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2008B -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2008B
CN104222008B CN201310254244.8A CN201310254244A CN104222008B CN 104222008 B CN104222008 B CN 104222008B CN 201310254244 A CN201310254244 A CN 201310254244A CN 104222008 B CN104222008 B CN 104222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p fly
fly
wasp
collection
host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542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2008A (zh
Inventor
王伯明
董杰
姜晓环
吕佳乐
乔岩
王伟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UBONONG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UBONONG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UBONONG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UBONONG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542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22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22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2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2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2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其特征是先利用寄主植物饲养蚜虫,再利用所饲养的蚜虫饲养食蚜蝇的方法。本发明不仅提供了蚜虫的饲养方法、食蚜蝇的饲养方法,而且还提供了收集食蚜蝇的方法和包装食蚜蝇的方法,以及种植基质的处理和重新利用方法。本发明首次为食蚜蝇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完整的生产工艺,能够为蚜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大量的天敌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属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蚜虫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食蚜蝇是防治蚜虫的重要天敌。我国商业化防治蚜虫的天敌品种有瓢虫、草蛉、小花蝽等,然而食蚜蝇至今尚未实现商业化生产。
尽管现有的饲养方法能够实现食蚜蝇的饲养,但不仅仍处于小规模饲养阶段,而且相关其大量生产流程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其特征是先利用寄主植物饲养蚜虫,再利用所饲养的蚜虫饲养食蚜蝇的方法,所述食蚜蝇是指捕食性食蚜蝇,具体关键操作步骤为:
1)蚜虫的饲养:在寄主植物展开第一对真叶的0.5天-15天内,将带有蚜虫种源的叶片或植株茎和叶片的组合物一起接种到新寄主植物上,接种上的蚜虫为蚜虫的各虫态,所述叶片不剪成小块或很少剪成小块,其中新寄主植物叶片宽度至少在1cm以上,平均每株寄主植物接入的蚜虫量大于5头,优选30头以上,在接种后的0.1天-10天内移走用于新寄主植物接种用的植株茎和叶片,其中对寄主植物的顶芽处理是不剪或少剪,若剪优选只剪1-2次。
2)食蚜蝇的接种:按食蚜蝇与蚜虫1∶5-1∶100的比例接入食蚜蝇,3天内将寄主植物及其种植容器转移到食蚜蝇饲养室;若连续饲养食蚜蝇,则需要连续将带有蚜虫的新寄主植物转移到食蚜蝇接种室。所述种植器具是指用于种植寄主植物的盆、盘、容器等,这些器具内填装有种植基质,寄主植物生长在这些种植基质内。
3)食蚜蝇的饲养与收集:在饲养室内食蚜蝇饲养到蛹期后期,用剪刀剪下寄主植物,将植株茎、枝和叶一起放入收集装置中,也可单独剪取寄主植物的叶片或枝叶放入收集装置中,然后尽快密封收集装置,再将收集装置放在合适的空间内,固定放好后即可用于食蚜蝇成虫的收集,收集操作是每周检查、收集1次以上,优选每天检查、收集1次以上,直至收集管收集不到食蚜蝇为止,收集管是长度在1m以内、用于收集食蚜蝇的容器,确保收集不到食蚜蝇后即可清理收集装置内的植株茎、枝或叶。
所述收集装置是指用于收集食蚜蝇的器具,收集装置可由两部分组成也可由三部分组成,优选收集装置由三部分组成,若收集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则包括收集容器和收集管两部分,收集食蚜蝇时,收集管直接与收集容器相连,食蚜蝇是从收集容器内直接爬到收集管内;若收集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则包括收集容器、装在收集容器上的收集导管和收集管三部分,收集食蚜蝇时,收集管直接与收集导管相连,食蚜蝇是从收集容器内先爬到收集导管内再爬到收集管内。
所述收集容器是指用于装填食蚜蝇及植株茎、枝或叶的部分,收集容器具有0.001m3-1m3的容积,收集容器的制造材料必须含有纱网、纱布、布、防虫网、纸或其它能透气又能有效阻止食蚜蝇逃逸的材料,所述纱网、纱布、布、防虫网、纸或其它能透气又能有效阻止食蚜蝇逃逸的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收集容器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够尽量保证食蚜蝇除爬到或飞到收集管内以外无法从其它地方飞出或爬出,收集容器还具有容易打开和封住的开口,打开开口即可填装食蚜蝇及植株茎、枝或叶,封住开口即可密封收集容器。
所述收集装置放在合适的空间是指计划用于食蚜蝇收集的空间,要求该空间在食蚜蝇收集时有光无光均可,但在固定收集装置、检查更换收集管、清理收集装置内的植株茎、枝或叶时需要有光。
所述收集导管是指装在收集容器上用于食蚜蝇飞出或爬出的通道,食蚜蝇可以从收集导管装在收集容器上的那一头飞出或爬出收集容器,再从收集导管与收集管连在一起的那一头飞进或爬进收集管,收集容器上的收集导管数为1个或多个,收集导管的长度在1m以内。
4)食蚜蝇的包装方法:利用收集装置收集到食蚜蝇后,按包装标准将食蚜蝇成虫放入带有蛭石、木屑、麦壳或谷壳的包装瓶内,然后快速盖紧瓶盖,包装瓶瓶身和瓶盖能够完全密封、能够有效阻止食蚜蝇逃逸,食蚜蝇包装完后即可应用或继续冷藏,所述包装瓶瓶盖带有透气孔,透气孔大小、形状不固定,但透气孔需被纸或纱网、纱布、布封住,优选透气孔被纸封住。所述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蛭石、木屑、麦壳或谷壳是指食蚜蝇的包装介质,各种包装介质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及以上混合使用。
5)种植基质的处理及重新利用:先从食蚜蝇饲养室内移出使用过的种植基质,放置0.1天以上,种植基质待达到一定干度后直接过筛或用粉碎机打碎后继续使用,其中若过筛则筛网大小为0.1cm-10cm,筛网能允许种植基质通过又能防止寄主植物根、茎、叶或其它杂物通过,寄主植物的根茎叶可在粉碎机内打碎后继续使用或不再使用,过筛后或打碎后留下的种植基质可直接利用或与新种植基质混合使用或添加其它有利于寄主植物生长的成分,但在利用这些使用过的种植基质前最好经过冷冻、高温灭虫灭菌或暴晒处理,以确保种植基质内没有食蚜蝇、蚜虫或其它虫类、致病菌等。
本发明不仅提供了蚜虫的饲养方法、食蚜蝇的饲养方法,而且还提供了收集食蚜蝇的方法和包装食蚜蝇的方法,以及种植基质的处理和重新利用方法。本发明首次为食蚜蝇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完整的生产工艺,能够为蚜虫的生物防治提供大量的天敌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方法仅是对权利要求和发明内容的实施方式举例,不代表对本权利要求和发明内容的限制。
实施例1蚜虫的饲养:在寄主植物展开第一对真叶的0.5天-15天内,将带有蚜虫种源的叶片或植株茎和叶片的组合物一起接种到新寄主植物上,接种上的蚜虫为蚜虫的各虫态,所述叶片不剪成小块或很少剪成小块,其中新寄主植物叶片宽度至少在1cm以上,平均每株寄主植物接入的蚜虫量大于5头,优选30头以上,在接种后的0.1天-10天内移走用于新寄主植物接种用的植株茎和叶片,其中对寄主植物的顶芽处理是不剪或少剪,若剪优选只剪1-2次。
实施例2食蚜蝇的接种:按食蚜蝇与蚜虫1∶5-1∶100的比例接入食蚜蝇,3天内将寄主植物及其种植容器转移到食蚜蝇饲养室;若连续饲养食蚜蝇,则需要连续将带有蚜虫的新寄主植物转移到食蚜蝇接种室。所述种植器具是指用于种植寄主植物的盆、盘、容器等,这些器具内填装有种植基质,寄主植物生长在这些种植基质内。
实施例3食蚜蝇的饲养与收集:在饲养室内食蚜蝇饲养到蛹期后期,用剪刀剪下寄主植物,将植株茎、枝和叶一起放入收集装置中,也可单独剪取寄主植物的叶片或枝叶放入收集装置中,然后尽快密封收集装置,再将收集装置放在合适的空间内,固定放好后即可用于食蚜蝇成虫的收集,收集操作是每周检查、收集1次以上,优选每天检查、收集1次以上,直至收集管收集不到食蚜蝇为止,收集管是长度在1m以内、用于收集食蚜蝇的容器,确保收集不到食蚜蝇后即可清理收集装置内的植株茎、枝或叶。
所述收集装置是指用于收集食蚜蝇的器具,收集装置可由两部分组成也可由三部分组成,优选收集装置由三部分组成,若收集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则包括收集容器和收集管两部分,收集食蚜蝇时,收集管直接与收集容器相连,食蚜蝇是从收集容器内直接爬到收集管内;若收集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则包括收集容器、装在收集容器上的收集导管和收集管三部分,收集食蚜蝇时,收集管直接与收集导管相连,食蚜蝇是从收集容器内先爬到收集导管内再爬到收集管内。
所述收集容器是指用于装填食蚜蝇及植株茎、枝或叶的部分,收集容器具有0.001m3-1m3的容积,收集容器的制造材料必须含有纱网、纱布、布、防虫网、纸或其它能透气又能有效阻止食蚜蝇逃逸的材料,所述纱网、纱布、布、防虫网、纸或其它能透气又能有效阻止食蚜蝇逃逸的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收集容器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够尽量保证食蚜蝇除爬到或飞到收集管内以外无法从其它地方飞出或爬出,收集容器还具有容易打开和封住的开口,打开开口即可填装食蚜蝇及植株茎、枝或叶,封住开口即可密封收集容器。
所述收集装置放在合适的空间是指计划用于食蚜蝇收集的空间,要求该空间在食蚜蝇收集时有光无光均可,但在固定收集装置、检查更换收集管、清理收集装置内的植株茎、枝或叶时需要有光。
所述收集导管是指装在收集容器上用于食蚜蝇飞出或爬出的通道,食蚜蝇可以从收集导管装在收集容器上的那一头飞出或爬出收集容器,再从收集导管与收集管连在一起的那一头飞进或爬进收集管,收集容器上的收集导管数为1个或多个,收集导管的长度在1m以内。
实施例4食蚜蝇的包装方法:利用收集装置收集到食蚜蝇后,按包装标准将食蚜蝇成虫放入带有蛭石、木屑、麦壳或谷壳的包装瓶内,然后快速盖紧瓶盖,包装瓶瓶身和瓶盖能够完全密封、能够有效阻止食蚜蝇逃逸,食蚜蝇包装完后即可应用或继续冷藏,所述包装瓶瓶盖带有透气孔,透气孔大小、形状不固定,但透气孔需被纸或纱网、纱布、布封住,优选透气孔被纸封住。所述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蛭石、木屑、麦壳或谷壳是指食蚜蝇的包装介质,各种包装介质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及以上混合使用。
实施例5种植基质的处理及重新利用:先从食蚜蝇饲养室内移出使用过的种植基质,放置0.1天以上,种植基质待达到一定干度后直接过筛或用粉碎机打碎后继续使用,其中若过筛则筛网大小为0.1cm-10cm,筛网能允许种植基质通过又能防止寄主植物根、茎、叶或其它杂物通过,寄主植物的根茎叶可在粉碎机内打碎后继续使用或不再使用,过筛后或打碎后留下的种植基质可直接利用或与新种植基质混合使用或添加其它有利于寄主植物生长的成分,但在利用这些使用过的种植基质前最好经过冷冻、高温灭虫灭菌或暴晒处理,以确保种植基质内没有食蚜蝇、蚜虫或其它虫类、致病菌等。

Claims (7)

1.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其特征是先利用寄主植物饲养蚜虫,再利用所饲养的蚜虫饲养食蚜蝇的方法,所述食蚜蝇是指捕食性食蚜蝇,具体关键操作步骤为:
1)蚜虫的饲养:在寄主植物展开第一对真叶的0.5天-15天内,将带有蚜虫种源的叶片或植株茎和叶片的组合物一起接种到寄主植物上,接种上的蚜虫为蚜虫的各虫态,所述叶片不剪成小块或很少剪成小块,其中寄主植物叶片宽度在1cm以上,平均每株寄主植物接入的蚜虫量大于5头,在接种后的0.1天-10天内移走用于寄主植物接种用的叶片或植株茎和叶片的组合物,其中对寄主植物的顶芽处理是不剪或少剪;
2)食蚜蝇的接种:按食蚜蝇与蚜虫1∶5-1∶100的比例接入食蚜蝇,3天内将寄主植物及其种植器具转移到食蚜蝇饲养室;若连续饲养食蚜蝇,则需要连续将带有蚜虫的寄主植物转移到食蚜蝇接种室;
3)食蚜蝇的饲养与收集:在饲养室内食蚜蝇饲养到蛹期后期,用剪刀剪下寄主植物,将植株茎、枝和叶一起放入收集装置中,也可单独剪取寄主植物的叶片或枝叶放入收集装置中,然后尽快密封收集装置,再将收集装置放在合适的空间内,固定放好后即可用于食蚜蝇成虫的收集,收集操作是每周检查、收集1次以上,直至收集管收集不到食蚜蝇为止,收集管是长度在1m以内、用于收集食蚜蝇的容器,确保收集不到食蚜蝇后即可清理收集装置内的植株茎、枝或叶;
4)食蚜蝇的包装方法:利用收集装置收集到食蚜蝇后,按包装标准将食蚜蝇成虫放入带有蛭石、木屑、麦壳或谷壳的包装瓶内,然后快速盖紧瓶盖,包装瓶瓶身和瓶盖能够完全密封、能够有效阻止食蚜蝇逃逸,食蚜蝇包装完后即可应用或继续冷藏,所述包装瓶瓶盖带有透气孔,透气孔大小、形状不固定,但透气孔需被纸或纱网、布封住;
5)种植基质的处理及重新利用:先从食蚜蝇饲养室内移出使用过的种植基质,放置0.1天以上,种植基质待达到一定干度后直接过筛或用粉碎机打碎后继续使用,其中若过筛则筛网网孔边长大小为0.1cm-10cm,筛网能允许种植基质通过又能防止寄主植物根、茎、叶或其它杂物通过,寄主植物的根茎叶可在粉碎机内打碎后继续使用或不再使用,过筛后或打碎后留下的种植基质可直接利用或与新种植基质混合使用或添加其它有利于寄主植物生长的成分,但在利用这些使用过的种植基质前要经过冷冻、高温灭虫灭菌或暴晒处理,以确保种植基质内没有食蚜蝇、蚜虫或其它虫类、致病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种植器具是指用于种植寄主植物的容器,这些器具内填装有种植基质,寄主植物生长在这些种植基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收集装置是指用于收集食蚜蝇的器具,收集装置可由两部分组成也可由三部分组成,若收集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则包括收集容器和收集管两部分,收集食蚜蝇时,收集管直接与收集容器相连,食蚜蝇是从收集容器内直接爬到收集管内;若收集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则包括收集容器、装在收集容器上的收集导管和收集管三部分,收集食蚜蝇时,收集管直接与收集导管相连,食蚜蝇是从收集容器内先爬到收集导管内再爬到收集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收集装置放在合适的空间是指计划用于食蚜蝇收集的空间,要求该空间在食蚜蝇收集时有光无光均可,但在固定收集装置、检查更换收集管、清理收集装置内的植株茎、枝或叶时需要有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蛭石、木屑、麦壳或谷壳是指食蚜蝇的包装介质,各种包装介质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收集容器是指用于装填食蚜蝇及植株茎、枝或叶的部分,收集容器具有0.001m3-1m3的容积,收集容器的制造材料必须含有纱网、布、防虫网、纸或其它能透气又能有效阻止食蚜蝇逃逸的材料,所述纱网、布、防虫网、纸或其它能透气又能有效阻止食蚜蝇逃逸的材料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收集容器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够尽量保证食蚜蝇除爬到或飞到收集管内以外无法从其它地方飞出或爬出,收集容器还具有容易打开和封住的开口,打开开口即可填装食蚜蝇及植株茎、枝或叶,封住开口即可密封收集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收集导管是指装在收集容器上用于食蚜蝇飞出或爬出的通道,食蚜蝇可以从收集导管装在收集容器上的那一头飞出或爬出收集容器,再从收集导管与收集管连在一起的那一头飞进或爬进收集管,收集容器上的收集导管数为1个或多个,收集导管的长度在1m以内。
CN201310254244.8A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 Active CN104222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54244.8A CN104222008B (zh)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54244.8A CN104222008B (zh)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2008A CN104222008A (zh) 2014-12-24
CN104222008B true CN104222008B (zh) 2016-06-01

Family

ID=52211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54244.8A Active CN104222008B (zh) 2013-06-21 2013-06-21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220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8734B (zh) * 2015-05-19 2017-05-24 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 捕食性秽蝇幼虫室内饲养的方法
CN105309393A (zh) * 2015-12-01 2016-02-10 贵州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小花蝽的新型生态系统饲养方法
CN106305227A (zh) * 2016-08-23 2017-01-11 高啟荣 育殖食蚜蝇防治蚜虫法
CN106797919A (zh) * 2017-03-08 2017-06-0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一种中小型昆虫的饲养方法
CN110235860B (zh) * 2019-06-13 2020-10-16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大灰食蚜蝇的规模化饲养方法
CN115349580B (zh) * 2022-09-08 2024-01-09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灰带管蚜蝇的饲养基质和人工饲养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4645A (zh) * 2000-11-29 2001-07-2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利用苜蓿带控制棉蚜的新方法
CN1502240A (zh) * 2002-11-21 2004-06-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抗蚜威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2231A (zh) * 2011-01-19 2011-09-07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烟蚜越冬保种繁育方法
CN102812933A (zh) * 2012-09-11 2012-12-12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4178A1 (fr) * 2007-09-14 2009-03-19 Faculté Universitaire des Sciences Agronomiques de Gembloux Procede de traitement par lutte biologique
KR101763343B1 (ko) * 2010-02-10 2017-08-01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체세포 또는 줄기세포의 핵 이식을 이용한 복제개의 생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4645A (zh) * 2000-11-29 2001-07-2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一种利用苜蓿带控制棉蚜的新方法
CN1502240A (zh) * 2002-11-21 2004-06-0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抗蚜威微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2231A (zh) * 2011-01-19 2011-09-07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烟蚜越冬保种繁育方法
CN102812933A (zh) * 2012-09-11 2012-12-12 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 烟蚜茧蜂越冬保种繁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具有年龄结构的食蚜蝇_蚜虫捕食模型;霍丽慧等;《生态学报》;20101023;第30卷(第20期);第5702-5708页 *
用不同蚜虫饲养对大灰食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董坤等;《昆虫天敌》;20031225;第25卷(第4期);第165-168页 *
黑带食蚜蝇成虫室内的饲养方法;董坤等;《昆虫知识》;20040326;第41卷(第2期);第157-16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2008A (zh) 2014-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22008B (zh)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食蚜蝇的方法
CN104222006B (zh)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小花蝽的方法
CN104222011B (zh) 一种生产捕食螨的新方法
CN102388843B (zh) 一种室内饲养鳞翅目昆虫幼虫的方法
CN204047706U (zh) 采集稻飞虱的装置
CN104429861A (zh) 一种家庭雾培生产马铃薯的营养液和方法
CN102986450A (zh) 一种金针菇的地沟栽培技术
CN105532218A (zh) 一种白芨的种植技术
KR101321802B1 (ko) 유기농 묘삼의 하우스 재배 방법
CN104222010B (zh)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捕食性盲蝽的方法
CN104222009B (zh)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瓢虫、草蛉的方法
CN104222013B (zh) 一种大量生产智利小植绥螨的方法
KR101352398B1 (ko) 화분매개용 곤충 사육장치
CN104222012B (zh) 一种利用叶螨大量生产捕食螨的方法
CN202232599U (zh) 一种室内饲养鳞翅目昆虫幼虫的装置
CN104222019B (zh)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叶螨天敌的方法
Bharathi et al. Vegetable nursery and tomato seedling management guide for south and central India
CN104782575B (zh) 一种烟蓟马的采集及饲养方法
JP2001197830A (ja) サンショウ挿し木による木の芽を有する樹体の周年栽培方法
CN203233912U (zh) 蓟马试虫采集分装专用器
CN103238470B (zh) 用于诱导兰科植物内生真菌的方法
CN104222007B (zh) 一种人工大量生产寄生蜂的方法
CN104222065B (zh) 捕食螨的收集方法
CN103621495A (zh) 一种甜叶菊叶片脱水干燥方法
CN107372635B (zh) 黄花蒿烟草秸秆混合烟雾熏蒸毒杀根结线虫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Boming

Inventor after: Dong Jie

Inventor after: Jiang Xiaohuan

Inventor after: Lv Jiale

Inventor after: Qiao Yan

Inventor after: Wang Weiq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Bom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2

Address after: 100080 No. 9 West Fourth R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1703

Applicant after: SHOUBONONG (BEIJ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Beijing Old Summer Palace We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No. 2

Applicant before: Wang Bomin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Du Wenxiao

Inventor after: Dong Jie

Inventor after: Jiang Xiaohuan

Inventor after: Lv Jiale

Inventor after: Qiao Yan

Inventor after: Wang Weiqing

Inventor after: Wang Bom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Boming

Inventor before: Dong Jie

Inventor before: Jiang Xiaohuan

Inventor before: Lv Jiale

Inventor before: Qiao Yan

Inventor before: Wang We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