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6619B -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6619B
CN104216619B CN201410465330.8A CN201410465330A CN104216619B CN 104216619 B CN104216619 B CN 104216619B CN 201410465330 A CN201410465330 A CN 201410465330A CN 104216619 B CN104216619 B CN 1042166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s
user
objects
operational order
dest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53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6619A (zh
Inventor
鲁启元
王烁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4653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166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16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6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6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6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应用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跨应用操作繁琐的问题而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在用户界面中接收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用户界面包括至少两类对象,所述至少两类对象分别对应不同类别的对象内容;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所述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对所述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进行关联处理,得到处理结果;输出所述处理结果。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操作系统界面中的数据处理过程。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主要由操作系统决定,不同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在样式风格上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但其操作逻辑基本相同。对于大多数用户界面而言,由于应用程序之间在数据结构上相互独立,因此应用图标的布局以及应用程序的操作通常也是相互独立的。在人机交互的层面上,独立划分应用程序的设计不利于用户进行跨应用操作。当用户对多个应用程序进行关联操作时,需要手动启动不同的应用程序,并针对不同的操作内容在不同应用之间反复进行前后台切换,用户操作较多,使用起来十分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跨应用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解决该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的用户界面包括至少两类对象,该至少两类对象分别对应不同类别的对象内容;
该方法包括:
接收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
根据操作指令获取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
对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进行关联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输出处理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包括至少两类对象,至少两类对象分别对应不同类别的对象内容;
接收单元,用于在显示单元显示的用户界面中接收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单元接收的操作指令获取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
处理单元,用于对获取单元获取的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进行关联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处理单元处理得到的处理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包括如前述第二方面的装置。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仅包含少数对象的用户界面,将数量众多的应用、文件或数据抽象为不同类型的对象,用户界面简洁明朗。在进行操作时,用户只需对操作涉及的两个对象进行触发即可,电子设备在接收到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后,能够后台获取两者的对象内容并自动进行关联处理,从而输出处理结果。数据处理过程无需用户启动、切换不同应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交互方式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方式,能够打破不同应用或平台之间的隔离和禁锢,真正实现一键式、一站式的数据交互过程。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四种对象布局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指令类型的示意图;
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两种触发操作指令的示意图;
图5a至图5d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四种二级菜单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对象内容触发操作指令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随用户操作轨迹展示对象内容的简要信息的示意图;
图8a至图8i分别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九种用户界面布局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允许用户对用户界面布局设置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交互,简化用户跨应用操作的复杂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电子设备接收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用户界面有别于传统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本用户界面不显示任何应用、文件、数据的图标,仅在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对象,这至少两类对象分别对应不同类别的对象内容。示例性的,电子设备显示的用户界面可以如图2a所示,其中包括用户主体和联系人两个对象。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策略对所有的对象内容进行分类,其中,分类依据可以但不限于是数据类型、数据大小、数据标签。此外,电子设备也可以以内容的存储方式为标准对对象内容进行分类。例如,将对象内容划分为本地保存/缓存的对象内容以及云端保存的对象内容。本实施例不对对象内容分类的策略和方式进行限制,仅保证统一类别的数据内容对应一个对象即可。
基于电子设备显示的用户界面,用户在进行设备操作时,可以对用户界面中的不同对象进行关联操作,以触发相应的操作指令。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关联操作是指对不同对象的关联性操作,其基础在于操作涉及的对象数量至少为两个。如前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将所有的对象内容分类到不同的对象中,因此理论上,基于任意两个对象的关联操作可以涵盖现有的全部用户操作,例如,拨打电话、登录社交应用账号、在线支付、远程控制等。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对操作焦点位置的检测以及对点击指令触发的监听,获得操作指令。例如如图2b所示,当用户通过鼠标或导航键控制光标先后选中对象1和对象2时,电子设备获得针对对象1和对象2的操作指令。或者,当电子设备为触控式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触控屏幕监听用户触发的触控点,从而获得操作指令。例如如图2c所示,当用户通过手指从对象1滑动到对象2时,电子设备通过该滑动轨迹获得针对对象1和对象2的操作指令。或者,当电子设备内置有重力加速度传感器时,电子设备还可以对设备本体的空间姿态进行监测,从而获得操作指令。例如如图2d所示,当用户控制设备使得重力球从对象1图标滚动到对象2图标上时,电子获得针对对象1和对象2的操作指令。应当想见,除上述各图所示的指令接收方式之外,实际应用还存在其他本实施例未能全面列举的实现方式,例如语音指令控制、光线感应控制等,本实施例不对电子设备接收操作指令的具体方式进行限制。
102、电子设备根据操作指令获取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
在获得操作指令后,电子设备获取所涉及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便于对不同对象进行区分,本实施例中对操作指令涉及的两个对象进行表述上的区分,其中,将操作指令起点涉及的对象(例如图2中的对象1)称为源对象,将操作指令终点涉及的对象(例如图2中的对象2)称为目标对象。这种区分方式是以操作指令的执行过程为依据的,实际应用中,源对象和目标对象两者在功能上是同质的,不应因其名称不同而有所区分。
本步骤中,当对象对应的对象内容唯一时,例如只对应一个联系人的联系方式,或只对应一个社交应用,电子设备可以直接对对象的对象内容进行获取;而当对象对应多个对象内容时,在获取对象内容时,电子设备可以对所有的对象内容进行获取,但更为实际的是,电子设备通过预设规则(例如调用频度、热度等)自动筛选目标对象内容,也可以获取用户选择的对象内容。对于后者实现方式,电子设备可以在用户触发某个对象(例如对象1)时,在用户界面空余位置或单独展示的二级菜单显示该对象对应的所有对象内容,供用户进行选择。
103、电子设备对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进行关联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由于用户操作是针对两个对象的关联操作,因此对不同对象的对象内容也应当进行关联处理。实际应用中,较为简单的关联处理可以是:将对象1中的Word文档拖拽到对象2的PDF应用中,自动转换为PDF文档;或者,将对象1中用户的账号登录信息拖拽到对象2中社交应用中,自动将该登录信息加载到账号登录界面,并实现社交账号的自动登录;或者,将对象1中已编辑完成的邮件拖拽到对象2的联系本应用中,自动将该邮件发送给指定的联系人。本步骤仅对关联处理进行示例性说明,后续实施例会对本实施例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更为详尽的介绍。
在进行关联处理后,电子设备获得处理结果,例如转换后的PDF文档、账号登录后的用户主页界面、邮件发送成功后的提示框等。在获得处理结果后,电子设备执行步骤104,对处理结果进行输出,从而对用户本次的操作指令进行反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谓的结果输出包括两个层面结果的输出:第一个层面为对用户进行反馈的信息输出,例如邮件发送成功/失败的提示、启动拍照应用的取景框界面等;第二个层面为对发送到失败外部的数据的信息输出,例如将邮件发送给联系人、向联系人拨打电话,向网络侧发送URL请求网页页面等。对于上述两种层面的结果输出,本实施例不限制其处理结果的数据类型。
104、电子设备输出处理结果。
在输出处理结果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处理结果的数据类型选择不同的输出方式进行结果输出。例如对于上述第一层面的结果输出,较为常见的是,电子设备通过显示器(屏幕)显示输出处理结果,但是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还可以采用声音、振动等其他形式输出。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自动朗读的方式输出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音,或者通过致动器振动或闪光灯闪烁等方式进行反馈提示。此外,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连接的外部设备对处理结果进行输出,例如通过打印机打印PDF文档等。而对于上述第二层面的结果输出,电子设备则可以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等媒介进行结果输出,例如接入电路域业务、请求网页页面、上传/下载数据等。本实施例不对电子设备的结果输出方式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能够通过对应用、文件、数据的抽象实现用户操作的简化。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户的联系人、应用、网银账号等不再独立存在,无论用户进行何种操作处理,均无需再独立启动相关应用或登录账号。对于跨应用的操作处理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淡化数据的应用属性,强化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有应用、文件及数据均围绕用户进行布局,使用户能够跨越应用或文件的限制,对各种数据信息自由进行调配和交换,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一键式、一站式处理。
进一步的,作为对图1所示方法的细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用户界面中包含有五类对象,涵盖了设备操作涉及的所有信息,这五类对象包括:
a、用户主体对象
b、用户的联系人对象
c、用户的实体物对象
d、用户的虚拟物对象
e、用户的信息对象,
其中,用户主体对象的对象内容为用户主体,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备操作中,用户主体对象通常为源对象,即操作指令的起始对象;联系人对象的对象内容为联系人的联系方式或链接地址,其中联系人的联系方式主要是指能够使电子设备自动建立通讯连接的联系方式,通常包括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而链接地址则是指各种应用中用户好友的链接地址,这些链接地址能够链接到用户好友的主页页面或聊天窗口,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链接地址不限于是某一个应用的链接地址,联系人对象中可以涵盖所有应用中涉及的好友链接地址;实体物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实体物品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实体物品为与用户相关的实体物品,包括用户可通过电子设备远程控制的汽车、智能家居、快递邮件、打印机、或电子手表等可穿戴设备;虚拟物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虚拟物的链接地址,该虚拟物主要涉及用户使用的应用及账号,其中应用为用户手机中安装的所有应用,账号为用户的应用账号及网银账号。信息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文件或数据,较为容易理解的是,文件或数据是指电子设备中存储的信息,包括文档、音频/视频文件,也包括涉及用户身份鉴权的用户名、密码等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五类对象组成的用户界面如图3所示,其中,用户主体对象居中,作为设备操作的起始对象。如图3中实线所示,电子设备接收的操作指令包括4种:
1、用户主体对象与联系人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2、用户主体对象与实体物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3、用户主体对象与虚拟物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4、用户主体对象与信息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用户从用户主体对象朝不同的对象进行滑动操作,可以触发对应的对象功能。
上述4种操作指令均是以用户主体对象为起点的操作,其主要作用在于启动或调出对象功能供用户查看或使用。除此之外,操作指令的种类还包括除用户主体对象之外其他4种对象两两之间的任意组合。现有技术中,当进行设备操作时,特别是在进行跨应用操作时,需要用户启动不同的应用程序,并手动将不同应用中的数据转移或加载到另一应用中,这种以应用为中心的操作方式通常较为繁琐。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允许用户对与用户关联的(即归属于用户主体对象的)任意两个对象进行操作,实现对象之间信息的直接交互,从而达到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设备操作的目的。例如用户可以从信息对象滑动到虚拟物对象上,将信息对象中的网银账号和密码加载到虚拟物对象中的网银应用中,并自动登录用户的网银账号;或者,用户还可以从信息对象滑动到联系人对象上,将信息对象中的一个视频文件通过联系人对象中的社交应用发送给某个好友;再或者,用户还可以从实体物对象滑动到虚拟物对象上,实现实体物品的在线交易等。如图3中虚线所示,除用户主体对象以外的其他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
1、实体物对象与联系人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2、实体物对象与虚拟物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3、实体物对象与信息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4、联系人对象与虚拟物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5、联系人对象与信息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6、虚拟物对象与信息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由此,图3所示的用户界面可以提供以上共10种操作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10种操作指令均为单向操作,而实际应用中两对象之间的操作则可以是双向的,例如当从信息对象滑动至虚拟物对象时,可以是将本地保存的数据上传至网络侧,而当从虚拟物对象滑动至信息对象时,则可以是将从网络侧下载需要的数据。由此可见,实际应用中,上述图3所示用户界面可以产生的操作指令数量20个。理论上,在包括双向操作指令的情况下,N个对象产生的操作指令数量为AN2。
进一步的,为满足用户对更多类别对象进行关联操作的需求,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操作指令涉及的对象数量还可以为三个以上。电子设备接收用户触发的、涉及至少三个对象的操作指令,其中,操作指令涉及的起始对象为源对象,结束对象为目标对象,起始对象和结束对象之间涉及的对象为中间对象。示例性的,如图4a所示,用户依次触发实体物对象、信息对象及虚拟物对象,将实体物对象中的物品携带上信息对象中关于该物品的介绍信息推送到虚拟物对象中的拍卖网站上进行挂拍;或者,如图4b所示,用户依次触发虚拟物对象、信息对象及联系人对象,将虚拟物对象中某网站上下载的学习资料保存到信息对象的文件夹中,并将该学习资料一并发送给某联系人。
本实施例相对现有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在进行某种操作时,只要有大致的使用意愿就可以基于对象的用户界面快速完成操作,而无需关心操作过程的具体实现(例如输入账号登录密码、如何下载数据等),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更加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电子设备的智能化程度更高。
进一步的,考虑到当单个对象中的同类内容较多时,电子设备无法很好的识别用户的具体操作目的,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对各个对象中的对象内容进行次级分类,并按照次级分类结果对对象内容进行区别展示。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对对象内容进行展示的目的在于,供用户对具体的对象内容进行选择,从而更加准确的获得用户的操作需求,而对对象内容进行分类的目的则在于便于用户对需要的对象内容进行快速查找。
电子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类策略对对象内容进行分类。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依据对象内容的大小、名称、存储路径、数据类型或标签进行分类;或者,电子设备也可以根据对象内容的使用频度、网络热度、累计使用时长或最近使用时间等特征参数对对象内容进行排序,并基于该排序得到对象内容的分类。
而在对象内容的展示方面,对于如何展示对象内容,电子设备可以选择用户界面中的空闲区域进行展示,也可以单独通过一个二级菜单进行展示。示例性的,如图5a所示,对于联系人对象的对象内容,电子设备可以在联系人对象旁边的空闲区域进行显示;或者,如图5b所示,对于实体物对象的对象内容,电子设备可以单独弹出一个二级菜单进行展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区别展示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对不同对象的对象内容分别进行展示。例如如图5c所示,电子设备通过不同窗口分别显示各个对象的对象内容。
第二,对同一对象中不同类型的对象内容分别进行展示。例如如图5d所示,电子设备在联系人对象的菜单中按照使用频率“高”、“中”、“低”三个级别对电话本中的通话记录进行分类显示。
上述图5所示方案对对象内容的展示方式进行了介绍,而对于选择何种时机展示对象内容,电子设备也可以执行不同的展示策略。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在显示用户界面时直接显示每个对象的对象内容,也可以在用户选中某个对象时,显示该对象的对象内容,或者在用户选中某个对象时,显示剩余其他对象的对象内容,以供用户对目标对象进行选择。
当用户界面展示有对象的对象内容时,电子设备允许用户直接对对象内容进行触发,从而触发粒度更细的业务操作指令。电子设备在接收从源对象对象内容到目标对象对象内容的操作指令之后,直接对用户选中的对象内容进行关联操作,而无需再对对象中的对象内容进行查找。本实施例中,除内容到内容的操作指令之外,电子设备还允许用户触发内容到对象以及对象到内容的操作指令。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用户选中信息对象后,电子设备显示信息对象的二级菜单,用户在该菜单中选择文件“学习资料”,然后直接拖拽到联系人对象上。特别的,当二级菜单具有多级目录结构时,用户触发某个文件夹时还可以自动进入该文件夹的下一级菜单供用户选择。在将选中的文件拖拽到联系人对象上之后,电子设备显示联系人对象的二级菜单,用户进一步拖拽到其中的XX即时通讯应用,将该学习资料发送给选定的好友。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为方便用户查看不同类别的对象内容,电子设备还可以对对象之间的距离进行步进值设置,并将不同类别的对象内容分别与不同的区间段进行对应设置。用户在对象之间进行滑动时,可以通过对滑动距离的控制选择显示不同类别的内容,从而在不展开二级菜单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对象内容的简要信息。以显示联系人为例,如图7所示,当用户从用户主体对象向联系人对象滑动时,距离联系人对象越近的位置对应联系越频繁的联系人。同时电子设备在滑动位置上通过小窗口显示该位置对应的联系频度和联系人摘要信息,当用户在某个位置上松开手指时,电子弹出二级菜单,显示该位置上联系人的具体信息或联系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的几种用户界面进行介绍,应当想见,该介绍仅为示例性说明,不作为对实际情况的全部覆盖。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的对象布局可以为坐标系,如图8a所示,该坐标系原点处对象为用户主体对象;水平轴正负方向分别对应联系人对象和信息对象;垂直轴正负方向分别对应虚拟物对象和实体物对象。在进行操作时,如图中实线所示,用户可以沿水平轴或垂直轴对不同对象进行拖拽,如图中虚线所示,用户也可以直接对用户主体对象之外的其他对象进行点对点拖拽。
可选的,当用户触发对象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振动、高亮显示等方式发出提示;当用户“连接”两个或多个对象时,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连接轨迹(即对象之间的连线)显示动态效果,例如水波纹、射线散射等;当对象连接成功时,电子设备可以发出振动或对滑动轨迹进行区别标注,以示成功接收操作指令。
此外,对于坐标系布局,电子设备还可以按照预设规则对对象内容进行排序并顺序显示于坐标系的空闲区域中。例如在图8b中,电子设备可以对联系人对象中的通话记录信息按照联系频度大小进行排序显示。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的对象布局还可以为九宫格,如图8c所示,九宫格中心点位置对应用户主体对象,上、下、左、右位置分别对应虚拟物对象、实体物对象、信息对象和联系人对象。对于操作指令的触发,电子设备允许用户将某一对象拖拽覆盖到另一对象上,也可以允许用户对不同对象先后进行点击,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进一步的,对于九宫格中空余的4个位置,电子设备允许用户自主对其进行功能定义,使之具有快捷键功能或小组件功能。
对于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电子设备可以默认剩余的4个位置功能为空。如图8d所示,当用户将某个对象拖拽到其对应的空余位置上时,电子设备可以全屏或分屏展开二级菜单,显示该对象中的对象内容。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的对象布局还可以为随机操作点,如图8e所示,各个对象的图标随机散落在用户界面中,用户对两两对象直接进行直线连接即可触发操作指令,而当连接轨迹穿过第三对象时,可触发关联三个对象的操作指令。
可选的,用户可以通过对对象图标进行长按的方式对对象的位置进行拖拽设置。而另一种可行方式则为,电子设备结合重力感应功能对界面中的对象图标进行自由散落布局。不同的设备空间姿态能够得到不同的对象布局,例如在图8f中,翻转手机可以使所有对象集中“掉落”到界面边缘等。同时,电子设备还可以为对象图标增加反弹效果,以增加对象散落的动态效果,用户可以拖拽某一对象“撞击”其他对象的方式触发操作指令,其动态效果可类似于“沙狐球”或“冰壶”。
进一步的,当需要显示对象内容时,电子设备可以自动将散落在各个位置上的各个对象图标集中到某一区域中,以便腾出空闲区域对对象内容进行显示。当显示结束后电子设备可自动还原对象的原始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的对象布局还可以设置为区域匹配模式,如图8g所示,界面中心区域对应用户主体对象,剩余区域均分为4等份,分别对应剩余4个对象。
进一步的,用户界面还可以在显示对象区域的同时显示各个对象的对象内容。如图8h所示,界面中心区域对应用户主体对象,围绕中心区域的圆环均分为4等份,分别对应剩余4个对象,剩余区域部分划分为4等份,分别显示各自相邻对象的对象内容。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用户界面的对象布局还可以设置为翻页模式,如图8i所示,主界面对应用户主体对象,其中可以显示用户主体对象的对象内容,当分别对主界面进行上、下、左、右翻页时,电子设备载入不同对象的界面,并可以在界面中显示对应对象的内向内容。
用户在进行操作时,可以从主界面滑动到主界面的各个边缘,此时电子设备加载对应的对象界面,从而实现不同对象的关联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种界面布局中,各个对象的具体位置可以由用户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设置,例如对于随机式布局,如图9所示,用户也可以将用户主体对象设置到界面左侧的中间位置,而将其他对象统一设置到于界面的右侧。
此外,在操作指令的触发方式上,也可以以滚动“重力球”的方式替代手指的滑动轨迹,用户可以通过对电子设备空间姿态的控制实现“重力球”的滚动,从而触发操作指令。
以上各实施例的描述均以触控式电子设备为例进行的说明,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也可以设有物理键盘或连接外部控制设备,用户通过物理键盘或外部控制设备对界面中的操作焦点进行控制,以替代触控点触发操作指令。
可选的,本发明各实施例不对用户界面的显示方式进行限制。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用户界面可以对传统的桌面背景界面进行替代,用户解锁屏幕后可以直接进入到本发明所指的用户界面中。或者,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为便于用户操作使用,还可以将签署操作指令的触发与屏幕解锁功能合二为一。当用户触发“Power”键点亮屏幕时,本发明中的用户界面可直接替代解锁界面显示,用户在触发操作指令的同时可以实现屏幕的自动解锁。
进一步的,结合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实现,电子设备对源对象对象内容和目标对象对象内容的关联处理可以包括:内容迁移、内容转换、内容加载、内容修改、内容复制及内容替换,其中,内容迁移是指将某对象内容转移到另一对象内容中,例如将信息对象中保存的文件通过虚拟物对象保存到某应用的云盘上;内容转换是指对内容数据类型的转换,例如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联系人对象中的电话录音转换为文本文档并保存在信息对象中;内容加载主要是指对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加载到账号登录界面中,从而实现账号自动登录的目的;内容修改是指对已有内容进行更新的过程,例如将信息对象中的图片文件载入到虚拟无对象的图片编辑器中以实现对图片文件的修改;内容复制主要是指将某对象内容复制到另一对象内容中,与内容迁移不同,内容复制过程可以保留源对象中的原始对象内容,例如将文本文档中某段选中的文字复制到短信编辑框中;最后,内容替换是指以某一对象的对象内容替换另一对象的对象内容,例如通过联系人对象从网络侧获取最新的好友关系链信息,并以该好友关系链信息对信息对象中保存的好友列表进行退换更新。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还允许用户对用户界面进行整体滑动以触发不同功能。例如,用户可以对坐标系整体向左拖动以查看过去时段已发生的事件记录,对坐标系整体向右拖动以查看未来规划或日程安排。
下面,结合上述各种关联处理的实现方式,给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几种应用场景:
1、用户与联系人的交互
a、用户可以通过联系人对象与联系人进行电话、短信、邮件等通讯。
b、对于社交应用中的好友,用户可以通过联系人对象查看联系人的社交信息。其中,社交信息分为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两部分,公共信息包括用户好友圈内的新鲜事、好友的QQ动态、微博动态群发信息/邮件,以及社交应用中如系统消息、公共通知等其他各种信息;私人信息包括好友与用户之间的邮件、SMS信息、私信、文件传输、聊天记录、微博@、通话记录及其他发送给用户本人的信息。此外,用户在向好友发送信息时,可以在滑动连接到好友头像的基础上,进一步二次连接到其他好友的头像上,从而实现信息群发。
本场景中用户可发送好友的信息包括用户个人信息以及好友信息,其中好友信息包括上述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
c、用户通过应用或邮件与联系人建立在线语音会议或在线视频会议,用户建立会议可以为两方会议或多方会议。
2、用户与实体物的交互
a、用户查看汽车的当前状态,例如停泊位置、行驶速度等;或者对智能家居进行远程控制,例如启动空调,关闭台灯。
b、用户通过电子设备与智能穿戴设备进行互联,查看智能穿戴设备状态、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获取外部数据(例如检测用户心率等)。
c、用户远程查看快递进程。
3、联系人与虚拟物的交互
a、用户通过网银向联系人转账。可选的,转账时电子设备可通过账号+密码的形式对用户身份进行鉴权,或者通过指纹、虹膜、声音等生物手段对用户身份进行鉴权。
b、用户与联系人进行虚拟积分、虚拟装备等物品的转让。
4、虚拟物与实体物之间的交互
用户通过网络对汽车、家具等实体物品进行交易,并流转资金或虚拟货币。
5、用户与信息的交互
a、用户查找、浏览本地保存的视频、音频文件,查找、使用、编辑本地数据(文档、表格等)。
b、用户获取网络侧数据信息,例如浏览网页、下载文件等。
c、用户向网络侧上传数据文件,例如上传照片、文字、音视频文件等。
6、信息与联系人的交互
a、用户通过与联系人的连接实现与联系人的数据分享,包括像联系人传送本地文件、接收并保存联系人发送的文件等。
b、用户通过与联系人的连接实现链接地址的分享,用户与联系人之间分享网页URL、数据存储路径等链接地址,从而实现对地址对应内容的分享。
7、信息与虚拟物的交互
保存/载入应用中的游戏进度、以网络侧好友列表更新本地好友列表、向网络侧上传通信录以进行备份以及将图片加载到编辑器中进行编辑等。
8、信息与实体物的交互
对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等实物的系统进行补丁更新、对实物进行病毒扫描与隔离、向实物下发操作权限、对实物系统植入插件、脚本以实现诸如远程控制等不同的功能。
9、实体物与联系人的交互
联系维修人员维修保养汽车,家具等实物、将房屋交予物业人员管理,委托给好友收发快递等。
10、用户与虚拟物的交互
用户进行游戏操作、通过应用预定酒店、修改网银密码等。
进一步的,作为对上述各实施例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可以置于电子设备内部,或单独作为外部设备独立于电子设备,并通过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的方式与电子设备进行通信。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显示单元101、接收单元102、获取单元103、处理单元104及输出单元105,其中,
显示单元101,用于显示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包括至少两类对象,至少两类对象分别对应不同类别的对象内容;
接收单元102,用于在显示单元101显示的用户界面中接收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
获取单元103,用于根据接收单元102接收的操作指令获取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
处理单元104,用于对获取单元103获取的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进行关联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输出单元105,用于输出处理单元104处理得到的处理结果。
进一步的,显示单元101显示的用户界面包括下述五类对象:用户主体对象、用户的联系人对象、用户的实体物对象、用户的虚拟物对象以及用户的信息对象,其中,
用户主体对象的对象内容为用户主体;
联系人对象的对象内容为联系人的联系方式或链接地址;
实体物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实体物品的连接方式;
虚拟物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虚拟物的链接地址,虚拟物包括应用及账号;
信息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文件或数据。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接收单元102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21,用于接收从用户主体对象到下述任意一类对象的操作指令:联系人对象、实体物对象、虚拟物对象及信息对象。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接收单元102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022,用于接收下述两两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联系人对象、实体物对象、虚拟物对象及信息对象。
进一步的,接收单元102用于接收涉及至少三个对象的操作指令,其中,至少三个对象包括源对象、目标对象以及至少一个中间对象。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分类单元106,用于对对象中的对象内容进行次级分类;
显示单元101用于按照分类单元106得出的次级分类结果对对象内容进行区别展示。
进一步的,接收单元102用于:
接收从源对象对象内容到目标对象对象内容的操作指令。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104用于对源对象对象内容和目标对象对象内容进行下述处理:
内容迁移、内容转换、内容加载、内容修改、内容复制及内容替换。
进一步的,显示单元101显示的用户界面的对象布局包括:
坐标系、九宫格、随机操作点、区域匹配及翻页。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装置,能够通过对应用、文件、数据的抽象实现用户操作的简化。与现有技术相比,用户的联系人、应用、网银账号等不再独立存在,无论用户进行何种操作处理,均无需再独立启动相关应用或登录账号。对于跨应用的操作处理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淡化数据的应用属性,强化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有应用、文件及数据均围绕用户进行布局,使用户能够跨越应用或文件的限制,对各种数据信息自由进行调配和交换,从而实现数据信息的一键式、一站式处理。
进一步的,参考上述装置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含如上图10至图12中任意一幅所示的数据处理的装置,或者,该电子设备独立于上述装置,但通过有线传输或无线传输的方式与该装置进行通信。实际应用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但不仅限于是:手机、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平板电脑、信息终端、可穿戴式设备。此外,一切具有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及数据显示功能的设备均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明名称(如确定网站内链接等级的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9)

1.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的用户界面包括至少三类对象,所述用户界面不显示任何应用、文件、数据的图标,所述至少三类对象分别对应不同类别的对象内容;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涉及至少三个对象,所述至少三个对象中包括所述源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以及至少一个中间对象;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获取所述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
对所述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进行关联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输出所述处理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界面包括下述五类对象:用户主体对象、用户的联系人对象、用户的实体物对象、用户的虚拟物对象以及用户的信息对象,其中,
所述用户主体对象的对象内容为用户主体;
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对象内容为联系人的联系方式或链接地址;
所述实体物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实体物品的连接方式;
所述虚拟物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虚拟物的链接地址,所述虚拟物包括应用及账号;
所述信息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文件或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
接收从所述用户主体对象到下述任意一类对象的操作指令:联系人对象、实体物对象、虚拟物对象及信息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接收下述两两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联系人对象、实体物对象、虚拟物对象及信息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还包括:
接收涉及至少三个对象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对象包括所述源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以及至少一个中间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对对象中的对象内容进行次级分类;
按照次级分类结果对所述对象内容进行区别展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包括:
接收从所述源对象对象内容到所述目标对象对象内容的操作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处理,包括:
内容迁移、内容转换、内容加载、内容修改、内容复制及内容替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以及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界面的对象布局包括:
坐标系、九宫格、随机操作点、区域匹配及翻页。
10.一种数据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包括至少三类对象,所述用户界面不显示任何应用、文件、数据的图标,所述至少三类对象分别对应不同类别的对象内容;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用户界面中接收从源对象到目标对象的操作指令,所述操作指令涉及至少三个对象,所述至少三个对象中包括所述源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以及至少一个中间对象;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操作指令获取所述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源对象的对象内容及所述目标对象的对象内容进行关联处理,得到处理结果;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单元处理得到的所述处理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用户界面包括下述五类对象:用户主体对象、用户的联系人对象、用户的实体物对象、用户的虚拟物对象以及用户的信息对象,其中,
所述用户主体对象的对象内容为用户主体;
所述联系人对象的对象内容为联系人的联系方式或链接地址;
所述实体物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实体物品的连接方式;
所述虚拟物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虚拟物的链接地址,所述虚拟物包括应用及账号;
所述信息对象的对象内容为与用户关联的文件或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从所述用户主体对象到下述任意一类对象的操作指令:联系人对象、实体物对象、虚拟物对象及信息对象。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下述两两对象之间的操作指令:
联系人对象、实体物对象、虚拟物对象及信息对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涉及至少三个对象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对象包括所述源对象、所述目标对象以及至少一个中间对象。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分类单元,用于对对象中的对象内容进行次级分类;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分类单元得出的次级分类结果对所述对象内容进行区别展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用于:
接收从所述源对象对象内容到所述目标对象对象内容的操作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源对象对象内容和所述目标对象对象内容进行下述处理:
内容迁移、内容转换、内容加载、内容修改、内容复制及内容替换。
18.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以及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所述用户界面的对象布局包括:
坐标系、九宫格、随机操作点、区域匹配及翻页。
1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CN201410465330.8A 2014-09-12 2014-09-12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42166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5330.8A CN104216619B (zh) 2014-09-12 2014-09-12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5330.8A CN104216619B (zh) 2014-09-12 2014-09-12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6619A CN104216619A (zh) 2014-12-17
CN104216619B true CN104216619B (zh) 2017-10-31

Family

ID=52098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5330.8A Active CN104216619B (zh) 2014-09-12 2014-09-12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66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019368A1 (de) 2014-12-22 2016-06-23 Abb Technology Ag Einrichtung zur Verwaltung und Konfiguration von Feldgeräten einer Automatisierungsanlage
CN106302303A (zh) * 2015-05-11 2017-01-04 林友哲 一种用于跨应用用户信息传递的登陆协议运行方法
CN106547419A (zh) * 2015-09-23 2017-03-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呈现方法与设备
CN106708446A (zh) * 2015-11-19 2017-05-2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打印方法和云打印服务器
CN105955569A (zh) * 2016-04-25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实现分享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34377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深圳纬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显示设备的用户使用进度控制方法
CN107517154B (zh) * 2017-08-24 2021-09-03 李建国 一种前台应用无关的处理、传递用户输入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7729483B (zh) * 2017-10-17 2021-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分类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08880B (zh) * 2017-12-25 2020-08-11 深圳豪客互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手电筒操作界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309105B (zh) * 2018-03-23 2023-08-11 阿里巴巴(北京)软件服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8924035B (zh) * 2018-06-27 2021-0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及终端
CN109117037B (zh) * 2018-07-12 2021-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683590B (zh) * 2018-12-26 2022-08-05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0647274A (zh) * 2019-08-15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CN111701237B (zh) * 2020-07-16 2021-03-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道具的放置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506401B (zh) * 2020-11-18 2024-04-30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电控制方法、终端、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3027A (zh) * 2013-09-16 2013-12-25 张智锋 一种通讯终端分屏多任务交互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3870121A (zh) * 2014-02-24 2014-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69069A1 (en) * 2009-04-17 2010-10-2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associating and maintaining state information for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3027A (zh) * 2013-09-16 2013-12-25 张智锋 一种通讯终端分屏多任务交互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3870121A (zh) * 2014-02-24 2014-06-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6619A (zh)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6619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964614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assignable user interface
CN106030487B (zh) 用于控制屏幕的组成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5074741B (zh) 建议相关项
CN104584513B (zh) 选择用于内容分享操作的装置的设备和方法
CN104360805B (zh) 应用程序图标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97860B (zh) 对消息账户的选择性链接
CN107683468A (zh) 用于提供交互式列表对象的统一消息传送平台
CN109219824A (zh) 利用用户访问权限来自动共享文档
CN104820683B (zh) 一种图片处理终端
CN104346022B (zh) 用于消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78151A (zh) 任务主视图
CN105393200B (zh) 用户接口反馈元素
CN102819425A (zh) 便于自动控制的对显示画面的改进编排和自动导航
CN107342932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终端
CN104182232B (zh) 一种创建上下文感知应用的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7004180A (zh) 不同位置中的被共享的文件的本地表示
CN107004008A (zh) 使用对不同的数据存储位置的自动化查询的相关文件识别
CN105959971A (zh) 一种WiFi密码共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005613A (zh) 基于重要性分类对消息视图进行优化
CN104407937B (zh) 浏览器中加载数据的方法及浏览器
CN107209628A (zh) 自适应用户界面窗格对象
CN104834687B (zh) 一种图片显示方法
CN106164855A (zh) 瞬态用户界面元素
CN106020622A (zh) 用于收藏表情符号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