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6106A - 电湿润显示器及基板的制作方法、设备、组立设备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湿润显示器及基板的制作方法、设备、组立设备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6106A
CN104216106A CN201410068784.1A CN201410068784A CN104216106A CN 104216106 A CN104216106 A CN 104216106A CN 201410068784 A CN201410068784 A CN 201410068784A CN 104216106 A CN104216106 A CN 104216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fluid
group
electric wet
typ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687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6106B (zh
Inventor
罗国隆
蔡宇翔
郭书玮
蓝凯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021493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502217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4216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6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6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6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湿润显示器及其基板的制作方法、设备、组立设备与系统。使用此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系统可以使电湿润显示器的基板具有均匀厚度的第一流体以及使另一基板上无残余气泡附着,进而让所组立的电湿润显示器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电湿润显示器及基板的制作方法、设备、组立设备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制作方法、设备、组立设备与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湿润显示器及其基板的制作方法、设备、组立设备与系统。 
背景技术
电湿润显示技术(Electrowetting Display;EWD)因具有节能省电、低成本与高影像品质等优势,还具有穿透率高且结构简单,耗电可较传统显示器节省50%等优点,又可应用于反射式、穿透式显示器,因此为最受瞩目的新一代显示器。 
电湿润显示器的原理是操作极性液体在疏水性介电薄膜上的电湿润行为。当未对元件施加电压时,极性液体会在疏水介电表面上呈现收缩的状态,以使其自由能(Gibbs Free Energy)趋向最低;当对该元件施加电压时,则会在介电层上产生电荷分布,而该电荷分布会吸引极性液体亲和,极性液体呈现摊开的状态,使自由能重新达到最低能量,此现象称为电湿润现象,电湿润显示器的运作即利用电湿润力驱动像素开关而成。详细来说,是在一疏水介电薄膜10上制作一挡墙结构11定义像素范围,在像素内填入具有颜色的油墨12后以极性液体13覆盖,未对元件施加电压的状态下,油墨12与疏水介电薄膜10的亲合性较佳而平铺于像素内形成显示器暗态,如图22A所示;对元件施加电压时,因电湿润现象,极性液体13亲合疏水介电薄膜10而将油墨12推挤至像素的角落形成显示器亮态,如图22B所示。由于电湿润显示器不需采用偏光膜即可达到控制像素开关的效果,因此具备高穿透率与结构简单的优势。 
大部分的电湿润显示器制作工艺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方式相容,然而高精度的油墨涂布与极性液体中组立技术仍待发展,油墨涂布均匀性问题以及组立时会有气泡残留在面板间为此两道制作工艺的关键。举例来说,由于电湿润显示器所采用的油墨多为高挥发性低黏度的材料,在油墨涂布过程 中,因为油墨的挥发,会造成基板上的油墨厚度不均的现象。或者,电湿润显示器中具有残留气泡亦会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其所制作出来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具有均匀的流体厚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其可以消弭电湿润显示器基板上的残余气泡。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可组立出具有良好显示效果的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作方法,其可以使电湿润显示器基板上的流体厚度均匀。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其可以有效提高电湿润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其包括涂布装置以及蒸气供应装置。涂布装置包括适于承载第一基板的平台,以及设置于平台上方用于将第一流体置于第一基板上的第一流体提供单元。蒸气供应装置提供蒸气环境,其中沿提供方向第一流体提供单元与平台相对移动时,第一流体提供单元将第一流体提供于第一基板上,而第一基板上至少已置有第一流体的部分位于蒸气环境中。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其包括组立槽、第一基板传送模块、第一基板载具、第二基板夹持模块、第二基板载具、流体流动生成单元以及对位压合装置。第一基板传送模块位于组立槽的一侧,用以搬送第一基板进入组立槽。第一基板载具设置于组立槽内,用以承载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夹持模块设置于组立槽另一侧,用以搬送第二基板进入组立槽。第二基板载具用以承载第二基板。流体流动生成单元位于组立槽内。对位压合装置位于第一基板载具与第二基板载具之间,以对准压合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系统,包含上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以及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以及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紧邻设置。 
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电湿润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板,并于第一基板上沿提供方向涂布第一流体,而第一基板上被提供有第一流体的部分进入蒸气环境中,其中蒸气环境为第一流体、第一流体所使用的溶剂或与第一流体互溶但是不起化学反应的材料所形成。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电湿润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具有第一流体的第一基板,提供具有组立面的第二基板,提供具有第二流体的组立槽,其中第二流体与第一流体不互溶,使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入第二流体,提供流动的第二流体,且流动的第二流体流经第二基板的组立面,密封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使第二流体位于第一流体与第二基板间。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电湿润显示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板,并于第一基板上沿提供方向提供第一流体,且第一基板上被提供有第一流体的部分于被提供第一流体之后直接进入组立槽的第二流体中,其中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不互溶,提供具有组立面的第二基板,将第二基板置入第二流体中并使组立面与第一基板对位后压合,其中第二流体位于第一流体与第二基板之间。 
为让本发明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系统的示意图。 
图2-图4、图5A-5B分别为图1中的蒸气供应装置的可能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A-6C为图1的组立设备中的用以夹持第一基板进入第二流体的传送模块的可能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在图1的组立设备中的组立槽中放置软板以导引第一基板进入第二流体的示意图。 
图8A为在图1的组立设备中的组立槽中放置吸震海绵的示意图。 
图8B为使图1的组立设备中的组立槽的内槽壁的壁面为粗糙表面的示意图。 
图9A为第二基板的组立面上有气泡的示意图。 
图9B为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9C为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的示意图。 
图9D为图9C的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B的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还设置有抽气掩模的示意图。 
图11A-11B、图12分别为流体流动生成单元的可能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3为应用图1的组立系统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4A~图14C为使用第二基板夹持模块夹持第二基板进入第二流体中,且第二基板载具的定位单元对准第二基板的示意图。 
图15A为吐胶装置在第一基板进入第二流体后绘制框胶的示意图。 
图15B为吐胶装置在第一基板于蒸气环境中绘制框胶的示意图。 
图16A~图16D为第一流体去除装置去除位于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上的第一流体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7A~图17C为第一流体去除装置移除位于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上的第一流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18A~图18D为去除位于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上的第一流体的又一种实施方式。 
图1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20A-20C为本发明的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的另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21为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2A为电湿润显示器未被施加电压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22B为电湿润显示器被施加电压时的状态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第一基板 
110:涂布装置 
112:平台 
112a:承载表面 
114:第一流体提供单元 
120:蒸气环境 
125:蒸气供应装置 
130:腔体 
130a:密封腔体 
132:辅助侧壁 
132a:蛇腹 
132b:盖体 
132c:盒体 
134:卷帘 
140:涂液溶剂蒸气产生器 
150:组立槽 
150a:内槽壁 
152:组立槽的侧壁 
154:组立槽的底壁 
156:区隔板 
162:夹具 
164:滚轴输送带 
166:承载座 
170:软板 
172:吸震海绵 
200:第二基板 
202:组立面 
210:框胶 
215:吐胶装置 
220:掩模 
221:清洁单元 
222:薄膜 
230:吸引装置或是刮除装置 
300:组立设备 
300a:第一基板搬入区 
300b:第二基板除泡区 
300c:压合位置区 
300d:第二基板搬入区 
300e:第二基板暂放区 
310:第二基板夹持模块 
320:抽气掩模 
330:流体流动生成单元 
332:水泵 
332a:孔道 
332b、336:喷嘴 
334:叶轮 
340:机械手臂 
342:旋转机构 
350:第一基板载具 
360:第二基板载具 
362:上走行压合平台 
364:下压合平台 
370:对位压合装置 
400:制造设备 
500:组立系统 
S100~S136:步骤 
D1:提供方向 
G:间隙 
A:气泡 
S:间隙物 
F1:第一流体 
F2:第二流体 
R1:显示区 
R2:非显示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出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制作方法以及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系统及制作方法。须知道的是,下文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有关方位的用语,是依照上、下文中所述的某一特定元件作为基准点来做描述;在基准点改变之后,元件间的关联位置可能也会随之改变。 
[第一实施例] 
图1为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系统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电湿润显示器 的组立系统500包括组立设备300以及制造设备400,其中组立设备300以及制造设备400可紧邻设置。制造设备400至少包括一涂布装置110以及用以提供一蒸气环境120的一蒸气供应装置125,涂布装置110包括适于承载第一基板100的平台112以及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其中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可例如设置于平台112的上方,用于对第一基板100提供第一流体F1。在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沿一提供方向D1与平台112相对移动且将第一流体F1提供于第一基板100时,其上已设置有第一流体F1的第一基板100的部分会位于蒸气环境120中。 
于本实施例中,蒸气供应装置125为具有至少一开口的腔体130,而此腔体130于提供方向D1上的截面可例如呈ㄇ形。举例来说,腔体130是由于平台112的两侧所设置的平行于提供方向D1的一对辅助侧壁132以及位在平台112上方的一卷帘134共同形成,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挂设在辅助侧壁132上,而卷帘134连接于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用以沿提供方向D1相对第一基板100移动而使卷帘134伸长以形成腔体130,如图2所示。卷帘134的宽度大致上等于两个辅助侧壁132之间的距离,此处所述的卷帘134的宽度大致上等于两个辅助侧壁132之间的距离是指卷帘134的宽度包含与两个辅助侧壁132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略大于或略小于两个辅助侧壁132之间的距离等状况,以使卷帘134与辅助侧壁132形成较为完整的腔体130而能够提供有效罩覆住第一基板100提供有第一流体F1的部分较佳的蒸气环境120。而形成此蒸气环境120的方式包含将卷帘134浸泡过涂液溶剂,且使卷帘134保持湿润,或者是利用另外设置的涂液溶剂蒸气产生器140(示于图5B)以将涂液溶剂的蒸气通入腔体130内,可依照实际需求来选用。此涂液溶剂例如是第一流体F1、第一流体F1所使用的溶剂或者是与第一流体F1会互溶但是不起化学反应的材料,且为了方便阅读,之后的描述皆以涂液溶剂来代表上述的第一流体F1、第一流体F1所使用的溶剂或者是与第一流体F1会互溶但是不起化学反应的材料。举例来说,第一流体F1所使用的溶剂为C6~C16的烷类、环烷类、芳香族、脂肪族或硅油。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流体F1可例如是癸烷,而用以形成蒸气环境120的溶剂可例如使用十二烷,其中癸烷和十二烷会互溶,但是并不会产生化学反应。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利用一蛇腹132a来代替辅助侧壁132以 及卷帘134的设置,如图3所示。蛇腹132a可连接于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且蛇腹132a会在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沿着提供方向D1相对第一基板100移动时而拉动蛇腹132a伸长以形成腔体130。于蛇腹132a内形成蒸气环境120的方式亦包含将蛇腹132a浸泡过涂液溶剂且使蛇腹132a保持湿润以形成蒸气环境120,或者利用另外设置的涂液溶剂蒸气产生器140以将涂液溶剂的蒸气通入蛇腹132a中。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腔体130也可以是由呈ㄇ型的盒体或盖体132b而形成,图4中绘示的为盖体132b。盖体132b可连接于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且受到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的带动而相对平台112移动,可利用另外设置的涂液溶剂蒸气产生器140以将涂液溶剂的蒸气通入腔体130中形成蒸气环境120。盖体132b于提供方向D1上的长度例如是相同于或大于第一基板100于提供方向D1上的长度,可确保其上已设置有第一流体F1的第一基板100处于蒸气环境120中,防止第一流体F1挥发,使第一基板100上的第一流体F1保持均匀的厚度。盖体132b的侧壁于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可大于顶壁至第一基板100的距离,且盖体132b的侧壁可更延伸至第一基板100之下,而平台112上或平台112下方可设置有多个以滚轴排列而成的输送区或是轨道,以方便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带动盖体132b于提供方向D1上来回移动。以滚轴排列而成的输送区或是轨道的设置可以视设计需求而改变,并不以本实施例所举的方式为限制。 
在如图5A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腔体130也可以是由盒体132c而形成,盒体132c可连接于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且会受到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的带动而相对平台112移动。不同于图4所示的盖体132b,盒体132c的周围侧壁也可以是与平台112的承载表面112a之间有一间隙G,此间隙G的范围约为0.1mm至5mm,较佳者约为0.5mm至2mm。虽然盒体132c的相对侧壁与承载表面112a之间有此间隙G,但是在通入此盒体132c内的蒸气的通量与从间隙G所泄漏的蒸气的通量相同时,也可以使盒体132c内部的蒸气稳定,达到防止第一流体F1挥发的效果。 
在更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B所示,蒸气供应装置125可以是一密封腔体130a,而平台112设置于此密封腔体130a内。平台112的两侧可另设置有平行于提供方向D1的一对辅助侧壁132,而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可挂设在辅助侧壁132上,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与平台112于提供方向D1 上相对移动,其中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与平台112于提供方向D1上相对移动的方式包含有平台112移动、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不动,或平台112不动、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移动,或平台112与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以相对方向移动,可依照实际需求设计。而密封腔体130a外可设置有与密封腔体130a连通的一涂液溶剂蒸气产生器140,用以通入涂液溶剂的蒸气。 
在一实施例中,蒸气环境120中的蒸气与第一流体F1所使用溶剂的材料可以是同一种,例如为十二烷(dodecane)、十四烷(tetradecane)、癸烷(decane)或硅油(silicon oil),或者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但是其蒸气与第一流体F1并不会起任何化学反应。上述已说明过,本文中皆以涂液溶剂简称第一流体F1、第一流体F1所使用的溶剂或是与第一流体F1可以互溶但不会起化学反应的材料。涂液溶剂蒸气产生器140产生蒸气的方式可以为加热方式、超音波震荡方式或是将氮气通入装有涂液溶剂的容器中,收集容器内的气体作为涂液溶剂的蒸气,或是上述各方法也可组合使用。在一般室温下,蒸气供应装置125内的蒸气环境120的蒸气压约为5Pa~300Pa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除了用以制造电湿润显示器的第一基板100的制造设备400外,还具有组立设备300,其至少包括一组立槽150,且蒸气环境120位于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与组立槽150之间,而组立槽150中装有第二流体F2,此第二流体F2并不会与第一基板100上的第一流体F1互溶。举例来说,第一流体F1为亲油性的油墨或非极性溶液,而第二流体F2可为水或极性溶液,其中油墨与水并不互溶,亦不会起化学反应。 
于本实施例中,组立槽150相对靠近平台112的侧壁152倾斜于组立槽150的底壁154,以使第一基板100可以沿着倾斜的侧壁152进入组立槽150中。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利用可夹持第一基板100的夹具162(如图6A所示),其中夹具162可以是机械手臂夹持第一基板100或真空吸附第一基板100、可以利用滚动方式输送第一基板100的滚轴输送带164(如图6B所示)或可以吸附住第一基板100以搬送第一基板100的承载座166(如图6C所示)等传送模块以将第一基板100送入组立槽150的第二流体F2中。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在组立槽150中放置软板170,且此软板170的一侧承靠于组立槽150的侧壁152,而软板170的另一侧承靠于组立槽150的底壁154,软板170在第一基板100浸入第二流体F2时可用以引导第一基板100缓慢滑入组立槽150中。 
在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100浸入组立槽150中的第二流体F2中,且以液面为水平基准线,第一基板100浸入第二流体F2的角度例如是介于5~90度;而第一基板100浸入组立槽150中的第二流体F2的速度例如是介于1~30公分/秒,较佳可为10~20公分/秒,更佳可为13~16公分/秒。第一基板100浸入组立槽150中的第二流体F2的角度及速度都是可以依照实际的需求来改变相关的设计,此应为本领域人员可依照本说明书的内容而做出的改变,因此不再于此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于组立槽150的内槽壁150a上可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用来吸收水波纹的吸震装置,例如具有非平滑表面的吸震海绵172(如图8A所示),或是使组立槽150的内槽壁150a的壁面具有粗糙表面(如图8B所示),吸震海绵172及粗糙表面都可消除第二流体F2的波纹,以避免第二流体F2的波纹回传而对提供于第一基板100上的第一流体F1造成影响。 
图9A为第二基板的组立面上有气泡的示意图,而图9B为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的局部示意图,图9C为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的示意图、图9D为图9C的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9A、图9B及图9C,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300还包括其内装设有第二流体F2的组立槽150以及用以夹持第二基板200的第二基板夹持模块310,其中组立槽150与上述第一基板100所进入的组立槽150共用且连通,且有放置复数个区隔板156将其区分成多个区域。若将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朝向组立槽150的第二流体F2的液面且以平行于第二流体F2的液面的方式浸入第二流体F2中,由于第二基板200上设置有间隙物S且是从大气环境中进入第二流体F2中,易造成气泡A于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上或是间隙物S之间,可藉由设置于组立槽150上方的第二基板夹持模块310,让第二基板200以倾斜于第二流体F2的液面且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朝向组立槽150(即组立面202朝下,如图9A所示)的方式浸入第二流体F2中。当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朝向第二流体F2液面,且以倾斜第二流体F2的液面进入第二流体F2时,附着在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上的气泡A会在空气与第二流体F2的介面处受到第二流体F2有方向性的挤压而逸出第二基板200之外。上述的第二基板夹持模块310可以是为机械手臂、吸附平台(如图9B中绘示的吸附平台)或其他可以夹持第二基板200的元件或模块。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300可还包括一抽气掩 模320(如图10所示),此抽气掩模320设置于第二基板夹持模块310并罩覆住第二基板200,其可以在第二基板夹持模块310将第二基板200浸入第二流体F2之前抽气,藉由外力加强消弭第二流体F2液面上的气泡A。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第二基板200已浸入第二流体F2中后消弭残余气泡A的效果,组立槽150中可还设置有一流体流动生成单元330,用以使第二流体F2流动以推移位于组立面202的气泡A,使气泡A逸出。此流体流动生成单元330可以是如图11A所示的方式构成,包含水泵332、孔道332a以及藉由孔道332a与水泵332连通的喷嘴332b;或是如图11B所示的方式由转动的叶轮334构成;亦可以如图12所示由水泵332及喷嘴336构成。喷嘴336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是狭缝型等。上述的流体流动生成单元330的构成元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举例的元件,可依照实际需求而选用适当的元件加以变化及组合。在一实施例中,流体流动生成单元330较佳是使第二流体F2以层流的方式流动,可防止第二流体F2于流动时产生漩涡而引发气泡A的生成。 
请继续同时参考图9C及图9D,在本实施例中,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300还包括位于组立槽150中的第一基板载具350,此第一基板载具350邻近涂布装置110设置,用以于第一基板100进入组立槽150后承载第一基板100,第一基板载具350可以包括定位单元(未绘示),用以对准第一基板100。接着,第一基板100由第一基板搬入区300a被传送至压合位置区300c,传送方式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另一机械手臂或是另一传送模块,可依据实际的需求而适当地做变更。第二基板夹持模块310则夹持第二基板200进入组立槽150,以使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于压合位置区300c对准压合。 
在本实施例中,组立设备300的组立槽150中设置有复数个区隔板156,可将组立槽150分隔成第一基板搬入区300a、第二基板搬入区300d以及位于第一基板搬入区300a及第二基板搬入区300d之间的压合位置区300c与第二基板除泡区300b。第一基板载具350位于第一基板搬入区300a。第二基板载具360位于第二基板搬入区300d,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基板载具360也可以是位于第二基板暂放区300e(如图21所示),而第二基板200会先置于此第二基板暂放区300e中。流体流动生成单元330位于第二基板除泡区300b。对位压合装置370,则位于压合位置区300c,可包括下压合平台 364与上压合平台362,其中该上压合平台362为可移动与可升降的吸附平台,亦可称为上走行压合平台362。 
图13为应用图1的组立系统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流程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9C及图13,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板100,并对第一基板100进行第一流体F1提供制作工艺,其中第一基板100上已有第一流体F1的部分进入蒸气环境120中,其中该蒸气环境为第一流体F1、第一流体F1所使用的溶剂或与第一流体F1互溶但是不起化学反应的材料所形成,再进入组立槽150的第二流体F2中,其中第二流体F2与第一流体F1不互溶,如步骤S100;提供一第二基板200,并将第二基板200浸入组立槽150的第二流体F2中,如步骤S120;以及使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对位后组立,如步骤S132。 
先以第一基板100投入组立设备300做说明,在将第一基板100投入组立设备300之前,还包含于基板上制作电极介电层,如步骤S102;于基板上制作疏水层,如步骤S104;于基板上制作挡墙,以形成第一基板100,如步骤S106。接着将第一基板100放到涂布装置110的平台112上,并且使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相对平台112移动以使第一流体F1布置在第一基板100上,其中将第一流体F1布置在第一基板100上的方式可包含狭缝式涂布法、喷墨涂布法、转印法、刮刀涂布法或网印法等等。将第一基板100上的已设置有第一流体的部分送入蒸气环境120中(如图1C所示),其中提供蒸气环境120的方式可如图2所示,是在平台112的两侧设置辅助侧壁132,且于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利用平台112固定而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移动的方式,使第一流体提供单元114拉长卷帘134而使卷帘134与辅助侧壁132共构成一个腔体130,然后将涂液溶剂的蒸气通入腔体130内。形成腔体130且于腔体130内形成蒸气环境120的其他可能方式可如前述说明,应可由说明书中的描述内容而选用适当的方式,或是在不违反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依据实际的需求而适当地做变更,在此便不再赘述。 
第一流体F1于第一基板100上设置完成之后,可利用传送模块将其上有第一流体F1的第一基板100投入组立槽150中的第一基板搬入区300a。若为了防止在传送模块将第一基板100从平台112上传送至组立槽150的过程中第一流体F1会挥发,蒸气环境120可更从涂布装置110上延伸至部分的组立槽150,以确保第一基板100的第一流体F1是在蒸气的环境下浸入 组立槽150的第二流体F2中,因此第一基板100上的第一流体F1能具有均匀的厚度。第一基板100浸入组立槽150的第二流体F2中的方式也可如先前描述的可能使用的元件及施行的方式,所以这里不再多做说明。 
在将第二基板200投入组立设备300之前,可先于一基板上制作间隙物S(绘示于图9A),如图13的步骤S122;对基板做表面亲水处理,如图13的步骤S124。附带一提的是,可以依照实际需求而选择性地绘制框胶210(如图15A-15B所示),例如在第二基板200上绘制框胶210,也可以是将框胶210绘制在第一基板100上,或者在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上皆绘制有框胶210,其中框胶210的绘制可以是在将基板投入组立槽150中前进行绘制,或是在基板投入组立槽150之后再进行绘制,可依照实际需求而应用。 
以第二基板200的一组立面202朝向组立槽150的底壁154(即组立面202面对第二流体F2的液面)的方式(如图9B所示),使第二基板200相对于第二流体F2的液面倾斜进入组立槽150的第二基板搬入区300d中。由于大气环境与第二流体F2是不同的物质,当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以平行第二流体F2的液面进入第二流体F2时,可能会有气泡A附着于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上;相对的,当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朝向第二流体F2液面,且以倾斜第二流体F2的液面进入第二流体F2时,附着在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上的气泡A会在空气与第二流体F2的介面处受到第二流体F2有方向性的挤压而逸出第二基板200之外。如此,可有效地改善浸入第二流体F2中的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可能会有气泡A影响后续组立或电湿润显示器品质不佳的问题。 
如前所述,亦可使用抽气掩模320(如图10所示)以将位于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上的气泡A抽出。或者,当第二基板200位于第二流体F2中时,例如位于第二基板除泡区300b,亦可以使用一个以上流体流动生成单元330用以使第二流体F2在组立槽150中流动,流体流动生成单元330可以是水泵332、叶轮334、喷嘴336或其组合,以利用第二流体F2的流动推移附着在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处的气泡A,并使气泡A逸出组立面202之外,其中图11B中所指的叶轮334为固定式或可移动式。 
图14A~图14C为使用第二基板夹持模块夹持第二基板以使第二基板进入第二流体F2中后,还利用第二基板载具上的定位单元对准第二基板的示意图。请依序参考图14A~14C,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夹持模块 310例如为一机械手臂,其中机械手臂夹持第二基板200,且使第二基板200以倾斜于液面的方式进入第二流体F2中后,还使第二基板200在第二基板载具360上进行定位,其中第二基板载具360的顶表面360a与组立槽150的底壁154互相平行,然后上走行压合平台362从第二基板载具360上将第二基板200移开,并将第二基板200移送至压合位置区300c。利用机械手臂抓取第二基板200倾斜进入第二流体F2,接着上走行压合平台362搬送第二基板200至压合位置区300c。相较于图9B所示的直接以吸附平台或压合平台作为第二基板夹持模块310的方式,图14C所示的上走行压合平台362已经位于第二流体F2中,并不需要设计成具有倾斜角度,施工性与可靠度佳。 
请继续同时参考图9C及图9D,在上走行压合平台362将第二基板200搬送至压合位置区300c,第一基板100也被载送至组立槽150中的压合位置区300c的下压合平台364上,并且使下压合平台364上的第一基板100与上走行压合平台362上的第二基板200对位,再对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进行压合以组立成电湿润显示器,如图13的步骤S132。使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压合以组立成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工艺还可包含对框胶210照射UV光(未绘示),使框胶210固化后固定住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如图13的步骤S134。密封完成后的电湿润显示器中,第二流体F2位于第一流体F1与第二基板200之间。将组立好的电湿润显示器移出,如图13的步骤S136。再者,图13的步骤S134也可以是先对光固化胶材或框胶210进行区域性照射UV光,使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暂时接着或预固定,再将组立好的电湿润显示器移出,如图13的步骤S136。之后,再全面光固化框胶210,完成密封第一基板100与第二基板200。 
须说明的是,此框胶210可以是在第一基板100进入第二流体F2后以吐胶装置215绘制(如图15A所示),或是吐胶装置215在蒸气环境120(如图15B所示)中绘制框胶210。如果在第二基板200进入第二流体F2前于第二基板200上绘制框胶210,框胶210附近可能会有易沾附气泡A的问题,且当第二基板200经过流体流动生成单元330时,第二流体F2的流动亦可能造成框胶210变形。可选择在第一基板100进入第二流体F2后才进行框胶210的绘制,或是第一基板100在蒸气环境120中绘制框胶210,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框胶210附近沾附气泡A,亦还可以有效地防止框胶210变形。 
另外,在第一流体F1于第一基板100上形成后,还包括去除位于第一基板100非显示区R2的第一流体F1,以防止多余的第一流体F1会影响到封装的完整性。图16A~图16D为第一流体去除装置去除位于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上的第一流体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体去除装置包括掩模220与清洁单元221。请依序参考图16A~图16D,当第一基板100的非显示区R2上有残余(多余)的第一流体F1时,可将掩模220放置于第一基板100的显示区R1上,清洁单元221利用溶剂或是水进行清洗,且在吹除多余的残留水分及溶剂后,移除掩模220。如图16A~图16D所示的去除非显示区R2的第一流体F1的步骤可以在大气环境或是蒸气环境120(如图1所示)中进行。 
图17A~图17C为第一流体去除装置移除位于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上的第一流体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请依序参考图17A~图17C,也可以是利用吸引装置或是刮除装置230来选择性移除第一流体F1。如图17A~图17C的去除非显示区R2的第一流体F1的步骤也可以在大气环境、蒸气环境120(如图1所示)中或是第二流体F2中进行。 
图18A~图18D为去除位于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上的第一流体的又一种实施方式。请依序参考图18A~图18D,也可以是在第一流体F1形成在第一基板100上之前,于第一基板100的非显示区域R2上覆盖薄膜222,然后将第一流体F1形成在第一基板100上之后,再移除薄膜222。如图18A~图18D去除非显示区域R2的第一流体F1的步骤也可以在大气环境或是蒸气环境120(如图1所示)中进行,在第一基板100进入第二流体F2前将薄膜222取下。亦或,移除薄膜222的步骤也可以在第一基板100进入第二流体F2后再分离。 
经由前述的制造设备、组立设备及制作方法所制作出来的电湿润显示器,其第一基板上的第一流体的厚度均匀,且其内并无气泡影响第一流体的收缩或摊开,可有效提升电湿润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第二实施例] 
图1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的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19,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组立系统中并没有蒸气供应装置125的设置以提供蒸气环境120,而是使涂布装置110的平台112具有倾斜的承载表面112a以承载第一基板100,且使组立槽150紧 邻承载表面112a设置,以让第一基板100进行第一流体F1形成制作工艺时,第一基板100上已设置有第一流体F1的部分随即进入组立槽150中并浸入第二流体F2。相较于前述第一实施例,将第一基板100已设置有第一流体F1的部分随即直接浸入第二流体F2中,减少第一流体F1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的时间,亦同样可以达到减少第一流体F1的挥发,保持第一流体F1厚度均匀的功效。再者,也因为不需要蒸气供应装置125的设置,所以可较第一实施例减少元件的使用及缩小组立系统300的整体体积。 
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系统中的其他相关元件设置方式或电湿润显示器的其他制作工艺步骤并未变更,应可由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内容而结合本实施例的揭露内容而推知本实施例的组立系统元件的确切设置方式及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所以此处并不多做说明。 
[第三实施例] 
图20A-20C为本发明的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设备的另一部分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0A-20C,此组立设备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用以制造电湿润显示器的第二基板200的组立设备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组立设备中是利用第二基板夹持模块,例如是机械手臂340抓取(或治、夹具夹持)第二基板200,且使第二基板200以其组立面202朝上的方式浸入组立槽150的第二流体F2中,然后在第二基板200进入第二流体F2后,再于第二流体F2中翻转第二基板200,使组立面202朝向组立槽150的底壁154。在一实施例中,将如图1的制造设备400与本实施例的组立设备整合在一起成为组立系统500,且应用此组立系统500来制作电湿润显示器,如图13的步骤S132,移动于第二流体F2中已经翻转的第二基板200,以及移动于第二流体F2中的第一基板100,使第二基板200与第一基板100在第二流体F2中对位后组立。 
相较于使第二基板200以组立面202朝下的方式进入第二流体F2,使第二基板200以组立面202朝上的方式进入第二流体F2,还可以降低第二基板200的组立面202上会有残余气泡的可能性。当然,也可以如第一实施例所述,另外再设置其他辅助元件如抽气掩模320或流体流动生成单元330等来加强消除气泡的效果。 
上述用以翻转第二基板200的机械手臂340或是治、夹具的设置元件及/或设置方式是可以依照实际需求而设计并选用适当的元件来设置,例如机械 手臂340可具有一旋转机构342,此旋转机构342用以调整搬送第二基板200进入组立槽150的角度或控制第二基板200在第二流体F2中的翻转方向。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用来翻转第二基板200的元件是以机械手臂340为例说明,但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用来翻转第二基板200的元件还可以是轨道、吸附平台、转轴或其组合,本领域人员应能依照实际需求而选用适当的元件进行替换或组合,以达到同样的功效。 
可由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内容结合本实施例的揭露内容而得知使用本实施例的组立系统500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所以此处并不再另做说明。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前述三个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将前述第二实施例的如图19的设备与如图20A、图20B或图20C的设备整合成为如图1所示的组立系统500。由于前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已经详细交代了组立系统500中各个元件的可能设置方式、及相关的可能作动方式及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因此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在依照本说明书深入浅出的说明而能够推知本实施例的组立系统500的各个元件的设置关系以及使用本实施例的组立系统500以制作电湿润显示器的方法,因此于本实施例中并不再重复说明。 
使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造设备、组立设备、组立系统以及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可以改善电湿润显示器的第一流体厚度不均匀及/或有效消弭电湿润显示器中的残留气泡,可以让使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湿润显示器及其基板的制作方法、设备、组立设备与系统所制作出来的电湿润显示器,因为其基板上的第一流体具有均匀的厚度,且附着在基板上的气泡藉由基板倾斜进入流体液面的方式、使用流体流动生成单元产生流动过基板组立面的流动流体而消弭,因此可具有较佳的显示品质。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39)

1.一种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涂布装置,包括:
平台,适于承载第一基板;以及
第一流体提供单元,设置于该平台上方,用于将第一流体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以及
蒸气供应装置,提供蒸气环境,其中沿提供方向该第一流体提供单元与该平台相对移动时,该第一流体提供单元将该第一流体提供于该第一基板上,而该第一基板上至少已置有该第一流体的部分位于该蒸气环境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还包括涂液溶剂蒸气产生器,与该蒸气供应装置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其中该蒸气供应装置为密封腔体,而该平台设置于该密封腔体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其中该平台的两侧设置有平行于该提供方向的一对辅助侧壁,而该第一流体提供单元挂设在该对辅助侧壁上,且该第一流体提供单元与该平台于该提供方向上相对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其中该蒸气供应装置为具有至少一开口的腔体,其中该腔体于该提供方向上的截面呈ㄇ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其中该腔体是由该平台的两侧所设置的平行于该提供方向的一对辅助侧壁以及卷帘所形成,该第一流体提供单元挂设在该对辅助侧壁上,而该卷帘连接于该第一流体提供单元,该第一流体提供单元用以沿该提供方向相对该第一基板移动而使该卷帘伸长以形成该腔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其中该腔体包括蛇腹连接于该第一流体提供单元,且该第一流体提供单元用以沿该提供方向相对该第一基板移动而使该蛇腹伸长以形成该腔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其中该腔体由盖体或盒体所构成,该盖体或该盒体连接于该第一流体提供单元,并受该第一流体提供单元的带动而相对该平台移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还包括第一流体去除装置,其中该第一流体去除装置包括掩模与清洁单元,其中该掩模遮蔽于该基板的部分而该清洁单元冲洗该基板未被遮蔽的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还包括第一流体去除装置,其中该第一流体去除装置为吸引装置或刮除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还包括吐胶装置,以涂布框胶于该第一基板上。
12.一种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包括:
组立槽;
第一基板传送模块,位于该组立槽的一侧,用以搬送第一基板进入该组立槽;
第一基板载具,设置于该组立槽内,用以承载该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夹持模块,设置于该组立槽另一侧,用以搬送第二基板进入该组立槽;
第二基板载具,用以承载该第二基板;
流体流动生成单元,位于该组立槽内;以及
对位压合装置,位于该第一基板载具与该第二基板载具之间,以对准压合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其中该对位压合装置包括下压合平台与上压合平台,其中该上压合平台为可移动与可升降的吸附平台。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其中该第一基板传送模块为夹具、滚轴输送带或承载座。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还包括软板,该软板的一侧承靠于该组立槽的侧壁,而软板的另一侧承靠于该组立槽的底壁,该软板用以引导该第一基板进入该组立槽中。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还包括于该组立槽的内槽壁上设置多个吸震海绵或该组立槽的内槽壁的壁面为粗糙表面,以吸收或消除震动波纹。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其中该第二基板夹持模块为机械手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其中该第二基板夹持模块具有旋转机构,以调整该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组立槽的角度。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其中该第二基板夹持模块为吸附平台,且该吸附平台用以承载基板的表面为斜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还包括抽气掩模,连接该第二基板夹持模块并罩覆该第二基板。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其中该流体流动生成单元包括水泵、叶轮或喷嘴。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还包括吐胶装置,以提供密封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的框胶。
23.一种电湿润显示器的组立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以及
如权利要求12~22中任一项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其中该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造设备与该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组立设备紧邻设置。
24.一种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基板,并于该第一基板上沿提供方向涂布第一流体,而该第一基板上被提供有该第一流体的部分进入蒸气环境中,其中该蒸气环境为该第一流体、第一流体所使用的溶剂或与第一流体互溶但是不起化学反应的材料所形成。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第一流体所使用的溶剂为C6~C16的烷类、环烷类、芳香族、脂肪族或硅油。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作方法,其中在室温下该蒸气环境的蒸气压约为5Pa~300Pa之间。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作方法,其中在将该第一流体涂布于该第一基板之前,还包括于该第一基板上形成图案化薄膜,该图案化薄膜覆盖该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且该图案化薄膜于该第一流体涂布至该第一基板上的程序完成后移除。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基板的制作方法,其中还包括在该蒸气环境中移除该第一基板上的非显示区的该第一流体,接着在该非显示区上绘制框胶。
29.一种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第一流体的第一基板;
提供具有组立面的第二基板;
提供具有第二流体的组立槽,其中该第二流体与该第一流体不互溶;
使该第一基板进入该第二流体;
使该第二基板进入该第二流体;
提供流动的第二流体,且该流动的第二流体流经该第二基板的组立面;以及
密封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使该第二流体位于该第一流体与该第二基板间。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第二基板以该组立面朝向该第二流体且该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第二流体的液面倾斜进入该组立槽的该第二流体中。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在该第二基板进入该第二流体之前,使用一抽气掩模,以对该第二基板进行抽气。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第二基板以该组立面朝上进入该第二流体中,而于该第二基板完全进入该第二流体中之后,翻转该第二基板,使该第二基板的该组立面朝向该组立槽的底壁。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其中在该第一基板进入该第二流体之前,还包括移除位于该第一基板上的非显示区的第一流体。
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还包括于密封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前,将框胶绘制于该第一基板的非显示区,其中该框胶于该第二流体中进行绘制。
35.一种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基板,并于该第一基板上沿提供方向提供第一流体,且该第一基板上被提供有该第一流体的部分于被提供第一流体之后直接进入组立槽的第二流体中,其中该第一流体与该第二流体不互溶;以及
提供具有组立面的第二基板,将该第二基板置入该第二流体中并使该组立面与该第一基板对位后压合,其中该第二流体位于该第一流体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第二基板以其组立面朝向该第二流体且该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第二流体的液面倾斜进入该第二流体中。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第二基板以其组立面朝上进入该第二流体中,而于该第二基板完全进入该第二流体中之后,翻转该第二基板,使该第二基板的该组立面朝向该组立槽的底壁后,再压合该第一基板及该第二基板。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在该第二基板进入该第二流体之前,使用抽气掩模,以对该第二基板进行抽气。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制作方法,其中在该第二基板压合该第一基板之前,还包括提供流动的第二流体流经过该第二基板的该组立面。
CN201410068784.1A 2013-05-31 2014-02-27 电湿润显示器及基板的制作方法、设备、组立设备与系统 Active CN1042161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29273P 2013-05-31 2013-05-31
US61/829,273 2013-05-31
TW102149304A TWI502217B (zh) 2013-05-31 2013-12-31 電濕潤顯示器及其基板的製作方法、設備、組立設備與系統
TW102149304 2013-12-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6106A true CN104216106A (zh) 2014-12-17
CN104216106B CN104216106B (zh) 2017-04-12

Family

ID=52097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68784.1A Active CN104216106B (zh) 2013-05-31 2014-02-27 电湿润显示器及基板的制作方法、设备、组立设备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610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54371A (zh) * 2016-07-01 2016-10-26 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润湿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94350A (zh) * 2016-08-10 2016-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印版预处理装置及转印版预处理方法、取向膜制备系统
WO2017000539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用于efd装配的对位方法
CN107515463A (zh) * 2017-09-21 2017-12-26 重庆秉为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电湿润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9633853A (zh) * 2018-12-25 2019-04-16 同济大学 一种自清洁旋转棱镜装置
CN115155974A (zh) * 2022-08-15 2022-10-1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装置的点胶装置、点胶方法和点胶液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04926A (en) * 2005-07-28 2007-02-01 Jing-Tang Yang Electrowetting device with reagent droplet protection
US20080225378A1 (en) * 2007-03-13 2008-09-18 Varioptic Dielectric coatings for electrowetting applications
CN101359091A (zh) * 2007-08-03 2009-02-0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润湿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63960A (zh) * 2007-08-09 2009-02-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电湿润性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18220A (zh) * 2008-01-16 2010-12-15 太阳化学有限公司 喷墨式印刷机和喷墨印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04926A (en) * 2005-07-28 2007-02-01 Jing-Tang Yang Electrowetting device with reagent droplet protection
US20080225378A1 (en) * 2007-03-13 2008-09-18 Varioptic Dielectric coatings for electrowetting applications
CN101359091A (zh) * 2007-08-03 2009-02-0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润湿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63960A (zh) * 2007-08-09 2009-02-11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电湿润性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18220A (zh) * 2008-01-16 2010-12-15 太阳化学有限公司 喷墨式印刷机和喷墨印刷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00539A1 (zh) * 2015-06-30 2017-01-05 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用于efd装配的对位方法
CN106054371A (zh) * 2016-07-01 2016-10-26 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润湿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54371B (zh) * 2016-07-01 2019-04-16 深圳市国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润湿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94350A (zh) * 2016-08-10 2016-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转印版预处理装置及转印版预处理方法、取向膜制备系统
US10675652B2 (en) 2016-08-10 2020-06-0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late pre-processing method and alignment film preparation system
CN107515463A (zh) * 2017-09-21 2017-12-26 重庆秉为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电湿润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9633853A (zh) * 2018-12-25 2019-04-16 同济大学 一种自清洁旋转棱镜装置
CN109633853B (zh) * 2018-12-25 2020-11-27 同济大学 一种自清洁旋转棱镜装置
CN115155974A (zh) * 2022-08-15 2022-10-1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装置的点胶装置、点胶方法和点胶液
CN115155974B (zh) * 2022-08-15 2023-06-0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装置的点胶装置和点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6106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6106A (zh) 电湿润显示器及基板的制作方法、设备、组立设备与系统
US9134528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display
US20100122716A1 (en) Washing device
US2022007725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of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4291456A (ja) 液滴吐出装置用チューブ、液滴吐出装置
CN106166896A (zh) 墨水防干燥装置
CN104698662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KR101688114B1 (ko) 필름 부착 장치 및 방법
JP200608807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塗布方法及び表示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20130314659A1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method for injecting liquid crystal thereof and apparatus for injecting liquid crystal
JP5537223B2 (ja) 塗布装置
US20100071728A1 (en) Wash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KR101212508B1 (ko) 기판 웨팅성 테스트 장치
JP200628107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塗布装置
JP2009039624A (ja) スリットコート式塗布方法
TWI502217B (zh) 電濕潤顯示器及其基板的製作方法、設備、組立設備與系統
US9841594B2 (en) Apparatus of coupling substrates for electrowetting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coupling substrates for electrowetting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5774235B (zh) 一种制造有机发光显示器的设备以及制造方法
CN106054371B (zh) 一种电润湿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146574A1 (en) Inkjet ultrasonic cleaning station
KR101300524B1 (ko) 식각장치 및 식각방법
CN204479887U (zh) 显示装置
WO2015192392A1 (zh) 湿刻蚀设备及方法
JP6909854B2 (ja) 塗布処理装置、塗布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CN108227178B (zh) 一种电润湿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