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9130A - 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9130A
CN104219130A CN201310206566.5A CN201310206566A CN104219130A CN 104219130 A CN104219130 A CN 104219130A CN 201310206566 A CN201310206566 A CN 201310206566A CN 104219130 A CN104219130 A CN 104219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
official
identified
imag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65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9130B (zh
Inventor
陈梦
董梁
常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0656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19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19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9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9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步骤: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识别邮件的图像;检测步骤:检测该图像是否带有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判断步骤: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所述官方邮件;返回步骤:将判断结果返回至该第一终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官方邮件识别装置。利用本发明可以提高官方邮件识别的准确率,增强邮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涉及电子邮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电子邮件进行通信已经十分普遍。与此同时,钓鱼邮件也趁机横行肆虐。钓鱼邮件通常伪装成官方邮件来套取用户的重要信息,造成用户的隐私泄露或钱财损失。例如,不法分子伪造官方发送的邮件,通知用户登录异常或活动中奖等信息,来达到盗号或骗取钱财的目的。这类伪造的官方邮件对互联网用户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一般人难以分辨真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官方邮件设置有特有的防伪信息,供用户根据该防伪信息来识别真假官方邮件。然而,用户未必知道或记得各种官方邮件对应的防伪信息,并且用肉眼也无法分辨非常相似的防伪信息,使得识别官方邮件的准确率难以保证,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官方邮件识别的准确率,增强邮件的安全性。
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步骤: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识别邮件的图像;检测步骤:检测该图像是否带有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判断步骤: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所述官方邮件;返回步骤:将判断结果返回至该第一终端。
一种官方邮件识别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识别邮件的图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该图像是否带有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所述官方邮件;返回模块,用于将判断结果返回至该第一终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检测待识别邮件的图像是否带有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来判断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该官方邮件,无需用户人工进行官方邮件的识别过程,可以提高官方邮件识别的准确率,增强邮件的安全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应用时的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待识别邮件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选择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对待识别邮件截图的提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中获取待识别邮件的图像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对待识别邮件拍摄的提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8为判断结果的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官方邮件识别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应用时的环境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应用于服务器1中,该服务器1通过网络2与至少一台终端,例如图1中的第一终端3和第二终端4进行网络通信。该第一终端3或第二终端4的具体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或者其他类似的运算装置。该服务器1也可以为云端服务器。该网络2可为任意的网络连接方式,例如互联网(Internet)、移动互联网(如电信运营商提供的2G、3G网络)、局域网(有线或者无线)等。
第一实施例
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该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接收第一终端3发送的待识别邮件的图像;
步骤S2,检测该图像是否带有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
步骤S3,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所述官方邮件;
步骤S4,将判断结果返回至该第一终端3。
按照上述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通过检测待识别邮件的图像是否带有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来判断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该官方邮件,无需用户人工进行官方邮件的识别过程,可以提高官方邮件识别的准确率,增强邮件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的实现细节如下:
步骤S1中,所述第一终端3通过所安装的邮件收发客户端(例如Foxmail、Outlook等),嵌入在其它应用程序客户端中的电子邮箱程序(例如QQ邮箱),或网页版的电子邮箱(例如网易邮箱)接收到所述的待识别邮件后,可以将该待识别邮件显示出来给用户查看,如图3所示。
所述第一终端3可以采用截图的方式获取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可以为待识别邮件的全局图像,也可以为待识别邮件的指定区域的图像,例如待识别邮件的标题区域、发件人区域、正文区域、正文末尾区域等区域的图像。当第一终端3接收到待识别邮件的图像的获取请求时,可以调用第一终端3本机自带的或第三方的截图工具对待识别邮件进行截图。例如,第一终端3可以对待识别邮件进行全屏截图,也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对待识别邮件的指定区域进行截图。然后,第一终端3将所截取的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发送至服务器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3的上述过程可以通过在第一终端3中运行的一个官方邮件识别的客户端来实现。当用户在该客户端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在该客户端的用户界面选择该待识别邮件时,将发出所述待识别邮件的图像的获取请求。所述待识别邮件的图像的获取请求也可以在用户触发该客户端在待识别邮件的显示界面上的快捷方式,例如图3所示的“邮件识别”按钮10时发出。然后该客户端根据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的获取请求调用第一终端3本机自带的或第三方的截图工具对待识别邮件进行截图,并将所截取的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发送至服务器1。
步骤S2所述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是由相应的官方邮件系统自行定义的,例如腾讯公司安全中心下发的腾讯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包括不可仿造的蓝色标题、带系统图像的发件人、与QQ账号密码相关邮件的头部带有盾牌头像等。预设的各种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被存储在服务器1中。该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可以嵌入显示在官方邮件的指定位置,例如标题区、发件人之后或官方邮件的左上角。因此,所述待识别邮件的图像若为待识别邮件的指定区域的图像,则该指定区域应该为该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所在的区域。
对应地,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的客户端在接收到所述待识别邮件的图像的获取请求后,可以显示一个选择界面,如图4所示,供用户选择一个官方名称,从而识别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该官方名称对应的官方邮件。然后该客户端根据一关系数据库中记录的所选择的官方名称(例如腾讯)对应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所在区域显示一个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根据所选择的官方名称对应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所在的区域对该待识别邮件中的例如标题区域进行截图,如图5所示中的提示信息20。用户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使用所述的截图工具对待识别邮件进行截图,得到待识别邮件的图像。该关系数据库记录有各官方名称与对应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所在区域的对应关系,该关系数据库可以存储在第一终端3中,也可以存储在云端或服务器1中。
步骤S2可以采用图像识别技术检测所接收到待识别邮件的图像是否带有该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该图像识别技术可以通过例如模板匹配模型实现。具体而言,可以先获取待识别邮件的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简称ROI),然后提取该感兴趣区域的特征信息,例如颜色信息、纹理信息、形状信息等。再将所提取的特征信息与所存储的预设的各种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进行比对,若该特征信息符合某一种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则表示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带有该种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
此外,步骤S2也可以获取用户在所述客户端的该选择界面上选择的官方名称,然后将所提取的特征信息与该官方名称对应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进行比对,若所提取的特征信息符合该官方名称对应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则表示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带有该官方名称对应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例如,用户所选择的官方名称为腾讯,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为待识别邮件的标题区域的图像,提取该待识别邮件标题区域的图像的字体颜色信息,检测该待识别邮件的标题区域的字体颜色是否为蓝色,若是,则检测到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带有腾讯公司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
步骤S3中,若该检测结果为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带有该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则判断该待识别邮件为该官方邮件。若该检测结果为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不带有该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则判断该待识别邮件不为该官方邮件。
步骤S4将判断该待识别邮件为所述官方邮件或不为所述官方邮件的判断结果返回至第一终端3。第一终端3接收到该判断结果后,将显示该判断结果,供用户查看。
第二实施例
参阅图6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其相比于第一实施例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对所述第一终端3获取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提出另一种实现方式,便于在第一终端3中未安装所述截图工具或不便于对该待识别邮件进行截图的情况下应用。所述第一终端3获取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第二终端4接收待识别邮件,并显示该待识别邮件。该第二终端4也可以通过所述的邮件收发客户端、嵌入在其它应用程序客户端中的电子邮箱程序或网页版的电子邮箱接收到所述的待识别邮件,然后将待识别邮件显示出来给用户查看,如图3所示。
步骤S12,第一终端3对第二终端4接收到的该待识别邮件进行拍摄,得到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3也可以运行有一个官方邮件识别的客户端。当用户启动该客户端时,该客户端将调用第一终端3中的摄像单元,用户可以将该摄像单元的镜头对准第二终端4所显示的该待识别邮件的全局或指定区域进行拍摄,从而得到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
此外,该客户端在启动后,也可以先显示一个选择界面,供用户选择一个官方名称,从而识别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该官方名称对应的官方邮件。然后该客户端根据所述关系数据库中记录的所选择的官方名称(例如腾讯)对应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所在区域显示一个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对所选择的官方名称对应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在第二终端4所显示的待识别邮件中所在的区域,例如标题区域进行拍摄,如图7所示。用户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使用第一终端3对第二终端4所显示的待识别邮件进行拍摄,从而得到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然后,第一终端3将所得到的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发送至服务器1,经过所述的步骤S1至步骤S4,第一终端3接收到所述判断结果后,可以将该判断结果显示出来,例如图8所示。
第三实施例
参阅图9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官方邮件识别装置100,其包括接收模块101、检测模块102、判断模块103和返回模块104。可以理解,上述的各模块是指计算机程序或者程序段,用于执行某一项或多项特定的功能。此外,上述各模块的区分并不代表实际的程序代码也必须是分开的。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3发送的待识别邮件的图像。该第一终端3可以在接收到该待识别邮件后,采用截图的方式获取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并将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发送至服务器1。该待识别邮件也可由第二终端4接收并显示,然后第一终端3对第二终端4所显示的待识别邮件进行拍摄,从而得到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可以为该待识别邮件的全局图像,也可以为该待识别邮件指定区域的图像。
检测模块102,用于检测该图像是否带有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具体而言,检测模块102可以使用图像识别技术检测该图像是否带有所述的防伪信息。
判断模块103,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所述官方邮件。若该检测结果为该图像带有所述的防伪信息,则判断该待识别邮件为所述官方邮件。若该检测结果为该图像不带有所述的防伪信息,则判断该待识别邮件不为所述官方邮件。
返回模块104,用于将判断结果返回至该第一终端3。第一终端3在接收到该判断结果后,将显示该判断结果。
对于以上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进一步参考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在此不再重复。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官方邮件识别装置100,通过检测待识别邮件的图像是否带有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来判断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该官方邮件,无需用户人工进行官方邮件的识别过程,可以提高官方邮件识别的准确率,增强邮件的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为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光盘、硬盘、或者闪存。上述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让计算机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完成上述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中的各种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识别邮件的图像;
检测步骤:检测该图像是否带有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
判断步骤: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所述官方邮件;
返回步骤:将判断结果返回至该第一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步骤前,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该待识别邮件,以截图方式获取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步骤前,所述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接收到的该待识别邮件进行拍摄,得到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识别邮件的图像为该待识别邮件的指定区域的图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步骤使用图像识别技术检测该图像是否带有所述的防伪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若该检测结果为该图像带有所述的防伪信息,则判断该待识别邮件为所述官方邮件;
若该检测结果为该图像不带有所述的防伪信息,则判断该待识别邮件不为所述官方邮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返回步骤后,所述第一终端将显示所接收的该判断结果。
8.一种官方邮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待识别邮件的图像;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该图像是否带有预设的官方邮件的防伪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该待识别邮件是否为所述官方邮件;
返回模块,用于将判断结果返回至该第一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前,所述第一终端接收该待识别邮件,以截图方式获取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前,所述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接收到的该待识别邮件进行拍摄,得到该待识别邮件的图像。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识别邮件的图像为该待识别邮件的指定区域的图像。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使用图像识别技术检测该图像是否带有所述的防伪信息。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用于:
若该检测结果为该图像带有所述的防伪信息,则判断该待识别邮件为所述官方邮件;
若该检测结果为该图像不带有所述的防伪信息,则判断该待识别邮件不为所述官方邮件。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官方邮件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该判断结果后,将显示该判断结果。
CN201310206566.5A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219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6566.5A CN104219130B (zh)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6566.5A CN104219130B (zh)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9130A true CN104219130A (zh) 2014-12-17
CN104219130B CN104219130B (zh) 2018-09-07

Family

ID=52100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6566.5A Active CN104219130B (zh) 2013-05-29 2013-05-29 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913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868A (zh) * 2002-10-07 2005-11-30 电子湾有限公司 用于认证电子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819517A (zh) * 2005-02-07 2006-08-16 刘瑞祯 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签章系统
CN1960249A (zh) * 2005-10-31 2007-05-09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及身份验证系统
CN101123505A (zh) * 2007-08-06 2008-02-13 张伟民 网络签约安全服务系统
CN102449648A (zh) * 2009-05-26 2012-05-09 微软公司 在非web邮件客户端背景中管理潜在钓鱼消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868A (zh) * 2002-10-07 2005-11-30 电子湾有限公司 用于认证电子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819517A (zh) * 2005-02-07 2006-08-16 刘瑞祯 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签章系统
CN1960249A (zh) * 2005-10-31 2007-05-09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及身份验证系统
CN101123505A (zh) * 2007-08-06 2008-02-13 张伟民 网络签约安全服务系统
CN102449648A (zh) * 2009-05-26 2012-05-09 微软公司 在非web邮件客户端背景中管理潜在钓鱼消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9130B (zh) 2018-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4824B1 (en) Initiating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interactions with images
KR101800890B1 (ko) 위치 기반의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844484A (zh) 信息搜索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US8996633B2 (en) Systems for providing emotional tone-based notifications for communication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9388713B (zh) 一种未读短信的智能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39275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a technological process for signing documents
US11740775B1 (en) Connecting users to entities based on recognized objects
WO2019105457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22399B (zh) 消息展示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64171B (zh) 图形码生成方法、资源发送及接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22503B (zh) 基于ar与lbs技术的旅游景点虚拟留言板系统
WO2017016384A1 (zh) 短信处理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13393471A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1852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sualizing record data
CN103870812A (zh) 一种获取掌纹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US10565210B2 (en) Generating and verifying a reputational profile
AU2015101772A4 (en) Reducing inadvertent data loss in email
CN104219130A (zh) 一种官方邮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1753608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846351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客户端
CN109636578A (zh) 信贷信息的风险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22547A (zh) 一种文本输入法及装置
CN110879733B (zh) 电子红包的检测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59936A (zh)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管理装置及服务器
CN105246064B (zh) 识别通信号码归属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31

Address after: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Zhenxing Road, SEG Science Park 2 East Room 403

Co-patentee after: Tencent cloud computing (Beijing)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Patentee after: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Address before: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44 Zhenxing Road, SEG Science Park 2 East Room 403

Patentee befor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