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34416A - 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 - Google Patents
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234416A CN104234416A CN201410236406.XA CN201410236406A CN104234416A CN 104234416 A CN104234416 A CN 104234416A CN 201410236406 A CN201410236406 A CN 201410236406A CN 104234416 A CN104234416 A CN 1042344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right supports
- vertical member
- mounting system
- support
- sad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设置在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100)的组成包括:设置在将形成立柱的立柱模子(2)置于其间的多个支架(200、200)之间的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以可移动方式与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插入结合的滑件(140);以及设置于所述滑件(140),对所述立柱模子(2)进行支撑的中空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Structure for supportinga beam provided in system support),具体说明为,涉及设置于对形成混凝土构造物(slab)的混凝土构造物模子进行支撑的支架系统,支撑形成立柱的立柱模子的立柱支撑构造物。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为了对建筑物的混凝土构造物进行施工,首先,设置提供多个作为中空的管材的支架来进行支撑的模子,在其上部组装混凝土构造物用钢筋,在所述模子的上部搭设混凝土而形成混凝土构造物。
像这样,关于为了对混凝土构造物进行施工而设置的支架,在进行建筑物的改建或增建或进行像高架路那样的高的建筑构造物的施工时,使用通常称为支架系统(system support)的装置。
所述支架系统说的是如下的架设构件,即,沿长度方向连接多个支架而伸长高度,在邻接的支架之间使用横向连接构件或对角线连接构件进行构筑,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了这样的支架系统。
关于这样的支架系统,作为用于支撑形成立柱的立柱模子的方案,有像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那样通过在高度方向上延伸设置的支架来支撑立柱的方法,此外,有时也如图1所示地另外设置立柱支撑构造物10。
根据图1,在支架系统中,多个支架3在上下方向上连续连接,在如此连接的支架3中,通过水平构件4连接两个支架3。
在像这样设置的支架系统的支架3中的将立柱模子2置于其间的支架3'、3'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混凝土构造物1的立柱模子2的立柱支撑构造物10。
所述立柱支撑构造物10具有设置于将立柱模子2置于其间的支架3'、3'之间的立柱支撑水平构件70,此外,在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70中设置有中空的管材形态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60,在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60中,上部设置有撑托部88的内管81插入设置于立柱支撑垂直构件60,所述内管81的高度通过高度调节构件84进行调节。
无论是专利文献2的情况还是图1的情况,支撑立柱模子2的构造是规格化的状态,有可能无法在中央支撑立柱。
在图1的情况下,立柱支撑构造物10未能位于立柱模子2的中央部而偏向一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图1的箭头方向所示,重量偏向立柱支撑构造物10的一侧,从而不仅是立柱支撑构造物10,整个支架系统都会变得不稳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大韩民国公开专利公报公开号第10-2008-0095407号(名称:管材支架用连接构件),公开日:2008.10.29.附图8;
专利文献2:大韩民国注册专利公报注册号第10-0842112号(名称:支架系统),注册日:2008.06.23.附图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于支架系统,能在中央容易地对立柱模子进行支撑的立柱支撑构造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是通过如下方式构筑的架设构件,即,在长度方向上连接多个作为中空的管材的支架而伸长高度,在所述支架中的邻接的支架之间用横向连接构件或对角线连接构件进行连接,设置于对形成混凝土构造物的混凝土构造物模子进行支撑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立柱支撑水平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中的将形成立柱的立柱模子置于其间的支架之间,在此,在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中,上表面和下表面开放而连通,其两侧面也开放而连通,在两侧面分别形成有桁架;滑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插入结合;以及中空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设置于所述滑件,支撑所述立柱模子。
根据本发明,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组成可以包括:外管;与所述外管插入结合的内管;以及调整所述内管插入到外管的深度的高度调节构件。
根据本发明,优选是,在所述滑件中,两侧面开放而连通,在其上表面形成有贯通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贯通孔,在其下表面的上侧面形成有与通过了所述上表面的贯通孔的中空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下部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进行面接触的圆形的卡台。
根据本发明,优选是,在所述滑件中,两侧面开放而连通,在其上表面形成有贯通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贯通孔,在其下表面的上侧面形成有与通过了所述上表面的贯通孔的中空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下部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进行面接触的圆形的卡台。
根据本发明,优选是,在所述卡台中,所述滑件与通过了上表面的贯通孔的中空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下部的外表面相接,所述滑件的上表面的贯通孔具有与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外管的外表面的直径相同的直径。
根据本发明,优选在所述滑件的下表面的卡台的中心形成有具有与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内管的外表面的直径相同的直径的贯通孔。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立柱支撑构造物中,水平构件在支架系统中能容易地设置于将立柱模子置于其间的支架之间,支撑立柱模子的垂直构件能容易地插入安装于滑件,这样安装的垂直构件能沿着所述水平构件滑动而进行移动,位于立柱模子的中央进行支撑。
由此,本发明的立柱支撑构造物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容易、能通过方便的动作支撑立柱模子的中央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以往的支架系统的图。
图2是示出设置有本发明的立柱支撑构造物的支架系统的图。
图3是对本发明的设置在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进行放大图示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柱支撑构造物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立柱支撑构造物的结合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立柱支撑构造物的工作状态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说明本发明之前,对于与现有技术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根据本发明,如图2所示,设置在将形成立柱的立柱模子2置于其间的支架200、200之间而托起立柱模子2进行支撑的立柱支撑构造物100,可以向支架系统的左右方向移动而位于立柱模子2的中央部。
参照图3和图6,如上所述的立柱支撑构造物100的组成包括:设置在将立柱模子2置于其间的支架200、200之间的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以可移动方式与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进行插入结合的滑件140;以及设置在所述滑件140而支撑所述立柱模子2的中空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
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具有:具有高度调节构件128的作为单管的外管120;以及插入到所述外管120,通过所述高度调节构件128来调节插入到所述外管120的深度的内管110,在所述内管110的上部设置有支撑立柱模子2的撑托部88。
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a具有在上部设置有撑托部88的内管120a,在所述内管120a设置有高度调节构件128a,这样的内管120a插入设置于外管110a。
这些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属于现有技术,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例如,本申请人的注册实用新型20-0421012公开了高度调节构件128的结构。
参照图4,作为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提供上表面和下表面开放而连通且其截面为四边形的四边形管,中间设置隔板131以加固强度。
参照图4和图5,所述滑件140形成为两侧面开放而连通的六面体,通过从所述滑件140的两侧面贯通设置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从而滑件140能在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上进行左右移动。
根据本发明,所述滑件140在上表面形成有贯通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的贯通孔141,在其下表面的上侧面形成有与通过了所述上表面的贯通孔141的中空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的下部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进行面接触的圆形的卡台143。
参照图4和图5,在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中,具有撑托部88的内管110通过高度调节构件128调节高度而插入设置于作为单管的外管120,在所述外管120贯通所述滑件140的上表面的贯通孔141之后,所述外管120的下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台143的内表面进行面接触而安放于所述卡台143的内部下表面148。
此时,所述滑件140的上表面的贯通孔141的直径D1与所述外管120的外表面的直径D1相同。
由此,当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的上部的撑托部88支撑立柱模子2而承受重量时,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通过该重量在所述卡台143之间压住所述滑件140的下表面148而被牢固地支撑。
另一方面,在所述滑件140的下表面的上侧面的卡台143的中心形成有具有与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的内管110的外表面的直径D2相同的直径的贯通孔142,由此,插入贯通所述作为单管的外管120的内管110通过所述贯通孔142而向下部延伸。
参照图4和图5,在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a中,具有撑托部88的内管120a通过高度调节构件128a调节高度而插入设置于外管110a,在所述外管110a贯通所述滑件140的上表面的贯通孔141之后,所述外管110a的下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台143的内表面进行面接触而安放于所述卡台143的内部的下表面148。
此时,所述滑件140的上表面的贯通孔141的直径D1与所述外管110a的外表面的直径D1相同。
由此,当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a的上部的撑托部88支撑立柱模子2而承受重量时,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通过该重量在所述卡台143之间压住所述滑件140的下表面148而被牢固地支撑。
像这样,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能通过单纯的插入而稳定地设置于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的滑件140,不会产生左右移动,通过使所述滑件140左右移动,从而能决定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的位置。
另一方面,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在两端通过焊接等方法设置有结合构件260,这样的结合构件260与设置于所述支架200的连接构件240结合。
如上所述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的左右移动被形成在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的隔板131所限制,此时,在所述滑件140中松开高度调节构件128、128a而分离外管120、110a和内管110、120a之后,移动滑件140使其经过隔板131,然后,重新在滑件140结合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从而越过隔板131进行移动。
参照图6,在支架系统中,在将立柱模子2置于其间的支架200、200之间设置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然后,将滑件140插入设置于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此后,在所述滑件140设置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移动所述滑件140使其位于立柱模子2的中央。
另一种情况下,也可以在移动滑件140使其位于立柱模子2的中央之后,在所述滑件140设置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
当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的撑托部88支撑立柱模子2而承受重量时,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的下表面安放在所述滑件140的下表面的上侧面148,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稳定地固定于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情况下,在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中,上表面和下表面开放而连通,其两侧面也开放而连通,在两侧面分别形成有桁架,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横条131。
像这样,根据本发明,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在支架系统中能容易地设置于将立柱模子置于其间的支架200、200之间,支撑立柱模子2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能容易地插入安装于滑件140,这样安装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800、800a能沿着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130滑动而进行移动,从而位于立柱模子2的中央进行支撑。
由此,本发明的立柱支撑构造物100的特征在于,结构简单,设置容易,能通过方便的动作支撑立柱模子的中央。
由此,可知本发明的目的已达成。虽然以实施例为中心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由后面的权利要求书决定。
附图标记说明
2:立柱模子;
200、200:将立柱模子置于其间的支架;
100:立柱支撑构造物;
800、800a:立柱支撑垂直构件;
130:立柱支撑水平构件;
140:滑件;
143:卡台。
Claims (8)
1.一种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是通过如下方式构筑的架设构件,即,沿长度方向连接多个作为中空的管材的支架而伸长高度,在所述支架中的邻接的支架之间用横向连接构件或对角线连接构件进行连接,设置于对形成混凝土构造物的混凝土构造物模子进行支撑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
(a)立柱支撑水平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中的将形成立柱的立柱模子置于其间的支架之间;
(b)滑件,以可移动的方式与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插入结合;以及
(c)中空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设置于所述滑件,支撑所述立柱模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组成包括:外管;内管,与所述外管插入结合;以及高度调节构件,调整所述内管插入到外管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件中,两侧面开放而连通,在其上表面形成有贯通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贯通孔,在其下表面的上侧面形成有与通过了所述上表面的贯通孔的中空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下部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进行面接触的圆形的卡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件中,两侧面开放而连通,在其上表面形成有贯通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贯通孔,在其下表面的上侧面形成有与通过所述上表面的贯通孔的中空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下部的外表面或内表面进行面接触的圆形的卡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台中,所述滑件与通过上表面的贯通孔的中空的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下部的外表面相接,所述滑件的上表面的贯通孔具有与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外管的外表面的直径相同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件的下表面的卡台的中心形成有贯通孔,该贯通孔具有与所述立柱支撑垂直构件的内管的外表面的直径相同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中,上表面和下表面开放而连通,其两侧面也开放而连通,在两侧面分别形成有桁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置于支架系统的立柱支撑构造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是截面为四边形的四边形管,所述滑件的沿其横方向的截面为四边形,能插入所述立柱支撑水平构件进行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3-0064511 | 2013-06-05 | ||
KR20130064511 | 2013-06-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34416A true CN104234416A (zh) | 2014-12-24 |
CN104234416B CN104234416B (zh) | 2016-04-27 |
Family
ID=52223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3640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34416B (zh) | 2013-06-05 | 2014-05-29 | 设置于支架系统的梁板支撑构造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234416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02272Y (zh) * | 2008-06-06 | 2009-03-04 | 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 | 高层建筑施工快速置换支模 |
KR20100008920A (ko) * | 2008-07-17 | 2010-01-27 | 에스앤피시스템(주) | 장선 직결 방식의 시스템 서포트 |
CN101781930A (zh) * | 2009-01-16 | 2010-07-21 | 沈阳市山立机械厂 | 一种模板系统 |
CN201714076U (zh) * | 2010-07-09 | 2011-01-19 | 刘鹏 | 一种新型建筑模板支架 |
CN102359269A (zh) * | 2011-09-30 | 2012-02-22 | 福建工程学院 | 现浇混凝土梁模板的支撑结构 |
CN202882412U (zh) * | 2012-11-19 | 2013-04-17 | 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 | 一种模板支撑结构 |
-
2014
- 2014-05-29 CN CN201410236406.XA patent/CN10423441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202272Y (zh) * | 2008-06-06 | 2009-03-04 | 中冶天工建设有限公司 | 高层建筑施工快速置换支模 |
KR20100008920A (ko) * | 2008-07-17 | 2010-01-27 | 에스앤피시스템(주) | 장선 직결 방식의 시스템 서포트 |
CN101781930A (zh) * | 2009-01-16 | 2010-07-21 | 沈阳市山立机械厂 | 一种模板系统 |
CN201714076U (zh) * | 2010-07-09 | 2011-01-19 | 刘鹏 | 一种新型建筑模板支架 |
CN102359269A (zh) * | 2011-09-30 | 2012-02-22 | 福建工程学院 | 现浇混凝土梁模板的支撑结构 |
CN202882412U (zh) * | 2012-11-19 | 2013-04-17 | 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 | 一种模板支撑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234416B (zh) | 2016-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923637B1 (ko) | 보강형 연결구조를 갖는 건축 모듈러 유닛 | |
KR101552176B1 (ko) | 분리형 거푸집이 선조립된 기둥구조체 | |
KR102179294B1 (ko) |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벽체를 제작하기 위한 거푸집 장치 및 벽체의 제작 방법 | |
KR20070092460A (ko) | 보 시스템 거푸집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근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시공방법 | |
CN106863555A (zh) | 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 | |
JP2004116277A5 (zh) | ||
CN204081070U (zh) | 一种大跨度钢骨梁悬挑结构 | |
WO2016198720A1 (es) | Método y utillaje para la fabricación por moldeo de elementos de hormigón pretensados | |
CN104781615A (zh) | 模块化框架支撑系统 | |
CN104234416B (zh) | 设置于支架系统的梁板支撑构造物 | |
DE602007011784D1 (de) | Metallzaun | |
JP5607498B2 (ja) | 鉄筋拘束部材及びコンクリート部材の構築方法 | |
US20140007537A1 (en) | Holding Units for Stay in Place Molds | |
KR101828341B1 (ko) | 판형벽체 구조체 및 이의 시공방법 | |
CN103924673B (zh) | 一种控制空间网格结构累积误差的支座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KR101796600B1 (ko) | 한 쌍의 모듈부재를 이용한 박스형 합성거더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 |
KR101621338B1 (ko) | 세트화된 골조유닛을 적용한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세그먼트 | |
CA2626713A1 (en) | Supporting member, retaining wall structure having the same and build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1750176B1 (ko) | 분리 독립형 펀칭전단 보강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초판의 내력 증가 시공방법 | |
JP2007070875A (ja) | 支柱の直立支持構造及びその構造に使用する基礎ブロック | |
JP3133918U (ja) | 鉄筋組立体用スタンド及び鉄筋支持装置 | |
WO2009027352A3 (de)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beton-deckenelements | |
CN206690285U (zh) | 变高度pc轨道梁可调式模板 | |
CN207268089U (zh) | 工具式吊装支架装置 | |
KR101212907B1 (ko) | 높이조절이 가능한 딥데크용 전기 배선 박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