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9829A - 点灯电路及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点灯电路及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9829A
CN104219829A CN201310752860.6A CN201310752860A CN104219829A CN 104219829 A CN104219829 A CN 104219829A CN 201310752860 A CN201310752860 A CN 201310752860A CN 104219829 A CN104219829 A CN 104219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ircuit
electrode
termina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528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松拓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ghting and Technolog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19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8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8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using boost topolog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 H05B45/37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using buck topology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灯电路及照明装置,所述点灯电路具备输入部(20)、输出部(21)、整流电路(22)、第一及第二开关电路(31、32)、调光信号生成电路(40、46)、第一及第二控制部(41、42)的。输入部与输出交流电压的控制装置(4)连接。输出部(21)与发光部(14)连接。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为整流电压。第一开关电路(31)通过第一开关元件(51)将整流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第二开关电路通过第二开关元件(62)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直流的第二电压并将其向输出部输出。调光信号生成电路生成调光信号。第一控制部控制第一开关元件,将输入部的电流控制为规定值以上。第二控制部控制第二开关元件,将第二电压控制为与调光信号相应的电压值。

Description

点灯电路及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灯电路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照明装置的一种,已有利用约12V的电压进行点灯的低电压卤素灯。低电压卤素灯与包括电子变压器的控制装置连接。电子变压器将AC100V的商用电源转换为AC12V而向低电压卤素灯供给。
也有包括发光元件和使发光元件点灯的点灯电路的照明装置。在照明装置中,以消耗电力的降低等为目的,存在将低电压卤素灯替换为采用了发光元件的结构的趋势。另外,在替换之中,期望能够将采用了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连接在包括电子变压器的控制装置上进行使用。但是,当使采用了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与包括电子变压器的控制装置连接时,电子变压器的动作变得不稳定。例如,在点灯时产生闪烁、杂音。因此,期望在点灯电路及包括其的照明装置中,即便在与包括电子变压器的控制装置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地进行点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与包括电子变压器的控制装置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正常地进行点灯的点灯电路及照明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输入部、输出部、整流电路、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调光信号生成电路、第一控制部及第二控制部的点灯电路。所述输入部与将被导通角控制了的第一交流电压转换为有效值不同的第二交流电压并输出的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输出部与发光部电连接。所述发光部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并在从所述第一端子朝向所述第二端子流动有电流时发光的发光元件。所述整流电路电连接在所述输入部与所述输出部之间,并对经由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所述第二交流电压进行整流而将其转换为整流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电连接在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输出部之间,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借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而将所述整流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用于对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流动有电流的第一状态和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流动的电流比所述第一状态小的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第一控制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并联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输出部之间,包括第二开关元件,借助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而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直流的第二电压并将其向所述输出部输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用于对在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之间流动有电流的第三状态和在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之间流动的电流比所述第三状态小的第四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第二控制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串联连接。所述调光信号生成电路电连接在所述输入部与所述整流电路之间及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之间中的任一方,并根据所述第二交流电压及所述整流电压中的任一方,生成与所述导通角控制对应的调光信号。所述第一控制部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电连接,对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进行控制,并将向所述输入部流动的电流的有效值控制为规定值以上。所述第二控制部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及所述调光信号生成电路电连接,对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进行控制,并将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为与所述调光信号相应的电压值。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中,具备:发光部,其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并在从所述第一端子朝向所述第二端子流动有电流时发光;上述的点灯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框图。
图2中图2(a)~图2(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照明装置的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各实施方式边参考附图边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为示意性或者概念性的结构,各部分的厚度和宽度的关系、部分间的大小的比率等并不局限于与现实的结构相同。另外,即便在表示相同的部分的情况下,也存在因附图的不同而相互的尺寸或比率不同地表示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说明书和各附图中,关于已经出现的附图,对于与前述的要件同样的要件标以相同的符号而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框图。
如图1所示,照明装置10具备点灯电路12和发光部14。发光部14具有:第一端子14a;第二端子14b;发光元件16。发光元件16电连接在第一端子14a与第二端子14b之间。点灯电路12通过将输入的电压转换为与发光元件16相应的电压而向发光部14输出,由此使发光元件16发光。
在发光元件16中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即,在本例中,照明装置10为LED灯。发光元件16不局限于LED,例如也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等。
发光元件16在从第一端子14a朝向第二端子14b流动有电流时发光。换而言之,将第一端子14a的电位设定得比第二端子14b的电位高,在向第一端子14a与第二端子14b之间施加直流电压时,发光元件16发光。例如,作为LED的发光元件16的正极与第一端子14a电连接,发光元件16的负极与第二端子14b电连接。由此,在如上所述进行了电流的供给或者电压的施加时,发光元件16发光。
在发光部14例如设有多个发光元件16。各发光元件16例如既可以串联连接,又可以并联连接,也可以为串联连接和并联连接的组合。各发光元件16的电连接可以为在如上所述进行了电流的供给或者电压的施加时,使各发光元件16分别发光的任意的连接。各发光元件16的个数可以为任意。发光元件16可以为一个。
另外,发光元件16在向第一端子14a与第二端子14b之间施加了下限值以上的电压时发光。具体而言,通过将作为LED的发光元件16的正向电压以上的电压向第一端子14a与第二端子14b之间施加,由此发光元件16发光。在发光部14设有多个发光元件16的情况下,下限值为各发光元件16的正向电压的总和。
点灯电路12包括:输入部20;输出部21;整流电路22;第一开关电路31;第二开关电路32;均化电路40(调光信号生成电路);第一控制部41;第二控制部42。
输入部20用于与控制装置4的电连接。在输入部20例如设有一对销20a、20b(第一、第二嵌合部)。一对销20a、20b的长度、直径等的尺寸实质上相同。输入部2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在插座5。插座5具备一对孔5a、5b(第一、第二被嵌合部),通过向该孔5a、5b中插入一对销20a、20b,由此将控制装置4和照明装置10电连接。
在本例中,输入部20为所谓的灯头。照明装置10经由输入部20机械性地保持在插座5,并且经由输入部20与插座5电连接。输入部20不局限于灯头,例如也可以为配线等。即,照明装置10不局限于经由灯头而与控制装置4电连接的照明灯,例如也可以为经由配线而与控制装置4电连接的照明模块等。
孔5a、5b的深度、直径等的尺寸实质上相同。销20a、20b能够以可逆的方式与孔5a、5b连接。即,销20a能够与孔5a、5b中的一个连接,在连接了销20a的状态下,销20b与孔5a、5b的另一个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嵌合部或第一、第二被嵌合部不局限于上述的例子。尤其是,能够使第一、第二嵌合部以可逆的方式与第一、第二被嵌合部连接的形状为最佳。例如,第一、第二被嵌合部也可以为凹部。
插座5与控制装置4电连接。照明装置10经由插座5而与控制装置4电连接。在控制装置4例如电连接有交流电源6和调光器7。交流电源6例如输出100V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源6例如为商用电源。调光器7由交流电源6的电源电压生成进行了导通角控制的第一交流电压。调光器7将第一交流电压向控制装置4输入。
在调光器7的导通角控制中例如存在有在从交流电压的过零到交流电压的绝对值成为最大值的期间对导通的相位进行控制的相位控制(leadingedge)的方式和在交流电压的绝对值成为最大值之后交流电压过零的期间对截断的相位进行控制的逆相位控制(trailing edge)的方式。调光器7的导通角控制既可以为相位控制方式,也可以为逆相位控制。另外,在本例中,例示出了串联连接在控制装置4与交流电源6之间的调光器7。调光器7不局限此,也可以为能够对交流电源6的电源电压进行导通角控制的任意的调光器。
控制装置4将第一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二交流电压并将其向照明装置10输出。第二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与第一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不同。第二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例如比第一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低。控制装置4例如将100V的有效值的第一交流电压转换为12V的有效值的第二交流电压。控制装置4例如包括电子变压器。控制装置4通过电子变压器而将第一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二交流电压。控制装置4例如为用于使低电压卤素灯点灯的稳定器。照明装置10可替换成低电压卤素灯等进行使用。照明装置10能够直接连接在与低电压卤素灯等相匹配地设计的控制装置4上进行使用。
点灯电路12通过将从控制装置4输出的第二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将其向发光部14输出,由此使发光元件16发光。另外,点灯电路12与被导通角控制了的第二交流电压同步地进行发光部14的调光。
输出部21与发光部14电连接。输出部21具有一对输出端21a、21b。在本例中,输出端21a与第一端子14a电连接,输出端21b与第二端子14b电连接。输出部21可以为能够实现与发光部14的电连接的任意的连接点。发光部14既可以设置在与点灯电路12不同的基板上,也可以设置在相同的基板上。在发光部14设于不同基板的情况下,输出部21例如为用于将基板彼此相互连接的连接点。在发光部14设于相同基板的情况下,输出部21例如为用于安装发光元件16的连接点。
整流电路22电连接在输入部20与输出部21之间。整流电路22对经由输入部20输入的第二交流电压进行整流并转换为整流电压。整流电压例如为脉动电压。以下,将整流电压作为脉动电压进行说明。整流电路22例如可采用组合有四个整流元件而成的二极管电桥。即,整流电路22为全波整流器。
整流电路22具有:一对输入端子22a、22b;高电位输出端子22c;低电位输出端子22d。输入端子22a与销20a电连接。输入端子22b与销20b电连接。整流电路22将经由输入端子22a、22b输入的第二交流电压转换为脉动电压,并从高电位输出端子22c及低电位输出端子22d输出。低电位输出端子22d的电位设定为基准电位(例如设置电位)。高电位输出端子22c的电位设定为比低电位输出端子22d的电位高的电位。
整流电路22也可以为半波整流器等。脉动电压既可以为全波整流后的脉动,也可以为半波整流后的脉动。整流电路22例如可采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由此,例如能够获得良好的响应性。
第一开关电路31电连接在整流电路22与输出部21之间。第一开关电路31包括第一开关元件51,通过第一开关元件51的开关而将脉动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第一开关元件51包括:第一电极51a;第二电极51b;第一控制电极51c。第一控制电极51c用于在第一电极51a与第二电极51b之间流动有电流的第一状态和在第一电极51a与第二电极51b之间流动的电流比第一状态小的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
第一开关元件51将第一电极51a和第二电极51b相对于发光元件16并联连接。换而言之,第一电极51a和第二电极51b之间的电流路径相对于发光元件16并联连接。
第一开关元件51例如为n沟道形的FET。例如,第一电极51a为漏极,第二电极51b为源极,第一控制电极51c为栅极。第一状态例如为导通状态,第二状态例如为截止状态。第一开关元件51例如既可以为p沟道形的FET,也可以为双极晶体管等。
在本例中,第一开关电路31还包括:电感器52;二极管53;电容器54。电感器52的一端与高电位输出端子22c电连接。电感器5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极51a电连接。第二电极51b与低电位输出端子22d电连接。二极管53的正极与第一电极51a电连接。二极管53的负极与电容器54的一端电连接。电容器54的另一端与低电位输出端子22d电连接。即,在本例中,第一开关电路31为升压斩波电路。
第一开关电路31在第一开关元件51的开关的作用下,在电容器54的两端产生直流电压。即,在本例中,第一电压为直流。直流电压的绝对值比脉动电压的有效值大。第一开关电路31将从整流电路22输出的脉动电压转换为与脉动电压相比升压了的直流电压。第一开关电路31例如将12V的有效值的脉动电压转换为约30V的绝对值的直流电压。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开关电路31不局限于升压斩波电路,例如也可以为极性反转电路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压也可以为脉动。
第二开关电路32电连接在第一开关电路31与输出部21之间。第二开关电路32包括第二开关元件62,通过第二开关元件62的开关而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直流的第二电压并将其向输出部21输出。第二开关元件62包括:第三电极62a;第四电极62b;第二控制电极62c。第二控制电极62c用于在第三电极62a与第四电极62b之间流动有电流的第三状态和在第三电极62a与第四电极62b之间流动的电流比第三状态小的第四状态之间的切换。
第二开关元件62将第三电极62a和第四电极62b相对于发光元件16串联连接。换而言之,第三电极62a和第四电极62b之间的电流路径相对于发光元件16串联连接。
第二开关元件62例如为n沟道形的FET。例如,第三电极62a为漏极,第四电极62b为源极,第二控制电极62c为栅极。第三状态例如为导通状态,第四状态例如为截止状态。第二开关元件62例如既可以为p沟道形的FET,也可以为双极晶体管等。
在本例中,第二开关电路32还包括:二极管63;电感器64;电容器65。第三电极62a与二极管53的负极(电容器54的高电位侧的一端)电连接。第四电极62b与二极管63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63的正极与低电位输出端子22d与电连接。电感器64的一端与第四电极62b电连接。电感器64的另一端与电容器65的一端电连接。电容器65的另一端与低电位输出端子22d电连接。即,在本例中,第二开关电路32为降压斩波电路。
第二开关电路32在第二开关元件62的开关的作用下,在电容器65的两端产生直流电压。即,在电容器65的两端产生第二电压。第二电压的绝对值比第一电压的绝对值(或者有效值)小。第二开关电路32将第一电压转换为与第一电压相比降压了的第二电压。第二开关电路32例如将约30V的直流的第一电压转换为约12V的直流的第二电压。第二开关电路32例如将第一电压转换为与发光元件16相应的直流的第二电压并将其向输出部21输出。由此,从第一端子14a朝向第二端子14b流动有电流,从而使发光元件16发光。
均化电路40电连接在整流电路22与第一开关电路31之间。均化电路40例如与高电位输出端子22c电连接。由此,向均化电路40输入有脉动电压。均化电路40基于脉动电压而生成与调光器7的导通角控制对应的调光信号。均化电路40将对脉动电压进行均化了的均化信号生成为调光信号。均化电路40例如通过对脉动电压进行均化并将脉动电压转换为与导通角控制相应的电压值的直流电压,由此生成均化信号。由此,通过参考均化信号的电压值,能够检测第二交流电压及脉动电压的导通角。均化电路40例如为采用了电阻和电容器的积分电路。
第一控制部41与第一控制电极51c电连接。第一控制部41对第一开关元件51的开关进行控制。由此,第一控制部41对第一电压的电压值进行控制。并且,第一控制部41通过对第一开关元件51进行驱动,向第一开关电路31流动电流,由此将向输入部20流动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控制为规定值以上。换而言之,第一控制部41将向控制装置4流动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控制为规定值以上。更具体而言,规定值为用于使控制装置4的电子变压器正常地动作所需的电流值。
在第一控制部41电连接有输入电流检测电路43。输入电流检测电路43例如与整流电路22的输出侧电连接。输入电流检测电路43也可以与整流电路22的输入侧电连接。输入电流检测电路43对向输入部20流动的输入电流的电流值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第一控制部41输入。
第一控制部41根据输入电流检测电路43的检测结果,对第一开关元件51的开关进行控制。第一控制部41例如根据检测结果,对第一开关元件51的开关进行控制,将输入电流的有效值实质上控制为恒定。第一控制部41例如根据输入电流检测电路43的检测结果,确定向第一控制电极51c输入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由此,输入电流的有效值被实质上控制为恒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输入电流的有效值恒定”例如是指输入电流的有效值的变动宽度相对于变动的中心值为±10%以下。
在第一控制部41还电连接有输出电压检测电路44。输出电压检测电路44与第一开关电路31的输出侧电连接。输出电压检测电路44对从第一开关电路31输出的第一电压的电压值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第一控制部41输入。
第一控制部41根据输出电压检测电路44的检测结果,对第一开关元件51的开关进行控制。即,第一控制部41根据输入电流检测电路43的检测结果及输出电压检测电路44的检测结果,对第一开关元件51的开关进行控制。第一控制部41例如根据各检测结果,对第一开关元件51的开关进行控制,并将输入电流的有效值实质上控制为恒定,并且将第一电压的有效值(绝对值)实质上控制为恒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第一电压的有效值恒定”例如是指第一电压的有效值的变动宽度相对于变动的中心值为±10%以下。
另外,第一控制部41将第一电压的有效值设定为发光元件16的发光所需的下限值以上。即,第一控制部41将第一电压的有效值设定为发光元件16的正向电压以上。第一控制部41例如将直流的第一电压的绝对值以约30V的方式实质上控制为恒定。
第二控制部42与第二控制电极62c及均化电路40电连接。第二控制部42对第二开关元件62的开关进行控制。由此,第二控制部42将第二电压控制为与均化信号(调光信号)相应的电压值。第二控制部42例如根据均化信号,确定向第二控制电极62c输入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由此,第二电压的电压值被控制为与调光器7的导通角控制相应的值。由此,与调光器7的导通角控制相应地对发光元件16进行调光。
在第二控制部42电连接有输出电流检测电路45。输出电流检测电路45与第二开关电路32的输出侧电连接。输出电流检测电路45对从第二开关电路32输出的输出电流的电流值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第二控制部42输入。即,输出电流检测电路45对向发光部14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值进行检测。
第二控制部42根据输出电流检测电路45的检测结果,对第二开关元件62的开关进行控制。第二控制部42例如根据检测结果对第二开关元件62的开关进行控制,并将输出电流的绝对值实质上控制为恒定。
第二控制部42例如根据来自均化电路40的均化信号和输出电流检测电路45的检测结果,确定向第二控制电极62c输入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由此,输出电流的绝对值以与导通角控制相应的电流值的方式实质上被控制为恒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输出电流的绝对值恒定”例如是指输出电流的绝对值的变动宽度相对于变动的中心值为±10%以下。
图2(a)~图2(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示意图。
图2(a)是示意性地表示照明装置10的立体图。图2(b)是示意性地表示照明装置10的侧视图。图2(c)是将照明装置10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示意性剖视图。
如图2(a)~图2(c)所示,照明装置10具备外壳80和基板82。图2(c)示意性地表示外壳80的剖面。外壳80例如为碗形。外壳80例如具有回转抛物面状的内表面80a和开口80b。开口80b换而言之为内表面80a的开放端。输入部20例如设置在外壳80的与开口80b相反侧的外表面。
基板82设于外壳80的内部。基板82例如为圆板状。基板82具有表面82a。基板82例如以使表面82a朝向开口80b侧的方式安装在外壳80的内部。发光元件16设于表面82a之上。例如,多个发光元件16呈环状地排列配置在表面82a上。基板82包括省略图示的配线图案。各发光元件16在实装于表面82a之上的状态下,与配线图案电连接。各发光元件16和点灯电路12等的电连接例如经由配线图案来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各发光元件16的表面82a上的配置可以为任意。
在外壳80还设有盖体84和透镜85。盖体84堵塞外壳80的开口80b。盖体84例如为板状。在本例中,盖体84为圆板状。盖体84相对于从各发光元件16发射的光(以下,称作发光束)具有透光性。盖体84例如为透明。盖体84例如可采用塑料、玻璃等。
透镜85分别与各发光元件16对应而设有多个。各透镜85相对于各发光元件16的发光束具有透光性。各透镜85例如为透明。各透镜85例如可采用塑料、玻璃等。各透镜85例如设置在基板82与盖体84之间。各透镜85例如也可以与盖体84一体地形成。
各透镜85具有:与发光元件16对置的第一端部85a;第一端部85a的相反侧的第二端部85b。各透镜85分别与各发光元件16一一对置地配置。向透镜85的第一端部85a射入有来自发光元件16的发光束。透镜85例如通过使从第一端部85a射入的发光束从第二端部85b射出,由此来控制发光束的配光角。透镜85例如对发光束进行聚光。透镜85例如将发光束的配光角控制在规定值以下。透镜85例如可以为使发光束发散的透镜。
在各透镜85的第一端部85a设有覆盖发光元件16的凹部85c。由此,例如能够使向透镜85的发光束的射入效率提高。更具体而言,第一端部85a在凹部85c的内底面处与发光元件16对置。需要说明的是,盖体84及各透镜85根据需要设置并可以省略。
外壳80例如为MR16型。作为灯头的输入部20例如为GU5.3型。即,照明装置10是所谓的低电压卤素灯型的LED灯。外壳80例如为AR111型。输入部20例如为G53型。外壳80的形状及输入部20的形状例如可以为基于低电压卤素灯型的规格的任意的形状。
在照明的领域中,存在将低电压卤素灯等替换为采用了LED等的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的趋势。在该替换之中,期望能够将照明装置直接连接在与低电压卤素灯等对应所设计的控制装置4上。
电子变压器具有若不流动一定程度的电流则动作不稳定这样的特性。采用了LED等的发光元件的照明装置的消耗电力比低电压卤素灯小。因此,在例如将不包括开关电路等的照明装置与包括电子变压器的控制装置4连接的情况下,无法流动需要的电流,往往电子变压器的动作变得不稳定。例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变得间歇性,导致产生闪烁、杂音。
与其相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10及点灯电路12中,点灯电路12包括第一开关电路31和第二开关电路32。在第一开关电路31的动作下,电子变压器的动作所需的电流向控制装置4流动。并且,在第二开关电路32的动作下,与发光元件16相应的电流及电压向发光部14供给。因而,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10及点灯电路12中,即便在与包括电子变压器的控制装置4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发光元件16正常地点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10及点灯电路12中,均化电路40电连接在整流电路22与第一开关电路31之间。并且,均化电路40根据来自整流电路22所输出的脉动电压,生成与导通角控制相应的均化信号。由此,例如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与发光元件16的调光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10及点灯电路12中,第一控制部41将向输入部20流动的输入电流实质上控制为恒定。由此,例如能够使控制装置4(电子变压器)的动作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输入电流例如为电子变压器的动作所需的电流以上即可,不一定为恒定。输入电流检测电路43根据需要设置并可以省略。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10及点灯电路12中,第一控制部41将从第一开关电路31输出的第一电压实质上控制为恒定。由此,例如能够使第二开关电路32的动作更加稳定。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压不一定为恒定。输出电压检测电路44根据需要设置并可以省略。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10及点灯电路12中,第一控制部41将第一电压设定为发光元件16的发光所需的下限值以上。由此,例如能够使第二开关电路32的动作更加稳定。例如即便在通过调光器7来设定较低的调光度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发光元件16适当地点灯。例如,能够更加适当地进行发光元件16的调光。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10及点灯电路12中,第二控制部42将从第二开关电路32输出的输出电流实质上控制为恒定。由此,例如能够使发光元件16稳定地点灯。需要说明的是,输出电流不一定为恒定。输出电流检测电路45根据需要设置并可以省略。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照明装置的框图。
如图3所示,在照明装置110的点灯电路112中,均化电路40电连接在输入部20与整流电路22之间。均化电路40例如与输入端子22a电连接。由此,向均化电路40输入有交流电压。均化电路40根据交流电压,生成与调光器7的导通角控制对应的调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均化电路40中也可以将交流电压转换为脉动电压或者直流电压。如此,均化电路40既可以设置在整流电路22的前段,也可以设置在后段。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装置的框图。
如图4所示,在本例的照明装置210中,点灯电路212具有导通角检测电路46作为调光信号生成电路而代替均化电路40。
导通角检测电路46电连接在整流电路22与第一开关电路31之间。向导通角检测电路46输入有脉动电压。导通角检测电路46根据脉动电压生成与调光器7的导通角控制对应的调光信号。
导通角检测电路46例如在脉动电压的电压值成为规定值以下时判定为导通角控制的截断状态,在脉动电压的电压值比规定值大时判定为导通角控制的导通状态。并且,导通角检测电路46例如生成将判定为遮断状态的区间作为Lo(例如,接地电位)并将判定为导通状态的区间作为Hi(例如,+5V)的脉冲信号(PWM信号)来作为调光信号。
如此,导通角检测电路46例如对由调光器7导通角控制后的电压进行检测。然后,导通角检测电路46例如借助正特性前馈控制,与检测到的电压相应地生成占空比变化的PWM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与上述相反地,将判定为截断状态的区间作为Hi并将判定为导通状态的区间作为Lo。
导通角检测电路46与第二控制部42电连接。导通角检测电路46将生成的PWM信号作为调光信号而向第二控制部42输出。第二控制部42例如根据PWM信号,确定向第二控制电极62c输入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由此,第二电压的电压值被控制为与调光器7的导通角控制相应的值。
如此,调光信号生成电路也可以为生成与导通角控制对应的占空比的PWM信号来作为调光信号的导通角检测电路46。在本例中,在整流电路22的后段连接导通角检测电路46,但也可以与照明装置110的点灯电路112同样地,导通角检测电路46设置在整流电路22的前段。调光信号生成电路也可以为能够生成与导通角控制对应的信号来作为调光信号的任意的电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为发光元件16采用LED的例子。发光元件16不局限于LED,也可以采用通过施加规定值以上的电压来进行点灯的任意的发光元件。例如可以采用具有正向电压的任意的发光元件。
对于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作为例子提示出的方式,未有意对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施,在不超出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之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均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主旨之内,并且也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和其等同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点灯电路,其中,具备:
输入部,其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将被导通角控制了的第一交流电压转换为有效值不同的第二交流电压并输出;
输出部,其与发光部电连接,所述发光部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并在从所述第一端子朝向所述第二端子流动有电流时发光,
整流电路,其电连接在所述输入部与所述输出部之间,并对经由所述输入部输入的所述第二交流电压进行整流而将其转换为整流电压;
第一开关电路,其电连接在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输出部之间,包括第一开关元件,并借助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而将所述整流电压转换为第一电压,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第一控制电极,所述第一控制电极用于对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流动有电流的第一状态和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流动的电流比所述第一状态小的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并联连接;
第二开关电路,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输出部之间,包括第二开关元件,并借助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而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直流的第二电压并向所述输出部输出,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包括第三电极、第四电极及第二控制电极,所述第二控制电极用于对在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之间流动有电流的第三状态和在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四电极之间流动的电流比所述第三状态小的第四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相对于所述发光元件串联连接;
调光信号生成电路,其电连接在所述输入部与所述整流电路之间及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之间中的任一方,并根据所述第二交流电压及所述整流电压中的任一方,生成与所述导通角控制对应的调光信号;
第一控制部,其与所述第一控制电极电连接,对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关进行控制,并将流向所述输入部的电流的有效值控制为规定值以上;
第二控制部,其与所述第二控制电极及所述调光信号生成电路电连接,对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开关进行控制,并将所述第二电压控制为与所述调光信号相应的电压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灯电路,其中,
所述调光信号生成电路为均化电路,所述均化电路生成对所述第二交流电压及所述整流电压中的任一方进行均化后的均化信号来作为所述调光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灯电路,其中,
所述调光信号生成电路为导通角检测电路,所述导通角检测电路对所述第二交流电压及所述整流电压中的任一方的导通角进行检测并生成与所述导通角相应的脉冲信号来作为所述调光信号。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灯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部将流向所述输入部的电流的有效值控制为恒定。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灯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部将所述第一电压的有效值控制为恒定。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灯电路,其中,
所述发光部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电压成为下限值以上时使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所述第一控制部将所述第一电压的有效值控制为所述下限值以上。
7.一种照明装置,其中,具备:
发光部,其具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及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之间并在从所述第一端子朝向所述第二端子流动有电流时发光;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点灯电路。
CN201310752860.6A 2013-05-30 2013-12-30 点灯电路及照明装置 Pending CN1042198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4034A JP6156631B2 (ja) 2013-05-30 2013-05-30 点灯回路及び照明装置
JP2013-114034 2013-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9829A true CN104219829A (zh) 2014-12-17

Family

ID=49958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52860.6A Pending CN104219829A (zh) 2013-05-30 2013-12-30 点灯电路及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54158A1 (zh)
EP (1) EP2809128A1 (zh)
JP (1) JP6156631B2 (zh)
CN (1) CN10421982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63851B2 (ja) * 2012-02-02 2015-08-12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Led光源
JP2017070004A (ja) * 2015-09-28 2017-04-0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6316792B2 (ja) 2015-12-04 2018-04-2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複数の発光素子を制御するレーザ電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9755A (ja) * 2004-10-15 2006-06-01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Led式標識灯点灯装置及び標識灯システム
JP2010287459A (ja) * 2009-06-12 2010-12-24 Suntec Inc Led照明用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照明装置
WO2011033415A1 (en) * 2009-09-18 2011-03-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llumination device
TWI407672B (zh) * 2009-11-30 2013-09-01 Ind Tech Res Inst 降壓儲能與升壓還能之轉換電路
JP5861103B2 (ja) * 2011-05-23 2016-02-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調光信号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WO2013028406A1 (en) * 2011-08-23 2013-02-2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ed ligh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54158A1 (en) 2014-12-04
JP2014232692A (ja) 2014-12-11
EP2809128A1 (en) 2014-12-03
JP6156631B2 (ja) 2017-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1356B2 (en) Light generating device
CN103648219B (zh) 一种led开关恒流驱动电路
CN104427688B (zh) Led交流驱动电路
RU2625332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озбуждения цепочки светодиодов
CN106470509A (zh) 用于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路和照明装置
TWM505143U (zh) 發光二極體驅動電路及發光系統
CN102307410A (zh) 光源模块、点亮装置、以及使用该光源模块和点亮装置的照明设备
CN106793253B (zh) 一种led线性恒流驱动电路及led照明装置
TW201410070A (zh) 控制led之裝置及方法
US10299331B2 (en) LED retrofit driver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3249220A (zh) 半导体发光元件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照明器材
US9288855B2 (en) Driving circuit for driving LED load
US20150015151A1 (en) Lighting Circuit and Luminaire
CN104219829A (zh) 点灯电路及照明装置
CN107306465A (zh) Led驱动电路
CN107046747A (zh) 一种led灯调光控制电路
KR20120031878A (ko) 발광유닛의 구동 전기회로
US9089022B2 (en) Light adjusting device with switching element
CN106376131A (zh) 发光电路及其应用的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CN202310181U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Dong et al. Feed-forward dynamic compensation control for single-stage PFC LED driver to eliminate flicker to human eyes during AC input voltage variation
CN204350403U (zh) 点灯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CN102958224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
JP7040382B2 (ja) 点灯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CN206498572U (zh) 点亮装置以及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