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7132B - 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37132B
CN104237132B CN201410447150.7A CN201410447150A CN104237132B CN 104237132 B CN104237132 B CN 104237132B CN 201410447150 A CN201410447150 A CN 201410447150A CN 104237132 B CN104237132 B CN 1042371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hool zero
zero
school
modul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471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37132A (zh
Inventor
李太龙
陈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an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an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to CN2014104471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37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37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7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37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37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及装置,该智能校零方法包括:A.计时步骤,开始对基线阶段进行计时,所述基线阶段为CO2浓度呼吸波形的波谷阶段时间间隔;B.存储步骤,存储基线阶段计时结果;C.指令判断步骤,判断是否检测到校零指令,若是,那么执行步骤D,否则执行步骤A;D.比较步骤,判断基线阶段计时结果是否满足校零时间阈值的范围,若是,那么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A;E.校零步骤,在当前CO2浓度呼吸波形的基线阶段进行校零操作,从而得到零基准值。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校零操作快速完成,同时不会影响到用户关注的关键参数值的准确性,而且最大的减小校零操作对实时呼吸波形的影响。

Description

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气体监测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气体监测主要用于监测病人呼吸生命体征相关的生理参数,常涉及到呼吸率、呼气末CO2浓度、吸入CO2浓度及波形。主要监测手术中麻醉病人的呼吸相关生理参数或者对ICU病人实时监测,并根据测试结果给出医护人员提示,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以呼出气体中的CO2浓度测量为例,基于光谱吸收的朗伯-比尔定律,即CO2气体在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对相应波长红外光有吸收作用,吸收强度与其浓度正相关。通过被检测气体对透射红外光强度的影响,便可以确定气体的浓度。透射光强度和吸收气体的浓度的关系,满足朗伯-比尔定律,通过检测透射光强度变化来监测实时气体浓度。
在实际测量时,通常首先会获得CO2浓度为零时的透射光强度值,即零基准值,再根据此零基准值和基于零基准值而获得的CO2浓度值和透射光强度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根据实时检测的透射光强度值得到实时的CO2浓度值,所以零基准值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零基准值是准确的,基于该值得到的实时的CO2浓度值才是绝对准确的。但是,随着监测模块工作时间不断增长,模块内部的温度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在刚开机的一段时间内,温度变化的幅度是比较大的。而检测传感器属于温度敏感器件,随着温度变化会产生相应的漂移,即当实际CO2气体的浓度没有变化时,而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度值也是发生变化的。同时,由于硬件电路以及传感器和系统测量器件特性的变化,也会造成检测结果的漂移,这些统称为系统漂移。这时就需要校正零基准值的操作来获得准确的零基准值,修正系统的漂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即校零操作。
所谓校零操作,就是要获得最新的CO2浓度为零时的透射光强度值,然后更新获得的零基准值。这种校零操作通常是首先通过切换三通阀,由正常检测时的呼吸通道切换到环境气体通道,抽取环境气体作为CO2浓度零值来获得标准零基准值。
通常情况下,为了获得准确的零基准值,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显然,这种校零操作就会影响到正常的CO2呼吸波的测量,因为切换到空气通道,所以就不能对此时的呼吸情况进行实时检测,很可能漏掉比较关键的呼吸波形,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同时也会影响实时的各参数测量结果的计算,呼末值,吸入值,呼吸率值的准确性都会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在校零时环境气体中的相应气体成分的浓度有较明显变化时,本次校零结束后所获得的零基准值就是不正确的,后续测量过程中以该零基准值计算得到的实时测量结果也是不正确的,必须保证校零后零基准值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种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计时步骤,对呼吸气体进行监测,当检测到有效的CO2浓度呼吸波形时,开始对基线阶段进行计时,所述基线阶段为CO2浓度呼吸波形的波谷阶段时间间隔;
B. 存储步骤,存储基线阶段计时结果;
C. 指令判断步骤,判断是否检测到校零指令,若是,那么执行步骤D,否则执行步骤A;
D.比较步骤,判断基线阶段计时结果是否满足校零时间阈值的范围,若是,那么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A;
E.校零步骤,在当前CO2浓度呼吸波形的基线阶段进行校零操作,从而得到零基准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E中,控制呼吸通道切换为环境气体通道,通过抽气装置以大功率抽气,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计算得到最新的零基准值,更新零基准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智能校零方法还包括:
F.切换步骤,将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并返回执行步骤A。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存储步骤中,存储的基线阶段计时结果为最新的一次计时结果、或者一段时间的趋势结果、或者统计学分析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指令判断步骤中,校零指令为内部或外部的校零指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部校零指令包括气体检测单元内部检测传感器的温度变化达到某一范围、或者气体检测单元的工作时间间隔达到某一阈值时、或者二者同时满足条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E中包括如下步骤:
E1. 控制呼吸通道切换为环境气体通道,通过抽气装置以大功率抽气,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并判断环境空气中的CO2浓度值变化是否超过环境气体判断阀值,若是,那行执行步骤D,否则执行步骤E2;
E2.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计算得到最新的零基准值,更新零基准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步骤E1中,若环境空气中的CO2浓度值变化超过环境气体判断阀值,那么,执行如下步骤:
E11.校零失败,控制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并统计校零失败次数;
E12.判断校零失败次数是否超过数量设定阈值,若是,那么执行步骤F,否则执行步骤D。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装置,包括通道切换机构、气体检测单元、抽气装置、智能控制单元,所述通道切换机构与所述气体检测单元相连,所述通道切换机构用于呼吸通道和环境气体通道的切换;所述气体检测单元用于实时呼吸气体的检测;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气体检测单元相连,所述抽气装置用于对采样气路抽气;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通道切换机构、气体检测单元、抽气装置相连,且用于控制所述通道切换机构、气体检测单元、抽气装置进行工作,所述智能控制单元执行所述的智能校零方法,其中所述智能控制单元中包括与所述智能校零方法中的步骤对应的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控制单元包括:
计时模块,对呼吸气体进行监测,当检测到有效的CO2浓度呼吸波形时,开始对基线阶段进行计时,所述基线阶段为CO2浓度呼吸波形的波谷阶段时间间隔;
比较模块,用于判断基线阶段计时结果是否满足校零时间阈值的范围,若是,那么执行校零模块,否则执行计时模块;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基线阶段计时结果;
指令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校零指令,若是,那么执行比较模块,否则执行计时模块;
校零模块,用于在当前CO2浓度呼吸波形的基线阶段进行校零操作,从而得到零基准值;
切换模块,将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并返回执行计时模块;
在校零模块中还包括:
环境空气判断模块,用于控制呼吸通道切换为环境气体通道,通过抽气装置以大功率抽气,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并判断环境空气中的CO2浓度值变化是否超过环境气体判断阀值,若是,那行执行校零失败处理模块和校零失败次数判断模块,否则执行计算更新模块;
计算更新模块,用于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计算得到最新的零基准值,更新零基准值;
校零失败处理模块,用于校零失败,控制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并统计校零失败次数;
校零失败次数判断模块,用于断校零失败次数是否超过数量设定阈值,若是,那么执行切换模块,否则执行比较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校零操作前增加了相应的智能判断环节,以及气泵的配合工作,保证校零操作快速完成,同时不会影响到用户关注的关键参数值的准确性,而且最大的减小校零操作对实时呼吸波形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智能校零装置原理框图。
图2是标准的CO2浓度呼吸波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方法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智能控制单元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装置,包括通道切换机构、气体检测单元103、抽气装置、智能控制单元105,该通道切换机构为阀102,该抽气装置为气泵104。所述阀102与所述气体检测单元103相连,所述阀102用于呼吸通道和环境气体通道的切换;气体从进气口101进入阀102,阀102具有多路通道相互切换能力,正常测量时,阀102选通为呼吸通道,呼吸气体进入气体检测单元103。校零操作时,阀102选通为环境气体通道,环境气体则进入气体检测单元103。阀102用于校零操作时切换测量气路,所以应处于气路的前端。
所述气体检测单元103用于实时呼吸气体的检测,气体检测单元103应处于阀102的后面。
气泵104与所述气体检测单元103相连,气泵104用于对采样气路抽气,正常测量时控制气路在稳定流量下工作,校零操作时,气泵104将以较大功率抽气,快速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气泵104最好放在后端,减少对前端测量的影响。
排气口106和气泵104相连。
所述智能控制单元105分别与阀102、气体检测单元103、气泵104相连,且用于控制阀102、气体检测单元103、气泵104进行工作。
如图2所示,人体呼吸的呼气阶段排出CO2,并且浓度不断升高,对应于波形的上升阶段,即图2中对应于B点到C点的阶段,当呼吸波形处于上升阶段且波形值大于某一阈值时即B点标记为呼气阶段开始,当波行值达到峰值时即C点标记为呼气阶段结束。
当波形开始处于下降阶段时标记为吸气阶段开始即C点,在下次呼气阶段开始即B点时标记为吸气阶段结束。当波形值达到最小值即D点时作为CO2浓度吸入值。
在CO2浓度呼吸波的吸气阶段,当波形处于下降阶段且波形值小于预设浓度阈值时即A点开始计时,当呼吸波形处于上升阶段且波形值大于该预设浓度阈值时即B点结束计时,我们称该时间段即AB段为波谷阶段时间间隔,由于浓度值很低近似为零,也叫做基线阶段。根据实际临床应用,当CO2气体的吸入浓度值小于某一范围时,是没有实际临床意义的。即当CO2气体的吸入浓度值小于某一范围时,该段波形的数值是没有太大实际参考价值的,即对应于波谷阶段AB段,该段波形值是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此时的CO2气体的吸入浓度值接近为零。所以可以以此作为参考进行设置,在此阶段校零,就避免了校零操作对CO2气体的吸入浓度值的影响,也最大的减小了校零操作对CO2浓度呼吸波形的影响。
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具体包括:
在步骤Q0中,系统初始化,初始化各个功能模块,开始正常呼吸气体监测。
在步骤Q1中,计时步骤,对呼吸气体进行监测,当检测到有效的CO2浓度呼吸波形时,开始对基线阶段进行计时,所述基线阶段为CO2浓度呼吸波形的波谷阶段时间间隔;即在检测到CO2浓度呼吸波形处于下降阶段且波形值小于预设浓度判断阈值时开始计时,在检测到CO2浓度呼吸波形处于上升阶段且波形值大于该浓度判断阈值时结束计时,我们称该段时间间隔为CO2浓度呼吸波形波谷阶段时间间隔。
校零操作是切换正常的呼吸气体通道到环境气体通道来获得零基准值,校零操作时不能进行正常的呼吸波监测,该时间断内的实时的呼吸波情况就会被影响了,同时实时的各参数值也会被影响,计算不准确。本发明在基线阶段内完成校零,就能保证各参数值的实时的准确性,避免波形受到校准过程的影响。
这里对于有效的CO2浓度呼吸波形的判断,需要有吸气阶段和呼气阶段,以及其它的一些条件,比如波形峰值,宽度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对于该预设浓度判断阈值的选取,根据实际临床应用,当CO2气体的吸入浓度值小于某一范围时,是没有实际临床意义的。即当CO2气体的吸入浓度值小于某一范围时,该段波形的数值是没有太大实际参考价值的,此时的CO2气体的吸入浓度值为零。所以可以以此作为参考进行设置,就避免了校零操作对CO2气体的吸入浓度值的影响,也最大的减小了校零操作对CO2浓度呼吸波形的影响。
根据实际临床应用,预设浓度判断阈值可以选取3~4mmHg作为参考,当CO2气体的吸入浓度值小于该范围时,是没有实际临床意义的。
在步骤Q2中,存储步骤,存储基线阶段计时结果,存储的基线阶段计时结果为最新的一次计时结果、或者一段时间的结果值、或者一段时间的趋势结果、或者统计学分析结果,用于校零时的判断。
在步骤Q3中,指令判断步骤,判断是否检测到校零指令,若是,那么执行步骤Q4,否则执行步骤Q1。
校零指令包括内部或外部的校零指令,所述内部校零指令包括气体检测单元103内部检测传感器的温度变化达到某一范围、或者气体检测单元103的工作时间间隔达到某一阈值时、或者二者同时满足条件。
该外部的校零指令为外部手动的校零指令。
在步骤Q4中,比较步骤,判断基线阶段计时结果是否满足校零时间阈值的范围,若是,那么执行步骤Q5,否则执行步骤Q1;
校零时间阈值可以通过具体实验得到的,即根据不同模块实际情况需要实验确定,一般可以设置为2~4秒。
在步骤Q5中,校零步骤,在当前CO2浓度呼吸波形的基线阶段进行校零操作,从而得到零基准值;
在下一次呼吸时检测到CO2浓度呼吸波形处于下降阶段且波形值小于预设的浓度判断阈值时,即图2中A点,进入基线阶段时开始校零操作,校零操作时,首先控制呼吸通道切换为环境气体通道,气泵104以大功率抽气,快速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最大程度的排出残留呼吸气体的影响,再根据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计算得到最新的零基准值,更新零基准值,完成校零操作。当完成校零操作后,CO2浓度呼吸波形的基线阶段波形会近似等于零,消除了系统漂移的影响。
根据病人一次完整呼吸的实际时间,判断是否可以在CO2浓度呼吸波的波谷阶段,即基线阶段,完成自动校零的操作。此时,实际的吸入CO2气体浓度值近似为零。这样,在基线阶段完成相应的校零操作就保证了CO2浓度呼吸波形的波峰值,波谷值以及呼吸波形情况不会受到校零操作的影响或者最小的受到校零操作的影响,保证了用户关注的关键参数,即实时的CO2浓度呼末值,呼吸率值,CO2浓度吸入值的准确性不受到校零操作的影响。
在步骤Q6,切换步骤,将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并返回执行步骤Q1,开始正常的呼吸监测。
本发明在校零操作前增加了相应的智能判断环节,以及气泵104的配合工作,保证校零操作快速完成,同时不会影响到用户关注的关键参数值的准确性,而且最大的减小校零操作对实时呼吸波形的影响。
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所述步骤Q5中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Z1中,控制呼吸通道切换为环境气体通道,通过抽气装置以大功率抽气,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并判断环境空气中的CO2浓度值变化是否超过环境气体判断阀值,若是,那行执行步骤W1,否则执行步骤Z2;
在步骤Z2中,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计算得到最新的零基准值,更新零基准值。
在步骤W1中,校零失败,控制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同时不更新本次零基准值,避免错误的零基准值对后续测量准确性的影响,并统计校零失败次数;
在步骤W2中,判断校零失败次数是否超过数量设定阈值,若是,那么执行步骤Q6,否则执行步骤Q4。
在步骤Z1中,当环境气体中的CO2浓度值变化时,如果环境气体中的CO2浓度值变化超过环境气体判断阀值,则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也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化,且超过某一变化范围阈值,说明环境气体中的CO2气体浓度受到了外界干扰,已经不能作为CO2气体浓度的零值,那么此时所获得的零基准值是不准确的,不能用于后续计算。
在校零操作时,增加对环境气体中相应气体成分浓度值变化的判断,当检测到环境气体的相应气体成分的浓度值变化达到变化范围阈值时,则认为该次校零是不成功的,即不更新该次校零的零基准值,避免不良的校零结果影响到后续测量的准确性,同时可以重新进行相应校零过程,保证校零的准确性,获得准确的零基准值。
本发明的智能控制单元105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智能校零方法,且该智能控制单元105中包括与智能校零方法中的步骤对应的模块,如图5所示,所述模块分别为:
计时模块,对呼吸气体进行监测,用于当检测到有效的CO2浓度呼吸波形时,开始对基线阶段进行计时,所述基线阶段为CO2浓度呼吸波形的波谷阶段时间间隔;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基线阶段计时结果;
指令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校零指令,若是,那么执行比较模块,否则执行计时模块;
比较模块,用于判断基线阶段计时结果是否满足校零时间阈值的范围,若是,那么执行校零模块,否则执行计时模块;
校零模块,用于在当前CO2浓度呼吸波形的基线阶段进行校零操作,从而得到零基准值;
切换模块,将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并返回执行计时模块。
在校零模块中,控制呼吸通道切换为环境气体通道,通过抽气装置以大功率抽气,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计算得到最新的零基准值,更新零基准值。
在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基线阶段计时结果为最新的一次计时结果、或者一段时间的趋势结果、或者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所述指令判断模块中,校零指令为内部或外部的校零指令,所述内部校零指令包括气体检测单元内部检测传感器的温度变化达到某一范围、或者气体检测单元的工作时间间隔达到某一阈值时、或者二者同时满足条件。
在校零模块中还包括:
环境空气判断模块,用于控制呼吸通道切换为环境气体通道,通过抽气装置以大功率抽气,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并判断环境空气中的CO2浓度值变化是否超过环境气体判断阀值,若是,那行执行校零失败处理模块和校零失败次数判断模块,否则执行计算更新模块;
计算更新模块,用于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计算得到最新的零基准值,更新零基准值;
校零失败处理模块,用于校零失败,控制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并统计校零失败次数;
校零失败次数判断模块,用于断校零失败次数是否超过数量设定阈值,若是,那么执行切换模块,否则执行比较模块。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计时步骤,对呼吸气体进行监测,当检测到有效的CO2浓度呼吸波形时,开始对基线阶段进行计时,所述基线阶段为CO2浓度呼吸波形的波谷阶段时间间隔;
B. 存储步骤,存储基线阶段计时结果;
C. 指令判断步骤,判断是否检测到校零指令,若是,那么执行步骤D,否则执行步骤A;
D.比较步骤,判断基线阶段计时结果是否满足校零时间阈值的范围,若是,那么执行步骤E,否则执行步骤A;
E.校零步骤,在当前CO2浓度呼吸波形的基线阶段进行校零操作,从而得到零基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校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控制呼吸通道切换为环境气体通道,通过抽气装置以大功率抽气,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计算得到最新的零基准值,更新零基准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校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智能校零方法还包括:
F.切换步骤,将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并返回执行步骤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校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步骤中,存储的基线阶段计时结果为最新的一次计时结果、或者统计学分析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校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令判断步骤中,校零指令为内部或外部的校零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校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校零指令包括当气体检测单元内部检测传感器的温度变化达到某一范围、或者气体检测单元的工作时间间隔达到某一阈值时、或者二者同时满足条件时生成的校零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校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包括如下步骤:
E1. 控制呼吸通道切换为环境气体通道,通过抽气装置以大功率抽气,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并判断环境空气中的CO2浓度值变化是否超过环境气体判断阀值,若是,那行执行步骤D,否则执行步骤E2;
E2.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计算得到最新的零基准值,更新零基准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校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1中,若环境空气中的CO2浓度值变化超过环境气体判断阀值,那么,执行如下步骤:
E11.校零失败,控制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并统计校零失败次数;
E12.判断校零失败次数是否超过数量设定阈值,若是,那么执行步骤F,否则执行步骤D。
9.一种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时模块,对呼吸气体进行监测,当检测到有效的CO2浓度呼吸波形时,开始对基线阶段进行计时,所述基线阶段为CO2浓度呼吸波形的波谷阶段时间间隔;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基线阶段计时结果;
指令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校零指令,若是,那么执行比较模块,否则执行计时模块;
比较模块,用于判断基线阶段计时结果是否满足校零时间阈值的范围,若是,那么执行校零模块,否则执行计时模块;
校零模块,用于在当前CO2浓度呼吸波形的基线阶段进行校零操作,从而得到零基准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校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校零模块中,控制呼吸通道切换为环境气体通道,通过抽气装置以大功率抽气,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计算得到最新的零基准值,更新零基准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校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智能校零系统还包括:切换模块,将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并返回执行计时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校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基线阶段计时结果为最新的一次计时结果、或者统计学分析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校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指令判断模块中,校零指令为内部或外部的校零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校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校零指令包括当气体检测单元内部检测传感器的温度变化达到某一范围、或者气体检测单元的工作时间间隔达到某一阈值时、或者二者同时满足条件时生成的校零指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校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校零模块中包括:
环境空气判断模块,用于控制呼吸通道切换为环境气体通道,通过抽气装置以大功率抽气,更新检测气体为环境空气,并判断环境空气中的CO2浓度值变化是否超过环境气体判断阀值,若是,那么执行比较模块,否则执行计算更新模块;
计算更新模块,用于检测到的透射光强值,计算得到最新的零基准值,更新零基准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智能校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境空气判断模块中,若环境空气中的CO2浓度值变化超过环境气体判断阀值,那么执行校零失败处理模块和校零失败次数判断模块,否则执行计算更新模块,
校零失败处理模块,用于校零失败,控制环境气体通道切换为呼吸通道,并统计校零失败次数;
校零失败次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校零失败次数是否超过数量设定阈值,若是,那么执行切换模块,否则执行比较模块。
CN201410447150.7A 2014-09-03 2014-09-03 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237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7150.7A CN104237132B (zh) 2014-09-03 2014-09-03 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47150.7A CN104237132B (zh) 2014-09-03 2014-09-03 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7132A CN104237132A (zh) 2014-12-24
CN104237132B true CN104237132B (zh) 2017-09-22

Family

ID=52225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47150.7A Active CN104237132B (zh) 2014-09-03 2014-09-03 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371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5527B (zh) * 2016-01-21 2018-10-09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发光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219333B (zh) * 2017-05-19 2019-12-03 深圳市美好创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呼出气体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9431508A (zh) * 2018-11-29 2019-03-08 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流呼气末二氧化碳检测仪
CN112577912A (zh) * 2019-09-27 2021-03-30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校零异常检测方法及呼吸气体监测设备
CN111407280B (zh) * 2020-03-10 2022-04-15 山东大学 一种无创呼吸机的呼气末co2监测装置及方法
WO2022179558A1 (zh) * 2021-02-26 2022-09-01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浓度的检测方法和气体检测装置
CN114965867A (zh) * 2021-02-26 2022-08-30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浓度的检测方法、气体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71109A3 (en) * 1986-12-11 1990-07-04 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 Respiratory co2 detector circuit with high quality waveform
US6174289B1 (en) * 1999-05-28 2001-01-16 Orca Diagnostics Corporation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899684B2 (en) * 1999-08-02 2005-05-31 Healthetech, Inc. Method of respiratory gas analysis using a metabolic calorimeter
BRPI0916061A2 (pt) * 2008-11-07 2015-11-10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istema de monitoramento de dióxido de carbono (co2)"
US8715202B2 (en) * 2011-09-27 2014-05-06 Xerox Corpor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image-based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dioxide (CO2) concentration in exhaled breath
CN103908722A (zh) * 2012-12-29 2014-07-09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机氧浓度的监测与控制方法
CN103245705A (zh) * 2013-05-03 2013-08-14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呼出气体的检测系统
CN103705243B (zh) * 2013-12-16 2015-11-04 天津大学 主流式呼吸二氧化碳浓度和呼吸流量同步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ARM的主流式ET-CO2检测模块的研制及软件设计;石慧;《万方学术论文数据库》;20101231;第26-27页第3.3.2节,第28-29页第3.4.2小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37132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37132B (zh) 用于呼吸气体监测的智能校零方法及装置
EP1951347B1 (en) Side-stream respiratory gas monitoring system
CN105311721B (zh) 一种氧气治疗质量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US8230858B2 (en)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 respiratory gas monitor
CN104706355A (zh) 呼吸暂停事件的种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US9566008B2 (en) Biological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dical apparatus controlling method
CN103454379B (zh) 一种气体测量方法和装置
CN205263092U (zh) 一种呼气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浓度的测量装置
CN101543655A (zh) 一种脉冲供氧时探测呼吸状态的方法
CN104407026A (zh) 一口气多参数呼气一氧化氮测量方法和装置
US11963757B2 (en) Side-stream respiratory gas monitoring system
CN107961423A (zh) 呼吸机触发吸气的方法及应用
CN104089924B (zh) 基于太赫兹光谱技术设施内孢子类植物病害在线预警方法与系统
Gloe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Icare® TONOVET plus rebound tonometer in normal rabbit eyes
CN104977384A (zh) 氢气甲烷呼吸气检测方法
CN102755165B (zh) 一种气体流速控制和监测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77912A (zh) 校零异常检测方法及呼吸气体监测设备
TWI507172B (zh)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system and its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free flaps
CN112378595B (zh) 气体采样管连接状态侦测方法及气体检测装置
CN104236862B (zh) 一种光学性能检测方法
CN109801712A (zh) 一种人体疾病风险预警系统
MX2022011427A (es) Mejoras relacionadas con el monitoreo de gas.
CN208447606U (zh) 多级散射聚焦调控血液参数监测装置
Wang An improved integration sensor of non-invasive blood glucose
EP1964514B1 (en)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 respiratory gas moni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