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9339A - 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9339A
CN104209339A CN201310211271.7A CN201310211271A CN104209339A CN 104209339 A CN104209339 A CN 104209339A CN 201310211271 A CN201310211271 A CN 201310211271A CN 104209339 A CN104209339 A CN 104209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
roughing
width
rolling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12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9339B (zh
Inventor
张健民
夏小明
李维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112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09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09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9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9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9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鉴于常规粗轧立辊逆道次轧制时采用空过的方法,没有对带钢进行宽度控制,本发明的方法是在粗轧逆道轧制时,立辊采用小轧制力控制模式进行立辊轧制并进行辊缝测量,根据辊缝模型计算获得板坯宽度。利用该宽度进行粗轧宽度再设定和宽展模型学习。该方法可解决目前粗轧中间道次无法获得准确测宽数据的问题,精确提供粗轧轧制过程中再设定计算的板坯入口宽度,从而提高最终的粗轧宽度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小轧制力控制,通过立辊辊缝测量到板坯宽度,从而更合理的进行粗轧中间道次板坯宽度控制和模型学习,保证板坯宽度控制精度。
背景技术
由于投资、测量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一般热轧产线在粗轧阶段,只在粗轧出口才配备测宽仪表。而粗轧进行的板坯宽度控制往往是多个道次,而中间道次的板坯宽度只能靠模型推算。这种方法制约了粗轧板坯宽度控制精度的进一步提升。
目前热轧粗轧立辊轧制时,多采用多机架往复轧制。在粗轧立辊逆向道次轧制时,通常立辊采用辊缝打开空过策略。采用这种策略的原因是粗轧逆向道次轧制时容易产生轧制不稳定性问题,另一方面正向轧制道次粗轧立辊具备足够的压下能力。
目前由于粗轧中间道次无法获得准确测宽数据的问题,从而影响宽度控制的精度。本专利设计一种方法利用粗轧立辊逆向道次恒定轧制力条件下的辊缝数据,计算粗轧逆向道次的板坯宽度,启动再设定计算,从而提高粗轧宽度控制精度。
现有技术未见有相关专利和文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本发明针对粗轧轧制现状,对粗轧逆道次立辊进行轧制模式改进,该道次由空过改为小轧制力控制模式,通过立辊辊缝测量到板坯宽度,从而更合理的进行粗轧中间道次板坯宽度控制和模型学习,保证板坯宽度控制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涉及原理如下:
(1)狗骨和自然宽展计算
板坯结果水平辊轧制后,板坯宽度Wf可由以下三项组成(如图1、2所示):
Wf=We+dWs+dWb    (1)
式中:We为水平轧机入口宽度,粗轧正向道次也等于立辊出口宽度;
dWs=f(We,h0,h1,T)为水平轧制后除鼓形回展外的轧件宽展,即水平宽展,模型细节略;式中h0,h1分别为水平轧制前后带钢的厚度,T为板坯温度。
dWb=f(Wo,We,h0,R)为水平轧制后的鼓形回展,即“狗骨”宽展,模型细节略;式中R为轧辊半径。
如果板坯水平辊轧制前没有立辊轧制,比如粗轧逆向道次轧制或正向道次立辊空过,则式(1)中,dWb=0。
立辊机辊缝
立辊辊缝计算方法采用(2):
SSET=W-Sm+SRH-ZRW    (2)
式中:
SSET:辊缝设定值,
W:板坯立辊出口宽度,
Sm:轧制时的轧机弹跳,Sm=F/M,M为立辊轧机刚度,F为立辊轧制力。
SRW:工作辊磨损补偿量
SRH:工作辊热膨胀补偿量
(2)立辊恒轧制力、恒力矩控制,采用PI控制即可。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建立粗轧轧制策略,
为粗轧预计算选择、准备和形成原始数据、负荷规程、目标值以及其他辅助数据和遗传系数;
步骤二:粗轧预计算,包括:
(1)常规粗轧设定计算:水平轧机设定计算和粗轧板坯温度跟踪计算,立辊轧机正向道次压下设定计算,
(2)粗轧逆向道次水平轧机设定计算:设定水平轧机轧制的辊缝、板坯温度、轧机速度、轧制力等,增加(板坯)粗轧立辊入口参数计算,包括板坯宽度、(板坯)温度、前滑,
(3)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
步骤三:立辊逆道次轧制及辊缝测量,
在立辊逆道次轧制过程中,执行立辊设定,当板坯通过立辊轧机设定距离后,立辊轧制进入立辊恒轧制力、恒力矩控制;
步骤四:立辊正向道次的再次设定和轧制,过程机系统根据L1的立辊轧制数据,计算板坯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二的(3)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中,
立辊头部辊缝:SHead=W-Sm+SRH-ZRW+ΔS(单位:mm),
SHead:板坯头部辊缝设定值(单位:mm),
W:立辊出口板坯宽度(单位:mm),
Sm:轧制时的轧机弹跳(单位:mm),Sm=F/M,
M为立辊轧机刚度(单位:KN),
F为立辊轧制力(单位:KN),
SRW:工作辊磨损补偿量(单位:mm),
SRH:工作辊热膨胀补偿量(单位:mm),
ΔS为附加辊缝,ΔS>=200mm。
根据本发明,传统粗轧轧制过程中立辊逆向道次空过,这里则利用立辊逆向道次进行宽度测量。为此在粗轧立辊轧制方面增加三方面功能:立辊逆向道次设定、立辊逆道次轧制及辊缝测量、立辊正向道次的再次设定和轧制。
在步骤一:粗轧轧制策略
轧制策略的主要目的是为道次计划预计算选择、准备和形成可以使用的原始数据、负荷规程、目标值以及其他必不可少的辅助数据和遗传系数。这些数据,由轧制策略通过计算机通信,操作工画面输入和计算获得。
在粗轧道次数规程
负荷规程包括轧制道次数、各个道次的负荷分配比、喷水规程、目标厚度等。水平轧机负荷规程是由钢种等级、板坯宽度、厚度等级以及粗轧区宽度压下量等级确定的。
根据本发明,粗轧目标宽度考虑到了精轧目标宽度、精轧的自然宽展、F1前立辊有效压下量、宽度余量、系统修正。
立辊轧机负荷分配
根据工艺表立辊负荷分配系数和粗轧总的宽展量,确定粗轧各个正向道次的粗轧出口目标宽度,从而确定粗轧立辊负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在步骤二的(3)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中,这里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制目的是为了进行板坯的宽度测量。为了防止逆向道次立辊轧机卡钢,在板坯到达立辊轧机前,立辊辊缝开度要大。当板坯通过立辊轧机一定距离后,立辊轧机再进行压下。立辊运行过程的辊缝如图4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为了保证轧制安全,ΔS可以采用较大辊缝。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立辊轧制力设定:采用固定值,该值小于5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立辊辊缝:(单位:mm),立辊头部辊缝控制长度(见图3):1000~3000mm,不同道次长度不一样,随板坯厚度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立辊速度:vedge=vs tan d·fs(单位:m/s),
其中,vs tan d,fs分别为水平轧机轧制速度(单位:m/s)和前滑。
立辊轧制力矩设定,基于立辊轧制力计算设定立辊轧制力矩(单位:KN×m)。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立辊入口侧导板为打开状态,打开辊缝,辊缝大于板坯宽度200mm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板坯宽度采用式(1)得到,
板坯宽度Wf可由以下三项组成(如图1、2所示):
Wf=We+dWs+dWb(单位:mm)    (1)
式中:We为水平轧机入口板坯宽度(单位:mm),在粗轧正向道次也等于立辊出口板坯宽度;
dWs=f(We,h0,h1,T)为水平轧制后除鼓形回展外的板坯宽展(单位:mm),即水平宽展,式中h0,h1分别为水平轧制前后带钢的厚度(单位:mm),T为板坯温度。
dWb=f(Wo,We,h0,R)为水平轧制后的鼓形回展(单位:mm),即“狗骨”宽展,式中R为轧辊半径(单位:mm)。逆向道次,dWb=0。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
立辊速度:vedge=vs tan d·fs(单位:m/s),
其中,vs tan d,fs分别为水平轧机轧制速度(单位:m/s)和前滑(无单位)。
根据本发明步骤二:粗轧预计算
粗轧道次计划预计算的目的是使用最少的轧制道次,把已知尺寸和已知温度的板坯轧制成具有规定尺寸(厚度和宽度)和规定温度的带钢。粗轧预计算主要包括:
(1)常规粗轧设定计算:水平机架设定计算和粗轧板坯温度跟踪计算;立辊轧机正向道次压下设定计算,计算细节略。
(2)粗轧逆向道次水平轧机设定计算,设定水平轧制的辊缝、板坯温度、轧机速度、轧制力等(详细计算方法略)。同传统轧制方法相比,这里增加粗轧立辊入口参数计算,包括板坯宽度、温度、前滑。板坯宽度采用式(1)式,前滑采用式(3)。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立辊辊缝通过下式(2)计算得到:
SSET=W-Sm+SRH-ZRW    (单位:mm)    (2)
式中:
SSET:辊缝设定值(单位:mm),
W:立辊出口板坯宽度(单位:mm),
Sm:轧制时的轧机弹跳(单位:mm),Sm=F/M,
M为立辊轧机刚度(单位:KN),
F为立辊轧制力(单位:KN),
SRW:工作辊磨损补偿量(单位:mm),
SRH:工作辊热膨胀补偿量(单位:mm)。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立辊逆道次轧制及辊缝测量,
在立辊逆道次轧制过程中,执行立辊设定,当板坯通过立辊轧机设定距离后,立辊轧制进入立辊恒轧制力、恒力矩控制,
恒轧制力控制为轧制力反馈控制,通过调节立辊辊缝,保持立辊轧机的轧制力恒定。
根据本发明步骤三:立辊逆道次轧制过程中,执行立辊设定。当板坯通过立辊轧机设定距离后,立辊轧制进入立辊恒轧制力、恒力矩控制,其控制原理见图4。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恒力矩控制通过立辊轧制力矩反馈控制,通过调节立辊轧机速度,保持立辊轧机和水平辊轧机的张力恒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逆道次轧制完成后,基础自动化系统收集立辊轧制过程的轧制力、辊缝和相应的位置送到过程控制系统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立辊正向道次的再次设定和轧制中,
(1)过程机系统根据L1的立辊轧制数据,计算板坯宽度。公式如下:
W ( i ) = S edge ( i ) + F ( i ) M - S RH + Z RW - - - ( 4 )
式中:
Sedge(i):(i表示轧制道次)立辊辊缝测量值(单位:mm),
F(i)(i表示轧制道次)立辊轧制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粗轧轧制策略中,
(1)粗轧道次数规程
负荷规程包括轧制道次数、各个道次的负荷分配比、喷水规程、目标厚度等,水平轧机负荷规程是由钢种等级、板坯宽度、厚度等级以及粗轧区板坯宽度压下量等级确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粗轧轧制策略中,选择遗传系数:
遗传系数表分长时遗传和短时遗传两张表,长时遗传主要修正模型本身的偏差,学习系数小,主要学习模型的长期趋势;短时遗用关注此时刻轧制工况引起的模型计算偏差,学习系数大,学习速度快。轧制策略比较所轧制板坯的钢种、规格等信息与上块板坯的变化情况,选择长时遗传、短时遗传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粗轧轧制策略中,还包括:
(3)确定粗轧来料板坯尺寸及板坯温度,
根据加热炉烧钢实际,确定粗轧来料板坯尺寸和板坯温度信息,
(4)确定粗轧目标板坯宽度
粗轧目标板坯宽度考虑到了精轧目标板坯宽度、精轧的自然宽展、F1前立辊有效压下量、板坯宽度余量、系统修正,
(5)立辊轧机负荷分配
根据工艺表立辊负荷分配系数和粗轧总的宽展量,确定粗轧各个正向道次的粗轧出口目标板坯宽度,从而确定粗轧立辊负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粗轧预计算中,主要包括:
(1)常规粗轧设定计算:水平机架设定计算和粗轧板坯温度跟踪计算;立辊轧机正向向道次压下设定计算,
(2)粗轧逆向道次水平轧机设定计算,设定水平轧制的辊缝、板坯温度、轧机速度、轧制力等,这里增加粗轧立辊入口参数计算,包括板坯宽度、板坯温度、前滑,
(3)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
为了进行板坯的板坯宽度测量,防止逆向道次立辊轧机卡钢,在板坯到达立辊轧机前,立辊辊缝开度要大,当板坯通过立辊轧机一定距离后(例如1500mm),立辊轧机再进行压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面计算得到的板坯宽度值对下道次立辊轧制进行从新设定计算,保证下道次板坯宽度轧制精度,同时,
采用上面计算得到的板坯宽度值对前道次宽展计算值计算模型学习计算,获得模型新的遗传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粗轧轧制策略中,
(1)粗轧道次数规程
负荷规程包括轧制道次数、各个道次的负荷分配比、喷水规程、目标厚度等。水平轧机负荷规程是由钢种等级、板坯宽度、厚度等级以及粗轧区板坯宽度压下量等级确定。
在步骤四立辊正向道次的再次设定和轧制
(1)过程机系统根据L1的立辊轧制数据,计算板坯宽度。公式如下:
W ( i ) = S edge ( i ) + F ( i ) M - S RH + Z RW - - - ( 4 )
对计算数据取其均值。
采用上面计算得到的宽度值对下道次立辊轧制进行从新设定计算,保证下道次宽度轧制精度。
采用上面计算得到的宽度值对前道次宽展计算值计算模型学习计算,获得模型新的遗传系数。
有益效果
一般热轧产线在粗轧由于投资、测量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一般只在粗轧出口才配备测宽仪表。而粗轧进行的宽度控制往往是多个道次,而中间道次的宽度只能靠模型推算。本发明有效利用了原本空过的粗轧立辊逆向道次,通过立辊的恒轧制力、恒速轧制和模型计算间接测量得到板坯宽度,从而为模型学习和立辊轧机再次设定提供精确的轧制入口宽度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粗轧的宽度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宽展的主要分量说明图。
图2为侧压前(虚线)、侧压后板坯横断面轮廓说明图。
图3为立辊逆道次轧制辊缝说明图。
图4为立辊逆道次轧制过程示意图。
图5为立辊逆道次轧制辊缝说明图。
图中,h0,hb,hf分别为:测压前厚度,测压后狗骨厚度及测压后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举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以宝钢梅山1780热轧产线为例,该产线粗轧有两架水平轧机和立辊轧机,产线在R2机架出口有一个测宽仪。常规轧机轧制时,基本设定如下:
(1)粗轧轧制策略
带钢号:PIECE_ID="74610700500"    钢种:STEEL_GRADE="IU5853A1"
粗轧宽度等级:RMClassW=5          粗轧厚度等级:RMClassH=2
粗轧宽度压下等级:RMClassWRedu=2  粗轧宽度目标:RMAimW=1305
来料厚度:PDI_ENT_THK:230.00mm,
来料宽度:PDI_ENT_WID:1310.00mm,
精轧轧制目标厚度:PDI_TAG_THK:2.70mm,
轧制目标宽度:PDI_TAG_WID:1305.00mm,
步骤二:粗轧预计算
常规粗轧设定计算
表1粗轧水平轧机设定简表
表1中:ENT_THK:入口厚度;EXT_THK:出口厚度;DRAFT:压下量;ENT_WID:入口宽度;EXT_WID:出口宽度;SPREAD:宽展量;ExtTempA:出口温度;Force:轧制力;TORQUE:轧制力矩。
表2粗轧水平轧机轧制速度设定简表
表2中:SpeedRun:轧制速度;SpeedEnt:带钢入口速度SpeedExt:带钢出口速度
FWD_SLIP:轧制前滑;BKW_SLIP:轧制后滑
表3立辊设定
表3中:ENT_WID:入口宽度  EXT_WID:出口宽度  Draft:压下量Force:轧制力  Torque:轧制力矩  SpeedRun:轧制速度
以上轧制为常规轧制的设定。过程机设定后,基础自动化按照以上设定进行轧制,在轧制到最后道次,或正向道次,如果能够获得轧后的宽度数据,则模型可以进行在计算和学习。
以上面的板坯为例,模型根据以上设定进行轧制,最早在E21、R21道次轧制完成后,可以获得板坯宽度时实测值,并且由于轧线测量安装距离和生产节奏的原因,一般板坯在R21、E21轧制道次,向前运行到50%板坯长度的位置,板坯就向回运动,因此只能最多测量到板块板坯的宽度。采用这样的宽度值,粗轧宽度模型学习和再计算设定,精度都难以保证。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利用立辊辊缝模型多次获得板坯轧制宽度,从而更好地控制粗轧轧制过程中的宽度。
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
表4立辊逆道次设定
表中:ENT_WID:入口宽度  EXT_WID:出口宽度  Draft:压下量  Force:轧制力  Torque:力矩
SpeedRun:立辊轧制速度  GapHead:头部辊缝  GapMid:中间辊缝LenHead:头部长度
步骤三:立辊逆道次轧制及辊缝测量
基础自动化采用恒轧制力控制,获得立辊辊缝,如图5所示。取该辊缝采用式(4)计算,获得板坯宽度实际平均值。
其中E12道次后,宽度值为:1333.65mm。
步骤四立辊正向道次的再次设定和轧制
表5立辊正向道次再设定
立辊完成E13、E21轧制后,再次测量获得其中E22道次后宽度值为:1335.6mm。同原轧制目标1337.54比较变窄,模型再次设定:
表6立辊正向道次最后再设定
除了立辊再次设定外,对于粗轧的狗骨模型和宽展模型,由于多了两次宽度测量,模型的学习也更精确。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粗轧逆道轧制时,立辊采用小轧制力控制模式进行立辊辊缝测量,根据辊缝模型计算获得板坯宽度。利用该宽度进行粗轧宽度再设定和宽展模型学习。该方法可解决目前粗轧中间道次无法获得准确测宽数据的问题,提供粗轧轧制过程中的宽度控制精度,从而提高最终的粗轧宽度精度。

Claims (10)

1.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建立粗轧轧制策略
为粗轧预计算选择、准备和形成原始数据、负荷规程、目标值以及其他辅助数据和遗传系数;
步骤二:粗轧预计算,包括:
(1)常规粗轧设定计算:水平轧机设定计算和粗轧板坯温度跟踪计算,立辊轧机正向道次压下设定计算,
(2)粗轧逆向道次水平轧机设定计算:设定水平轧机轧制的辊缝、板坯温度、轧机速度、轧制力等,增加板坯粗轧立辊入口参数计算,包括板坯宽度、板坯温度、前滑,
(3)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
步骤三:立辊逆道次轧制及辊缝测量
在立辊逆道次轧制过程中,执行立辊设定,当板坯通过立辊轧机设定距离后,立辊轧制进入立辊恒轧制力、恒力矩控制模式;
步骤四:过程机系统根据测量的立辊轧制数据,计算板坯宽度,根据计算得到的板坯宽度;然后启动立辊正向道次的再次设定、模型学习,并进行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的(3)中采用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中,
立辊头部辊缝:SHead=W-Sm+SRH-ZRW+ΔS(单位:mm),
SHead:板坯头部辊缝设定值(单位:mm),
W:立辊出口板坯宽度(单位:mm),
Sm:轧制时的轧机弹跳(单位:mm),Sm=F/M,
M为立辊轧机刚度(单位:KN),
F为立辊轧制力(单位:KN),
SRW:工作辊磨损补偿量(单位:mm),
SRH:工作辊热膨胀补偿量(单位:mm),
ΔS为附加辊缝,ΔS>=2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立辊入口侧导板为打开状态,打开辊缝大于板坯宽度50mm~3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立辊辊缝通过下式(2)计算得到:
SSET=W-Sm+SRH-ZRW    (单位:mm)    (2)
式中:
SSET:辊缝设定值(单位:mm),
W:立辊出口板坯宽度(单位:mm),
Sm:轧制时的轧机弹跳(单位:mm),Sm=F/M,
M为立辊轧机刚度(单位:KN),
F为立辊轧制力(单位:KN),
SRW:工作辊磨损补偿量(单位:mm),
SRH:工作辊热膨胀补偿量(单位: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立辊逆道次轧制及辊缝测量,
在立辊逆道次轧制过程中,执行立辊设定,当板坯通过立辊轧机设定距离后,立辊轧制进入立辊恒轧制力、恒力矩控制,
恒轧制力控制为轧制力反馈控制,通过调节立辊辊缝,保持立辊轧机的轧制力恒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恒力矩控制通过立辊轧制力矩反馈控制,通过调节立辊轧机速度,保持立辊轧机和水平辊轧机的张力恒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逆道次轧制完成后,基础自动化系统收集立辊轧制过程的轧制力、辊缝和相应的位置送到过程控制系统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立辊正向道次的再次设定和轧制中,
(1)过程机系统根据L1的立辊轧制数据,计算板坯宽度,公式如下:
W ( i ) = S edge ( i ) + F ( i ) M - S RH + Z RW - - - ( 4 )
式中:
Sedge(i):立辊辊缝测量值(单位:mm),i表示轧制道次,
F(i):立辊轧制力(单位:KN),i表示轧制道次,
(2)根据计算得到的板坯宽度,系统启动立辊正向道次的再次设定、模型学习,并进行轧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粗轧轧制策略中,还包括:
(1)确定粗轧来料板坯尺寸及板坯温度,
根据加热炉烧钢实际,确定粗轧来料板坯尺寸和板坯温度信息,
(2)确定粗轧目标板坯宽度
粗轧目标板坯宽度考虑到了精轧目标板坯宽度、精轧的自然宽展、F1前立辊有效压下量、板坯宽度余量、系统修正,
(3)立辊轧机负荷分配
根据工艺表立辊负荷分配系数和粗轧总的宽展量,确定粗轧各个正向道次的粗轧出口目标板坯宽度,从而确定粗轧立辊负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粗轧预计算中,包括:
(1)常规粗轧设定计算:水平机架设定计算和粗轧板坯温度跟踪计算;立辊轧机正向向道次压下设定计算,
(2)粗轧逆向道次水平轧机设定计算,设定水平轧制的辊缝、板坯温度、轧机速度、轧制力等,这里增加粗轧立辊入口参数计算,包括板坯宽度、板坯温度、前滑,
(3)粗轧逆向道次立辊轧机设定计算
为了进行板坯的板坯宽度测量,防止逆向道次立辊轧机卡钢,在板坯到达立辊轧机前,立辊辊缝开度要大,当板坯通过立辊轧机一定距离后,立辊轧机再进行压下。
CN201310211271.7A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 Active CN104209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1271.7A CN104209339B (zh)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1271.7A CN104209339B (zh)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9339A true CN104209339A (zh) 2014-12-17
CN104209339B CN104209339B (zh) 2016-08-10

Family

ID=52091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1271.7A Active CN104209339B (zh)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09339B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6795A (zh) * 2017-05-23 2017-08-29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热轧带钢边部缺陷的制造方法
CN108262361A (zh) * 2018-04-13 2018-07-10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提高热连轧钢板厚度质量的轧制方法
CN108817097A (zh) * 2018-05-21 2018-11-16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带立辊的热轧粗轧机快速倒钢法
CN108838213A (zh) * 2018-06-29 2018-11-2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粗轧立辊空过方法
CN108941208A (zh) * 2017-05-24 2018-12-0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坯的粗轧宽度控制方法
CN109530449A (zh) * 2018-11-23 2019-03-29 东北大学 一种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中的可控点设定方法
CN110293135A (zh) * 2018-03-23 2019-10-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粗轧宽度动态前馈控制方法
CN111438196A (zh) * 2020-04-13 2020-07-24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轧边机位置控制方法
CN112439792A (zh) * 2019-08-30 2021-03-0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立辊轧制力的粗轧宽度动态修正方法
CN113134515A (zh) * 2020-01-17 2021-07-2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热连轧产线中利用精轧机前立辊进行带钢宽度控制方法
CN113664048A (zh) * 2020-05-15 2021-11-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机粗轧立辊测压时带钢侧翻的判断和控制方法
CN114130818A (zh) * 2021-11-26 2022-03-04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热轧耐磨钢bh550mc薄规格生产稳定性的制造方法
CN114682630A (zh) * 2022-04-06 2022-07-01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取向硅钢的热轧工艺
CN115283436A (zh) * 2022-08-26 2022-11-04 广西广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控制设备
CN115430719A (zh) * 2022-08-30 2022-12-06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粗轧机压下量保护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03999A2 (de) * 2003-12-23 2006-09-27 SMS Demag AG Verfahren und walzgerüst zur mehrfachen profilbeeinflussung
CN101376140A (zh) * 2007-08-28 2009-03-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道次轧制时的中间坯纠偏方法
CN101653786A (zh) * 2008-08-21 2010-02-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热轧宽度控制精度的方法
CN102303050A (zh) * 2011-06-03 2012-01-04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粗轧宽度自学习的方法
CN102814340A (zh) * 2011-06-08 2012-12-12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热轧带钢宽度控制模型智能学习系统及计算学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03999A2 (de) * 2003-12-23 2006-09-27 SMS Demag AG Verfahren und walzgerüst zur mehrfachen profilbeeinflussung
CN101376140A (zh) * 2007-08-28 2009-03-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道次轧制时的中间坯纠偏方法
CN101653786A (zh) * 2008-08-21 2010-02-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热轧宽度控制精度的方法
CN102303050A (zh) * 2011-06-03 2012-01-04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粗轧宽度自学习的方法
CN102814340A (zh) * 2011-06-08 2012-12-12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热轧带钢宽度控制模型智能学习系统及计算学习方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96795A (zh) * 2017-05-23 2017-08-29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热轧带钢边部缺陷的制造方法
CN108941208A (zh) * 2017-05-24 2018-12-0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坯的粗轧宽度控制方法
CN110293135A (zh) * 2018-03-23 2019-10-0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粗轧宽度动态前馈控制方法
CN108262361A (zh) * 2018-04-13 2018-07-10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提高热连轧钢板厚度质量的轧制方法
CN108817097A (zh) * 2018-05-21 2018-11-16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带立辊的热轧粗轧机快速倒钢法
CN108817097B (zh) * 2018-05-21 2020-05-19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带立辊的热轧粗轧机快速倒钢法
CN108838213A (zh) * 2018-06-29 2018-11-2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粗轧立辊空过方法
CN109530449A (zh) * 2018-11-23 2019-03-29 东北大学 一种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中的可控点设定方法
CN112439792A (zh) * 2019-08-30 2021-03-0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立辊轧制力的粗轧宽度动态修正方法
CN113134515B (zh) * 2020-01-17 2022-09-2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热连轧产线中利用精轧机前立辊进行带钢宽度控制方法
CN113134515A (zh) * 2020-01-17 2021-07-20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热连轧产线中利用精轧机前立辊进行带钢宽度控制方法
CN111438196B (zh) * 2020-04-13 2021-06-15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轧边机位置控制方法
CN111438196A (zh) * 2020-04-13 2020-07-24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轧边机位置控制方法
CN113664048A (zh) * 2020-05-15 2021-11-1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机粗轧立辊测压时带钢侧翻的判断和控制方法
CN114130818A (zh) * 2021-11-26 2022-03-04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热轧耐磨钢bh550mc薄规格生产稳定性的制造方法
CN114130818B (zh) * 2021-11-26 2023-11-10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热轧耐磨钢bh550mc薄规格生产稳定性的制造方法
CN114682630A (zh) * 2022-04-06 2022-07-01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取向硅钢的热轧工艺
CN114682630B (zh) * 2022-04-06 2023-12-05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取向硅钢的热轧工艺
CN115283436A (zh) * 2022-08-26 2022-11-04 广西广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控制设备
CN115430719A (zh) * 2022-08-30 2022-12-06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粗轧机压下量保护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9339B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9339A (zh) 一种利用粗轧逆道次立辊辊缝测量进行板坯宽度控制的方法
CN103464471B (zh) 一种热连轧精轧机组agc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1890435B (zh) 热轧串联式轧机的凸度和/或楔形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RU2009149180A (ru) Способ прокатки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й полосы с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ем ее бокового положения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й прокатный стан
CN103920720B (zh) 一种基于套量偏差的带钢张力动态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04226697B (zh) 冷连轧机动态变规格速度控制方法
CN104324948B (zh) 一种热连轧粗轧过程轧件宽度控制方法
CN106984652B (zh) 根据中间坯镰刀弯控制精轧机架跑偏的方法
CN104624665B (zh) 控制热连轧带钢粗轧翘头的方法
CN103752623B (zh) 改善粗轧中间坯镰刀弯的自动控制方法
CN104971948B (zh) 一种工作辊非对称窜辊控制冷轧带钢边部减薄的方法
CN105195524A (zh) 一种冷轧轧制升降速过程中板带厚度补偿控制方法
CN102179412B (zh) 热连轧粗轧机组速度、加速度控制方法
CN109570241A (zh) 一种具有跑偏保护的楔形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268747B (zh) 一种热轧板带凸度在线闭环控制方法
CN102407240B (zh) 一种利用秒流量控制带钢光整延伸率的方法
CN105268748B (zh) 按产品分类的热轧负荷分配方法
CN105251778B (zh) 单锥度工作辊窜辊轧机边部减薄反馈控制方法
CN101829687A (zh) 消除换规格影响的带钢精轧机辊缝控制方法
CN104942019A (zh) 一种带钢冷轧过程宽度自动控制方法
CN103920719A (zh) 热轧板形的凸度控制方法
CN106914494B (zh) 热轧带钢的板形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1950071U (zh) 基于测厚仪分段监控的高精度自动厚度控制设备
CN106345819A (zh) 一种热连轧精轧带钢尾部轧制稳定性的控制方法
CN106914495B (zh) 一种热轧带钢镰刀弯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