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05853A - 无线网络中用于数据分发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中用于数据分发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05853A
CN104205853A CN201280071776.1A CN201280071776A CN104205853A CN 104205853 A CN104205853 A CN 104205853A CN 201280071776 A CN201280071776 A CN 201280071776A CN 104205853 A CN104205853 A CN 104205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data channels
radio data
equipme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17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05853B (zh
Inventor
陈灿峰
刘嘉
郭永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4205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5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05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058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4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broadcast or multicast in a specific location, e.g. geo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示例实施例使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更好地通告无线通信连接。在示例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方法,用于在设备上创建用于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运行参数和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通过所述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该消息指示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存在、与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相关联的所述运行参数、以及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信息;通过所述设备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在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包括所述内容的信息。

Description

无线网络中用于数据分发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连接中的数据分发。
背景技术
或许,无线个人局域网络(PAN)技术最成功的示例当属在2.4GHZISM频段运行的蓝牙标准。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网络,最初旨在替代电缆。蓝牙技术规范由Bluetooth SIG公司发布。2004年10月15日发布的蓝牙规范版本2.0+EDR具有第一版蓝牙基本速率(BR)的原始功能特性,并且增加了增强型数据速率(EDR)特征。2007年7月26日发布的针对基本速率/增强型数据速率(BR/EDR)的蓝牙规范版本2.1+EDR增加了针对新特征的定义:加密暂停继续、错误数据报告、扩展查询响应、链路监督超时事件、分组分界标志、安全简易配对、低耗电监听(sniff subrating)。2009年4月21日发布的蓝牙规范版本3.0+HS更新了标准以结合交替MAC/PHY和单播无连接数据特征。
2009年4月20日,Bluetooth SIG提出了新的蓝牙低功耗协议。蓝牙低功耗(LE)是一种旨在当与其它装置连接时优化装置的功耗的通信协议。蓝牙低功耗分组包括用于无线电同步的前导码、用于物理链路识别的访问地址、用以承载有效载荷数据和PDU报头信息的更短协议数据单元(PDU)以及用于确保PDU中的数据的正确性的循环冗余代码(CRC)。
2010年6月30日,Bluetooth SIG发布了蓝牙核心规范(版本4.0)(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其包括蓝牙低功耗(LE)协议,用于与使用BR/EDR协议相比需要更低功耗、更低复杂度和更低成本的产品。蓝牙LE通过超低功率空闲模式、简单的装置发现、和短数据包,被设计用于需要更低数据速率和更短占空比的应用。蓝牙LE装置采用星形拓扑,其中一个装置用作多个从装置的主装置,主装置通过建立第一连接事件的开始时间来支配连接定时,从装置在从主装置接收到分组时仅向主装置发送分组。根据蓝牙LE通信协议,两个装置(主装置和从装置)之间的所有连接都是点到点连接。
发明内容
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示例实施例使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更好地通告无线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在设备处,创建用于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运行参数和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通过所述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该消息指示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存在、与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相关联的所述运行参数、以及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信息;以及
通过所述设备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在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包括所述内容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包括对所述设备具有可用于下载的完整内容的哪个部分的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从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接收所述可用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在蓝牙低功耗通告信道上被发送,并且,所述无线数据信道消息在蓝牙低功耗数据信道上被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包括的所述运行参数使接收装置能够接收在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的所述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通过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该消息包括有关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无线通告信道消息,编制通告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的列表,所述列表包括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描述;以及
基于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从所述列表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中的一个分发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其中,所述选择基于:所述内容的一部分如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所指示的那样被指示为可用,以及是否比所述内容的全部少的内容先前已由所述设备累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接收所述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副本;
基于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过滤已接收内容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副本;以及
仅呈现所述内容的一个副本。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基于从一个或多个其它分发装置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计算所述设备可变成分发装置以进一步通告并分发所述内容的自动中继概率。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包括:
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在蓝牙低功耗通告信道上被接收,并且,所述无线数据信道为蓝牙低功耗数据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创建用于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运行参数和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发送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该消息指示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存在、与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相关联的所述运行参数、以及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在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包括所述内容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包括对所述设备具有可用于下载的完整内容的哪个部分的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设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从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接收所述可用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在蓝牙低功耗通告信道上被发送,并且,所述无线数据信道消息在蓝牙低功耗数据信道上被发送。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包括的所述运行参数使接收装置能够接收在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的所述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该消息包括有关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无线通告信道消息,编制通告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的列表,所述列表包括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描述;以及
基于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从所述列表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中的一个分发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其中,所述选择基于:所述内容的一部分如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所指示的那样被指示为可用,以及是否比所述内容的全部少的内容先前已由所述设备累积。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接收所述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副本;
基于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过滤已接收内容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副本;以及
仅呈现所述内容的一个副本。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基于从一个或多个其它分发装置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计算所述设备可变成分发装置以进一步通告并分发所述内容的自动中继概率。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其包括:
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在蓝牙低功耗通告信道上被接收,并且,所述无线数据信道为蓝牙低功耗数据信道。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记录在计算机可读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
用于在设备上创建用于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运行参数和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的代码;
通过所述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的代码,该消息指示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存在、与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相关联的所述运行参数、以及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信息;以及
通过所述设备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在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包括所述内容的信息的代码。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记录在计算机可读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
用于通过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的代码,所述消息包括有关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无线通告信道消息编制通告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的列表的代码,所述列表包括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描述;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从所述列表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中的一个分发装置的代码。
因此,无线通信装置能够更好地通告无线通信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使用了蓝牙LE协议的无线网络的示例实施例,包括:第一和第二蓝牙LE分发器装置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蓝牙LE收集器装置,其中,第一分发器装置发送名为ADV_MULTICAST_IND的新通告信道分组或协议数据单元(PDU)以执行以内容为中心的数据分发,ADV_MULTICAST_IND向收集器装置传送与来自第一分发器装置的可用内容有关的信息;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图1A的无线网络的示例实施例,其中,第二分发器装置发送通告信道分组ADV_MULTICAST_IND以执行以内容为中心的数据分发,ADV_MULTICAST_IND向收集器装置传送与来自第二分发器装置的可用内容有关的信息;
图1C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的内部架构的示例实施例,其中,第一分发器装置发送通告信道分组ADV_MULTICAST_IND以执行以内容为中心的数据分发,ADV_MULTICAST_IND向第二收集器装置传送与来自第一分发器装置的可用内容有关的信息;
图1D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的外观的示例实施例,该图呈现了由第一和第二分发器装置所通告的内容的列表,以可用于下载的内容的文件句柄名的形式显示,使用户能够直接选择感兴趣的分发器装置用于下载已通告的内容;
图1E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的外观的示例实施例,该图呈现了由第一和第二分发器装置所通告的内容的列表,以可用于下载的内容的字符串描述的形式进行显示,使用户能够直接选择感兴趣的分发器装置用于下载已通告的内容;
图1F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图1A的无线网络的示例实施例,其已修改为将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变为分发器装置,其中,第二收集器装置已经完成接收内容,并且已经自动变成分发器装置,正如其原来的第一和第二分发器装置所做的那样,在数据信道中中继内容的同时,在通告信道中对描述已接收内容的信息进行通告;
图2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通告信道分组(PDU)ADV_MULTICAST_IND的示例格式;
图3A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数据分发中分发器装置(诸如,蓝牙LE分发器)的示例运行的示例流程图;
图3B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从分发器装置角度看的方法的流程图的示例实施例;
图4A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数据分发中收集器装置(诸如,蓝牙LE收集器装置)的示例运行的示例流程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从收集器装置角度看的方法的流程图的示例实施例;
图5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计算成为中继分发器的概率的示例运行的示例流程图;以及
图6说明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其中,作为示例计算机程序产品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存储数据和/或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基于磁、电子和/或光学技术的可移动存储介质的示例,诸如磁盘、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电路装置和微型SD存储卡(SD指安全数字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由以下主题构成:
一、无线短距离通信网络中的数据分发
二、蓝牙TM低功耗(LE)技术
三、无线网络中的以内容为中心的数据分发
一、无线短距离通信网络中的数据分发
短距离通信技术在没有远程通信技术的成本、流量和立法问题的条件下为许多数据应用提供了合适的通信方案。大众的短距离通信技术包括蓝牙基本速率/增强型数据速率(BR/EDR)、蓝牙低功耗(LE)、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络(WLAN)、无线通用串行总线(WUSB)、超宽带(UWB)、“ZigBee”(IEEE802.15.4、IEEE802.15.4a)以及近场通信技术,诸如,能够实现无线装置的非接触识别和互连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和近场通信(NFC)技术。蓝牙低功耗(LE)技术提供了无线短距离通信网络中数据分发的示例。
二、蓝牙 TM 低功耗(LE)技术
蓝牙TM核心规范(版本4.0)包括针对与使用BR/EDR协议相比需要更低功耗、更低复杂度和更低成本的产品的蓝牙LE协议。蓝牙LE通过超低功率空闲模式、简单的装置发现、和短数据包,被设计用于需要更低数据速率和更短占空比的应用。蓝牙LE可采用星形拓扑,其中一个装置用作多个从装置的主装置,主装置通过建立第一连接事件的开始时间来支配连接定时,从装置在从主装置接收到分组时仅向主装置发送分组。根据蓝牙LE通信协议,两个装置(主装置和从装置)间的所有连接都是点到点连接。
蓝牙LE协议在连接中实现了星形网络拓扑,其中,一个装置用作多个从装置的主装置。主装置支配一个或多个从装置的连接定时和通信运行。蓝牙LE通过共40个RF信道通信,每一个信道的带宽均为2MHZ。蓝牙LE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发生在40个RF信道中的37个预先规定的数据信道中。所有数据连接传输均发生在连接事件中,其中在主装置和从装置之间建立点到点连接。在蓝牙LE协议中,从装置通过蓝牙LE通信向从装置所连接的主装置提供数据。40个RF信道中剩下的3个信道是装置用来通告其存在和能力的通告信道。蓝牙LE协议限定了通告信道上的单向无连接广播模式。
链路层提供了具有以下五种状态的状态机:待机状态、通告状态、扫描状态、发起状态和连接状态。链路层状态机每次仅允许一种状态活动。待机状态下的链路层不发送或接收任何分组,并且可从其它任何状态进入。通告状态下的链路层将发送通告信道分组,并且,可能侦听和响应于由这些通告信道分组所触发的响应。通告状态下的装置称为通告器。通告状态可从待机状态进入。扫描状态下的链路层将侦听来自正在通告的装置的通告信道分组。扫描状态下的装置称为扫描器。扫描状态可从待机状态进入。发起状态下的链路层将侦听来自特定装置的通告信道分组,并且响应于这些分组以发起与该特定装置的连接。发起状态下的装置称为发起器。发起状态可从待机状态进入。链路层的连接状态可从发起状态或通告状态进入。连接状态下的装置称为正在数据信道上的连接中。在连接状态下,定义了两个角色:主角色和从角色。当装置在发起状态下进入连接状态时,该装置充当主角色,该装置在数据信道中与从装置交换分组,并且,该装置定义传输定时。当装置在通告状态下进入连接状态时,该装置充当从角色,该装置在数据信道中与主装置交换分组,其中,主装置定义传输定时。
蓝牙LE无线电以与基本速率/增强型数据速率(BR/EDR)无线电同样的方式在免授权的2.4GHz ISM频段中运行。蓝牙LE支持8个八位字节至最大27个八位字节的超短数据包,产生低占空比。蓝牙LE采用跳频收发器,该收发器具有许多跳频扩频(FHSS)载体,比特率为每秒1兆位(Mb/s)。
蓝牙LE采用两种多路访问方案:频分多址(FDMA)和时分多址(TDMA)。FDMA方案中使用了40个物理信道,每个物理信道2MHZ。其中3个物理信道用作通告信道,而37个物理信道用作数据信道。采用了基于TDMA的轮询方案,在该方案中,一个装置在预定时间发送分组,而相应的装置在预定间隔之后以分组进行响应。
物理信道再细分为时间单位,称为事件。数据以定位在这些事件中的分组在蓝牙LE装置之间传输。存在两种事件:通告事件和连接事件。
在通告物理层(PHY)信道上发送通告分组的装置称为通告器。在通告信道上接收通告且无意连接至通告装置的装置称为扫描器。通过侦听可连接的通告分组与另一装置形成连接的装置称为发起器。通告PHY信道上的传输发生在通告事件中。
在蓝牙TM核心规范(版本4.0)中存在四种通告事件类型:可连接非定向通告(ADV_IND)、可连接定向通告(ADV_DIRECT_IND)、可扫描非定向通告(ADV_SCAN_IND)和不可连接非定向通告(ADV_NONCONN_IND)。在每个通告事件的开始,通告器发送与通告事件类型对应的通告分组。通告信道分组的报头在4比特PDU Type(类型)字段编码中识别分组类型。从0000至0110,共有七个值目前分配给了4比特PDU类型字段,0111至1111留为备用。
扫描器装置(还称为发起器装置)接收通告分组,可在相同的通告PHY信道上向通告器装置发出连接请求(CONNECT_REQ)。CONNECT_REQ请求包括用于访问地址AA、CRC、WinSize(窗口大小)、WinOffset(窗口偏移)、Interval(间隔)、Latency(延时)、Timeout(超时)、ChannelMap(信道映射)、Hop count(跳数)和sleep clock accuracy SCA(休眠时钟精度SCA)的字段。CONNECT_REQ通告信道分组的报头中的4比特PDU类型为0101。当通告器装置接受CONNECT_REQ请求时,在微微网中,在成为主装置的扫描器/发起器装置和成为从装置的通告器装置之间形成点到点连接。主装置和从装置知晓在什么时间和以什么频率运行连接。数据信道在每个连接事件之间变化,并且连接事件的开始通过CONNECT_REQ分组中提供的连接间隔有规律地隔开。
在可连接非定向通告(ADV_IND)信道分组中,ADV_IND PDU具有包含AdvA和AdvData字段的有效载荷字段。AdvA字段包含通告器的公共或随机装置地址,并且AdvData字段可包含来自通告器主机的通告数据。PDU可用于可连接非定向通告事件。ADV_IND通告信道分组的报头中的4比特PDU类型字段为0000。
在可连接定向通告(ADV_DIRECT_IND)信道分组中,ADV_DIRECT_IND PDU具有包含AdvA和InitA字段的有效载荷字段。AdvA字段包含通告器的公共或随机装置地址。InitA字段是该PDU被寻址去往的装置的地址。InitA字段可包含发起器的公共或随机装置地址。PDU可用于可连接定向通告事件。该分组可以不包含任何主机数据。ADV_DIRECT_IND通告信道分组的报头中的4比特PDU类型字段为0001。
在不可连接非定向事件类型通告信道分组ADV_NONCONN_IND中,允许扫描器装置接收通告信道分组中的信息,但是不允许扫描器装置在接收ADV_NONCONN_IND通告信道分组时在通告信道中发送任何东西。当使用不可连接非定向事件类型时,不可连接通告指示ADV_NONCONN_IND分组是由链路层发送的。不可连接非定向事件类型允许扫描器接收包含在来自通告器的ADV_NONCONN_IND中的信息。通告器可在每个ADV_NONCONN_IND被发送之后移动至下一个使用的通告信道索引或关闭通告事件。ADV_NONCONN_IND通告信道分组的报头中的4比特PDU类型字段为0010。
在可扫描非定向通告(ADV_SCAN_IND)信道分组中,ADV_SCAN_IND PDU具有包含AdvA和AdvData字段的有效载荷字段。AdvA字段包括通告器的公共或随机装置地址。PDU可用于可扫描非定向通告事件。AdvData字段可包含来自通告器主机的通告数据。ADV_SCAN_IND通告信道分组的报头中的4比特PDU类型字段为0110。
在蓝牙TM核心规范(版本4.0)中,如果通告器使用可连接通告事件,则扫描器/发起器可使用其接收可连接通告分组的相同通告PHY信道发出连接请求。如果通告器接收并且接受将要发起连接的请求,则通告事件结束并且连接事件开始。一旦连接建立,扫描器/发起器成为微微网中的主装置,而通告装置成为从装置。在连接事件中,主装置和从装置使用相同的数据PHY信道交替发送分组。
针对蓝牙LE技术的示例非限制性使用实例包括运动和健身、安全和接近以及智能能源。蓝牙LE技术被设计为使装置具有多达一年的电池寿命,诸如,那些通过纽扣电池供电的装置。这些类型的装置包括:利用蓝牙LE技术显示呼叫者ID信息的手表和用于在锻炼期间监测佩戴者心率的运动传感器。Bluetooth SIG的医疗装置工作组(Medical Devices WorkingGroup)也正在创建医疗装置配置文件和相关协议,以使蓝牙应用能够用于蓝牙LE装置中。
三、无线网络中的以内容为中心的数据分发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公开分派其数据的蓝牙LE装置在此称为分发器,而接收该分派数据的蓝牙LE装置在此称为收集器。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分发器通过使用名为ADV_MULTICAST_IND的新通告信道分组或协议数据单元(PDU)采用以内容为中心的数据分发,ADV_MULTICAST_IND携带与来自分发器的可用内容有关的信息。不是通过分发器ID或地址的装置列表呈现,收集器装置的用户而是可被呈现已由分发器装置通告的内容的列表,这使用户能够直接选择用感兴趣的分发器装置用于下载已通告的内容。报头中可以使用从目前可用的保留值中取出的新4比特PDU类型字段,例如0111,以识别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一种新的概率自动中继算法使那些已累积了通告内容的收集器装置能够成为变成分发器装置的候选;使它们自身能够进一步通告并分发内容。该新的概率自动中继算法允许选择多个可能的候选收集器装置中的哪一个或哪多个可变成分发器装置,由此,最小化在对网络中需要分发的已通告内容进行复制中的冗余。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具有完整内容的至少一部分的蓝牙LE分发器装置可在通告信道中使用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对该内容进行通告。当蓝牙LE分发器装置在通告信道上通告内容时,还可在一个或多个数据信道上发送已通告的内容。
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中描述内容的信息可包括:内容的文件句柄名或字符串描述,其由Data ID(数据ID)参数表示。在内容描述长于单个ADV_MULTICAST_IND通告分组中的可用空间的情况下,通信较长描述的示例技术可包括数据压缩、到目录或描述数据库的指针、或通过连续通告分组对描述的部分进行连续传递,该传递与在短消息服务(SMS)中的连续文本传递相似。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中描述内容的信息还可包括:分组中内容的长度,其由Data Len(数据长度)参数表示。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蓝牙LE收集器装置可扫描通告信道。如果蓝牙LE收集器装置接收到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则其基于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中描述内容的信息在其链路层(LL)中执行过滤处理。该过滤处理使内容的仅一份副本能够呈现给收集器装置中的较高的应用层,并且能够呈现给用户,而不是呈现收集器装置可能已经接收到的相同内容的多个副本。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收集器装置编制正在通告各种内容描述的分发器装置的列表。于是,一旦内容被用户选中,收集器装置的链路层可从所编制的当前正在通告内容的分发器装置的列表中选择合适的分发器。合适分发器的选择需要考虑收集器装置是否先前已经累积了内容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由收集器装置接收到的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包括参数Data Pos(数据位置),其表示分发器具有的可用于下载的部分内容。某些分发器可拥有少于完整内容的内容。如果分发器装置已通告其具有恰巧在收集器装置的累积内容中丢失的部分内容,收集器装置则会认为该分发器装置是适合选择用来下载内容的分发器。为了接收已通告内容,收集器装置的链路层接着会加入所选分发器装置的数据信道。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任何已经完成接收内容的收集器装置可自动变成候选分发器,以便正如原来的分发器所做的那样,当在数据信道中对内容进行中继时,在通告信道中对描述已接收内容的信息进行通告。
图1A是使用蓝牙LE协议的无线网络的示例实施例,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蓝牙LE分发器装置100A和100B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蓝牙LE收集器装置100D、100E和100F。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第一分发器装置100A在蓝牙LE通告信道上发送名为ADV_MULTICAST_IND的新通告信道分组140或协议数据单元(PDU),以执行以内容为中心的数据分发,ADV_MULTICAST_IND向收集器装置100D、100E和100F传送有关在一个或多个蓝牙LE数据信道上来自第一分发器装置100A的可用内容的信息。在数据信道上可用于下载的各种类型的内容包括:文档、绘图、照片、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等。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分发器装置100A通过使用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而采用以内容为中心的数据分发,该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传送与来自分发器100A的可用内容有关的信息。收集器装置100D、100E和100F的用户可被呈现已由分发器装置100A通告的内容的列表,而非分发器ID或地址的装置列表,从而使用户能够直接选择感兴趣的分发器装置用于下载已通告的内容。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在描述内容的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中的信息可包括:内容的文件句柄名或字符串描述,其由Data ID(数据ID)参数表示。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中描述内容的信息还可包括:分组中内容的长度,其由Data Len(数据长度)参数表示。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包括参数DataPos(数据位置),其表示分发器装置100A具有的可以下载的部分内容。某些分发器可拥有少于完整内容的内容。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还包括用于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运行参数,包括:表示被通告的数据信道的标识的Chlndex字段。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每个收集器装置100D、100E和100F均可扫描通告信道。如果蓝牙LE收集器装置100E接收到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则其基于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中描述内容的信息在其链路层(LL)中执行过滤处理。该过滤处理使内容的仅一份副本能够呈现给在收集器装置100E中的较上的应用层,并且能够呈现给用户,而不是呈现收集器装置100E可能已接收到的相同内容的多个副本。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图1A的无线网络的示例实施例,其中,第二分发器装置100B发送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以执行以内容为中心的数据分发,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向收集器装置100D、100E和100F传送与来自第二分发器装置100B的可用内容有关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收集器装置100E编制正在通告各种内容描述的分发器装置100A和100B的列表。接着,一旦内容被用户选中,收集器装置的链路层可从所编制的当前正在通告内容的分发器装置100A和100B的列表中选择合适的分发器100A。合适分发器100A的选择需要考虑收集器装置100A是否先前已经累积了内容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由收集器装置100E接收到的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和140’包括参数Data Pos,其表示分发器装置100A和100B中的每个各自具有的可用于下载的部分内容。某些分发器可拥有少于完整内容的内容。如果分发器装置100A已通告其具有恰巧在收集器装置100E的累积内容中丢失的部分内容,收集器装置100E则会认为该分发器装置100A是适合选择用来下载内容的分发器。
为了接收已通告内容,收集器装置100E的链路层接着会加入所选分发器装置100A的数据信道。
图1C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100A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100E的内部架构的示例实施例,其中,第一分发器装置100A发送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以执行以内容为中心的数据分发,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向第二收集器装置100E传送与来自第一分发器装置100A的可用内容有关的信息。
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100A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100E可以是蓝牙使能的通信装置、PDA、蜂窝电话、笔记本计算机或掌上计算机等,或者,可以是固定接入点、汽车仪表盘接口、家用电器接口或其它蓝牙使能的固定接口或装置。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可以是蓝牙使能的远程控制器、保健监控器、运动传感器、令牌、密钥卡、手表、无线键盘、游戏垫、人体传感器、玩具、保健器材、人机界面装置、娱乐装置、无线麦克风、GPS传感器等。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可包括处理器220,该处理器220包括双核中央处理单元(CPU)260和26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62、只读存储器(ROM)264以及与无线电收发器208接口的接口电路266。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均可进一步包括电池和其它电源、键盘、触摸屏、显示器、麦克风、扬声器、耳机、相机或其它成像装置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RAM262和ROM264可以是可移动存储器装置,诸如智能卡、SIM、WIM和半导体存储器,该半导体存储器诸如是RAM、ROM、PROM、闪速存储器装置等。根据实施例,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均可包括蓝牙低功耗协议栈202,这在蓝牙核 心规范(版本4.0)协议规范中有所描述。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还可包括蓝牙BR/EDR协议栈,这在蓝牙规范(版本3.0+HS)中有所描述。
处理器220、协议蓝牙协议栈202和/或应用程序200可以编程指令序列的形式体现为存储在RAM262和/或ROM264中的程序逻辑,当在CPU260和/或261中执行时,可以实现所公开实施例的功能。程序逻辑可以计算机可用介质(诸如,常驻存储器装置、智能卡或其它可移动存储器装置)的形式从计算机程序产品或制品传至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的可写RAM、PROM、闪速存储器装置等262,如图6所示。作为替代方案,它们可以编程逻辑阵列或定制设计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形式体现为集成电路逻辑。在每个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中的蓝牙无线电208可以是单独的收发器电路,或作为替代方案,无线电208可以是能够响应于处理器220以高速的时间和频率复用方式处理一个或多个信道的单个无线电模块。指示设备执行其各种操作的程序代码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例如,磁盘、CD ROM或闪速存储器装置。程序代码可从这些计算机可读介质下载,以存储在例如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的RAM262或可编程ROM264中,用于例如通过CPU260和/或261执行程序代码。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分发器装置100A中的处理器220创建用于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运行参数和在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于分发的内容描述,并且,在通告信道分组缓冲器142中组装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分发器装置100A将其通告信道分组缓冲器142的内容作为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发送给已经处于扫描模式的收集器装置100D、100E和100F。当收集器装置100E接收到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时,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在其通告信道分组缓冲器142得到缓冲,以便通过处理器220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收集器装置100E中的处理器220可在数据库150中存储通过由分发器装置100A和100B通告的内容的列表,这使用户能够直接选择感兴趣的分发器装置用来下载已通告的内容。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第一蓝牙LE分发器装置100A和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100E可以是各种类型的无线个人域、无线局域或无线广域无线电装置中的任一个,诸如,陆地移动无线电、专业移动无线电、DECT(数字增强无绳电信)、1G、2G、3G、4G蜂窝系统、IrDA、RFID(射频识别)、无线USB、DSRC(专用短距离通信)、近场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EnOcean、蓝牙、TransferJet、超宽带(来自WiMedia联盟的UWB)、WLAN、IEEE802.11、WiFi、HiperLAN、无线城域网(WMAN)和宽带固定接入(BWA)(LMDS、WiMAX、AIDAAS和HiperMAN)等。
图1D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100E的外观的示例实施例,其呈现了由第一和第二分发器装置所通告的内容的列表,在显示器270上以可用于下载的内容的文件句柄名的形式显示,使用户能够直接选择用感兴趣的分发器装置用于下载已通告的内容。描述内容的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中的信息可包括:内容的文件句柄名,其由Data ID(数据ID)参数表示。
图1E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100E的外观的示例实施例,该图呈现了由第一和第二分发器装置所通告的内容的列表,在显示器270上以可用于下载的内容的描述的形式进行显示,使用户能够直接选择感兴趣的分发器装置用于下载已通告的内容。描述内容的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140中的信息可包括:内容的字符串描述,其由Data ID(数据ID)参数表示。在字符串描述长于单个ADV_MULTICAST_IND通告分组140中的可用空间的情况下,通信较长描述的示例技术可包括数据压缩、到目录或描述数据库的指针或通过连续通告分组对描述的部分进行连续传递,该传递与在短消息服务(SMS)中的连续文本传递相似。
图1F是图1A的无线网络的示例实施例,该图已修改为将第二蓝牙LE收集器装置100E变为用作分发器装置。第二收集器装置100E已经完成在数据信道上接收内容,并且已经自动转变为用作分发器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正如原来的第一和第二分发器装置100A和100B所做的那样,用作分发器装置的第二收集器装置100E可以发送ADV_MULTICAST_IND通告分组140”,以便在数据信道中中继内容的同时,在通告信道中对描述已接收内容的信息进行通告。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正如原来的分发器所做的那样,任何已经完成接收内容的收集器装置100D、100E或100F可自动变成候选分发器装置,以便在数据信道中中继内容的同时,在通告信道中对描述已接收内容的信息进行通告。
图2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示例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的示例格式。图2示出了ADV_MULTICAST_IND通告分组的格式,其中,有效载荷字段包含内容描述信息字段(数据ID(Data ID)、数据长度(Data Len)和数据位置(Data Pos))。内容描述信息字段包含已经通告为在指定数据信道中可用的内容的描述。相比之下,CONNECT_REQ通告信道分组的有效载荷字段包含IniA和AdvA的蓝牙地址字段。IniA字段包含发起器的装置地址,AdvA字段包含通告器的装置地址。ADV_MULTICAST_IND通告分组中不需要这一信息,这是因为Chlndex字段包含被通告的数据信道的标识。数据信道具有0至36的信道索引值,并且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中Chlndex字段的值是被通告的数据信道的信道索引。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数据ID(Data ID)字段以8.3格式包含内容的文件名,指定了最多8个字符的文件名,视需要可在后面加上句点“.”和3字符文件扩展。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中描述内容的信息可包括:内容的字符串描述,其由数据ID(Data ID)参数表示。在内容描述长于单个ADV_MULTICAST_IND通告分组中的可用空间的情况下,通信较长描述的示例技术可包括数据压缩、到目录或描述数据库的指针或通过连续通告分组对描述的部分进行连续传递,该传递与在短消息服务(SMS)中的连续文本传递相似。
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中描述内容的信息还可包括:分组中内容的长度,其由数据长度(Data Len)参数表示。Data Len字段以字节为单位指示完整文件的实际长度。
应指出,ADV_MULTICAST_IND PDU的设计完全遵照现有的蓝牙规范(版本4.0),这是因为:a)ADV_MULTICAST_IND的PDU类型使用目前留作备用的保留数值(0111至1111)之一;以及,b)ADV_MULTICAST_IND PDU的定义使用了LL PDU中的可用空间(2至39个八位字节)。
蓝牙LE链路层仅具有一种分组格式,既用于通告信道分组也用于数据信道分组。每个分组由4个字段组成:前导码、访问地址、协议数据单元(PDU)和循环冗余码(CRC)。前导码是1个八位字节,访问地址是4个八位字节。PDU范围是2至最大39个八位字节。CRC是3个八位字节。所有通告信道分组的访问地址均是十六进制值0x8E89BED6。
前导码和访问地址之后是PDU。通告信道PDU具有16比特的报头和可变大小的有效载荷。报头中包含的通告信道PDU的PDU类型字段指示PDU类型。报头中包含的通告信道PDU的TxAdd和RxAdd字段包含针对每个通告信道PDU定义的特定于PDU类型的信息。通告信道PDU报头的长度字段指示按照八位字节的有效载荷字段长度,并且可以是6至37个八位字节。
通告信道PDU中的有效载荷字段是特定于PDU类型的。ADV_MULTICAST_IND PDU的字段具有以下含义:
数据ID(Data ID):数据识别,例如8.3格式的文件名。
数据长度(Data Len):数据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0意味着流。
数据位置(Data Pos):待发送的数据在已通告的连接事件中的相对位置。
AA:访问地址,包含连接的访问地址(如CONNECT_REQ中的AA)。
CRCInit:包含用于CRC计算的初始化值(如CONNECT_REQ中的CRCInit)。
WinOffset:指示连接事件开始传输窗口的开始时间(如CONNECT_REQ中的WinOffset)。
WinSize:指示连接事件开始传输窗口的大小(如CONNECT_REQ中的WinSize)。
间隔(Interval):包含connlnterval参数值(如CONNECT_REQ中的Interval)。
ChM:信道映射,包含信道映射(如CONNECT_REQ中的ChM)。
ChIndex:指示用于已通告连接事件的未映射的数据信道索引。
跳(Hop):指示hoplncrement(如CONNECT_REQ中的Hop)。
RFU:留作备用。
Chlndex字段的值是被通告的数据信道的标识。共有40个RF信道,其中3个为通告信道,37个为数据信道。数据信道具有0至36范围内的信道索引值,并且,通告信道具有索引值37、38和39。ADV_MULTICAST_IND通告信道分组中的Chlndex字段的值是被通告的数据信道的信道索引。
图3A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数据分发中分发器装置(诸如,蓝牙LE分发器)的示例运行的示例流程图。在过程开始301之后,用户311可指定其想要分发的数据302。为了使更多的收集器能够成功接收,分发器装置应多次循环发送数据。循环计数器最初可设置为0303,并且在每个数据发送周期开始时加1(304)。在数据发送周期期间,一方面,分发器在数据信道中发送数据305;另一方面,分发器计算预期的数据位置306,并且形成ADV_MULTICAST_IND PDU,并在通告信道中发送ADV_MULTICAST_IND PDU307。这两个并行操作继续,直到分发器发现数据发送周期完成308。之后,循环计数器与预先限定的循环极限相比较309,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循环继续,否则整个分发操作过程结束310。
应指出的是,由于无线网络的动态特征,BT LE的传输可能受到节点运动和无线电干扰的影响,或者仅仅是受到用户操作的影响。因此,收集器不可确保仅从一个分发器完成数据接收,并且,收集器可能获得的数据不同部分的片段。本文中的数据位置(Data Pos)用作分发器选择的有效基础,从而快速完成整个数据传输。例如,已接收了文件的第一半部分的收集器检测到与其相关联的分发器断开连接;于是,其可采用另一个DataPos与其丢失部分最接近的分发器,并且建立连接继续接收。
图3B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从分发器装置的角度看的方法的流程图350的示例实施例。流程图的步骤表示存储在RAM和/或ROM存储器中的计算机代码指令,当这些计算机代码指令由中央处理单元(CPU)CPUl和/或CPU2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功能。这些步骤可通过与所示顺序不同的顺序进行,并且各个步骤可彼此组合或者分为多个组成步骤。流程图具有以下步骤:
步骤352:在设备处创建用于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运行参数和有关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步骤354:通过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该消息指示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存在、与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相关联的运行参数、以及有关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以及
步骤356:通过设备根据运行参数在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包括内容的信息。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数据分发中收集器装置(诸如,蓝牙LE收集器装置)的示例运行的示例流程图。在过程开始401之后,收集器装置首先扫描ADV_DATA_MULTICAST PDU以收集数据信息402,接着将数据信息保持在分发器缓冲器403中402。ADV_DATA_MULTICAST PDU中的数据信息可为了数据过滤用于区别不同的数据404。来自不同分发器却具有完全一样的名字和长度的数据被视为相同副本,并且由蓝牙LE装置的LL过滤。在用户413指定其感兴趣的数据405之后,存储在分发器缓冲器403中的ADV_DATA_MULTICAST PDU的数据信息和连接信息被用于选择合适的分发器406。示例性实施如下:由于数据位置(Data Pos)字段包含待发送的数据在已通告的连接事件中的相对位置,所以收集器可以检查出其数据的丢失部分,并且选择出在不久的将来会发送想要的这部分数据的分发器。分发器选择和数据接收会保持继续进行,直到完全接收数据的所有部分407。
在数据接收之后,收集器通过如下进入中继判定过程:
首先,延迟随机时段408。
其次,计算中继概率409。
最后,使用计算出来的概率来确定其是否应变为中继分发器410。
如果答案为是,那么其通过进入数据分发过程301来自动开始对接收到的数据中继411;否则,其结束整个数据收集过程412。
图4B是根据至少一个实施例的从收集器装置角度看的方法的流程图450的示例实施例。流程图的步骤代表在RAM和/或ROM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代码指令,当这些计算机代码指令由中央处理单元(CPU)CPUl和/或CPU2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功能。这些步骤可通过与所示顺序不同的顺序进行,并且各个步骤可彼此组合或者分为多个组成步骤。流程图具有以下步骤:
步骤452:通过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该消息包括有关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步骤454:基于接收到的无线通告信道消息,编制通告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分发器装置的列表,该列表包括对可用内容的描述;以及
步骤456:基于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对可用内容的描述,从列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分发器装置中的一个分发器装置。
图5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的计算成为中继分发器的概率的示例运行的示例流程图。计算中继概率409的示例性实施如下:收集器将变成中继分发器的概率设置为已接收数据的感知分发器的数量的倒数。如图5所示,在开始点501之后,收集器装置查询分发器缓冲器得到M502,M为发送已接收数据的分发器的数量。然后,收集器装置判断M的值503,如果M>0,那么概率P=1/M(504),否则,如果M等于0,概率P=1(505)。
在接收完成408之后的随机延迟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其使延迟判定不同步,从而使某些节点能在计算中继概率之前观察到其它中继分发器,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减少覆盖冗余。例如,假如1种子分发器正在分派数据至邻近的50个节点,根据图5中所描述的算法,当所有50个节点完成接收时,在无随机延迟周期的情况下这些节点全部同步地变为概率为1的中继节点。相反,当采用随机延迟时,仅是具有最短延迟的节点变成中继分发器的概率为1;具有第二短延迟的节点,如果观察种子分发器和第一中继分发器,变成中继分发器的概率为1/2;因而,第三节点,具有1/3的概率(如果第二节点变成中继分发器)或1/2的概率(如果第二节点没有变成中继分发器)......。
在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中,ADV_DATA_MULTICAST PDU还可支持流式传输通信量[A1]。例如,如果数据长度(Data Len)字段内容为0,那么,被分发的数据可视为流式传输通信量[A2]。
图6说明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其中作为示例计算机程序产品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存储数据和/或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基于磁、电子和/或光学技术的可移动存储介质的示例,诸如磁盘、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电路装置和微型SD存储卡(SD指安全数字标准)。
使用本文提供的描述,可以通过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生成编程软件、固件、硬件或及任意组合将实施例实现为机器、工艺或制品。
具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的任何最终程序可体现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用介质(诸如,常驻存储器装置、智能卡或其它可移动存储器装置)或传输装置上,从而根据实施例制成计算机程序产品或制品。如此,本文使用的术语“制品”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涵盖永久或临时存在于任意计算机可用介质上或存在于传输这类程序的任意传输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
如上所述,存储器/存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光盘、可移动存储器装置(诸如,智能卡、SIM、WIM)、半导体存储器(诸如,RAM、ROM、PROM)等。传输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无线通信网络、因特网、内联网、基于电话/调制解调器的网络通信、硬连线/有线通信网络、卫星通信和其它固定或移动网络系统/通信链路进行的传输。
虽然已经对具体的示例实施例进行了公开,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要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具体的示例实施例进行改变。

Claims (22)

1.一种方法,其包括:
在设备处,创建用于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运行参数和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通过所述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所述消息指示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存在、与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相关联的所述运行参数、以及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信息;以及,
通过所述设备,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在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包括所述内容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包括对所述设备具有可用于下载的完整内容的哪个部分的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从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接收所述可用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被发送在蓝牙低功耗通告信道上,并且,所述无线数据信道消息被发送在蓝牙低功耗数据信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包括的所述运行参数使接收装置能够接收在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的所述信息。
6.一种方法,其包括:
通过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有关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无线通告信道消息,编制通告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的列表,所述列表包括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描述;以及
基于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从所述列表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中的一个分发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基于:所述内容的一部分如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所指示的那样被指示为可用,以及是否少于所述内容的全部的内容先前已由所述设备累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接收所述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副本;
基于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过滤已接收内容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副本;以及,
仅呈现所述内容的一个副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基于从一个或多个其它分发装置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计算所述设备可变成分发装置以进一步通告并分发所述内容的自动中继概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是在蓝牙低功耗通告信道上被接收的,并且,所述无线数据信道为蓝牙低功耗数据信道。
11.一种设备,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创建用于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运行参数和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发送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所述消息指示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存在、与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相关联的所述运行参数、以及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在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包括所述内容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包括对所述设备具有可用于下载的完整内容的哪个部分的指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设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从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接收所述可用内容。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被发送在蓝牙低功耗通告信道上,并且,所述无线数据信道消息被发送在蓝牙低功耗数据信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包括的所述运行参数使接收装置能够接收在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的所述信息。
16.一种设备,其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有关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基于接收到的无线通告信道消息,编制通告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的列表,所述列表包括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描述;以及,
基于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从所述列表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中的一个分发装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选择基于:所述内容的一部分如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所指示的那样被指示为可用,以及是否少于所述内容的全部的内容先前已由所述设备累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从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接收所述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副本;
基于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过滤已接收内容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副本;以及,
仅呈现所述内容的一个副本。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进一步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一起使所述设备至少:
基于从一个或多个其它分发装置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计算所述设备可变成分发装置以进一步通告并分发所述内容的自动中继概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是在蓝牙低功耗通告信道上被接收的,并且,所述无线数据信道为蓝牙低功耗数据信道。
21.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记录在计算机可读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
用于在设备上创建用于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运行参数和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的代码;
通过所述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的代码,所述消息指示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的存在、与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相关联的所述运行参数、以及有关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信息;以及,
通过所述设备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在所述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发送包括所述内容的信息的代码。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记录在计算机可读非临时性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
用于通过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不可连接非定向无线通告信道消息的代码,所述消息包括有关在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描述信息;
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无线通告信道消息编制通告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数据信道连接上的可用内容的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的列表的代码,所述列表包括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描述;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通告信道消息中对所述可用内容的所述描述从所述列表中选择所述一个或多个分发装置中的一个分发装置的代码。
CN201280071776.1A 2012-04-05 2012-04-05 无线网络中用于数据分发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58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2/073527 WO2013149380A1 (en) 2012-04-05 2012-04-05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ata distribu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05853A true CN104205853A (zh) 2014-12-10
CN104205853B CN104205853B (zh) 2017-10-24

Family

ID=49299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177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05853B (zh) 2012-04-05 2012-04-05 无线网络中用于数据分发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61443B2 (zh)
EP (1) EP2834971A4 (zh)
CN (1) CN104205853B (zh)
WO (1) WO201314938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8663A (zh) * 2016-05-11 2016-09-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347714A (zh) * 2018-09-10 2019-02-15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星型网络通信方法、中心设备、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43093B2 (en) 2010-09-30 2022-02-08 Fitbit,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generating real-time activity data updates to display devices
US9641239B2 (en) 2012-06-22 2017-05-02 Fitbit, Inc. Adaptive data transfer using bluetooth
WO2015069030A1 (ko) * 2013-11-11 2015-05-14 엘지전자(주) 블루투스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JP6201728B2 (ja) * 2013-12-20 2017-09-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プログラム、通信端末の情報問い合わせ方法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EP2894834A1 (en) * 2014-01-08 2015-07-15 Nokia Corporation Providing service description
US9743449B2 (en) * 2014-01-14 2017-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luetooth low energy secondary data channel with multi-rate streaming
US9420407B2 (en) 2014-06-06 2016-08-16 Em Microelectronic Marin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via a bluetooth low energy advertise link
US9179254B1 (en) * 2014-07-10 2015-11-03 Google Inc. Motion detection with bluetooth low energy scan
CA2969065A1 (en) * 2014-11-25 2016-06-02 Loud-Hailer, Inc. Local and temporal method and system of broadcasting via peer-to-peer network
US9706493B2 (en) * 2015-06-26 2017-07-11 Intel IP Corporation Bluetooth low energy devices, system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10004079B2 (en) * 2016-02-23 2018-06-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channel selection
US10291755B2 (en) * 2017-07-14 2019-05-14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scanning and/or advertising
US10149340B1 (en) * 2017-07-18 2018-12-04 Thales Avionics, Inc. Slave bluetooth device switching between active bluetooth connections with different master bluetooth devices
CN109495866B (zh) * 2017-09-12 2021-09-0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蓝牙Mesh网络信息传输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JP6970578B2 (ja) * 2017-10-02 202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20197432A (ja) * 2019-05-31 2020-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表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771238B1 (en) * 2019-07-26 2022-09-21 Google LLC Method for managing a plurality of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links in a point-to-multipoint bluetooth network
US11128391B1 (en) * 2020-07-22 2021-09-21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ng wireless channel path los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0362A1 (en) * 2008-11-10 2010-05-13 Walley John S Method and system for quick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protocol signal presence detection for coexistence
US20110013549A1 (en) * 2006-10-20 2011-01-20 Allstair Urie Device for selection of bearer channel type for broadcasting contents to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US20110070820A1 (en) * 2009-09-23 2011-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ower-efficiently delivering personalized contents in a broadcast network
CN102378365A (zh) * 2010-08-24 2012-03-14 诺基亚公司 已存在的无线连接的通告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5165B2 (en) 2001-06-15 2006-05-3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iodically delivering an optimal batch broadcast schedule based on distributed client feedback
US8407741B2 (en) 2006-11-20 2013-03-26 Sk Planet Co., Ltd. System, server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service related to broadcast content
WO2008081596A1 (ja) * 2006-12-27 2008-07-10 Dentsu Inc. リスティング広告送出装置及び方法
US20110107367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adcasting personal content to client devices in an electronic network
US20120196534A1 (en) * 2011-02-01 2012-08-0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broadcasting in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CN102289281A (zh) * 2011-06-07 2011-12-21 苏海洋 一种开放式立体式信息互动系统
CN102223366A (zh) * 2011-06-10 2011-10-19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多媒体广告推送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3549A1 (en) * 2006-10-20 2011-01-20 Allstair Urie Device for selection of bearer channel type for broadcasting contents to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US20100120362A1 (en) * 2008-11-10 2010-05-13 Walley John S Method and system for quick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protocol signal presence detection for coexistence
US20110070820A1 (en) * 2009-09-23 2011-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ower-efficiently delivering personalized contents in a broadcast network
CN102378365A (zh) * 2010-08-24 2012-03-14 诺基亚公司 已存在的无线连接的通告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8663A (zh) * 2016-05-11 2016-09-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978663B (zh) * 2016-05-11 2020-10-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347714A (zh) * 2018-09-10 2019-02-15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星型网络通信方法、中心设备、子设备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89081A1 (en) 2015-10-08
EP2834971A4 (en) 2015-11-04
US9661443B2 (en) 2017-05-23
EP2834971A1 (en) 2015-02-11
WO2013149380A1 (en) 2013-10-10
CN104205853B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5853A (zh) 无线网络中用于数据分发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4488348B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自适应设备发现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2378365A (zh) 已存在的无线连接的通告
CN107105386B (zh) 无线短距离通信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4349285B (zh) 用于在集群选择中的跳数使用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U2021254534B2 (en) Data capture across devices
US2012019653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broadcasting in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US9451436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device discovery
CN104412690B (zh) Wlan中同步的基于dcf的信道访问中的隐藏节点问题的解决
CN104716993A (zh) 短程通信环境中用于服务发现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4780510A (zh) 用于无线网络集群发现和并发管理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Zhang et al. Bluetooth simulations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sing GTNetS
US8730862B2 (en) Method for setting a period in a ban
Mikhaylov et al. Mechanisms for improving throughput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Bluetooth Low Energy for multi node environment
Cheng et al. Ieee 802.15. 4 simulation module in network simulator gtnets
DEL CAMPO Optim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low-pow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9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Applicant before: Nokia Oyj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