电压,进而使显示面板上相邻两条数据线操作于相反极性的电压,进而使显示面板极性电压的驱动操作于点反转或行反转模式。其中,上述两种模式下的开关SW1~SW6的状态只是举例,并不可限制本发明。另外,控制该等开关SW1~SW7的导通或截止的控制信号可以是由驱动电路C1内部自行产生,或是由其他积体电路所提供,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驱动模式与第二驱动模式的操作为可行,第一驱动模式是操作于触控显示面板11的空档时间,而第二驱动模式是操作于触控显示面板11的显示时间。换言之,第三驱动单元S3(即第七开关SW7)是于显示时间内截止,并于空档时间内导通,使得驱动电路C1~Cn于显示时间内进行显示驱动,且于空档时间内进行触控驱动(即同步驱动),以使驱动电路C1~Cn为驱动显示面板显示的数据驱动电路,亦为驱动触控电极的触控驱动电路。
另外,第一传输线D11~D1n、第二传输线D21~D2n可区分为复数传输线组,而驱动电路C1~Cn可以第一驱动模式分时驱动或同时驱动该等传输线组。其中,于一般的触控驱动电路的设计上,一个触控驱动信号会驱动一个长与宽分别约为5mm的区域的触控电极,而显示面板中一个像素的长与宽分别约为0.125mm,也就是说,一个触控驱动信号会驱动面积约为40个像素的驱动电极,每个像素又可分为3个子像素,故一个触控驱动信号约可驱动120个子像素面积的电极。因此,举例来说,可将40条传输线作为一传输线组,如第一传输线D11~D120、第二传输线D21~D220为第一传输线组,传输线D121~D140、D221~D240为第二传输线组,第一传输线组内的所有传输线(40条)同时被驱动电路C1所驱动,而第二传输线组内的所有传输线(40条)同时被驱动电路C1~C20驱动,依此类推。须要注意的是,传输线组所包含的传输线数量可根据实际设计而变更,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请参照图3所示,其为图1的驱动电路C1~Cn分时驱动该等传输线组的波形示意图。于此,仍以40条传输线为一传输线组为例,亦即第一传输线组G1包含第一传输线D11~D120、第二传输线D21~D220,第二传输线组G2包含第一传输线D121~D140、第二传输线D221~D240,依此类推。其中,驱动电路C1~Cn分别(例如依序)驱动该等数据线组。换言之,于一第一时间T1时,驱动电路C1~C20的第三驱动单元S3是同时导通,以输出一驱动信号同时驱动第一传输线组G1所包含的所有第一传输线D11~D120、第二传输线D21~D220。另外,于一第二时间T2时,驱动电路C21~C40的第三驱动单元S3是同时导通,以输出另一触控驱动信号同时驱动第二传输线组G2所包含的第一传输线D121~D140、第二传输线D221~D240,依此类推,藉以分时依序驱动该等传输线组。
另外,请参照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另一实施态样的触控显示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触控显示驱动电路13(13a)可用以实现前述的分时驱动该等传输线组。其中,触控显示驱动电路13(13a)更可包含一多工移位暂存单元M耦接于该等第三驱动单元S3。多工移位暂存单元M是依据一控制信号CS、一时脉信号CLK及一重置信号RST控制该等第三驱动单元S3的导通与截止。其中,多工移位暂存单元M可具有多工器及移位暂存器(图未显示)的功能。当多工移位暂存单元M于第一时间T1接收到一高准位的控制信号CS时可输出40个高准位的驱动信号,以导通第一传输线组G1的第一传输线D11~D120、第二传输线D21~D220。进行移位之后,多工移位暂存单元M可于第二时间T2导通第二传输线组G2的第一传输线D121~D140、第二传输线D221~D240,依此类推。藉此,便可使对应各传输线组的该等第三驱动单元S3依序导通,从而实现上述的分时驱动。另外,当重置信号RST出现边缘触发且时脉信号CLK为高准位时,可重置多工移位暂存单元M的动作。
此外,除了以图4的多工移位暂存单元M产生分时驱动的控制方式之外,也可以透过时序控制(例如透过时序控制电路T-con)用软件或硬件控制的方式来产生分时控制的触控驱动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于第二驱动模式(即显示驱动模式)下,传输线上的电压准位与极性不尽相同,而于第一驱动模式(即触控驱动模式)下,则须使每一传输线的电压准位与极性皆为相同,以避免触控感应时,邻近的触控感应电极电压相互抵销而发生误判。因此,在驱动电路C1~Cn操作于第一驱动模式之前,该等传输线需先接收一校准信号,以使该等传输线具有相同极性及电压准位。于此,校准信号可以是由驱动电路C1~Cn产生,或是由其它的电路产生,本发明亦不加以限定。
综合上述,因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中,各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是极性相反,且当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操作于一第一驱动模式时,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一输入端极性相同,当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操作于一第二驱动模式时,第一输出端及第一输入端极性相同,第二输出端及第二输入端极性相同。藉此,可将驱动触控电极的触控驱动电路与驱动显示面板的数据驱动电路整合成同一个驱动电路,进而节省触控显示装置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中。

Claims (9)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含:
一触控显示面板;以及
一触控显示驱动电路,包含多个驱动电路,各所述驱动电路包含:
一第一输入端;
一第二输入端;
一第一输出端;
一第二输出端;
一第一传输线,耦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触控显示面板;
一第二传输线,耦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及所述触控显示面板;
一第一驱动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输出端;
一第二驱动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输出端;及
一第三驱动单元,耦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极性相反,且所述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操作于一第一驱动模式时,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及所述第一输入端极性相同,所述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操作于一第二驱动模式时,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一输入端极性相同,所述第二输出端及所述第二输入端极性相同,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为一触控驱动模式,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为一显示驱动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含:
一第一放大器,耦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
一第一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一放大器及所述第一输出端;
一第二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一放大器;及
一第三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二开关及所述第二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含:
一第二放大器,耦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
一第四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二放大器;
一第五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二放大器及所述第一输出端;及
一第六开关,耦接于所述第四开关及所述第二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含一第七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及所述第二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于所述第一驱动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四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五开关截止,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六开关截止,所述第七开关导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是,于所述第二驱动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四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五开关截止,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六开关导通,所述第七开关截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模式是操作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空档时间,所述第二驱动模式是操作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一显示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触控显示驱动电路更包含一多工移位暂存单元,所述多工移位暂存单元耦接于所述多个第三驱动单元,并分别控制所述多个第三驱动单元导通与截止。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是,各所述驱动电路分别由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程所制成。
CN201310246391.0A 2013-06-20 2013-06-20 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4240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6391.0A CN104240653B (zh) 2013-06-20 2013-06-20 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6391.0A CN104240653B (zh) 2013-06-20 2013-06-20 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0653A CN104240653A (zh) 2014-12-24
CN104240653B true CN104240653B (zh) 2016-11-23

Family

ID=52228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6391.0A Active CN104240653B (zh) 2013-06-20 2013-06-20 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406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4932B (zh) 2015-05-15 2016-10-2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螢幕之觸控與顯示電路及觸控與顯示控制模組,以及觸控螢幕之控制方法
CN106297684B (zh) * 2015-05-29 2018-10-30 晨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屏幕的触控与显示电路及触控与显示控制模块,以及触控屏幕的控制方法
TWI582737B (zh) * 2015-07-17 2017-05-11 群創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閘極驅動電路
CN105005168B (zh) * 2015-07-21 2019-04-30 汕头超声显示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触控功能的3d液晶透镜
US11099675B1 (en) * 2020-04-23 2021-08-24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Display device, operation method, driving circuit and timing control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63669B1 (ko) * 2006-12-26 2014-02-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JP4945345B2 (ja) * 2007-07-03 2012-06-06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US8866783B2 (en) * 2011-04-08 2014-10-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method for driving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130050130A1 (en) * 2011-08-22 2013-02-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differential data input
CN105204700B (zh) * 2013-01-09 2018-07-13 敦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0653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1577B (zh) 移位暫存器及具有移位暫存器之顯示器裝置
CN104699347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KR101872987B1 (ko) 분할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JP5980157B2 (ja) タッチ検出機能付き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942405B2 (ja) 表示装置用シフトレジスタ及び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
CN100480820C (zh) 触摸感应显示装置
CN101206362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127593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5159490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3454800B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路驱动方法
CN104240653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4252079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JP2006178475A (ja) 感知素子を内蔵した表示装置
KR101588347B1 (ko) 액정 표시패널,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액정 표시장치의 구동 방법
WO2016019628A1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JP2006133786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用駆動装置
JP2009025798A (ja)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3777421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454823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4317124A (zh) 阵列基板、像素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KR20070070928A (ko)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20075166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N204101859U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KR2007003975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251697A (zh) 基于点反转操作的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