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8004A - 多芯塑料光纤及塑料光纤光缆 - Google Patents

多芯塑料光纤及塑料光纤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8004A
CN104238004A CN201310240797.8A CN201310240797A CN104238004A CN 104238004 A CN104238004 A CN 104238004A CN 201310240797 A CN201310240797 A CN 201310240797A CN 104238004 A CN104238004 A CN 104238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plastic optical
core
fiber cor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07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强
王亚辉
郑徐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JY PATENT C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JY PATENT C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JY PATENT C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JY PATENT 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407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380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38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80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芯光纤及光缆,提供了几种多芯塑料光纤,以及以多芯塑料光纤为缆芯的塑料光纤光缆,进一步降低了塑料光纤的制造成本,并成倍提高了塑料光纤的通信速率,同时还实现了塑料光纤公共场合布线的整齐美观。所谓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组成,包层的折射率低于纤芯,光线在纤芯到包层的临界面产生全反射,使得光线保持在纤芯内;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缆分为:光纤,保护层及护套。

Description

多芯塑料光纤及塑料光纤光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芯通信线缆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对光领域探索的深入,光纤通信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用于通信的光纤依据所用材质可分为石英光纤和塑料光纤。
石英光纤对使用环境要求高,安装接续不容易。石英光纤克服了铜缆等传统通信方式受电磁干扰影响严重、辐射大等缺点,但其质地脆,机械强度差,光缆的弯曲半径大,对应用环境的要求高;同时石英光纤在光纤耦合互接中精度要求高,分路、耦合不灵活,安装、接续需要专业的工具、设备和技术。石英光纤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增加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实施难度。
单芯塑料光纤成本及传输速率难以进一步优化,而且公共场合布线时,显得凌乱、不整齐。塑料光纤不产生辐射,完全不受电磁干扰和无线电频率干扰以及噪音的影响;质轻、柔软,对振动不敏感,弯曲半径大,有着优异的拉伸强度、耐用性和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切割、布线、粘结、抛光和其他加工容易,不需专业工具或技术,接续成本低;塑料光纤的连接对端面藏留的灰尘和碎屑不敏感;安全程度高,通过塑料光纤进行数据传输没有可能被窃听。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是单芯塑料光纤,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但成本很难进一步降低,传输速率也不易提高,而且应用于公共场合(如办公室)时,由于塑料光纤数量较多,布线会显得凌乱,不整齐。
多芯石英光纤没有克服石英光纤接续不易的缺点,但为塑料光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石英光纤出现较早,而且已经由单芯石英光纤进入了多芯石英光纤的研究应用,多芯石英光纤虽然没有克服石英光纤本质上的缺点(质地脆,机械强度差,弯曲半径大等),但却为塑料光纤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芯塑料光纤,同时还提供了其构成塑料光纤光缆的方法,进一步降低了塑料光纤的制造成本,并成倍提高了塑料光纤的通信速率,同时还实现了塑料光纤公共场合布线的整齐美观。
本发明所谓光纤由塑料光纤纤芯和包层组成,包层的折射率低于塑料光纤纤芯,光线在塑料光纤纤芯到包层的临界面产生全反射,使得光线保持在塑料光纤纤芯内;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缆分为:光纤,保护层及护套。
本发明实施方案如下:
一种多芯塑料光纤,由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和一个包层组成,所述包层将所述所有塑料光纤纤芯沿径向包围其中,所述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以包层隔开,所述包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塑料光纤纤芯。
一种多芯塑料光纤,由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多个空孔和一个包层组成,所述包层将所述塑料光纤纤芯及空孔沿径向包围其中,所述所有塑料光纤纤芯外围围绕有空孔,所述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以空孔隔开,所述包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塑料光纤纤芯。
一种多芯塑料光纤,由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和一个包层组成,所述包层将所述塑料光纤纤芯沿径向包围其中,所述包层为中空结构,所述包层与所述塑料光纤纤芯之间、所述塑料光纤纤芯之间均有关联部件,所述关联部件纵向包围于包层中,所述关联部件折射率小于所述塑料光纤纤芯。
上述三种多芯塑料光纤,进一步实施方案为,所述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介于2um到20000um之间,且所述所有塑料光纤纤芯周向平均分布在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规则多边形上。
一种塑料光纤光缆,包括一根或多根缆芯、一个或多个护套和一个外皮,所述缆芯为多芯塑料光纤,所述所有缆芯和护套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每一根缆芯与包覆其外围的皮套组成一个同心缆线,所述外皮沿径向包围所述所有护套及其内部的缆芯,所述每一个护套与相邻的护套相切,所述所有护套与外皮内部相切。
上述塑料光纤光缆,进一步实施方案为,所述缆芯数多于1时,所述塑料光纤光缆还包括一根或多根支持棒,所述支持棒填充于外皮内空隙处,与缆芯并行延伸。
一种塑料光纤光缆,包括多根缆芯和多个护套,所述缆芯为多芯塑料光纤,所述缆芯与护套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每一根缆芯与一个护套依次组成一个同心缆线,即所述缆芯外围被护套包围,所述所有护套粘接成一个整体,组成一根多芯塑料光纤光缆。
上述所有多芯塑料光纤或塑料光纤光缆,进一步实施方案为,还包含至少一个标记,所述标记为有色芯线或空孔或缺口或有色涂层或凸起,且处于非对称位置,纵向连续或断断续续延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塑料光纤不产生辐射,免电磁干扰以及噪音的影响;质轻、柔软,对振动不敏感,弯曲半径大,有着优异的拉伸强度,耐用且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切割、布线、粘结、抛光和其他加工容易,不需专业技术或工具,且连接时对端面藏留的灰尘和碎屑不敏感,安装成本低;安全程度高,通过塑料光纤进行数据传输没有可能被窃听。
多芯塑料光纤将多根塑料光纤纤芯放置在同一包层中,实现了高密度大芯数光缆,进一步降低了塑料光纤制造成本。
多芯光缆将多根塑料光纤包裹在一起,解决了公共场合布线时,光缆数量多,布线凌乱不美观的问题。
多芯塑料光纤及光缆采用多条塑料光纤纤芯并行通信的方式,在不改变塑料光纤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塑料光纤的通信速率。
附图说明
图1  光的全反射示意图。
图2  一种多芯塑料光纤实施例。
图3(a)  一种图2所示多芯塑料光纤变形例。
图3(b)  一种多芯塑料光纤标记实现方式。
图4  一种图2所示多芯塑料光纤变形例。
图5  一种空孔结构的多芯塑料光纤。
图6  一种图5所示多芯塑料光纤变形例。
图7  一种图5所示多芯塑料光纤变形例。
图8  一种空心结构的多芯塑料光纤实施例。
图9  一种图8所示多芯塑料光纤变形例。
图10  一种图8所示多芯塑料光纤变形例。
图11  一种单芯塑料光纤光缆。
图12  一种多芯塑料光纤光缆实施例。
图13  一种多芯塑料光纤光缆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现代科学对光领域探索的深入,光纤通信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用于通信的光纤依据所用材质可分为石英光纤和塑料光纤。
石英光纤又分为单芯石英光纤和多芯石英光纤。多芯石英光纤进一步提高了石英光纤的通信速率,同时还降低了制造成本,却也依然保留了石英光纤安装接续不容易,维护成本高的缺陷。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塑料光纤为单芯塑料光纤,与石英光纤相比,保留了光纤带宽高、零辐射、免电磁干扰的优点,同时塑料光纤韧性好,安全度高且安装接续容易,成本低廉。
本发明结合塑料光纤和多芯石英光纤的优点,提供了一种多芯塑料光纤,进一步降低了塑料光纤制造成本,同时成倍提高了通信速率;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多芯塑料光纤构成的塑料光纤光缆,实现了高密度大芯数光缆,多芯光缆将多根塑料光纤包裹在一起,解决了公共场合布线时,光缆数量多,布线凌乱不美观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多芯塑料光纤的一种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多芯塑料光纤,包括一个实心包层、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和识别塑料光纤纤芯相对位置的标记。包层折射率小于塑料光纤纤芯,所有塑料光纤纤芯位于包层内部,顺着包层径向延伸,且贯穿包层,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为2um到20000um之间,识别标记与塑料光纤纤芯并行延伸。
本发明所提供多芯塑料光纤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多芯塑料光纤,包括一个包层、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多个空孔和一个识别塑料光纤纤芯相对位置的标记。包层折射率小于塑料光纤纤芯,所有塑料光纤纤芯与空孔位于包层内部,顺着包层径向延伸,贯穿包层,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为2um到20000um之间,且空孔围绕在塑料光纤纤芯周围,识别标记与塑料光纤纤芯和空孔并行延伸。因为空孔与空孔之间存在间隙,为保证从塑料光纤纤芯出发的每一个直线方向都必须经过一个空孔,所有塑料光纤纤芯外围至少围绕两个空孔,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隔有空孔。之所以设计了空孔,是因为空孔中空气的折射率小于任何光纤材质,空孔的存在进一步防止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光耦合。
本发明所提供多芯塑料光纤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多芯塑料光纤,包括一个空心结构的包层、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和识别标记,包层折射率小于塑料光纤纤芯,所有塑料光纤纤芯位于包层内部,顺着包层径向延伸,且贯穿包层,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为2um到20000um之间,识别标记与塑料光纤纤芯并行延伸。包层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存在关联结构,保证多芯塑料光纤内部结构的稳定。
以上实施方案中,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周向平均分布在一个假想的与包层中心重合的规则多边形上,因为这种对称结构能提升多芯塑料光纤的内部应力,提升光纤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增强多芯塑料光纤的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方案中,识别标记用来识别塑料光纤纤芯相对位置,是为了实现两段多芯塑料光纤接续时,塑料光纤纤芯能够准确的对接起来,所以具体实施时,识别标记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包层中的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完全相同,且塑料光纤纤芯精确的分布在假想规则多边形的顶点上,既塑料光纤纤芯的分布既满足中心对称又满足轴对称,此时,标记只要处于非中心对称位置即可。因为当标记处于中心对称时,多芯塑料光纤绕着对称中心做任意角度的旋转,包层外围都能重合,但塑料光纤纤芯却可能错位,比如一段多芯塑料光纤的塑料光纤纤芯正好接到另一段两根塑料光纤纤芯中间的位置;但是该种情况下标记可以处于轴对称位置,因为标记处于某两根塑料光纤纤芯的对称轴上时,多芯塑料光纤有两个方向可以完成对接,即对称轴两边的塑料光纤纤芯对接时可能发生互换,但由于此时对称轴两边的塑料光纤纤芯材质及排列完全对称,即使互换也不会对通信造成影响。
另一种情况是塑料光纤纤芯的材质不完全相同或者塑料光纤纤芯不是精确的排列在规则多边形的顶点上,即塑料光纤纤芯的分布既不满足中心对称又不满足轴对称,此时,标记既不能处于中心对称位置,也不能轴对称位置。因为只有标记既不能处于中心对称位置,也不能轴对称位置时,才能保证多芯塑料光纤只有一个方向可以对接上。
具体实施时,识别标记可以是位于包层内与塑料光纤纤芯并行延伸的空孔或有色线芯等,也可以是附于包层外围的缺口或凸起或有色涂层等,当识别标记位于包层外围时,其延伸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断断续续的,可根据具体情况(如材料成本或工艺成本等)决定,但是当标记位于包层内部时,其延伸必须是连续延伸的,这是因为其延伸不连续时,可能导致包层内产生气泡,影响多芯塑料光纤性能。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芯塑料光纤中,包层及包层中的标记的折射率都必须小于塑料光纤纤芯,这是为了实现光的全反射。所谓全反射,指的是当光由光密介质入射到光疏介质中,被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的现象。塑料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当光由塑料光纤纤芯射到与包层的交界面时,将全部被反射回塑料光纤纤芯。如图1所示,设塑料光纤纤芯的折射率为n,包层的折射率为n'。当光由塑料光纤纤芯射向与包层的交界面时,通常情况下,既有反射,又有折射。由于n>n',所以折射角i'总大于入射角i;随着入射角i的增大,折射角i'增大很快(如图1中箭头所示),当入射角 i增大到某一值 ic时,折射角 i'达到 90°; 当入射角i>ic时,就不再有折射光线,而光全被反射回来,此时对入射光线只有反射而无折射的现象就是全反射现象。光纤通信就是通过载波光信号在塑料光纤纤芯中的全反射来实现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芯塑料光纤中,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为2um到20000um之间。全反射中 并不是没有折射光从临界面射出。实验证明,发生全反射时拿另一玻璃片慢慢接近界面,会发现有光线透出, 但这种光线是没有能量的 或者说是一种虚光线,并且这种光线衰减的程度很大,跟光线传播距离成很大的反比。载波光信号在塑料光纤纤芯中发生全反射时,虽然透射光线只是虚光线,但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不会产生光耦合,各塑料光纤纤芯的透射光不会对载波光信号产生影响,塑料光纤纤芯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实验证明,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大于20um时,多芯塑料光纤纤芯之间不会产生光耦合,但考虑到到塑料光纤纤芯与光收发器对接时的方便,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可适量增大。本发明所提供多芯塑料光纤结合塑料光纤纤芯之间不会产生光耦合、塑料光纤纤芯与光收发器对接时的方便以及包层的材料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设为2um到20000um之间。
本发明所提供的塑料光纤光缆的一种实施方案是:
一种塑料光纤光缆,包括一根或多根缆芯、一个或多个护套和一个外皮,所有缆芯和护套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根缆芯与相应的护套组成一个同心缆线,即缆芯外围被护套包围,所有护套周向分布在外皮中,即外皮沿径向包围所有护套及其内部的缆芯,形成一个圆柱状多芯光缆。本方案具体实施时,缆芯与护套之间还可以增加保护层,缆芯可以是多芯塑料光纤。
以上实施方案中,当缆芯数为一时,外皮与护套合二为一,即塑料光纤光缆只包括一根缆芯、一个保护层和一个护套,且三者由内到外组成一根同心线缆;当缆芯数多于一时,每一个护套与相邻的护套相切,所有护套与外皮内部相切,且多个护套所形成的间隙处有一个或多个支持棒填充。该实施方案中,之所以护套与护套、护套与外皮相切,一来可以增加多芯塑料光纤光缆的内部应力,二来可以省去将护套连接在一起的关联部分,既节省了材料,又简化了工艺。而支持棒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多芯塑料光纤内部结构的稳定,增加其对外力作用的抗力,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数量和位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塑料光纤光缆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是:
一种塑料光纤光缆,包括多根缆芯和多个护套,缆芯与护套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根缆芯与一个护套组成一个同心缆线,即缆芯外围被护套包围,所有护套通过粘结部分连接在一起。本方案具体实施时,缆芯与护套之间还可以增加保护层,缆芯可以是多芯塑料光纤。
具体实施时,外套与相邻的外套可以做成相切的型式,增加塑料光纤光缆的结构稳定性,还可以减少粘结部分的体积,节省材料。
该方案具体实施时,塑料光纤光缆的横切面可以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等多边形,为保证塑料光纤光缆结构的稳定,多边形长边方向的缆芯数最多只能为6,短边方向的缆芯数不能小于1,而多边形的高应小于或等于[(长边+1)/2]或[长边/2],即该结构适合2~18根缆芯组成的塑料光纤光缆。
以上两种塑料光纤光缆的实施方案中,保护层可以是尼龙、棉花或其他负有弹性的材料所制,这是因为保护层弹性越好,抗压抗损能力越强,越能保护缆芯。护套和外皮,最先承受并对抗外部伤害,需选用柔韧性好、抗磨损的材料,如橡胶等。而且具体实施时,塑料光纤光缆中应该包含至少一个识别标记,用来确认每根缆芯,比如设置标记线芯、有色涂层、护套厚度不同、护套或保护层的厚度或颜色不同等。
以下结合几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一种五芯塑料光纤。
图2所示为一种五芯塑料光纤,其包括包层11、塑料光纤纤芯121~125和有色标记芯线131。本实施例中,包层11为实心结构,塑料光纤纤芯121~125和有色标记芯线131被包围于包层11中,包层11将塑料光纤纤芯121~125和有色标记芯线131包裹。本实施例所示五芯塑料光纤的四根塑料光纤纤芯121~124位于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第五根塑料光纤纤芯125位于塑料光纤纤芯121~124的中心位置,有色标记芯线131位于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4的中间位置。本实施例中塑料光纤纤芯121~125材质完全相同,两个光纤对接时,只要有色标记芯线131对准,就可实现塑料光纤纤芯的对接,即便是有色标记芯线131位于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4的对称轴上,对接时容易造成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4、塑料光纤纤芯122和123的错位,即指一端光纤的塑料光纤纤芯121、122接到另一端光纤的塑料光纤纤芯124和123上,由于塑料光纤纤芯121~125材质相同,也不会对光信号的传播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所示五芯塑料光纤中的五根塑料光纤纤芯材质相同,不必担心连接设备时出现对接错位的情况,而且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介于2um到20000um,确保塑料光纤纤芯之间没有光耦合,且包层11及有色标记芯线131的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121~125的折射率。
本实施例中有色标记芯线131位于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4的中间位置,具体实施时有色标记芯线131位置可以变动,但不可以处于任何中心对称位置。如果有色标记芯线131处于某一中心对称位置,很可能导致光纤对接时,外部连接处严丝合缝,但两端光纤的塑料光纤纤芯却完全错位,这种错误还不易发现,很可能会导致整个光通信系统的瘫痪。本实施例中有色标记芯线131虽然不可以处于任何中心对称位置,但却可以位于轴对称位置,这是由于塑料光纤纤芯121~124位于一个中心与包层11重合的假想正方形四个顶点,塑料光纤纤芯125位于其中心位置,且塑料光纤纤芯121~124材质完全相同决定的。换言之,如果塑料光纤纤芯 121~125不能完全符合上述描述,或者塑料光纤纤芯的材质或工作情况略有不同,有色标记芯线131既不能处于中心对称位置,也不能处于轴对称位置。
本实施例中以有色标记芯线131用来实现多芯塑料光纤的精确对接,于包层11中沿径向与塑料光纤纤芯121~125并行延伸。具体实施时,识别标记也可以是空孔、缺口、有色涂层等,也可以是多个或多种标记同时存在,但考虑到成本问题,本发明所列实施例中尽量以一个标记来实现所需要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有塑料光纤纤芯都周向平均分布在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规则正方形上,且成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这是因为这种对称结构能提升多芯塑料光纤的内部应力,提升光纤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增强多芯塑料光纤的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另一种五芯塑料光纤。
图3(a)所示为图2的变形例,与图2相同,图3(a)所示也是一个五芯塑料光纤,其包括包层11、塑料光纤纤芯121~125,包层11为实心结构,塑料光纤纤芯121~125包围于包层11中,包层11沿径向将塑料光纤纤芯121~125包裹,其中四根塑料光纤纤芯121~124位于一个与包层11中心重合的假想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第五根塑料光纤纤芯125位于塑料光纤纤芯121~124的中心位置。区别于图2的是,本实施例所示五芯塑料光纤用于确保光纤对接的标记为凸起132,凸起132位于包层11外围最靠近塑料光纤纤芯124的位置。结合图3(a),可见位于假想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的四根外围塑料光纤纤芯121~124距离凸起132最近的是塑料光纤纤芯124,最远的是塑料光纤纤芯122,剩余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位于假想正方形中心位置为塑料光纤纤芯125.
本实施例所示五芯塑料光纤中的五根塑料光纤纤芯材质相同,不必担心连接设备时出现对接错位的情况,而且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介于2um到20000um,确保塑料光纤纤芯之间没有光耦合,且包层11的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121~125。
本实施例中凸起132位于包层11外围最靠近塑料光纤纤芯124的位置,具体实施时凸起132位置可以在包层11外围任意变动,因为包层11外围没有任何中心对称位置,不必担心两段光纤对接时,标记凸起132配合紧密,光纤外部连接处严丝合缝,但两端光纤的塑料光纤纤芯却完全错位的情况出现。本实施例中凸起132位于包层11外围,虽然不可能处于任何中心对称位置,但却可能位于轴对称位置,这种情况是被允许的。这是由于塑料光纤纤芯121~124位于一个中心与包层11重合的假想正方形四个顶点,塑料光纤纤芯125位于其中心位置,且塑料光纤纤芯121~124材质完全相同决定的。换言之,如果塑料光纤纤芯 121~125不能完全符合上述描述,或者塑料光纤纤芯的材质或工作情况略有不同,凸起132依然不能处于中心对称位置,同时也不能处于任何轴对称位置。
本实施例中以凸起132用来实现多芯塑料光纤的精确对接,于包层11外围沿径向与塑料光纤纤芯121~125并行延伸,但凸起132的延伸是不连续的,如图3(b)所示。这种不连续的设计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并不是说凸起132不可以在包层11外围连续延伸,不过考虑到工艺难度,当标记位于包层内部时,不建议使用不连续结构,以免在多芯塑料光纤内部产生气泡,影响光纤性能。具体实施时,识别标记也可以是缺口、有色涂层等,也可以是多个或多种标记同时存在,但考虑到成本问题,本发明所列实施例中尽量以一个标记来实现所需要的效果。
以上两个实施例中的标记处于轴对称但不中心对称位置时,标记可实现两个方位的对接,即对称轴两边可以错位,只能保证光纤对接时端面对接整齐,此时,如果包层中的塑料光纤纤芯不是完全周向平分在一个与包层中心完全重合的规则多边形上,或者每条塑料光纤纤芯不是完全相同,就很容易造成塑料光纤纤芯对接不正确,光通信损耗大或者完全无法通信。
如图3(a)和图3(b)所示的五芯塑料光纤,假设现在有两段相同的五芯塑料光纤,光纤一和光纤二,正确连接时,应该是光纤一的B端接到光纤二的A端,此时,两段五芯塑料光纤的塑料光纤纤芯可以完全对接上,但是由于多芯塑料光纤为为圆柱状(本发明所涉及多芯塑料光纤其外观都为细长圆柱体,这是因为外力作用在圆柱体周面时,受力点所受外力更容易分散出去,而且圆柱体圆周面没有棱边,不易受损。),所以在对接正确的情况下将A端与B端对调并旋转180度,标记用的凸起132也可以重合,但此时却是塑料光纤纤芯光纤一的塑料光纤纤芯121与光纤二的塑料光纤纤芯123对接,光纤一的塑料光纤纤芯123与光纤二的塑料光纤纤芯121对接,而且还是因为凸起132正好处于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3的过包层圆心的对称轴上,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3才能彼此对接上,如果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3不关于包层直径对称或者塑料光纤纤芯材质不同(例如塑料光纤纤芯121为SI型塑料光纤,塑料光纤纤芯123为GI型塑料光纤),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3将无法完成与另一段光纤的任何一根塑料光纤纤芯的对接或通信。
实际操作时,多芯塑料光纤中的塑料光纤纤芯可能会是多种塑料光纤纤芯的组合,例如SI型塑料光纤和GI型塑料光纤,或者单模塑料光纤与多模塑料光纤等,考虑到此种情况,标记必须能做到光纤对接时只有一个方位可以保证光纤重合,即能准确识别包层绕周方向和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的相对位置,如此所作标记既不能处于中心对称位置也不能处于轴对称的位置,此时才不必担心塑料光纤纤芯错位。
本实施例中,所有塑料光纤纤芯都周向平均分布在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规则正方形上,且成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这是因为这种对称结构能提升多芯塑料光纤的内部应力,提升光纤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增强多芯塑料光纤的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又一种五芯塑料光纤。
图4所示为图2和图3的变形例,与图2、图3相同,图4所示也是一个五芯塑料光纤,其包括包层11、塑料光纤纤芯121~125,包层11为实心结构,塑料光纤纤芯121~125包围于包层11中,包层11径向将塑料光纤纤芯121~125包裹,其中四根塑料光纤纤芯121~124大约位于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第五根塑料光纤纤芯125大约位于塑料光纤纤芯121~124的中心位置。区别于图2、图3的是,本实施例所示五芯塑料光纤识别包层绕周方向和塑料光纤纤芯相对位置的标记为缺口133,缺口133位于包层外围,向塑料光纤纤芯124方向偏离于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4的对称轴。结合图3,可见位于假想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的四根外围塑料光纤纤芯距离缺口133最近的是塑料光纤纤芯124,顺着缺口133到塑料光纤纤芯124方向可以识别出塑料光纤纤芯123、122和121,剩余一根塑料光纤纤芯大约位于塑料光纤纤芯121~124的中心位置为塑料光纤纤芯125.
本实施例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五芯塑料光纤中的五根塑料光纤纤芯,不必担心连接设备时出现对接错位的情况,而且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介于2um到20000um,确保塑料光纤纤芯之间没有光耦合;且包层11的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121~125。缺口133的深度介于100um到350um之间,这个范围既保证了缺口不至于太深而损坏塑料光纤纤芯,又不至于太浅而不易识别。
本实施例中缺口133位于包层外围,向塑料光纤纤芯124方向偏离于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4的对称轴,具体实施时缺口133位置可以变动,但不可以处于任何对称位置。如果缺口133处于某一对称位置,至少会有一对塑料光纤纤芯(未做其他标记时)无法识别,例如本实施例中,当缺口133处于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4对称轴上时,塑料光纤纤芯121和124无法区分,同时塑料光纤纤芯122和123也是如此。
本实施例中以缺口133识别包层11绕周方向及塑料光纤纤芯121~125相对位置,具体实施时,识别标记也可以是空孔、有色涂层、有色标记芯线等,也可以是多个或多种标记同时存在,但考虑到成本问题,本发明所列实施例中尽量以一个标记来实现所需要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有塑料光纤纤芯都周向平均分布在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规则正方形上,且成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这是因为这种对称结构能提升多芯塑料光纤的内部应力,提升光纤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增强多芯塑料光纤的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一种空孔五芯塑料光纤。
图5所示为一种空孔五芯塑料光纤,其包括包层21、五根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空孔结构24和有色标记芯线231.其中空孔结构24由许多空孔组成,这些空孔位于包层21中,围绕在五根塑料光纤纤芯221~225周围,排列成一个正方形,包层21沿径向将五根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空孔结构24和有色标记芯线231全部包围。本实施例通过空孔结构24将光封闭在塑料光纤纤芯221~225中,塑料光纤纤芯221~225外围由空孔包围,塑料光纤纤芯221~224分别与塑料光纤纤芯225之间间隔有空孔。本实施例以一根位于空孔结构24中的有色标记芯线231来识别包层21绕周方向及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相对位置,有色标记芯线231和包层21的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221~225,不会影响光的传播。本实施例中有色标记芯线231位于塑料光纤纤芯221和222中间偏向塑料光纤纤芯221的位置,顺着塑料光纤纤芯221到有色标记芯线231方向,塑料光纤纤芯221、222、223和224位于一个假想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塑料光纤纤芯225大约位于正方形中心位置。
本实施例中,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至少被两圈空孔包围,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是三圈或四圈,但不可以少于两圈,因为空孔与空孔之间存在间隙,不少于两圈空孔的设计可使每一个直线方向都必须经过一个空孔,而空孔中空气的折射率小于任何光纤材质,最大限度的防范了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光耦合。
本实施例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空孔五芯塑料光纤中的五根塑料光纤纤芯,不必担心连接设备时出现对接错位的情况,而且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介于2um到20000um,确保塑料光纤纤芯之间没有光耦合;且包层21和有色标记芯线231的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空孔结构24包裹着塑料光纤纤芯221~225。
本实施例中有色标记芯线231位于塑料光纤纤芯221和222中间偏向塑料光纤纤芯221的位置,具体实施时有色标记芯线231位置可以变动,但不可以处于任何对称位置。如果有色标记芯线231处于某一对称位置,至少会有一对塑料光纤纤芯(未做其他标记时)无法识别,例如本实施例中,当有色标记芯线231处于塑料光纤纤芯221和222对称轴上时,塑料光纤纤芯221和222无法区分,同时塑料光纤纤芯223和224也是如此。
本实施例中以有色标记芯线231识别包层21绕周方向及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相对位置,具体实施时,识别标记也可以是空孔、有色涂层、缺口等,也可以是多个或多种标记同时存在,但考虑到成本问题,本发明所列实施例中尽量以一个标记来实现所需要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有塑料光纤纤芯都周向平均分布在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规则正方形上,且成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这是因为这种对称结构能提升多芯塑料光纤的内部应力,提升光纤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增强多芯塑料光纤的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实施例五:另一种空孔五芯塑料光纤。
图6所示为图5的变形例,该空孔五芯塑料光纤包括包层21、五根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空孔结构24和标记232.其中空孔结构24由许多空孔组成,这些空孔位于包层21中,围绕在五根塑料光纤纤芯221~225周围,排列成一个正方形,包层21沿径向将五根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空孔结构24和标记232全部包围。本实施例通过空孔结构24将光封闭在塑料光纤纤芯221~225中,塑料光纤纤芯221~225外围由空孔包围,塑料光纤纤芯221~224分别与塑料光纤纤芯225之间间隔有空孔。本实施例中的标记232是一根位于空孔结构24外围的空孔。包层21的折射率小于塑料光纤纤芯221~225,不会影响光的传播。本实施例中标记232位于塑料光纤纤芯221和222中间偏向塑料光纤纤芯222的位置,顺着标记232到塑料光纤纤芯222方向,塑料光纤纤芯222、223、224和221位于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塑料光纤纤芯225位于正方形中心位置。
本实施例中,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至少被两圈空孔包围,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是三圈或四圈,但不可以少于两圈,因为空孔与空孔之间存在间隙,不少于两圈空孔的设计可使每一个直线方向都必须经过一个空孔,而空孔中空气的折射率小于任何光纤材质,最大限度的防范了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光耦合。
本实施例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空孔五芯塑料光纤中的五根塑料光纤纤芯,不必担心连接设备时出现对接错位的情况,而且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介于2um到20000um,确保塑料光纤纤芯之间没有光耦合;且包层21的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空孔结构24包裹着塑料光纤纤芯221~225。
本实施例中标记232位于塑料光纤纤芯221和222中间偏向塑料光纤纤芯222的位置,具体实施时标记232位置可以变动,但不可以处于任何对称位置。如果标记232处于某一对称位置,至少会有一对塑料光纤纤芯(未做其他标记时)无法识别,例如本实施例中,当标记232处于塑料光纤纤芯221和222对称轴上时,塑料光纤纤芯221和222无法区分,同时塑料光纤纤芯223和224也是如此。
本实施例中以标记232识别包层21绕周方向及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相对位置,标记232为一空孔,具体实施时,识别标记也可以是有色标记芯线、有色涂层、缺口等,也可以是多个或多种标记同时存在,但考虑到成本问题,本发明所列实施例中尽量以一个标记来实现所需要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有塑料光纤纤芯都周向平均分布在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规则正方形上,且成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这是因为这种对称结构能提升多芯塑料光纤的内部应力,提升光纤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增强多芯塑料光纤的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实施例六:又一种空孔五芯塑料光纤。
图7为图5的另一变形例。图7所示空孔五芯塑料光纤包括包层21、五根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空孔结构24和有色标记芯线233.其中空孔结构24由许多空孔组成,这些空孔位于包层21中,围绕在五根塑料光纤纤芯221~225周围,呈圆形排列,包层21径向将五根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空孔结构24和有色标记芯线233全部包围。本实施例通过空孔结构24将光封闭在塑料光纤纤芯221~225中,塑料光纤纤芯221~225外围由两圈空孔包围,塑料光纤纤芯221~224分别与塑料光纤纤芯225之间间隔两圈空孔。本实施例以一根位于空孔结构24中的有色标记芯线233来识别包层21绕周方向及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相对位置,有色标记芯线233和包层21的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221~225,不会影响光的传播。本实施例中有色标记芯线233位于塑料光纤纤芯221附近,二者距离最近,塑料光纤纤芯222距有色标记芯线233较近,塑料光纤纤芯223距有色标记芯线231最远,塑料光纤纤芯221、222、223和224位于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塑料光纤纤芯225位于正方形中心位置。
本实施例中,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至少被两圈空孔包围,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是三圈或四圈,但不可以少于两圈,因为空孔与空孔之间存在间隙,不少于两圈空孔的设计可使每一个直线方向都必须经过一个空孔,而空孔中空气的折射率小于任何光纤材质,最大限度的防范了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光耦合。
  本实施例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空孔五芯塑料光纤中的五根塑料光纤纤芯,不必担心连接设备时出现对接错位的情况,而且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介于2um到20000um,确保塑料光纤纤芯之间没有光耦合;且包层21和有色标记芯线233的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空孔结构24包裹着塑料光纤纤芯221~225。
本实施例中有色标记芯线233位于塑料光纤纤芯221附近,具体实施时有色标记芯线233位置可以变动,但不可以处于任何对称位置。如果有色标记芯线233处于某一对称位置,至少会有一对塑料光纤纤芯(未做其他标记时)无法识别,例如本实施例中,当有色标记芯线233处于塑料光纤纤芯221和222对称轴上时,塑料光纤纤芯221和222无法区分,同时塑料光纤纤芯223和224也是如此。
本实施例中以有色标记芯线233识别包层21绕周方向及塑料光纤纤芯221~225相对位置,具体实施时,识别标记也可以是空孔、有色涂层、缺口等,也可以是多个或多种标记同时存在,但考虑到成本问题,本发明所列实施例中尽量以一个标记来实现所需要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有塑料光纤纤芯都周向平均分布在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规则正方形上,且成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这是因为这种对称结构能提升多芯塑料光纤的内部应力,提升光纤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增强多芯塑料光纤的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实施例七:空心五芯塑料光纤。
图8所示为一种空心五芯塑料光纤,包括包层31、塑料光纤纤芯321~325,关联部件331~334及关联部件341~344.包层31为空心结构,塑料光纤纤芯321~324大约位于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塑料光纤纤芯325大约位于正方形中心位置,关联部件331~334分别将塑料光纤纤芯321~324与塑料光纤纤芯325相连,关联部件341~344分别将塑料光纤纤芯321~324与包层31相连。关联部件331~334及关联部件341~344中心延长线经与所连接塑料光纤纤芯中心线垂直相交,保证塑料光纤纤芯受力均匀,防止塑料光纤纤芯受损,同时关联部件331~334及关联部件341~344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321~325。
该实施例中关联部件341与342颜色不同于其他关联部件,且两者颜色也不相同,以此作为识别塑料光纤纤芯321~325的标记。如图7所示,处于塑料光纤纤芯321与塑料光纤纤芯322对称位置的是塑料光纤纤芯325,绕塑料光纤纤芯321~324所呈正方形周边方向,靠近塑料光纤纤芯341的是塑料光纤纤芯344,靠近塑料光纤纤芯342的是塑料光纤纤芯343.
本实施例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空心五芯塑料光纤中的五根塑料光纤纤芯,不必担心连接设备时出现对接错位的情况,而且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介于2um到20000um,确保塑料光纤纤芯之间没有光耦合;且包层31、关联部件331~334及关联部件341~344的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321~325,包层31径向包裹关联部件331~334、关联部件341~344及塑料光纤纤芯321~325。
需要注意的是,识别标记不可以处于任何对称位置,不然至少会有一对塑料光纤纤芯无法区分。例如本实施例中,如果只是关联部件341以颜色标识,塑料光纤纤芯322与324处于对称的位置,将无法识别。
本实施例中以关联部件341及342的颜色识别多芯塑料光纤绕周方向及塑料光纤纤芯相对位置,具体实施时,识别标记也可以是空孔、有色涂层、缺口等,也可以是多个或多种标记同时存在,本实施例以及图9所示实施例就是一种标记多个存在,但考虑到成本问题,具体实施时,应尽量以一个标记来实现所需要的效果。
图9所示即为图8的一个变形例,图9所示也是空心五芯塑料光纤,与图8所示例相同的是,包括包层31、塑料光纤纤芯321~325,关联部件331~334及关联部件341'、342'、343、344.包层31为空心结构,塑料光纤纤芯321~324位于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塑料光纤纤芯325位于正方形中心位置,关联部件331~334分别将塑料光纤纤芯321~324与塑料光纤纤芯325相连,关联部件341'、342'、343、344分别将塑料光纤纤芯321~324与包层31相连,关联部件331~334及关联部件341'、342'、343、344中心延长线经与所连接塑料光纤纤芯中心线垂直相交,保证塑料光纤纤芯受力均匀,防止塑料光纤纤芯受损,同时关联部件331~334及关联部件341'、342'、343、344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321~325。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介于2um到20000um,确保塑料光纤纤芯之间没有光耦合;且包层31、关联部件331~334及关联部件341'、342'、343、344的折射率皆小于塑料光纤纤芯321~325,包层31径向包裹关联部件331~334、关联部件341'、342'、343、344及塑料光纤纤芯321~325。
与图8所示例不同的是,图9所示例中关联部件341'、342'不是以颜色来区分,而是以结构特征来区分。如图9所示,关联部件341'带有两个空孔,关联部件342'带有一个空孔,关联部件341'、342'所带空孔径向贯穿关联部件。该实施例中识别包层31绕周方向与塑料光纤纤芯相对位置的方法亦与图8所示例相同。
图8、图9所示例中,塑料光纤纤芯321~324位于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但只通过塑料光纤纤芯321~324与中心位置的塑料光纤纤芯325的连接来固定,当五芯塑料光纤受力过大或不均匀时,容易造成方形结构不稳定,塑料光纤纤芯受损,为防止此种情况的出现,可在塑料光纤纤芯321和322、塑料光纤纤芯322和323、塑料光纤纤芯323和324、塑料光纤纤芯324和321之间加四个关联部件,如图10所示,相当于给塑料光纤纤芯321~324所呈方形加上棱边,进一步提高五芯塑料光纤的内部抗力。具体实施时,所加棱边也可以是圆形、拱形或凹形等形状结构,只要能对光纤结构起到加持作用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有塑料光纤纤芯都周向平均分布在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规则正方形上,且成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这是因为这种对称结构能提升多芯塑料光纤的内部应力,提升光纤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增强多芯塑料光纤的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塑料光纤虽然有着优异的柔软度和拉伸强度,但其一旦受损就会造成光通信系统的瘫痪,所以塑料光纤实际应用时还有披覆层,组成塑料光纤光缆。以下几个实施例介绍了几种多芯塑料光纤构成的塑料光纤光缆。
 实施例八:一种单芯塑料光纤光缆。
图11所示,为一种多芯塑料光纤构成的单芯塑料光纤光缆,包括一个护套41、一个保护层42和一根缆芯43,缆芯43为多芯塑料光纤,保护层42周向披覆于缆芯43外围,保护缆芯43免受直接伤害,护套41周向披覆在保护层42外围,将保护层42圈禁在缆芯43外围,保证保护层42不被外力磨损,同时为缆芯43提供了最外围的防护。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42可以是尼龙、棉花或其他负有弹性的材料所制,这是因为保护层42弹性越好,抗压抗损能力越强,越能保护缆芯43.护套41位于塑料光纤光缆最外围,最先承受并对抗外部伤害,需选用柔韧性好、抗磨损的材料,如橡胶等。
单芯塑料光纤光缆中,虽然缆芯43为多芯塑料光纤,但是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共处一个包层内,实际应用时,一根缆芯只能接到一个包含多个光收发器的塑料光纤收发模块上,即一根单芯塑料光纤光缆只能用于两个端口之间的对接,应用于如办公室等公共场合时,每台设备至少需要连接一根独立的塑料光纤光缆,使得布线凌乱不整齐,以下实施例针对这种情况提供了几种芯数多的塑料光纤光缆。   
实施例九:一种圆柱状四芯塑料光纤光缆。
图12所示圆柱状四芯塑料光纤光缆,包括一个外皮50、四个护套51~54和一个支持棒55,且每一个护套中都包含一个缆芯和保护层,且四根缆芯都是多芯塑料光纤(具体实施时也可是多芯塑料光纤与单芯塑料光纤的组合)。每一根缆芯与相应的保护层和护套,依次组成一个同心缆线,即缆芯外围被保护层包围,保护层外围被护套包围,四个护套51~54周向分布在外皮50内,即外皮50沿径向包围所有护套51~54及其内部的保护层和缆芯,形成一个圆柱状多芯塑料光纤光缆,支持棒55位于护套51~54中间空隙处。本实施例中护套51~54位于一个与外皮50中心中和的假想正方形四个顶点上,每一个护套与相邻的护套相切,外皮50外接于四个护套51~54,支持棒55为一根中心与假想正方形重合的细长圆柱体,且与每一个护套相切。
保护层周向披覆于缆芯外围,保护缆芯免受直接伤害,护套周向披覆在保护层外围,将保护层圈禁在缆芯外围,保证保护层不被外力磨损,而外皮50又将护套51~54禁锢其中,同时为缆芯提供了最外围的防护。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可以是尼龙、棉花或其他负有弹性的材料所制,这是因为保护层弹性越好,抗压抗损能力越强,越能保护缆芯。圆柱状多芯塑料光纤光缆中外皮50位于塑料光纤光缆最外围,最先承受并对抗外部伤害,但布线时,多芯塑料光纤光缆两端外皮需被剪去,此时护套51~54裸露于外部,最先承受并对抗外部伤害,所以外皮50与护套51~54需选用柔韧性好、抗磨损的材料,如橡胶等,且护套51~54两两之间颜色各不相同。本实施例中选用的支持棒55为一根圆柱状塑料棒,这是因为塑料价格便宜且工艺简单,而圆柱状态保证了支持棒55与护套相切的那一面没有棱角,不会对护套造成损毁。
上述护套51~54两两之间颜色各不相同是为了能够准确的识别每一根多芯塑料光纤,实现光纤的对接,当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以其他标记来识别,比如标记线芯、有色涂层、护套厚度不同、保护层厚度或颜色不同等。本实施例之所以将每个护套设计成不同颜色,一来不必担心因为护套在外皮中发生扭转而导致护套与外皮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此时,外皮上的标记不可用),二来,外套颜色各不相同,视觉强烈,易于寻找相应的多芯塑料光纤完成对接。
实施例十:一种带状多芯塑料光纤光缆。
图13所示带状八芯塑料光纤光缆,包括八根缆芯、八个保护层和八个护套61~68,缆芯与保护层及护套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根缆芯与一个保护层及一个护套依次组成一个同心缆线,即缆芯外围被保护层包围,保护层外围被护套包围,所有护套61~68通过粘结部分60连接在一起,且每一个护套与相邻的护套相切,组成一个带状光纤。该带状八芯塑料光纤光缆中的多芯塑料光纤层双层排列,每层四根缆芯,上层与下层错位半个护套直径的距离,这种结构使得上层护套的底部正好落在下层两个护套相接的凹陷位置,保证了上下层的稳定。具体实施时,缆芯分层数可以增加,每层缆芯数可以不等,但为了保证分层结构的稳定,相邻分层之间还是要错位半个护套直径的距离,保持上层护套的底部正好落在下层两个护套相接的凹陷位置。本实施例中,光缆横切面近似一个4×2的平行四边形,塑料光纤光缆每层缆芯数相等,具体实施时,每层的缆芯数可以适当增减,比如当缆芯分为多层,每层缆芯数逐步递减时,光缆横切面为梯形或三角形。
带状多芯塑料光纤光缆中,保护层周向披覆于缆芯外围,保护缆芯免受直接伤害,护套周向披覆在保护层外围,将保护层圈禁在缆芯外围,保证保护层不被外力磨损,同时为缆芯提供了最外围的防护。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可以是尼龙、棉花或其他负有弹性的材料所制,这是因为保护层弹性越好,抗压抗损能力越强,越能保护缆芯。护套裸露于外部,最先承受并对抗外部伤害,需选用柔韧性好、抗磨损的材料,如橡胶等,且护套两两之间颜色各不相同。
为了能够准确的识别每一根多芯塑料光纤,实现光纤的对接,本实施例中护护套61~67的颜色相同,而护套68的颜色不同于护套61~67。之所以只将一根护套的颜色区分开来,是因为本实施例所述带状多芯塑料光纤光缆既不成中心对称也不成轴对称,只需一个标记便可以识别所有缆芯的分布,当然,此标记也不一定必须是护套68的颜色差异,具体实施时,也可以以其他标记来识别,比如标记线芯、有色涂层、护套厚度不同、保护层厚度或颜色不同等,甚至不考虑成本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多个标记。
实施例九、十所提供的多芯塑料光纤光缆包含多根多芯塑料光纤。多芯塑料光纤是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共处一个包层内,实际应用时,一根多芯塑料光纤的一端只能接到一个包含多个光收发器的塑料光纤收发模块上,即一根多芯塑料光纤能完成一对端口之间的对接,多芯塑料光纤光缆包含多根多芯塑料光纤,即能完成多对端口之间的对接,这些端口可以是一对设备上的,可以是多对设备上的。多芯塑料光纤光缆可以将多对设备的连接组合在一根塑料光纤光缆上,实现了如办公室等公共场合布线的整齐美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塑料光纤不产生辐射,免电磁干扰以及噪音的影响;质轻、柔软,对振动不敏感,弯曲半径大,有着优异的拉伸强度,耐用且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切割、布线、粘结、抛光和其他加工容易,不需专业技术或工具,且连接时对端面藏留的灰尘和碎屑不敏感,安装成本低;安全程度高,通过塑料光纤进行数据传输没有可能被窃听。
多芯塑料光纤将多根塑料光纤纤芯放置在同一包层中,进一步降低了塑料光纤制造成本,同时成倍提高了通信速率。多芯塑料光纤的出现实现了高密度大芯数光缆,多芯光缆将多根塑料光纤包裹在一起,解决了公共场合布线时,光缆数量多,布线凌乱不美观的问题。
多芯塑料光纤及光缆采用多条塑料光纤纤芯并行通信的方式,在不改变塑料光纤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塑料光纤的通信速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多芯塑料光纤,其特征在于,由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和一个包层组成,所述包层将所述所有塑料光纤纤芯沿径向包围其中,所述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以包层隔开,所述包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塑料光纤纤芯。
2.一种多芯塑料光纤,其特征在于,由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多个空孔和一个包层组成,所述包层将所述塑料光纤纤芯及空孔沿径向包围其中,所述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以空孔与包层隔开,所述包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塑料光纤纤芯。
3.一种多芯塑料光纤,其特征在于,由多根塑料光纤纤芯和一个包层组成,所述包层将所述塑料光纤纤芯沿径向包围其中,所述包层为中空结构,所述包层与所述塑料光纤纤芯之间、所述塑料光纤纤芯之间均有关联部件,所述关联部件纵向包围于包层中,所述关联部件折射率小于所述塑料光纤纤芯。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多芯塑料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根塑料光纤纤芯与邻近塑料光纤纤芯之间的距离介于2um到20000um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多芯塑料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塑料光纤纤芯周向平均分布在一个与包层中心重合的假想规则多边形上。
6.一种以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多芯塑料光纤作为缆芯的塑料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或多根缆芯、一个或多个护套和一个外皮,所述所有缆芯和护套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每一根缆芯与包覆其外围的皮套组成一个同心缆线,所述外皮沿径向包围所述所有护套及其内部的缆芯,所述每一个护套与相邻的护套相切,所述所有护套与外皮内部相切。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示塑料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数多于1时,所述塑料光纤光缆还包括一根或多根支持棒,所述支持棒填充于外皮内空隙处,与缆芯并行延伸。
8.一种以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多芯塑料光纤作为缆芯的塑料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缆芯和多个护套,所述缆芯与护套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每一根缆芯与一个护套依次组成一个同心缆线,即所述缆芯外围被护套包围,所述所有护套粘接成一个整体,组成一根多芯塑料光纤光缆。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多芯塑料光纤或多芯塑料光纤光缆,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个标记,所述标记为有色芯线或空孔或缺口或有色涂层或凸起,且处于非对称位置,纵向连续或断断续续延伸。
CN201310240797.8A 2013-06-18 2013-06-18 多芯塑料光纤及塑料光纤光缆 Pending CN1042380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0797.8A CN104238004A (zh) 2013-06-18 2013-06-18 多芯塑料光纤及塑料光纤光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0797.8A CN104238004A (zh) 2013-06-18 2013-06-18 多芯塑料光纤及塑料光纤光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8004A true CN104238004A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26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0797.8A Pending CN104238004A (zh) 2013-06-18 2013-06-18 多芯塑料光纤及塑料光纤光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3800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39272A (ja) * 2019-09-04 2021-03-1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光ファイバテープの方向識別方法及び融着接続装置
WO2022118985A1 (ja) * 2020-12-04 2022-06-0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ファイバ接続体、光通信システム、光デバイス、及び、ファイバ接続体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4218A1 (en) * 2003-05-21 2004-11-25 Xiaoming Tao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fiber sensors
CN1758079A (zh) * 2005-09-23 2006-04-12 四川汇源塑料光纤有限公司 复芯塑料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CN201820023U (zh) * 2010-10-25 2011-05-04 四川汇源塑料光纤有限公司 具有色条标识的多芯塑料光纤光缆
CN201917688U (zh) * 2010-11-24 2011-08-03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用双芯光缆
CN102257415A (zh) * 2008-12-24 2011-11-23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多芯光纤
CN102782543A (zh) * 2009-11-19 2012-11-14 艾可勒考姆有限公司 用于对准多芯塑料光纤组件的系统及方法
CN202693840U (zh) * 2011-07-11 2013-01-23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多芯光纤
CN202886691U (zh) * 2012-10-30 2013-04-17 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用耐辐射光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34218A1 (en) * 2003-05-21 2004-11-25 Xiaoming Tao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fiber sensors
CN1758079A (zh) * 2005-09-23 2006-04-12 四川汇源塑料光纤有限公司 复芯塑料光纤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57415A (zh) * 2008-12-24 2011-11-23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多芯光纤
CN102782543A (zh) * 2009-11-19 2012-11-14 艾可勒考姆有限公司 用于对准多芯塑料光纤组件的系统及方法
CN201820023U (zh) * 2010-10-25 2011-05-04 四川汇源塑料光纤有限公司 具有色条标识的多芯塑料光纤光缆
CN201917688U (zh) * 2010-11-24 2011-08-03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用双芯光缆
CN202693840U (zh) * 2011-07-11 2013-01-23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多芯光纤
CN202886691U (zh) * 2012-10-30 2013-04-17 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用耐辐射光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39272A (ja) * 2019-09-04 2021-03-1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光ファイバテープの方向識別方法及び融着接続装置
JP7426206B2 (ja) 2019-09-04 2024-02-0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光ファイバテープの方向識別方法及び融着接続装置
WO2022118985A1 (ja) * 2020-12-04 2022-06-0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ファイバ接続体、光通信システム、光デバイス、及び、ファイバ接続体の製造方法
JPWO2022118985A1 (zh) * 2020-12-04 2022-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2200762B2 (en) Round and small diameter optical cables with a ribbon-like optical fiber structure
CN102135639B (zh) 多芯光纤
AU2018208727B2 (en) Fiber optic ribbon
CA2994387A1 (en) Rollable optical fiber ribbon
CN103403591A (zh) 多芯光纤、以及使用了多芯光纤的多芯光纤的连接方法
US20040022504A1 (en) Transmit/receive optical cables
CN209690576U (zh) 一种高密度光纤带层绞式光缆
WO2020045372A1 (ja) 識別マーク付光ファイバ心線、識別マーク付光ファイバ心線の製造方法
CN110737058A (zh) 一种超高密度大芯数气吹微缆及其制造工艺
CN104238004A (zh) 多芯塑料光纤及塑料光纤光缆
CN101794007A (zh) 非带纤大芯数单层绞合光缆
CN206339729U (zh) 一种微型光纤带传感光缆
CN203551854U (zh) 一种改良型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CN115032739A (zh) 一种柔性光纤带
CN210924057U (zh) 一种隐形配线光缆
CN207336870U (zh) 光缆
CN107505683A (zh) 光缆
CN218298569U (zh) 一种环保着色光纤
US11971592B2 (en) Cable having ribbon stack in a hexagonal arrangement
CN114167560B (zh) 一种蝶形光缆
CN220252238U (zh) 一种方型室内外用光纤带光缆
EP3786674A1 (en) Method for grouping of optical fibres
JP2015215567A (ja) 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
CN205826900U (zh) 一种多空气包层的抗弯曲光纤
CN105572805A (zh) 一种光信号传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