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4202A - 摆动铰链 - Google Patents

摆动铰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4202A
CN104214202A CN201410238227.XA CN201410238227A CN104214202A CN 104214202 A CN104214202 A CN 104214202A CN 201410238227 A CN201410238227 A CN 201410238227A CN 104214202 A CN104214202 A CN 1042142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ed
assembly
guide rod
wobble
ve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382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岛秀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m Hongk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m Hongko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m Hongkong Ltd filed Critical Kem Hongko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14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42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摆动铰链包含二组装组件、二控制组件、至少一导引杆、摆动组件、倾转组件、弹性组装组件及二螺旋弹簧部。组装组件以固定间隔立起设置于基底组件,控制组件组装于组装组件并在特定角度范围内摩擦转动,导引杆组装于控制组件。摆动组件具有二摆动板部,各摆动板部分别设有导引沟,导引杆贯通于导引沟,摆动组件朝前后方向倾转,倾转组件组装于摆动组件。弹性组装组件前后摆动地组装在摆动板部之间,螺旋弹簧部组装在组装组件之间,螺旋弹簧部的前端部组装于弹性组装组件。当倾转组件朝后方倾斜,弹性组装组件同时倾转并引出螺旋弹簧部。

Description

摆动铰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摆动铰链,在以液晶电视、电浆电视、平面屏幕电视及平板显示装置为首的各种倾转组件进行倾转时,此摆动铰链可防止倾转组件的上端侧朝后方突出,并可使倾转组件稳定地停止并保持在任意的倾斜角度。
背景技术
在公知技术中,用于调节平面显示装置其倾斜角度的铰链可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2008-099065号公报及日本专利公开2012-150139号公报所记载的内容,这类铰链一般而言是以设有倾斜机构的倾斜铰链为较常见的设置方式。上述两篇专利文献所记载的具有公知构成的倾斜铰链,主要是藉由铰链杆将支撑平面显示装置用的支撑组件可转动地连结于组装在装置本体或支架上的组装组件,并利用组装在铰链杆上的摩擦垫圈或弹簧垫圈使摩擦力矩产生,让平面显示装置停止并保持在任意的倾斜角度。
然而,在使用这些具有公知构成的铰链的情况下,当平面显示装置朝后方倾倒时,平面显示装置的上端侧常会朝后方突出,因而有在平面显示装置的后方预留空间的需要。又就构成而言,当使用者在平板显示器等平面显示装置立起的状态下观看显示画面的时候,或者是在平面显示装置从水平状态稍微立起的状态下对显示画面所显示的键盘进行操作的时候,还会带来必须额外装设其它支撑装置(支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摆动铰链,当平面显示装置等各种倾转组件向后方倾倒,此摆动铰链可极力防止倾转组件的上端侧朝后方突出,同时,即使在接近于水平状态的倾斜角度下对倾转组件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键盘进行操作,此摆动铰链亦可使倾转组件安定地保持在原来的态势。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摆动铰链,其包含二组装组件、二控制组件、至少一导引杆、一摆动组件、一倾转组件、一弹性组装组件以及二螺旋弹簧部。该等组装组件以一固定间隔立起设置于一基底组件之上,各控制组件分别组装于各组装组件并在一特定角度范围内摩擦转动,导引杆组装于该等控制组件,摆动组件具有二摆动板部,各摆动板部分别设有一导引沟,导引杆贯通于该等导引沟,摆动组件是朝前后方向倾转,倾转组件是组装于摆动组件。弹性组装组件是朝前后方向摆动地组装在摆动组件的该等摆动板部之间,该等螺旋弹簧部是组装在该等组装组件之间,各螺旋弹簧部的前端部是组装于弹性组装组件。其中,当倾转组件朝后方倾斜,弹性组装组件同时倾转并引出该等螺旋弹簧部。
在一实施例中,当导引杆的数量为多根时,该等导引杆是以一固定间隔而组装。
在一实施例中,摆动组件设有至少一卡止手段,卡止手段是用于将导引杆卡止于倾转组件的最大立起角度及或最大倾斜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当卡止手段的数量为多个时,该等卡止手段是分别设置于摆动组件的该等摆动板部。
在一实施例中,倾转组件为一平板显示装置,平板显示装置是藉由一支撑组件组装于摆动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当摆动铰链从倾转组件的最大立起角度及最大倾斜角度进行倾转时,在达到一特定倾转角度前,控制组件比摆动组件先开始进行倾转。
承上所述,因本发明具有上述构成,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可相对于载置台上所摆放的基底组件进行倾斜操作,同时,此倾转组件的上端侧不会朝后方突出,且能够稳定地停止并保持在任意的倾斜角度。此外,从倾斜位置将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立起时,使用者不大会感觉到此倾转组件的重量,从而达到轻松进行操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从背面观看本发明的摆动铰链的使用状态的斜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摆动铰链的背面图。
图3为说明本发明的摆动铰链其主要组件的扩大斜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摆动铰链的分解斜视图。
图5为说明第一导引杆与第二导引杆的扩大正面图。
图6为本发明摆动铰链的控制组件其摩擦机构的扩大分解斜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摆动铰链其第一卡止手段的扩大分解斜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摆动铰链其第二卡止手段的扩大分解斜视图。
图9为使用本发明的摆动铰链的平面显示装置位于最大立起角度时的侧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状态的侧剖面图。
图11为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第一导引杆卡止于第一卡止手段的卡止状态的扩大侧剖面图。
图12为从图9所示的状态朝后方倾斜20度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2所示的状态的侧剖面图。
图14为使用本发明的摆动铰链的平面显示装置位于中等倾斜角度时的侧剖面图。
图15为使用本发明的摆动铰链的平面显示装置位于最大倾斜角度时的侧剖面图。
图16为在图15所示的状态下,第二导引杆卡止于第二卡止手段的卡止状态的扩大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摆动铰链。需特别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仅提及「导引杆」时,此「导引杆」可包括具有后述的第一导引杆和第二导引杆的情况、以及具有更多导引杆的情况,又仅提及「卡止手段」时,此「卡止手段」是可包括后述的第一卡止手段与第二卡止手段两者皆具备或只具备其中一者的情况。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虽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卡止手段及两个第二卡止手段,但第一卡止手段与第二卡止手段也可以分别只设置一个。又在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倾转组件是包含液晶电视、电浆电视、平面屏幕电视、平板显示装置、或者是其它可于立起状态及倾转状态下使用的平面显示装置。
依据附图所示,图1至图2为本发明的摆动铰链及使用此摆动铰链的平面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标号为A的组件是表示本发明的摆动铰链,标号为B的组件是表示上述各种平面显示装置或其它的倾转组件,此平面显示装置或倾转组件B是组装于此摆动铰链A。
接着,如图1至图16所示,本发明的摆动铰链A是包含基底组件1、组装组件2与2、控制组件5与5、成对的第一导引杆61与第二导引杆62、摆动组件7、弹性组装组件9、螺旋弹簧部11与11、第一卡止手段12与12、以及第二卡止手段13与13。基底组件1呈平面矩形状,组装组件2与2以一固定间隔立起组装于基底组件1之上。控制组件5与5分别具有摩擦机构4与4,控制组件5与5分别藉由转动杆3与3而可在一特定范围内转动地组装于组装组件2与2的内侧,第一导引杆61与第二导引杆62以一固定间隔轴承架设于控制组件5与5之间。摆动组件7的两侧经由三个连结板部7a、7b、7c而分别弯折设有摆动板部7d与7d,摆动板部7d与7d分别设有圆弧状的导引沟7e与7e,第一导引杆61与第二导引杆62贯通于导引沟7e与7e,弹性组装组件9藉由摆动杆8可摆动地组装于摆动组件7其摆动板部7d与7d的下端侧。螺旋弹簧部11与11组装于组装杆10,组装组件2与2的组装板部2a与2a分别设有轴承孔2h与2h,组装杆10是自由转动地轴承架设于轴承孔2h与2h。第一卡止手段12与12用于卡止第一导引杆61,第二卡止手段13与13用于卡止第二导引杆62。此外,摆动组件7的组装片部7h与7h是藉由多个图未显示的组装螺钉而组装于呈平面矩形状的支撑组件b,同样地,平面显示装置或其它的倾转组件B也是藉由多个图未显示的组装螺钉而组装于此支撑组件b。
另外,于此亦可将平面显示装置或其它各种倾转组件B直接组装于摆动组件7。又,第一导引杆61及第二导引杆62可因应不同的实施例而只具备其中一根或具备两根以上。同时,第一卡止手段12、12与第二卡止手段13、13也可以因应不同的实施例而只具备其中一组或两组同时具备。又,在其它实施例中,螺旋弹簧部11与11可以只具备其中一个,也可以替换为伸张弹簧而进行使用。
又,基底组件1是置放在图未显示的载置台之上,依据图式所示,本实施例的基底组件1系呈现平面矩形状。又,基底组件1原则上是使用树脂作为构成材料,但本发明对此不加以限制,同时,基底组件1的形状也并非只局限于图式所示的态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因应需求将基底组件1设计为圆盘状或其它各种多边形状。
接着,组装组件2与2是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制成,组装组件2与2为左右对称,但两者构成相同。各组装组件2与2分别具有组装板部2a与2a、组装片部2b、2c与2b、2c以及补强板部2d与2d。组装片部2b、2c与2b、2c分别是由组装板部2a与2a的下端侧弯折而设置,补强板部2d与2d分别是由组装板部2a与2a的其中一侧弯折而设置。组装片部2b、2c与2b、2c是以图未显示的组装螺钉锁止于基底组件1,藉此而使组装组件2与2以一固定间隔直立设置于基底组件1之上。
其中,组装组件2与2的组装板部2a与2a是分别设有轴承孔2e与2e、导引沟2f与2f以及卡止孔2g与2g,轴承孔2e与2e用于轴枢承受转动杆3与3,其是分别将摩擦机构4与4设置于组装板部2a与2a其上方的一侧,导引沟2f与2f是呈圆弧状且分别设置于轴承孔2e与2e的其中一侧,卡止孔2g与2g是分别设置于轴承孔2e与2e的其中另一侧,且各轴承孔2e、2e是夹设在各导引沟2f、2f与各卡止孔2g、2g之间。进一步地,组装板部2a与2a其上端的一侧还分别设有轴承孔2h与2h(图4仅显示其中一方),其是用于轴承架设组装杆10,组装杆10是用于组装螺旋弹簧部11与11。
又,控制组件5与5是为左右对称的板状元件,各控制组件5与5的邻近中央处分别设有隆起部5a与5a,隆起部5a与5a分别以一固定间隔设置有用于组装第一导引杆61及第二导引杆62的组装孔5b、5c与5b、5c。此外,控制组件5与5分别设有变形组装孔5d与5d,且控制组件5与5的边缘还分别设有卡止片5e与5e,其中,变形组装孔5d与5d是分别用于组装摩擦机构4与4的转动杆3与3。
又,摩擦机构4与4为左右对称且构成相同。其中,特别如图4及图6所示,摩擦机构4与4分别包含转动杆3与3、第一摩擦垫圈15与15、第二摩擦垫圈16与16、弹簧垫圈17与17、押压垫圈18与18、以及螺帽19与19。转动杆3与3分别可转动地组装于组装组件2与2的轴承孔2e与2e,第一摩擦垫圈15与15分别组装于转动杆3与3,且第一摩擦垫圈15与15的转动被转动杆3与3所限制。第二摩擦垫圈16与16夹设组装组件2与2的组装板部2a与2a,且第二摩擦垫圈16与16分别组装于转动杆3与3,同时,第二摩擦垫圈16与16被组装组件2与2限制转动。弹簧垫圈17与17分别邻接于第二摩擦垫圈16与16而组装于转动杆3与3。押压垫圈18与18分别邻接于弹簧垫圈17与17而组装于转动杆3与3,且押压垫圈18与18的转动被转动杆3与3所限制。螺帽19与19分别邻接于押压垫圈18与18而锁合于外螺纹部3g与3g,外螺纹部3g与3g是分别设置于转动杆3与3。又,螺帽19与19也可以省略而以铆钉压合的方式替代。
接着,因转动杆3与3的构成相同,故接下来只对其中一方的转动杆3详细加以说明。如图6所示,转动杆3是由变形组装部3a、凸缘部3c、小径圆形轴部3d、第一变形轴部3e、第二变形轴部3f、外螺纹部3g及螺帽19所构成,变形组装部3a呈六角形且设置于转动杆3的一端,凸缘部3c是接续变形组装部3a而设,凸缘部3c的外周缘还设有一卡止沟3b,小径圆形轴部3d是接续凸缘部3c而设,第一变形轴部3e是接续小径圆形轴部3d而设,第二变形轴部3f是接续第一变形轴部3e而设,外螺纹部3g是设置于第二变形轴部3f的外周缘,螺帽19锁合于外螺纹部3g。变形组装部3a插入固定于控制组件5的变形组装孔5d,小径圆形轴部3d轴枢承受于组装组件2其组装板部2a所设的轴承孔2e。又,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杆3的变形组装部3a是以铆钉压合的方式固定于变形组装孔5d,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又,如图6所示,第一摩擦垫圈15具有贯通孔15a、卡止片15b及多个贮油部15c,贯通孔15a设置于第一摩擦垫圈15的中心轴方向,卡止片15b设置于第一摩擦垫圈15的外周缘,贮油部15c设置于第一摩擦垫圈15的表面。转动杆3的小径圆形轴部3d贯通于贯通孔15a,卡止片15b卡止于转动杆3其凸缘部3c所设的卡止沟3b,藉由此设置,第一摩擦垫圈15是与转动杆3共同转动。
同样地,如图6所示,第二摩擦垫圈16具有贯通孔16a、卡止片16b及多个贮油部16c,贯通孔16a设置于第二摩擦垫圈16的中心轴方向,卡止片16b设置于第二摩擦垫圈16的外周缘,贮油部16c设置于第二摩擦垫圈16的表面。转动杆3的小径圆形轴部3d贯通于贯通孔16a,卡止片16b卡止于组装组件2所设的卡止孔2g与2g,藉由此设置,第二摩擦垫圈16的转动将受限于组装组件2,且非转动地组装于组装组件2。同样地,再如图6所示,弹簧垫圈17的中心轴方向设有一贯通孔17a,转动杆3的小径圆形轴部3d亦贯通于此贯通孔17a。又,此弹簧垫圈17可由碟型弹簧所构成,且本发明于此不限制碟型弹簧的使用数量。押压垫圈18的中心轴方向设有一变形贯通孔18a,转动杆3的第一变形轴部3e贯通于此变形贯通孔18a,藉由此构成,押压垫圈18是与转动杆3共同转动。
如图6所示,因摩擦机构4与4具有上述构成,藉由将螺帽19与19分别锁紧于外螺纹部3g与3g,第一摩擦垫圈15与15以及第二摩擦垫圈16与16将分别压接于组装组件2与2的组装板部2a与2a以及弹簧垫圈17与17,当控制组件5与5转动时,转动杆3与3亦同时转动,从而使各第一摩擦垫圈15、15与各组装板部2a、2a之间,以及各第二摩擦垫圈16、16与各弹簧垫圈17、17之间分别产生摩擦力矩。又,在本实施例中,弹簧垫圈17、17虽是与押压垫圈18、18共同伴随转动杆3、3进行转动,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又,如图5所示,第一导引杆61与第二导引杆62分别是由大径圆形轴部61a与62a、中径圆形轴部61b、61b与62b、62b以及小径圆形轴部61c、61c与62c、62c所构成。大径圆形轴部61a与62a分别设置于第一导引杆61与第二导引杆62的中央部,中径圆形轴部61b、61b与62b、62b分别由大径圆形轴部61a与62a的两端接续而设,小径圆形轴部61c、61c与62c、62c分别由中径圆形轴部61b、61b与62b、62b的两端接续而设。进一步地,小径圆形轴部61c、61c与62c、62c还分别设有卡止用周沟61d、61d与62d、62d,卡止用周沟61d、61d与62d、62d是用于将E型环61e、61e与62e、62e分别卡止于小径圆形轴部61c、61c与62c、62c的外周缘。
此外,第一导引杆61与第二导引杆62是分别透过组装在卡止用周沟61d、62d与61d、62d的E型环61e、61e与62e、62e,而不致凸出地组装于控制组件5与5的组装孔5b、5c与5b、5c。又,第一导引杆61与第二导引杆62的中径圆形轴部61b、61b与62b、62b是可滑动地贯通于导引沟7e与7e,其中,导引沟7e与7e是分别设置于摆动组件7的摆动板部7d与7d。摆动组件7的各摆动板部7d与7d的内侧分别还具有垫圈61f、61f与62f、62f,第一导引杆61与第二导引杆62是分别贯通于各垫圈61f、61f与62f、62f的贯通孔。
又,如图4、图7及图8所示,摆动组件7的下端侧与上端侧还分别设有内螺纹孔7f、7f(图仅显示其中一方)与内螺纹孔7i、7i,内螺纹孔7f、7f与内螺纹孔7i、7i是分别用于组装第一卡止手段12、12与第二卡止手段13、13,卡止孔7g、7g(图仅显示其中一方)与卡止孔7j、7j分别邻接于内螺纹孔7f、7f与内螺纹孔7i、7i而设置。摆动组件7其摆动板部7d与7d的下端侧还分别设有组装孔7k与7k,组装孔7k与7k是用于轴枢承受带有凸缘部8a的摆动杆8,同时,摆动板部7d与7d的下端侧也分别设有支撑组件b的组装片部7h与7h。
又,如图4所示,弹性组装组件9是由基板部9a以及组装部9b与9b所构成,组装部9b与9b是分别由基板部9a的两侧弯折而设,摆动杆8贯通于各组装部9b与9b所设的组装孔9c与9c而可摆动地组装于摆动组件7,其中摆动杆8是组装于摆动板部7d与7d所设的组装孔7k与7k。各螺旋弹簧部11与11的前端部11a与11a是藉由图未显示的组装螺丝而组装在基板部9a。同时,此弹性组装组件9还组装有一合成树脂制的保护壳体22,保护壳体22是为了在摆动组件7运作时使摆动组件7的连结板部7a与螺旋弹簧部11、11不互相磨损而设置。又,摆动杆8其中一端所设的凸缘部8a是卡止于组装孔7k或7k的其中之一者,而摆动杆8的其中另一端则是以铆钉压合的方式组装于组装孔7k与7k的其中之另一者,以使摆动杆8不致脱落。
其中,螺旋弹簧部11与11较佳为固定于组装杆10。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组装杆10的两端还分别设有周沟10a与10a,此周沟10a与10a贯穿组装孔7k与7k的部分是分别卡合有E型环10b与10b以限制组装杆10于轴方向上的动作。
又,第一卡止手段12与12是在摆动组件7处于最大立起角度(本实施例为95度)的情况下卡止第一导引杆61,以稳定地保持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B的态势,其中第一导引杆61是轴承架设在控制组件5与5之间,第一卡止手段12与12是分别朝向摆动组件7内侧地设置于摆动板部7d与7d的下端。其中,第一卡止手段12与12分别是由弹簧夹基底24与24、弹簧夹25与25以及弹簧夹垫圈26与26所构成,弹簧夹基底24与24、弹簧夹25与25以及弹簧夹垫圈26与26是分别以组装螺丝23与23组装于摆动组件7的下端。又,第一卡止手段12与12在图4中虽然只显示其中一方,但图4所示之第一卡止手段12与12的构成与图7所示之构成是相同的。
其中,弹簧夹基底24与24的中心轴方向分别设有贯通孔24a与24a,且各弹簧夹基底24与24的其中一侧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弹簧夹25与25的固定部24b与24b,同时,弹簧夹基底24与24其两侧的相对位置还分别设有突出方向相反的卡止突起24c与24c以及卡止突起24d与24d。其中一方的卡止突起24c与24c是分别插入于卡止孔7g与7g,其中卡止孔7g与7g是分别邻接于摆动板部7d与7d的内螺纹孔7f与7f而设置。弹簧夹25与25分别是由弯曲部25a与25a以及钩部25b与25b所构成,钩部25b与25b分别接续弯曲部25a与25a而设,组装部25c与25c分别嵌入于弹簧夹基底24与24的固定部24b与24b,以控制弹簧夹25与25的态势。弹簧夹垫圈26与26的中心轴方向分别设有贯通孔26a与26a,且弹簧夹垫圈26与26的外周缘分别设有卡止沟26b与26b,弹簧夹基底24与24所设的卡止突起24d与24d是分别卡止于卡止沟26b与26b。各组装螺丝23与23的前端系分别贯通弹簧夹垫圈26与26所设的贯通孔26a与26a,而分别锁合于摆动组件7的内螺纹孔7f与7f。
又,第二卡止手段13与13是在摆动组件7处于最小立起角度(本实施例为21.6度)的情况下卡止第二导引杆62,以稳定地保持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B的态势,其中第二导引杆62是设置在控制组件5与5,第二卡止手段13与13是分别朝向摆动组件7内侧地设置于摆动板部7d与7d的上端。其中第二卡止手段13与13分别是由弹簧夹基底28与28、弹簧夹29与29以及弹簧夹垫圈30与30所构成,弹簧夹基底28与28、弹簧夹29与29以及弹簧夹垫圈30与30是分别以组装螺丝27与27组装于摆动组件7的上端内侧。其中,弹簧夹基底28与28的中心轴方向分别设有贯通孔28a与28a,且各弹簧夹基底28与28的其中一侧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弹簧夹29与29的固定部28b与28b。
又,弹簧夹基底28与28除了分别设有位于中心轴方向的贯通孔28a与28a以及位于各其中一侧的固定部28b与28b之外,弹簧夹基底28与28其两侧的相对位置还分别设有突出方向相反的卡止突起28c与28c以及卡止突起28d与28d。其中一方的卡止突起28c与28c是分别插入于卡止孔7j与7j,其中卡止孔7j与7j是分别邻接于摆动板部7d与7d的内螺纹孔7i与7i而设置。弹簧夹29与29分别是由弯曲部29a与29a以及钩部29b与29b所构成,钩部29b与29b分别接续弯曲部29a与29a而设,组装部29c与29c分别嵌入于弹簧夹基底28与28的固定部28b与28b,以控制弹簧夹29与29的态势。弹簧夹垫圈30与30的中心轴方向分别设有贯通孔30a与30a,且弹簧夹垫圈30与30的外周缘分别设有卡止沟30b与30b,弹簧夹基底28与28所设之其中另一方的卡止突起28d与28d是分别卡止于卡止沟30b与30b。各组装螺丝27与27是分别贯通弹簧夹垫圈30与30所设的贯通孔30a与30a,而分别锁合于摆动组件7的内螺纹孔7i与7i。
轴承架设于组装组件2与2其组装板部2a与2a之上端的组装杆10是组装有螺旋弹簧部11与11。如上所述,各螺旋弹簧部11与11的前端部11a与11a是组装于弹性组装组件9的基板部9a。其中,弹性组装组件9是藉由摆动杆8可摆动地组装于摆动组件7其摆动板部7d与7d的下端侧。
藉此,如图9所示,当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B处于从水平位置算起95度之最大立起角度状态时,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一卡止手段12与12的弹簧夹25与25卡止第一导引杆61,因此,在此最大立起角度下,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B将会稳定地维持在停止保持状态,即使承受些许振动或摇晃,倾转组件B的倾斜角度也不会产生变化。另外,在此状态下,如图3所示,控制组件5与5处于立起状态,其卡止片5e与5e是位于导引沟2f与2f的起始端,导引沟2f与2f是分别设置于组装组件2与2的组装板部2a与2a。需注意的是,此最大立起角度并非只限于本实施例所示的角度。
接下来,使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B朝后方倾转时,首先,如图13所示,由第一卡止手段12与12的弹簧夹25与25所造成的卡合状态将会解除,第一导引杆61及第二导引杆62将受到摆动组件7其摆动板部7d与7d所设的导引沟7e与7e的导引,而使倾转组件B朝后方倾倒(如图14所示),接着,如图15及图16所示,当倾转组件B倾转至最大限度时,在此最大限度的倾转位置下,第二卡止手段13与13的弹簧夹29与29将持续进行倾转,直到弹簧夹29与29卡合于第二导引杆62才停止动作。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此最大倾斜角度是为从水平面算起21.6度,但本发明不以此倾斜角度为限。
另一方面,当摆动组件7朝后方倾倒时,组装于弹性组装组件9的螺旋弹簧部11与11将会被引出。被引出的螺旋弹簧部11与11除了可以防止摆动组件7自然而然地朝后方倾转,当抬起倾转状态下的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B,使其回到原先的位置时,螺旋弹簧部11与11还能够抵消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B的重量,使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B易于抬起。
综上所述,因本发明具有上述构成,组装于摆动组件的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可从立起状态倾斜至各种倾斜角度,并稳定地停止保持于任意的倾斜角度,同时,平面显示装置等倾转组件的上端侧不会朝后方突出。藉此,本发明的摆动铰链适合应用在液晶电视、电浆电视、平面屏幕电视、平板显示装置等平面显示装置以及其它各种倾转组件之上。
【符号说明】
1:基底组件
10:组装杆
10a:周沟
10b、61e、62e:E型环
11:螺旋弹簧部
11a:前端部
12:第一卡止手段
13:第二卡止手段
15:第一摩擦垫圈
15a、16a、17a、24a、26a、28a、30a:贯通孔
15b、16b、5e:卡止片
15c、16c:贮油部
16:第二摩擦垫圈
17:弹簧垫圈
18:押压垫圈
18a:变形贯通孔
19:螺帽
2:组装组件
2a:组装板部
2b、2c、7h:组装片部
2d:补强板部
2e、2h:轴承孔
2f、7e:导引沟
2g、7g、7j:卡止孔
22:保护壳体
23、27:组装螺丝
24、28:弹簧夹基底
24b、28b:固定部
24c、24d、28c、28d:卡止突起
25、29:弹簧夹
25a、29a:弯曲部
25b、29b:钩部
25c、29c、9b:组装部
26、30:弹簧夹垫圈
26b、3b、30b:卡止沟
3:转动杆
3a:变形组装部
3c、8a:凸缘部
3d、61c、62c:小径圆形轴部
3e:第一变形轴部
3f:第二变形轴部
3g:外螺纹部
4:摩擦机构
5:控制组件
5a:隆起部
5b、5c、7k、9c:组装孔
5d:变形组装孔
61:第一导引杆
62:第二导引杆
61a、62a:大径圆形轴部
61b、62b:中径圆形轴部
61d、62d:卡止用周沟
61f、62f:垫圈
7:摆动组件
7a、7b、7c:连结板部
7d:摆动板部
7f、7i:内螺纹孔
8:摆动杆
9:弹性组装组件
9a:基板部
A:摆动铰链
b:支撑组件
B:倾转组件/平面显示装置

Claims (6)

1.一种摆动铰链,其是包含:
二组装组件,该等组装组件以一固定间隔立起设置于一基底组件之上;
二控制组件,各该控制组件分别组装于各该组装组件并在一特定角度范围内摩擦转动;
至少一导引杆,该至少一导引杆组装于该等控制组件;
一摆动组件,该摆动组件是具有二摆动板部,各该摆动板部分别设有一导引沟,该导引杆贯通于该等导引沟,该摆动组件是朝前后方向倾转;
一倾转组件,其是组装于该摆动组件;
一弹性组装组件,其是朝前后方向摆动地组装在该摆动组件的该等摆动板部之间;以及
二螺旋弹簧部,该等螺旋弹簧部是组装在该等组装组件之间,各该螺旋弹簧部的前端部是组装于该弹性组装组件,
其中,当该倾转组件朝后方倾斜,该弹性组装组件同时倾转并引出该等螺旋弹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铰链,其中当该导引杆的数量为多根时,该等导引杆是以一固定间隔而组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铰链,其中该摆动组件设有至少一卡止手段,该至少一卡止手段是用于将该至少一导引杆卡止于该倾转组件的最大立起角度及或最大倾斜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铰链,其中当该卡止手段的数量为多个时,该等卡止手段是分别设置于该摆动组件的该等摆动板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铰链,其中该倾转组件为一平板显示装置,该平板显示装置藉由一支撑组件组装于该摆动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铰链,其中当该摆动铰链从该倾转组件的最大立起角度及最大倾斜角度进行倾转时,在达到一特定倾转角度前,该控制组件比该摆动组件先开始进行倾转。
CN201410238227.XA 2013-06-03 2014-05-30 摆动铰链 Pending CN1042142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17360 2013-06-03
JP2013117360A JP2014236390A (ja) 2013-06-03 2013-06-03 スウィングヒン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4202A true CN104214202A (zh) 2014-12-17

Family

ID=52096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38227.XA Pending CN104214202A (zh) 2013-06-03 2014-05-30 摆动铰链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4236390A (zh)
CN (1) CN104214202A (zh)
TW (1) TW201448603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36431B2 (ja) * 2015-06-18 2018-12-12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映像表示装置の保持装置並びにこの保持装置を用いた映像表示装置
CN110319324B (zh) * 2018-03-30 2021-04-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终端的旋转机构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375638B (zh) * 2018-11-23 2021-06-18 贵州航天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姿态控制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99065A (ja) * 2006-10-13 2008-04-24 Munekata Co Ltd 二軸式モニター支持装置
CN100489324C (zh) * 2006-07-07 2009-05-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
CN101561075A (zh) * 2008-04-17 2009-10-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转动座
JP2012150139A (ja) * 2011-01-15 2012-08-09 Orion Denki Kk ヒンジ部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5424B2 (ja) * 2005-06-02 2011-10-05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5794019B2 (ja) * 2011-07-27 2015-10-1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9324C (zh) * 2006-07-07 2009-05-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铰链装置
JP2008099065A (ja) * 2006-10-13 2008-04-24 Munekata Co Ltd 二軸式モニター支持装置
CN101561075A (zh) * 2008-04-17 2009-10-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用转动座
JP2012150139A (ja) * 2011-01-15 2012-08-09 Orion Denki Kk ヒンジ部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236390A (ja) 2014-12-15
TW201448603A (zh) 2014-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9286B2 (en) Pivotal hinge
US7150440B2 (en) Adjustable support frame for a display screen
CN1937090B (zh) 显示装置
US6532628B2 (en) Hinge assembly for LCD monitor
US7523907B2 (en) Hanger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0334606C (zh) 显示装置
CN104214202A (zh) 摆动铰链
US20050011045A1 (en) Height-adjustable hinge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10058322A1 (en) Vertical positioning unit for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20090008518A1 (en) Monitor with adjustable screen in highness and inclination
CN1937091A (zh) 显示装置
KR101443146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의 지지장치
EP1696169A2 (en) Adjustable support frame for a display screen
JP2014236390A5 (zh)
US10448532B2 (en) Quick-releasing mechanism and relate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50274858A1 (en) Tilt lock box mount system
CN101472436B (zh) 可调整支撑机构
US11564485B2 (en) Adjustable keyboard bracket mechanism
US20210160451A1 (en) Display device
JP7272129B2 (ja) ディスプレイ用スタンド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JP452570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3097542U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台座構造
KR100909230B1 (ko) 캠디스크를 이용하는 푸리스톱 모니터 스탠드장치
KR100838565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회전용 스탠드
JP3128403U (ja) ディスプレ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