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8363A - 内藏读书架的课桌 - Google Patents

内藏读书架的课桌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8363A
CN104188363A CN201410321427.1A CN201410321427A CN104188363A CN 104188363 A CN104188363 A CN 104188363A CN 201410321427 A CN201410321427 A CN 201410321427A CN 104188363 A CN104188363 A CN 104188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ing
rack
screw
head
back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2142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1032142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8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8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8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藏读书架的课桌,主要由读书架(1)、翻板(2)、中轴(3)顶板(4)、内管(5)、抽管(6)、触脚(7)、后背箱盖(8)、后背箱(9)、桌架(19)、底管(11)、底管螺丝(12)、抽斗(13)、桌面前端(14)、合页(15)、小盖(16)、小合页(22)、抽管螺丝(43)等组成,使用读书架阅读图书时,打开桌面上的后背箱盖,从后背箱内将读书架拉伸出来,合上后背箱盖使读书架坐落在后背箱盖上,打开读书架,调节读书架的高度后固定;不使用读书架时,把读书架折叠、压缩至后背箱内,使桌面保持平整。使用本发明,利于保持良好的阅读姿势,提高阅读图书的效果。

Description

内藏读书架的课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读书架与后背箱的课桌,读书架与桌子连体并且读书架可以折叠、压缩在后背箱内。在学习方法上涉及头部的姿势:头正,大脑的休息:脑静;本发明在器材上涉及一种能使头部端正地看书、读书,大脑安静地休息的学习课桌。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课桌,一般不与读书架连体,或读书架不能折叠、压缩内藏在课桌里面。在学习方法上大多没有从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学习领悟能力的角度出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藏读书架的课桌,使用读书架阅读图书时,打开桌面上的后背箱盖,从后背箱内将读书架拉伸出来,合上后背箱盖使读书架坐落在后背箱盖上,打开读书架,调整读书架的高度后固定;不使用读书架时,把读书架折叠、压缩至后背箱内,使桌面保持平整。在学习方法上提供一种头正脑静学习法,在学习之前先使头部端正即头正、脑静、肩平、身直、体松地坐好,其中头正最关键。头正(针对身体)是指双耳侧向水平,双眼向前平视,鼻子向下与口、舌、喉头、心脏、丹田相连通并与肚脐相对成垂直线。其目的是充分开发人体的机能,控制不良情绪、增强意志力,提高心理素质,使大脑既能充分地工作,又能充分地休息,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收获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头正脑静学习法是通过控制随意肌,主要是头部随意肌来实现的。本发明在器材上提供一种内藏读书架的课桌,保证学习者能头正、脑静、肩平、身直、体松地读书或看书学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在器材上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藏读书架的课桌,主要由读书架(1)、翻板(2)、中轴(3)顶板(4)、内管(5)、抽管(6)、触脚(7)、后背箱盖(8)、后背箱(9)、桌架(19)、底管(11)、底管螺丝(12)、抽斗(13)、桌面前端(14)、合页(15)、小盖(16)、小合页(22)、抽管螺丝(43)等组成,桌面前端(14)固定在桌架(10)上,抽斗(13)位于桌面前端(14)下方,其特征是:桌面由桌面前端(14)与后背箱盖(8)及小盖(16)组成,后背箱盖(8)通过合页(15)与桌面前端(14)连接;底管(11)上部在后背箱(9)内,底管螺丝(12)穿过后背箱(9)一侧,抽管(6)插在底管(11)内,旋紧底管螺丝(12)紧固抽管(6);抽管上部有触脚(7)与抽管螺丝(43),内管(5)插在抽管(6)内,旋紧抽管螺丝(43)紧固内管(5),内管(5)顶部有顶板(4),翻板(2)通过中轴(3)固定在顶板(4)上,读书架(1)固定在翻板(2)上,翻板(2)的运动范围是向前与顶板(4)水平平行至与顶板(4)垂直的90度之内;使用读书架(1)时,旋松底管螺丝(12),打开后背箱盖(8),从后背箱(9)内把翻板(2)、读书架(1)提拉出来,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上运行,当触脚(7)的高度高于后背箱盖(8)与桌面前端(14)垂直的高度时,合上后背箱盖(8),小盖(16)触及到抽管(6)后自动打开,小盖(16)打开的空间位置所形成的缺口就是抽管(6)穿过桌面的空间位置, 放下翻板(2)、读书架(1),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下运行,触脚(7)坐落在后背箱盖(8)上,起到支撑作用,旋紧底管螺丝(12)会更加稳固;放平翻板(2),打开读书架(1),旋松抽管螺丝(43),调节翻板(2)、读书架(1)的高度后旋紧抽管螺丝(43),这样使读书架(1)呈现、固定在桌面上;不阅读图书时,折叠好读书架(1),旋松抽管螺丝(43),将内管(5)在抽管(6)内插到底,使翻板(2)、读书架(1)降到最低,旋紧抽管螺丝(43),旋松底管螺丝(12),把翻板(2)、读书架(1)向上提起,使翻板(2)、读书架(1)与顶板(4)垂直后,继续向上提拉,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上运动,直至触脚(7)的高度高于后背箱盖(8)与桌面前端(14)垂直的高度时,打开后背箱盖(8),向下把翻板(2)、读书架(1)放到后背箱(9)内,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下运动,直至抽管(6)插到底,旋紧底管螺丝(12),合上后背箱盖(8),合上小盖(16),使桌面保持平整,这样把读书架(1)折叠、压缩到后背箱(9)内,实现了读书架的内藏功能。 
头正、脑静、身直、体松、领悟空间的学习方法,其设计思路是:要看(读)书学习,一般而言看(读)一、两遍、看(读)少数几本书,很难领悟到其中的精髓,常言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想从书中学出真知灼见,必须长时间反复用功,以提高学习的领悟能力。这就涉及到学习的机理、学习的姿势等问题。众所周知,心理现象如学习、思维等是头上大脑的机能,一切心理现象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控制大脑的反射活动来提高学习能力,其控制方法要运用心理学、生理学、中医学、运动学、系统论、信息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而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还不多见。下面是一些相关的知识及设计控制方法的依据。 
1.反射是有机体对刺激进行处理后的规律性反应,心理活动是身体接受刺激经过大脑处理作出反应的结果。也就是说有刺激就有反应,刺激不同反应不同,因此控制情绪,要控制刺激源,或关注刺激源。 
2.不良情绪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内脏功能、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内脏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控制情绪的目的就是不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内脏功能、新陈代谢。内脏是产生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场所,人体伤病劳损的自我修复主要依赖于内脏的自主活动。为保证内脏正常的自主活动就要为内脏争取一个足够宽松、舒适的空间。由于有些内脏的感觉神经末梢同皮肤的神经末梢相比较为稀疏,故一般强度的刺激不引起主观感觉。所以不能以内脏感觉为准,而要以实际空间为准,即保证上身(脊柱与头)的自然正直。减少大脑的兴奋利于内脏的自主活动,而关注内脏的自主活动,一般而言,就是在干扰内脏的自主活动。 
3.要想有稳定的情绪,就的要有稳定的大脑。大脑处于头的颅腔内。而头的稳定则有助于大脑的稳定,头的稳定是指控制眼睛、喉头、舌、口、面部表情等头上所有随意肌运动的稳定与控制头运动的颈部等随意肌的运动稳定,稳定就是静止不动。因此只有控制大脑附近的随意肌使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也就是头的稳定),才能有助于保持大脑的稳定。位于大脑附近的随意肌,从理论上讲,它们容易接受大脑的指令,它们的运动与否也容易影响大脑的兴奋与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是由头部的随意肌运动开始向全身蔓延的,控制了头部、颈部等随意肌的静止不动、不响应,就阻断了通向全身肌肉的连续反应。如果头部、颈部所有的随意 肌尽量保持静止不动,则全身也易于静止不动,那么大脑接受的是全身静止不动的刺激信号,则大大降低了大脑的兴奋程度。如果刺激不是特别重大的事件或是刺激一下或同一信息反复刺激,继续关注只能带来不良情绪而无济于事,则不予理睬,只关注自身相对静止不动的效应而成为刺激源,就能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4.意志可以调节控制情绪,意志过程是通过随意肌的运动来实现的。控制、稳定情绪的过程就是控制、稳定随意肌运动的过程。而控制头部随意肌的活动(运动)是控制情绪的关键。 
5.全身随意肌是反射的效应器,随意肌收缩所完成的运动是要消耗能量的。随意肌收缩所完成的运动通过反馈又成为新的刺激信号刺激大脑而增加大脑的兴奋。而随意肌的静止不动、放松不仅减少能量消耗,还降低大脑的兴奋强度,放松是在颈部随意肌处于紧张状态保持头正基础上的放松。 
6.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都要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抑制并不是一个消极过程,对大脑健康而有效的活动具有保证作用。大脑在强烈的或连续不断的刺激下,首先遭受打击的是抑制活动,那么就要导致植物神经的紊乱,影响内脏的自主活动、影响新陈代谢。因此,随时能保证大脑的抑制活动,对大脑的再次工作与内脏的自主活动有积极的作用。显然,大脑在强烈的或连续不断的刺激下,导致抑制活动遭受打击的过程中,必然有随意肌的推波助澜,有时不良刺激源已经消失,而随意肌还在延续毫无意义的动作,成为新的不良刺激源还在延续不良情绪。因此要最大限度地阻止不良情绪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不仅要控制决定头姿势的随意肌使头的姿势端正,做到头正而利于长时间的稳定,而且还要控制头上所有随意肌(如控制眼睛、喉头、舌头、表情等运动的随意肌)的稳定,做到脑静。这样才能极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刺激对抑制活动的打击。 
7.中医讲:五脏调和,气血通畅,百病不生。就内脏活动空间而言,只有头顶向上轻轻顶着,即虚领顶劲,内脏的活动空间才能有效扩展。就运动而言,做到头的稳定最关键,只有头部随意肌与颈部随意肌的稳定,才能有稳定的情绪,才能有效减少七情六欲对内脏的干扰。所谓的心静就是脑静,其实质是指:头部全部随意肌的相对静止与放松。做到头部持久的稳定静止不动而不受伤害,其姿势应该是头向上顶且不使颈椎、腰椎受伤,那么就是:头正。具体是通过三维定位做到头正,即:眼向前、耳(向下对准肩)向两侧、鼻朝下,关注五官对头的定位,保持尽量不动与之对抗,把头正作为情绪稳定的标志,会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而人接受环境的刺激,主要依赖于眼、耳、鼻、口、舌。头正通过五官内通五脏,外感环境,故头正的意义非同一般。一般而言,人通过头部的随意肌就足以表达心理活动想要表达的内容,完成相当一大部分心理活动的内容,比如与人交流、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头是心理活动的主要部位。控制心理活动、控制不良情绪就要以头的随意肌为主要控制物质(对象)。其中,头正是控制颈部等处的随意肌使头端正,用眼、鼻、耳等器官进行验证,这样使注意力集中在头部易于控制情绪,也为大脑的有效工作提高一个稳定而舒适的条件;脑静是控制头上控制眼睛、 喉头、舌头、嘴巴、面部表情等运动的随意肌使其静止,有效降低大脑的兴奋来达到大脑休息的目的。头正、身直的目的是为内脏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为大脑工作提供稳定的空间位置;脑静的目的是减少七情六欲对内脏活动的干扰,利于大脑的抑制活动。 
8.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注意力同时集中到全身各处,过多注意某一部位,就容易忽视其它部位。因此,控制情绪时注意力要重点关注对情绪影响最大的部位:头。当出现不良刺激时,注意一下不良刺激对头的三维空间定位上哪一个方向上有帮助,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有帮助的那个方向上以利于头正,以实现借力使力,变阻力为动力。比如感到有压力,那么就在垂直方向上,就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孔的方向上,随着感觉压力的增大而上下延伸;或将注意力集中在眼睛向前水平上或耳朵侧向水平上,或在三维空间将注意力直接集中到压力源头的后方,让压力作用不到对头的定位上。这样做的前提是先判断一下结果是否值得,是否影响今后的发展。 
9.产生不良情绪又要学习工作时,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内脏上,因为内脏也是反射的效应器,内脏内神经分布稀疏,感觉不敏感,没有随意肌感觉敏感。内脏肌不受大脑直接控制,随意肌受大脑直接控制。有些内脏在不停地跳动或蠕动,如果感觉异常与不良情绪相联系成为刺激信号,就不易控制。一旦出现异常,则其异常的自主活动会相当剧烈,其流变学特性又不易快速恢复,大脑又不能随意快速控制,过多关注内脏容易使身体弯曲而不利于扩展内脏的活动空间,因此如果注意力在内脏的感觉上同时又要工作学习,则情绪不易稳定。 
10.在太极拳中特别强调“虚领顶劲”,认为:头为全身纲领,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在形意拳中,称“头为周身之主”。足以见得头部姿势的重要性。而由于在学拳时着重学动作、学花样、学难度等皮毛而忘其本真,故很多人忽视了头部姿势,难以做到气宜鼓荡而气沉丹田,这种现象说明打拳时在本末倒置。 
11.正确坐姿是为长时间稳定工作而设计的,公知的正确坐姿是三维定位:向前水平,侧向水平、纵向垂直。其中,向前水平:眼睛与电脑屏幕水平,手腕与小臂水平,大腿水平;侧向水平:双耳水平,双肩水平,双髋水平;纵向垂直:左耳、左肩、左髋三点一线与水平垂直,右耳、右肩、右髋三点一线与水平垂直,左上臂自然下垂与水平垂直,右上臂自然下垂与水平垂直,左小腿与水平垂直,右小腿与水平垂直。那么针对头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双眼向前水平,相当于沿三维空间的X轴方向;双耳(与双肩、双髋向下对准成垂直线)侧向水平,相当于沿三维空间的Z轴方向;鼻孔向下垂直(或对准肚脐),相当于沿三维空间的Y轴方向。在三维空间的各自方向找到头能舒适持久地努力坚持的位置就自然做到了虚领顶劲,百会与会阴成一条垂直线,这样就完成了三维头正的设计。 
12.控制情绪的运动应该是:头正、身直保证大脑活动有稳定的空间位置、内脏的活动相对宽松空间;体松则减少能量消耗;头正的同时保证脑静(头部随意肌的静止与放松)可降低大脑不必要的兴奋而能保证大脑的有效活动的恢复及去除对内脏自主活动的干扰。优先级别由高到低,发生矛盾照顾前面的,如头正是首先要保证的。头正分三个方向,可同时 兼顾,也可一个一个来,定好一个方向再定下一个,遇到最紧急的关头只能注意一个方向静止、放松、坚持,尔后自动转移到下一个方向的定位上。当刺激特别强烈时,难以用头正化解时,做到脑静努力使头上全部随意肌静止,如果闭目则感觉眼睛跳动剧烈,则参考测不准原理:眼停频率×目标体积(焦点球体积)=常数,为保证眼睛的少动就应把目标定的越大越好,如目标位浩瀚无垠的宇宙空间,其结果是在关注浩瀚无垠的宇宙,那么还有什么刺激能使你动心呢?以此运动来化解不良情绪,就是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过程。 
13.不良情绪状态按照人体完整系统信息论分析:在一定时间内,随意肌运动紊乱,随意运动熵大。那么,在一定时间内,反复输出的动作一样:头正,可有效减少随意运动熵;而头静,则随意运动熵为零。 
总之,努力做到了头正、脑静的效果:大脑的兴奋降低了,利于保证大脑有效活动的恢复;有效减少对内脏自主活动的干扰,内脏的空间扩展了利于内脏的自主活动而能产生、储存更多的能量;身体的尽量放松减少了能量消耗。这样不仅稳定了情绪,还增强了自身再工作能力与精力即增强了意志力,从而达到了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控制情绪,简而言之,就是把随意运动熵为零当作目的的运动,能量消耗大小决定实现的容易程度,显然能量消耗越小越容易实现。这样,通过在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上都有所收益,使学习者既能努力地学习,又能充分地休息,以此来达到提高学习领悟能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图书架打开的侧视图。 
附图2是本发明图书架内藏在后背箱内的侧视图。 
附图3是本发明读书架内藏在后背箱内的俯视图。 
附图4是本发明底管、抽管、内管、触脚的局部关系示意图。 
图1中1.读书架 2.翻板 3.中轴 4.顶板 5.内管 6.抽管 7.触脚 8.后背箱盖 9.后背箱 10.桌架 11.底管 12.底管螺丝 13.抽斗 14.桌面前端 15.合页 16.小盖 
图2中21.合页 22.小合页 23.后背箱盖 24.桌架 25.底管 26.抽斗 27.桌面前端 
图3中31.小盖 32.小合页 33.后背箱盖 34.合页 35.桌面前端 36.合页 
图4中41.内管 42.抽管 43.抽管螺丝 44.触脚 45.底管 46.触脚 
具体实施方式 内藏读书架的桌课,主要由读书架(1)、翻板(2)、中轴(3)顶板(4)、内管(5)、抽管(6)、触脚(7)、后背箱盖(8)、后背箱(9)、桌架(19)、底管(11)、底管螺丝(12)、抽斗(13)、桌面前端(14)、合页(15)、小盖(16)、小合页(22)、抽管螺丝(43)等组成,桌面前端(14)固定在桌架(10)上,抽斗(13)位于桌面前端(14)下方,其特征是:桌面由桌面前端(14)与后背箱盖(8)及小盖(16)组成,后背箱盖(8)通过合页(15)与桌面前端(14)连接;底管(11)上部在后背箱(9)内,底管螺丝(12)穿过后背箱(9)一侧,抽管(6)插在底管(11)内,旋紧底管螺丝(12)紧固抽管(6);抽管上部有触脚(7)与抽管螺丝(43),内管(5)插在抽管(6)内,旋紧抽管螺丝(43)紧固内管(5),内管(5)顶部有顶板(4),翻板(2)通过中轴(3)固定在顶板(4)上,读书架(1)固定在翻板(2)上,翻板(2)的运动范围是向前与顶板(4)水平平行至与顶板(4)垂直的90度之内;使用读书架(1) 时,旋松底管螺丝(12),打开后背箱盖(8),从后背箱(9)内把翻板(2)、读书架(1)提拉出来,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上运行,当触脚(7)的高度高于后背箱盖(8)与桌面前端(14)垂直的高度时,合上后背箱盖(8),小盖(16)触及到抽管(6)后自动打开,小盖(16)打开的空间位置所形成的缺口就是抽管(6)穿过桌面的空间位置,放下翻板(2)、读书架(1),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下运行,触脚(7)坐落在后背箱盖(8)上,起到支撑作用,旋紧底管螺丝(12)会更加稳固;放平翻板(2),打开读书架(1),旋松抽管螺丝(43),调节翻板(2)、读书架(1)的高度后旋紧抽管螺丝(43),这样使读书架(1)呈现、固定在桌面上;不阅读图书时,折叠好读书架(1),旋松抽管螺丝(43),将内管(5)在抽管(6)内插到底,使翻板(2)、读书架(1)降到最低,旋紧抽管螺丝(43),旋松底管螺丝(12),把翻板(2)、读书架(1)向上提起,使翻板(2)、读书架(1)与顶板(4)垂直后,继续向上提拉,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上运动,直至触脚(7)的高度高于后背箱盖(8)与桌面前端(14)垂直的高度时,打开后背箱盖(8),向下把翻板(2)、读书架(1)放到后背箱(9)内,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下运动,直至抽管(6)插到底,旋紧底管螺丝(12),合上后背箱盖(8),合上小盖(16),使桌面保持平整,这样把读书架(1)折叠、压缩到后背箱(9)内,实现了读书架的内藏功能。 
根据人体的相关知识可了解到,控制情绪的几个方面:物质、时间、空间、运动、能量、信息。其中物质是指全身的随意肌,主要物质是指头部的随意肌;空间是指为内脏争取足够的活动空间及头领悟在三维空间的伸缩定位程度;运动是指随意肌的运动,消耗能量越少越容易执行的运动是静止、放松,而随意肌的紊乱动作容易造成大脑的兴奋及能量的消耗,随意肌的动作强度越大,能量消耗也越大;能量是指增加内脏产生与存储的能量,减少随意肌收缩消耗的能量;时间是指坚持有序静止状态的程度,短期指保持一定时间长度,长期指平时或闲暇时多关注保持有序静止的状态,以便习惯成自然;信息是指运动的有序程度,即随意运动熵越小越稳定。 
头正是控制情绪的关键,头正的外观姿势是指双耳(向下对准水平的双肩)侧向水平静止不动,双眼向前平视静止不动,鼻子向下静止不动与口、舌、喉头、心脏、丹田相连通并与肚脐相对;也可按沿眼、耳、鼻各自的方向各找一个舒服并利于持久坚持的方向坚持下去。以三维空间为参考,双眼向前平视相当于沿X轴方向;鼻孔向下相当于沿Y轴方向;双耳向下(垂直对准双肩并始终保持)侧向水平相当于沿Z轴方向。这样通过对双耳、双眼、两鼻的方向要求,完成了对头姿势的三维空间定位,也称三维头正。持久的做到了三维头正,身体的其它部位也就顺理成章地正直、自然、放松了,因此,头正对于整个身体姿势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三维头正是指主要由颈部随意肌控制的对头的三维定位;脑静是指由控制眼睛转动、眼皮开合、喉舌运动、口说话、鼻子呼吸、面部表情等头上全部随意肌的静止,相当于“心静”,其中鼻子的呼吸在静止的基础上任其自然。做到头正,大脑的空间位置就相对稳定了;做到脑静,才真正做到了心静。面对不良刺激,根据刺激强度用头正、脑静与之对抗,一般强度的不良刺激做到头正就足以应对,头正时既可以用眼、耳、鼻来关注头在三维空间的位置是否准确,也可以在自我感觉头正的基础上积极想办法应对;对于高强度的不良刺激就要做到脑静,即努力控制头上全部随意肌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感觉眼睛还在运动,那么就关注眼前最大的目标(闭目时关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来降低眼睛运动的 频率。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把全身作为控制对象,没有主次之分就容易本末倒置,影响实际控制效果。如要想做到全身静止不动,手、/足、腰、头、眼、舌、上肢、下肢、肩等哪一个部位对于稳定身体、稳定情绪最重要应该十分清楚,而不都是主要的控制对象,心理活动是头上大脑的机能,因此头的稳定是最重要的,而控制眼、喉、舌、面部表情、脖子等运动的随意肌是决定脑静、头正的核心。其次才是控制躯干(上身)、四肢运动的随意肌。也就是说先控制头、颈,再控制上身、四肢、手足。在遇到事件需要控制情绪时,注意力首先集中在事件上,而后根据事件占据注意力的情况,把注意力的剩余部分(剩余注意力)集中到头正上,根据剩余注意力的多少,再关注肩膀、腰,四肢、手足的正、静、松。其关注程度,是以头为中心向全身辐射,辐射多少根据剩余注意力多少而定。如果剩余注意力关注头正还不能稳定情绪,那就集中在眼睛的静止不动上。这样,在面对事件时给大脑提供一个休息、准备工作的条件,为内脏的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并且滤除不必要的干扰,减少不必要的兴奋与能量消耗,等待大脑的反应而利于对事件的妥善处理。就坐姿而言,头正则胸腔、腹腔的空间就打开了,也就是说减少了弯腰、驼背等姿势对内脏造成的挤压,内脏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保持脑静,则头部的随意肌运动就相对静止、大脑的活动就相对抑制,可有效降低大脑不必要的兴奋且减少肌肉的能量消耗。这样提高了内脏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减少了大脑不必要的兴奋,使大脑、身体用于学习、工作、应对事件的能量就相对增加了。当受到刺激产生愤怒、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时,首先做到头正,即:眼向前、耳向两侧、鼻朝下,各自在不同的三维空间方向找到感觉舒服利于坚持下去的具体指向。也可以是控制颈部等随意肌使眼自然平视,耳与肩相对侧向水平,鼻孔向下与水平垂直,眼、口、舌、喉头、面部随意肌等静止放松(或自然放松),鼻子自然呼吸。躺下依然保持各自的相互垂直关系。关注五官对头的定位,保持尽量不动与之对抗,会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其关注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三维空间且带无限延伸的,即领悟空间(悟空)。如果感到鼻子歪了,就及时矫正,眼睛不平,及时找平,耳朵偏离原来的方向,再找回来;由于不良刺激没有影响头正的稳定,这个过程就是稳定情绪的过程。因为做到头正就对身体有益处,这就是目的,而且易于纠正。这种生理状态面对不良刺激使,容易体现出泰然自若、心胸开阔、豁然大度、胸怀坦荡、心平静气、能沉住气、慌而不乱、将军额头跑下马、宰相肚子能盛船等良好心态的情绪表现。而自我感觉舒服也对身体是有益处的,如果关注的是内脏,那么内脏出现了变化,就不易及时纠正。因为内脏肌不受大脑直接控制;某些内脏肌的流变学特性表明,其出现了形变不易快速恢复;有些内脏在不停的蠕动,再找回原来的蠕动状态也不如直接找方向方便快捷。如果大脑还要应对外界的工作学习等任务,关注内脏是某一个点的变化,这种生理状态就容易体现出斤斤计较、惊慌失措、动作刻板、思维阻塞、心胸狭窄、火冒三丈、大动肝火、吹胡子瞪眼、敲桌子摔板凳、沉不住气等不良情绪的表现。由于认知的不同,注重的目的同样有益于健康,而注重的对象不同,控制方法不同,造成两种结果。注重头正、脑静的,遇到不顺,泰然应对,对自身伤害不大,从中还锻炼了自己,利于自身的发展;而注重内脏感觉的,遇到不顺,出现不良情绪反应,自身受到了伤害,影响了人际关系,不利于今后的发展。由于头正、脑静还使有效能量的增加而增加人干事的持久力,即增强了意志力,因此对提高心理素质有很大帮助。身直主要指耳、肩、髋为一条直线与水平面垂直,双肩水平,双髋水平;脊柱保持自然正直。体松主要指在保持头正与身直的前提下放松身体的肌肉。如果说太极拳、站桩、打坐是一种功夫, 那么头正脑静也是一种功夫,其能量消耗小于太极拳、站桩、打坐,易于锻炼。由于头正脑静是一种化解不良情绪、增强意志力而提高心理素质的运动,亦故名:太极头脑。其控制情绪的特点是围魏救赵法:内心的不悦,关注外部环境带来平静的感受,从而化解内心的不悦。在实际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休息、行路中都适用。在学习时面对难题,保持头正、脑静(可以闭目)、身直、体松不动面对图书、电脑等,坚持一段时间后自然有一股力量让你不由自主地看书、看大脑、思考问题,累了以后再坚持,如此反复进行。面对难题的结果:没有进展,则休息了;有进展,目的达到了。有空余时间,找个难题保持头正、脑静、身直、体松消遣时间,可以提高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领悟能力。在工作学习感到疲劳时,如开车、讲课、听课、散步等有保持头正条件的情况下,保持头正,容易延长工作学习时间。在打太极拳、形意拳时把头正作为打拳的最优先执行的动作,即先做好头正,双耳向下对准双肩,定胯,再进行以下动作自然做到转腰,就能理解书上讲的心静的解释就是头正脑静;就能做到气宜鼓荡而气沉丹田;如果将虚领顶劲结合头正三维领悟空间,双耳向下垂直对准双肩与之联动,定胯,自然是腰在旋转。这样就能体会到“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的感觉,不是专意去留意腰间,而是做好头正双耳对准双肩与之联动与定胯左右旋转的运动后的感觉,因为脊柱上只是腰在转,感觉很明显且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做完动作后的感觉,即围魏救赵法。如果双耳不与双肩联动就体现为摇头晃脑,这样是腰在转,头也在转,反馈到大脑就不如只是腰转明显。随着感觉腰静静地左右旋转与虚领顶劲及上肢的动作(虚领顶劲打开了胸腔、腹腔的空间),自然有了“腹内松静气腾然”的感觉。所谓: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其在运用围魏救赵的技术方案,要达到气沉丹田的目的,不可重点关注气沉丹田,而做到头正、身直就把腹腔打开,定胯、头肩联动地转动、在配合上肢动作,其频率与某些腹部内脏的蠕动频率一致发生共振效应,结果是:整个脊柱腰部的运动很明显,丹田附近的内脏活动空间大了,蠕动增强了,这种效应传到大脑,就有气宜鼓荡、气腾然的感觉而利于气沉丹田,而这是大脑控制头正、身直及四肢动作的结果,大脑在关注、控制身体的姿势、动作不是气沉丹田,来达到气沉丹田的目的。控制情绪也用的是围魏救赵的技术方案,不良刺激使内脏的异常蠕动、跳动感到不舒服,尽量关注、控制内脏以外的空间、姿势、动作等以利于内脏的自主活动。就这就要平时养成多关注、留意、欣赏体外广阔空间的习惯,以便开阔心胸。如果失眠,坐在椅子上静止不动等待时间的流逝带来的单调疲劳,感到枯燥寂寞难耐时,做到头正、脑静、身直、体松则容易坚持下来而达到助眠的效果;也可以躺下保持眼、耳、鼻的各自舒服自然的方向静止不动,或者配合听音乐、广播等,坚持下去,能帮助入睡。在学习感到疲劳、烦躁、枯燥等时,坚持头正听音乐、广播等一段时间能起到消除疲劳、缓解烦燥的作用;或直接做到脑静,使大脑得到充分地休息。面对即将进行的重要考试如高考,保持头正、脑静、身直、体松地领悟空间(悟空)则有效降低紧张的刺激,利于平心静气、坦然应对。面对领导,与领导进行交流或回答领导问话时保持头正、身直、体松,则显得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有生气、愤怒、害怕、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时,保持头正、脑静、身直、体松就容易体现出心胸开阔、慌而不乱、从容不迫等心态。在吃饭、喝水等日常生活中保持头正脑静而利于健康。当遭受挫折、遇到困难、承受压力时保持头正脑静悟空,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刺激,有效减少对身体的伤害;有助于急中生智,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总之,将头正脑静悟空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坐、卧、行、立之中会有所收益。 
通过控制头部随意肌,稳定了情绪,保护了内脏功能并强化了内脏的功能,从而增加了有效能量的积蓄;而放松则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静止不动,不仅减少了能量消耗,还降低了大脑的兴奋。其结果是所需的能量增加了,大脑有效的活动有了保证。因此意志力增强了。这样经过后天训练,控制情绪能力提高了、意志力增强了,也就达到了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总而言之,有益于心理与生理健康的运动原则是:利于新陈代谢,在理论上随意运动熵为零。在符合生理活动规律的条件下,把随意运动熵为零当成目标而利于新陈代谢的运动,能量消耗越少越容易实现。而头正、脑静、身直、体松、悟空就是遵循这个原则的简捷有效方法。 
评价 使用本发明,阅读图书时,把读书架从后背箱内提拉出来固定好,不阅读图书时,把读书架折叠、压缩止后背箱内,操作简便,不影响课桌原有的平整,易于在学校推广。而保持头正、脑静、身直、体松的姿势,不仅收获知识,还收获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充沛的精力也就有了提高学习领悟能力的可能。《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可见“止”的重要性,但如何能做到呢?是不是保持三维头正的姿势呢?“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这句话也强调了动作的重要性。那么,什么决定动作呢?是不是姿势呢?是不是可以这么讲:头的位置决定姿势,姿势决定动作呢?修身养性的意思是: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其中,修身:使身体健康;养性:使心智本性不受到伤害。那么,自我反省体察什么?是不是反省体察头在三维空间的正确位置不动呢?古人修身养性之道方面,特别强调“静”和“忍”,那么,具体如何做到的呢?如果不是头正、脑静、身直、体松、悟空,又会是什么呢?其中悟空是指领悟空间、感悟空间对身体有益的影响,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其动作的生理学、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达到利于新陈代谢的目的吗?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三维头正(头在三维空间的稳定),就具体做到了:“止”、“静”、“忍”,其中“忍”有忍住不动或少动的意思,这些要素都是在为内脏的自主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本发明是从三维头正读书架(申请号:201420228781.5,正在申请中,还没有公布、批准)发展而来的,使三维头正读书架在课桌上能够显现、折叠、内藏。三维头正读书架经10个人的使用,效果反应良好,符合当初设想。如感到看书轻松、阅读顺畅、注意力容易集中、不易走神、胸部通畅、阅读时间延长、读书没有强迫感、记住的内容能清晰地知道在书中的具体位置、坐在那不知不觉地看进去了等良好反应。使用三维头正读书架阅读图书的方法叫三维头正读书法,三维头正读书法利于读书者的学习与身体健康。 
三维头正读书架的说明书还没有公布,现附三维头正读书架的说明书如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在学习方法上涉及头部姿势:三维头正;本实用新型在器材上涉及一种放置在桌面上能使头部端正地读书或看书的高度可调的读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学习方法大多没有从控制头部姿势的角度出发;公知放置在桌面上的读书架大多高度可调范围不大,不能确保头部端正地双眼平视书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学习方法上提供一种三维头正身定学习法,在学习之前先使头部端正即头正、肩平、身体直地坐好(或参考操作电脑的正确坐姿),其中三维头正最关键。三维头正是指在三维空间对头进行定位:双耳向下对准双肩侧向水平,双眼眼眶向前水平双眼平视,鼻孔向下与水平垂直。读书时,三维头正地坐好双眼平视书本,书本内容在前下方时眼眶不动转动眼球,在三维头正、身定(全身尽量不动)的条件下,眼眶水平向前静止不动用眼睛的转动看书,双耳对准双肩侧向水平保持静止不动用耳朵去听书本的内容,鼻孔垂直向下保持静止不动用鼻子去闻书本的内容,口、舌朗诵或默念书本的内容,一口气连续看、听、闻、读下去,其中看、听、闻、读可同时进行,也可任选操作。这样充分发挥头上五官的作用,利于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读书、看书,而提高学习效率。也可在三维头正、身定与眼睛看书之间选择,累了,全身尽量不动放松,休息。也可眼眶水平向前保持不动闭目想、看书本的内容,双耳对准双肩侧向水平不动用耳朵去想、听书本内容,鼻孔垂直向下保持不动用鼻子去想、闻(嗅)书本的内容,也可转动眼球环顾四周,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延长一口气看书的字数、行数,直至一口气专心专心致志地看一页书。背课文也是如此操作,三维头正、身定,用眼睛看书,闭目默默记忆或不看书本背诵,记忆不清楚的内容再看书。本实用新型在器材上提供一种三维头正读书架,读书架下方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下方接有立杆,立杆向下插入立管中,立管头部有紧固螺丝,松开紧固螺丝可随意调节立杆的插入长短来调节读书架的垂直高度,拧紧紧固螺丝则固定读书架的垂直高度,立管下方固定在工字底盘上。读书架上放置打开的图书,调整其高低及离学习者的远近,保证学习者能三维头正、肩平、身体直地读书或看书学习。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手持书本的姿势与运动,利于最大限度地把注意力、能量用于读书、看书上,使能量供应、消耗得到合理分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延长学习时间,降低不必要的身体劳损、疲劳。如果学习效果不佳,保持头正身定则会得到很好地休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学习方法上,要想学出真知灼见,学出水平,学出本事,绝非走马观花、临阵磨枪地应付一时。而必须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不懈坚持。如果方法不对则容易疲劳、烦躁,读不下去,看不进去,很难坚持下去,是一种受罪、折磨。而有正确的方法,则津津有味、乐此不疲,是一种乐趣、享受。正确方法的核心就是:三维头正。。三维头正是指在三维空间对头进行定位:双耳向下对准双肩侧向水平,双眼眼眶向前水平双眼平视,鼻孔向下与水平垂直。读书时,先三维头正地坐好双眼平视书本,书本内容在前下方时眼眶不动转动眼球,在三维头正、身定(全身尽量不动)的条件下,眼眶水平向前静止不动用眼睛的转动看书,双耳对准双肩侧向水平保持静止不动用耳朵去听书本的内容,鼻孔垂直向下保持静止不动用鼻子去闻书本的内容,口、舌朗诵或默念书本的内容,一口气连续看、听、闻、读下去,其中看、听、闻、读可同时进行,也可任选操作。这样充分发挥头上五官的作用,利于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读书、看书,而提高学习效率。也可在三维头正身定与眼睛看书之间选择,累了,全身尽量不动放松,休息。也可眼眶水平向前保持不动闭目去想、看书本的内容,双耳对准双肩侧向水平不动用耳朵去想、听书本内容,鼻孔垂直向下保持不动用鼻子去想、闻(嗅)书本的内容, 也可转动眼球环顾四周,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延长一口气看书的字数、行数,直至一口气专心专心致志地看一页书。背课文也是如此操作,头正身定,用眼睛看书,闭目默默记忆或不看书本背诵,记忆不清楚的内容再看书。本实用新型在器材上提供一种三维头正读书架,读书架下方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下方接有立杆,立杆向下插入立管中,立管头部有紧固螺丝,松开紧固螺丝可随意调节立杆的插入长短来调节读书架的垂直高度,拧紧紧固螺丝则固定读书架的垂直高度,立管下方固定在工字底盘上。读书架上放置打开的图书,调整高低及离学习者的远近,保证学习者能三维头正、肩平、身体直地读书或看书学习。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手持书本的姿势与运动,利于最大限度地把注意力、能量用于读书、看书上,使能量供应、消耗得到合理分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延长学习时间,降低不必要的身体劳损、疲劳。如果学习效果不佳,保持头正身定则会得到很好地休息。持久的做到了头正,身体的其它部位也就顺理成章地正直、自然、放松了,因此,头正对于整个身体姿势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就坐姿而言,头正则胸腔、腹腔的空间就打开了,也就是说减少了弯腰、驼背等姿势对内脏造成的挤压,内脏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保持三维头正,则头部的运动就相对静止,可有效降低大脑不必要的兴奋且减少肌肉的能量消耗。这样提高了内脏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减少了大脑不必要的兴奋,使大脑、身体用于学习的能量就相对增加了。坚持三维头正,使人注重眼、耳、鼻对头的定位上;而鼻通过口、舌、喉头与心脏、丹田的联通则使胸腔、腹腔在感觉上是相通的,使人感觉胸腔下通腹腔,上通口、鼻,便有了心胸开阔的感觉,这样就利于稳定情绪。由于头正使有效能量的增加而增加人干事的持久力,因此对提高心理素质有很大帮助。通过读书或看书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收获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本发明的目的所在。学的知识不一定受益一生,而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则受益一生。本实用新型在器材上提供一种三维头正读书架,主要由读书架(1)、固定板(2)、立杆(3)、紧固螺丝(4)、立管(5)、工字底盘(6)等组成,其特征是:读书架(1)固定在固定板(2)上,固定板(2)下方接有立杆(3),立杆(3)向下插入立管(5)中,立管(5)头部有紧固螺丝(4),松开紧固螺丝(4)可随意调节立杆(3)插入立管(5)的长短来调节读书架(1)的垂直高度,拧紧紧固螺丝(4)则固定读书架(1)的垂直高度,立管(5)下方固定在工字底盘(6)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维头正读书架,主要由读书架(1)、固定板(2)、立杆(3)、紧固螺丝(4)、立管(5)、工字底盘(6)等组成,其特征是:读书架(1)固定在固定板(2)上,固定板(2)下方接有立杆(3),立杆(3)向下插入立管(5)中,立管(5)头部有紧固螺丝(4),松开紧固螺丝(4)可随意调节立杆(3)插入立管(5)的长短来调节读书架(1)的垂直高度,拧紧紧固螺丝(4)则固定读书架(1)的垂直高度,立管(5)下方固定在工字底盘(6)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在学习方法上提供一种三维头正身定学习法,在学习之前先使头部端正即头正、肩平、身体直地坐好(或参考操作电脑的正确坐姿),其中三维头正最关键。三维头正是指在三维空间对头进行定位:双耳向下对准双肩侧向水平,双眼眼眶向前水平双眼平视,鼻孔向下与水平 垂直。读书时,先三维头正地坐好,双眼平视书本,书本内容在前下方时眼眶不动转动眼球,在三维头正、身定(全身尽量不动)的条件下,眼眶水平向前静止不动用眼睛的转动看书,双耳对准双肩侧向水平保持静止不动用耳朵去听书本的内容,鼻孔垂直向下保持静止不动用鼻子去闻书本的内容,口、舌朗诵或默念书本的内容,一口气连续看、听、闻、读下去,其中看、听、闻、读可同时进行,也可任选操作。这样充分发挥头上五官的作用,利于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读书、看书,而提高学习效率。也可在三维头正身定与眼睛看书之间选择,累了,全身尽量不动放松,保持三维头正地休息。也可眼眶水平向前保持不动闭目去想、看书本的内容,双耳对准双肩侧向水平不动用耳朵去想、听书本内容,鼻孔垂直向下保持不动用鼻子去想、闻(嗅)书本的内容,也可转动眼球环顾四周,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延长一口气看书的字数、行数,直至一口气专心专心致志地看一页书。背课文也是如此操作,头正身定,用眼睛看书,闭目默默记忆或不看书本背诵,记忆不清楚的内容再看书。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减少手持书本的姿势与运动,利于最大限度地把注意力、能量用于读书、看书上,使能量供应、消耗得到合理分配,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延长学习时间,降低不必要的身体劳损、疲劳。如果学习效果不佳,保持头正身定则会得到很好地休息。这样,看书、读书学习成了一种乐趣、消遣、休息。持久的做到了三维头正,身体的其它部位也就顺理成章地正直、自然、放松了,因此,头正对于整个身体姿势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就坐姿而言,头正则胸腔、腹腔的空间就打开了,也就是说减少了弯腰、驼背等姿势对内脏造成的挤压,内脏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保持头正,则头部的运动就相对静止,可有效降低大脑不必要的兴奋且减少肌肉的能量消耗。这样提高了内脏的工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减少了大脑不必要的兴奋,使大脑、身体用于学习的能量就相对增加了。坚持三维头正,使人注重眼、耳、鼻对头的定位上;而鼻通过口、舌、喉头与心脏、丹田的联通则使胸腔、腹腔在感觉上是相通的,使人感觉胸腔下通腹腔,上通口、鼻,便有了心胸开阔的感觉,这样就利于稳定情绪。由于头正使有效能量的增加而增加人干事的持久力,因此对提高心理素质有很大帮助。通过读书或看书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收获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本发明的目的所在。学的知识不一定受益一生,而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则受益一生。“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这句话也强调了动作的重要性。使用本实用新型将领悟到头的三维空间位置决定姿势,姿势决定动作,其中三维头正是有益的。先摆好头正的姿势,进入一种状态再学习,让姿势去学习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大特点。本实用新型的“三维头正”还能帮助人建立一道心理健康的防线。坚持三维头正,能提高学习效率、稳定情绪、增强意志力,延长学习时间。三维头正应该是对人有积极意义的一个动作。本实用新型在读书或看书时利于保持正确姿势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多余动作,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双手持书的多余动作会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及大脑不必要的兴奋。三维头正也可融入日常的生活、工作、休息、运动之中。如果入睡困难,保持三维头正地坐上一段时间或躺下保持头部不动坚持下去,能帮助入睡。在打太极拳、形意拳时也可将头正融入其中,如三维头正与三体式结合,发生矛盾执行三维头正。当受到刺激产生愤怒、恐惧、害怕等情绪时,做到三维头正,即:眼向前、耳向两侧、鼻朝下,关注五官对头的定位,保持尽量不动与之对抗,会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而人接受环境的刺激,主要依赖于眼、耳、鼻、口、 舌。头正通过五官内通五脏,外感环境,故头正的意义非同一般。按照三维头正的要求坐下或站立,时间一长也没有枯燥、寂寞、烦闷的感觉,反而津津有味,乐此不疲。经常保持三维头正,尽量不动,会使人心态平和,精力充沛,所以能够提高心理素质。详见《人体完整系统信息论》第九章第七节。 
评价 使用本实用新型,学习者先调好三维头正读书架的高低位置,将其固定,操作简便。而保持三维头正的姿势,不仅收获知识,还收获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通过颈部肌肉紧张保持三维头正来达到全身放松的目的。《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止是指停住不动,拦阻,使停住的意思。其没讲到具体的方法及其机理,而本实用新型则提出了做到止的具体方法:三维头正及其机理。三维头正读书架则提供了实现三维头正的器材。学习有了正确的方法,能够做到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学习,能够做到心平气和、孜孜不倦地学习,能够做到乐在其中,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充分体会领悟到国学文化的深刻内涵,也可更好地弘扬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 

Claims (1)

1.内藏读书架的课桌,主要由读书架(1)、翻板(2)、中轴(3)顶板(4)、内管(5)、抽管(6)、触脚(7)、后背箱盖(8)、后背箱(9)、桌架(19)、底管(11)、底管螺丝(12)、抽斗(13)、桌面前端(14)、合页(15)、小盖(16)、小合页(22)、抽管螺丝(43)等组成,桌面前端(14)固定在桌架(10)上,抽斗(13)位于桌面前端(14)下方,其特征是:桌面由桌面前端(14)与后背箱盖(8)及小盖(16)组成,后背箱盖(8)通过合页(15)与桌面前端(14)连接;底管(11)上部在后背箱(9)内,底管螺丝(12)穿过后背箱(9)一侧,抽管(6)插在底管(11)内,旋紧底管螺丝(12)紧固抽管(6);抽管上部有触脚(7)与抽管螺丝(43),内管(5)插在抽管(6)内,旋紧抽管螺丝(43)紧固内管(5),内管(5)顶部有顶板(4),翻板(2)通过中轴(3)固定在顶板(4)上,读书架(1)固定在翻板(2)上,翻板(2)的运动范围是向前与顶板(4)水平平行至与顶板(4)垂直的90度之内;使用读书架(1)时,旋松底管螺丝(12),打开后背箱盖(8),从后背箱(9)内把翻板(2)、读书架(1)提拉出来,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上运行,当触脚(7)的高度高于后背箱盖(8)与桌面前端(14)垂直的高度时,合上后背箱盖(8),小盖(16)触及到抽管(6)后自动打开,小盖(16)打开的空间位置所形成的缺口就是抽管(6)穿过桌面的空间位置,放下翻板(2)、读书架(1),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下运行,触脚(7)坐落在后背箱盖(8)上,起到支撑作用,旋紧底管螺丝(12)会更加稳固;放平翻板(2),打开读书架(1),旋松抽管螺丝(43),调节翻板(2)、读书架(1)的高度后旋紧抽管螺丝(43),这样使读书架(1)呈现、固定在桌面上;不阅读图书时,折叠好读书架(1),旋松抽管螺丝(43),将内管(5)在抽管(6)内插到底,使翻板(2)、读书架(1)降到最低,旋紧抽管螺丝(43),旋松底管螺丝(12),把翻板(2)、读书架(1)向上提起,使翻板(2)、读书架(1)与顶板(4)垂直后,继续向上提拉,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上运动,直至触脚(7)的高度高于后背箱盖(8)与桌面前端(14)垂直的高度时,打开后背箱盖(8),向下把翻板(2)、读书架(1)放到后背箱(9)内,抽管(6)在底管(11)内向下运动,直至抽管(6)插到底,旋紧底管螺丝(12),合上后背箱盖(8),合上小盖(16),使桌面保持平整,这样把读书架(1)折叠、压缩到后背箱(9)内,实现了读书架的内藏功能。
CN201410321427.1A 2014-06-28 2014-06-28 内藏读书架的课桌 Pending CN104188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1427.1A CN104188363A (zh) 2014-06-28 2014-06-28 内藏读书架的课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21427.1A CN104188363A (zh) 2014-06-28 2014-06-28 内藏读书架的课桌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8363A true CN104188363A (zh) 2014-12-10

Family

ID=52073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21427.1A Pending CN104188363A (zh) 2014-06-28 2014-06-28 内藏读书架的课桌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836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3522A (zh) * 2016-07-22 2017-01-04 赵继英 冥想学习桌
CN111067251A (zh) * 2020-01-09 2020-04-28 浙江大学 一种带有可自动调节读书距离的护眼读书架的书桌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63522A (zh) * 2016-07-22 2017-01-04 赵继英 冥想学习桌
CN111067251A (zh) * 2020-01-09 2020-04-28 浙江大学 一种带有可自动调节读书距离的护眼读书架的书桌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rost Applied kinesiology, Revised Edition: a training manual and reference book of 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CN104188363A (zh) 内藏读书架的课桌
Lynn Awakening somatic intelligence: Understanding, learning & practicing the Alexander technique, Feldenkrais method & Hatha yoga
Kianfar The revelation of the breath: A tribute to its wisdom, power, and beauty
Sumner et al. Cranial intelligence: a practical guide to biodynamic craniosacral therapy
Liebers Relax with yoga
Schneider Vision for life, revised edition: Ten steps to natural eyesight improvement
Lucas Godsfield Companion: Yoga: The guide to poses, practices and more
CN204580345U (zh) 内藏读书架的桌子
Stirk The Original Body: Primal Movement for Yoga Teachers
Bruce Astral Dynamics: The Complete Book of Out-of-Body Experience
Chia et al. Craniosacral Chi Kung: Integrating Body and Emotion in the Cosmic Flow
Krentzman Scoliosis, Yoga Therapy, and the Art of Letting Go
Norberg Hatha yoga: The body's path to balance, focus, and strength
Lam The Qigong Workbook for Anxiety: Powerful Energy Practices to Rebalance Your Nervous System and Free Yourself from Fear
Jarme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aiji Qigong
Bischof Breath and Meditation: On the Path to the Temple
Acton Eternal spring: Taijiquan, qi go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ealth, happiness and longevity
Olsen Awakening grace: Embodied awareness in vocal training
Maguire Yoga for a Healthy Body: A Step-by-step Guide: Combine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20-minute Workouts
Watts Yoga and Somatics for Immune and Respiratory Health
Knoppers et al. The Toolbox
Barker The Breathing Revolution: Train yourself to breathe properly to banish anxiety and find your inner calm
Masters Neurospeak: Transforms Your Body, While You Read
Jacobson Fascia Insigh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