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79424A - 一种窗户的扇勾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窗户的扇勾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179424A
CN104179424A CN201410396418.9A CN201410396418A CN104179424A CN 104179424 A CN104179424 A CN 104179424A CN 201410396418 A CN201410396418 A CN 201410396418A CN 104179424 A CN104179424 A CN 104179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side
plate
connecting plate
side connecting
vertic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964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179424B (zh
Inventor
李井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HONGHEG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ONGHEG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ONGHEG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ONGHEG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3964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1794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4179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9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179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179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具有两块隔热断桥,其特征是:前侧竖直板的后表面设有两块与其垂直的前侧连接板;后侧竖直板包括位于主板和副板;后侧竖直板的前表面设有两块与其垂直的后侧连接板;前侧连接板的后侧和后侧连接板的前侧各设有凸体,凸体上各设有一条燕尾形榫槽,两块隔热断桥的前侧部和后侧部分别安装在所对应的凸体的燕尾形榫槽中;前侧竖直板的右部、主板的右部与位于最左方的前侧连接板、隔热断桥和后侧连接板能够围成开口向右的玻璃安装槽;螺钉板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前侧竖直板或者主板或者副板连接;主板的后表面设有L形勾板。扇勾企只由两件型材和两块隔热断桥组成,并且其截面没有封闭的类似口字形的结构,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窗户的扇勾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一种窗户的扇勾企,所述扇勾企具有隔热断桥并且结构合理,因而其隔热性能很好、生产成本比较低。扇勾企在窗户中的作用是与扇上方、扇下方、扇光企和玻璃等连接成推拉扇,并且当推拉扇关闭时扇勾企还与扇中梃紧密接触以防止室内外空气流通。
背景技术
现有的窗户的框架多数是用铝合金型材制作的。这种型材有一个主要缺点:隔热性能较差,即夏天室外的热量容易向室内传递增加了空调器的能耗,冬天室内的热量容易向室外传递也增加了空调器的能耗。实用新型《节能单轨推拉门窗》(授权公告号:CN201588494U)公开了多种具有隔热断桥的型材,其中包括扇勾企。从说明书附图中可以看出:该实用新型公开的扇勾企由三件型材和两块隔热断桥组成,其中的一件型材还具有一个截面为类似口字形的封闭的结构,结构比较复杂,因而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出材率低,从而造成生产成本偏高、铝合金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窗户的具有隔热断桥的扇勾企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偏高、铝合金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窗户的扇勾企,所述扇勾企没有截面为封闭的、类似口字形的结构,既简化了生产工艺,又提高了出材率、提高了铝合金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具有两块至多块隔热断桥,其特征是:设置前侧竖直板;所述前侧竖直板的后表面设有两块至多块前侧连接板,所述前侧连接板的前侧与前侧竖直板连接成整体,所述前侧连接板的后侧设有凸体;设置后侧竖直板,所述后侧竖直板包括位于右方的主板和位于左方的副板;所述后侧竖直板的前表面设有两块至多块后侧连接板,所述后侧连接板的后侧与后侧竖直板连接成整体,所述后侧连接板的前侧设有凸体;所述两块至多块隔热断桥的前侧部和后侧部分别与所对应的前侧连接板的凸体和后侧连接板的凸体连接;所述前侧竖直板的右部、主板的右部与位于最左方的前侧连接板、隔热断桥和后侧连接板能够围成开口向右的玻璃安装槽;设置螺钉板,所述螺钉板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前侧竖直板或者主板或者副板连接;所述后侧竖直板的后表面设有L形勾板,所述L形勾板的自由端指向右方或者右下方。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提出附加的技术特征:
1、所述主板和副板与前侧竖直板平行,主板与前侧竖直板的距离小于副板与前侧竖直板的距离;主板的右侧和前侧竖直板的右侧在平行于前侧竖直板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线重合,副板的左侧和前侧竖直板的左侧在平行于前侧竖直板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线重合。
2、所述前侧竖直板与前侧连接板的夹角为90°,所述后侧连接板与主板或者副板的夹角为90°;所述前侧连接板的数量等于后侧连接板的数量。
说明:本申请按照扇勾企竖直放置并且人的视线与扇勾企的中心线平行时的状态进行叙述。前侧竖直板、前侧连接板、主板、副板和后侧连接板既可以是平板;又可以是曲面板,例如波浪形的曲面板,或者是由多块平板与多块弯曲板组成的曲面板。但采用曲面板没有什么意义。目前市场上用于窗户上的型材以平板为主要组成部分,即上述板状物以平板为好。主板和副板既可以由一段平板连接成整体,又可以由一段弯曲板连接成整体,还可以间接地连接,例如,勾板与主板的左侧连接,副板再与勾板连接。主板和副板既可以由一段平板连接成整体时,该段平板与主板和副板的夹角各为90°—135°。如果前侧竖直板或者后侧竖直板是波浪形曲面板,则前侧竖直板或者后侧竖直板的中心面是竖直方向;如果前侧连接板是波浪形曲面板,则所述“前侧竖直板与前侧连接板的夹角为90°”是指它们的中心面的夹角为90°,依此类推。L形勾板既可以与主板连接成整体,又可以与副板连接成整体,根据勾板的位置要求和主板、副板的宽度比例确定勾板是与主板连接成整体,还是与副板连接成整体,或者既与主板连接成整体又与副板连接成整体。
3、所述前侧连接板的凸体和后侧连接板的凸体上各设有一条燕尾形榫槽;所述隔热断桥的前侧部是形状与所对应的前侧连接板的燕尾形榫槽的形状相同、基本尺寸相等的燕尾形榫头,所述隔热断桥的后侧部是形状与所对应的后侧连接板的燕尾形榫槽的形状相同、基本尺寸相等的燕尾形榫头,所述隔热断桥的前侧部和后侧部分别安装在所对应的前侧连接板和后侧连接板的凸体的燕尾形榫槽中。
4、所述前侧连接板、后侧连接板和隔热断桥的数量各为两块;所述两块前侧连接板分别位于前侧竖直板的后表面左侧和中部区域,所述两块后侧连接板分别位于副板的前表面左侧和主板的前表面中部区域。
5、位于前侧竖直板的后表面左侧的前侧连接板与位于副板的前表面左侧的后侧连接板的左表面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位于前侧竖直板的后表面中部区域的前侧连接板与位于主板的前表面中部区域的后侧连接板的右表面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6、所述副板的后表面设有密封槽用于安装密封毛条或者密封胶条或者其他密封件。
7、所述螺钉板与任意一块后侧连接板或者前侧连接板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成整体,所述螺钉板与前侧竖直板垂直,所述螺钉板的左表面设有定位槽。
8、所述前侧竖直板、前侧连接板、凸体、后侧连接板、后侧竖直板、螺钉板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隔热断桥采用尼龙条PA66或者其他非金属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扇勾企只由两件型材和两块隔热断桥组成,并且其截面没有封闭的、类似口字形的结构,使生产工艺变得简单,每米扇勾企所消耗的原材料比较少,从而使生产成本降低。
此外,本申请还提出以下附加技术特征:设置竖直方向的后侧加强板,所述后侧加强板的左侧与位于副板的前表面左侧的后侧连接板的凸体连接成整体,所述后侧加强板的右侧与位于主板的前表面中部区域的后侧连接板的凸体连接成整体,所述螺钉板的后侧部与后侧加强板的前表面中部连接成整体,所述螺钉板与后侧竖直板垂直。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设置竖直方向的前侧加强板,所述前侧加强板的左侧与位于前侧竖直板的后表面左侧的前侧连接板的凸体连接成整体,所述前侧加强板的右侧与位于前侧竖直板的后表面中部区域的前侧连接板的凸体连接成整体。前侧加强板和后侧加强板与前侧竖直板的制成材料相同。增加前侧加强板和后侧加强板虽然能够增加扇勾企的强度和刚度,但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不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窗户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窗户的扇勾企的第一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窗户的扇勾企的第二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一种窗户的扇勾企的第三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一种窗户的扇勾企的第四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一种窗户的扇勾企的第四种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L形勾板的俯视图;
图8为螺钉板的放大图。
图9是扇勾企与扇中梃接触时的俯视图。
图中:1、左边封;2、上固定框;3、中固定框;4、上固定玻璃;5、下固定玻璃;6、中梃;7、扇勾企;8、扇中梃;9、扇上方;10、扇玻璃;11、下固定框;12、扇下方;13、扇光企;14、右边封;15、前侧竖直板;16、主板;17、螺钉板;18、凸体;19、前侧连接板;20、隔热断桥;21、密封槽;22、副板;23、L形勾板;24、后侧连接板;25、玻璃安装槽;26、后侧加强板;27、前侧加强板;28、斜面;29、定位槽。
说明:图1所示扇勾企的主视图是外形参考图,只表明扇勾企在窗户中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窗户由左边封1、上固定框2、中固定框3、上固定玻璃4、下固定玻璃5、中梃6、扇勾企7、扇中梃8、扇上方9、扇玻璃10、下固定框11、扇下方12、扇光企13、右边封14组成,图中省略了纱门。图中,推拉扇的扇勾企7与扇中梃8重合,因此剖开一段扇中梃8,以露出扇勾企7。本申请所述扇勾企可以用于这种窗户,但并不只用于这种窗户。图中纱窗门省略未画出。
图2所示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具有两块隔热断桥20,其特征是:设置前侧竖直板15;所述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设有两块前侧连接板19,所述前侧连接板19的前侧与前侧竖直板15连接成整体,所述前侧连接板19的后侧设有凸体18;设置后侧竖直板,所述后侧竖直板包括位于右方的主板16和位于左方的副板22;所述后侧竖直板的前表面设有两块后侧连接板24,所述后侧连接板24的后侧与后侧竖直板连接成整体,所述后侧连接板24的前侧设有凸体18;所述前侧连接板19的凸体18和后侧连接板24的凸体18上各设有一条燕尾形榫槽;所述隔热断桥20的前侧部是形状与所对应的前侧连接板19的燕尾形榫槽的形状相同、基本尺寸相等的燕尾形榫头,所述隔热断桥20的后侧部是形状与所对应的后侧连接板24的燕尾形榫槽的形状相同、基本尺寸相等的燕尾形榫头,所述隔热断桥20的前侧部和后侧部分别安装在所对应的前侧连接板19和后侧连接板24的凸体18的燕尾形榫槽中;所述前侧竖直板15的右部、主板16的右部与位于最左方的前侧连接板19、隔热断桥20和后侧连接板24能够围成开口向右的玻璃安装槽25;设置螺钉板17,所述螺钉板17直接地与主板16连接;L形勾板23与主板16的左侧连接,副板22的右侧与L形勾板23连接;L形勾板23的自由端指向右方或者右下方。
所述主板16和副板22与前侧竖直板15平行,主板16与前侧竖直板15的距离小于副板22与前侧竖直板15的距离;主板16的右侧和前侧竖直板15的右侧在平行于前侧竖直板15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线重合,副板22的左侧和前侧竖直板15的左侧在平行于前侧竖直板15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线重合;
所述前侧竖直板15与前侧连接板19的夹角为90°,所述后侧连接板24与主板16或者副板22的夹角为90°;
所述两块前侧连接板19分别位于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左侧和中部区域,所述两块后侧连接板24分别位于副板22的前表面左侧和主板16的前表面中部区域;
位于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左侧的前侧连接板19与位于副板22的前表面左侧的后侧连接板24的左表面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位于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中部区域的前侧连接板19与位于主板16的前表面中部区域的后侧连接板24的右表面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所述副板22的后表面设有密封槽21用于安装密封毛条或者密封胶条或者其他密封件;
所述前侧竖直板15、前侧连接板19、凸体18、后侧连接板24、后侧竖直板、螺钉板17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隔热断桥20采用尼龙条PA66或者其他非金属材料制成;
图2中,L形勾板23具有斜面28,以与扇中梃8的勾板紧密地接触。斜面28与主板的后表面不平行,为八字形,L形勾板23的自由端指向右方或者右下方。
图3所示一种窗户的扇勾企,与图2所示扇勾企的不同之处是:主板和副板由一段平板连接成整体,该段平板与主板16和副板22垂直,而L形勾板23则与主板16的后表面偏左区域连接成整体。
图4所示一种窗户的扇勾企,与图2所示扇勾企的不同之处是:所述螺钉板17与位于主板16的前表面中部区域的后侧连接板24的凸体18连接成整体,也就是说螺钉板17与位于主板16的前表面中部区域的后侧连接板24间接地连接成整体;所述螺钉板17与前侧竖直板15垂直,所述螺钉板17的左表面设有定位槽29。
图5所示一种窗户的扇勾企,与图2所示扇勾企的不同之处是:设置竖直方向的后侧加强板26,所述后侧加强板26的左侧与位于副板22的前表面左侧的后侧连接板24的凸体18连接成整体,所述后侧加强板26的右侧与位于主板16的前表面中部区域的后侧连接板24的凸体18连接成整体,所述螺钉板17的后侧部与后侧加强板26的前表面中部连接成整体,所述螺钉板17与后侧竖直板垂直。
图6所示一种窗户的扇勾企,与图5所示扇勾企的不同之处是:设置竖直方向的前侧加强板27,所述前侧加强板27的左侧与位于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左侧的前侧连接板19的凸体18连接成整体,所述前侧加强板27的右侧与位于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中部区域的前侧连接板19的凸体18连接成整体。
图7是L形勾板的截面图。L形勾板23具有斜面28,其主体由两段互相垂直的平板组成。勾板还可以是其他的形状,比如没有斜面;或者有斜面,但其主体不是L形,而是圆弧形;等等。
图8是螺钉板的放大图。螺钉板17具有定位槽29。安装推拉扇时,需要在扇勾企的螺钉板上钻螺钉孔用于拧螺钉与扇上方和扇下方连接,定位槽用于确定螺钉孔的位置。
图9是扇勾企与扇中梃接触时的俯视图,图中细实线所示为扇中梃。此时推拉扇处于关闭的状态。扇勾企的L形勾板23与扇中梃的L形勾板亲密接触以密封窗户,扇勾企上的密封槽21用于安装密封条,密封条与扇中梃亲密接触。图中密封条省略未画出。

Claims (10)

1.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具有两块至多块隔热断桥(20),其特征是:设置前侧竖直板(15);所述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设有两块至多块前侧连接板(19),所述前侧连接板(19)的前侧与前侧竖直板(15)连接成整体,所述前侧连接板(19)的后侧设有凸体(18);设置后侧竖直板,所述后侧竖直板包括位于右方的主板(16)和位于左方的副板(22);所述后侧竖直板的前表面设有两块至多块后侧连接板(24),所述后侧连接板(24)的后侧与后侧竖直板连接成整体,所述后侧连接板(24)的前侧设有凸体(18);所述两块至多块隔热断桥(20)的前侧部和后侧部分别与所对应的前侧连接板(19)的凸体(18)和后侧连接板(24)的凸体(18)连接;所述前侧竖直板(15)的右部、主板(16)的右部与位于最左方的前侧连接板(19)、隔热断桥(20)和后侧连接板(24)能够围成开口向右的玻璃安装槽(25);设置螺钉板(17),所述螺钉板(17)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前侧竖直板(15)或者主板(16)或者副板(22)连接;所述后侧竖直板的后表面设有L形勾板(23),所述L形勾板(23)的自由端指向右方或者右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其特征是:所述主板(16)和副板(22)与前侧竖直板(15)平行,主板(16)与前侧竖直板(15)的距离小于副板(22)与前侧竖直板(15)的距离;主板(16)的右侧和前侧竖直板(15)的右侧在平行于前侧竖直板(15)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线重合,副板(22)的左侧和前侧竖直板(15)的左侧在平行于前侧竖直板(15)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其特征是:所述前侧竖直板(15)与前侧连接板(19)的夹角为90°,所述后侧连接板(24)与主板(16)或者副板(22)的夹角为90°;所述前侧连接板(19)的数量等于后侧连接板(24)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其特征是:所述前侧连接板(19)的凸体(18)和后侧连接板(24)的凸体(18)上各设有一条燕尾形榫槽;所述隔热断桥(20)的前侧部是形状与所对应的前侧连接板(19)的燕尾形榫槽的形状相同、基本尺寸相等的燕尾形榫头,所述隔热断桥(20)的后侧部是形状与所对应的后侧连接板(24)的燕尾形榫槽的形状相同、基本尺寸相等的燕尾形榫头,所述隔热断桥(20)的前侧部和后侧部分别安装在所对应的前侧连接板(19)和后侧连接板(24)的凸体(18)的燕尾形榫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其特征是:所述前侧连接板(19)、后侧连接板(24)和隔热断桥(20)的数量各为两块;所述两块前侧连接板(19)分别位于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左侧和中部区域,所述两块后侧连接板(24)分别位于副板(22)的前表面左侧和主板(16)的前表面中部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其特征是:位于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左侧的前侧连接板(19)与位于副板(22)的前表面左侧的后侧连接板(24)的左表面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位于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中部区域的前侧连接板(19)与位于主板(16)的前表面中部区域的后侧连接板(24)的右表面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其特征是:所述副板(22)的后表面设有密封槽(21)用于安装密封毛条或者密封胶条或者其他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其特征是:所述螺钉板(17)与任意一块后侧连接板(24)或者前侧连接板(19)直接或者间接地连接成整体,所述螺钉板(17)与前侧竖直板(15)垂直,所述螺钉板(17)的左表面设有定位槽(2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其特征是:设置竖直方向的后侧加强板(26),所述后侧加强板(26)的左侧与位于副板(22)的前表面左侧的后侧连接板(24)的凸体(18)连接成整体,所述后侧加强板(26)的右侧与位于主板(16)的前表面中部区域的后侧连接板(24)的凸体(18)连接成整体,所述螺钉板(17)的后侧部与后侧加强板(26)的前表面中部连接成整体,所述螺钉板(17)与后侧竖直板垂直;设置竖直方向的前侧加强板(27),所述前侧加强板(27)的左侧与位于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左侧的前侧连接板(19)的凸体(18)连接成整体,所述前侧加强板(27)的右侧与位于前侧竖直板(15)的后表面中部区域的前侧连接板(19)的凸体(18)连接成整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窗户的扇勾企,其特征是:所述前侧竖直板(15)、前侧连接板(19)、凸体(18)、后侧连接板(24)、后侧竖直板、螺钉板(17)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隔热断桥(20)采用尼龙条PA66或者其他非金属材料制成。
CN201410396418.9A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窗户的扇勾企 Active CN1041794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6418.9A CN104179424B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窗户的扇勾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396418.9A CN104179424B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窗户的扇勾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9424A true CN104179424A (zh) 2014-12-03
CN104179424B CN104179424B (zh) 2015-12-09

Family

ID=51960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96418.9A Active CN104179424B (zh) 2014-08-12 2014-08-12 一种窗户的扇勾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17942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104058U1 (zh) * 1991-04-04 1991-07-11 Julius & August Erbsloeh Gmbh & Co, 5620 Velbert, De
DE19511081A1 (de) * 1995-03-25 1996-09-26 Wicona Bausysteme Gmbh Wärmegedämmtes Verbundprofil
GB2413145A (en) * 2004-04-17 2005-10-19 Sapa Building Systems Ltd Glazing frames
CN201269008Y (zh) * 2008-10-10 2009-07-08 胡银福 内开内倒窗上框型材
CN202500450U (zh) * 2012-02-21 2012-10-24 安徽徽铝铝业有限公司 勾企铝型材
EP2527580A1 (de) * 2011-05-24 2012-11-28 Alcoa Aluminium Deutschland, Inc. Isolationseinsatz für einen aus Profilen gebildeten Rahme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9104058U1 (zh) * 1991-04-04 1991-07-11 Julius & August Erbsloeh Gmbh & Co, 5620 Velbert, De
DE19511081A1 (de) * 1995-03-25 1996-09-26 Wicona Bausysteme Gmbh Wärmegedämmtes Verbundprofil
GB2413145A (en) * 2004-04-17 2005-10-19 Sapa Building Systems Ltd Glazing frames
CN201269008Y (zh) * 2008-10-10 2009-07-08 胡银福 内开内倒窗上框型材
EP2527580A1 (de) * 2011-05-24 2012-11-28 Alcoa Aluminium Deutschland, Inc. Isolationseinsatz für einen aus Profilen gebildeten Rahmen
CN202500450U (zh) * 2012-02-21 2012-10-24 安徽徽铝铝业有限公司 勾企铝型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79424B (zh) 2015-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53074U (zh) 一种带转接件的玻璃幕墙结构
CN203905726U (zh) 一种上下均具有密封条槽的注胶推拉窗外开窗扇铝型材
CN203361919U (zh) 一种断热内开下悬窗的中挺型材
CN104179424B (zh) 一种窗户的扇勾企
CN202509965U (zh) 75系列隔热节能铝合金推拉窗
CN201771366U (zh) 一种铝合金推拉节能门窗系统
CN104179420B (zh) 一种窗户的扇上方
CN104295191B (zh) 一种用于窗户的具有隔热断桥的中梃
CN201778615U (zh) 一种自防水节能外开窗
CN203488009U (zh) 一种多重密封高水密性、气密性平开窗的中梃型材
CN203531639U (zh) 铝型材扣板
CN113445875A (zh) 一种具有隔热断桥和密封翅的窗框型材
CN104196402A (zh) 一种窗户的扇中梃
CN104295192A (zh) 一种窗户的扇光企
CN102996022A (zh) 一种节能内平开窗
CN203613947U (zh) 一种窗户的边封
CN203613946U (zh) 一种窗户的中固定框
CN209908319U (zh) 一种穿条式断桥铝合金门窗用转角型材
CN203684923U (zh) 一种节能推拉窗通用盖板铝型材
CN203684927U (zh) 断桥平开窗转角型材
CN203188853U (zh) 门窗的密封装置
CN203613937U (zh) 一种窗户的上固定框
CN202745667U (zh) 推拉窗纱窗型材
CN203022532U (zh) 密封性和断热性好的有框地弹门
CN203655014U (zh) 外开窗的框架型材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