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2179A -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2179A
CN104222179A CN201410503879.1A CN201410503879A CN104222179A CN 104222179 A CN104222179 A CN 104222179A CN 201410503879 A CN201410503879 A CN 201410503879A CN 104222179 A CN104222179 A CN 104222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lant insecticide
insecticide
weight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038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TIAN'E WUFU SEE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TIAN'E WUFU SEE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TIAN'E WUFU SEE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TIAN'E WUFU SEE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038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221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222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2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是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茶枯30~70份、苦楝树10~30份、蛇床子10~30份、百部20~40份和辣椒20~40份。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对果树上的蚜虫、红蜘蛛、食心虫和果蝇等多种害虫防治效果显著。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源农药,具防治效果好、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成本低廉和对环境友好的优点,且制备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大,值得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加工和应用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导致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且致使某些害虫迅速产生抗药性,若进一步加大了杀虫剂用量,从而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对人畜、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开发环境友好、对人类安全的生物农药日益受到各国的青睐。
植物源农药是将植物或植物的提取物加工制成的一类杀虫剂,属于生物农药的一个类别。植物源农药,由于其具备低毒,易降解,环境相容性好,对杀伤天敌,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点,使得植物源农药研究炙手可热。
茶粕,也叫茶麸、茶籽饼,是油茶籽经榨油后的渣饼,有效成分是皂角甙素,也是一种植物源农药。
苦楝树(Melia azedarach):又称Chinaberry,楝科植物中的著名品种,又称苦苓、金铃子、栴檀、森树等,该种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
蛇床子Cnidium monnieri(L.)Cuss.,正名为寸金草,别名野胡萝卜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有研究报道,蛇床子具有抗真菌作用和杀虫作用。
百部为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和对叶百部的根。直立百部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林下或竹林下。分布于华东及河南、湖北等地;蔓生百部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阳坡灌丛中或竹林上,分布于华东及陕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对叶百部多年生攀援草本,生于向阳的灌木林下、溪边、山谷和阴湿岩石上,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移栽2至3后采挖,于冬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春季萌芽前,挖出块根,除去细根、泥土,在沸水中浸烫,取出晒干或烘干。有研究报道,百部具有杀虫作用。
辣椒又名番椒、大椒,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状披针形,花白色。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引入我国后普遍栽培。果实青色,成熟后变成红色;一般都有辣味,主要供食用,也可以入药。
发明人在长期对害虫防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中草药组合提取物对害虫防治的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对防治果树上的蚜虫、红蜘蛛、食心虫和果蝇效果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源杀虫剂,针对果树上蚜虫、红蜘蛛在采用化学农药防治易产生抗药性的状况,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对于防治果树上的蚜虫、红蜘蛛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是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茶枯30~70份、苦楝树10~30份、蛇床子10~30份、百部20~40份和辣椒20~40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是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茶枯50~70份、苦楝树15~20份、蛇床子12~28份、百部30~40份和辣椒25~35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是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茶枯60份、苦楝树叶18份、蛇床子20份、百部35份和辣椒3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上述5种原料,干燥,粉碎,混合均匀;
(2)将混合料中加入5~10倍重量的95%乙醇浸泡1~2h,加热至60~80℃回流提取1~2h,过滤,收集提取液;滤渣再加入2~4倍重量的95%乙醇,加热至50~60℃超声提取2~3h,过滤,收集提取液,将两次提取所得提取液进行合并得到植物源杀虫剂乙醇初提液;
(3)将步骤(2)中所得初提液在60~65℃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全,将植物源杀虫剂的浓缩物放在常温下阴干,粉碎至60~200目,得植物源杀虫剂粉状物。
(4)将植物源杀虫剂粉状物:溶剂:表面活性剂按照重量比4:1:2混合,制得该植物源杀虫剂。
所述溶剂为水、甲醇、二甲苯、甲苯、苯乙酮、苯甲醇、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二醇、丙三醇和正辛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接枝共聚物、三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铵盐中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果树蚜虫、红蜘蛛、食心虫和果蝇等多种害虫的应用。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也可用于果树上其它害虫的防治。
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植物源农药,具防治效果好、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成本低廉和对环境友好的优点。
2、本发明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简单,市场前景大,值得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成分是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茶枯30份、苦楝树(叶部)10份、蛇床子10份、百部20份和辣椒2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上述5种原料,干燥,粉碎,混合均匀;
(2)将混合料中加入5倍重量的95%乙醇浸泡1h,加热至60℃回流提取1h,过滤,收集提取液;滤渣再加入2倍重量的95%乙醇,加热至50℃超声提取2h,过滤,收集提取液,将两次提取所得提取液进行合并得到植物源杀虫剂乙醇初提液;
(3)将步骤(2)中所得初提液在60℃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全,将植物源杀虫剂的浓缩物放在常温下阴干,粉碎至60目,得植物源杀虫剂粉状物。
(4)将植物源杀虫剂粉状物:溶剂:表面活性剂按照重量比4:1:2混合,制得该植物源杀虫剂。
本实施例溶剂为甲醇;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实施例2
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成分是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茶枯30份、苦楝树(叶部)30份、蛇床子30份、百部40份和辣椒4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上述5种原料,干燥,粉碎,混合均匀;
(2)将混合料中加入10倍重量的95%乙醇浸泡2h,加热至80℃回流提取2h,过滤,收集提取液;滤渣再加入4倍重量的95%乙醇,加热至60℃超声提取3h,过滤,收集提取液,将两次提取所得提取液进行合并得到植物源杀虫剂乙醇初提液;
(3)将步骤(2)中所得初提液在65℃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全,将植物源杀虫剂的浓缩物放在常温下阴干,粉碎至200目,得植物源杀虫剂粉状物。
(4)将植物源杀虫剂粉状物:溶剂:表面活性剂按照重量比4:1:2混合,制得该植物源杀虫剂。
本实施例中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质量比1:1。
实施例3
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成分是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茶枯50份、苦楝树(叶部)20份、蛇床子20份、百部30份和辣椒3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上述5种原料,干燥,粉碎,混合均匀;
(2)将混合料中加入8倍重量的95%乙醇浸泡1.5h,加热至70℃回流提取1.5h,过滤,收集提取液;滤渣再加入3倍重量的95%乙醇,加热至55℃超声提取2.5h,过滤,收集提取液,将两次提取所得提取液进行合并得到植物源杀虫剂乙醇初提液;
(3)将步骤(2)中所得初提液在63℃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全,将植物源杀虫剂的浓缩物放在常温下阴干,粉碎至120目,得植物源杀虫剂粉状物。
(4)将植物源杀虫剂粉状物:溶剂:表面活性剂按照重量比4:1:2混合,制得该植物源杀虫剂。
本实施例中溶剂为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重量比为1:2;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接枝共聚物重量比为1:2。
实施例4:植物源杀虫剂田间防治柑橘上蚜虫的药效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试验地:广西区某一柑橘果园,正值7月中旬,柑橘蚜虫爆发。
4.2供试药剂:实施例1~3中所得药剂。
4.3防治对象:柑橘蚜虫
4.4试验设计:分别作了4个处理,实施例1~3中药剂均稀释800倍,设空白对照(CK),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200m2,小区间留有保护行,保护行为3m。
4.5施药时间:分别在7月11日、7月14日和7月18日施药,用常规手动喷雾器进行施药,每亩地用水50kg,均匀喷雾。
4.6调查方法:每个处理调查10棵柑橘树,5点取样法,分别固定2棵,调查每棵上蚜虫的数量,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分别于施药后1、3、7天调查残虫量,共计调查4次,采用下列公式计算防治效果。
4.7结果与分析(见表1)
表1植物源杀虫剂田间防治柑橘上蚜虫的药效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在施药1、3天后的防效均大于80%,可见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可有效防治柑橘蚜虫,持效期可达7天左右,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的今天,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无疑是替代其它高毒化学农药用于防治果树蚜虫的最好选择。
实施例5:植物源杀虫剂田间防治柑橘红蜘蛛的药效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试验地:某一柑橘果园,正值8月初旬,柑橘红蜘蛛爆发。
5.2供试药剂:实施例1~3中所得药剂。
5.3防治对象:柑橘红蜘蛛
5.4试验设计:分别作了4个处理,实施例1~3中药剂均稀释1000倍,设空白对照(CK),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100m2,小区间留有保护行,保护行为2m。
5.5施药时间:分别在8月2日、7月5日和7月9日施药,用常规手动喷雾器进行施药,每亩地用水40kg,均匀喷雾。
5.6调查方法和使用计算公式同实施例1。
5.7结果与分析(见表2)
表2植物源杀虫剂田间防治柑橘上红蜘蛛的药效
由表2可知,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在施药1、3天后的防效均大于80%,7日后的防效也在70%以上,可见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可有效防治柑橘红蜘蛛,持效期可达7天,可替代其它化学农药用来防治果树上红蜘蛛,建议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在果树种植区进行推广使用。
实施例6:植物源杀虫剂田间防治李子蚜虫的药效
实验材料和方法
6.1试验地:某一李子园,正值6月初旬,李子蚜虫爆发。
6.2供试药剂:实施例1~3中所得药剂。
6.3防治对象:李子蚜虫
6.4试验设计:分别作了4个处理,实施例1~3中药剂均稀释1200倍,设空白对照(CK),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300m2,小区间留有保护行,保护行为2m。
6.5施药时间:分别在6月3日、6月6日和6月10日施药,用常规手动喷雾器进行施药,每亩地用水50kg,均匀喷雾。
6.6调查方法和使用计算公式同实施例1。
6.7结果与分析(见表3)
表3植物源杀虫剂田间防治李子蚜虫的药效
由表3可知,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防治李子蚜虫在施药1、3天后的防效均大于80%,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防治李子蚜虫效果显著,且持效期可达7天左右,本产品可作为替代其它化学农药用来防治李子蚜虫。
实施例7:植物源杀虫剂田间防治葡萄果蝇的药效
实验材料和方法
7.1试验地:广西区某一葡萄园,面积50hm2,种植品种为巨丰,树龄5年,行距3m×3m。
7.2供试药剂:实施例1~3中所得药剂。
7.3防治对象:果蝇
7.4试验设计:分别作了4个处理,实施例1~3中药剂均稀释800倍,设空白对照(CK),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200m2,小区间留有保护行,保护行为3m。
7.5施药时间:分别在7月15日施药1次,于8月1日重新施药1次,用常规手动喷雾器进行施药,每亩地用水30kg,均匀喷雾。
7.6调查方法:于8月8日和8月14日调查防治效果,方法是5点取样法,每个点选择200m2,每个点随机抽取5株,从每株上面采摘400颗葡萄果实,即每个点采摘2000颗葡萄果实,共计采摘10000颗葡萄果实,调查虫果数。空白对照同期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计算出虫果率及防效。计算公式为:
虫果率(%)=(果蝇为害果数/调查果实总数)×100%
防效(%)=[(空白对照区虫果率-防治区虫果率)/空白对照区虫果率]×100%。
7.7结果与分析(见表4)
表4植物源杀虫剂田间防治葡萄上果蝇的药效
由表4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得的植物源杀虫剂在在第1次调查和第2次调查时,虫果率平均值分别为0.87%、1.30%和1.11%;3个植物源杀虫剂对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8.4%、97.7%和98.0%,防效均在95%以上,可见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可有效防治葡萄果蝇,持效期可达7天左右。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7)

1.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是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茶枯30~70份、苦楝树叶10~30份、蛇床子10~30份、百部20~40份和辣椒20~4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是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茶枯50~70份、苦楝树15~20份、蛇床子12~28份、百部30~40份和辣椒25~3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是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原料组成:茶枯60份、苦楝树18份、蛇床子20份、百部35份和辣椒30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上述5种原料,干燥,粉碎,混合均匀;
(2)将混合料中加入5~10倍重量的95%乙醇浸泡1~2h,加热至60~80℃回流提取1~2h,过滤,收集提取液;滤渣再加入2~4倍重量的95%乙醇,加热至50~60℃超声提取2~3h,过滤,收集提取液,将两次提取所得提取液进行合并得到植物源杀虫剂乙醇初提液;
(3)将步骤(2)中所得初提液在60~65℃减压浓缩至溶剂挥发完全,将植物源杀虫剂的浓缩物放在常温下阴干,粉碎至60~200目,得植物源杀虫剂粉状物。
(4)将植物源杀虫剂粉状物:溶剂:表面活性剂按照重量比4:1:2混合,制得该植物源杀虫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水、甲醇、二甲苯、甲苯、苯乙酮、苯甲醇、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乙二醇、丙三醇和正辛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接枝共聚物、三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铵盐中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果树蚜虫、红蜘蛛、食心虫和果蝇中的应用。
CN201410503879.1A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Pending CN1042221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03879.1A CN104222179A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03879.1A CN104222179A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2179A true CN104222179A (zh) 2014-12-24

Family

ID=52211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03879.1A Pending CN104222179A (zh) 2014-09-26 2014-09-26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22179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5354A (zh) * 2015-03-24 2015-06-17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CN104970053A (zh) * 2015-04-14 2015-10-14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毛竹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67053A (zh) * 2016-04-13 2016-07-20 储志强 一种改进的无公害农药
CN106234460A (zh) * 2016-07-15 2016-12-21 广西顺帆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7872A (zh) * 2016-11-29 2017-04-26 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高效的红蜘蛛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3960A (zh) * 2017-03-30 2017-07-25 袁长吉 百部辣椒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2865A (zh) * 2017-05-22 2017-07-28 江西乔盛茶皂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茶枯提取液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07014A (zh) * 2017-07-17 2017-11-03 铜仁市万山区大坪乡瓮岩村俊峰精果有限公司 一种苹果树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2288A (zh) * 2017-06-26 2017-12-05 浦江县昂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高效杀虫剂
CN107439321A (zh) * 2017-09-12 2017-12-08 贵州省岑巩县运江农林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种植方法
CN107821472A (zh) * 2017-12-05 2018-03-23 登封市绿奥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黄瓜的植物源杀虫剂
CN108353948A (zh) * 2018-03-01 2018-08-03 合肥百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果种植用的果蝇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3933A (zh) * 2018-03-30 2018-10-12 来安县金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桃小食心虫专用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5430A (zh) * 2017-08-01 2019-02-12 金伟明 一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92350A (zh) * 2019-03-04 2019-06-18 宁波市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 一种植物源的农药组合物
CN113951283A (zh) * 2021-09-17 2022-01-21 毛升明 一种发酵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56A (zh) * 1990-08-27 1992-03-11 周长钧 中草药农药
CN1493195A (zh) * 2003-09-12 2004-05-05 李瑞金 一种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1156607A (zh) * 2007-11-20 2008-04-09 史建生 一种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56A (zh) * 1990-08-27 1992-03-11 周长钧 中草药农药
CN1493195A (zh) * 2003-09-12 2004-05-05 李瑞金 一种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N101156607A (zh) * 2007-11-20 2008-04-09 史建生 一种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晓萱: "《新农药科学使用手册》", 31 January 2000, article "茶枯", pages: 200 *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5354B (zh) * 2015-03-24 2017-09-29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CN104705354A (zh) * 2015-03-24 2015-06-17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一种园林用植物源杀虫剂
CN104970053A (zh) * 2015-04-14 2015-10-14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毛竹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70053B (zh) * 2015-04-14 2018-05-01 安徽农业大学 一种毛竹提取物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67053A (zh) * 2016-04-13 2016-07-20 储志强 一种改进的无公害农药
CN106234460A (zh) * 2016-07-15 2016-12-21 广西顺帆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7872A (zh) * 2016-11-29 2017-04-26 青岛海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高效的红蜘蛛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73960A (zh) * 2017-03-30 2017-07-25 袁长吉 百部辣椒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2865A (zh) * 2017-05-22 2017-07-28 江西乔盛茶皂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茶枯提取液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2865B (zh) * 2017-05-22 2019-05-24 江西乔盛茶皂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茶枯提取液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2288A (zh) * 2017-06-26 2017-12-05 浦江县昂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高效杀虫剂
CN107307014A (zh) * 2017-07-17 2017-11-03 铜仁市万山区大坪乡瓮岩村俊峰精果有限公司 一种苹果树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5430A (zh) * 2017-08-01 2019-02-12 金伟明 一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9321A (zh) * 2017-09-12 2017-12-08 贵州省岑巩县运江农林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油茶种植方法
CN107821472A (zh) * 2017-12-05 2018-03-23 登封市绿奥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黄瓜的植物源杀虫剂
CN108353948A (zh) * 2018-03-01 2018-08-03 合肥百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果种植用的果蝇诱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3933A (zh) * 2018-03-30 2018-10-12 来安县金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桃小食心虫专用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92350A (zh) * 2019-03-04 2019-06-18 宁波市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 一种植物源的农药组合物
CN113951283A (zh) * 2021-09-17 2022-01-21 毛升明 一种发酵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2179A (zh)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CN104604608B (zh) 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
CN105638767B (zh) 一种高效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6660B (zh) 一种用于防治甘蔗害虫的环保型颗粒剂
CN103535389B (zh) 植物源果树杀虫剂
CN103518784B (zh) 茉莉花杀虫剂
CN103609618A (zh) 茶叶无公害杀虫剂
CN104430604A (zh) 一种氧化苦参碱乳油杀虫剂
CN104522088A (zh)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
CN104336085B (zh) 黄帚橐吾提取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KR20110007548A (ko) 나방방제 활성을 나타내는 고삼뿌리 추출물의 제조방법과 이 추출물을 이용한 나방방제제 조성물 및 방제방법
CN107646893A (zh) 一种植物花卉用植物源高效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0366A (zh) 一种绿色环保杀虫剂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6168A (zh) 一种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生物农药及制备方法
CN106973960A (zh) 百部辣椒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8974A (zh) 苦参碱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26116B (zh) 一种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Oparaeke Studies on insecticidal potential of extracts of Gmelina arborea products for control of field pests of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L.) Walp: the pod borer, Maruca vitrata and the coreid bug, Clavigralla tomentosicollis
CN106305861A (zh) 用于茄子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57025B (zh) 一种广谱驱杀虫植物及农药制品
CN102669190B (zh) 一种园林植物专用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配制方法和用途
CN104351283A (zh) 一种防治稻飞虱的药物
CN104996484B (zh) 花椒叶提取物及其在制备生物农药中的应用
CN104082347A (zh) 一种具有杀虫作用的植物提取物
CN103766418A (zh) 新型复合生物有机农药的研发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