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9072B - 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9072B
CN104189072B CN201410463540.3A CN201410463540A CN104189072B CN 104189072 B CN104189072 B CN 104189072B CN 201410463540 A CN201410463540 A CN 201410463540A CN 104189072 B CN104189072 B CN 104189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vivotoxin
beans
tox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35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9072A (zh
Inventor
贾孝荣
王新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GUCH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GUCH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GUCH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GUCH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635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9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9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9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9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9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是以余甘子、紫苏叶、苦瓜、木耳、豆类、甘草为原料进行配伍,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凑清热、防毒、解毒、排毒功能,从而达到解除体内各种毒素的目的。临床试验显示,本发明药物对亚健康者体内积累的毒素具有很好排解作用,总有效率可达98%。另外,本发明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为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很好的保健功能,对人体有百利而无一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健食品。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保健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身体里面可以说是充满了毒素。人体内的毒素,其实不过是体内多余的垃圾。来源主要有两个:食物消化、吸收后产生的代谢废物滞留;环境中得来的各种污染在体内沉积。每人每天都在不断地吸收这些垃圾,五脏六腑及血液或多或少都有贮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加以化解和排除,维持健康。如果毒素残留越来越多,超过身体排除功能负担,就会成为体内健康的障碍。体内毒素得不到及时清除而不断累积,人体则进入亚健康状态,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在中医看来,人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这些毒素堆积在五脏之内,就会加速五脏的衰老,然后由五脏供养的皮肤、筋骨、肌肉、神经也就跟着一起衰老。虽然毒素深藏,但它们在身体表面还是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貌相。体内毒素积累过多,在身体的貌相主要体现在:(1)舌苔发黄、口臭,好多人都感觉“吃不饱”,胃要排毒;(2)面部长斑、白带增多,脾要排毒;(3)面部或者身体水肿、疲倦感增加,肾脏要排毒;(4)溃疡长在舌头,心脏要排毒;(5)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向下凹陷,肝要排毒;(6)下颚出现痘痘,小肠要排毒。
中医所谓“排毒”,就是打通人体的管道,排出毒素。人体绝大部分的毒素来自于体内自身新陈代谢,产生出各种各样人体所不需要的废物,比如含有大量废弃物和胆汁的粪便、含有尿素等代谢产物的尿液等等。消化管道是人体的主要吸收、排泄管道,同时它也是人体重要的排毒管道之一。人体通过粪便、尿液、出汗等途径及时地把这些东西清除出体外。使之五脏气血功能达到正常健康的平衡吸收与代谢。因此,目前的排毒产品主要是通过润肠通便、改善便秘,调节新陈代谢,以实现人体的排毒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主要用于解除亚健康人群体内贮存的各种各样的、各种形式的毒素。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是以余甘子、紫苏叶、苦瓜、木耳、豆类、甘草为原料进行配伍,使各药物的功效产生协同,共凑清热、防毒、解毒、排毒功能,从而达到解除体内各种毒素的目的。
余甘子:味甘、酸、涩,性凉;归肺、胃经;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本草纲目》载“李旬曰:为末点汤服,解金石毒。宗爽曰:黄金得余甘则体柔,亦物类相感相伏也,故能解金石之毒。” 近代研究表明,余甘子对铜,镍,钙,锌,铯,亚铁等金属有对抗作用,可以排除体内铜、镍等有毒金属。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余甘子具有抗癌、抗诱变、抗致畸、抗炎、抗菌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发明以余甘子为君药,入主肺、胃,肺主呼吸,为人体最大的气体交换场所,清肺热解体毒;胃为人体最大的受纳器官,健脾胃除湿毒;同时其本身可以解除重金属之毒,三方面出击作为君药力求整体作为。
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紫苏叶具有解热、抑菌、镇静作用;同时具有促进肠蠕动作用。苦瓜:味苦,性寒;入心、肝、脾、肺经;清热祛暑、明目解毒、利尿凉血、解劳清心、益气壮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苦瓜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作用,同时还具促进肠蠕动、抑制脂肪吸收作用。木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补气养血,润肺止咳,止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木耳具有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作用;促进核酸和蛋白生物合成作用;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同时具有抗辐射、抗炎、抗菌、抗溃疡作用;清胃涤肠及结石化解作用。本发明以紫苏叶、苦瓜、木耳三者为臣药,紫苏叶从表出击,苦瓜从血入手,木耳从肠道着手,三位一体,全方位配合君药解其毒。
豆类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豆类的品种较多,而且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药用价值。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黄豆,又名大豆,味甘、性平,入脾、大肠经;具有滋补养心、祛风明目、清热利水、活血解毒之功效。绿豆,味甘,性寒,归心、胃经;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具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润肠通便等功效。白扁豆,味甘,性微湿,入脾胃二经,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本发明以黑豆、黄豆、绿豆、赤小豆、白扁豆等豆类中的任意至少一种同为佐药,从不同角度解毒排毒,分别作用于重金属毒、海鲜毒、肉毒、生物毒素、湿热毒等等,配合君臣药达到解毒目的,同时为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功能;能促进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长上皮细胞寿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对某些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都有一定的解毒能力。甘草作为使药,调和诸药并且清热解毒,双管齐下,全方共凑清热、防毒、解毒、排毒功能,从而达到解除体内各种毒素的目的。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余甘子20-30份、紫苏叶10-20份、苦瓜10-20份、木耳10-20份、豆类20-30份、甘草1-7份。优选配比:余甘子20-25份、紫苏叶10-15份、苦瓜10-15份、木耳10-15份、豆类25-30份、甘草3-5份。最佳配比:余甘子20份、紫苏叶15份、苦瓜15份、木耳15份、豆类30份、甘草5份。
所述豆类为黑豆、黄豆、绿豆、赤小豆、白扁豆的至少一种。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使用。
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可按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的内服制剂,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片剂或口服液。
下面是本发明中药制剂调理临界高血压的临床资料。
1、临床观察对象:舌苔发黄、口气浓重,面部长斑、长痘,肤色晦暗,疲倦无力等亚健康者,年龄在25-60岁,共计100例,女性60例,男性40例。观察对象通过现代仪器和化验全面体检均无阳性指标,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者。
2、治疗方法:本发明颗粒剂药(十味除毒茶),规格:每袋5.0g。对于便秘、排便不爽者,一日3次,一次2袋;对于大便通畅者,每天1-2次为宜,一次2袋。3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如女性则经期不停用。
3、判断标准:上述各种症状完全消除者为痊愈;消除60%以上者为显效;消除30%以上者为有效;其它为无效。
4、测定结果:临床治愈68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
上述临床试验显示,本发明药物对亚健康者体内积累的毒素具有很好排解作用。另外,本发明采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为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很好的保健功能,对人体有百利而无一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保健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药物的组分及其制备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颗粒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方:余甘子20份,紫苏叶15份,苦瓜15份,木耳15份,黑豆、黄豆、绿豆、赤小豆、白扁豆各6份,甘草5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颗粒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袋5g;
使用方法:一日2次,一次服5g,连续服用3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片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方:余甘子20份,紫苏叶10份,苦瓜10份,木耳10份,黑豆、黄豆、绿豆、赤小豆、白扁豆各4份,甘草1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片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粒1.0g;
使用方法:一日3次,一次服2粒,连续服用3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3、胶囊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方:余甘子30份,紫苏叶20份,苦瓜20份,木耳20份,黑豆、黄豆、绿豆、赤小豆、白扁豆各6份,甘草7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胶囊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粒0.25g;
使用方法:一日2次,一次服3粒,连续服用3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4、滴丸剂药物的制备
原料配方:余甘子20份,紫苏叶10份,苦瓜10份,木耳10份,黑豆、黄豆、绿豆、赤小豆、白扁豆各5份,甘草3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滴丸剂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粒0.05g;
使用方法:一日2次,一次服18粒,连续服用30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5、口服液的制备
原料配方:余甘子25份,紫苏叶15份,苦瓜15份,木耳15份,黑豆、黄豆、绿豆、赤小豆、白扁豆各6份,甘草5份;
制备工艺:按药剂学制备口服液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而成。每瓶10ml;
使用方法:一日2次,一次服20ml,连续服用30天为一疗程。
上述各实施例中,药物配比均以重量份计。

Claims (5)

1.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是以余甘子、紫苏叶、苦瓜、木耳、豆类、甘草为原料,按药剂学的常规工艺和辅料制备成的内服制剂;原料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余甘子20-30份、紫苏叶10-20份、苦瓜10-20份、木耳10-20份、豆类20-30份、甘草1-7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余甘子20-25份、紫苏叶10-15份、苦瓜10-15份、木耳10-15份、豆类25-30份、甘草3-5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按以下重量份进行配比:余甘子20份、紫苏叶15份、苦瓜15份、木耳15份、豆类30份、甘草5份。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任意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豆类为黑豆、黄豆、绿豆、赤小豆、白扁豆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服制剂为胶囊剂、颗粒剂、丸剂、片剂或口服液。
CN201410463540.3A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 Active CN104189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3540.3A CN104189072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63540.3A CN104189072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9072A CN104189072A (zh) 2014-12-10
CN104189072B true CN104189072B (zh) 2018-01-12

Family

ID=52074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3540.3A Active CN104189072B (zh) 2014-09-12 2014-09-12 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9072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1544A2 (en) * 1997-12-22 1999-07-28 Kaken Shoyaku Co., Ltd. NF-kB activity inhibitor
CN102987383A (zh) * 2012-11-27 2013-03-27 上海交通大学 平衡肠道菌群结构改善代谢综合症的全营养组合物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1544A2 (en) * 1997-12-22 1999-07-28 Kaken Shoyaku Co., Ltd. NF-kB activity inhibitor
CN102987383A (zh) * 2012-11-27 2013-03-27 上海交通大学 平衡肠道菌群结构改善代谢综合症的全营养组合物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重度石房蛤毒素中毒1例救治报告;王道生等;《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0331;第22卷(第3期);第32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9072A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8262B (zh) 一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43068A (zh) 破解癌症的致病因素和中医治疗方法
CN105998297B (zh) 一种润肠通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8420B (zh)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汤剂
CN101181568B (zh) 一种治骨质增生及关节疼痛的中药制剂
CN103536826B (zh)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341B (zh) 用于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033A (zh) 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CN103877438B (zh) 治疗痛风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4758902A (zh) 一种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3289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中药
CN102631538B (zh) 一种治疗心脏病的中药
CN104189072B (zh) 一种用于解除体内毒素的中药制剂
CN101897733B (zh) 一种治疗膀胱结石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8261B (zh) 一种治疗老年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9267A (zh) 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35370A (zh) 一种加味逐瘀通脉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818A (zh) 一种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335332A (zh) 治疗老年便秘的中药胶囊
CN105412864A (zh) 一种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祛痛膏
CN104971271A (zh) 一种治疗瘀湿化热型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4707126A (zh) 一种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性肺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2626509A (zh) 一种治疗小儿黄疸的中药组合物
CN106729118A (zh) 一种治疗肾盂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34420A (zh) 一种用于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泄泻的中药制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