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21433A - 通信设备搜索方法、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搜索程序以及自组织网络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设备搜索方法、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搜索程序以及自组织网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21433A
CN104221433A CN201380011475.4A CN201380011475A CN104221433A CN 104221433 A CN104221433 A CN 104221433A CN 201380011475 A CN201380011475 A CN 201380011475A CN 104221433 A CN104221433 A CN 1042214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ons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destination
searching request
se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114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21433B (zh
Inventor
白川贵浩
玉井宏明
池田谕
川角浩亮
安冈充昭
町田昌弘
黑泽怜志
松原茂正
城仓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214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14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214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214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reactiv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对构成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自组织网络的通信设备进行搜索的通信设备搜索方法中,搜索通信设备的搜索源的便携终端(1)将以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作为目的地的搜索请求以不等待针对该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方式通过多个信道来发送,搜索源的便携终端(1)的邻接的通信设备(21)在从搜索目的地接收到针对通过发送的处理而发送的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保持接收到的响应,搜索源的便携终端(1)通过多个信道,向邻接的通信设备(21)询问是否从搜索目的地接收到针对发送的搜索请求的响应,因此在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响应式方式的自组织网络中,能够缩短与对方目的地的通信设备相关的搜索时间。

Description

通信设备搜索方法、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搜索程序以及自组织网络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搜索方法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用有如下自组织网络,即,从发送源的无线通信设备到目的地的无线通信设备在一个或者多个无线通信设备进行中继并通过多跳来进行信息的传输的自组织网络。在这样的自组织网络中,通过改变频率而能够通过多个逻辑通信信道进行通信,但是只能同时通过一个信道进行通信。即,多个无线通信设备分别通过多个信道中的一个信道进行通信。
在这种无线通信设备与不清楚通过多个信道中的哪个信道进行通信的对方设备进行通信的情况下,需要确定对方设备正在使用哪个信道。
当为作为路由协议的一种的主动式方式的情况下,在各无线通信设备中,实现构筑网络内的全部的设备的路径。因此,发送源的无线通信设备向各信道中的邻接设备询问对方设备是否正在使用该信道,来缩短搜索对方设备正在使用的信道的时间。
另一方面,在为作为路由协议的一种的响应式方式的情况下,在各无线通信设备中,未事先构筑网络内的装置的路径。因此,发送源的无线通信设备在进行通信时,对通过各信道进行通信的对方设备尝试发送路径请求(RREQ:Route Request)。然后,发送源的无线通信设备判定有无响应,从而确定对方设备正在使用的信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668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以往的响应式方式的自组织网络中,存在针对与对方设备相关的搜索耗费时间这样的问题。
这里,针对以往的响应式方式,一边参照图13一边进行说明。图13是说明以往的响应式方式的图。如图13所示,发送源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源节点)依次通过各信道(CH)对目的节点尝试发送路径请求(RREQ)。这里,发送源节点通过CH1对目的节点(例如节点Z)尝试发送RREQ。然后,发送源节点等待响应,确认没有响应后移至下一个信道。接着,发送源节点通过CH2对目的节点尝试发送RREQ。然后,发送源节点等待响应,确认没有响应后移至下一个信道。发送源节点通过各信道,反复与RREQ确认有无响应。然后,发送源节点通过CHN接收到来自节点Z的响应(RREP:Route Reply:路由响应),从而确定目的节点正在使用的信道是CHN。这样,发送源节点按照每个信道依次等待有无对路径请求的响应的判断,因此针对与目的节点相关的搜索耗费时间。
此外,进一步使用图14对与对方设备相关的搜索耗费时间的问题进行说明。图14是对与对方设备相关的搜索耗费时间的问题进行说明的图。如图14所示,X坐标表示时间,Y坐标表示信道。发送源节点通过CH1发送RREQ,并等待响应。由于在CH1中没有响应,所以之后发送源节点通过CH2发送RREQ,并等待响应。由于在CH2中也没有响应,所以发送源节点依次改变信道,通过改变后的信道发送RREQ,并等待响应。然后,发送源节点在通过CHN发送了RREQ时,接收到响应。即,发送源节点通过CHN,针对与作为目的节点的对方设备相关的搜索成功。这样,发送源节点等待信道个数为N个的响应,使针对与目的节点相关的搜索耗费时间。
另外,如图13和图14所示,未必得到对目的节点成功的搜索结果。例如,在多跳的个数有限制,或者在发送源节点存在之处有通信限制的情况下,即使等待信道个数的响应,也未必得到对目的节点成功的搜索结果。因此,在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响应式方式的自组织网络中,希望早期地得到与目的节点相关的搜索结果。
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响应式方式的自组织网络中,缩短与对方目的地的通信设备相关的搜索时间。
公开的通信设备搜索方法是搜索构成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自组织网络的通信设备的方法。而且,在通信设备搜索方法中,搜索通信设备的搜索源的通信设备通过多个信道发送以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为目的地的搜索请求。然后,上述搜索源的通信设备的邻接的通信设备在针对通过上述发送的处理而发送的搜索请求,从上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响应的情况下,保持接收到的响应。然后,上述搜索源的通信设备通过多个信道,向邻接的通信设备询问是否从上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针对通过上述发送的处理而发送的搜索请求的响应。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通信设备搜索方法的一个方式,在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响应式方式的自组织网络中,实现能够缩短与对方目的地的通信设备相关的搜索时间这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自组织网络系统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路径请求包的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3是表示响应包的格式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发送源节点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中继节点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目的地节点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自组织网络的具体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路径请求的数据流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响应询问的数据流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设备搜索处理的时间与信道的关系的图(1)。
图11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设备搜索处理的时间与信道的关系的图(2)。
图12是表示执行通信设备搜索程序的计算机的图。
图13是说明以往的响应式方式的图。
图14是说明针对与对方设备相关的搜索耗费时间的问题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申请所公开的通信设备搜索方法、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搜索程序以及自组织网络系统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实施例中,在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响应式方式的自组织网络中,对能够移动的便携终端搜索通信设备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通过该实施例来限定该发明。
【实施例】
[实施例所涉及的自组织网络系统的构成]
对实施例所涉及的自组织网络系统9的构成的一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自组织网络系统的构成的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自组织网络系统9具有能够通过相同的信道相互进行通信的便携终端1和多个通信设备2。另外,信道存在多个,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频带。另外,为了说明方便,将中继节点设为通信设备21,目的地节点设为通信设备2N来对通信设备2进行说明。
自组织网络系统9在从便携终端1(发送目的地节点)向通信设备2N(目的地节点)发送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多跳,从便携终端1到目的地的通信设备2N进行数据的传输。即,便携终端1在邻接的通信设备21进行中继,向目的地的通信设备2N发送数据。
[便携终端1的构成]
便携终端1以不等待针对将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作为目的地的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方式通过多个信道而发送该搜索请求。此外,便携终端1在发送了搜索请求后,通过多个信道向邻接的通信设备询问是否接收到来自搜索目的地的响应。另外,便携终端1对应于例如手持终端,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便携电话、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能够便携的个人计算机。
便携终端1具有控制部10和存储部30。控制部10例如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集成电路,或者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MPU(Micro ProcessingUnit:微处理器)等电子电路。另外,控制部10具有:包接收部11、包发送部12、路径请求部13、响应询问部14。
存储部30例如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等半导体存储器元件,或者是硬盘、光盘等存储装置。
路径请求部13一边变更信道,一边通过变更后的各信道,经由包发送部12来发送以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2N为目的地的路径请求。使用后述的路径请求包来发送路径请求。另外,路径请求部13只进行通过各信道的发送,不等待针对发送的响应。
响应询问部14一边变更信道,一边通过变更后的各信道,经由包发送部12来向邻接的通信设备21进行是否接收到来自搜索目的地的响应的询问请求。例如,响应询问部14在由路径请求部13通过各信道发送了路径请求后,通过各信道进行轮询(poling)以便询问响应。
包接收部11从邻接的通信设备21接收针对询问请求的响应。使用后述的响应包来接收响应。包发送部12向传输路发送各种包。
[通信设备2的构成]
通信设备2对应于例如个人计算机、工作站等信息处理装置,但是只要是能够与便携终端1进行通信的设备即可。
作为中继节点的通信设备21具有控制部20和存储部40。控制部20例如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集成电路、或者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等电子电路。另外,控制部20具有:包接收部21、包发送部22、请求判定部23A、响应保留部24、以及响应有无判定部25。
存储部40例如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等半导体存储器元件,或者硬盘、光盘等存储装置。另外,存储部40具有响应存储部41。响应存储部41存储响应包。
包接收部21通过自身设备正在使用的信道来接收各种包。包发送部22通过自身设备正在使用的信道来发送各种包。
请求判定部23A判定各种请求,并分配处理。例如,在为来自便携终端1的搜索请求的情况下,请求判定部23A判定自身设备是否是该搜索请求所包含的目的地。然后,请求判定部23A在判定为自身设备不是该搜索请求所包含的目的地的情况下,通过自身设备正在使用的信道将搜索请求中继。这里,由于自身设备是中继节点,而不是目的地节点,所以请求判定部23A将搜索请求中继。此外,在为针对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请求判定部23向响应保留部24分配处理。此外,在为来自便携终端1的询问请求的情况下,请求判定部23A向响应有无判定部25分配处理。
响应保留部24在响应中包含有在发送源的前1跳进行保留这一意思的指示的情况下,若自身设备是发送源的前1跳,则为了保留该响应而将其存储于响应存储部41。另外,是否是前1跳的判断例如通过记录在接收到RREQ时,是否未经由中继节点而直接从发送源的节点接收到RREQ来判断。
响应有无判定部25基于响应存储部41,来判定是否保留有响应。然后,响应有无判定部25在判定为响应存储部41中保留有响应的情况下,将所保留的响应经由包发送部22而发送至发送源的便携终端1。由此,发送源的便携终端1通过从保留了响应的通信设备接收响应,而能够将在接收到时的信道确定为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2N的信道。
作为目的地节点的通信设备2N通过对与通信设备21相同的构成表示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对其重复的构成以及动作的说明。通信设备2N与通信设备21不同之处在于,将请求判定部23A设为请求判定部23B,并增加了包编辑部26这一点。另外,通信设备2N和通信设备21实际上是具有相同的构成的通信设备,具备将各自的构成合并的构成。
请求判定部23B判定各种请求,并分配处理。例如,在为来自便携终端1的搜索请求的情况下,请求判定部23B判定自身设备是否是该搜索请求所包含的目的地。然后,请求判定部23B在判定为自身设备是该搜索请求所包含的目的地的情况下,向包编辑部26分配处理。
包编辑部26作成包含在发送源的前1跳进行保留这一意思的指示的响应包,来作为针对搜索请求的响应。然后,包编辑部26将发送源的便携终端1作为目的地,来发送所作成的响应包。由此,发送源的便携终端1的前1跳的通信设备21若使用与目的地的通信设备2N相同的信道,则能够接收响应包,并保留接收到的响应包。
[包格式的一例]
接着,参照图2和图3,对路径请求包和响应包的包格式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路径请求包的格式的一例的图。图3是表示响应包的格式的一例的图。另外,路径请求包称为RREQ(Route Request:路由请求),响应包称为RREP(Route Reply:路由响应)。
如图2所示,路径请求包中包含:目的地地址a1、发送源地址a2、以及路径请求目的地地址a3。为了广播,作为一例,在目的地地址a1中设定指定邻接的通信设备21的目的地地址的单播地址。作为另一例,在目的地地址a1中设定仅邻接的通信设备21能够接收的多播地址。作为仅邻接的通信设备21能够接收的多播地址的一例,使用由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桥接协议数据单元)使用的地址,该BPDU由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所使用。
在发送源地址a2中设定发送源节点的地址。即,在发送源地址a2中设定便携终端1的地址。
在路径请求目的地地址a3中设定目的地节点的地址。即,在路径请求目的地地址a3中设定通信设备2N的地址。
如图3所示,响应包包括:目的地地址b1、发送源地址b2以及轮询标志b3。在目的地地址b1中,设定作为响应的目的地的发送源节点的地址。即,在目的地地址b1中,设定便携终端1的地址。
在发送源地址b2中,设定作为响应的发送源的目的地节点的地址。即,在发送源地址b2中,设定通信设备2N的地址。
轮询标志b3是表示发送源节点是否通过轮询而获取响应的标志。换而言之,轮询标志b3是表示发送源节点的前1跳的节点保留响应这一意思的指示的标志。在为发送源节点的前1跳的节点保留响应这一意思的指示的情况下,例如设定开(ON)。在不是发送源节点的前1跳的节点保留响应这一意思的指示的情况下,设定例如闭(OFF)。即,包编辑部26以对目的地地址b1设定便携终端1的地址,对发送源地址b2设定自身设备的地址,对轮询标志b3设定开的方式作成响应包,来作为针对搜索请求的响应。
[发送源节点的处理步骤]
接着,参照图4,对发送源节点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发送源节点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另外,在以下的流程图中,将信道略记表示为CH。此外,设能够通信的信道的最大数是N(N是比1大的整数)。
首先,路径请求部13判定是否产生了路径请求(步骤S10)。在判定为未产生路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0:否),路径请求部13重复判定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产生了路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10:是)。路径请求部13通过CH1发送路径请求,即发送路径请求包(步骤S11)。接着,路径请求部13通过CH2发送路径请求(步骤S12)。另外,路径请求部13通过CHN发送路径请求(步骤S13)。
然后,响应询问部14对标引i设定1(步骤S14)。然后,响应询问部14通过CHi进行轮询,即进行询问请求(步骤S15)。然后,响应询问部14判定是否有针对轮询的响应(步骤S16)。
在判定为没有针对轮询的响应的情况下(步骤S16:否),响应询问部14判定响应的等待时间是否超时(步骤S17)。在判定为响应的等待时间未超时的情况下(步骤S17:否),响应询问部14将标引i的值加1(步骤S18)。然后,响应询问部14判定标引i的值是否比N大(步骤S19)。
在判定为标引i的值比N大的情况下(步骤S19:是),响应询问部14移至步骤S14,以便从CH1按顺序再次进行轮询。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标引i的值不比N大的情况下(步骤S19:否),响应询问部14移至步骤S15,以便通过CHi进行轮询。
然后,在步骤S16中判定为有针对轮询的响应的情况下(步骤S16:是),响应询问部14接收针对轮询的响应包(步骤S20)。然后,在发送源节点结束处理。
然后,在步骤S17中判定为响应的等待时间超时的情况下(步骤S17:是),响应询问部14判定为错误(步骤S21)。例如,响应询问部14向自己的便携终端1的显示器输出没有针对路径请求的响应。然后,在发送源节点中结束处理。
[中继节点的处理步骤]
接着,参照图5,对中继节点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中继节点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请求判定部23A判定是否有规定的请求(步骤S31)。在判定为没有规定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31:否),请求判定部23A重复判定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有规定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31:是),请求判定部23A接收与请求相关的包(步骤S32)。
然后,请求判定部23A判定接收到的包是否为轮询(步骤S33)。在判定为接收到的包是轮询的情况下(步骤S33:是),响应有无判定部25判定是否有在响应存储部41中保留的响应包(步骤S34)。
在判定为有在响应存储部41中保留的响应包的情况下(步骤S34:是),响应有无判定部25将所保留的响应包发送至发送源节点(步骤S35)。然后,在中继节点中结束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没有在响应存储部41中保留的响应包的情况下(步骤S34:否),响应有无判定部25移至步骤S31,以便等待下一次请求。
然后,在步骤S33中判定为接收到的包不是轮询的情况下(步骤S33:否),请求判定部23A判定接收到的包是否是要保留的包(步骤S36)。在判定为是响应包且轮询标志为开且到发送源是1跳的情况下(步骤S36:是),响应保留部24判断为是要保留的包,将响应包保留至响应存储部41(步骤S37)。然后,在中继节点中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接收到的包不是要保留的包的情况下(步骤S36:否),请求判定部23A将接收到的包进行中继(步骤S38)。请求判定部23A将接收到的包判断为路径请求包。然后,在中继节点中结束处理。
[目的地节点的处理步骤]
接着,参照图6,对目的地节点的处理步骤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目的地节点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首先,请求判定部23B判定是否有规定的请求(步骤S41)。在判定为没有规定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41:否),请求判定部23B重复判定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有规定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41:是),请求判定部23B接收与请求相关的包(步骤S42)。
然后,请求判定部23B判定接收到的包是否是路径请求包(步骤S43)。在判定为接收到的包是路径请求包的情况下(步骤S43:是),包编辑部26将轮询标志b3设为开并发送响应包(步骤S44)。即,包编辑部26作成包含在发送源的前1跳进行保留这一意思的指示的响应包,来作为针对搜索请求包的响应,并发送所作成的响应包。然后,在目的地节点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请求判定部23B在判定为接收到的包不是路径请求包的情况下(步骤S43:否),将轮询标志b3保持为闭来发送响应包(步骤S45)。然后,在目的地节点结束处理。
[自组织网络的具体例]
接着,参照图7,对实施例所涉及的自组织网络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自组织网络的具体例的图。另外,在图7中,将信道略记表示为CH。此外,假设能够通信的信道的最大数是N(N是比1大的整数)。
如图7所示,在CH1中,节点A、节点B、节点C以及节点D能够通过多跳进行通信。而且,若发送源节点是CH1,则能够通过多跳从邻接的节点A进行通信。
此外,在CH2中,节点E、节点F以及节点G能够通过多跳进行通信。而且,若发送源节点是CH2,则能够通过多跳从邻接的节点E进行通信。
此外,在CHN中,节点X、节点Y以及节点Z能够通过多跳进行通信。而且,若发送源节点是CHN,则能够通过多跳从邻接的节点X进行通信。
[路径请求和响应询问的数据流]
参照图8和图9,对图7所示的自组织网络中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路径请求和实施例所涉及的响应询问的数据流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路径请求的数据流的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响应询问的数据流的图。另外,假设发送源节点将节点Z作为目的地节点而对节点Z进行搜索。
如图8所示,发送源节点通过CH1,发送以节点Z为目的地的路径请求包(RREQ)。从发送源节点发送的RREQ从节点A被发送至节点B,再从节点B被发送至节点C和节点D。然而,由于作为目的地的节点Z不存在于能够通过CH1通信的网络中,所以未发现目的地节点。
发送源节点以不等待针对通过CH1发送的RREQ的响应的方式变更信道,通过变更后的CH2,来发送以节点Z为目的地的RREQ。从发送源节点发送的RREQ从节点E被发送至节点F和节点G。然而,由于作为目的地的节点Z不存在于能够通过CH2通信的网络中,所以未发现目的地节点。
发送源节点以不等待针对发送的RREQ的响应的方式继续变更信道,通过变更后的信道,来发送以节点Z为目的地的RREQ。然后,发送源节点若通过CHN发送与其他信道相同的RREQ,则从发送源节点发送的RREQ从节点X被发送至节点Y,再从节点Y被发送至节点Z。然后,由于作为目的地的节点Z存在于能够通过CHN通信的网络中,所以从节点Z发送作为响应包的RREP。在RREP中,轮询标志b3被设定为开。
从节点Z发送的RREP从节点Y被发送至节点X。然后,发送源节点的前1跳的节点X接收RREP,由于在接收到的RREP中轮询标志b3被设定为开,所以将接收到的RREP保留至响应存储部41。
发送源节点若通过这里作为最后的信道的CHN来发送以节点Z作为目的地的RREQ,则接着从CH1按顺序进行轮询。如图9所示,发送源节点通过CH1发送轮询。即,轮询对应于是否接收到来自搜索目的地的节点Z的响应(RREP)的询问请求。然而,由于节点A未保留RREP,所以无法响应请求。
接着,发送源节点通过CH2发送轮询。然而,由于节点B也未保留RREP,所以无法响应请求。
发送源节点继续变更信道,通过变更后的信道发送轮询。然后,发送节点通过CHN发送轮询。由于节点X保留有RREP,所以将所保留的RREP发送至发送源节点。然后,发送源节点接收来自目的节点,即来自目的地节点Z的响应。
这样,发送源节点通过从节点X接收RREP,从而能够将在接收到时的CHN确定为目的地节点Z的信道。
[通信设备搜索处理的时间与信道的关系]
接着,参照图10和图11,对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设备搜索处理的时间与信道的关系进行说明。图10和图11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通信设备搜索处理的时间与信道的关系的图。另外,在图10和图11中,将信道略记表示为CH。此外,假设能够通信的信道的最大数为N(N是比1大的整数)。
如图10所示,发送源节点若通过CH1发送路径请求(RREQ),则以不等待响应的方式依次地通过CH2、···、CHN发送RREQ。这里,若假设针对1信道发送路径请求的时间例如是t1毫秒(ms),则发送路径请求的总时间为t1×N(ms)。
然后,发送源节点在通过全部的信道发送路径请求后,从CH1按顺序通过全部的信道进行轮询。这里,针对1跳的路径请求的响应等待时间是t2(ms),若假设最大跳数是HMAX个,则针对最大跳数的响应等待时间为t2×HMAX(ms)。
因此,发送源节点搜索目的地节点的最大时间(搜索最大时间)T1是将发送路径请求的总时间与针对最大跳数的响应等待时间相加后的时间,即以式(1)来表示。
T1=t1×N+t2×HMAX(ms)···式(1)
在图10的例子中,表示发送源节点以节点Z为目的地节点,在搜索最大时间T1的范围内通过CHN而完成了对节点Z的搜索的情况。
这里,在以往的响应式方式中,发送源节点通过1个CH发送RREQ,确认没有响应之后,通过下一个CH发送RREQ,搜索目的地节点。即,以往的响应式方式的搜索最大时间T2用以下的式(2)来表示。
T2=(t1+t2×HMAX)×N(ms)···式(2)
若发送源节点将节点Z作为目的地节点,则在以往的响应式方式中,等待T2来完成搜索。
若应用具体的数字,则假设例如对1信道发送路径请求的时间t1是10ms,针对1跳的路径请求的响应等待时间t2是100ms,最大跳数HMAX是20,信道的最大数N是10。这样,T1被计算为2100ms,T2被计算为20100ms。因此,实施例所涉及的搜索时间相比以往的响应式方式的情况,能够缩短为大约1/10。
另一方面,在图11的例子中,表示发送源节点在搜索最大时间T1的范围内无法搜索到目的节点的情况。例如,是对多跳的个数有限制,或者在发送源节点的存在之处有某些通信限制的情况。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发送源节点只要等待搜索最大时间T1,就能够得到针对目的节点搜索失败的结果。因此,能够获取实施例所涉及的搜索结果的时间相比以往的响应式方式的情况,能够缩短为大约1/10。由此,由于发送源节点能够早期地得到搜索结果,所以在搜索结果失败的情况下,能够早期地变更要再进行搜索的搜索场所,能够缩短最终的搜索时间。
[实施例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便携终端1以不等待针对将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2N作为目的地的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方式通过多个信道发送搜索请求。然后,在便携终端1的邻接的通信设备21针对搜索请求而从搜索目的地接收到响应的情况下,保留接收到的响应。然后,便携终端1在通过多个信道发送了搜索请求后,通过多个信道向通信设备21询问是否接收到来自搜索目的地的响应。根据这样的构成,便携终端1在不清楚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正在使用的信道的情况下,能够缩短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的搜索时间。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2N在接收到搜索请求的情况下,使针对接收到的搜索请求的响应中包含在搜索源的便携终端1的前一个进行保留这一意思的指示而进行发送。根据这样的构成,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2N即使在便携终端1进行搜索请求的发送处理中,也能够使搜索源的前一个保留搜索请求的响应。该结果,搜索源的便携终端1在通过保留有响应的通信设备21的信道而进行了询问时,能够获取响应,所以能够早期地知道未知的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2N的信道。
[程序等]
另外,在实施例中,以便携终端1为发送源节点,通信设备2为中继节点以及目的地节点进行了说明。然而,便携终端1也可以全部包含通信设备2的构成。同样地,通信设备2也可以全部包含便携终端1的构成。在这样的情况下,便携终端1向控制部10增加请求判定部23A、请求判定部23B、响应保留部24、响应有无判定部25以及包编辑部26即可。此外,便携终端1向存储部30增加响应存储部41即可。此外,通信设备2向控制部20增加路径请求部13和响应询问部14即可。由此,便携终端1和通信设备2的任意一个装置均能够成为发送源节点、中继节点以及目的地节点,所以能够使功能通用化。
此外,图示的各装置的各构成要素不一定要如图示那样物理性地构成。即,各装置的分散、统合的具体方式并不局限于图示的构成,能够根据各种的负荷、使用状况等,以任意的单位将其全部或者一部分功能性地或物理性地分散、统合而构成。例如,也可以将路径请求部13和响应询问部14统合为1个部分。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响应有无判定部25分为判定响应有无的判定部、和在判定为有响应的情况下保留该响应的保留部。此外,也可以将存储部30、40分别作为便携终端1、通信设备2的外部装置并经由网络而连接。
此外,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各种处理能够通过由个人计算机、工作站等计算机执行事先准备的程序来实现。于是,在以下,使用图12,来说明执行具有与图1所示的便携终端1相同的功能的通信设备搜索程序的计算机的一例。
图12是表示执行通信设备搜索程序的计算机的图。如图12所示,计算机1000具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10、网络接口装置1020、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1030、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040、介质读取装置1050、以及总线1060。RAM1010、网络接口装置1020、HDD1030、CPU1040、介质读取装置1050经由总线1060而连接。
而且,HDD1030存储具有与图1所示的控制部10相同的功能的通信设备搜索程序1031以及通信设备搜索关联信息1032。此外,HDD1030对应于图1所示的存储部30。
而且,CPU1040通过从HDD1030读出通信设备搜索程序1031并加载于RAM1010,使通信设备搜索程序1031作为通信设备搜索进程1011发挥作用。然后,通信设备搜索进程1011将从通信设备搜索关联信息1032读出的信息等适当加载于RAM1010上的分配给自身的区域,并基于该加载的数据等来执行各种数据处理。
另外,上述的通信设备搜索程序1031也可以不存放于HDD1030,也可以使计算机1000读出存储于CD-ROM等“可搬用的物理介质”的该程序并进行执行。
此外,也可以使经由公共线路、因特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等而与计算机1000连接的其他计算机(或者服务器)等存储该程序。该情况下,计算机1000从它们中读出程序并进行执行。
图中符号说明:
1:便携终端;2:通信设备;9:自组织网络系统;10,20:控制部;30,40:存储部;11,21:包接收部;12,22:包发送部;13:路径请求部;14:响应询问部;23A,23B:请求判定部;24:响应保留部;25:响应有无判定部;26:包编辑部;41:响应存储部。

Claims (6)

1.一种通信设备搜索方法,对构成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自组织网络的通信设备进行搜索,该通信设备搜索方法的特征在于,执行以下处理:
搜索通信设备的搜索源的通信设备将以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作为目的地的搜索请求以不等待针对该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方式通过多个信道进行发送,
所述搜索源的通信设备的邻接的通信设备在从所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针对通过所述发送的处理发送的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保持所接收到的响应,
所述搜索源的通信设备通过多个信道,向邻接的通信设备询问是否从所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针对通过所述发送的处理发送的搜索请求的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设备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以下处理:
所述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在接收到通过所述发送的处理发送的搜索请求的情况下,使针对接收到的搜索请求的响应中包含在所述搜索源的前一个进行保持这一意思的指示来进行发送。
3.一种通信设备,构成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自组织网络,该通信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
搜索请求部,其将以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作为目的地的搜索请求以不等待针对该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方式通过多个信道进行发送;和
询问部,其通过多个信道,向在从所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针对由所述搜索请求部发送的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保持该接收到的响应的通信设备,询问是否从所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该响应。
4.一种通信设备,构成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自组织网络,该通信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
搜索请求部,其将以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作为目的地的搜索请求以不等待针对该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方式通过多个信道进行发送;
询问部,其通过多个信道,向邻接的通信设备询问是否从所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针对由所述搜索请求部发送的搜索请求的响应;
响应部,其在接收到从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搜索请求时,在该接收到的搜索请求将自身设备作为目的地的情况下,使针对该接收到的搜索请求的响应中包含在搜索源的前一个进行保持这一意思的指示来进行发送;
中继部,其在接收到从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所述搜索请求时,在该接收到的搜索请求未将自身设备作为目的地的情况下,将该接收到的搜索请求进行中继;以及
保持部,其在从所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针对被所述中继部中继的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若自身设备是搜索源的前一个,则保持该接收到的响应。
5.一种通信设备搜索程序,其特征在于,使构成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自组织网络的通信设备执行以下处理:
将以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作为目的地的搜索请求以不等待针对该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方式通过多个信道进行发送,
通过多个信道,向在从所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针对通过所述发送的处理发送的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保持该接收到的响应的通信设备,询问是否从所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该响应。
6.一种自组织网络系统,对构成能够通过多个信道进行通信的自组织网络的通信设备进行搜索,该自组织网络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对通信设备进行搜索的搜索源的通信设备;
与所述搜索源的通信设备邻接的通信设备;以及
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
所述搜索源的通信设备具有:
搜索请求部,其将以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作为目的地的搜索请求以不等待针对该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方式通过多个信道进行发送;和
询问部,其通过多个信道,向邻接的通信设备询问是否从所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针对由所述搜索请求部发送的搜索请求的响应,
所述搜索目的地的通信设备具有:
响应部,该响应部在接收到由所述搜索请求部发送的搜索请求时,在该接收到的搜索请求将自身设备作为目的地的情况下,使针对该接收到的搜索请求的响应中包含在搜索源的前一个进行保持这一意思的指示来进行发送,
所述邻接的通信设备具有:
中继部,其在接收到由所述搜索请求部发送的搜索请求时,在该接收到的搜索请求未将自身设备作为目的地的情况下,将该接收到的搜索请求进行中继;
保持部,其在从所述搜索目的地接收到针对被所述中继部中继的搜索请求的响应的情况下,若自身设备是搜索源的前一个,则保持该接收到的响应。
CN201380011475.4A 2012-03-02 2013-03-01 通信设备搜索方法、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搜索程序以及自组织网络系统 Active CN1042214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47357 2012-03-02
JP2012-047357 2012-03-02
PCT/JP2013/055746 WO2013129669A1 (ja) 2012-03-02 2013-03-01 通信機器探索方法、通信機器、通信機器探索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アドホック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21433A true CN104221433A (zh) 2014-12-17
CN104221433B CN104221433B (zh) 2018-01-30

Family

ID=49082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11475.4A Active CN104221433B (zh) 2012-03-02 2013-03-01 通信设备搜索方法、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搜索程序以及自组织网络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72502A1 (zh)
JP (1) JP5860135B2 (zh)
CN (1) CN104221433B (zh)
WO (1) WO20131296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4911A (zh) * 2020-03-10 2022-10-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器、网络系统以及流管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06721B2 (en) * 2019-02-28 2023-03-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configuration of a layer-1 millimeter wave repeater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33394A1 (en) * 2001-03-21 2003-02-13 Stine John A. Access and routing protocol for ad hoc network using synchronous collision resolution and node state dissemination
CN1596532A (zh) * 2002-01-10 2005-03-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网络环境中对等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US20060047766A1 (en) * 2004-08-30 2006-03-02 Squareanswer, Inc.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email
US20060293061A1 (en) * 2004-03-18 2006-12-28 Hirokazu Kobayashi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oute search method
CN101151856A (zh) * 2005-03-28 2008-03-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移动路由器、归属代理及终端位置管理方法
CN102045335A (zh) * 2009-10-09 2011-05-04 索尼公司 终端设备、签名生成服务器、简单标识管理系统、方法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2338B2 (ja) * 2004-03-09 2007-09-05 株式会社シンクチューブ 移動通信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プログラム
PT1952588E (pt) * 2005-11-09 2011-08-25 Thomson Licensing Selecção de percurso em redes sem-fios
JP4848517B2 (ja) * 2006-09-05 2011-12-28 国立大学法人電気通信大学 無線メッシュ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メッシュ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EP2184935A4 (en) * 2007-08-10 2013-08-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CN101960908B (zh) * 2008-07-24 2014-04-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中继器以及中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33394A1 (en) * 2001-03-21 2003-02-13 Stine John A. Access and routing protocol for ad hoc network using synchronous collision resolution and node state dissemination
CN1596532A (zh) * 2002-01-10 2005-03-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网络环境中对等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US20060293061A1 (en) * 2004-03-18 2006-12-28 Hirokazu Kobayashi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oute search method
US20060047766A1 (en) * 2004-08-30 2006-03-02 Squareanswer, Inc.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of email
CN101151856A (zh) * 2005-03-28 2008-03-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移动路由器、归属代理及终端位置管理方法
CN102045335A (zh) * 2009-10-09 2011-05-04 索尼公司 终端设备、签名生成服务器、简单标识管理系统、方法及程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44911A (zh) * 2020-03-10 2022-10-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控制器、网络系统以及流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29669A1 (ja) 2013-09-06
US20140372502A1 (en) 2014-12-18
JPWO2013129669A1 (ja) 2015-07-30
CN104221433B (zh) 2018-01-30
JP5860135B2 (ja) 2016-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0933B2 (en) Ad hoc network, node, routing control method and routing control program
EP1821471B1 (en) Communication node and routing method
US20120120934A1 (en) Method for tethering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for connecting to network,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roup applying the same
US20110019540A1 (en) Wireless ad hoc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processing method in terminal and program to make terminal execute processing method
CN112752321B (zh) Mesh网络的路由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0002074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884875A (zh) 一种离线设备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030045296A1 (en)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within a mobile ad hoc network based on user attributes
US827041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outing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bluetooth
US9794163B2 (en) Enhanced peer discovery in a mesh network
US732155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the sam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4221433A (zh) 通信设备搜索方法、通信设备、通信设备搜索程序以及自组织网络系统
US8060013B1 (en)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devices within a mobile ad hoc network
Bhagwat et al.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Bluetooth scatternet topologies
WO2003103182A1 (en) Piconet congestion relief method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US20150131534A1 (en) Wireless router systems and methods
EP191916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timizing the topology of a Bluetooth scatternet for social networking
JP6583272B2 (ja) 端末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532332B2 (en) Node device for releasing allocation of the unused channel to the radio interface
CN113014648B (zh) 小节点群动态转发混合路由方法及相关设备
Safa et al. An interoperability model for supporting reliability and power-efficient routing in MANETs
CN114390632A (zh) 基于接入层和网络层联合的无线移动自组网动态路由方法
KR20070107494A (ko) 무선 개인영역 네트워크에서의 하위 노드 관리 방법 및장치
Greede et al. A service driven routing protocol for bluetooth scatternets
CN117676523A (zh)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