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97414A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97414A
CN104197414A CN201410427392.XA CN201410427392A CN104197414A CN 104197414 A CN104197414 A CN 104197414A CN 201410427392 A CN201410427392 A CN 201410427392A CN 104197414 A CN104197414 A CN 104197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unit
switch gate
air outlet
air conditioner
sli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739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97414B (zh
Inventor
陈奎
闫长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Wuhan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2739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974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97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7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97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97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空调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实现空调室内机在开关门工作过程中运行可靠并保证其外观的问题。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室内机壳体、用于开闭出风口的开关门、滑动件、推动机构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推动机构带动滑动件相对于室内机壳体移动并推动开关门远离室内机壳体以及带动开关门来回移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开关门做旋转运动。利用推动机构带动滑动件相对于室内机壳体前后移动并带动开关门随滑动件来回移动,利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开关门做旋转运动,以便于控制开关门在工作过程中运行可靠,而且通过开关门于出风口内做旋转运动,以改变气流的出风方向。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器作为一种家用电器,已经逐渐应用于各普通家庭。开关门作为其室内机的重要部件,其主要起着开合室内机出风口的作用,避免环境灰尘进入室内机壳体内,影响室内机的正常工作。
由于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空调室内机的科技感、外观时尚感、差异化以及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室内机中开关门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开关门采用隐藏式或者旋转式,由于开关门的结构问题,开关门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影响到空调室内机的运行并影响空调室内机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实现空调室内机在开关门工作过程中运行可靠并保证其外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室内机壳体,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室内机壳体以用于开闭所述出风口的开关门、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壳体上的滑动件、驱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前后移动的推动机构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件上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关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室内机壳体设有垂直于所述出风口的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具有靠近所述出风口的近端和远离所述出风口的远端;所述推动机构带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移动并推动所述开关门远离所述室内机壳体至开启位置以及带动所述开关门于所述开启位置和所述远端之间来回移动;于所述开关门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或者所述远端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开关门做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门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门主体以及固定于所述门主体的至少一端部并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滑动件设有收纳所述转动轴的转轴孔以及位于所述转轴孔两侧以固定安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壳体上并随所述滑动件移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垂直于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移动通道相对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包括靠近所述出风口处的第一转动孔以及远离所述第一转动孔并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连通的第二转动孔,于所述出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近端相对以及所述第二转动孔与所述远端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门还包括沿所述转动轴的圆周方向朝平行于所述门主体的至少一侧突出延伸的扣位部,所述第一转动孔的孔壁上设有与所述扣位部相互卡扣连接的弧形壁,所述第二转动孔的孔壁为供所述扣位部随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圆周壁。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包括设有所述移动槽并与所述开关门垂直的底板、沿所述底板朝远离所述门主体一侧延伸并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孔一侧的第一抵顶壁以及与所述第一抵顶壁相面对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孔一侧的第二抵顶壁,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抵顶壁和所述第二抵顶壁围合形成移动空间,所述滑动件包括至少一抵顶块,所述抵顶块收纳于所述移动空间内并包括与所述第一抵顶壁配合的第一抵顶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抵顶面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抵顶壁配合的第二抵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机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移动通道两侧的导轨,所述安装板包括沿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开关门一侧并位于所述移动槽两侧以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动部。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并随所述安装板移动的面板,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其外表面与所述开关门的外表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设有滑动槽,并包括于所述滑动槽内壁上的齿条,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容置于所述滑动槽内并与所述齿条啮合以带动所述滑动件移动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轴向连接并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室内机壳体上的第一安装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形成容置腔体的第二安装壳体,所述滑动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内并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前后移动;所述齿轮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的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上连接于所述齿轮轴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以及相互固定连接的固定结构。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利用所述推动机构带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前后移动并带动所述开关门随所述滑动件于所述开启位置和所述远端之间来回移动,并利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于所述开启位置和所述远端驱动所述开关门做旋转运动,以便于控制所述开关门在工作过程中运行可靠,而且通过所述开关门于所述远端做旋转运动,将所述出风口分隔成两个出风口以对进入所述出风口的气流起到分流作用,且同时可以改变气流的出风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中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3中滑动件与第一驱动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3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7是图3中开关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中VIII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图1中开关门关闭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开关门处于开启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开关门沿移动通道移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开关门位于远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3中推动机构于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14是图3中推动机构于另一方向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照图1至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出风口11的室内机壳体10,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以用于开闭所述出风口11的开关门20、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上的滑动件30、驱动所述滑动件30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前后移动的推动机构40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件30上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关门20的第一驱动装置50,所述室内机壳体10设有垂直于所述出风口11的移动通道12,所述移动通道12具有靠近所述出风口11的近端120和远离所述出风口11的远端125;所述推动机构40带动所述滑动件30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移动并推动所述开关门20远离所述室内机壳体10至开启位置128以及带动所述开关门20于所述开启位置128和所述远端125之间来回移动;于所述开关门20位于所述开启位置128或者所述远端125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开关门20做旋转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为立柜式空调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壳体10包括多个出风口或者单个出风口,上述出风口11为位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正面的中间出风口,所述开关门20为对应该中间出风口而设置以关闭或者打开该中间出风口。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为电机,例如步进电机或者同步电机等。
请参照图1至图4以及图7,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开关门20的两侧边包括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2和第三表面23,所述第二表面22位于所述第一表面21和所述第三表面23之间,所述第一表面21和所述第三表面23分别与所述第二表面22之间形成一定夹角以便于所述开关门20嵌设于所述出风口11内且使所述第二表面22与所述出风口11的两相对侧壁相面对,这样使得在所述开关门20关闭所述出风口11时,所述开关门20与所述室内机壳体10的外表面齐平,而不存在突出表面,保证整个空调室内机的外观一致性。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通道12与所述出风口11相互贯通,且其近端120是指所述开关门20关闭所述出风口11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所处的位置,所述远端125是指远离所述近端120且所述开关门20移动至所述出风口11内并在所述出风口11内做旋转运动的位置,所述开启位置128为所述推动机构40将所述开关门20推动至与所述室内机壳体10分离且所述开关门20可在该位置转动,通常,该开启位置128与所述出风口11最外侧的距离至少为所述开关门20的一半宽度。
请参照图3、图4以及图8至图12,当打开所述出风口11时,启动所述推动机构40,推动所述滑动件30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移动并带动所述开关门20平行所述出风口11移动至开启位置128;于所述开启位置128,启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并带动所述开关门20相对所述室内机壳体10转动直至所述开关门20垂直于所述出风口11;再次启动所述推动机构40,推动所述滑动件30相对所述室内机壳体10移动以从近端120移动至远端125,并带动所述开关门20从所述开启位置128移动至所述远端125;再次启动第一驱动装置50并带动所述开关门20在所述出风口11内做旋转运动。
请参照图3、图4以及图8至图12,当关闭所述出风口11时,启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并带动所述开关门20在所述出风口11内做旋转运动直至所述开关门20转动至与所述出风口11垂直位置,启动所述推动机构40,推动所述滑动件30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移动以从远端125移动至近端120,并带动所述开关门20从所述远端125移动至所述开启位置128;于所述开启位置128,启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并带动所述开关门20相对所述室内机壳体10转动直至所述开关门20平行于所述出风口11;启动所述推动机构40,推动所述滑动件30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移动并带动所述开关门20平行所述出风口11从所述开启位置128移动至所述出风口11处以关闭所述出风口1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利用所述推动机构40带动所述滑动件30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前后移动并带动所述开关门20随所述滑动件30于所述开启位置128和所述远端125之间来回移动,并利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于所述开启位置128和所述远端125驱动所述开关门20做旋转运动,以便于控制所述开关门20在工作过程中运行可靠,而且通过所述开关门20于所述远端125做旋转运动,将所述出风口11分隔成两个出风口11以对进入所述出风口11的气流起到分流作用,且同时可以改变气流的出风方向。
请参照图3、图4以及图7和图8,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门20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1处的门主体24以及固定于所述门主体24的至少一端部并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转动连接的转动轴25,所述滑动件30设有收纳所述转动轴25的转轴孔31以及位于所述转轴孔31两侧以固定安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的固定部32。所述转轴孔31位于所述滑动件30之靠近所述出风口11的端部,并与所述移动通道12相对设置,且于所述开关门20关闭所述出风口11时,所述转轴孔31与所述近端120重叠。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32配合的第一凸耳52,利用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凸耳52并锁固于所述固定部32上,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件30上。当所述推动机构40带动所述滑动件30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移动时,所述开关门20随所述滑动件30沿所述移动通道12于所述远端125与所述开启位置128之间来回移动。开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以使所述门主体24绕所述转动轴25相对于所述滑动件30做旋转运动,于开启位置128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开关门20绕所述转动轴25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90°;于所述远端125,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驱动所述开关门20绕所述转动轴25旋转一定角度,该角度小于360°。
请参照图3,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门主体24的两相对端部均设有转动轴25,以使所述开关门20运行可靠而稳定,这样,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的数量与所述转动轴25相同且对应而设置,同样地,所述滑动件30的数量也与所述转动轴25的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与所述转动轴25相关的结构的数量均与所述转动轴25数量相同且对应设置,适用于以下各实施例。
请参照图3至图6,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上并随所述滑动件30移动的安装板60,所述安装板60设有垂直于所述出风口11并与所述移动通道12相对的移动槽61,所述移动槽61包括靠近所述出风口11处的第一转动孔610以及远离所述第一转动孔610并与所述第一转动孔610连通的第二转动孔612,于所述出风口11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孔610与所述近端120相对以及所述第二转动孔612与所述远端125相对。所述移动槽61位于所述移动通道12与所述滑动件30之间,所述转动轴25依次穿过所述移动通道12、所述移动槽61和所述转轴孔31以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连接。所述移动槽61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转动孔610与所述第二转动孔612之间的直线槽孔614,以使所述转动轴25沿所述移动通道12移动时可以沿所述第一转动孔610、所述直线槽孔614和所述第二转动孔612移动。
请参照图3、图4和图8,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60与所述开关门20沿所述出风口11的高度方向为上下设置,且所述安装板60设置于所述开关门20的至少一端部,当所述开关门20关闭所述出风口11或者所述开关门20于所述远端125做旋转运动时,所述安装板60嵌合于所述出风口11的上部和/或者下部,并且外表面与所述开关门20的外表面齐平,从而保证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良好的外观。
请参照图6至图9,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门20还包括沿所述转动轴25的圆周方向朝平行于所述门主体24的至少一侧突出延伸的扣位部26,所述第一转动孔610的孔壁上设有与所述扣位部26相互卡扣连接的弧形壁611,所述第二转动孔612的孔壁为供所述扣位部26随所述转动轴25转动的圆周壁613。所述开关门20关闭所述出风口11时,所述扣位部26限制于所述弧形壁611内以使所述开关门20扣合于所述第一转动孔610内,以防止所述开关门20相对于所述出风口11转动,使得所述开关门20完全嵌合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内,以保证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良好的外观。当所述转动轴25在所述第二转动孔612内做旋转运动时,所述扣位部26容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孔612内并沿所述圆周壁613转动,从而保证所述开关门20在所述远端125转动的可靠性,此时,所述开关门20在所述出风口11内做旋转运动以起到导风的作用。利用所述扣位部26与所述弧形壁611配合以使在推动所述安装板60移动过程中,所述开关门20随所述安装板60移动,并通过开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以使所述开关门20旋转一定角度后,使所述扣位部26与所述弧形壁611脱离扣合。
请参照图3至图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60包括设有所述移动槽61并与所述开关门20垂直的底板62、沿所述底板62朝远离所述门主体24一侧延伸并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孔610一侧的第一抵顶壁63以及与所述第一抵顶壁63相面对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孔612一侧的第二抵顶壁64,所述底板62、所述第一抵顶壁63和所述第二抵顶壁64围合形成移动空间65,所述滑动件30包括至少一抵顶块33,所述抵顶块33收纳于所述移动空间65内并包括与所述第一抵顶壁63配合的第一抵顶面330以及与所述第一抵顶面330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抵顶壁64配合的第二抵顶面335。当所述推动机构40驱动所述滑动件30朝所述室内机壳体10外侧移动时,所述抵顶块33在所述移动空间65内移动且所述第一抵顶面330抵持于所述第一抵顶壁63以将所述安装板60和所述开关门20推动至所述开启位置128,同样地,当所述推动机构40驱动所述滑动件30朝所述室内机壳体10内侧移动时,所述抵顶块33在所述移动空间65内移动且所述第二抵顶面335抵持于所述第二抵顶壁64以将所述第二转动孔612与所述远端125重叠及所述开关门20推动至所述远端125。利用所述第一抵顶面330与所述第一抵顶壁63配合以及所述第二抵顶面335与所述第二抵顶壁64配合,以使所述滑动件30带动所述安装板60同时移动。
请参照图3至图8,进一步地,所述室内机壳体10包括位于所述移动通道12两侧的导轨14,所述安装板60包括沿所述底板62朝向所述开关门20一侧并位于所述移动槽61两侧以与所述导轨14相配合的滑动部(图未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导轨14为凸出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的凸肋,所述滑动部为突出于所述底板62的突块或者凹陷于所述底板62的凹槽,利用所述突块或者凹槽与所述凸肋配合,同样地,所述导轨14与所述滑动部的结构可以刚好相反,即所述导轨14为突出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的突块或者凹陷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的凹槽,所述滑动部为凸出于所述底板62的凸肋,通过所述导轨14与所述滑动部的配合以使所述安装板60平稳移动。
请参照图1至图4,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60并随所述安装板60移动的面板70,所述面板70设置于所述出风口11处且其外表面与所述开关门20的外表面齐平。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面板70于所述安装板60通过螺丝连接或者卡扣连接实现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面板70与所述固定板由一体成型而制成。所述面板70与开关门20所结合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出风口11相应部位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以使面板70和所述开关门20与所述室内机壳体10无缝线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60的底板62为所述面板70的底板,其他结构特征均与上述底板62的结构特征相同,此处不赘述。
请参照图3至图5,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30设有滑动槽34,并包括于所述滑动槽34内壁上的齿条35,所述推动机构40包括容置于所述滑动槽34内并与所述齿条35啮合以带动所述滑动件30移动的齿轮41以及与所述齿轮41轴向连接并驱动所述齿轮41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4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2固定安装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内,利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2驱动所述齿轮41转动以及所述齿轮41与齿条35啮合,以带动所述滑动件30相对所述室内机壳体10移动。利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0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2分别控制所述开关门20转动和所述开关门20相对于所述出风口11移动,而实现所述开关门20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11以及使所述开关门20在所述出风口11内做旋转运动而起到导风作用,更好地控制了所述开关门20的运行并保证其运行的可靠性。所述滑动槽34与所述转轴孔31分别位于所述滑动件30的两端,所述滑动槽34呈长条状,且其长度与所述移动通道12和所述移动槽61的长度大致相等或者稍长。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2为电机,例如步进电机或者同步电机等。
请参照图3、图4、图13和图14,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机构40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上的第一安装壳体43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形成容置腔体45的第二安装壳体44,所述滑动件30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45内并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前后移动;所述齿轮41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2转动连接的齿轮轴410,所述齿轮轴41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上连接于所述齿轮轴410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固定安装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上并垂直于所述出风口11,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固定连接,并将所述滑动件30的滑动槽34一端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45内。所述齿轮轴41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转动,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设有与所述齿轮轴410一端连接并的第一连接孔430,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设有与所述齿轮轴410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孔440,所述齿轮41绕其齿轮轴410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滑动件30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移动,即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省去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将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直接固定安装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与所述室内机壳体10之间形成容置所述滑动件30的容置腔体45,所述齿轮轴41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和所述室内机壳体10。
请参照图13和图14,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2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配合的第二凸耳420,利用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凸耳420并锁固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上,以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上。
请参照图13和图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46以及相互固定连接的固定结构47。利用定位结构46使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实现定位连接,并利用固定结构47使得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固定安装。
请参照图13和图14,所述第一安装壳体43包括设有第一连接孔430的第一底部432以及沿所述第一底部432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434,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包括设有第二连接孔440的第二底部442以及沿所述第二底部442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444,所述第第一侧壁434与所述第二侧壁44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底部432、所述第一侧壁434、所述第二侧壁444和所述第二底部442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体45。
请参照图13和图14,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46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434上且相对设置的定位柱46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444上以供所述定位柱460插入的定位孔465,或者,所述定位结构46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444上且相对设置的定位柱460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434上以供所述定位柱460插入的定位孔465;所述定位柱460由两个并列设置且具有高度差的柱体构成,所述定位孔465的形状与所述定位柱460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定位柱460上设有固定孔,利用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并锁固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上,所述第二凸耳420与所述定位柱460的位置相对应,并利用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凸耳420和所述固定孔以将所述第二驱动装置42锁固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上。
请参照图13和图14,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47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434上的卡扣块470、沿所述第一侧壁434突出的第一固定突块472、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444上的卡扣孔474以及沿所述第二侧壁444突出的第二固定突块476,所述卡扣块470扣合于所述卡扣孔474内,所述第一固定突块472与所述第二固定突块476相对设置并利用紧固件锁紧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上。当然,所述卡扣块470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444上以及所述卡扣孔474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434上,或者在所述第一侧壁434上设有卡扣块470和卡扣孔474以及在所述第二侧壁444上相应设有卡扣块470和卡扣孔474。该固定结构47的设置方式可以多样,以实现第一安装壳体43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44的固定连接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具有出风口的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室内机壳体以用于开闭所述出风口的开关门、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壳体上的滑动件、驱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前后移动的推动机构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动件上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关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室内机壳体设有垂直于所述出风口的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具有靠近所述出风口的近端和远离所述出风口的远端;所述推动机构带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移动并推动所述开关门远离所述室内机壳体至开启位置以及带动所述开关门于所述开启位置和所述远端之间来回移动;于所述开关门位于所述开启位置或者所述远端时,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开关门做旋转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门包括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的门主体以及固定于所述门主体的至少一端部并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滑动件设有收纳所述转动轴的转轴孔以及位于所述转轴孔两侧以固定安装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固定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室内机壳体上并随所述滑动件移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有垂直于所述出风口并与所述移动通道相对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包括靠近所述出风口处的第一转动孔以及远离所述第一转动孔并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连通的第二转动孔,于所述出风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近端相对以及所述第二转动孔与所述远端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门还包括沿所述转动轴的圆周方向朝平行于所述门主体的至少一侧突出延伸的扣位部,所述第一转动孔的孔壁上设有与所述扣位部相互卡扣连接的弧形壁,所述第二转动孔的孔壁为供所述扣位部随所述转动轴转动的圆周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设有所述移动槽并与所述开关门垂直的底板、沿所述底板朝远离所述门主体一侧延伸并靠近所述第一转动孔一侧的第一抵顶壁以及与所述第一抵顶壁相面对并靠近所述第二转动孔一侧的第二抵顶壁,所述底板、所述第一抵顶壁和所述第二抵顶壁围合形成移动空间,所述滑动件包括至少一抵顶块,所述抵顶块收纳于所述移动空间内并包括与所述第一抵顶壁配合的第一抵顶面以及与所述第一抵顶面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抵顶壁配合的第二抵顶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包括位于所述移动通道两侧的导轨,所述安装板包括沿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开关门一侧并位于所述移动槽两侧以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动部。
7.如权利要求3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并随所述安装板移动的面板,所述面板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且其外表面与所述开关门的外表面齐平。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设有滑动槽,并包括于所述滑动槽内壁上的齿条,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容置于所述滑动槽内并与所述齿条啮合以带动所述滑动件移动的齿轮以及与所述齿轮轴向连接并驱动所述齿轮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室内机壳体上的第一安装壳体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形成容置腔体的第二安装壳体,所述滑动件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体内并相对于所述室内机壳体前后移动;所述齿轮包括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转动连接的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壳体上连接于所述齿轮轴的一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壳体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体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结构以及相互固定连接的固定结构。
CN201410427392.XA 2014-08-27 2014-08-27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1041974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7392.XA CN104197414B (zh) 2014-08-27 2014-08-27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27392.XA CN104197414B (zh) 2014-08-27 2014-08-27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7414A true CN104197414A (zh) 2014-12-10
CN104197414B CN104197414B (zh) 2016-10-19

Family

ID=52082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27392.XA Active CN104197414B (zh) 2014-08-27 2014-08-27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9741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2405A (zh) * 2016-09-06 2017-01-2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6382679A (zh) * 2016-09-06 2017-02-0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6907775A (zh) * 2017-03-30 2017-06-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0173760A (zh) * 2019-06-26 2019-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11156598A (zh) * 2018-11-07 2020-05-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4413339A (zh) * 2018-03-16 2022-04-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4054B (zh) * 2011-08-16 2015-11-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3939985B (zh) * 2014-03-31 2016-09-0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204176747U (zh) * 2014-08-27 2015-02-25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2405A (zh) * 2016-09-06 2017-01-2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6382679A (zh) * 2016-09-06 2017-02-0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6352405B (zh) * 2016-09-06 2019-08-09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6907775A (zh) * 2017-03-30 2017-06-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4413339A (zh) * 2018-03-16 2022-04-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CN114413339B (zh) * 2018-03-16 2023-11-17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US11971178B2 (en) 2018-03-16 2024-04-30 Lg Electronics Inc. In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er
CN111156598A (zh) * 2018-11-07 2020-05-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0173760A (zh) * 2019-06-26 2019-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97414B (zh) 2016-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97414A (zh) 空调室内机
CA2845420C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A2845417C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204084627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204629846U (zh) 空调器室外机
CN107449044B (zh) 室内机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WO2013026367A1 (zh) 空调
CN103900158A (zh) 空调器
CN112197416A (zh) 导风机构的驱动机构、导风机构及空调器
CN204176747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990528B (zh) 一种齿轮驱动机构以及齿轮驱动装置
CN203533831U (zh) 出风框滑动门滑动结构和空调器
JP2015124976A (ja) 室内機
CN105202625B (zh)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4197490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2204114U (zh) 空调
CN103940066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4121631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3718956U (zh) 空调器
CN20385754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WO2018209921A1 (zh) 一种冰箱风道送风量可调式结构及冰箱
CN114608083B (zh) 窗式空气管理装置
CN105115129A (zh) 一种导风挡板机构及设置有该机构的空调柜机
CN20400632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3797901U (zh) 风管机出风口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