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84352A - 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84352A
CN104184352A CN201410475536.9A CN201410475536A CN104184352A CN 104184352 A CN104184352 A CN 104184352A CN 201410475536 A CN201410475536 A CN 201410475536A CN 104184352 A CN104184352 A CN 104184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verter
current
controller
line voltag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55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84352B (zh
Inventor
邹海晏
陶磊
张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755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84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84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4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84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84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用于电流内环控制器对逆变器的控制过程,电流内环控制器包括有功电流控制器和无功电流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将k1倍的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将k2倍的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根据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和无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将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至逆变器以控制逆变器工作。本发明中由于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因此改善了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不匹配现象,从而减小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以减小逆变器输出电流震荡的幅值。

Description

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并网逆变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源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交流电压后,输出给负载电路,在光伏、风能发电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电网电压平稳的条件下,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基本上匹配,即这两个输出功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但是在一些弱电网条件下,电网电压频繁变化,尤其是当母线电容容量较小且其电压外环的控制带宽较窄时,会导致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出现不匹配,从而使得直流母线电压出现骤升或者骤降的现象,引起逆变器输出电流震荡,甚至导致逆变器故障脱网。
而现有技术对逆变器进行控制时,并没有考虑到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在电网电压频繁变化时,改善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不匹配现象,从而减小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以减小逆变器输出电流震荡的幅值。
为此,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电流内环控制器对逆变器的控制过程,所述电流内环控制器包括有功电流控制器和无功电流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将k1倍的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作为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
将k2倍的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作为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其中,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
根据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和所述无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
将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逆变器,以控制所述逆变器工作;
所述电网电压的标幺值为:
pu=eq/eN
其中eq为所述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N为所述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
优选地,所述eq由所述电网电压表示。
优选地,所述k1为所述电网电压的标幺值的倒数,所述k2为1。
优选地,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与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的差值,作为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入值。
优选地,所述无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根据逆变器当前待发送的无功功率和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计算出,反馈值为并网电流的无功分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逆变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流内环控制器和驱动信号生成单元;所述电流内环控制器包括有功电流控制器和无功电流控制器;
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为k1倍的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为k2倍的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
所述驱动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和所述无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并将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逆变器,以控制所述逆变器工作;
所述电网电压的标幺值为:
pu=eq/eN
其中eq为所述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N为所述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
优选地,所述eq由所述电网电压表示。
优选地,所述k1为所述电网电压的标幺值的倒数,所述k2为1。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减法器;
所述减法器用于将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与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做减法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输出至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无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根据逆变器当前待发送的无功功率和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计算出,反馈值为并网电流的无功分量。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将k1倍的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作为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将k2倍的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作为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若忽略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调节时间,逆变器输出功率近似为Q为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eq为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其中由于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即k2/k1=eq/eN,eN为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因此逆变器输出功率为Q×eN,由于直流电源在稳态工作时,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Q变化很小,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eN为定值,因此逆变器输出功率基本上不会随着电网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改善了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不匹配现象,从而减小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以减小逆变器输出电流震荡的幅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逆变器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逆变器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数据流向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逆变器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电网电压平稳的条件下,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基本上匹配,即这两个输出功率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但是在一些弱电网条件下,电网电压频繁变化,尤其是当母线电容容量较小且其电压外环的控制带宽较窄时,会使得逆变器输出功率发生变化,进一步导致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出现不匹配,从而使得直流母线电压出现骤升或者骤降的现象,引起逆变器输出电流震荡,甚至导致逆变器故障脱网。
其中,直流电源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形式。比如,在光伏发电领域,直流电源可以由光伏组件提供,或者由光伏组件经过DC/DC变换器提供,或者以其他方式提供;在风力发电领域,直流电源可以由机侧变流器提供,或者其他方式提供。
而现有技术对逆变器进行控制时,并没有考虑到上述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在电网电压频繁变化时,改善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不匹配现象,从而减小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以减小逆变器输出电流震荡的幅值。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逆变器控制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方法用于电流内环控制器对逆变器的控制过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流内环控制器用于通过电流内环的闭环方式对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控制。电流内环控制器包括有功电流控制器和无功电流控制器。其中有功电流控制器用于利用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对逆变器输出的有功电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输出的有功功率的调节,无功电流控制器用于利用并网电流的无功分量对逆变器输出的无功电流进行调节,从而实现输出的无功功率的调节。有功电流控制器和无功电流控制器,分别可以为P(比例)控制器、PI(比例-积分)控制器、或者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等。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01:将k1倍的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
有功电流控制器用于根据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和反馈值,生成比例调节、比例-积分调节、或者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后的输出值。一般情况下,参考值和反馈值会经过减法运算生成差值,该差值输入至有功电流控制器作为其输入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压外环控制器用于通过电压外环的闭环方式对逆变器的运行直流电压进行控制。
S102:将k2倍的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作为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其中,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
本发明的关键就在于,不再是直接将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以及将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而是对该参考值和反馈值分别引入了k1和k2倍数,并且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基本上不会随着电网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下面具体说明这种方式的实现原理。
逆变器输出功率Pout近似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Pout=iq×eq
其中,iq为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eq为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
由于电流内环的调节速度远大于电压外环的调节速度,因此若忽略电流内环的调节时间,则在上式中,iq可以通过代替。为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一般情况下其中Q为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因此若不引入k1和k2倍数,则逆变器输出功率Pout为:
Pout=Q×eq
可见由于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会随着电网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平稳的情况下,逆变器输出功率Pout会偏离直流电源的输出功率,导致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出现不匹配,从而使得直流母线电压出现骤升或者骤降。
而在本发明中,由于引入了k1和k2倍数,因此逆变器输出功率Pout为:
P out = Q k 2 / k 1 × e q
并且由于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pu,即pu=k2/k1=eq/eN,eN为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因此逆变器输出功率Pout为:
P out = Q e q / e N × e q = Q × e N
由于直流电源在稳态工作时,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Q变化很小,并且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eN(即逆变器出厂时所设计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为定值,因此逆变器输出功率Pout基本上不会随着电网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再加上直流电源在稳态工作时,保持平稳的输出功率,因此改善了逆变器输出功率和直流电源输出功率的不匹配现象,从而减小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以减小逆变器输出电流震荡的幅值。
k1和k2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k1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pu的倒数,即k1=1/pu,k2为1,即k2=1。
S103:根据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和无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对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和反馈值引入了k1和k2倍数,因此使得根据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及无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生成的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能够保证在对逆变器进行控制时,逆变器输出功率基本上不会随着电网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该步骤具体可以是根据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和无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生成调制信号,再根据调制信号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其中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用于驱动逆变器中的开关管。
S104:将步骤S103中生成的驱动信号输出至逆变器,以控制所述逆变器工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实施例中将k1倍的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将k2倍的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若忽略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调节时间,逆变器输出功率近似为Q为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eq为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其中由于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即k2/k1=eq/eN,eN为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因此逆变器输出功率为Q×eN,由于直流电源在稳态工作时,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Q变化很小,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eN为定值,因此逆变器输出功率基本上不会随着电网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改善了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不匹配现象,从而减小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以减小逆变器输出电流震荡的幅值。
如本实施例中的逆变器可以具体为光伏逆变器,此时直流电源具体为光伏组件,或者为光伏组件及DC/DC变换器构成。
如本实施例中的逆变器可以具体为风机变流器的网侧变流器部分,此时直流电源具体为风力发电机及机侧变流器构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和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可以分别根据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计算出,而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则可以直接测出。
电网电压与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无功分量的关系通过下式表示:
e = e q 2 + e d 2
其中e为直接测出的电网电压,eq为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d为电网电压的无功分量,由于计算出的电网电压的无功分量ed近似为0,因此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可以由电网电压e表示,例如在计算电网电压的标幺值pu时,可以用电网电压e代替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即pu=e/eN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逆变器控制方法。
请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了逆变器控制方法另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方法用于电流内环控制器对逆变器的控制过程。电流内环控制器包括有功电流控制器25和无功电流控制器27。在本实施例中,以k1=1/pu,即k2=1为例加以说明。
S201:检测当前的电网电压e、并网电流i、直流母线电压Udc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网电压e既可以为三相电网电压,也可以为单相电网电压。并网电流i既可以为三相并网电流也可以为单相并网电流。
S202:根据电网电压e计算出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无功分量ed、以及电网电压的角频率ω。其中,具体可以是通过软件锁相环、或者其他方式计算出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和无功分量ed。在计算电网电压的角频率ω时,可以是根据电网电压e,也可以是根据电网电压的辅助电路等。
S203:根据并网电流i计算出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iq和无功分量id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任一种算法计算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和无功分量ed、电网电压的角频率ω、以及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iq和无功分量id。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加以限定。
S204:将逆变器根据一定算法得到的逆变器的理论工作电压作为电压外环控制器22的参考值,将步骤S201中检测的直流母线电压Udc作为电压外环控制器22的反馈值。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压外环控制器的参考值和反馈值可以等倍数变化,也就是说只需满足参考值为电压外环控制器22的k3倍,反馈值为直流母线电压Udc的k3倍即可。同样,无功电流控制器27的参考值和反馈值也可以等倍数变化。
对于单级式光伏逆变器,即光伏组件直接连接逆变器,由光伏组件构成直流电源,可以为根据现有的任一种MPPT控制算法得到的光伏组件跟踪最大功率点的理论工作电压。
对于双级式光伏逆变器,即光伏组件经过DC/DC变换器连接逆变器,由光伏组件及DC/DC变换器构成直流电源,可以为根据电网电压计算得到的逆变器所能正常工作的最小直流电压;DC/DC变换器来实现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对于风机变流器,直流电源由发电机及机侧变流器提供,可以为根据电网电压计算得到的逆变器所能正常工作的最小直流电压;机侧变流器来实现发电机的最大功率点跟踪。
其中可以如图2所示,电压外环控制器22的参考值和反馈值经过第一减法器21后生成差值,该差值输入至电压外环控制器22作为其输入值。
S205:将电压外环控制器22的输出值除以电网电压的标幺值pu,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25的参考值。其中pu=eq/eN,eq为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N为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其中标幺值pu可以近似为pu=e/eN
图2所示,可以是通过乘法单元23乘以标幺值pu的倒数以实现将电压外环控制器22的输出值除以电网电压的标幺值pu。
S206:将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iq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25的反馈值。
其中可以如图2所示,有功电流控制器25的参考值和反馈值经过第二减法器24后生成差值,该差值输入至有功电流控制器25作为其输入值。
S207:根据逆变器当前待发送的无功功率Q*和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计算无功电流控制器27的参考值将并网电流的无功分量id作为无功电流控制器27的反馈值。其中无功电流控制器27的参考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i d * = Q * / e q
可以如图2所示,无功电流控制器27的参考值和反馈值经过第三减法器26后生成差值,该差值输入至无功电流控制器27作为其输入值。
S208:根据有功电流控制器25的输出值和无功电流控制器27的输出值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
如图2所示,可以是将有功电流控制器25的输出值、无功电流交叉解耦项ωLid以及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输入至加法器28,从而生成调制信号Vq。将无功电流控制器27的输出值、有功电流交叉解耦项ωLiq以及电网电压的无功分量ed输入至加减法器29,从而生成调制信号Vd。之后PWM生成单元210根据调制信号Vq和调制信号Vd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其中ω为电网电压的角频率,L为逆变器输出侧的等效滤波电感。
S209:将步骤S208中生成的驱动信号输出至逆变器,以控制逆变器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逆变器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一个控制周期内的逆变器的控制。
如图3所示,对应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逆变器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电流内环控制器31和驱动信号生成单元32。电流内环控制器31包括有功电流控制器311和无功电流控制器312。其中,有功电流控制器311和无功电流控制器312,分别可以为P(比例)控制器、PI(比例-积分)控制器、或者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等。
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的参考值为k1倍的电压外环控制器33的输出值,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的反馈值为k2倍的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pu,即pu=k2/k1=eq/eN,eq为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N为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
k1和k2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是,k1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pu的倒数,即k1=1/pu,k2为1,即k2=1。
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用于根据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的参考值和反馈值,生成比例调节、比例-积分调节、或者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后的输出值。一般情况下,本实施例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减法器,第一减法器用于将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的参考值与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的反馈值做减法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输出至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的输入端。
本发明的关键就在于,不再是直接将电压外环控制器311的输出值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以及将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的反馈值,而是对该参考值和反馈值分别引入了k1和k2倍数,并且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通过这种方式使得逆变器输出功率基本上不会随着电网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驱动信号生成单元32用于根据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的输出值和无功电流控制器312的输出值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逆变器,以控制逆变器工作。
其中驱动信号生成单元32可以包括调制信号生成单元和PWM生成单元,由调制信号生成单元根据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的输出值和无功电流控制器312的输出值生成调制信号,再由PWM生成单元根据调制信号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其中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用于驱动逆变器中的开关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实施例中将k1倍的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的参考值;将k2倍的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作为有功电流控制器311的反馈值。若忽略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调节时间,逆变器输出功率近似为Q为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eq为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其中由于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即k2/k1=eq/eN,eN为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因此逆变器输出功率为Q×eN,由于直流电源在稳态工作时,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Q变化很小,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eN为定值,因此逆变器输出功率基本上不会随着电网电压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改善了直流电源输出功率和逆变器输出功率的不匹配现象,从而减小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范围,以减小逆变器输出电流震荡的幅值。
如本实施例中的逆变器可以具体为光伏逆变器,此时直流电源具体为光伏组件,或者为光伏组件及DC/DC变换器构成。
如本实施例中的逆变器可以具体为风机变流器的网侧变流器部分,此时直流电源具体为风力发电机及机侧变流器构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和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可以分别根据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计算出,而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则可以直接测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网电压的无功分量ed可能近似为0,因此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可以由电网电压e表示,例如在计算电网电压的标幺值pu时,可以用电网电压e代替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即pu=e/eN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逆变器控制系统。
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电流内环控制器41和驱动信号生成单元42。电流内环控制器41包括有功电流控制器411和无功电流控制器412。
电压外环控制器43的参考值为根据一定算法得到的逆变器的理论工作电压电压外环控制器43的反馈值为直流母线电压Udc。可以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还包括第一减法器44,电压外环控制器22的参考值和反馈值经过第一减法器44后生成差值,该差值输入至电压外环控制器43作为其输入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压外环控制器43的参考值和反馈值可以等倍数变化,也就是说只需满足参考值为电压外环控制器43的k3倍,反馈值为直流母线电压Udc的k3倍即可。同样,无功电流控制器412的参考值和反馈值也可以等倍数变化。
有功电流控制器411的参考值为电压外环控制器43的输出值除以电网电压的标幺值pu,有功电流控制器411的反馈值为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iq。其中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乘法单元45实现将电压外环控制器43的输出值乘以电网电压的标幺值pu的倒数,以实现电压外环控制器43的输出值除以电网电压的标幺值pu。本实施例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减法器46,有功电流控制器411的参考值和反馈值经过第二减法器46后生成差值,该差值输入至有功电流控制器411作为其输入值。
无功电流控制器412的参考值根据逆变器当前待发送的无功功率Q*和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可以为:无功电流控制器412的反馈值为并网电流的无功分量id。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减法器47,无功电流控制器412的参考值和反馈值经过第三减法器47后生成差值,该差值输入至无功电流控制器412作为其输入值。
驱动信号生成单元42用于根据有功电流控制器411的输出值和无功电流控制器412的输出值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逆变器,以控制逆变器工作。
如图4所示,驱动信号生成单元42可以包括:调制信号生成单元和PWM生成单元421,由调制信号生成单元根据有功电流控制器411的输出值和无功电流控制器412的输出值生成调制信号,例如图4中的调制信号生成单元具体包括加法器422和加减法器423。将有功电流控制器411的输出值、无功电流交叉解耦项ωLid以及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输入至加法器422,从而生成调制信号Vq。将无功电流控制器412的输出值、有功电流交叉解耦项ωLiq以及电网电压的无功分量ed输入至加减法器423,从而生成调制信号Vd。之后PWM生成单元421根据调制信号Vq和调制信号Vd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其中ω为电网电压的角频率,L为逆变器输出侧的等效滤波电感。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的电网电压e、并网电流i、直流母线电压Udc,根据电网电压e计算出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q、无功分量ed、以及电网电压的角频率ω,根据并网电流i计算出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iq和无功分量id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电流内环控制器对逆变器的控制过程,所述电流内环控制器包括有功电流控制器和无功电流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将k1倍的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作为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
将k2倍的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作为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其中,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
根据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和所述无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
将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逆变器,以控制所述逆变器工作;
所述电网电压的标幺值为:
pu=eq/eN
其中eq为所述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N为所述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q由所述电网电压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为所述电网电压的标幺值的倒数,所述k2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与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的差值,作为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入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根据逆变器当前待发送的无功功率和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计算出,反馈值为并网电流的无功分量。
6.一种逆变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电流内环控制器和驱动信号生成单元;所述电流内环控制器包括有功电流控制器和无功电流控制器;
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为k1倍的电压外环控制器的输出值,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为k2倍的并网电流的有功分量;k2与k1的比值为电网电压的标幺值;
所述驱动信号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和所述无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出值生成对逆变器的驱动信号,并将所述驱动信号输出至所述逆变器,以控制所述逆变器工作;
所述电网电压的标幺值为:
pu=eq/eN
其中eq为所述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eN为所述逆变器所设置输出的额定电网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eq由所述电网电压表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k1为所述电网电压的标幺值的倒数,所述k2为1。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减法器;
所述减法器用于将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与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反馈值做减法运算,并将运算结果输出至所述有功电流控制器的输入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电流控制器的参考值根据逆变器当前待发送的无功功率和电网电压的有功分量计算出,反馈值为并网电流的无功分量。
CN201410475536.9A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4184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5536.9A CN104184352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5536.9A CN104184352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4352A true CN104184352A (zh) 2014-12-03
CN104184352B CN104184352B (zh) 2017-01-11

Family

ID=51965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5536.9A Active CN104184352B (zh) 2014-09-17 2014-09-17 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8435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434A (zh) * 2017-10-12 2018-04-24 安徽华腾电气有限公司 并网状态下单相储能变流器pq控制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4922A (zh) * 2009-07-21 2009-12-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输出电流标幺值加权平均的逆变器并联均流方法
US20110026281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Chapman Patrick 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c-ac power conversion
EP2127061B1 (fr) * 2006-12-26 2012-05-30 Université De Poitiers Filtrage actif d'un courant triphase
CN103219896A (zh) * 2013-04-09 2013-07-24 湖南大学 三相高压级联型ac-dc-ac双向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457286A (zh) * 2012-06-05 2013-12-18 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特定频率能量波动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27061B1 (fr) * 2006-12-26 2012-05-30 Université De Poitiers Filtrage actif d'un courant triphase
CN101604922A (zh) * 2009-07-21 2009-12-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输出电流标幺值加权平均的逆变器并联均流方法
US20110026281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Chapman Patrick 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c-ac power conversion
CN103457286A (zh) * 2012-06-05 2013-12-18 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除特定频率能量波动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03219896A (zh) * 2013-04-09 2013-07-24 湖南大学 三相高压级联型ac-dc-ac双向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434A (zh) * 2017-10-12 2018-04-24 安徽华腾电气有限公司 并网状态下单相储能变流器pq控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84352B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4110B (zh) 一种具有电能质量调节功能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02611138B (zh) 一种无延时的单相光伏并网功率调节方法
KR101248593B1 (ko) 무효전력 보상 기능의 태양광 발전시스템 및 그 운용 방법
Pazhanimuthu et al. Grid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RES) for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 using adaptiv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based series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Marei et al. PV interface system with LVRT capability based on a current controlled HFAC link converter
US10468977B2 (en) Power controller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Guerrero-Rodríguez et al. Modelling,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for renewable agents connected to a distorted utility grid using a Real-Time Digital Simulation Platform
JP2014192992A (ja) 無効電力比率制御器、無効電力比率制御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発電システム
CN105699780B (zh) 并网逆变器市电阻抗侦测方法及功率因数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03259281B (zh) 具有负序电流补偿机制的能量转换系统和方法
Benchagra et al. Nonlinear control of DC-bus voltage and power for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US8471409B2 (en)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CN103280835A (zh) 三相并网光伏逆变器的发电状态控制方法
JP5498100B2 (ja) インバータ制御回路、このインバータ制御回路を備えた系統連系インバータシステム
CN103023361B (zh) 能量转换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光伏发电系统
Eid Control of hybrid energy systems micro-grid
WO2014034427A1 (ja) 静止型無効電力補償装置及び電圧制御方法
CN105119317A (zh) 一种利用光伏发电装置补偿的方法
CN106877333B (zh) 具备主动补偿能力的pwm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84352A (zh) 一种逆变器控制方法及系统
Yanjie et al. Direct current control strategy for seamless transfer of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in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s
Li et al. Grid voltage modulated control of grid-connected voltage source inverters under unbalanced grid conditions
Rezayi et al. PLL-Less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ler for three-phase grid-connected power converters
Sivakumar et al. Improved control strategy for grid connected scheme based on PV array and wind-driven induction generators
Singh et al. An adaptive quadrature-complex variable filter control (aq-cvf) for solar pv-wind-bes microgrid with improved power qua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