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6566A - 触控面板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6566A
CN104216566A CN201410481794.8A CN201410481794A CN104216566A CN 104216566 A CN104216566 A CN 104216566A CN 201410481794 A CN201410481794 A CN 201410481794A CN 104216566 A CN104216566 A CN 104216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wire
contact panel
substrate
distanc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817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6566B (zh
Inventor
庄文奇
杨佳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216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6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65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65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触控面板,其包含基板、第一接地线以及第二接地线,基板具有触控区与环绕触控区的周边区,两接地线皆设置于周边区但彼此不电性连接,两接地线间距离小于第一门槛值。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触控技术,特别关于触控面板工艺中对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简称ESD)的防护。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工艺中和使用时静电荷无可避免地可能累积或流窜于其上的任何导体。以图8为例,典型的触控面板8包含基板80以及接地线81、多条驱动线89d(drive line)、多条扫描线89s(sensor line)等导体。驱动线89d与扫描线89s交叉设置于基板80的触控区809上并连接至多个接合垫85(bonding pad,俗称金手指)。接地线81设置于基板81上环绕触控区809的周边区,设置于驱动线89d间、扫描线89s间以及这两者之间用于隔绝信号的接地线则未绘示于图8。装配完毕的触控面板“系统”一般而言以机壳作为最终的接地端;接地线81的一端耦接诸接合垫85中的接合垫851a,另一端则耦接接合垫851b,需再串接于此机壳方形成回路。然工艺中触控面板8尚未成为具机壳的系统时,单一接地线81如图8所示处于大阻抗的断路态,静电宣泄效果不佳。实务上可观察到工艺中产生的不良品有许多是接地线81对邻近驱动线89d或扫描线89s反向放电造成的短路或断路,好发于接地线81的尖角处或基板80连往机壳的收线部(接合垫8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露一种触控面板,包含:一基板,具有一触控区及环绕该触控区之一周边区;一第一接地线,设置于该周边区;以及一第二接地线,设置于该周边区;其中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间的距离小于一第一门槛值,且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不电性连接。
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含多个功能线,该些功能线部份设置于该触控区。
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接地线的宽度与该第二接地线的宽度大于任一该功能线的宽度。
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门槛值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与任一该功能线间的最小距离。
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基板具有一角部,该角部上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与任一该功能线间的距离大于一第二门槛值。
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基板还具有一边部,该第二门槛值该边部上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与任一该功能线间的最大距离。
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边部上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平行。
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些功能线、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的边缘上任一点的曲率小于一实数。
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与该些功能线其中之一间的距离的变异数小于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间的距离的变异数。
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含一第三接地线,该第三接地线设置于该周边区,该第三接地线、该第一接地线以及该第二接地线互不电性连接。
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三接地线与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间的距离不大于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间的距离。
上述的触控面板,还包含一软性电路板,一第四接地线与一第五接地线设置于该软性电路板上且不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分别电性连接该第四接地线与该第五接地线。
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环绕该基板。
由是,第一与第二接地线分别形成回路,基板上两者的配置诱使静电荷于接地线间而非接地线与功能线间跳跃并损耗能量,从而保护功能线的完整。角部上两接地线的设计有助于减少尖端放电。触控面板裸片经软性电路板最终耦接机壳;尚未耦接机壳成为系统时,由于两接地回路在软性电路板上仍不电性连接,可避免工艺中于收线部介电质损毁。
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及以下关于实施方式之说明用以示范与阐明本发明之精神与原理,并提供对本发明之申请专利范围更进一步之解释。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
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板的分区示意图;
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板角部与边部的细节;
图4与图5所示本发明诸实施例中基板边部的细节;
图6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基板收线部的细节,并概示一软性电路板;
图7所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
图8所示依据先前技术的触控面板。
其中,附图标记:
1、1a、8  触控面板
10、10a、80  基板
100、102、104、107  角部
101、103、106、108  边部
105  收线部
109、109a、809  触控区
11、11a、11b、12、12a、12b、13、24、25、81  接地线
15、85  多个接合垫
151、152、159、159a、159b、159c、851a、851b  接合垫
19、19a、19b、19c  功能线
20  软性电路板
89d  多条驱动线
89s  多条扫描线
d1-d3、d6-d9、d2′、d9′、d9″  距离
w1-w3  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叙述本发明之详细特征,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之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依据本说明书所揭露之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之目的及优点。以下实施例系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之诸面向,但非以任何面向限制本发明之范畴。
请参见图1,所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在一实施态样中,触控面板1包含基板10、第一接地线11以及第二接地线12。基板10中央定义有触控区109,处控面板1作为输出入介面与使用者互动之所在。基板10上非触控区109的部分概称为基板10的周边区,其宽度本发明不加限制;接地线11与12即设置于此周边区。图1中基板10和触控区109的形状、尺寸、长宽比等仅为举例;在此实施例中,接地线11环绕触控区109,而接地线12在接地线11的外围,复环绕接地线11。接地线11与12分别形成回路,互不电性连接,亦即接地线11与12间没有铺设好的电流路径。接地线11与12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门槛值。接地线11与12间的距离可以指转角处的d1、平行处的d2、或有其他合理的定义。(接地线11与12不一定有平行段。)一般而言d1≥d2,但皆小于第一门槛值。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更包含多条功能线。功能线设置于基板10上,可以是触控机制的驱动线、感应或扫描线(scan line)或迹线(trace line)。以所绘示的功能线19为例,其自触控区109内延伸而出(在触控区109内的部份未绘示),沿基板10周边区走线至多个接合垫15中的接合垫159。假设在多条功能线中功能线19是最靠近接地线11或12者,而内圈接地线11是最靠近任何功能线者,基板10上功能线与接地线的距离可以指转角处的d6、平行处的d3或d7、或有其他合理的定义。(功能线与接地线不一定有平行段。)在一实施例中,取功能线与接地线间的距离的最小值,如d3或d7,可得前述第一门槛值。换句话说,接地线11与12间的距离小于接地线11与功能线19间的最小距离,因此接地线11上的静电荷倾向往接地线12而非功能线19跳跃。
值得注意的是,接地线11与12亦分别电性连接诸接合垫15中的接合垫151与152。透过接合垫151、152以及159,接地线11、12与功能线19得以在触控面板1组装为系统时耦接最终接地端(如机壳)或触控机制的集成电路。图1中接地线12与接合垫152间的粗弧线表示此段线路(立体地)跨过接地线11,保持接地线11与12互不电性连接。诸接合垫15中各接合垫一般而言尺寸相同、间距固定。在线路可能且合理的前提下,接合垫151、152与159可以分别是诸接合垫15中的任意一者。
在一实施例中,包括功能线19的诸功能线以及接地线11和12的相对宽度没有特殊限制。在另一实施例中,为达致更好的静电防护,接地线11与12分别的宽度w1、w2(尤其后者)大于功能线19的宽度w3,使接地线11上的静电荷倾向往阻抗相对较低的接地线12而非功能线19跳跃。宽度w1、w2和w3可以有任何合理的定义;举例来说,宽度w1可以是接地线11的平均宽度。
为方便后续说明,概念上可将基板10分区,如图2所示。在此实施例中,除触控区109外,基板10更具有角部100、102、104、107、边部101、103、106、108以及收线部105。基板10的这些部101至108形成前述周边区。前述多个接合垫15座落于收线部105。请注意图2中各区的相对大小与分界仅为举例,功能线19、接地线11与12等则未绘示。
请配合图2参见图3。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角部102与边部101、103的细节。在此实施例中,为减少角部102上尖端放电的产生,在转角处接地线11与功能线19之间的距离为大于第二门槛值的距离d6,其中第二门槛值取决于边部101或103上接地线11与功能线19间的距离最大值,如d3或d7;也就是说,d6>d3或d6>d7。图3中接地线12仿照接地线11设计;在其他实施例中,角部102上接地线12可保留直角并选择性加宽,以进一步使得接地线11上的静电荷在角部102跳跃至接地线12而非功能线19,同时强固接地线12在角部102上的线段,避免断线。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接地线11与12在转角处设计为圆弧走线,因此具有宽度的线路在边缘不存在曲率无限大的尖点。换句话说,在一实施例中,功能线19、接地线11或12(的边缘)上处处曲率小于某实数。该实数一般而言为正,而边缘上的曲率可取原始值(如凹处为负)或绝对值。
在一实施例中,如第1或3图所示,边部101或103或其他边部上接地线11与12平行,甚或亦与功能线19平行。请注意“平行”用以描述功能线19、接地线11与12的大致走线方向。这些线路不一定处处等宽,其边缘也不一定为直线。举例而言,请参见图4,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边部103的细节。在此实施例中,接地线11面对功能线19的边缘为直线,因此两线间距固定为d3,但接地线11面对接地线12的边缘呈波浪状,人工地产生倾向跳跃至接地线12的静电荷的多个汇集处。在此实施例中,接地线12面对接地线11的边缘亦呈波浪状,人工地产生自接地线11跳跃而来的静电荷的多个汇集处。接地线12面对接地线11的边缘在几何上不一定与接地线11面对接地线12的边缘对应,本发明亦不限制“波浪”的频率、振幅等,甚至不限制接地线11与12面对彼此的边缘需采何种形状。接地线11和接地线12举例而言可利用微影蚀刻(photolithography)或印刷工艺形成于触控面板1上。根据图4的实施例,接地线11与12间的距离d2′(与走线方向的法线垂直)至少在边部103上可变,而d2′的变异数(variance)大于d3的变异数(在此实施例中为0)。
为增强静电宣泄效果,触控面板1可包含更多的接地线,设置于接地线11与12之间,或设置于接地线12的外围,复环绕接地线12。此额外接地线(第三接地线)与接地线11与12互不电性连接。当此额外接地线设置于接地线11与12之间时,显然其与接地线11或12间的距离皆小于d2。请配合图2参见图5,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边部103的细节。当此额外接地线13设置于接地线12的外围时,其与接地线12的距离d8可等于或小于d2,使接地线12上的静电荷倾向跳跃至接地线13而非返回接地线11,或至少有相等的机会跳跃至接地线11或13。静电荷在接地线11、12以及13间层层或反复跳跃大幅损耗能量,从而使包括功能线19的诸功能线受到防护。接地线13的宽度、转角走线以及边缘设计请分别参见前文对第1、3与4图的说明。
触控面板1可包含软性电路板,使接地线11与12等最终耦接系统接地端。请配合图2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收线部105的细节,以及于多个接合垫15电性且立体连接接地线11与12等的软性电路板20。接地线25(第五接地线)与接地线24(第四接地线)设置于软性电路板20上且互不电性连接。接地线25于接合垫152电性连接接地线12;接地线24于接合垫151电性连接接地线11。在此实施例中,基板10上设置有功能线19a、19b以及19c,分别于诸接合垫15中的接合垫159a、159b以及159c电性连接软性电路板上的线路。在此实施例中,诸接合垫15于收线部105设置于功能线19a、19b、19c与接地线11、12之间。接地线11、12、25、24和功能线19a、19b、19c的宽度以及彼此的距离请参见前文对图1的说明。
如前所述,接地线11与24电性连接形成第一回路,接地线12与25电性连接形成第二回路。此二回路无论在基板10上或软性电路板上20皆不电性连接,直到触控面板1组装为系统才有共同的最终接地端,因此工艺中可确保静电放电在此二回路,尤其是接地线11与12之间,而不致破坏软性电路板20和基板10上的诸功能线。
本发明中接地线不一定完全环绕基板。请配合图1参见图7,所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a。与触控面板1类似,触控面板1a包含基板10a,其中央定义有触控区109a。触控面板1a更包含设置于基板10a的周边区、各自形成回路的接地线11a、12a、11b以及12b。具体而言,接地线11a与11b分设于基板10a周边区的相对两侧,两者共同大致环绕基板10a。接地线12b设置于接地线11b的内围;接地线12a设置于接地线11a的内围,因此如图7所示在基板10a周边区形成等效四圈的接地线,由内至外的间距以d9、d9′和d9″表示。在一实施例中,d9小于第一门槛值,而d9≥d9′≥d9″。请注意图7中接地线11a、12a、11b以及12b的形状与配置仅为举例。
综上所述,本发明于触控面板的基板周边区设置两个以上的接地线回路,诱使静电荷在接地线间而非接地线与功能线间跳跃并损耗能量,从而保护功能线的完整。角部上接地线可与功能线拉开距离、采圆弧走线或增加宽度,以减少尖端放电或至少更有效地因应其破坏性。触控面板裸片经软性电路板耦接最终接地端,上述回路分别耦接软性电路板上互不电性连接的延伸接地线。触控面板尚未组装为系统时,由于诸接地回路在软性电路板上仍不电性连接,可避免工艺中基板上收线部的介电质损毁。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之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所为之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之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发明所界定之保护范围请参考权利要求书。

Claims (13)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具有一触控区及环绕该触控区之一周边区;
一第一接地线,设置于该周边区;以及
一第二接地线,设置于该周边区;
其中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间的距离小于一第一门槛值,且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不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多个功能线,该些功能线部份设置于该触控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接地线的宽度与该第二接地线的宽度大于任一该功能线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门槛值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与任一该功能线间的最小距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板具有一角部,该角部上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与任一该功能线间的距离大于一第二门槛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板还具有一边部,该第二门槛值该边部上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与任一该功能线间的最大距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边部上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平行。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功能线、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的边缘上任一点的曲率小于一实数。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与该些功能线其中之一间的距离的变异数小于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间的距离的变异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第三接地线,该第三接地线设置于该周边区,该第三接地线、该第一接地线以及该第二接地线互不电性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接地线与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间的距离不大于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间的距离。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软性电路板,一第四接地线与一第五接地线设置于该软性电路板上且不电性连接,该第一接地线与该第二接地线分别电性连接该第四接地线与该第五接地线。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接地线或该第二接地线环绕该基板。
CN201410481794.8A 2014-08-01 2014-09-19 触控面板 Active CN1042165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6485A TWI559184B (zh) 2014-08-01 2014-08-01 觸控面板
TW103126485 2014-08-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6566A true CN104216566A (zh) 2014-12-17
CN104216566B CN104216566B (zh) 2017-10-13

Family

ID=52098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81794.8A Active CN104216566B (zh) 2014-08-01 2014-09-19 触控面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6566B (zh)
TW (1) TWI55918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5167A (zh) * 2016-07-19 2016-10-26 深圳市骏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膜线路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触摸屏
CN106155397A (zh) * 2015-04-22 2016-11-23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路衬底的静电防护结构
CN109036140A (zh) * 2018-08-29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19184108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器件的抗静电失效装置
CN114203039A (zh) * 2021-12-02 2022-03-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9636A (en) * 2008-05-16 2009-12-01 Mildex Optical Inc A touch-control panel with an anti-static electricity function
US20120306776A1 (en) * 2011-06-01 2012-12-06 Dong-Ho Kim Touch screen panel
CN103747643A (zh) * 2013-09-27 2014-04-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静电攻击防护的面板装置
US20140176825A1 (en) * 2012-12-26 2014-06-26 Hannstouch Solution Incorporated Touch panel
TWM482113U (zh) * 2013-08-20 2014-07-11 Focaltech Systems Ltd 一種電容式觸摸屏
CN104866126A (zh) * 2014-02-25 2015-08-2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式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8415A (zh) * 2012-11-24 2014-06-04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TWM470322U (zh) * 2013-09-13 2014-01-1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觸控面板
TWM478870U (zh) * 2013-11-29 2014-05-2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49636A (en) * 2008-05-16 2009-12-01 Mildex Optical Inc A touch-control panel with an anti-static electricity function
US20120306776A1 (en) * 2011-06-01 2012-12-06 Dong-Ho Kim Touch screen panel
US20140176825A1 (en) * 2012-12-26 2014-06-26 Hannstouch Solution Incorporated Touch panel
TWM482113U (zh) * 2013-08-20 2014-07-11 Focaltech Systems Ltd 一種電容式觸摸屏
CN103747643A (zh) * 2013-09-27 2014-04-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静电攻击防护的面板装置
CN104866126A (zh) * 2014-02-25 2015-08-26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式面板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5397A (zh) * 2015-04-22 2016-11-23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路衬底的静电防护结构
CN106155397B (zh) * 2015-04-22 2019-03-22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路衬底的静电防护结构
CN106055167A (zh) * 2016-07-19 2016-10-26 深圳市骏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膜线路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触摸屏
CN106055167B (zh) * 2016-07-19 2020-09-04 深圳市骏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电膜线路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触摸屏
WO2019184108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器件的抗静电失效装置
CN109036140A (zh) * 2018-08-29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127735B2 (en) 2018-08-29 2021-09-21 Ordos Yuansheng Opto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rea surrounded by wiring having plurality of tips on side thereof
CN114203039A (zh) * 2021-12-02 2022-03-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9184B (zh) 2016-11-21
CN104216566B (zh) 2017-10-13
TW201606580A (zh) 2016-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6566A (zh) 触控面板
KR200477074Y1 (ko) 터치 패널
US9134828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a shield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014687B2 (ja)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情報機器
CN103941932B (zh) 触控感应结构
CN105242814A (zh) 电容式触控结构及其触控显示装置
CN104375710A (zh) 一种金属网格、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KR101706834B1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2448138B (zh) Nfc天线结构及应用其的nfc电路板及无线充电座
CN108984023A (zh)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和触摸显示装置
TWI657359B (zh) 觸控裝置
US20190391679A1 (en) Metal mesh touch electrode for touch panel
CN102375577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9256331B2 (en) Touch panel
TWM375934U (en) Capacitance touch panel
CN10891999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18063677A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パネル
CN104866146B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JP6344498B1 (ja)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配線エリア形成方法
JP6437503B2 (ja) タッチ入力装置
JP6414191B2 (ja) 多層基板
TWI729188B (zh) 觸碰輸入裝置
US10185437B2 (en) Touch screen panel, interface circuit,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4281307A (zh) 触控面板
JP2018063678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